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署光中学笼罩在一片备考热潮中。教室里的黑板上,高考倒计时牌已经从300天减少到280天,每天流逝的时间都让班里紧张气氛更浓一分。

    陆小柏手里握着试卷,那个鲜红的“93”刺痛了双眼。又是93分,比上次只高了3分。一个月以来她夜以继日地刷题、预习、复习,结果只提高了这么点?

    “还是不行…”

    数学老师张青已经离开教室,留下满黑板复杂的公式和陆小柏忐忑的心情。她扫了眼班里其他同学——叶云博145分,余和142分,程毅138分,郑华136分,戚枳光143分。这些人怎么学都能学会,而自己却像遇到了天花板。

    戚枳光伸手将试卷拿了过去,看了几眼,平静地说:“你进步了。”

    “进步了?才三分啊。”陆小柏想起这一个月的努力,用手撑住额头,“我可能真的笨,对数学没有天赋。”

    “又犯傻了。”戚枳光在她身后说着,“笨的人不会考93分,笨的人不会思考自己是否笨。”

    陆小柏转过来:“那你说,我是哪里出了问题?”

    “方法。”戚枳光翻开她的错题,指着几处,“你总想用记忆代替理解,用死记硬背解决问题,但数学不是语文。”

    陆小柏深呼吸,理性的戚枳光总是能一眼看穿问题所在。他说的没错,自己一直把张青的板书当成必须背下来的知识点,却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逻辑。

    “我们一起想办法。”戚枳光说完,拿起笔开始在纸上写下复习计划。

    ------------------

    第二天数学课上,张青讲解着高阶导数的几何意义,速度飞快,板书密密麻麻。陆小柏拼命记录着,却已经跟不上思路。正当她彷徨时,教室后方响起一个声音。

    “老师,我没听懂第三个例题的解法,能再讲一遍吗?”

    全班鸦雀无声。众所周知,张青从不重复讲解,认为学生应该课下自学。陆小柏惊讶地回头,发现举手提问的竟是戚枳光。

    张青推了推眼镜,似乎也很意外班里的尖子生会提问:“哪里没听懂?”

    “从第三步开始,我不理解为什么要用间断点分析。”戚枳光的提问精准而有针对性。

    张青沉思片刻,随后放慢语速,重新解释了这个难点,甚至补充了几个易错点。教室里很多同学都暗暗松了口气,包括陆小柏在内。

    下课铃响,陆小柏转过身:“你明明都懂,为什么要问?”

    戚枳光收拾着书本:“没什么,我就是没听懂。”

    陆小柏却已经明白,他是为了自己——和其他跟不上的同学——才故意提问的。班里其他同学都不敢问,都装作听懂,唯独他不在乎形象。想到这里,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正当陆小柏沉浸在感动中,卫静的座位却空了。一连三天都没来上课。

    “李想是不是又回来了?”陆小柏问柳悦君。

    柳悦君脸色凝重:“不是,她…发现李想和他们艺术学院的舞蹈生走得很近,有人把照片发给她了。”

    陆小柏急忙拿出手机,卫静没有回复任何消息。

    “要不要去看看她?”陆小柏担忧地问。

    “现在?”柳悦君看了看表,“可是还有两节课。”

    “那就放学后。”

    放学后,陆小柏收拾好书包,准备去找卫静,却发现戚枳光也站在教室门口等她。

    “你要一起去?”

    “嗯。”

    ------------------

    路上,柳悦君给卫静打了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三人加快了脚步,直奔卫静家。到了门口,敲了很久门才开。

    卫静憔悴地站在门口,脸色苍白,双眼红肿,明显哭过很久。

    “你们怎么来了?”她勉强笑了笑。

    陆小柏一把抱住她:“都三天没来上课,我们担心死了。”

    卫静身体滚烫。

    “你发烧了?”柳悦君摸了摸她的额头,惊讶道。

    卫静摇头:“没事,就是有点感冒。”

    陆小柏四下看看,房间里乱糟糟的,明显没人照顾。

    “你父母不在家?”

    “出差了。”卫静虚弱地说,“别担心,我自己能照顾自己。”

    陆小柏转向戚枳光:“你能去买点药和食材吗?我和柳悦君留下来收拾一下。”

    戚枳光点头离开了。

    等戚枳光出门后,陆小柏才认真地问卫静:“到底怎么回事?李想他…”

    “约定跟坨狗屎一样。”卫静眼中又涌出泪水:“他和那个舞蹈系的女生,早就约好了,毕业就会在一起。他们都是学艺术的,每天在一起排练,我这种普通高中生根本比不上…”

    柳悦君安慰她:“别想那么多,先好好休息。”

    陆小柏帮卫静量了体温——38.5度,不算低。

    戚枳光很快回来了,带着退烧药和食材。他走进厨房,熟练地做起了清淡的粥和小菜。

    “不知道他怎么这么会照顾人。”柳悦君看着厨房里忙碌的戚枳光,小声对陆小柏说。

    陆小柏想起戚枳光的家庭状况,心里一阵酸楚:“因为他从小就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

    四人在卫静家里一直待到晚上九点。吃过饭,卫静的烧也退了些。临走前,陆小柏和柳悦君决定明天轮流请假照顾卫静。

    “不用了,我没事。”卫静摇头,“高三了,你们别耽误学习。”

    “你比学习重要。”陆小柏握住她的手,“我明天来,后天柳悦君来。”

    柳悦君犹豫了一下:“明天是辛辰体育测试,我答应了要去看…”

    “没关系,我明后天都来。”陆小柏打断她。

    -------------

    回去的路上,四个人都很沉默。戚枳光送柳悦君到楼下,又陪陆小柏往回走。

    “十八岁了,都变了。”陆小柏突然说。

    戚枳光看向她:“什么变了?”

    “我们啊,大家都变了。卫静变了,李想变了,连老师都一个接一个离开了。”陆小柏踢着路上的小石子,“好像从今年开始,什么都在加速流逝。”

    戚枳光没有接话,只是走在她身边,陪着她走完这段路。

    回到宿舍,陆小柏收到了妈妈的电话:

    “小柏,提前祝你生日快乐!”

    陆小柏这才想起,两天后是自己农历十八岁生日。往年这时,妈妈都会提前说要寄蛋糕和礼物,卫静、柳悦君也会商量着给她庆祝。但今年,似乎所有人都被各自的烦恼和压力淹没了。

    “谢谢妈妈。”陆小柏笑着回答,却感到异常孤单。

    ----------------------

    十月十五日,陆小柏的农历十八岁生日悄无声息地到来了。

    她一整天都在照顾卫静,直到傍晚才回到学校。手机上只有妈妈、爸爸的祝福短信,再没其他。卫静正病着,柳悦君忙着陪辛辰,其他同学都埋头苦读。

    走进教室收书包时,戚枳光站在门口等她。

    “跟我来。”他说。

    陆小柏疑惑地跟着他,穿过操场,来到学校侧面的小花园。那里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树下铺着落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

    戚枳光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深蓝色的小盒子:“生日快乐。”

    陆小柏愣住了:“你…你怎么知道?”

    “记性比你好。”戚枳光淡淡地说。

    陆小柏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支漂亮的钢笔——黑色笔身,金色笔尖,沉甸甸的分量传递着价值。

    “你不是说你的那支旧了吗,文字断断续续的。”戚枳光解释道,“试试看。”

    陆小柏拿起笔,在随身带的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字。墨水流畅地在纸上滑动,比之前顺滑得多。

    “这支笔…”陆小柏抬头望向戚枳光,突然感到眼眶发热,“一定很贵吧。”

    “普通。”戚枳光轻描淡写地说,但陆小柏知道绝不只是“普通”。对于一个生活费都得精打细算的高中生来说,这支笔绝对花了不少钱。

    “谢谢你。”她努力忍着泪水,不想在他面前哭出来,“谢谢你记得我的生日,谢谢你一直帮我。”

    落日的余晖照在戚枳光的侧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他站在那里,安静而温暖,像是这个十八岁生日最好的礼物。

    “戚枳光,我…”陆小柏深吸一口气,想说出那句已经在心里酝酿很久的话。

    “你知道吗,高三很重要。”戚枳光突然打断她,“我们要专注学习。”

    陆小柏明白他的意思,那句话又一次被咽了回去。

    “好,我们专注学习。”陆小柏笑了笑,把笔小心翼翼地放回盒子里。

    两人正准备离开,身后传来一个严肃的声音:“陆小柏,戚枳光。”

    转身一看,是副校长文昌民。

    “你们两个在这儿干什么?”文昌民审视着两人,表情严厉。

    “我们…我们在讨论题目。”陆小柏慌忙说道。

    “讨论题目需要来这种隐蔽的地方吗?”文昌民走近两步,“高三学生,早恋可是要重罚的。你们明天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说完,文昌民转身离开,留下陆小柏和戚枳光面面相觑。

    -------------

章节目录

不留白的时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秦天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天儿并收藏不留白的时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