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淮汀踱步进了屋,摸索到桌上的火折子,轻轻一旋,暗红的火星子便“唰”地燃起了灯芯。
借着跃动的光斑,他倾手推开了窗栏,满园的梨花开得正旺,冷香压着窗口漫进屋里,真是三月的好春色,他想。
不对,三月…三月…
似是想到了什么,柳淮汀面色一沉。
九的开方便是三,那三月…三月初九... 那日...正是殿试当日啊!
莫非是殿试当日便有何阴谋?
何况,那使刀的江湖人,怎会知道官家今年一改往常只将金丝袍赐赏给状元的惯例,进士一甲前三人均得赐金丝袍?
那白衣公子,恐未必是个普通的江湖人罢,不过那幂篱轻纱之下......
倒是有趣儿。
一张勾着嘴角的玉面上添上了几分凝重之色。
经过今夜如此一番折腾,又加上酒劲儿,乏意涌上身来,柳淮汀缓缓褪去绣着云雁纹的新制官服,伸手探入贴身小衣摸索,钩出锦囊内的玉佩。
被胸口温热过的羊脂玉滑入掌心便蒙了层水雾,并蒂莲的花纹雕得活灵活现,霜色的玉透灵极了,若非玉的边缘存了几丝暗红,定是要贡到宫里的好玩意儿。
擎着玉端详了须臾,柳淮汀的手不自觉地发颤,烛火跃动的刹那恍惚中,母亲枯槁无力的手攥着玉一股脑儿地往他的掌心塞,腕骨凸得如同老树的枝叉。
“汀哥儿,咳~咳咳~”
暗红的血盖住了帕子上成双结对的鸳鸯,屋内苦涩厚重的中药熏得人头晕。
“娘,”那年的他扑上前去,紧紧抓住母亲的双手,“汀儿以后再也不逃学了,汀儿以后会好好读书,将来中个进士让娘享清福!娘,你要陪着汀儿!”
“汀哥儿,娘陪不动了,”女人的声音不由自主地低了下去,“这物件莫与你父亲说,也莫让外人看见,有它陪着你,母亲也就放心了。”
柳淮汀手一松,羊脂玉滑落在青瓷枕上,清越鸣响将他从幻境中拉出。
白色的玉兰花瓣沾上黑泥,三三两两散在地上,陆鸿将青色棉袍的毛领紧了紧,踏着的金边墨黑皂朝靴碾过园中石径,粘了两坨软乎乎的湿泥,“咯吱咯吱”地踏碎了园子里的水洼。
开封府捕头柴小五打了个喷嚏,双手环绕抱胸,打着筛糠般的哆嗦,紧赶了两步上前拍拍陆鸿的肩膀说道,“陆老大,今儿个巡查完可否早点回府啊?”
“嘿,刚出府就想打道回府啊,”头戴墨色幞头身着深青色圆领窄袖袍子的陆鸿右手提刀,走在一行人的前头,时不时地张望下两侧摊子上的情况,不慌不忙。
“昨个夜里风吹得那么大,把园子里的花都摇下大半,春寒料峭得很呢,”李三羊补了句,“要是光刮风倒也还好,可加上雨,咱也觉得寒气直往骨子里渗呢。”
“今儿个出府之前就要你增件厚衣,哥几个偏不听不是?”陆鸿无奈地抬头看了几人一眼,“饶是冷得不行,待会到了武成王庙前,你们弟兄几个拐去海州张家的饼店,吃碗热乎的茶饭,就上酥脆喷香的胡饼便是。”
“要不俺说还是我陆兄体谅俺们啊!
陆捕头您还没来咱开封府的时候,俺们几个弟兄都跟着徐捕头出来巡街,那大太阳烤得跟炭火似的,热得俺几个弟兄满头大汗,且跟徐捕头商议着去吃碗冰呢,哪成想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刘旺赶忙凑上前讲了几句奉承话。
“那是,陆捕头来咱府里十余天,可是甚得人心嘞!”李三羊见刘旺使眼色,连忙跟上。
“那也不看看俺们老大是甚么人,满汴京的小娘子,谁人不对俺们陆捕头芳心暗许啊!
俺们老大要个头有个头,要俊俏有俊俏,更是使得一手虎虎生威的好刀法!”
得了允许去吃茶饭的柴小五兴高采烈,一张圆脸上眼睛眯成了缝,接上李三羊的话就是猛得拍阵马屁。
陆鸿扶额,每每她对属下几位弟兄好些时,马屁精总会出其不意。
“得了得了,本来就没多大点事,也别在背后说人家徐捕头,不然人家给你们穿小鞋我可管不了啊。”
“遵命!”几人言笑晏晏,齐齐向陆鸿抱拳行礼,而后拥着陆鸿一起往武成王庙去了。
张家胡饼店,四五十余烤炉有条不紊,每张桌案旁三五人分别在揉面做剂子,倒腾花样,看着火候烘烤。店里的方桌也有十之四五坐了食客。
陆鸿挑了张靠里侧吹不着风的桌子,四人一齐落座。
“官爷们,吃点啥?”圆脸盘的张家娘子笑眼弯弯,见来了新客,忙放下正在涮洗的茶壶,热情地招呼道。
“四张夹肉胡饼,大盘的菜粉羹来一盆。”
“好嘞,客官一共三十文。”
陆鸿左手往袍里伸去打算掏钱,柴小五赶忙摁下她的手。
“陆捕头哪能让您掏钱请俺们弟兄几个吃饭呢?真是折煞俺们了。”
陆鸿瞅着李三羊在掏着钱,想起李三羊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娃要养,右手摸出三十文排在桌上。
“嫌弃俸禄多了?还是自家没有老小要养?”众人皆知陆鸿从赏金猎人到如今开封府捕头总是孤身一人,无甚负担,“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每每提到成家总是被她以“没那心思”为由敷衍回来。
李三羊摸摸秃了半截的脑门,“嘿嘿”地笑着,“陆捕头还真是大方人。”
张家娘子这会儿俯身收了钱,便走开到案几备饭去了。
没多会儿,四张胡饼、一盆菜粉羹就端上了桌。这海州张家饼店不愧为汴京第一的饼店啊,到汴京后,陆鸿正好这一口。
她左手捏住极有分量的夹肉胡饼,狠狠地一口咬下去,先是“嚓”的一声饼面酥脆得掉渣,又是“吱”的一声酱汁从腌制了两天两夜的肥猪肉里喷出,肉香四溢。
陆鸿又伸出汤匙舀了匙菜粉羹,更是不得了了,菜粉羹以虾肉为底,时蔬切末混进了粉里,粘稠又丝滑,加上店家最后撒的一把胡椒,还多了几分鲜香,她盯着羹盆里袅袅上升的热气,心思早已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哗啦“一声,帘子被人掀起,冷风渗进屋堂里,直吹着她早些年受过剑伤的腰背处隐隐作痛,陆鸿不禁幽怨地望向店口。
是个身着褐色长衫的男子,长衫已然很旧了,上面遍布补丁的痕迹,口中念叨着几句“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1]之类的,环顾四周,挑在一伙商贾旁侧落下座。
“两张胡麻饼!”那男子扯着一张破锣嗓子叫道。
旁侧从西域贩货到汴京的商人此时热火朝天地分享着旅途中的趣事儿,忽地被这男子的高声盖过,不免投去不满的眼神。
“怎么,看甚么看,”男子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叫喊有甚么难堪之处,“也对,市井之徒嘛,难得看到我等读书人。”
两位商贾之人收回目光,不再搭理那男子,只是续上刚才的话。
“士之俸禄,皆取之于民,其中以市赋为重,某些人口中道的是君子,言行确是小人。”陆鸿看不惯长衫男子故意找茬,一边细细品鉴着鲜美的菜粉羹一边讥笑道。
长衫男子吃了瘪,又想不出甚么话来反驳,只好从嗓子眼里呼出“哼”的一声,捧住热乎的胡麻饼埋头就是一阵狼吞虎咽。
第二张胡麻饼吃到了一半,男子放缓了节奏,瞅着周围人都埋头干饭,把剩下的饼往怀里一揣,长衫一提就跑出了门。
“郎君留步!”张家娘子提起襦裙追出店门,新出炉的胡饼香气萦绕在“张氏胡饼”的匾额下。
“这十文的饼钱尚未结清!”,那人也不知听未听到张家娘子的呼喊,只是自顾自地往前奔走,转眼就要没入成王庙前的人群中。
“抄家伙,追人!”陆鸿见状,一声命下,开封府的四人各自拿起倚在桌侧的刀剑,直奔长衫男子而去。
“小贼站住!”刘旺年纪大了,几百步便只能望其项背,弓着身子手支在膝盖上气喘吁吁,声嘶力竭地嚷着。
见陆鸿离他仅几步之遥,那人灵机一动,双手用劲掀翻了粮店老伯的一筐黄豆,圆粒子骨碌碌地散了一大片,恰好溢在两条宽道的相交处。
“嘚嘚——嘚嘚嘚,”一匹枣红马驹由远及近,马背上驮着的是一位身着朱色官服、正襟危坐的男子,
这人正是刚下了早朝正待回府的柳淮汀。
见前方身着青色官服的捕头,他紧握缰绳,喉间迸出“吁——”的一声。
说时迟那时快,陆鸿一个飞身扑去,狠狠按倒了以为万事大吉已经甩开追兵的长衫男子,将他的胳臂牢牢锁在身后。
“啊!官爷饶命啊!”长衫男子感到背部一阵刺痛,膝头一软直接跪了下去。
枣红马长啸一声,前蹄划出几分残影,后蹄在青石板的泥水上拖下两道长印子。
马蹄踏起的泥水毫不意外地溅到了陆鸿的衣角与发髻之上,留下斑斑点点的印迹。
“这位捕头,实在抱歉,是柳某罪过了。”
柳淮汀疾步走到距陆鸿三尺远处,只见这位捕头一身青色衣袍,圆脸两侧的发丝随风飘动,桃花眼倒是显得雌雄莫辨,风流倜傥,让人甚为熟悉。不过此刻斜压在长衫盗贼身上,姿态实属不雅。
“你…我们之前是否相识?不知为何,在下见这位捕头甚是眼熟啊!”
陆鸿心中一惊,但面上充作镇定自若的样子,道,“在下并不识得这位大人,想必大人认错人了。”
“师父!你…你…你没事吧?”柴小五跟着二人一路狂奔,见陆鸿灰头土脸地半趴在地上,担心得要死,紧张得口齿都有些不清了。
“我?我能有什么事啊,”陆鸿气笑道,“你师父可还没到连个小贼都捉不动的地步。”
李三羊、刘旺才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陆鸿扫了一眼,二人正大汗淋漓,只好嘴角抽搐着,强忍住笑,“就你俩这速度,习武偷懒了吧?回去之后,卯时晨起练体吧。”
“那不是陆捕头前几日出京提人,俺弟兄俩才疏于练体了嘛?”刘旺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行了,甭贫了,绳子总带了吧,”陆鸿站起身来,朝刘旺和李三羊努努嘴,“把这人绑起来押回府里去。”
[1]出自《大学》。
借着跃动的光斑,他倾手推开了窗栏,满园的梨花开得正旺,冷香压着窗口漫进屋里,真是三月的好春色,他想。
不对,三月…三月…
似是想到了什么,柳淮汀面色一沉。
九的开方便是三,那三月…三月初九... 那日...正是殿试当日啊!
莫非是殿试当日便有何阴谋?
何况,那使刀的江湖人,怎会知道官家今年一改往常只将金丝袍赐赏给状元的惯例,进士一甲前三人均得赐金丝袍?
那白衣公子,恐未必是个普通的江湖人罢,不过那幂篱轻纱之下......
倒是有趣儿。
一张勾着嘴角的玉面上添上了几分凝重之色。
经过今夜如此一番折腾,又加上酒劲儿,乏意涌上身来,柳淮汀缓缓褪去绣着云雁纹的新制官服,伸手探入贴身小衣摸索,钩出锦囊内的玉佩。
被胸口温热过的羊脂玉滑入掌心便蒙了层水雾,并蒂莲的花纹雕得活灵活现,霜色的玉透灵极了,若非玉的边缘存了几丝暗红,定是要贡到宫里的好玩意儿。
擎着玉端详了须臾,柳淮汀的手不自觉地发颤,烛火跃动的刹那恍惚中,母亲枯槁无力的手攥着玉一股脑儿地往他的掌心塞,腕骨凸得如同老树的枝叉。
“汀哥儿,咳~咳咳~”
暗红的血盖住了帕子上成双结对的鸳鸯,屋内苦涩厚重的中药熏得人头晕。
“娘,”那年的他扑上前去,紧紧抓住母亲的双手,“汀儿以后再也不逃学了,汀儿以后会好好读书,将来中个进士让娘享清福!娘,你要陪着汀儿!”
“汀哥儿,娘陪不动了,”女人的声音不由自主地低了下去,“这物件莫与你父亲说,也莫让外人看见,有它陪着你,母亲也就放心了。”
柳淮汀手一松,羊脂玉滑落在青瓷枕上,清越鸣响将他从幻境中拉出。
白色的玉兰花瓣沾上黑泥,三三两两散在地上,陆鸿将青色棉袍的毛领紧了紧,踏着的金边墨黑皂朝靴碾过园中石径,粘了两坨软乎乎的湿泥,“咯吱咯吱”地踏碎了园子里的水洼。
开封府捕头柴小五打了个喷嚏,双手环绕抱胸,打着筛糠般的哆嗦,紧赶了两步上前拍拍陆鸿的肩膀说道,“陆老大,今儿个巡查完可否早点回府啊?”
“嘿,刚出府就想打道回府啊,”头戴墨色幞头身着深青色圆领窄袖袍子的陆鸿右手提刀,走在一行人的前头,时不时地张望下两侧摊子上的情况,不慌不忙。
“昨个夜里风吹得那么大,把园子里的花都摇下大半,春寒料峭得很呢,”李三羊补了句,“要是光刮风倒也还好,可加上雨,咱也觉得寒气直往骨子里渗呢。”
“今儿个出府之前就要你增件厚衣,哥几个偏不听不是?”陆鸿无奈地抬头看了几人一眼,“饶是冷得不行,待会到了武成王庙前,你们弟兄几个拐去海州张家的饼店,吃碗热乎的茶饭,就上酥脆喷香的胡饼便是。”
“要不俺说还是我陆兄体谅俺们啊!
陆捕头您还没来咱开封府的时候,俺们几个弟兄都跟着徐捕头出来巡街,那大太阳烤得跟炭火似的,热得俺几个弟兄满头大汗,且跟徐捕头商议着去吃碗冰呢,哪成想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刘旺赶忙凑上前讲了几句奉承话。
“那是,陆捕头来咱府里十余天,可是甚得人心嘞!”李三羊见刘旺使眼色,连忙跟上。
“那也不看看俺们老大是甚么人,满汴京的小娘子,谁人不对俺们陆捕头芳心暗许啊!
俺们老大要个头有个头,要俊俏有俊俏,更是使得一手虎虎生威的好刀法!”
得了允许去吃茶饭的柴小五兴高采烈,一张圆脸上眼睛眯成了缝,接上李三羊的话就是猛得拍阵马屁。
陆鸿扶额,每每她对属下几位弟兄好些时,马屁精总会出其不意。
“得了得了,本来就没多大点事,也别在背后说人家徐捕头,不然人家给你们穿小鞋我可管不了啊。”
“遵命!”几人言笑晏晏,齐齐向陆鸿抱拳行礼,而后拥着陆鸿一起往武成王庙去了。
张家胡饼店,四五十余烤炉有条不紊,每张桌案旁三五人分别在揉面做剂子,倒腾花样,看着火候烘烤。店里的方桌也有十之四五坐了食客。
陆鸿挑了张靠里侧吹不着风的桌子,四人一齐落座。
“官爷们,吃点啥?”圆脸盘的张家娘子笑眼弯弯,见来了新客,忙放下正在涮洗的茶壶,热情地招呼道。
“四张夹肉胡饼,大盘的菜粉羹来一盆。”
“好嘞,客官一共三十文。”
陆鸿左手往袍里伸去打算掏钱,柴小五赶忙摁下她的手。
“陆捕头哪能让您掏钱请俺们弟兄几个吃饭呢?真是折煞俺们了。”
陆鸿瞅着李三羊在掏着钱,想起李三羊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娃要养,右手摸出三十文排在桌上。
“嫌弃俸禄多了?还是自家没有老小要养?”众人皆知陆鸿从赏金猎人到如今开封府捕头总是孤身一人,无甚负担,“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每每提到成家总是被她以“没那心思”为由敷衍回来。
李三羊摸摸秃了半截的脑门,“嘿嘿”地笑着,“陆捕头还真是大方人。”
张家娘子这会儿俯身收了钱,便走开到案几备饭去了。
没多会儿,四张胡饼、一盆菜粉羹就端上了桌。这海州张家饼店不愧为汴京第一的饼店啊,到汴京后,陆鸿正好这一口。
她左手捏住极有分量的夹肉胡饼,狠狠地一口咬下去,先是“嚓”的一声饼面酥脆得掉渣,又是“吱”的一声酱汁从腌制了两天两夜的肥猪肉里喷出,肉香四溢。
陆鸿又伸出汤匙舀了匙菜粉羹,更是不得了了,菜粉羹以虾肉为底,时蔬切末混进了粉里,粘稠又丝滑,加上店家最后撒的一把胡椒,还多了几分鲜香,她盯着羹盆里袅袅上升的热气,心思早已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哗啦“一声,帘子被人掀起,冷风渗进屋堂里,直吹着她早些年受过剑伤的腰背处隐隐作痛,陆鸿不禁幽怨地望向店口。
是个身着褐色长衫的男子,长衫已然很旧了,上面遍布补丁的痕迹,口中念叨着几句“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1]之类的,环顾四周,挑在一伙商贾旁侧落下座。
“两张胡麻饼!”那男子扯着一张破锣嗓子叫道。
旁侧从西域贩货到汴京的商人此时热火朝天地分享着旅途中的趣事儿,忽地被这男子的高声盖过,不免投去不满的眼神。
“怎么,看甚么看,”男子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叫喊有甚么难堪之处,“也对,市井之徒嘛,难得看到我等读书人。”
两位商贾之人收回目光,不再搭理那男子,只是续上刚才的话。
“士之俸禄,皆取之于民,其中以市赋为重,某些人口中道的是君子,言行确是小人。”陆鸿看不惯长衫男子故意找茬,一边细细品鉴着鲜美的菜粉羹一边讥笑道。
长衫男子吃了瘪,又想不出甚么话来反驳,只好从嗓子眼里呼出“哼”的一声,捧住热乎的胡麻饼埋头就是一阵狼吞虎咽。
第二张胡麻饼吃到了一半,男子放缓了节奏,瞅着周围人都埋头干饭,把剩下的饼往怀里一揣,长衫一提就跑出了门。
“郎君留步!”张家娘子提起襦裙追出店门,新出炉的胡饼香气萦绕在“张氏胡饼”的匾额下。
“这十文的饼钱尚未结清!”,那人也不知听未听到张家娘子的呼喊,只是自顾自地往前奔走,转眼就要没入成王庙前的人群中。
“抄家伙,追人!”陆鸿见状,一声命下,开封府的四人各自拿起倚在桌侧的刀剑,直奔长衫男子而去。
“小贼站住!”刘旺年纪大了,几百步便只能望其项背,弓着身子手支在膝盖上气喘吁吁,声嘶力竭地嚷着。
见陆鸿离他仅几步之遥,那人灵机一动,双手用劲掀翻了粮店老伯的一筐黄豆,圆粒子骨碌碌地散了一大片,恰好溢在两条宽道的相交处。
“嘚嘚——嘚嘚嘚,”一匹枣红马驹由远及近,马背上驮着的是一位身着朱色官服、正襟危坐的男子,
这人正是刚下了早朝正待回府的柳淮汀。
见前方身着青色官服的捕头,他紧握缰绳,喉间迸出“吁——”的一声。
说时迟那时快,陆鸿一个飞身扑去,狠狠按倒了以为万事大吉已经甩开追兵的长衫男子,将他的胳臂牢牢锁在身后。
“啊!官爷饶命啊!”长衫男子感到背部一阵刺痛,膝头一软直接跪了下去。
枣红马长啸一声,前蹄划出几分残影,后蹄在青石板的泥水上拖下两道长印子。
马蹄踏起的泥水毫不意外地溅到了陆鸿的衣角与发髻之上,留下斑斑点点的印迹。
“这位捕头,实在抱歉,是柳某罪过了。”
柳淮汀疾步走到距陆鸿三尺远处,只见这位捕头一身青色衣袍,圆脸两侧的发丝随风飘动,桃花眼倒是显得雌雄莫辨,风流倜傥,让人甚为熟悉。不过此刻斜压在长衫盗贼身上,姿态实属不雅。
“你…我们之前是否相识?不知为何,在下见这位捕头甚是眼熟啊!”
陆鸿心中一惊,但面上充作镇定自若的样子,道,“在下并不识得这位大人,想必大人认错人了。”
“师父!你…你…你没事吧?”柴小五跟着二人一路狂奔,见陆鸿灰头土脸地半趴在地上,担心得要死,紧张得口齿都有些不清了。
“我?我能有什么事啊,”陆鸿气笑道,“你师父可还没到连个小贼都捉不动的地步。”
李三羊、刘旺才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陆鸿扫了一眼,二人正大汗淋漓,只好嘴角抽搐着,强忍住笑,“就你俩这速度,习武偷懒了吧?回去之后,卯时晨起练体吧。”
“那不是陆捕头前几日出京提人,俺弟兄俩才疏于练体了嘛?”刘旺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行了,甭贫了,绳子总带了吧,”陆鸿站起身来,朝刘旺和李三羊努努嘴,“把这人绑起来押回府里去。”
[1]出自《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