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突然的一句,把阿雀吓得惊叫一声,抱住端木舒。
端木舒转身,见宁斐从树影中缓步走出。
今夜只有繁星,不比月夜皎洁,也不似暗夜漆黑,一切都介于明与晦之间,宁斐的面容,也在明晦之间。
他走得近了,矮下身子,朝阿雀探过来,悠然道:“刚好,我这条毒蛇现在有点饿了,就吃一只小雀垫垫饥好了。”
这神态语气,真好似一条蜿蜒柔软的蛇,轻缓地吐着信子,伺机致命。
阿雀往端木舒身后躲了躲,端木舒抬手掩住她:“公主年幼,不过是孩童戏言,还请公子恕罪。”
“戏言?”宁斐的目光被端木舒的袍袖截断,他抬头看了一眼,而后站直了身子:“公主是说者无心,耐不住旁人听者有意呀。姐姐怕是,已经知道得太多了。”
听他这话,是在她们身后已久,不止听到了阿雀的毒蛇之论。
若说先前端木舒还只是隐约怀疑,那此时宁斐已经坐实了她的猜测。看来绥平君倒并不是为了脱罪而无端推卸,文芷之死的背后,的确有宁斐的手脚。
但这一番动作,虽是冲着绥平君,却是以文芷的死为手段,也害死了宁韵。
借着星光,端木舒看着宁斐的脸,同那日在槛笼相见时一样,他的脸上也还是没有悲伤的痕迹。
她护着阿雀后退了一步。考虑到自己的处境,端木舒并不想在此时此地,同宁斐起什么冲突,何况身后有阿雀在。
端木舒镇定道:“公主所说,小女自会抛之脑后,公子也不必节外生枝吧?”
宁斐挑挑眉:“姐姐从前的大胆哪里去了?怎么,跑了一趟南郡,学会惜命了?”
这种口头机锋,端木舒自然更不想同他争,但听这话里的意思,是并不想轻易地放过她。
阿雀从端木舒腰间探出脑袋:“姐姐,我困了,你带我回去吧。”
宁斐又瞟一眼阿雀:“山里跑惯了的小野雀,回林薄馆的路自己难道不认得?”
阿雀把头又缩回了端木舒身后,但却固执道:“我不会把姐姐一个人留给你的!”
端木舒看一眼阿雀,道:“公子若是还有什么事,还请长话短说。”
宁斐脸上盈起笑意:“我同姐姐也是熟识了,女孩子们私下里的闲谈,我又怎会拿来和姐姐计较。不过——”他吐出这个转折,语中带出深意:“我们既然有这样的交情,姐姐也不妨帮我一个小忙吧?”
他虽然温言笑语,但话里却实实在在是威胁,有没有不计较的交情,自然要看端木舒肯不肯帮他这个忙。
端木舒只得问:“公子想要小女做什么?”
“姐姐想必也许久没有同家中联络了,不妨写一封家书吧。”宁斐背着手,逼近一步:“顺便,请左尹在朝会上,为我请立。”
“请立……”端木舒皱眉:“世子?”
他又近一步:“怎么,难道不行?”
几月不见,这十二岁的少年身量猛蹿,已与端木舒不相上下,在这样极近的距离下,竟然隐隐有了压迫感。
端木舒不禁又退后几步,跟宁斐拉开距离。她斟酌着词句:“公子也知道,小女不过刚出槛笼,现下君上对端木氏恐怕并不满意。由父亲来提立世子之事,只怕于公子无益。”
宁斐叹气,显出颇为费神的模样:“可惜现下也没有比左尹更合适的人选了。文氏就不提了,岑氏孟氏云氏,当然也不行。其他的,都不够分量呀。”
岑氏和云氏,现下都备受君上倚重。而孟氏,当初君上还是公子时,封地便在宛郡,与孟氏一向情谊甚笃。这三姓,宁斐不去染指,自然是明智之举。
但既然宁斐明白现下端木氏的处境,为何还要让父亲为他请立?总不至于是为了故意为难她。
端木舒心下不解“如今绥平君已……公子迟早得立,又何必急于一时?”
“只要一日未立,便只是未得封的公子,手中无半点实权……”宁斐停住话,一笑:“姐姐是不是以为我会这么说?”
这是当然是常理,世子的身份给宁斐带来的最大的改变,应当就是协理朝政之权。
端木舒问:“不是吗?”
“我可不急着去朱雀殿上,跟老家伙们争口舌。”他收了笑:“今年母亲和我要去见骊骧,我不想,给他下跪。”
郦骧正是去年即位的越国公。宁斐的母亲,夫人郦氏是前任越国公的堂妹,算起来,宁斐与郦骧是表兄弟。夫人曾两次带宁斐回越国探亲,两人应当相识,不过听宁斐这言语间,与这位表兄似乎颇不对付。
今年是郦骧当政元年,最迟不过今秋,南方诸侯都要前去越国为他赞贺。
若宁斐以无封的公子身份,随母去往越国,自然要对越公行大礼。但如果他被立为世子,国之储君,便不必向他国国君下跪了。
虽然早知宁斐不能以常理揣度,但他求立世子非为政务,也不急治国,却甩出这番理由,还是大出端木舒的意料。
她忍不住问:“就为了这个?”
宁斐的脸色阴沉下去:“我绝不让郦骧舒舒服服地踩在我的头上,难道这个理由还不够?”
他看起来竟然是认真的。
端木舒的心有些沉下去:“公子煽动绥平君杀文芷,也是为此?”
她这句问得直白了,但宁斐不以为忤,反倒露出些得意来:“要是不让他们看看宁燮是个怎样的蠢货,就算君父下旨,只怕那些不识相的还要跳出来上谏。”
晋国立世子自来都是公子成年之后,移风易俗到底还未深入人心。有成年的绥平君在前,君上现下要立尚且年幼的宁斐,在国中的确尚有阻力。
绥平君此番行事如此轻率愚蠢,不仅失宠于君上,也势必会失了世族人心,这么一来,宁斐迈上世子之位的障碍,自然又减少了。
好一番筹划,只是……
端木舒问:“公子让人把文芷的头颅送入榕林行馆,难道没想过,此举会置公主于险境?”
“你是想说,我害死了阿姊?”宁斐面上显出意外来,他的语中,竟然带着不解:“阿姊本就已经在险境,她落在了文耀手里,姐姐不会以为,君父真的会同文耀谈条件吧?”
“公子又怎知,君上找不出解救之法?”
“解救?”宁斐抬起头,向夜空仰望,那只绘着朱雀的天灯,已不知飞去了何方。
“我不是已经解救了她吗?”宁斐回过头,在昏晦的星光里,端木舒清楚地看到对面那双小狐狸般漂亮的眼睛,闪着的是毫无温度的,冰冷的光:“她现在既脱出了牢笼,也免了君父为难,岂不算是死得其所。”
榕林行馆固然是座牢笼,但那帘后传出的,却仍有笑语。
阿雀拽紧了端木舒的衣袖:“那,那可是你阿姊!你把她害死了,你一点都不难过?”
宁斐没有理会阿雀,他看着端木舒的神情。也许是因为对阿雀之言,端木舒竟然没有加以阻止,他脸上现出失望来:“姐姐的见识,不会也只同这山里的野丫头一样吧?”
端木舒说:“小女听说,公子也曾经为了公主,在袖中藏过凤凰花的。”
“我已不是三岁孩童,那种无用的小事,早不会再做了。”
“在越公面前争一膝的屈伸,就是公子现下的大事?”
“这只是我要做的大事的开始!”宁斐脸上带起怒意:“什么世族百羽,你们全不过是些走地啄尘,圈中扑斗的雉奴,只配被嘲作南蛮。”
端木舒不禁愕然。
数百年来,即便是国君,也绝不会对世族有如此轻蔑之语,但这流着一半越人的血的十二岁少年,实在是毫不留情。
端木舒忽然有些明白,君上为何决心灭葛章,除双翼。
他为自己乘风北上的愿望,选了一位非同以往的继承人,决意要给他留一个非同以往的晋国,为此,不惜以血来洗就。
对端木舒的沉默,宁斐牵起唇角,那颗若隐若现的犬齿,好似鳞下欲露的毒牙:“想清楚,你若不能活着为我所用,就等着死了为我奠基。”
这已是亮出了白刃,语中杀意毕显。
端木舒感到身后的阿雀又瑟缩了一下,她垂眸,下定决心:“公子所托之事,小女应下了。”
“姐姐到底还是明智。”
“不过事关重大,还请公子明日亲自来林薄馆取,安排送出宫去。”
宁斐微微眯了眯眼,但到底还是应了:“好,那明日午前,姐姐可要准备好了。”
带阿雀回林薄馆的路上,阿雀问:“姐姐,什么是世子?”
端木舒斟酌着,用阿雀能听懂的话道:“阿雀知道君上是什么人吗?世子就是下一个君上。”
阿雀叫起来:“要让毒……公子斐当大王?”
“嘘!”端木舒赶紧止住阿雀。
阿雀压低声:“他那样的人,怎么能当大王?”她垂下眼眸:“大王应该像爷爷,像我阿妈那样……”然后她忽然抱住端木舒的手臂:“是不是葛章人以后,也要听他的?”
端木舒停下脚步,蹲下来:“阿雀别担心,姐姐会想办法的。”
阿雀小小的鼻子皱起来:“我看你也怕他怕得要命,能有什么办法。”
“我怕他怕得要命,也还是逃不出他的手心呀,兔子被蛇缠住了也要拼死打滚的,何况姐姐我还不是兔子呢。”端木舒摸摸她的头:“明天一早,你就自己去芙蕖轩玩,好不好?”
第二日刚到午时,宁斐就出现在了林薄馆。
他站在院中,朝端木舒摊开手掌:“姐姐的家书,该写好了吧。”
端木舒朝他行了一礼,而后双手奉起一封卷好的帛书:“书已在此。”
宁斐上前一步,取过帛书,正要展开看,端木舒却说:“不过只有这家书,未必能成公子之愿,小女思索一夜,愿为公子献一万全之策。”
“哦?”宁斐停下手上动作,抬起头:“不知姐姐有什么良策?”
端木舒目光朝宁斐身后的寺人扫了一遍。宁斐打量了两眼她的神色,略略思量,然后侧过头去,朝后面的人扬了扬下巴。寺人们立刻低头道喏,退了出去。
院中只剩下两人,宁斐扬眉:“姐姐现在可以说了吧?”
端木舒向宁斐迈一步,她慢慢抬起右手,似要拢到嘴边,口中道:“请公子听好……”
她的手霍然高抬,一把拔下髻上发簪,直刺宁斐的脖颈。
宁斐一惊,就要后退,但端木舒另一手已经揽住他的后脑,簪尾抵上了他的颈侧。
“你……”
“公子慎重!”端木舒打断宁斐的惊呼,压低声道:“公子最好想清楚,是外面的人离公子近,还是我这根磨了一夜的簪子,离公子近。”
“嘶——”尖锐锋利的簪尾就在皮肤上划出了细细的血痕,宁斐的眉蹙起,面上泛起怒意的红:“你竟敢……”
端木舒冷笑:“公子对百羽之类,还是所识不深,端木氏的夜枭,可不是鸣禽。”
宁斐咬着牙低声:“你屡屡不敬,别以为这次还能全身而退,还不快放开我,或许还能留你一命。”
端木舒却不动摇,她手上力道稍施:“我不惜此命,就换公子一命,又如何?”
簪尾刺入皮肉,宁斐脸上的血色褪去,直褪成苍白:“你疯了?你敢在这里杀了我,端木氏全族都逃不了!”
端木舒“噗嗤”笑出声来,确带出几分疯癫的意味:“我既然疯了,还管得了这些?”
有血珠从簪尖旁溢出,向下垂落,带出一条蜿蜒的血线。
“就为了昨日百羽之言?姐姐如此看重门第尊严,斐赔礼道歉又有何妨?何至于此。”宁斐的声音开始颤抖。
“公子猜错了。我只是也想要学一学文耀。”端木舒将簪子更刺入了一分,簪体传来愈加剧烈的搏动,离那致命的脉络只有分毫:“不过这一次,公子只要动一动自己的脖子,也可以免了君上为难。”
宁斐梗住脖颈一动也不敢动,他的额角浮出涔涔冷汗,嘴唇几番开合,却发不出声音来。那双时而狡黠,时而躁戾,时而傲慢冰冷的眸子,终于被恐惧淹没。
端木舒看着眼前这张稚秀但苍白的脸,惊恐的眼睛泛起了欲泣的红,这一刻,宁斐看起来才真像是一个孩子了。
她稳住自己的手:“不过,如果公子能照我说的做,事情倒也不必闹得太大。”
“姐姐但说无妨!”
端木舒打量宁斐脸上的急切:“公子一定在想着,忍过这一时,回头再同我算账。”
宁斐的脸僵了僵:“姐姐放心,今日之事,斐定不会放在心上。”
端木舒报之不以为意的一笑,将发簪从宁斐颈边收回。
宁斐捂住脖颈,一步退开,张口就要喊人。
“公子还是先看看手中的帛书!”端木舒低头擦拭簪上的血迹。
宁斐满含戒备地看她,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没有出声,抖开手中的帛书,飞快扫了一眼。
然后他抬眼:“这不是家书?”
端木舒点头:“家书我早已寄出,这是为公子写的,公子誊抄一遍,明日朝会上呈君上。”
宁斐又把帛书上的内容看了两遍,他的脸色还有些狼狈,但眸光已经重归冷静,虽然带着些不情愿,但还是道:“姐姐这的确是个好主意。”
他说着,松开捂着脖子的左手,伸到面前,看着手上的凝血:“姐姐何必如此大费周章,从一开始就直说,斐也一样会采纳。”
他又恢复了那种天真散漫的语调,但端木舒听出其中阴冷的底蕴。
“大费周章?”端木舒举起手里的发簪:“或许手下留情,才是我心血来潮呢?”
宁斐立刻戒备地退去几步,拉开自认为安全的距离。
“看来公子也学会惜命了,实在是件好事。毕竟身边的人这么多,公子若行事太随性了,真逼疯那么一两个,可未必吃得消。”她把发簪重新簪回髻上:“公子现在,要处置小女吗?”
宁斐手中用力,帛书被他攥成一团,但他没有开口。
“也是,公子去越国的行期将近,可是一刻也耽搁不得了,哪还有功夫同小女纠缠。”端木舒行一礼:“那小女就告辞了。还得去芙蕖轩接回公主,去晚了,袁娘子又要心力交瘁了。”
端木舒转身,见宁斐从树影中缓步走出。
今夜只有繁星,不比月夜皎洁,也不似暗夜漆黑,一切都介于明与晦之间,宁斐的面容,也在明晦之间。
他走得近了,矮下身子,朝阿雀探过来,悠然道:“刚好,我这条毒蛇现在有点饿了,就吃一只小雀垫垫饥好了。”
这神态语气,真好似一条蜿蜒柔软的蛇,轻缓地吐着信子,伺机致命。
阿雀往端木舒身后躲了躲,端木舒抬手掩住她:“公主年幼,不过是孩童戏言,还请公子恕罪。”
“戏言?”宁斐的目光被端木舒的袍袖截断,他抬头看了一眼,而后站直了身子:“公主是说者无心,耐不住旁人听者有意呀。姐姐怕是,已经知道得太多了。”
听他这话,是在她们身后已久,不止听到了阿雀的毒蛇之论。
若说先前端木舒还只是隐约怀疑,那此时宁斐已经坐实了她的猜测。看来绥平君倒并不是为了脱罪而无端推卸,文芷之死的背后,的确有宁斐的手脚。
但这一番动作,虽是冲着绥平君,却是以文芷的死为手段,也害死了宁韵。
借着星光,端木舒看着宁斐的脸,同那日在槛笼相见时一样,他的脸上也还是没有悲伤的痕迹。
她护着阿雀后退了一步。考虑到自己的处境,端木舒并不想在此时此地,同宁斐起什么冲突,何况身后有阿雀在。
端木舒镇定道:“公主所说,小女自会抛之脑后,公子也不必节外生枝吧?”
宁斐挑挑眉:“姐姐从前的大胆哪里去了?怎么,跑了一趟南郡,学会惜命了?”
这种口头机锋,端木舒自然更不想同他争,但听这话里的意思,是并不想轻易地放过她。
阿雀从端木舒腰间探出脑袋:“姐姐,我困了,你带我回去吧。”
宁斐又瞟一眼阿雀:“山里跑惯了的小野雀,回林薄馆的路自己难道不认得?”
阿雀把头又缩回了端木舒身后,但却固执道:“我不会把姐姐一个人留给你的!”
端木舒看一眼阿雀,道:“公子若是还有什么事,还请长话短说。”
宁斐脸上盈起笑意:“我同姐姐也是熟识了,女孩子们私下里的闲谈,我又怎会拿来和姐姐计较。不过——”他吐出这个转折,语中带出深意:“我们既然有这样的交情,姐姐也不妨帮我一个小忙吧?”
他虽然温言笑语,但话里却实实在在是威胁,有没有不计较的交情,自然要看端木舒肯不肯帮他这个忙。
端木舒只得问:“公子想要小女做什么?”
“姐姐想必也许久没有同家中联络了,不妨写一封家书吧。”宁斐背着手,逼近一步:“顺便,请左尹在朝会上,为我请立。”
“请立……”端木舒皱眉:“世子?”
他又近一步:“怎么,难道不行?”
几月不见,这十二岁的少年身量猛蹿,已与端木舒不相上下,在这样极近的距离下,竟然隐隐有了压迫感。
端木舒不禁又退后几步,跟宁斐拉开距离。她斟酌着词句:“公子也知道,小女不过刚出槛笼,现下君上对端木氏恐怕并不满意。由父亲来提立世子之事,只怕于公子无益。”
宁斐叹气,显出颇为费神的模样:“可惜现下也没有比左尹更合适的人选了。文氏就不提了,岑氏孟氏云氏,当然也不行。其他的,都不够分量呀。”
岑氏和云氏,现下都备受君上倚重。而孟氏,当初君上还是公子时,封地便在宛郡,与孟氏一向情谊甚笃。这三姓,宁斐不去染指,自然是明智之举。
但既然宁斐明白现下端木氏的处境,为何还要让父亲为他请立?总不至于是为了故意为难她。
端木舒心下不解“如今绥平君已……公子迟早得立,又何必急于一时?”
“只要一日未立,便只是未得封的公子,手中无半点实权……”宁斐停住话,一笑:“姐姐是不是以为我会这么说?”
这是当然是常理,世子的身份给宁斐带来的最大的改变,应当就是协理朝政之权。
端木舒问:“不是吗?”
“我可不急着去朱雀殿上,跟老家伙们争口舌。”他收了笑:“今年母亲和我要去见骊骧,我不想,给他下跪。”
郦骧正是去年即位的越国公。宁斐的母亲,夫人郦氏是前任越国公的堂妹,算起来,宁斐与郦骧是表兄弟。夫人曾两次带宁斐回越国探亲,两人应当相识,不过听宁斐这言语间,与这位表兄似乎颇不对付。
今年是郦骧当政元年,最迟不过今秋,南方诸侯都要前去越国为他赞贺。
若宁斐以无封的公子身份,随母去往越国,自然要对越公行大礼。但如果他被立为世子,国之储君,便不必向他国国君下跪了。
虽然早知宁斐不能以常理揣度,但他求立世子非为政务,也不急治国,却甩出这番理由,还是大出端木舒的意料。
她忍不住问:“就为了这个?”
宁斐的脸色阴沉下去:“我绝不让郦骧舒舒服服地踩在我的头上,难道这个理由还不够?”
他看起来竟然是认真的。
端木舒的心有些沉下去:“公子煽动绥平君杀文芷,也是为此?”
她这句问得直白了,但宁斐不以为忤,反倒露出些得意来:“要是不让他们看看宁燮是个怎样的蠢货,就算君父下旨,只怕那些不识相的还要跳出来上谏。”
晋国立世子自来都是公子成年之后,移风易俗到底还未深入人心。有成年的绥平君在前,君上现下要立尚且年幼的宁斐,在国中的确尚有阻力。
绥平君此番行事如此轻率愚蠢,不仅失宠于君上,也势必会失了世族人心,这么一来,宁斐迈上世子之位的障碍,自然又减少了。
好一番筹划,只是……
端木舒问:“公子让人把文芷的头颅送入榕林行馆,难道没想过,此举会置公主于险境?”
“你是想说,我害死了阿姊?”宁斐面上显出意外来,他的语中,竟然带着不解:“阿姊本就已经在险境,她落在了文耀手里,姐姐不会以为,君父真的会同文耀谈条件吧?”
“公子又怎知,君上找不出解救之法?”
“解救?”宁斐抬起头,向夜空仰望,那只绘着朱雀的天灯,已不知飞去了何方。
“我不是已经解救了她吗?”宁斐回过头,在昏晦的星光里,端木舒清楚地看到对面那双小狐狸般漂亮的眼睛,闪着的是毫无温度的,冰冷的光:“她现在既脱出了牢笼,也免了君父为难,岂不算是死得其所。”
榕林行馆固然是座牢笼,但那帘后传出的,却仍有笑语。
阿雀拽紧了端木舒的衣袖:“那,那可是你阿姊!你把她害死了,你一点都不难过?”
宁斐没有理会阿雀,他看着端木舒的神情。也许是因为对阿雀之言,端木舒竟然没有加以阻止,他脸上现出失望来:“姐姐的见识,不会也只同这山里的野丫头一样吧?”
端木舒说:“小女听说,公子也曾经为了公主,在袖中藏过凤凰花的。”
“我已不是三岁孩童,那种无用的小事,早不会再做了。”
“在越公面前争一膝的屈伸,就是公子现下的大事?”
“这只是我要做的大事的开始!”宁斐脸上带起怒意:“什么世族百羽,你们全不过是些走地啄尘,圈中扑斗的雉奴,只配被嘲作南蛮。”
端木舒不禁愕然。
数百年来,即便是国君,也绝不会对世族有如此轻蔑之语,但这流着一半越人的血的十二岁少年,实在是毫不留情。
端木舒忽然有些明白,君上为何决心灭葛章,除双翼。
他为自己乘风北上的愿望,选了一位非同以往的继承人,决意要给他留一个非同以往的晋国,为此,不惜以血来洗就。
对端木舒的沉默,宁斐牵起唇角,那颗若隐若现的犬齿,好似鳞下欲露的毒牙:“想清楚,你若不能活着为我所用,就等着死了为我奠基。”
这已是亮出了白刃,语中杀意毕显。
端木舒感到身后的阿雀又瑟缩了一下,她垂眸,下定决心:“公子所托之事,小女应下了。”
“姐姐到底还是明智。”
“不过事关重大,还请公子明日亲自来林薄馆取,安排送出宫去。”
宁斐微微眯了眯眼,但到底还是应了:“好,那明日午前,姐姐可要准备好了。”
带阿雀回林薄馆的路上,阿雀问:“姐姐,什么是世子?”
端木舒斟酌着,用阿雀能听懂的话道:“阿雀知道君上是什么人吗?世子就是下一个君上。”
阿雀叫起来:“要让毒……公子斐当大王?”
“嘘!”端木舒赶紧止住阿雀。
阿雀压低声:“他那样的人,怎么能当大王?”她垂下眼眸:“大王应该像爷爷,像我阿妈那样……”然后她忽然抱住端木舒的手臂:“是不是葛章人以后,也要听他的?”
端木舒停下脚步,蹲下来:“阿雀别担心,姐姐会想办法的。”
阿雀小小的鼻子皱起来:“我看你也怕他怕得要命,能有什么办法。”
“我怕他怕得要命,也还是逃不出他的手心呀,兔子被蛇缠住了也要拼死打滚的,何况姐姐我还不是兔子呢。”端木舒摸摸她的头:“明天一早,你就自己去芙蕖轩玩,好不好?”
第二日刚到午时,宁斐就出现在了林薄馆。
他站在院中,朝端木舒摊开手掌:“姐姐的家书,该写好了吧。”
端木舒朝他行了一礼,而后双手奉起一封卷好的帛书:“书已在此。”
宁斐上前一步,取过帛书,正要展开看,端木舒却说:“不过只有这家书,未必能成公子之愿,小女思索一夜,愿为公子献一万全之策。”
“哦?”宁斐停下手上动作,抬起头:“不知姐姐有什么良策?”
端木舒目光朝宁斐身后的寺人扫了一遍。宁斐打量了两眼她的神色,略略思量,然后侧过头去,朝后面的人扬了扬下巴。寺人们立刻低头道喏,退了出去。
院中只剩下两人,宁斐扬眉:“姐姐现在可以说了吧?”
端木舒向宁斐迈一步,她慢慢抬起右手,似要拢到嘴边,口中道:“请公子听好……”
她的手霍然高抬,一把拔下髻上发簪,直刺宁斐的脖颈。
宁斐一惊,就要后退,但端木舒另一手已经揽住他的后脑,簪尾抵上了他的颈侧。
“你……”
“公子慎重!”端木舒打断宁斐的惊呼,压低声道:“公子最好想清楚,是外面的人离公子近,还是我这根磨了一夜的簪子,离公子近。”
“嘶——”尖锐锋利的簪尾就在皮肤上划出了细细的血痕,宁斐的眉蹙起,面上泛起怒意的红:“你竟敢……”
端木舒冷笑:“公子对百羽之类,还是所识不深,端木氏的夜枭,可不是鸣禽。”
宁斐咬着牙低声:“你屡屡不敬,别以为这次还能全身而退,还不快放开我,或许还能留你一命。”
端木舒却不动摇,她手上力道稍施:“我不惜此命,就换公子一命,又如何?”
簪尾刺入皮肉,宁斐脸上的血色褪去,直褪成苍白:“你疯了?你敢在这里杀了我,端木氏全族都逃不了!”
端木舒“噗嗤”笑出声来,确带出几分疯癫的意味:“我既然疯了,还管得了这些?”
有血珠从簪尖旁溢出,向下垂落,带出一条蜿蜒的血线。
“就为了昨日百羽之言?姐姐如此看重门第尊严,斐赔礼道歉又有何妨?何至于此。”宁斐的声音开始颤抖。
“公子猜错了。我只是也想要学一学文耀。”端木舒将簪子更刺入了一分,簪体传来愈加剧烈的搏动,离那致命的脉络只有分毫:“不过这一次,公子只要动一动自己的脖子,也可以免了君上为难。”
宁斐梗住脖颈一动也不敢动,他的额角浮出涔涔冷汗,嘴唇几番开合,却发不出声音来。那双时而狡黠,时而躁戾,时而傲慢冰冷的眸子,终于被恐惧淹没。
端木舒看着眼前这张稚秀但苍白的脸,惊恐的眼睛泛起了欲泣的红,这一刻,宁斐看起来才真像是一个孩子了。
她稳住自己的手:“不过,如果公子能照我说的做,事情倒也不必闹得太大。”
“姐姐但说无妨!”
端木舒打量宁斐脸上的急切:“公子一定在想着,忍过这一时,回头再同我算账。”
宁斐的脸僵了僵:“姐姐放心,今日之事,斐定不会放在心上。”
端木舒报之不以为意的一笑,将发簪从宁斐颈边收回。
宁斐捂住脖颈,一步退开,张口就要喊人。
“公子还是先看看手中的帛书!”端木舒低头擦拭簪上的血迹。
宁斐满含戒备地看她,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没有出声,抖开手中的帛书,飞快扫了一眼。
然后他抬眼:“这不是家书?”
端木舒点头:“家书我早已寄出,这是为公子写的,公子誊抄一遍,明日朝会上呈君上。”
宁斐又把帛书上的内容看了两遍,他的脸色还有些狼狈,但眸光已经重归冷静,虽然带着些不情愿,但还是道:“姐姐这的确是个好主意。”
他说着,松开捂着脖子的左手,伸到面前,看着手上的凝血:“姐姐何必如此大费周章,从一开始就直说,斐也一样会采纳。”
他又恢复了那种天真散漫的语调,但端木舒听出其中阴冷的底蕴。
“大费周章?”端木舒举起手里的发簪:“或许手下留情,才是我心血来潮呢?”
宁斐立刻戒备地退去几步,拉开自认为安全的距离。
“看来公子也学会惜命了,实在是件好事。毕竟身边的人这么多,公子若行事太随性了,真逼疯那么一两个,可未必吃得消。”她把发簪重新簪回髻上:“公子现在,要处置小女吗?”
宁斐手中用力,帛书被他攥成一团,但他没有开口。
“也是,公子去越国的行期将近,可是一刻也耽搁不得了,哪还有功夫同小女纠缠。”端木舒行一礼:“那小女就告辞了。还得去芙蕖轩接回公主,去晚了,袁娘子又要心力交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