端木舒站在城头上,一手搭在额前,从雉堞的垛口间远望。虽然还只是二月底,但日头已经开始有了烈意,晒得手背有些发烫。
前日里烛儿也到了予中,带回了京畿的消息。
月初的时候文耀趁着绥平君大婚包围了平葭宫,但未能突破隼卫的防守。在繁城内外与云遏手下的巡祤府军混战了几日,虽然占了上风,但岑厥挥师南下,突破了文耀部署在京畿北部的防守。云遏趁文耀军心不稳,大振旗鼓,将文耀逼退出了繁城。
文耀随后在繁城十五里外集结所有兵力,试图重新攻入繁城,但岑厥援军已至,两军在京畿对战数日,文耀终于不敌,且战且退朝予中而来。
所以这两日端木舒整日在城头远眺,防备着文耀的到来。
被敲打得胆战心惊的族公们趁着京畿动乱,从曲离陆陆续续也送来千余人,加上从商贾处又收拢的,足够顶上文翟手下遣散的两部有余。虽然文氏其余的族老们都不像文翟那么顽固,但端木舒还是在其他几部文氏守军中也编入了端木氏属军,以镇制面对文耀时的人心动摇。
不过以城中当前这混杂的兵力,出城阻击还是不敢想的。即便在人数上能与文耀的残军一抗,在作战和调遣上也是远不敌的,何况,也没有能与文耀对阵的领兵之人。端木舒的目标是能暂且守住,撑到岑氏的追兵到来就好。
她放下遮在额前的手,转身迈进背后的城楼里躲阴。地上铺着几张草席,供守城的卫兵休憩,端木舒那张敦实的木案旁坐下,端起茶盏消渴。
“姝君!”文镇的声音听起来颇为急切。
端木舒放下茶盏,转头:“怎么?有消息?”
文镇面色严峻:“是,方才又有探报,说明伯午后就会到予中城下。”
端木舒站起来,抻了抻胳膊:“也不必太过担忧了,现下的部署,守住个三两日不成问题,你们明伯想必也没有攻城的十足准备,不敢在城下纠缠太久的。”
文镇的面色并没有因为端木舒的话语而稍愈:“明伯并非一人前来。”
端木舒不解其意:“他当然不是一个人,不是还有他手下那些兵卒吗?”
文镇看起来似乎有什么颇难启齿,但终于还是说:“是家主,家主似乎也在明伯军中。”
“老令尹?”这下端木舒的眉也拧了起来:“不是说明伯败退出城之时,老令尹并未随军出繁城吗?”
“但据探报,家主现下的确就在军中。”文镇语气坚决:“姝君,若是家主真到了城下,万没有不开门的道理。”
这端木舒当然明白,即便她手持凤血,在予中城里的分量,也万越不过文檀。若是弃家主于不顾,那这座予中城又依何而立?
如果她一意阻挠文檀入城,这城中恐怕就先会有一场内斗了。
大约是听见两人谈话,江彦也走进来:“姝君,一旦开门,在城中混战,后果不堪设想。”
文镇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上前一步:“按规矩,家主的车驾必须行在最前。明伯应当还不知道城中之变,我在城上让他遵循旧例,让家主车驾率先进城,他没有理由拒绝。
江彦问:“即便如此,到时候要如何截断后续的人马?城门一开,对方就会接管城门,我们根本没有机会再将城门关上。”
“但这城门不可不开!”
江彦转向端木舒:“如果这城门非开不可,姝君,那我们……”
端木舒明白江彦的意思。如果不得不打开城门放文耀入城,那予中城对她而言就是险境了,不如趁文耀大军未到,先行逃走。
端木舒咬着指尖踱步:“别慌,让我想想。”
日已正中,江彦急道:“姝君,是否先将我们的人手集结整队?再晚恐怕就来不及了。”
文镇叹气:“姝君已经尽力,若实在没有办法,的确还是速速离去为好,文氏之祸,不必连累无辜之人。”
“等等。”端木舒停住:“那些商贾是不是还在城内?”
文镇点头:“自然,姝君不是入城时就下令,为了不泄露城中消息,这些人一律只准进,不准出么?”
端木舒说:“那城中现在该有不少车马吧?”
江彦听她着重“车马”二字,立刻领会:“姝君是想用那些骈车?”
端木舒刚点了一下头,就听外面的兵卒喊道:“来了!大军往这边来了!”
端木舒冲出城楼,日光一瞬刺入眼中,极远那一片绒毯般的绿意间,陆续出现了猎猎的军旗,以旗帜招摇的幅度来看,正是在急行军中。
“今日是哪一个管事?家主车驾就要到了,还不快开门相迎?!”从旗帜出现,到打头的步卒抵达城下,不过半个多时辰,对方在城下喊话的语气,也显得颇为急切。
端木舒躲在城楼中,城下之人是看不到她的,不过相应的,她也看不见城下的情形。
文镇背对着她,站在城头上,对城下喊道:“今日由我值守城门,家主车驾在何处?没有见到家主车驾,叫我等如何贸然开门?”
“少废话!识相点把门打开!”城下脚步纷乱,南郡口音喊得暴躁。
文镇怒喝:“什么东西,敢在我面前放肆?就算家主车驾真的到了,也该是你们先滚一边去让出道来!”
“你!”接着城下一阵骚乱。又换了个声音说道:“原来今日是少君守城,这些南郡的兄弟不认得少君,也不懂规矩,小人在这里给少君赔个不是。”
说话的声音停了停,之后又道:“不过还是烦请少君将门打开,莫等到老令尹的车驾到了城前,再来开门。这烈日炎炎的,让主君久等,总是不好的。”
文镇冷笑道:“我现下不能开门,这些人如此不懂规矩,一开门怕是会抢在家主前头蜂拥而入。我等为文氏守城,没有主君未到,就放一堆豚狗之辈先入城的道理。你们若不想耽误主君入城,就快些让出道来,别堵在城前才是。”
城下又一阵人马声沸,但终究没人再出头叫喊。
许久,听得有车辕的吱呀声愈来愈近,听那声响,该是一辆大车。
于是下面又喊起来:“家主与明伯都到了,还不快快开门迎主君入城!”
文镇向下喊:“我等如何知道主君就在车里?”
“哎哟,少君就别再耽搁了,且快开门让主君入城吧!”这次喊话的是一个苍老的声音,倒是真真切切透着焦急。
“从伯!”文镇唤了一声,转过头,用余光飞快地瞥了端木舒一眼,端木舒的手不禁一紧,只听文镇对身边的兵卒下令道:“开门!”
门栓被抽出,门轴开始在门臼中转动,而后风从门洞中穿过,车轴又骨碌碌地滚动起来。
所有这些声音缓慢地,接连地在脚下清晰地响过,端木舒只觉得后背又渗出一层汗来。
她站起来,猫着腰从城楼向着城内一侧的门钻出去,矮着身子凑在女墙边,小心地朝下看,正看到一辆雕花饰金的四乘大车从城楼的阴影中慢慢露出身形来。还有一个身型魁梧穿着黑甲的武士骑马跟在车旁,有人举着“文”字大旗跟在马后。
杂乱的人马脚步声从城楼下穿过,已有不少人随后进了城来。
端木舒屏息聆听,耐心地等待那大车缓缓行过数个路口,猛地站起身来,大喊一声:“江彦!”
这一声喊,引得所有进城的人马都停下脚步,转头向城上看来。
就在这一瞬的停滞,大道两旁的巷中忽然响起一阵响亮的爆竹之声,而后是擂鼓般的马蹄。
数十辆骈车如开闸的洪水般从道路两旁的巷道中争先恐后奔出,急速冲上大道。
道上的人马被撞了个措手不及,一时撞击声和嚎叫声响作一片,那股骈车的大潮在大道上汇成一股,向城门冲击而来。
城外正准备入城的人马被一辆接一辆发疯般疾驰而出的骈车冲散了阵型,四散逃开城门。
就在这人仰马翻的乱象之间,门轴转动之声再次响起,只听“轰”地一声,大门闭紧,门栓落下。
端木舒长舒一口气,贴着女墙滑坐下。
城外隐约传来心神回转后恼怒的吼叫,而后城内一片激烈的喊杀之声腾起。
文镇已经往城头下飞奔而去,端木舒也想重新站起来看看,却发现自己的腿脚竟然有些脱力。
不过放进城的人数不足为虑,文镇和江彦自然可以应付,她只需在这里等着就好。
城下声音渐渐平息,江彦上了城楼来,行个礼道:“姝君。”
端木舒扶墙站起,问:“如何?老令尹还好吗?文耀呢?”
“老令尹昏睡不醒,依那老仆说,是用药所致,应该还没有大碍,由文镇去安排照护了。”江彦顿了一下:“但文都督并未入城,他找了个兵卒假扮,自己应当还躲在后军之中。”
没想到文耀竟然如此警觉,端木舒点头叹气:“没抓住就没抓住吧,能守住予中城,也就够了。”
话语间,城墙传来撞击声,两人忙到雉堞边去,见城下文耀的部属正用冲出城门的骈车残骸开始冲撞城门。
江彦大喊:“弓箭!”
早已埋伏在城头上的弓箭手立刻补满垛口,向下一阵箭雨,顿时传来一阵穿刺和哀嚎之声。
城下传来叫骂:“你们好大的胆子,敢向明伯放箭!”
撞门声又起,江彦一挥手:“再放!”
又是一阵箭雨,城下兵卒撤开十数丈,空出城前一片狼藉。
端木舒对江彦道:“这里就交给你了,我们送出去那些骈车,他们或可利用,千万不要松懈。”
江彦方点头,忽听城下军阵中响起一阵角哨。
两人又望出去,只见兵卒收拢起来,渐渐离城退去了。
文耀竟然这么干脆果断地就放弃了予中城。
前日里烛儿也到了予中,带回了京畿的消息。
月初的时候文耀趁着绥平君大婚包围了平葭宫,但未能突破隼卫的防守。在繁城内外与云遏手下的巡祤府军混战了几日,虽然占了上风,但岑厥挥师南下,突破了文耀部署在京畿北部的防守。云遏趁文耀军心不稳,大振旗鼓,将文耀逼退出了繁城。
文耀随后在繁城十五里外集结所有兵力,试图重新攻入繁城,但岑厥援军已至,两军在京畿对战数日,文耀终于不敌,且战且退朝予中而来。
所以这两日端木舒整日在城头远眺,防备着文耀的到来。
被敲打得胆战心惊的族公们趁着京畿动乱,从曲离陆陆续续也送来千余人,加上从商贾处又收拢的,足够顶上文翟手下遣散的两部有余。虽然文氏其余的族老们都不像文翟那么顽固,但端木舒还是在其他几部文氏守军中也编入了端木氏属军,以镇制面对文耀时的人心动摇。
不过以城中当前这混杂的兵力,出城阻击还是不敢想的。即便在人数上能与文耀的残军一抗,在作战和调遣上也是远不敌的,何况,也没有能与文耀对阵的领兵之人。端木舒的目标是能暂且守住,撑到岑氏的追兵到来就好。
她放下遮在额前的手,转身迈进背后的城楼里躲阴。地上铺着几张草席,供守城的卫兵休憩,端木舒那张敦实的木案旁坐下,端起茶盏消渴。
“姝君!”文镇的声音听起来颇为急切。
端木舒放下茶盏,转头:“怎么?有消息?”
文镇面色严峻:“是,方才又有探报,说明伯午后就会到予中城下。”
端木舒站起来,抻了抻胳膊:“也不必太过担忧了,现下的部署,守住个三两日不成问题,你们明伯想必也没有攻城的十足准备,不敢在城下纠缠太久的。”
文镇的面色并没有因为端木舒的话语而稍愈:“明伯并非一人前来。”
端木舒不解其意:“他当然不是一个人,不是还有他手下那些兵卒吗?”
文镇看起来似乎有什么颇难启齿,但终于还是说:“是家主,家主似乎也在明伯军中。”
“老令尹?”这下端木舒的眉也拧了起来:“不是说明伯败退出城之时,老令尹并未随军出繁城吗?”
“但据探报,家主现下的确就在军中。”文镇语气坚决:“姝君,若是家主真到了城下,万没有不开门的道理。”
这端木舒当然明白,即便她手持凤血,在予中城里的分量,也万越不过文檀。若是弃家主于不顾,那这座予中城又依何而立?
如果她一意阻挠文檀入城,这城中恐怕就先会有一场内斗了。
大约是听见两人谈话,江彦也走进来:“姝君,一旦开门,在城中混战,后果不堪设想。”
文镇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上前一步:“按规矩,家主的车驾必须行在最前。明伯应当还不知道城中之变,我在城上让他遵循旧例,让家主车驾率先进城,他没有理由拒绝。
江彦问:“即便如此,到时候要如何截断后续的人马?城门一开,对方就会接管城门,我们根本没有机会再将城门关上。”
“但这城门不可不开!”
江彦转向端木舒:“如果这城门非开不可,姝君,那我们……”
端木舒明白江彦的意思。如果不得不打开城门放文耀入城,那予中城对她而言就是险境了,不如趁文耀大军未到,先行逃走。
端木舒咬着指尖踱步:“别慌,让我想想。”
日已正中,江彦急道:“姝君,是否先将我们的人手集结整队?再晚恐怕就来不及了。”
文镇叹气:“姝君已经尽力,若实在没有办法,的确还是速速离去为好,文氏之祸,不必连累无辜之人。”
“等等。”端木舒停住:“那些商贾是不是还在城内?”
文镇点头:“自然,姝君不是入城时就下令,为了不泄露城中消息,这些人一律只准进,不准出么?”
端木舒说:“那城中现在该有不少车马吧?”
江彦听她着重“车马”二字,立刻领会:“姝君是想用那些骈车?”
端木舒刚点了一下头,就听外面的兵卒喊道:“来了!大军往这边来了!”
端木舒冲出城楼,日光一瞬刺入眼中,极远那一片绒毯般的绿意间,陆续出现了猎猎的军旗,以旗帜招摇的幅度来看,正是在急行军中。
“今日是哪一个管事?家主车驾就要到了,还不快开门相迎?!”从旗帜出现,到打头的步卒抵达城下,不过半个多时辰,对方在城下喊话的语气,也显得颇为急切。
端木舒躲在城楼中,城下之人是看不到她的,不过相应的,她也看不见城下的情形。
文镇背对着她,站在城头上,对城下喊道:“今日由我值守城门,家主车驾在何处?没有见到家主车驾,叫我等如何贸然开门?”
“少废话!识相点把门打开!”城下脚步纷乱,南郡口音喊得暴躁。
文镇怒喝:“什么东西,敢在我面前放肆?就算家主车驾真的到了,也该是你们先滚一边去让出道来!”
“你!”接着城下一阵骚乱。又换了个声音说道:“原来今日是少君守城,这些南郡的兄弟不认得少君,也不懂规矩,小人在这里给少君赔个不是。”
说话的声音停了停,之后又道:“不过还是烦请少君将门打开,莫等到老令尹的车驾到了城前,再来开门。这烈日炎炎的,让主君久等,总是不好的。”
文镇冷笑道:“我现下不能开门,这些人如此不懂规矩,一开门怕是会抢在家主前头蜂拥而入。我等为文氏守城,没有主君未到,就放一堆豚狗之辈先入城的道理。你们若不想耽误主君入城,就快些让出道来,别堵在城前才是。”
城下又一阵人马声沸,但终究没人再出头叫喊。
许久,听得有车辕的吱呀声愈来愈近,听那声响,该是一辆大车。
于是下面又喊起来:“家主与明伯都到了,还不快快开门迎主君入城!”
文镇向下喊:“我等如何知道主君就在车里?”
“哎哟,少君就别再耽搁了,且快开门让主君入城吧!”这次喊话的是一个苍老的声音,倒是真真切切透着焦急。
“从伯!”文镇唤了一声,转过头,用余光飞快地瞥了端木舒一眼,端木舒的手不禁一紧,只听文镇对身边的兵卒下令道:“开门!”
门栓被抽出,门轴开始在门臼中转动,而后风从门洞中穿过,车轴又骨碌碌地滚动起来。
所有这些声音缓慢地,接连地在脚下清晰地响过,端木舒只觉得后背又渗出一层汗来。
她站起来,猫着腰从城楼向着城内一侧的门钻出去,矮着身子凑在女墙边,小心地朝下看,正看到一辆雕花饰金的四乘大车从城楼的阴影中慢慢露出身形来。还有一个身型魁梧穿着黑甲的武士骑马跟在车旁,有人举着“文”字大旗跟在马后。
杂乱的人马脚步声从城楼下穿过,已有不少人随后进了城来。
端木舒屏息聆听,耐心地等待那大车缓缓行过数个路口,猛地站起身来,大喊一声:“江彦!”
这一声喊,引得所有进城的人马都停下脚步,转头向城上看来。
就在这一瞬的停滞,大道两旁的巷中忽然响起一阵响亮的爆竹之声,而后是擂鼓般的马蹄。
数十辆骈车如开闸的洪水般从道路两旁的巷道中争先恐后奔出,急速冲上大道。
道上的人马被撞了个措手不及,一时撞击声和嚎叫声响作一片,那股骈车的大潮在大道上汇成一股,向城门冲击而来。
城外正准备入城的人马被一辆接一辆发疯般疾驰而出的骈车冲散了阵型,四散逃开城门。
就在这人仰马翻的乱象之间,门轴转动之声再次响起,只听“轰”地一声,大门闭紧,门栓落下。
端木舒长舒一口气,贴着女墙滑坐下。
城外隐约传来心神回转后恼怒的吼叫,而后城内一片激烈的喊杀之声腾起。
文镇已经往城头下飞奔而去,端木舒也想重新站起来看看,却发现自己的腿脚竟然有些脱力。
不过放进城的人数不足为虑,文镇和江彦自然可以应付,她只需在这里等着就好。
城下声音渐渐平息,江彦上了城楼来,行个礼道:“姝君。”
端木舒扶墙站起,问:“如何?老令尹还好吗?文耀呢?”
“老令尹昏睡不醒,依那老仆说,是用药所致,应该还没有大碍,由文镇去安排照护了。”江彦顿了一下:“但文都督并未入城,他找了个兵卒假扮,自己应当还躲在后军之中。”
没想到文耀竟然如此警觉,端木舒点头叹气:“没抓住就没抓住吧,能守住予中城,也就够了。”
话语间,城墙传来撞击声,两人忙到雉堞边去,见城下文耀的部属正用冲出城门的骈车残骸开始冲撞城门。
江彦大喊:“弓箭!”
早已埋伏在城头上的弓箭手立刻补满垛口,向下一阵箭雨,顿时传来一阵穿刺和哀嚎之声。
城下传来叫骂:“你们好大的胆子,敢向明伯放箭!”
撞门声又起,江彦一挥手:“再放!”
又是一阵箭雨,城下兵卒撤开十数丈,空出城前一片狼藉。
端木舒对江彦道:“这里就交给你了,我们送出去那些骈车,他们或可利用,千万不要松懈。”
江彦方点头,忽听城下军阵中响起一阵角哨。
两人又望出去,只见兵卒收拢起来,渐渐离城退去了。
文耀竟然这么干脆果断地就放弃了予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