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澜说:“我真的再也受不了分享照片还要发彩信这种古朴的形式。你知道吗,我每次和你说话都像回到十年前。我打工赚了点钱,能不能送你一台触屏智能手机,但这样的话,你该不会被你妈骂死吧?骂死也无所谓,不然先试试看。”

    就在林辜月连连拒绝的第二天,沈阿姨送给她一部Iphone6s,作为升学礼物。

    以防妈妈不高兴或没收,沈阿姨还表示现在校内外的老师都习惯在网上传资料和公布班务,完全不接触网络很吃亏的,妈妈斟酌一番,只能点头了。

    新手机油光水滑,林辜月的指纹很快拓出一片雾。

    她连忙用衣摆擦干净,小心翼翼放进布袋里,转瞬想起沈嘉越那碎得稀巴烂的背板,笑了笑,才反应过来,电子产品其实是要拿来用的。

    她对新手机无限探索欲,整整抱了两天,直到妈妈出手恢复了从前的规矩——到家要上交查所有软件的使用记录,晚上只能有十五分钟时间限额用于看老师发的的消息,并把锁屏密码改成和家门锁一样,社媒账号也绑定到一起,意味着无论谁和她发消息,妈妈都能同步甚至更快收到。

    林辜月顿时兴趣索然,思考了三天,创建了一个小号。

    这是专属于年轻人的天赋和敏锐度,再怎么说,她在使用网络方面,还是能够轻轻松松走在妈妈前面的。

    拉丁舞的金星三考牌一结束,林辜月忙不迭地开始上初升高补习班。

    从妈妈知道同一个内容可以在不同的老师手下来回学几遍后,就仿佛打开了新世界。

    彼时沈嘉越正在上海参加国际小提琴比赛,要到八月中旬才回来。于是妈妈决定先让林辜月找机构上大班把知识点顺一遍,等沈嘉越回来再一起去上小班课。

    时洇曾经好奇地问过林辜月,她从小到大的这些课拢共要多少钱。她第一次进行了估算,含含糊糊报了个数字。时洇感叹:“林小姐的智慧可真是昂贵啊!”

    林辜月愣了愣,哈哈笑:“难怪我爸总说对我是投资,当然没人想赔本。”

    那个假期,她写题比中考复习还要认真十分,脸皮变厚了一点,每天追到办公室,能多要几道题就多要几道。她从来上大班课都跟隐形人似的,然而这次,所有老师都记住了她。

    时洇说:“我懂,就像吃自助餐的时候,赶紧先用海鲜和牛塞饱,出门再慢慢消化一样。”

    她猛点头:“对,经济适用型自助餐学习法。”

    隔几天,刘婶去机场接爸爸,所以是妈妈开车送林辜月上课。

    她坐在副驾,指尖划动刚刚发布的分班名单。她和时洇很巧地被分在了高一二班,而沈嘉越和叶限则分别去了五班和七班。

    关于这个结果,她十分满意,高高兴兴地截图,保存在相册里。

    妈妈目视马路,淡淡道:“嘉越在五班啊……五班是重点班吧。”

    “一中没有重点班,时洇才是考最好的,但是她和我在同一个班。”

    “他们学校是不是有加分政策?”

    言下之意,桦北那种学校不可能培养出这种分数的学生。

    她一直知道,妈妈没那么喜欢时洇,确切而言,是不屑桦北的一切。每当提及时洇、张校长、朱老师,妈妈的语气与眼神,像极了应酬饭桌上的那些人谈学历、论知识,话题滑向爸爸时脸上浮起的那抹神情。

    总要找到人垫背来承担凉薄的轻蔑,所以妈妈全数复制,然后通通放逐。

    林辜月不厌其烦地解释:“……没有,时洇是全市前五十名。这个夏令营只有前五十的人才会被选走。”

    她把手机里的截图亮给妈妈看,这是时洇刚刚发来的一中数竞夏令营名单——时洇在抱怨自己已经想好读文科了,居然还要参加数学竞赛,她决定先跟着上上课,之后见机溜走。

    “没有就没有吧。”红灯停,妈妈握着方向盘扫了一眼,“那个徐毓文看着眼熟,我们是不是和她爸吃过饭?”

    “应该是。”

    “她爸人挺好,可惜实在废物一个,没什么本事。生出来的孩子倒真的厉害,好羡慕。”

    林辜月无可救药地想起妈妈曾经短暂地和沈嘉越同仇敌忾,分明对答案如何了然于心,仍旧选择开口,问道:“如果相反呢,有本事,但是人很差劲,妈妈还会羡慕吗?”

    “……会吧。”

    “为什么?”

    妈妈有一丝不耐烦:“人品是其次的,这都能变,本事不会变,实在多了。”

    就像好学生的“好”从来都只锚定成绩一样。

    “辜月,你也要学着再有一点魄力,整天畏畏缩缩呆呆傻傻木木愣愣的,实在不懂带你去见那么多世面到底见到哪儿去了。”

    妈妈讲那些话时、林辜月觉得自己好像闻到了香烟的味道。

    一大团棉絮塞进鼻腔里,迟早有一天,那些堵塞不通的气会让自己的脑袋憋闷得膨胀起来,越变越大,最后像一个大气球,轰隆一下地炸开。

    到班点名,林辜月很快搁置了方才和妈妈的对话,目光聚在点名表上的某个名字。

    生活中总有几次让人忍不住感叹“世界或许只是个小小的村庄”,譬如眼下这一刻。

    这个宣阳,该不会就是那个宣阳吧。

    她太难忘了,读幼儿园的时候,班里有个泪腺发达到离谱的男生,名字就叫宣阳,哭声堪称惊天动地。每个早晨,当宣阳从南滚到北,从东爬到西,像个泼洒泪水的陀螺时,她从爷爷的自行车后座上爬下来,都要非常小心,生怕一抬腿,宣阳就出现在脚下。

    这和记住《东方神娃》的龙娃一样。情节过分深刻,人物也跟着过分深刻。

    补习班的宣阳和林辜月是同桌,他们默默地坐在一起十天,没和对方说过话。

    唯一的真实互动是某天宣阳来迟了,林辜月旁边已经坐了人,他捏着书包带,站在半道顿了顿,视线杀过来,用一种看背叛者的眼神,盯得她毛骨悚然。

    之后的每一天,她都会非常自觉地帮他占座。

    宣阳喊完“到”,在小测试卷上写下名字。

    实际上,直到这节课以前,他们没有互通过姓名。毕竟,一直以来都是自己勾签到表,今天是老师头一次用电脑文档点名。

    她没动笔,愣愣地望着他试卷上的名字。

    宣阳的笔尖一停,接着,大臂贴紧身子,调整了手腕角度。

    他的整张试卷一览无余。

    林辜月大赦,脸通红。

    “我没有要抄……”

    “行吧。”

    宣阳又松了松胳膊。

    这个暑假恰逢奥运,后排有几个爱穿篮球背心的男生,天天上课偷偷看比赛,然后一下课,大声地朝所有人通知比赛结果。

    虽然林辜月对竞技体育几乎毫无兴趣,但对运动员就不一样了。巅峰的退役的,青涩的老练的,有名的低调的,她都用翻书页的心情,仔细地浏览他们的故事和采访。

    她兴致勃勃地看完郭晶晶的纪录片,收到了时洇发来的的班群号码。

    群里已经有了三四十个人了,她随便翻,在成员列表里再次看到了“宣阳”这个名字。

    这难道是什么千禧年代非常流行的大众名吗?

    她一抬头,宣阳和化学老师恰好并肩一起进班。这位化学老师也是一中的老师,和宣阳似乎格外熟络,常单独留他帮忙干活。林辜月要卷子的时候碰到过他们,也无外乎是批改小测,整理试卷之类的琐碎事。

    但宣阳从来不写化学小测卷。

    老师也没批评什么,她猜大概是在办公室开了小灶,宣阳写过题了。这都不重要,她此刻有别的更加好奇和想证实的事情。

    老师低头清点卷子的空档,她终于按耐不住,肩膀转向身旁这个看起来比她还寡言的男生。

    “所以,幼儿园的宣阳,补习班的宣阳,高一二班的宣阳全都是你一个人啊?”

    林辜月的眼睛一睁再睁。

    “嗯。”

    宣阳的声音还没有蚊子振翅大。

    “喔……”

    林辜月讷讷地点头,趴向桌面。

    她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忘记了她曾经最喜欢的幼儿园老师——陈老师长什么样,连一个模糊的影子都浮不出。

章节目录

跳进那个兔子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乔伊梦游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乔伊梦游中并收藏跳进那个兔子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