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轩内,弥漫着苦涩的药味。
罗氏皱着眉头,将那碗黑乎乎的药汁咽下,又抽出帕子按了按唇角,说道:“这药着实是苦,也不知道这汤药还要喝到几时!”
“大娘子再忍忍,等您腹中怀了小公子便不用再受这苦了。”许妈妈一边宽慰一边递过去一碟蜜饯。
罗氏含了两颗后方才冲淡了那药味,随后又叹了一声。
她喝这药已有些时日,可是肚子仍没有动静,可是总归抱着期待。
“单子送过去了?”罗氏问。
“送去了。”许妈妈答。
“那丫头看了没说什么?”
“奴婢去时她不在兰溪院,下面的人说她去了清晖堂。”
“她去那里做什么?”
许妈妈笑了笑,回道:“许是有什么事找老国公吧。”
罗氏冷哼了一声:“那丫头鬼主意比谁都多,指不定又在想什么招哄老爷子高兴呢。”
“说来大房那位也是个厉害的,办这么大一件事,却能做到杂而不乱、事无遗漏……”许妈妈话还没说完罗氏便瞪了她一眼,于是识趣得住了嘴。
“三房那边最近可有什么动静?”罗氏又问。
“三房的娘家人昨日又来了,待了好一阵才走。”许妈妈答。
罗氏闻言不禁“嗤” 了一声:“她那点心思,当谁不知道呢!当年弄个养子回来,不就是想以后多分些陆家的钱财吗?哼,可惜呀,只怕是还未等分得家财就被她那一家子吸干了血。”
两人正说着话呢,就见一侍女进来传话,说是兰溪院的人来请许妈妈过去一趟。
“瞧瞧,说不得曹操!”罗氏讥讽道,“去吧,可别让我那侄媳妇等久了。”
自蒋安沅接过这寿宴的担子后,日子比以往忙得多。
就单拟宾客名单她就费了好大的功夫,毕竟人情往来可是门大学问,各房都得看顾。列好了名单,书写了请帖,便差人送往各府。
然后又要了各房的花名册,对各房的仆役重新分派了事务,分班后又让各管事监管。从筵宴布置、膳食安排、迎宾收礼、安防巡查、人员车马……各项事无巨细,一一料理,众人无人有异,皆为之叹服。另外还有些人家拜访预祝的,蒋安沅也和各房的几位娘子一同应酬。
这些天她上跑下跑,事必躬亲,一点也不得闲,陆九昭见了便主动分担了些,不过他始终有公务在身,所以蒋安沅依旧觉得累得慌。
这不,她刚从清晖堂见了陆国公,一回来就有几个管事妈妈等着她。
她仔细看着手中的膳食菜单,良久才道:“就按这个单子做吧!另外上回说四司六局人手不够,要从外面请些厨娘走使,人都找好了吗?”
“大娘子放心,人都找好了,都是这京都城里有名的厨娘。”一管事妈妈回道。
蒋安沅点了点头:“把这些人都登记上名册,详细些,免得到时出什么差错。”
“是,大娘子。”那位管事妈妈应声便出去了。
又一位妈妈上前,递了份帖子,说道:“大娘子,这是戏班子的戏单,您过目。”
蒋安沅看了看,道:“没问题,就照这个演吧。”
这时,许妈妈进来了。
“大娘子,您找奴婢来是有何事?”
蒋安沅拿出那张货单,脸色冷了几分:“这器具单我明明已经交代过,为何要改?”
许妈妈听了也不慌张,不紧不慢地说道:“大娘子不知,这珠玉阁近来生意红火,加上老国公寿宴将至,有些东西着实是买不到,奴婢想着宝华堂同珠玉阁都是京中的老字号,便换成了宝华堂,反正两家东西都差不多,大娘子何必计较这些细枝末节。”
要说这珠玉阁和宝华堂都是京中的老字号没错,可这宝华堂是三房罗氏娘家人所开,这许妈妈将珠玉阁换成了宝华堂其用心便不言而喻了。
“可是这批货是之前婆母提前就定下的,怎么会买不到呢?”
许妈妈轻笑了一声:“这奴婢就不知道了。”
“你不知道?那二婶婶她知道吗?”
提及罗氏,许妈妈脸上的笑才收了起来:“既然大娘子把器具采买的事交由奴婢办,奴婢便宜行事也没什么不妥吧?”
“若是珠玉阁当真无货可买,许妈妈这么做无可厚非。不过,即便是如此,你也该来知会我一声,而不是向如今这样先斩后奏,不是吗?”
“瞧奴婢这脑子,一时忙乱,就忘了给大娘子说了。”许妈妈赔着笑,“还请大娘子莫要怪罪。”
“既然许妈妈事务繁忙,那便好好休息。采买之事便交由他人来做吧。”
许妈妈闻言神色一变:“大娘子这是何意?”
“何意?许妈妈是个聪明人,难道不明白?”蒋安沅笑了笑,“若今日这事是二婶吩咐的,你也敢这般自行其是?”
“大娘子,奴婢虽说是有不对的地方,可买回来的东西那是货真价实的呀,奴婢又没中饱私囊……”
“许妈妈!”蒋安沅打断了她,“若你中饱私囊,那现在你应该在公堂之上。”
许妈妈闻言一时没了话。
“今日之事且看在二婶的面子上,我不作追究,但是,我对许妈妈的信任也就到此为止了。”蒋安沅收回了目光,轻声道,“若是没什么事,许妈妈便回吧。”说完便拿起身边的账本仔细查看,不再理会她。
许妈妈见状只冷哼了一声,识趣地离开了。
见她走了,蒋安沅侧目向一旁的钱妈妈说道:“寿宴采买钱妈妈您多费心,钱银账目和货品一定要仔细些,这次寿宴来的都是些京中显贵,定不能出错。”
钱妈妈应道:“放心吧大娘子,老奴一定好好看顾。”
日复一日,蒋安沅操办宴席虽有些许波折,但也还算顺利。
寿宴当日,天色未明,府上众人便分头忙碌,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当下陆家圣眷正浓,三殿下、四殿下奉旨代君贺寿,送来了崇文帝亲手写的“福”、“寿”字画、玉石珍宝,就更不必说朝中来往的文武官员,是以国公府外车马填塞,贺客盈门。
礼宾娘子引着五服亲眷、名宦官眷、挚友堂客步入府内。
府内朱楹湘帘、雕檐亭台尽悬红彩,笙歌鼎沸、繁弦管急四座欢悦,更是一派喜气,好不热闹。
陆家的男人们在外招呼男客,各房夫人们便同女客们吃茶品茗、观山玩水、漫步闲聊。
因着来的大多是门阀贵戚,这宴席一刻未散,蒋安沅便一刻不敢懈怠,才嘱咐完管事,刚坐下喝了口茶,又道:“把人都捆了关起来,叫几个婆子好好看着,别走了风声。”
彩云应声离开不久,又便听一道清脆的声音响起:
“我说在堂厅没见着人,原来是在这里躲清净来了。”
蒋安沅随声望去,来人身着华服,面露一张带着梨涡的笑脸,不是谢婉凝又是谁。她身边还有一位清丽女子,蒋安沅见过她,是四皇子妃,黄允婧。
蒋安沅连忙上前行礼,两位皇子妃都伸手轻扶了一下蒋安沅。
谢婉凝:“快别拘这些虚礼。”
黄允婧也跟着说道:“三皇嫂说得是,快坐吧。”
听了这话,蒋安沅才直起身子,等她们二人坐下后才坐了回去。
“今日来时,我听人说你以陆公的名义在城南施粥,倒也算是一桩善事,着实难得。”黄允婧说道。
蒋安沅笑着应道:“四皇子妃过誉了,这本就是祖父的意思,想着也是惠民惠已,我不过是按吩咐办事罢了。”
“弟妹可不轻意夸人。”谢婉凝接过话来,笑着说道,“知你一惯能干,今日这宴席筹划得妥帖周到,你就别谦虚了。”
“陆将军能有你这样的贤妻,定然放心以身任事。我常听四殿下提起,说他才接军务时,好些事多亏有将军在侧,方能解惑,以将军之才,实乃国之栋梁。”黄允婧说完不忘笑看一眼谢婉凝。
三殿下和四殿下为了那个位置明争暗斗,自然是想把手握兵权的陆家拉到自己的阵营之中,如今四殿下和陆九昭一同共事,黄允婧这话的用意已是十分了然了。
谢婉凝如何不明白,见黄允婧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她虽心中不悦,但脸上的笑意却未减,气定神闲地端起眼前的茶盏,喝了几口。
蒋安沅顿觉气氛有些尴尬,于是笑道:“皇妃缪赞了,将军他食君之禄、得君之恩,理应担君之忧,这是他职责所在!”
“安沅,你们府上这茶汤喝着不错,火候刚好能激出这茶香来,不像我,候汤①之时,总也分不清这蟹眼鱼目,只知涌泉连珠②,水过熟则茶沉,也就不香了,倒是毁了好茶。”她脸上依旧带着笑意,语气轻柔却暗藏锋芒。
黄允婧脸色微变,但很快又恢复如常,笑道:“嫂嫂说得在理,不过嫂嫂不知,允婧候汤从未失过火候,若有机会定让嫂嫂品鉴。”
“既然都这么说了,我定找个日子登门,只是,”谢婉凝顿了顿,“要叨扰弟妹了。”
黄允婧应道:“无妨,嫂嫂若来,差人知会一声便是,允婧恭候!”
看着两位皇子妃你来我往,蒋安沅不好多说什么,只好在一旁点头微笑,不经意间,眼神正巧撞上了一双清眸。
就在不远处的一棵桂花树旁,站着一位杏衣女子。那女子面如满月,唇犹涂朱,眉目如画,带着浅笑,凝眸不语,眼神却透着几分清冷与打量。
蒋安沅旋即颔首相应,谢婉凝察觉到了这一幕,便顺着她的眼神望去。
“那是姜舍人家的大姑娘,姜芸。”谢婉凝搁下茶盏,后压低了声量,“想来你也听说了,她便是大殿下的未婚妻。”
罗氏皱着眉头,将那碗黑乎乎的药汁咽下,又抽出帕子按了按唇角,说道:“这药着实是苦,也不知道这汤药还要喝到几时!”
“大娘子再忍忍,等您腹中怀了小公子便不用再受这苦了。”许妈妈一边宽慰一边递过去一碟蜜饯。
罗氏含了两颗后方才冲淡了那药味,随后又叹了一声。
她喝这药已有些时日,可是肚子仍没有动静,可是总归抱着期待。
“单子送过去了?”罗氏问。
“送去了。”许妈妈答。
“那丫头看了没说什么?”
“奴婢去时她不在兰溪院,下面的人说她去了清晖堂。”
“她去那里做什么?”
许妈妈笑了笑,回道:“许是有什么事找老国公吧。”
罗氏冷哼了一声:“那丫头鬼主意比谁都多,指不定又在想什么招哄老爷子高兴呢。”
“说来大房那位也是个厉害的,办这么大一件事,却能做到杂而不乱、事无遗漏……”许妈妈话还没说完罗氏便瞪了她一眼,于是识趣得住了嘴。
“三房那边最近可有什么动静?”罗氏又问。
“三房的娘家人昨日又来了,待了好一阵才走。”许妈妈答。
罗氏闻言不禁“嗤” 了一声:“她那点心思,当谁不知道呢!当年弄个养子回来,不就是想以后多分些陆家的钱财吗?哼,可惜呀,只怕是还未等分得家财就被她那一家子吸干了血。”
两人正说着话呢,就见一侍女进来传话,说是兰溪院的人来请许妈妈过去一趟。
“瞧瞧,说不得曹操!”罗氏讥讽道,“去吧,可别让我那侄媳妇等久了。”
自蒋安沅接过这寿宴的担子后,日子比以往忙得多。
就单拟宾客名单她就费了好大的功夫,毕竟人情往来可是门大学问,各房都得看顾。列好了名单,书写了请帖,便差人送往各府。
然后又要了各房的花名册,对各房的仆役重新分派了事务,分班后又让各管事监管。从筵宴布置、膳食安排、迎宾收礼、安防巡查、人员车马……各项事无巨细,一一料理,众人无人有异,皆为之叹服。另外还有些人家拜访预祝的,蒋安沅也和各房的几位娘子一同应酬。
这些天她上跑下跑,事必躬亲,一点也不得闲,陆九昭见了便主动分担了些,不过他始终有公务在身,所以蒋安沅依旧觉得累得慌。
这不,她刚从清晖堂见了陆国公,一回来就有几个管事妈妈等着她。
她仔细看着手中的膳食菜单,良久才道:“就按这个单子做吧!另外上回说四司六局人手不够,要从外面请些厨娘走使,人都找好了吗?”
“大娘子放心,人都找好了,都是这京都城里有名的厨娘。”一管事妈妈回道。
蒋安沅点了点头:“把这些人都登记上名册,详细些,免得到时出什么差错。”
“是,大娘子。”那位管事妈妈应声便出去了。
又一位妈妈上前,递了份帖子,说道:“大娘子,这是戏班子的戏单,您过目。”
蒋安沅看了看,道:“没问题,就照这个演吧。”
这时,许妈妈进来了。
“大娘子,您找奴婢来是有何事?”
蒋安沅拿出那张货单,脸色冷了几分:“这器具单我明明已经交代过,为何要改?”
许妈妈听了也不慌张,不紧不慢地说道:“大娘子不知,这珠玉阁近来生意红火,加上老国公寿宴将至,有些东西着实是买不到,奴婢想着宝华堂同珠玉阁都是京中的老字号,便换成了宝华堂,反正两家东西都差不多,大娘子何必计较这些细枝末节。”
要说这珠玉阁和宝华堂都是京中的老字号没错,可这宝华堂是三房罗氏娘家人所开,这许妈妈将珠玉阁换成了宝华堂其用心便不言而喻了。
“可是这批货是之前婆母提前就定下的,怎么会买不到呢?”
许妈妈轻笑了一声:“这奴婢就不知道了。”
“你不知道?那二婶婶她知道吗?”
提及罗氏,许妈妈脸上的笑才收了起来:“既然大娘子把器具采买的事交由奴婢办,奴婢便宜行事也没什么不妥吧?”
“若是珠玉阁当真无货可买,许妈妈这么做无可厚非。不过,即便是如此,你也该来知会我一声,而不是向如今这样先斩后奏,不是吗?”
“瞧奴婢这脑子,一时忙乱,就忘了给大娘子说了。”许妈妈赔着笑,“还请大娘子莫要怪罪。”
“既然许妈妈事务繁忙,那便好好休息。采买之事便交由他人来做吧。”
许妈妈闻言神色一变:“大娘子这是何意?”
“何意?许妈妈是个聪明人,难道不明白?”蒋安沅笑了笑,“若今日这事是二婶吩咐的,你也敢这般自行其是?”
“大娘子,奴婢虽说是有不对的地方,可买回来的东西那是货真价实的呀,奴婢又没中饱私囊……”
“许妈妈!”蒋安沅打断了她,“若你中饱私囊,那现在你应该在公堂之上。”
许妈妈闻言一时没了话。
“今日之事且看在二婶的面子上,我不作追究,但是,我对许妈妈的信任也就到此为止了。”蒋安沅收回了目光,轻声道,“若是没什么事,许妈妈便回吧。”说完便拿起身边的账本仔细查看,不再理会她。
许妈妈见状只冷哼了一声,识趣地离开了。
见她走了,蒋安沅侧目向一旁的钱妈妈说道:“寿宴采买钱妈妈您多费心,钱银账目和货品一定要仔细些,这次寿宴来的都是些京中显贵,定不能出错。”
钱妈妈应道:“放心吧大娘子,老奴一定好好看顾。”
日复一日,蒋安沅操办宴席虽有些许波折,但也还算顺利。
寿宴当日,天色未明,府上众人便分头忙碌,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当下陆家圣眷正浓,三殿下、四殿下奉旨代君贺寿,送来了崇文帝亲手写的“福”、“寿”字画、玉石珍宝,就更不必说朝中来往的文武官员,是以国公府外车马填塞,贺客盈门。
礼宾娘子引着五服亲眷、名宦官眷、挚友堂客步入府内。
府内朱楹湘帘、雕檐亭台尽悬红彩,笙歌鼎沸、繁弦管急四座欢悦,更是一派喜气,好不热闹。
陆家的男人们在外招呼男客,各房夫人们便同女客们吃茶品茗、观山玩水、漫步闲聊。
因着来的大多是门阀贵戚,这宴席一刻未散,蒋安沅便一刻不敢懈怠,才嘱咐完管事,刚坐下喝了口茶,又道:“把人都捆了关起来,叫几个婆子好好看着,别走了风声。”
彩云应声离开不久,又便听一道清脆的声音响起:
“我说在堂厅没见着人,原来是在这里躲清净来了。”
蒋安沅随声望去,来人身着华服,面露一张带着梨涡的笑脸,不是谢婉凝又是谁。她身边还有一位清丽女子,蒋安沅见过她,是四皇子妃,黄允婧。
蒋安沅连忙上前行礼,两位皇子妃都伸手轻扶了一下蒋安沅。
谢婉凝:“快别拘这些虚礼。”
黄允婧也跟着说道:“三皇嫂说得是,快坐吧。”
听了这话,蒋安沅才直起身子,等她们二人坐下后才坐了回去。
“今日来时,我听人说你以陆公的名义在城南施粥,倒也算是一桩善事,着实难得。”黄允婧说道。
蒋安沅笑着应道:“四皇子妃过誉了,这本就是祖父的意思,想着也是惠民惠已,我不过是按吩咐办事罢了。”
“弟妹可不轻意夸人。”谢婉凝接过话来,笑着说道,“知你一惯能干,今日这宴席筹划得妥帖周到,你就别谦虚了。”
“陆将军能有你这样的贤妻,定然放心以身任事。我常听四殿下提起,说他才接军务时,好些事多亏有将军在侧,方能解惑,以将军之才,实乃国之栋梁。”黄允婧说完不忘笑看一眼谢婉凝。
三殿下和四殿下为了那个位置明争暗斗,自然是想把手握兵权的陆家拉到自己的阵营之中,如今四殿下和陆九昭一同共事,黄允婧这话的用意已是十分了然了。
谢婉凝如何不明白,见黄允婧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她虽心中不悦,但脸上的笑意却未减,气定神闲地端起眼前的茶盏,喝了几口。
蒋安沅顿觉气氛有些尴尬,于是笑道:“皇妃缪赞了,将军他食君之禄、得君之恩,理应担君之忧,这是他职责所在!”
“安沅,你们府上这茶汤喝着不错,火候刚好能激出这茶香来,不像我,候汤①之时,总也分不清这蟹眼鱼目,只知涌泉连珠②,水过熟则茶沉,也就不香了,倒是毁了好茶。”她脸上依旧带着笑意,语气轻柔却暗藏锋芒。
黄允婧脸色微变,但很快又恢复如常,笑道:“嫂嫂说得在理,不过嫂嫂不知,允婧候汤从未失过火候,若有机会定让嫂嫂品鉴。”
“既然都这么说了,我定找个日子登门,只是,”谢婉凝顿了顿,“要叨扰弟妹了。”
黄允婧应道:“无妨,嫂嫂若来,差人知会一声便是,允婧恭候!”
看着两位皇子妃你来我往,蒋安沅不好多说什么,只好在一旁点头微笑,不经意间,眼神正巧撞上了一双清眸。
就在不远处的一棵桂花树旁,站着一位杏衣女子。那女子面如满月,唇犹涂朱,眉目如画,带着浅笑,凝眸不语,眼神却透着几分清冷与打量。
蒋安沅旋即颔首相应,谢婉凝察觉到了这一幕,便顺着她的眼神望去。
“那是姜舍人家的大姑娘,姜芸。”谢婉凝搁下茶盏,后压低了声量,“想来你也听说了,她便是大殿下的未婚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