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当不信,可是有你阿——赵芊月的证词,陛下信了。”霍光咽了咽喉中的阻塞,又道:“梁恒回京后,朝陛下谏言……要将你父亲斩首示众。”
赵嘉月刚刚垂下的头,猛然抬起,“他何时回的京?为何……”
“梁恒为了太子位,是彻底的魔怔了,他也不想想他有今日不就是靠着你们国公府,他眼下竟为了自己的清正雅名,不问是非曲直,便立马下了断论。”
霍光说着话,胸口隐隐暗疼,觉得梁恒做事一点都不顾及赵嘉月,“他眼下还囚着你,不让你知晓这些事。”
赵嘉月看向霍光,目光冰冷刺骨,她重复着问道:“你何时回京的?”
“三日前。”
霍光说梁恒是带着揭发镇国公的罪状而归,沿路各州府衙的贪官皆已落马,他们都指证是镇国公受贿卖官给他们。
“陛下说——”
“镇国公结党营私,是要造反。”
“眼下,你兄长在明月城,怕也是腹背受敌,赵嘉月,你不能出去。”
赵嘉月怒而起身,想要去京兆府寻梁恒,找他问个明白,却被霍光拉住胳膊,“你眼下出去,怕是要同你爹娘那般,也要入狱,这般……你就救不了他们。”
霍光的话不无道理。
赵嘉月冷静下来,低下脑袋时,目光是晦暗的,哑声道:“我姑母呢?”
“皇后眼下也自身难保。”
“朝臣上奏——”
“要废后。”
虽然昭帝迟迟没有下废后的诏书,但是等三堂会审结束,镇国公的罪名落实,她这倚靠母家的皇后,也就无用了。
·
三日后。
三堂会审。
路上的百姓,皆言太子会偏袒泰山,没想到堂上的他面上冷肃,他呈出笔笔铁证,一心要车裂镇国公。
此言一出,百姓们皆是大惊。
有人忍不住的奚落道:“太子对他的泰山够狠的,虽说他不喜太子妃,可也没有必要如此绝情……竟不说一句偏私。”
“太子本就是以清正刚直出名,眼下铁证如山,他做的无可厚非。”
“虽是这般说,可这颗心太冷了。”
“你们难道不知晓,殿下喜欢的一直是大姑娘,眼下大姑娘喊冤,要她的养父落罪,殿下这般做……是为了大姑娘。”
府衙里的事,传入了赵嘉月的耳朵。
这几日,她没有去见梁恒。
也不敢去见梁恒。
赵嘉月明白梁恒不同她说这桩事,是他心里已有了不改的决定,也许是他早就认准了是她父亲有罪,便无心与她说。
他们明明患过难,算是半个知交。
赵嘉月不懂梁恒为何非要入这局子,她没想过让他在堂上为她父亲伸冤,但是他不至于,恨她父亲到那般田地。
听闻朝中面对这桩案情,大臣们分执两词,一方坚信镇国公的为人,觉得他无罪,另一方则是咬定铁证如山,要赐死镇国公。
而梁恒是后者的党首,他更是铁面无私的要处镇国公最重的——车裂。
赵嘉月藏在霍光入宫的马车,进入了宫里,她去不了天牢见爹娘,那里有重兵把守,只能去看姑母。
可是到了凤鸾宫外,面前的侍卫却将她拦了下来,“皇后不见任何人。”
赵嘉月直接跪在了青石板的地上,“姑母,赵嘉月求见姑母。”
她喊了好几声。
里头没有人回应。
赵嘉月明白昭帝宠爱赵婉仪,只要赵婉仪开口,里头冤屈定然会有陈情。
这桩事——
梁恒说的不算。
三堂会审也说的不算。
侍卫是凤鸾宫里的熟面孔,他不忍心赵嘉月跪着便进去通传,但是很久都没有人出来,他朝着赵嘉月不忍的道:“太子妃请回吧!皇后不见客。”
跪了足足三个时辰。
里头走出了一位妇人,赵嘉月望着她的绣鞋,忙抬眸看向她,满心期待的问着:“梅香姑姑,姑母可愿意见我了。”
梅香上前扶起赵嘉月,一张脸上满是为难,赵嘉月刚刚想要起身,迎上她的目光,赶忙松掉了手,继续跪着。
她的目光坚定的望着前方,雪落在她轻薄的睫羽上,她也没有动一下,只是固执的要等到姑母出来见她。
“太子妃——”
“你这是何苦呢?”
“皇后娘娘,说了不见你。”
梅香明白这个节骨眼,若是让赵婉仪出动去见昭帝,只会让事雪上加霜。
昭帝向来是多疑的,他一直忌惮着镇国公手握重兵,生怕赵家存有谋逆之心。
这一次的祸事,不是无端而起,而是昭帝早就在心里筹谋了很久,就等着泥瓦顶上破个洞,让雨淋进去。
若是赵婉仪去求情,只会火上浇油,昭帝甚至会给赵婉仪来个后宫干政的罪名,那皇后也就不是皇后。
昭帝对他的枕边人,从无信过,只要赵婉仪开口,那就更像是在说镇国公多年的结党营私是真的。
他在朝中好像掌了话语权,就连昭帝这个天子,都无法处置他,是昭帝错了。
梅香见赵嘉月执意要跪,她目光里满是怜惜,但也只能叹息着离开,“太子妃,还是早点出宫,莫让太子担心了。”
话罢,她步进了凤鸾宫里,并让看守大门的人将宫门阖上,赵嘉月望着面前的光亮在一点点黯淡,她的心跟着凉了。
外头风言四起,往日与国公府走得亲近的人都跟着纷纷避嫌,朝堂上敢为镇国公说话的大臣寥寥无几。
他们知道镇国公无罪,可是明白陛下的心思,只能缄默无言,他们私底下暗骂暴君不仁,却不敢直面朝堂劝谏。
赵婉仪好不容易坐在了皇后的位置,眼下身旁也没有能危害她的宠妃。
她只会,更珍惜如今的位置。
赵嘉月明白——
这时候要体谅姑母的难处。
人都是要先自保,再保人的。
可是她做不到平心静气。
那是平日里与国公府走得最近的姑母,是待她最好的姑母,是说梁恒若有欺侮她,就同意她立马和离的姑母。
也不知道跪了多久,赵嘉月觉得膝盖冻得已没有了知觉,白日里进的宫,眼下宫人推开门,在檐上点起了灯。
冬雪皑皑,落在赵嘉月的发丝上,湿透着她的衣裳,她的脸庞开始微微发烫,视线也跟着模糊着。
直到——
她看见一个穿着玄色大氅的人走过来,他撑着油纸伞,那张脸冷清的很,没有半点血色,像是不近人情的判官。
他蹲在她身旁,喊着她的名字。
看的出他喊得用力,可是那声音明明应更响亮,却在她耳朵里逐渐微弱。
他着急的抱起她,“赵嘉月,你烧的好烫。”只见怀里女人的唇角浮起一抹凉笑,“他们说是你做的……可是真的?”
“你别睡——”
“倒不如让我冻死过去。”
·
赵嘉月回到府里时,屋内的灯火好是明亮,她撑着虚弱的身子坐起来,朝着身旁的冬葵问着:“三堂会审……”
屋里的丫鬟低着脑袋,不敢吭声。
赵嘉月神色无光的望着她们,泪珠从眼眶里打转滑出,她伸手一把接住掉出的眼泪,哑声出口:“何时行刑?”
“秋后。”冬葵很是不安的说出这两个字,忙上前将狐裘裹在赵嘉月的身上,“府医说太子妃身子弱,不能再受惊。”
赵嘉月应了一句“好。”同时看向离得最远的紫芙,“你去问问太子,我可去天牢里,见我父母一面?”
“奴婢这就去——”
她们都很是紧张,像是觉得赵嘉月会做出可怕的事,尤其是眼下的赵嘉月很是平静,面上竟有着温婉的笑容。
“顺便再问问他,何时将我休弃。”赵嘉月淡笑着,像是在说一桩平常事。
屋外走进来的冬青,听到话时,吓得面色发白,手里端着的药汤摔在了地上。
“太子妃说的是何话?”冬葵看着赵嘉月,她眼里跟着通红,“您是太子明媒正娶的太子妃,是陛下赐婚,休不得。”
“可是——”
“罪臣之女,岂能当太子妃?”
“我只会辱了太子的颜面。”
赵嘉月冷冷的笑着,她瞥见屋外有一道黑色的身影,她又道:“殿下在三堂会审上极力的要治镇国公的罪,不就是为了他清正刚直的雅名……”
她的喉中阻塞,但硬是将那根横亘着的刺咽了下去,说出更冷心的话,“若是留着我,那岂不是一生都有污名。”
唯有——
休了她,梁恒才是干净的。
梁恒从外头走进来,面上是不悦的,“我知晓你恨我,可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们从燕楚一路落难逃回,我以为你是识得大是大非的人。”
他面前的是铁证,怎能偏私?
她怎么会因这事,恨他呢?
梁恒坐在了赵嘉月的面前,一把抓住了赵嘉月的手,只见赵嘉月腾出的一只手摸着他的脸庞,忽而眼尾生着凉薄笑意。
“哈哈哈哈——”
“我明白了。”
“殿下唯有留下我,才能显得你刚正不阿,不然,要有人说你过河拆桥了。”
他想要落得好名声,没想到想的如此缜密,休弃绝不是正直的人会做的,毕竟是她父亲犯错,又不是她。
唯有留下她,外头人才会说他对太子妃重情重义,却还是清正的处死镇国公。
她这个污点,他要一直留着,才能让人看到他铁面无私,是个称职的储君。
“梁恒——”
“你好虚伪啊!”
“你不如休了我。”
赵嘉月抬手想要打梁恒,却被他一把抓住手,她的泪水从眼眶里冒出来,滚在他的指腹上,他没有说话。
赵嘉月刚刚垂下的头,猛然抬起,“他何时回的京?为何……”
“梁恒为了太子位,是彻底的魔怔了,他也不想想他有今日不就是靠着你们国公府,他眼下竟为了自己的清正雅名,不问是非曲直,便立马下了断论。”
霍光说着话,胸口隐隐暗疼,觉得梁恒做事一点都不顾及赵嘉月,“他眼下还囚着你,不让你知晓这些事。”
赵嘉月看向霍光,目光冰冷刺骨,她重复着问道:“你何时回京的?”
“三日前。”
霍光说梁恒是带着揭发镇国公的罪状而归,沿路各州府衙的贪官皆已落马,他们都指证是镇国公受贿卖官给他们。
“陛下说——”
“镇国公结党营私,是要造反。”
“眼下,你兄长在明月城,怕也是腹背受敌,赵嘉月,你不能出去。”
赵嘉月怒而起身,想要去京兆府寻梁恒,找他问个明白,却被霍光拉住胳膊,“你眼下出去,怕是要同你爹娘那般,也要入狱,这般……你就救不了他们。”
霍光的话不无道理。
赵嘉月冷静下来,低下脑袋时,目光是晦暗的,哑声道:“我姑母呢?”
“皇后眼下也自身难保。”
“朝臣上奏——”
“要废后。”
虽然昭帝迟迟没有下废后的诏书,但是等三堂会审结束,镇国公的罪名落实,她这倚靠母家的皇后,也就无用了。
·
三日后。
三堂会审。
路上的百姓,皆言太子会偏袒泰山,没想到堂上的他面上冷肃,他呈出笔笔铁证,一心要车裂镇国公。
此言一出,百姓们皆是大惊。
有人忍不住的奚落道:“太子对他的泰山够狠的,虽说他不喜太子妃,可也没有必要如此绝情……竟不说一句偏私。”
“太子本就是以清正刚直出名,眼下铁证如山,他做的无可厚非。”
“虽是这般说,可这颗心太冷了。”
“你们难道不知晓,殿下喜欢的一直是大姑娘,眼下大姑娘喊冤,要她的养父落罪,殿下这般做……是为了大姑娘。”
府衙里的事,传入了赵嘉月的耳朵。
这几日,她没有去见梁恒。
也不敢去见梁恒。
赵嘉月明白梁恒不同她说这桩事,是他心里已有了不改的决定,也许是他早就认准了是她父亲有罪,便无心与她说。
他们明明患过难,算是半个知交。
赵嘉月不懂梁恒为何非要入这局子,她没想过让他在堂上为她父亲伸冤,但是他不至于,恨她父亲到那般田地。
听闻朝中面对这桩案情,大臣们分执两词,一方坚信镇国公的为人,觉得他无罪,另一方则是咬定铁证如山,要赐死镇国公。
而梁恒是后者的党首,他更是铁面无私的要处镇国公最重的——车裂。
赵嘉月藏在霍光入宫的马车,进入了宫里,她去不了天牢见爹娘,那里有重兵把守,只能去看姑母。
可是到了凤鸾宫外,面前的侍卫却将她拦了下来,“皇后不见任何人。”
赵嘉月直接跪在了青石板的地上,“姑母,赵嘉月求见姑母。”
她喊了好几声。
里头没有人回应。
赵嘉月明白昭帝宠爱赵婉仪,只要赵婉仪开口,里头冤屈定然会有陈情。
这桩事——
梁恒说的不算。
三堂会审也说的不算。
侍卫是凤鸾宫里的熟面孔,他不忍心赵嘉月跪着便进去通传,但是很久都没有人出来,他朝着赵嘉月不忍的道:“太子妃请回吧!皇后不见客。”
跪了足足三个时辰。
里头走出了一位妇人,赵嘉月望着她的绣鞋,忙抬眸看向她,满心期待的问着:“梅香姑姑,姑母可愿意见我了。”
梅香上前扶起赵嘉月,一张脸上满是为难,赵嘉月刚刚想要起身,迎上她的目光,赶忙松掉了手,继续跪着。
她的目光坚定的望着前方,雪落在她轻薄的睫羽上,她也没有动一下,只是固执的要等到姑母出来见她。
“太子妃——”
“你这是何苦呢?”
“皇后娘娘,说了不见你。”
梅香明白这个节骨眼,若是让赵婉仪出动去见昭帝,只会让事雪上加霜。
昭帝向来是多疑的,他一直忌惮着镇国公手握重兵,生怕赵家存有谋逆之心。
这一次的祸事,不是无端而起,而是昭帝早就在心里筹谋了很久,就等着泥瓦顶上破个洞,让雨淋进去。
若是赵婉仪去求情,只会火上浇油,昭帝甚至会给赵婉仪来个后宫干政的罪名,那皇后也就不是皇后。
昭帝对他的枕边人,从无信过,只要赵婉仪开口,那就更像是在说镇国公多年的结党营私是真的。
他在朝中好像掌了话语权,就连昭帝这个天子,都无法处置他,是昭帝错了。
梅香见赵嘉月执意要跪,她目光里满是怜惜,但也只能叹息着离开,“太子妃,还是早点出宫,莫让太子担心了。”
话罢,她步进了凤鸾宫里,并让看守大门的人将宫门阖上,赵嘉月望着面前的光亮在一点点黯淡,她的心跟着凉了。
外头风言四起,往日与国公府走得亲近的人都跟着纷纷避嫌,朝堂上敢为镇国公说话的大臣寥寥无几。
他们知道镇国公无罪,可是明白陛下的心思,只能缄默无言,他们私底下暗骂暴君不仁,却不敢直面朝堂劝谏。
赵婉仪好不容易坐在了皇后的位置,眼下身旁也没有能危害她的宠妃。
她只会,更珍惜如今的位置。
赵嘉月明白——
这时候要体谅姑母的难处。
人都是要先自保,再保人的。
可是她做不到平心静气。
那是平日里与国公府走得最近的姑母,是待她最好的姑母,是说梁恒若有欺侮她,就同意她立马和离的姑母。
也不知道跪了多久,赵嘉月觉得膝盖冻得已没有了知觉,白日里进的宫,眼下宫人推开门,在檐上点起了灯。
冬雪皑皑,落在赵嘉月的发丝上,湿透着她的衣裳,她的脸庞开始微微发烫,视线也跟着模糊着。
直到——
她看见一个穿着玄色大氅的人走过来,他撑着油纸伞,那张脸冷清的很,没有半点血色,像是不近人情的判官。
他蹲在她身旁,喊着她的名字。
看的出他喊得用力,可是那声音明明应更响亮,却在她耳朵里逐渐微弱。
他着急的抱起她,“赵嘉月,你烧的好烫。”只见怀里女人的唇角浮起一抹凉笑,“他们说是你做的……可是真的?”
“你别睡——”
“倒不如让我冻死过去。”
·
赵嘉月回到府里时,屋内的灯火好是明亮,她撑着虚弱的身子坐起来,朝着身旁的冬葵问着:“三堂会审……”
屋里的丫鬟低着脑袋,不敢吭声。
赵嘉月神色无光的望着她们,泪珠从眼眶里打转滑出,她伸手一把接住掉出的眼泪,哑声出口:“何时行刑?”
“秋后。”冬葵很是不安的说出这两个字,忙上前将狐裘裹在赵嘉月的身上,“府医说太子妃身子弱,不能再受惊。”
赵嘉月应了一句“好。”同时看向离得最远的紫芙,“你去问问太子,我可去天牢里,见我父母一面?”
“奴婢这就去——”
她们都很是紧张,像是觉得赵嘉月会做出可怕的事,尤其是眼下的赵嘉月很是平静,面上竟有着温婉的笑容。
“顺便再问问他,何时将我休弃。”赵嘉月淡笑着,像是在说一桩平常事。
屋外走进来的冬青,听到话时,吓得面色发白,手里端着的药汤摔在了地上。
“太子妃说的是何话?”冬葵看着赵嘉月,她眼里跟着通红,“您是太子明媒正娶的太子妃,是陛下赐婚,休不得。”
“可是——”
“罪臣之女,岂能当太子妃?”
“我只会辱了太子的颜面。”
赵嘉月冷冷的笑着,她瞥见屋外有一道黑色的身影,她又道:“殿下在三堂会审上极力的要治镇国公的罪,不就是为了他清正刚直的雅名……”
她的喉中阻塞,但硬是将那根横亘着的刺咽了下去,说出更冷心的话,“若是留着我,那岂不是一生都有污名。”
唯有——
休了她,梁恒才是干净的。
梁恒从外头走进来,面上是不悦的,“我知晓你恨我,可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们从燕楚一路落难逃回,我以为你是识得大是大非的人。”
他面前的是铁证,怎能偏私?
她怎么会因这事,恨他呢?
梁恒坐在了赵嘉月的面前,一把抓住了赵嘉月的手,只见赵嘉月腾出的一只手摸着他的脸庞,忽而眼尾生着凉薄笑意。
“哈哈哈哈——”
“我明白了。”
“殿下唯有留下我,才能显得你刚正不阿,不然,要有人说你过河拆桥了。”
他想要落得好名声,没想到想的如此缜密,休弃绝不是正直的人会做的,毕竟是她父亲犯错,又不是她。
唯有留下她,外头人才会说他对太子妃重情重义,却还是清正的处死镇国公。
她这个污点,他要一直留着,才能让人看到他铁面无私,是个称职的储君。
“梁恒——”
“你好虚伪啊!”
“你不如休了我。”
赵嘉月抬手想要打梁恒,却被他一把抓住手,她的泪水从眼眶里冒出来,滚在他的指腹上,他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