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天气晴好,虽气温已经冷下来,但好在有太阳,照在人身上也添了几分暖意。

    梅枝上的花已经冒出了头,梅花盛放那时节,自然也就是真正的冬天到来了。林琅虽惧寒,但若能见到亲手培育的红梅盛开,倒也值得期待。

    这些天周家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提心吊胆的。

    毕竟关乎家族存亡的大事压在一个刚入官场一年的孩子身上,换谁都不放心。

    早上起来给家中长辈请安时,周夫人将林琅单独唤到了隔间,低声嘱咐道:“玦儿是个有主意的孩子,我们说他未必听,三娘平时多加看顾他,莫要做出出格之事了。”

    见周夫人担忧的满目泪光,林琅心下也不舍,忙应承了下来,但其实她心里也没底。

    “娘,你放心,官人有分寸的,且官家如此爱重支持,想必也会保护好他的。”林琅安慰着周夫人,也安慰着她自己。

    窗外的阳光此时循着窗户上的明纸映射进了房中,正好照在林琅的眼睛上,那一瞬间,刺的她睁不开眼。

    皇宫大殿内

    宋昭宗上朝来迟,群臣正在等待,也有部分人在窃窃私语,猜测陛下是不是生病了。

    三皇子和五皇子站在群臣之首,听见他们的揣度,赵砚气愤朗声道:“都住口,脑袋不想要了?敢胡乱揣测父皇,再让我听到治你们的大不敬之罪!”

    人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都被三皇子的气势镇住。见他们都安静下来,赵砚摸了摸五弟的背表示安抚,领着群臣静静地等待皇帝的到来。

    过了一会,首领太监先从龙椅后出来,尖声宣布道:“陛下驾到——”

    群臣立刻跪拜迎接皇帝,宋昭宗也慢慢走了出来,让他们平身。

    周玦微微抬眸观察着,皇帝的气色和精气神儿并不差,看上去身体还算康健。

    然而此时,宋昭宗却语出惊人。

    “朕,今日便要立下储君。”

    一瞬间,朝野哗然,各党派心怀鬼胎,都有着自己的算盘,却无一例外地屏息凝神,听着他的下一句话。

    “朕有意,立三皇子赵砚,为我大宋的储君。”

    皇后一党瞬间炸开了锅,尤其姜太师,其夫人是皇后的亲姊妹,完完全全的皇后党。皇位未能传给五皇子,无疑坏了他的大事。

    “陛下,按照祖宗法制,皇位应该传给嫡子,而唯一嫡子,是五皇子,请陛下三思啊!”姜德开立刻冲出来反对道。

    而此时的赵砚,显然已经懵了,他没想过要做皇帝,他也一直以为皇位应当传给小五。

    “父皇,我......”赵砚看着父亲信任安抚的眼神,没能说出别的话。

    “小五只有十岁,而朕,已到不惑之年,他如何继承大统?难道,让外戚干政,重演历史悲剧,亡我大宋江山吗?”

    听到昭宗发怒,姜德开立刻跪下道:“臣不敢。”

    平静下来后,宋昭宗扶着额头疲惫道:“三皇子人品才能俱佳,乃我儿中翘楚,今日便拟旨封太子入主东宫,还有不服者,退朝后留下。”

    睁开眼扫视一圈后,又下旨:“封殿中侍御史周玦为太子太傅,指导太子学业。”而后俯身笑道:“探花郎,莫让朕失望。”

    周玦立刻出来跪下谢恩:“臣遵旨,必不负陛下所托。”

    当天下朝后,周玦和陈文川约了一起去喝酒,一路上两人都是长吁短叹的。

    叹什么?当然是这朝局,让人害怕。

    “升官自然是好事,可这么一来,完全把你推到漩涡中心,真不知是官家重用你还是......还是拿你当挡箭牌。”陈文川喝着小酒,愤懑道。

    周玦立马“嘘”了一下让他闭嘴:“这话可不能乱说,让有心之人听了去,我俩一起完蛋。”

    见周玦不复往日潇洒有趣,陈文川心中很是不快。自己官职虽不高,但潇洒自在,没什么压力,只是为自己多年的寒窗苦读挣个结果。

    而周玦,现在被各派势力盯上,他怎么能看着自己的兄弟一步步走向深渊。陈文川看着他紧皱的眉眼,不由得闹心,不知道事情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姜太师那里,你如何处理?”

    “名义上是门生,但我已如实向陛下禀报姜家的威胁,陛下今日封我太子太傅,便是在向姜家立威,此事已不必再担心。”在陈文川面前,周玦如实说道。

    “什么时候的事情?”

    “三天前。”

    陈文川惊愕,他不知道官家对他的信任如此之深。或者说,没想到一切承诺的支持,是真的愿意给。

    “那挺好的。”一瞬间的微表情迅速被酒杯掩过,辣喉的酒流过愁肠,更添了些滋味。

    “日后做事,唯有你我两兄弟在官场上相互扶持,至于太子,与我虽有表亲关系,我却不知他为人。”

    “那是自然,”陈文川铿锵有力地放下了酒杯,“这还用说,兄弟我,两肋插刀!”

    那天周玦去喝了酒,林琅一个人在家里翻遍了周府的藏书,查阅了很多关于变法的古籍资料。

    她想看看,这里现在的历史记录和自己知道的是否一样。

    翻阅了一天的书,林琅此时已经是头昏脑胀,但好歹知道,现在这个世界观,就是历史上真正的大宋,与史书记载无差。

    这起码能证明,自己脑海里关于宋朝的记忆,是对的。但历史是否能够改写,还是个未知数。

    和周玦相处的这一年多以来,她不能说自己全无动心,新婚夜的梨酥、为她种下的一池荷花、打马过街时的意气风发、笑意盎然的少年脸庞......这一切,都不该变成最后的那样。

    一开始林琅意识到周玦的人生走向时,她并没有现在这般焦急,毕竟自己也只是这段历史的旁观者。

    现在她想尽力一试,看看能不能改变这一切。

    也谈不上爱他,她只是看到了一个天性纯良才华横溢的少年,不忍心什么也不做,看着他走向万人唾骂的结局。

    没错,就是这样。

    好不容易等周玦回了家,林琅迅速拉住他,问了朝中的情况。听说三皇子被封为太子,他成了太子太傅,她一下子愣住了。

    越来越近了。

    “周玦你听我说,现在官家会支持你,但不代表下一个皇帝会。”林琅看着他的眼睛,急切地说:“做什么,都记得给自己留条退路,你明白吗?”

    周玦温柔一笑,让她放心,并戏谑道:“三娘为何如此担心我?莫不是......”

    林琅见他又不正经,佯装生气地转过身去道:“我可不想便寡妇,我要当诰命夫人,可不得让你把这官当稳了?”

    周玦怕她真生气,从后面环抱住她,柔声道:“好,让我娘子当上诰命夫人。”

    可周玦看不到,林琅落了一滴泪。

    一滴穿越千年的泪。

    皇宫中

    赵砚府上的仆从正忙着帮他搬家,从官家赐居的宫外王府搬些常用的物件到东宫中。

    看着东宫飞檐上华贵的琉璃装饰,赵砚一阵恍惚,他没想过住这个屋子,更没想过坐那个位子。

    林霁从后面过来,带了一件狐皮大氅给他披上,耐心地安慰着他:“世上本没有绝对如愿的事情,五皇子想坐这个位子,却是不得。欲成大事,总是要受些磋磨的。”

    赵砚握住林霁搭在他肩上的手,叹息道:“曾愿受丝竹乱耳,不愿受案牍劳形,命运却如此作弄人。”看着东宫里四四方方的天空,却也没有办法。

    赵砚的命运确实玩笑,古往今来多少皇子为了太子之位争的头破血流,罔顾兄弟亲情,自己的大哥二哥皆死于政治争斗,自己向来不争不抢,才得长久平安。

    长此以往,也就成了这一副贪爱潇洒自由的性子。

    如今造化弄人,在自己最想要自由的年纪,成了世界上最不自由的人,何其可笑。

    林霁听说了之后心下却一阵欣喜放松,母亲交代的话总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压在她心上,让她片刻不得喘息。现在却好了,实是天助。

    好不容易待东西都收拾好了,看着这华贵的宫殿,赵砚一阵恍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恰好此时昭宗圣驾亲临,所有人都跪拜行礼,让本就庄严的东宫更多了几分威严。

    “砚儿快请起,其他人都平身。”

    昭宗看着眼前长身玉立的少年,心里很满意,屏退所有太监侍从,要和赵砚好好说几句话。

    “不知父皇要交代什么?”

    昭宗坐在椅子上,看着眼前成熟的少年郎,欣慰道:“朕的子嗣中,你最谦卑沉稳,淑妃也是最和婉无争的,你最适合这太子之位。”

    “父皇,我......”

    赵砚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朕也不瞒你,朕的时间不多了,等不了小五长大成人,朕知道你素爱玩乐,但生在帝王家,这个担子你不挑也得挑。”

    听到这句话,赵砚有些错愕,他知道父皇这阵子身体不痛快,但没想到,已经严重到了这个地步。

    一瞬间,为人子的愧疚涌上了他的心头,他再也说不了任何拒绝的话了。

    “周玦,年少有为,人也老实周全,朕对他寄予厚望,希望在朕走之前,和他联手,帮你把这江山打的牢些。”昭宗握住赵砚的手,并拍了拍说道:

    “朕要除掉一些人,必然需要朝中的助力,父皇多方考量,你和周玦可以说是连襟,他也是日后的皇亲国戚,由他来自然是最好的。”

    听着父皇的话,赵砚只有答应的份。

    “大宋江山,朕要安安稳稳地交到你的手上。”

章节目录

靠修文物替美强惨逆天改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林下逢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林下逢春并收藏靠修文物替美强惨逆天改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