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前一日的天清寺之行车怠马烦,陆鸿回了府便早早歇下了。
睡梦里他还模模糊糊忆起个人影:回府的车驾上柳淮汀嘟囔着下回休沐日请陆鸿至“潘楼酒店”胡吃海塞顿。那酒家在寻常百姓家并非皆能受得起的,一顿珍馐少说也得几两银子,从北面御街拐到东角楼旁侧的土市子,望向最高那处便能看见四个镏金大字的招牌闪闪发光。道南还有汴京城内最富盛名的桑家瓦子,雅的有诸宫调,俗的有说诨话,用了膳正巧可以去瞧瞧热闹。
可恶啊!这柳淮汀的日子竟是过得钟鼓馔玉!既是如此,他便要大吃一顿,让那柳淮汀好好出出血才是!
耳边隐隐环绕着桑家瓦子的浅斟低唱,陆鸿翻了个身,一觉便睡至鸡鸣。
这会儿陆鸿趁着午间巡街未到,见缝插针地练起了刀法。自入了开封府,这刀法也有些许日子没熟习了。要是叫他师父陆逋知道来了汴京后他除了查案就是吃吃喝喝,练功懈怠了,怕是棺材板也压不住了。
只见陆鸿一鼓作气,冲着园子里水筲[1]古柏奔去,眼看着就要撞上,他右腿发力,拐了身子,着了玄色皂靴的双脚交替起落,快得只留出个残影,借着粗粝的树干腾空而起,人斜着往上窜起来。
“师父,师父!”当陆鸿抽刀出鞘,削掉树冠的枝叶时,柴小五已经穿过了府中的园子,未曾注意古柏上方窸窸窣窣的声响,带着几分雀跃一把推开陆鸿的房门,却没寻得人。
“咦?”柴小五抓抓后脑勺,“难不成师父去巡街了?”
“咔嚓”一声,半臂长的柏树断枝落在地上。
“小五,你寻我何事?”陆鸿松了拽着横枝的左手,从树上荡下地,藏青色半袍的下摆扫过生机盎然的朝阳,行云流水般反手将刀收回了背后的刀鞘。
柴小五听得背后高呼的人正是他的师父陆鸿,吓得一哆嗦,扭了头就见陆鸿大步流星向他走来。
“师父!哎呦喂,差点吓死俺来您嘞!您…您方才去了何处?”
“喏,园子里练练刀,从入了开封府,便未曾练过。”陆鸿努努嘴,指指柏树下的那截断枝,低哑地轻笑下。
“小五这么一大早便来寻我,可是有了新案子?”
“倒也不是,”柴小五凑近些,腆着脸去讨陆鸿的好,“师父可曾晓得,今日府里要来新捕快了?”
“哦?想来是前些日子老捕快们走了一波儿,京畿到底是案子多,人少了忙不迭,这会子曹巡使又招募了新人吧?”
“哎~,错啦!”柴小五摆摆头,整个一副探寻的模样,“那人可不是寻常的新人。听说啊,他是在刑部得罪了人,被踢到咱们府里的!”
“咱们开封府是什么泼皮破落户集聚的地方吗?竟搁着汴京城里规矩人家武艺卓绝的男子不招,收了这人进来!”柴小五越说越上头,竟是义愤填膺起来。
“既是曹巡使来了咱府里,以后便是绑在一条船上的弟兄,小五你莫要在背后横生枝节,免得坏了和气。”陆鸿好言好语劝慰道。
柴小五见与陆鸿说不通,忿忿甩甩衣袖便要往厅里走,心下憋着气,只一味地垂头,未曾看道,竟侧身撞在对面的来人身上。
“小五,见了来客怎不打招呼?”原是左军巡使曹烨领了人往园子里走,见陆鸿伫立在园子里又埋怨了他几句,“陆捕头,你这徒弟可得严加管教啊,再这么无法无天下去,可不得把咱们开封府闹翻了天!”
“曹巡使,陆某听得了,以后定会注意的,”陆鸿赶忙迎上来,“呦~曹巡使领的这位俊俏郎君是谁啊?”
那人看上去是幅习武之人的打扮,抱肘而立,立在那里便将将要触到柏树的枝干,细看去,他的眸子不同于中原人的乌黑,倒是带着异域风情的浅褐色,映着巳时的朝晖,似如熠熠生辉的两颗苦杏仁,镶在这白净面皮上,倒是抢走了那对剑眉的风头。
“这位,便是开封府大名鼎鼎的陆捕头吧?人称汴京一枝花?”未等曹巡使作答,那人便先开口道。
“不错,在下便是陆某。”陆鸿行了个抱拳礼,那人未曾回礼,只是居高临下地扫视了陆鸿一遍。
似是感到情势有些局促不安,曹巡使忙介绍道:“这是府里新来的张岱青,张捕头。往后你们要齐心协力,一齐查案才好。”
“陆某定会不负曹巡使的嘱托。”
张岱青轻轻颔首,示意他已知晓。
左军巡使曹烨又勉励了张岱青几句,大意是叫他莫要多心,“既来之,则安之”,往先刑部的经验也同样可以用于开封府查案缉凶上,继而又絮叨起自己初入开封府的经历。
柴小五在旁侧听了几句后脸色又由白转黑,本来撞了人还心存愧疚,现下听了曹烨的一通啰嗦,知晓这人便是刑部那人,更是不痛快,心下念着要脚底抹油溜走,又怕惹恼了曹烨。
陆鸿见状,趁着以袍袖遮面的机会,轻轻言语道让小五出府去寻巡街的刘旺和李三羊,莫要留在此地。
待到曹巡使啰嗦已完,才发觉只剩他们三人。
“柴小五这——”
“曹巡使,正巧轮到小五巡街去了。”陆鸿见曹巡使正要发火,未及他道完一句话,赶忙泼了桶冰水上去。
曹巡使的火气顿时被堵了回去。
“啊…啊,行嘞,陆捕头啊,这几日便由你领着张捕头熟悉下开封府的日常事务。”
“属下遵命。”
待曹烨的影子隐没不见,陆鸿见那张岱青少言寡语,正欲主动开口将府中事务娓娓道来,却发现那人正望着侧厅里裂了疤的榆木案桌出神。
“到底是小庙,”那人收回目光,盯着陆鸿瘦削的身板嗤笑道,“连张案桌都供不起,难怪府里少有丁壮[2]呢。”
“张兄此言差矣,”陆鸿顿了顿,心下念着还好早早叫柴小五出了府,不然这会儿二人“针尖对麦芒”,固然是要大闹一场的,“这案桌原是张大相国寺的供桌,府尹大人成年累月勾画案卷,方得入木三分,在这案几上留了些凹凸不平的疤痕。
张兄在刑部待久了,怕是早已目空一切,不知民间疾苦为何物了。开封府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甚至连我们这些个末官小吏的俸禄皆取自民间的一粥一缕,皆是百姓的辛劳血汗。难不成张兄欲为一己私欲敲骨吸髓不成?”
张岱眯眯眼,细细打量着伶牙俐齿的陆鸿。
“陆兄好口才!在下只是不知,百姓口中的‘汴京一枝花’是空有副皮囊,整日只知道拿些偷鸡摸狗的小贼,还是真的武艺超群,缉拿过什么穷凶极恶之人,查过什么通天大案?”
张岱青话音未落,一道银光迅疾如风,未待他略作躲闪,便扎进了他的青玉冠
——竟是一闪着寒光的箭簇。
他伏下身仔细一瞧,陆鸿的袖中果然藏着袖箭的箭筒。
“这…这不算!趁人不备,武德何存?!”
“哦?张兄未曾读过《孙子兵法》吧,‘兵者,诡道也’[3],刑部办案重审讯,以立威为要,”陆鸿伸出手去,示意张岱青将箭簇递回他的手中,“而开封府办案嘛,重在查验,以诈伪为要。”
“好个‘兵者,诡道也’。”张岱青瞳孔忽得放大,随后银鞘一晃,剑气冲天,自是一剑直抵陆鸿心口而来,惊起一片立在枝头休憩的鸟雀。
此时此刻,皇宫大内,延和殿内,一对龙泉青瓷兰草纹香盒置在雕漆的香几上,正中的香炉内蒸着真腊国进贡的笃耨香氤氲不散,倒是令人神清气爽。
一张坐榻,几条凭几,一副棋秤,二人对弈。
棋秤左边那人着了件浅黄绢衫,束了条龙纹玉带,銙[4]上的螭首栩栩如生,细看面容略有些憔悴,但肤白凝脂,足以见得养尊处优。
右侧那人一身绿色官袍,身形修长,两眼炯炯有神。
“柳卿,魏国公近来行止如何?”
“陛下,魏国公近几日倒是规矩得很,连带着刑部也未曾来访过。只是臣从坊间得知,那魏国公之孙李三郎近日开出重金,寻汴京城中的妙龄女子。”
“那李延双意欲何为,朕相信柳卿所知甚明,”浅黄绢衫的男子微微垂手,捏起白玉棋子落在盘上,倒是朝对面那人瞥了一眼,柳淮汀一口气悬在喉间,“今科的状元郎,倒是心思纯良,便留在礼部罢。”
听罢,柳淮汀才将这口气长长舒出。
“臣,代裴越川谢过陛下。”
“朕还有一事,要爱卿速去办,”男子指向柳淮汀身后的一架扇形的多宝阁,“多宝阁后的那尊金佛,不知爱卿可有看出什么异样?”
柳淮汀起身走近,细细端详。他只见这尊佛像乃释伽牟尼端坐于莲花台上,双目微合,面上有平静之感,阳光透过直棂窗格倾泻而下,将通体金色的佛身包裹起来。
“陛下,恕臣对佛教知之甚少,未曾看出什么异样。”
“爱卿不如亲自动手挪动下佛像后,再细细思量呢?”
“这…怕是以佛像之重,臣恐难以撼动佛像。”
“爱卿但试无妨,纵是那金佛移而未动,朕不责罚你便是。”
得了男子的首肯,柳淮汀如履薄冰地伸出苍白的双手,径直将那佛像往墙根推。
“这…佛像之挪动的确与臣所想不同,倒是臣一人便可轻松推动,怕是——”
柳淮汀话说到一半,却猛地闭了嘴。在刑部之时,若有猜测,他皆与同僚一一道来,待到日后查验,可这里是大内,面对的人是官家,怕是言多必失。
“爱卿怎么不言语了?”男子似笑非笑站起身,走至柳淮汀身旁,帮他扯平褶皱的官袍袖口。
“这金佛是登州为浴佛日进贡上来的,如今却是被人调包了。柳卿,你说,朕能把这个案子交给你吗?”那男子又接上几句,倒是替柳淮汀将其欲言而未言的话通通道了出来。
“陛下钧命,臣万死不辞!”
“好!朕要得就是柳卿这句话!”
“只是…”
“怎么?爱卿可有难言之隐?”
“臣可否向陛下要一个人,好共查此案?”
“可也,朕还当是何等紧要之事呢,既请柳卿查案,柳卿要择何人一同查案,你道来便是,朕都依你。”
[1]水筲:水桶。
[2]丁壮:少壮男子。
[3]出自《孙子兵法始计篇》
[4]銙:钉缀于皮带表面的片状饰牌
睡梦里他还模模糊糊忆起个人影:回府的车驾上柳淮汀嘟囔着下回休沐日请陆鸿至“潘楼酒店”胡吃海塞顿。那酒家在寻常百姓家并非皆能受得起的,一顿珍馐少说也得几两银子,从北面御街拐到东角楼旁侧的土市子,望向最高那处便能看见四个镏金大字的招牌闪闪发光。道南还有汴京城内最富盛名的桑家瓦子,雅的有诸宫调,俗的有说诨话,用了膳正巧可以去瞧瞧热闹。
可恶啊!这柳淮汀的日子竟是过得钟鼓馔玉!既是如此,他便要大吃一顿,让那柳淮汀好好出出血才是!
耳边隐隐环绕着桑家瓦子的浅斟低唱,陆鸿翻了个身,一觉便睡至鸡鸣。
这会儿陆鸿趁着午间巡街未到,见缝插针地练起了刀法。自入了开封府,这刀法也有些许日子没熟习了。要是叫他师父陆逋知道来了汴京后他除了查案就是吃吃喝喝,练功懈怠了,怕是棺材板也压不住了。
只见陆鸿一鼓作气,冲着园子里水筲[1]古柏奔去,眼看着就要撞上,他右腿发力,拐了身子,着了玄色皂靴的双脚交替起落,快得只留出个残影,借着粗粝的树干腾空而起,人斜着往上窜起来。
“师父,师父!”当陆鸿抽刀出鞘,削掉树冠的枝叶时,柴小五已经穿过了府中的园子,未曾注意古柏上方窸窸窣窣的声响,带着几分雀跃一把推开陆鸿的房门,却没寻得人。
“咦?”柴小五抓抓后脑勺,“难不成师父去巡街了?”
“咔嚓”一声,半臂长的柏树断枝落在地上。
“小五,你寻我何事?”陆鸿松了拽着横枝的左手,从树上荡下地,藏青色半袍的下摆扫过生机盎然的朝阳,行云流水般反手将刀收回了背后的刀鞘。
柴小五听得背后高呼的人正是他的师父陆鸿,吓得一哆嗦,扭了头就见陆鸿大步流星向他走来。
“师父!哎呦喂,差点吓死俺来您嘞!您…您方才去了何处?”
“喏,园子里练练刀,从入了开封府,便未曾练过。”陆鸿努努嘴,指指柏树下的那截断枝,低哑地轻笑下。
“小五这么一大早便来寻我,可是有了新案子?”
“倒也不是,”柴小五凑近些,腆着脸去讨陆鸿的好,“师父可曾晓得,今日府里要来新捕快了?”
“哦?想来是前些日子老捕快们走了一波儿,京畿到底是案子多,人少了忙不迭,这会子曹巡使又招募了新人吧?”
“哎~,错啦!”柴小五摆摆头,整个一副探寻的模样,“那人可不是寻常的新人。听说啊,他是在刑部得罪了人,被踢到咱们府里的!”
“咱们开封府是什么泼皮破落户集聚的地方吗?竟搁着汴京城里规矩人家武艺卓绝的男子不招,收了这人进来!”柴小五越说越上头,竟是义愤填膺起来。
“既是曹巡使来了咱府里,以后便是绑在一条船上的弟兄,小五你莫要在背后横生枝节,免得坏了和气。”陆鸿好言好语劝慰道。
柴小五见与陆鸿说不通,忿忿甩甩衣袖便要往厅里走,心下憋着气,只一味地垂头,未曾看道,竟侧身撞在对面的来人身上。
“小五,见了来客怎不打招呼?”原是左军巡使曹烨领了人往园子里走,见陆鸿伫立在园子里又埋怨了他几句,“陆捕头,你这徒弟可得严加管教啊,再这么无法无天下去,可不得把咱们开封府闹翻了天!”
“曹巡使,陆某听得了,以后定会注意的,”陆鸿赶忙迎上来,“呦~曹巡使领的这位俊俏郎君是谁啊?”
那人看上去是幅习武之人的打扮,抱肘而立,立在那里便将将要触到柏树的枝干,细看去,他的眸子不同于中原人的乌黑,倒是带着异域风情的浅褐色,映着巳时的朝晖,似如熠熠生辉的两颗苦杏仁,镶在这白净面皮上,倒是抢走了那对剑眉的风头。
“这位,便是开封府大名鼎鼎的陆捕头吧?人称汴京一枝花?”未等曹巡使作答,那人便先开口道。
“不错,在下便是陆某。”陆鸿行了个抱拳礼,那人未曾回礼,只是居高临下地扫视了陆鸿一遍。
似是感到情势有些局促不安,曹巡使忙介绍道:“这是府里新来的张岱青,张捕头。往后你们要齐心协力,一齐查案才好。”
“陆某定会不负曹巡使的嘱托。”
张岱青轻轻颔首,示意他已知晓。
左军巡使曹烨又勉励了张岱青几句,大意是叫他莫要多心,“既来之,则安之”,往先刑部的经验也同样可以用于开封府查案缉凶上,继而又絮叨起自己初入开封府的经历。
柴小五在旁侧听了几句后脸色又由白转黑,本来撞了人还心存愧疚,现下听了曹烨的一通啰嗦,知晓这人便是刑部那人,更是不痛快,心下念着要脚底抹油溜走,又怕惹恼了曹烨。
陆鸿见状,趁着以袍袖遮面的机会,轻轻言语道让小五出府去寻巡街的刘旺和李三羊,莫要留在此地。
待到曹巡使啰嗦已完,才发觉只剩他们三人。
“柴小五这——”
“曹巡使,正巧轮到小五巡街去了。”陆鸿见曹巡使正要发火,未及他道完一句话,赶忙泼了桶冰水上去。
曹巡使的火气顿时被堵了回去。
“啊…啊,行嘞,陆捕头啊,这几日便由你领着张捕头熟悉下开封府的日常事务。”
“属下遵命。”
待曹烨的影子隐没不见,陆鸿见那张岱青少言寡语,正欲主动开口将府中事务娓娓道来,却发现那人正望着侧厅里裂了疤的榆木案桌出神。
“到底是小庙,”那人收回目光,盯着陆鸿瘦削的身板嗤笑道,“连张案桌都供不起,难怪府里少有丁壮[2]呢。”
“张兄此言差矣,”陆鸿顿了顿,心下念着还好早早叫柴小五出了府,不然这会儿二人“针尖对麦芒”,固然是要大闹一场的,“这案桌原是张大相国寺的供桌,府尹大人成年累月勾画案卷,方得入木三分,在这案几上留了些凹凸不平的疤痕。
张兄在刑部待久了,怕是早已目空一切,不知民间疾苦为何物了。开封府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甚至连我们这些个末官小吏的俸禄皆取自民间的一粥一缕,皆是百姓的辛劳血汗。难不成张兄欲为一己私欲敲骨吸髓不成?”
张岱眯眯眼,细细打量着伶牙俐齿的陆鸿。
“陆兄好口才!在下只是不知,百姓口中的‘汴京一枝花’是空有副皮囊,整日只知道拿些偷鸡摸狗的小贼,还是真的武艺超群,缉拿过什么穷凶极恶之人,查过什么通天大案?”
张岱青话音未落,一道银光迅疾如风,未待他略作躲闪,便扎进了他的青玉冠
——竟是一闪着寒光的箭簇。
他伏下身仔细一瞧,陆鸿的袖中果然藏着袖箭的箭筒。
“这…这不算!趁人不备,武德何存?!”
“哦?张兄未曾读过《孙子兵法》吧,‘兵者,诡道也’[3],刑部办案重审讯,以立威为要,”陆鸿伸出手去,示意张岱青将箭簇递回他的手中,“而开封府办案嘛,重在查验,以诈伪为要。”
“好个‘兵者,诡道也’。”张岱青瞳孔忽得放大,随后银鞘一晃,剑气冲天,自是一剑直抵陆鸿心口而来,惊起一片立在枝头休憩的鸟雀。
此时此刻,皇宫大内,延和殿内,一对龙泉青瓷兰草纹香盒置在雕漆的香几上,正中的香炉内蒸着真腊国进贡的笃耨香氤氲不散,倒是令人神清气爽。
一张坐榻,几条凭几,一副棋秤,二人对弈。
棋秤左边那人着了件浅黄绢衫,束了条龙纹玉带,銙[4]上的螭首栩栩如生,细看面容略有些憔悴,但肤白凝脂,足以见得养尊处优。
右侧那人一身绿色官袍,身形修长,两眼炯炯有神。
“柳卿,魏国公近来行止如何?”
“陛下,魏国公近几日倒是规矩得很,连带着刑部也未曾来访过。只是臣从坊间得知,那魏国公之孙李三郎近日开出重金,寻汴京城中的妙龄女子。”
“那李延双意欲何为,朕相信柳卿所知甚明,”浅黄绢衫的男子微微垂手,捏起白玉棋子落在盘上,倒是朝对面那人瞥了一眼,柳淮汀一口气悬在喉间,“今科的状元郎,倒是心思纯良,便留在礼部罢。”
听罢,柳淮汀才将这口气长长舒出。
“臣,代裴越川谢过陛下。”
“朕还有一事,要爱卿速去办,”男子指向柳淮汀身后的一架扇形的多宝阁,“多宝阁后的那尊金佛,不知爱卿可有看出什么异样?”
柳淮汀起身走近,细细端详。他只见这尊佛像乃释伽牟尼端坐于莲花台上,双目微合,面上有平静之感,阳光透过直棂窗格倾泻而下,将通体金色的佛身包裹起来。
“陛下,恕臣对佛教知之甚少,未曾看出什么异样。”
“爱卿不如亲自动手挪动下佛像后,再细细思量呢?”
“这…怕是以佛像之重,臣恐难以撼动佛像。”
“爱卿但试无妨,纵是那金佛移而未动,朕不责罚你便是。”
得了男子的首肯,柳淮汀如履薄冰地伸出苍白的双手,径直将那佛像往墙根推。
“这…佛像之挪动的确与臣所想不同,倒是臣一人便可轻松推动,怕是——”
柳淮汀话说到一半,却猛地闭了嘴。在刑部之时,若有猜测,他皆与同僚一一道来,待到日后查验,可这里是大内,面对的人是官家,怕是言多必失。
“爱卿怎么不言语了?”男子似笑非笑站起身,走至柳淮汀身旁,帮他扯平褶皱的官袍袖口。
“这金佛是登州为浴佛日进贡上来的,如今却是被人调包了。柳卿,你说,朕能把这个案子交给你吗?”那男子又接上几句,倒是替柳淮汀将其欲言而未言的话通通道了出来。
“陛下钧命,臣万死不辞!”
“好!朕要得就是柳卿这句话!”
“只是…”
“怎么?爱卿可有难言之隐?”
“臣可否向陛下要一个人,好共查此案?”
“可也,朕还当是何等紧要之事呢,既请柳卿查案,柳卿要择何人一同查案,你道来便是,朕都依你。”
[1]水筲:水桶。
[2]丁壮:少壮男子。
[3]出自《孙子兵法始计篇》
[4]銙:钉缀于皮带表面的片状饰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