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酒意,应时找到应若这里,进门前还不忘仔细整理了衣冠。他的步履缓慢但坚定,在窗边坐下后,一脸的浩然正气。

    他紧紧地盯住她,直接问道:“是不是因为我和应龙很像,你才会那么痛快的答应帮我找剑,与我同行的?”

    应若立时有些哭笑不得,没想到他也有这么不自信的时候。“嗯,说实话,没那么像。你是人,他是神。”

    看着他逐渐抿得平直的嘴角,她忍俊不禁,连忙解释道:“哎呀,不是说你不如他,他绝不会问出你这么—可爱的问题。你就是你,独一无二。”

    “那你,喜欢他吗?”应时平复了心情,直视她的眼眸,终于把在心里埋藏了许久的问题问出口。

    “不知道,可能喜欢过吧?但他离开太久了,我就不喜欢了。”应若侧眸看向窗外,这还是第一次有人问她这样的问题。

    神的眼里,万物众生平等,没有偏私,就像这月光。但她既要众生无恙也想要一心的偏爱。至少,不是独自离开,至少,她可以和他一起想办法。

    “那你还会再喜欢别人吗?”应时突然凑近,扶过应若的肩膀,确认一般地问道。

    应若凝视着他近在咫尺的面容,他眼中的期待好似泛着光,比月光更温柔。

    她努力地快速眨了眨眼,险些迷失在这星河般深邃浩瀚的目光中。“谁知道呢,你努力活得长一些吧,时间长了,就自有答案了。”她最终只是笑了笑,“好了,你该回去休息了,晚安。”

    应若说完,趁他没防备,手指轻轻掐诀,便把应时“送”走了。

    “醉酒的人,真是不好应付啊,也不知是真醉还是假醉。”她颇有些苦恼地理了理衣袖。

    虽然她不知道,那时的感情是不是喜欢,但他早就已经变成了她的习惯。而她是一个一旦习惯,就很难再改变的人。

    尽管她知道,那是相同的灵魂,但他应该已经算是新生了,就不再是从前的人了,不能把从前的感情寄托于现在。

    现在的感情,也有,但千万年的时光总是更长久,更难忘。她始终觉得如果在一起,不是完全的只喜欢眼前的这个人,对他来说,不公平。再等一等吧,等她再看清自己一些。

    应若倚在窗前,望着倒映在水中的,圆缺的月。水中月与天上月,皆是不可得。可得片刻宁静,便已足够。

    而应时,回到屋内,完全是一副清醒的模样,没有丝毫醉态。他想,在那瞬间的沉默和回避之中,他已经得到答案了。隔着几道墙、几扇门、几扇窗,他们无言地望着月亮。

    晨光熹微,一片桃林在风中舒展枝桠,这里便是墨悦的住处所在。

    “说来也奇怪,我祖辈都诞生于小次山,只有我在昆仑这里,不过,这桃林我很是喜欢。”

    墨悦的语气欢欣雀跃,说着又看向应若,“应若姐,桃木是不是也有灵,我觉得它很是最好看的树。诶,就比我们在日月岛看到的那棵灰扑扑的树好看多了,是吧?它将来也能化形吗?”

    应若先是一阵气闷,虽说那不完全是她本相的模样,那也不行!又想着毕竟情人眼里出西施,也就原谅了他这无礼之言。

    应若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花染,却见她怔忡地看着其中一株桃树,手指掠过树枝,将桃花引到面前细细嗅闻。应若再看向墨悦期待的目光,“或许吧,但树木化形本就不易,可能要很多年。”

    “哎呀!”只听花染轻呼了一声,原是手指被树枝不小心划到了,一滴血悄无声息地没入了树干。

    “不知为何,我看着这桃木,只觉得无比亲近和温暖。我其实也有一半妖族的血脉,我要是能做妖,想做桃木妖。”花染专注地望着桃木,不禁感慨着。

    “我曾听师父说过,半人半妖血统,是可以选择做人还是做妖的。因为拥有两种血脉,两种灵力运转的方式都适用,只是转化的契机还要看机缘。”

    应时说完看向应若,又似不经意地补充了一句,“我倒是觉得,日月岛上的那棵树最好看,如果要是白色的,就更好了。”

    应若神情有些微妙,也并不想继续到底哪个树好看这种话题,偏偏墨悦还在说:“那这就叫各树入各眼吧,哈哈!”

    应时颇为赞同地点头,嘴角噙着笑,就那样着看应若,应若只好回以一个真诚的假笑。

    一行人即将离开,道别过后,萧寻在应若面前站定:“应若,我有些话想单独和你说。”

    “好。”应若同他走到一边。

    萧寻拿出了他之前说的法器“微尘”。“这是我之前寻得的法器,相当于一个微尘空间,遇到危险时可以进入其中躲避。”说着将它放入应若手中。

    “好,多谢了。”应若心知法器难得,心意更是难得。

    “你,真的不能不走吗?就不能,选择我一次吗?”萧寻踌躇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道。

    “当初,我有必须离开的理由,现在,也一样。你知道,我一直当你是我很重要的朋友。

    我也知道,那时候,你生性向往自由,也许有一部分是为了得到认可,才做了妖王,等我们回来。但后来,到现在,你一直在竭尽所能地去守护妖族,已经是值得信赖和尊敬的妖王。”

    “那这一次,我能等到你们回来吗?”萧寻也深知,自己身负妖族安定的重担,不能与他们同去,只希望他们能平安归来。

    “能吧,我们尽量,一起回来。”应若笑了笑,“到时候,记得迎接啊。”说完,便也同他挥手道别了。

    应若转身向前,行至一个拐角处,几个人影躲躲藏藏,她微微摇头,“我真的是无话可说了,你们,怎么还要偷听?就不能学学杜嘉毅,做个正人君子。”

    “阿若,我小师叔也在呢,你看那边。”应时也是轻笑着,指向另一侧。

    “真是近墨者黑!”应若扶额。

    “对,近墨悦者黑,哈哈哈!”花染推了墨悦一下,开心地跑上前,挽住了应若的手臂。

    杜嘉毅此时走上前来,有些许怅然地说:“师父在南方传信给我,说是有要事要我去一趟,与你们同行的这段时日,我很珍惜。各自珍重,后会有期。”

    “不需要我们与你同去吗?”应时也有些不舍。

    “那这件法器,留给你吧,别推辞。”应若抬手,把“微尘”放进杜嘉毅手中,“毕竟,你孤身一人。”

    就此别过,杜嘉毅先行离开了。

    四人正欲赶路,一只苍鹰在他们头顶上空盘旋几圈,落于应时肩头。在一众惊讶的目光中,应时淡定自若地将苍鹰绑着的纸条展开,“说是太子李承不日将迎娶正妃,希望我能回去观礼。”

    “总归不急于一时,回京城看看也好,你也很久没回宫里了吧。”应若说着,视线却跟着翱翔的苍鹰转动。应时见此,把苍鹰召唤下来,让它停在应若前臂。

    “我们还没去过皇宫里呢,正好可以大开眼界。”花染和墨悦也很是好奇。

    于是,应时写了张字条,绑在苍鹰腿上,再一振臂,它便展翅飞走了。

    “不过,我们需要备些什么礼吗?”应若对现下皇宫的规矩还不甚了解。

    “不必,我会都备好,到时,只管观礼便是。”应时包揽了全部。

    长安城,皇宫内。

    皇帝正在坤宁宫同皇后说着闲话,“算算时日,应时这孩子也该回来了吧。”

    此时,四人刚刚经过承天门。应若小幅度地动了动已经有些麻木的脖颈。不过想着今日早些时候,因为她困懒得摆弄发髻,这么繁复的发髻还是应时亲手挽的,珠钗玉坠也都是他挑的,应若便也觉得还可以再忍一阵。除了沉重一些,整体还是好看的,就只是看着有些陌生,不太像平时自己的样子。连步幅都要有所控制,谨小慎微。

    “应时,你也没同我们讲一讲宫规,要是触犯了哪条,怎么算?”看着严肃整齐的士兵在值守宫门,应若不无担忧。

    “有我在呢,放心,没事的。”应时保证道。“今日有传信来,说皇帝在御花园见我们,我们直接去那里便是。”

    御花园里,春花烂漫,彩蝶翩飞,亭台楼阁,无一不彰显着皇家风范。

    几人与帝后见过礼,皇帝便开始问起应时一路所见所感,皇后也同应若几人温婉又不失亲和地闲话家常。

    “说起来,应时小时候同太子最是亲近,多年不见了,一会儿你们也去东宫好好叙旧。”皇后欣慰地看着应时。

    “好。太子皇兄曾经于我有救命之恩,我怎敢忘怀,多年以来,也甚是想念。”应时垂首,恭敬地应道。

    待几人离开御花园,应若有些好奇他的少时之事情,“太子于你,还有救命之恩?”

    应时点了头,“小时候,我母妃走得早,我年幼无依,只能被养在别的妃嫔身边,总是被欺负。有一年冬天,雪下得很大,我的屋子里炭火不够,我便得了风寒,发起了高热,身边也没什么伺候的人。如果不是太子那时经过,听到了我的呼救,我也活不下来。

    后来,我就被皇后养在身边了。皇后一直希望我留在皇宫帮衬太子,但我后来还是离开了,我希望这份情,能一直存于我心底,不改变。”

    “这倒是。不过我也有所耳闻,坊间都说太子殿下智勇无双,心系天下,为国为民,百姓很是敬仰。”应若也点了点头。

    “以后想必也会是太平盛世。”花染和墨悦默契地说。

    东宫。

    太子是个温文尔雅的人,他亲自招呼着应时几人落座,丝毫没有太子的架子,只当他们是好友,不掺杂其他任何东西。也许,也正是因为应时选择了远离,才能保持这份纯粹的兄弟情谊。

    太子也喜好修习灵气,但奈何并无这方面的天分,便只做强身健体之用。他对妖界也很是好奇,便和应时几人询问起妖界与人间诸事,在殿中畅谈起来了。

    “应若姑娘,听说树妖最为擅长治愈和守护法术,果真如此吗?”太子虚心求教。

    应若没想到,太子竟然对法术这么着迷,“树妖生命力比较顽强,自然是治愈和守护的力量更强一些。”

    太子继而思虑了一下,颇有些郑重地问道:“既然你们能救出椿和鲲鹏,想必也都不是等闲之辈。应若姑娘又是树妖,不知,从前是否有听过上古龙神和那位树妖大人的轶事?”墨悦正巧在喝茶,不由得咳了起来。花染也惊讶地睁圆了眼睛,忍住不去看应若的表情。

    “未曾。都是些人尽皆知的事罢了。”应若深感无语,明明看起来是一本正经的端方君子,内心也有如此八卦的一面。

    太子略为遗憾,“我一直很敬佩他们二位,他们的事迹我从初次参加祭礼敬拜时就一清二楚了。”

    应若只好艰难地保持微笑。应时见状,适时引开话题,“皇兄,你和太子妃是如何相识的?”

    太子有些不自在地拂了拂衣袖,“大概是,英雄惜英雄吧。”

    应时语气悠悠地戳穿道:“其实,应该是太子妃救了皇兄吧?听说她也是位女中豪杰呢。”

    殿中,时而传来欢笑声。门外的侍从也很是感慨,殿下一向严于律己,恪守礼节,很久都没有这样开怀过了。

    次日黄昏时分,太子大婚。太子妃乃是当朝丞相嫡长女李卿兰,百姓夹道欢呼庆贺,一派热闹欢愉的景象,几人也在侧默默观礼。

    “礼成—”

    声音响起,人们也都在道贺后陆续离开。

    洞房花烛,可是大喜事之一。

    然而这夜,长安不宁。

章节目录

春与千树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一张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张琴并收藏春与千树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