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日,合欢的马车才堪堪到王府。婆子们喜滋滋迎出来,人人都换了簇新的衣裳,头上簪花,喜气洋洋。

    府里打扫一新,石狮子被擦的噌亮。

    一进府,到处是穿红带绿的丫头婆子,跟着管事到各处摆弄东西。旧日习俗,除夕起就不许动针线洗衣,也不许再各处打扫,这些年前就弄好了。

    合欢下马车,琼宁免了众人请安,对郑林儿吩咐:“你带着他们规整规整,把带回来的东西拾掇好。”又侧脸轻声对身边人道:“你我便去拜见父王。”

    合欢自是跟从。

    王爷的院子靠近西边,哪里有一片大的演武场,又靠近大门,进出方便。

    是以合欢跨过院门,路过几丛萝蔓垂坠的长亭,因是冬日,只剩遒干,不过,春夏时一定很美。

    王爷的院子叫逐鹿园。

    甫一进去,就见王爷拿着一柄剑在赏玩。那剑寒气森森,正是一柄好剑。

    合欢心神一动,脱口而出:“这莫不是传说中秦王负过的宝剑?”恍惚中有人也曾跟她说过,但想不起了。

    她丢掉那一点熟悉感,和琼宁一起道:“请父王安。”王爷笑着让两人起来,他摸着长剑:“好眼力,这正是秦王横扫六合,御宇多年所佩之剑。”

    他将剑抛给身后侍从,看向世子,关切道:“宁儿身体如何,听说在山上染了风寒?”

    琼宁笑道:“已然痊愈,全赖父王挂心。”

    摄政王道:“今夜除夕,咱家要入宫参加夜宴,我儿若身体不适,便是告病又如何?什么事也没有身子要紧。”

    合欢看的稀奇,每次王爷和琼宁间相处,她就忍不住偷偷观察,潜意识觉得,这样和谐的父子关系,普天下没有几个了吧。

    其实她也不想去那夜宴,冷飕飕的,还要一番虚情假意的表演,怪没意思,但琼宁却道:“无碍。”

    回来的路上,两人就因为这个起了小小的争执,合欢想不通,这宫宴有什么吸引他的,非要去不可。

    王爷倒没再劝,合欢腹诽,恐怕是知道他这脾气,劝了也没用。

    “如今不同了,我儿放心去,谅那些阴沟小人不敢再作祟。”他的话里似乎含了什么,合欢此刻不懂。

    回到自己院子,金雀儿等人已经将东西归置好,屋里也摆上刚摘得腊梅花香气萦绕,竟不用再熏香。这冷香一扑整间屋子香的醉人。

    “这腊梅虽香,但广仁寺那片红梅最好看。”

    金雀儿在后头杀鸡抹脖子一样,她只当看不见。

    原来金雀儿在诸人中年岁最大,惯爱操心,她倒是没有私心,私下里劝公主多顾及世子的眼疾,她常道:“男人心小,一个不经意得得罪就能记很久,逮着机会便要发作。殿下,夫妻之道,就是要相互体谅。奴婢以前在宫外,后面在宫里,见惯男子因自己的隐疾而暗暗记恨的模样。”

    合欢却只道:“世子就不会这般。”

    金雀儿急地什么似的。

    离开广仁寺前,合欢到底将自己的赌约兑现了,雪已化了一些,庙里的庄户人赶着下山,看自家东西还能挖出来否,这次雪崩,大多数人只留了命,大半生家当全埋进雪里,不过,这也是万幸了,也不知那些没能逃出来的,还有没有命在。

    侍卫们也被琼宁派去帮忙,剩下的则来合欢的小宴赏梅。

    寺里东西少,她废了好长时间才做出好克化的点心,味道也别有风味,大冬天的,又是山上,虽然是避风处,也不好上平时的菜,她只能令人在亭子里围上毡布,里头热乎乎的,大家吃锅子,浑身热了,再到外头赏花。合欢又取出琵琶,令金珠儿弹她家乡的小调--那琵琶可是寺里的东西,祭佛奏乐用的。

    合欢自个任意舞蹈。

    听说昔年开国皇帝就最爱在饮宴时亲自奏琵琶跳舞,和群臣共乐。如今虽然没有清谈会上文人玩的东西取乐,有乐舞相衬,倒也算是自得其乐。

    合欢也爱舞蹈,她也不能因为琼宁看不见,就躲着他。

    更何况,他这人从不介意,虽然琼宁从未说过,但合欢就是知道,躲着避着才让他更伤心。

    金雀儿兴冲冲收拾去宫里的东西,合欢意兴阑珊,逗廊下挂的鹦鹉说话。

    “公主可有想法?”金珠儿说了一大堆,见合欢不在意,便问了一句。

    她随意道:“厚实就好,其余你们看着。”

    侍女们嘻嘻笑着,却道:“公主不管,都交给我们,若是出了差错,那可怪不了我们。”

    合欢却歪头一笑:“我美而自知,任凭你们这些毛手丫头拾掇,那也是艳冠群芳。

    此刻琼宁正在对面炕上听鸟叫,听她这一句,也是笑:“你可是我见过脸皮最厚的。”他边说边摇头,却将点心往合欢那边推了推。

    果然,合欢这便取了些沫子喂雀儿。

    合欢羞他:“也不知哪个脸皮厚,说好愿赌服输,也不知某人还记得否?”

    琼宁却回:“这你可冤了他,那人可是连在哪种都想好了,就等来年春天,地上土解冻了,这才好种。”

    合欢听了,忙过去将他的手用小指勾住:“一言为定。”

    金雀儿捧着衣裳过来:“听说宫里的皇后被废,降为淑妃,这可真是一件好事,谁叫她心眼坏,天天盯着公主的麻烦。”

    “今夜宴上,肯定少不了看她笑话的人。”

    合欢眼睛一亮,连忙拉着她细细问来。

    傍晚时分,合欢和琼宁上了马车。

    一时间,街上全是马车的声音,借着侍从们提着的灯笼,合欢从车帘缝隙往外瞧,只见家家户户紧闭着门,时不时有烟花爆竹亮在当空,和着孩童清脆的笑声。

    王府离皇宫并不远,但周遭都是要去宫宴的官员们,将这不窄的路堵得个水泄不通,走走停停,合欢都有些困了。

    她凑近琼宁道:“要我说,父王这一招可真妙。”

    琼宁倒了一杯茶,递给她:“这怎么说?”

    “那伙人让父王背黑锅,他连夜就想出法子,脏水反泼出去,如今,满京城沸沸扬扬,传的都是宋家的轶事,宋大儒这个靶子,可成为双面的了。”

    说到这里,他也是一笑,世人最爱看这些宅门八卦,尤其是那些恩怨情仇,满京城的目光都被引到宋家,好方便他们躲在一边做事。

    合欢:“我可不信你不知道。”

    琼宁放下杯子,淡淡道:“知道又如何,不知道又怎样?”

    马车到宫门口,因为前方车辆堵得严实,合欢只得下车,跟在王爷后边。

    到殿里的时候,大半朝臣都来了,女眷们也热闹的打着招呼,合欢被几个婶娘拉着过去,说着年里的趣事。

    一盏茶的时间后,太监过来通传,圣驾和后宫凤驾就要到了,合欢这才得以脱身,坐到琼宁身边。

    “圣人金安……”

    唱喏请安的声音响彻大殿,合欢行着叉手礼,只见一抹金黄色衣角从眼前闪过。

    “众卿安坐……”太监的声音尖利又响亮。

    宫宴也就是那个样子,皇上说一句,众臣端着杯子站起来谢恩,在拜再谢,又拜又谢。

    “喝杯酒暖暖身子吧。”一个温柔的声音说到。

    眼前忽然递过来一个酒杯。

    实在冷得紧,合欢不想将手从手炉上拿出来,便就着琼宁的手喝了一口。

    这一口辣到心底,反而开始暖起来。

    琼宁手指蜷了蜷,脸上笑意更温柔了些。伸手摸了摸她的脸,有些凉了,便又伸出另一只手,捧着她的脸。

    合欢起初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但也没躲开,直到他的另一只手也覆上来。

    宫宴的大殿自然有炉火,但这种规格的宫殿自然没有铺设地龙,纵然她穿着大氅,抱着手炉,脸也是冰的。

    琼宁的手很暖,碰到冰冷的脸时,合欢的心被暖的一颤。

    鼻尖似乎嗅到一股清香,似乎是他身上惯有的。

    合欢不知是暖的,还是冻着了,忽然脸好烫。

    她悄悄地看一眼奚琼宁,他生的真好看啊。

    一双眼睛虽雾蒙蒙,但却能瞧见里头的温柔笑意。

    “怎么?”琼宁侧脸问道。

    他对人的视线很敏感。

    合欢忽然有些窘迫,她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觉得胸口的心跳个不停,本来有许多话想说,可却堵在嗓子眼里,忽然忘了该怎么说。

    此刻,周遭都是到处敬酒的官家子弟,中央则是献舞的舞女。

    可合欢不知怎地,这些热闹的人都入不了她的眼。

    直到琼宁松开手。

    她心里陡然涌上一股强烈的失落感,就像是渴望许久的东西忽然失去了。

    这让她有些惶恐,下意识捉住那只手。

    琼宁有些疑惑,她这才惊醒,下意识找补道:“投桃报李,我也为你焐焐。”

    那人听了,竟轻笑一声。

    合欢大抵是酒饮得多,脸烫的紧,便垂着脸,双手却将他左手捂着。他的手比合欢大了一指,双手盖不住,便一边换着捂。

    琼宁也任她施为。

    宫宴上的菜没有人去动,说话喝酒都来不及。通常男子们聚到一起喝酒划拳,女人们懒得与他们凑堆,自个寻交好的夫人说话。

    这样一来,琼宁和合欢便十分显眼了。

    有个头簪粉花,右插凤钗的夫人特意看了一眼,笑道:“到底是少年夫妻,就是与我等不同。”

    其余夫人顺着她的目光看,也打趣一笑。

    便有个绿夹袄,绣粉牡丹的夫人道:“当初我与相公便是少年夫妻,可惜新婚那段时日也没有像世子他们一般……”

    她话语惋惜。

    这倒是真的,众夫人心里也艳羡,她们初初嫁过去,也不过是陌生人,单单熟悉夫家和夫君性格就要花上不少时日,战战兢兢的,哪有时间培养感情。

    长宁公主和世子有情,任谁都能看的出来。

    两个少年人懵懵懂懂,旁观的人却唏嘘心动不已。

    包括一旁的宋轻时萧若华,还有上首俯瞰的皇帝。

    他们或是隐忍,或是明显真情流露,满满的不可置信——

    嫁入摄政王府,孟合欢居然过的,还不错?

章节目录

嫁人后他们后悔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血生铜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血生铜花并收藏嫁人后他们后悔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