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时,生气尽敛。
长风端坐在大堂中,双手乖觉地放在膝盖上,静静地等待着孟昶开口。
孟昶呷了口茶,和善地问道:“你想跟着一起去?”
长风点点头,解释道:“我一直想知道自己是谁、来自何方,可是什么都想不起来。今日我瞧见那信封上火漆印章的图案,与我腰间的玉佩出奇的相似。”说着,她拿出玉佩递了过去。
孟昶接过放在掌心仔细端详——这玉佩质地晶莹剔透,颜色纯正浓郁,上面镌刻着白虎图案,栩栩如生、巧夺天工。
“孟堂主,我想去高家看看,万一有什么线索呢?”长风言辞恳切。
孟昶又拿起信封,两厢对比下来,确实极为相似,只是这玉佩上的图案更为精致细腻,沉吟片刻后,他才缓缓道:“我只是担心你的身体禁不起这路途颠簸。”
“多亏了程舟,这些日子以来,我已好了大半,请您放心。”长风眼神坚定,好似心意已决。
孟昶自知劝不住她,便叹了口气从袖口中拿出一串紫檀佛珠,递给长风:“既是如此,那明日你就同谢渊、朱晏一起去吧。此物赠你,可助你驱邪避凶,且收好。”
长风心头一暖,感激地看着孟昶:“多谢。”
*
翌日清晨,朱晏驾着马车等在门口,谢渊和长风随后而至,就在三人将要出发之际,陆晚匆匆赶来、额间渗出一层薄汗,喘着气道:“等等!”
谢渊不解地问:“师姐你怎么来了?可是出了什么事?”
陆晚摆摆手,略过谢渊径直走向长风:“你被人重伤、又失去记忆。我为你准备了面纱,稳妥起见出门在外还是戴上它吧。”
长风笑着接过,轻轻握了下陆晚的手:“谢谢。”
三人出发后,考虑到长风伤势还未痊愈,朱晏特地选了路线,避开了颠簸的山路。
途中,长风百无聊赖地拉起帘子,只见遥远的天际,险峻的山峰矗立着,高耸入云、雾霭重重,问道:“那是?”
谢渊顺着长风的目光望去,笑着解释道:“那是岚山,神明和神官的居所。”
长风遥望远方,睫毛轻颤如扑翅的蝶,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不禁喃喃自语:“岚山?”下一秒,她脱口而出,“在任神官是谁?”
谢渊一愣:“神官名讳霍临夜,你不记得了吗?”
长风收回目光,放下帘子,摇了摇头:“没有印象。”
谢渊双手抱胸,突然间感慨万分:“当年,他独自一人渡过碧落湖、历经重重艰险登上岚山,被授为神官后又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建立人间秩序、实现人妖和平……想来也十分不易。”
长风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些模糊的画面,她试图顺着记忆的脉络去拨开迷雾,然而针刺般的疼痛从眉心迸发,朝着太阳穴蔓延开来,不禁低吟一声:“唔……”
“你怎么了?”谢渊关切地问道。
长风用左手抵住额间,面色不佳、冷汗涔涔:“我没事。”
注意到马车内的动静,朱晏停了下来,拉开车帘:“怎么了?”
谢渊大大咧咧如实相告,也没多想一层:“提到岚山就这样了。”
长风忍着疼痛,对朱晏露出笑容:“我没事,不要耽搁时间,快走吧。”
朱晏顿了几秒后放下车帘,扬起马鞭重新出发——只悄悄将速度放缓,更为平稳地驾驶。
*
三人抵达高家时已黄昏时分,日暮四色,绚烂的霞光将天空染上艳丽的色彩,天幕上凝固着黄色、橙色与玫瑰色。
长风跟在谢渊身后下了马车,薄纱覆面、随风摇曳,露出一双秋水剪瞳。
朱晏见之一怔、瞳孔紧缩,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
自他有意识起,数不清多少夜晚都置身于同一个梦境。那是在无边无际的大海深处,大厦倾塌、一地废墟,地上皆是被屠戮殆尽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浓重血腥味、哀嚎声不绝于耳。突然间,光倾泻而下,将深沉的海底洇染得犹如白昼,一女子乘龙而来,她头戴面纱、眼神坚定,绛红色的勾玉吊坠挂在胸前,熠熠生辉。
——太像了、实在是太像了。
朱晏的反常连谢渊都看了出来,他推了推朱晏的胳膊,神色怪异:“你怎么了?”这小子怎么回事,盯着人家姑娘看了这么久,以前也不这样啊。
朱晏回了神,轻描淡写地揭过:“长风带了面纱,我一时没反应过来。时辰不早了,快些进去罢。”
侍从正站在门口石狮子雕像旁,对着来人作揖:“我家主人已恭候多时,请随我来——”语毕,绛红色的大门缓缓开启,有清风徐来,裹挟着夏日的热气。
穿过厅堂,走在曲折蜿蜒的青石道板上,一路上树木葱茏、百花争艳,细嗅之下,香气清幽。
谢渊和朱晏却相视一眼,心中了然——太安静了,明明是盛夏,蛙声与蝉鸣却如此细微,一派生意盎然之下,有什么正在暗中腐坏。
“——请进。”侍从将三人引入正堂。
高政含笑走来:“谢渊,好久不见。”
“高老爷。”谢渊笑道,“师父昨日收到信函后,便派我三人前来。”
高政目光掠过朱晏,落在一旁的长风身上,他抚了抚长长的胡须,“这位姑娘我好似不曾见过?”
谢渊哈哈一笑,打了个圆场:“她叫长风,主要钻研医学,平日经常在炼药房呆着。”
高政了然一笑:“快请坐罢。上茶!”
侍女提着银壶走了进来,往三人的盖碗里斟水,沸水沿着杯壁缓缓流淌而下,纤细翠绿的茶叶打着圈儿慢慢浮起。
三人落座后,高政挥了挥手屏退左右,脸色蓦的凝重。
谢渊问道:“怎么了?”
还未等高政开口,有脚步声渐渐清晰——一女子款步走来,她身着绯色绣花锦缎百褶裙,头上戴着素净高雅的珍珠银簪,面容寡淡却透着端庄。
谢渊不作他想,立马作揖问好:“想必这位就是高家小姐吧。”
高政神色略显尴尬,他摸了摸鼻子,笑着介绍道:“这位是我的二女儿高遥。”说罢,目光一凌,嗔道:“你怎么出来了?不是让你陪着盈盈么?”
谢渊愕然,他可从未听说这高家有两个女儿?这又是怎么回事?
朱晏暗中触碰了一下谢渊的手臂,让他尽快冷静。
高遥轻声细语,柳眉微蹙:“长姐实在害怕,托我来看看梵音堂的道士们到了没。”
高政挥挥手示意高遥坐下,转头对着谢渊解释道:“阿遥体弱多病,自小在庄子里静养。前几年才被我接回府上,她平日也不爱出门。”
“那这次您写信……到底是为了——?”谢渊问道。
高政道:“信中我并未披露所有,事实上,小女盈盈好似被什么东西缠上了,近日她每每深夜从梦里惊醒,说听到窗外有人在喊她。可侍女出去看了好几次,都没有发现异常。不仅如此,她的院子里还频频出现血脚印,实在令人害怕。”
高遥坐在一旁静静听着,神色憔悴,眼眶下有着淡淡的乌青。
谢渊刚想宽慰,高政却话锋一转:“盈盈马上就要出嫁了,我生怕此事节外生枝……”
谢渊顺着问下去:“不知是和哪家结亲?”
“王家。”提及王家,高政嘴角抑制不住地扬起,连心中的阴霾都散了几分。
王家是宣城中赫赫有名的医药世家,历代行医,妙手人心。更何况,王老夫人曾受神官何熹垂怜,在旁人看来是有神缘的,自然会更加敬仰几分。
“父亲您放心,长姐一定会顺利出嫁的。”闻声,高遥语气笃定,脸上带着三分笑意。
此刻,天已经暗了下去。
缕缕幽风吹来,长风汗毛竖起,有一种正在被窥视的不祥之感。她猛地转头望向窗外,除了树枝摇曳外空空如也。
*
在高政的授意下,高遥带着谢渊三人先一步去了高盈盈的居所。
天色完全暗了下来,那是浓稠的、望不到尽头的黑暗,纵有皎洁月光,也显得微弱。
悠长的回廊上错落有致地亮着红色灯笼,为众人指引道路。
高盈盈的院子地处中心位置,院中的溪流发出泠泠淙淙之声,参差假山巧夺天工,树木茂密葱茏。
朱晏问道:“最近一个月有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吗?”
高遥一愣,思考了一番后才摇了摇头:“并无异样。”
朱晏沉默,一个月前才为高家进行了除秽,照理说府里不该有如此强烈的邪气,他转过头,看了眼跟在身后的长风:“你有无不适?”
长风双眸弯起:“我没事。”
高遥轻声打开门扉,请三人入内:“长姐,梵音堂的道士来了。”
高盈盈正蜷缩在卧榻上,神色如惊弓之鸟,裹着被子的手不停地颤抖着。
高遥走上去握住高盈盈的手:“长姐别怕。”
高盈盈如枯井般的眼中突然闪出一丝光亮,她对着谢渊高声喊道:“有鬼!这里有鬼!”
高遥轻轻抚摸着高盈盈的后背,声音低缓:“长姐,你冷静点。”
半晌后,高盈盈才恢复理性,她抚了抚散乱的长发,缓缓说道:“从大半个月前开始,我总会在睡梦中被一个女人的声音唤醒。她喊着我的名字让我出去,我害怕极了。”说到这里,高盈盈痛苦地闭上了眼,心口仿佛被紧紧揪起。
“你都呆在屋子里,没有出去罢?”谢渊问道。
高盈盈摇了摇头:“我没有。可是——”她的眼睛骤然亮起,对着谢渊伸出食指,瞪大了双眼,指了指门外压低了声音:“那边地上,每天早上都会有鲜红的脚印……”
众人侧目,柔和的月光擦过窗檐、透过薄纱落在地面上,好似结起薄薄的霜。
忽然间,有黑影一闪而过!
高盈盈大骇!她死死抓住高遥的手臂,关节处甚至泛出了青白:“鬼!”
谢渊和朱晏立刻冲出屋外,扫视四周——树影摇曳婆娑,传来淅淅索索的声响,突然间有道黑影一窜而过、又隐匿消失。
长风和高遥跟着走了出来。
朱晏冷峻的脸庞含混在月色中,眼眸明亮且凌厉,他伸出双手、连结成印,朗声念诵咒语,只见庭中地面形成一个六芒星光阵,那道黑影在阵中不断反复横跳,发出渗人的呜咽声。
“是怨灵?”谢渊惊道。
长风抬眸望着朱晏的背影,这是束缚之术?
倏地,黑影化作数道黑线朝四面八方散去,邪气在顷刻间消失殆尽。
谢渊一惊,转头对朱晏说:“看来这不是她的本体,阵法困不住她。”
朱晏思索片刻后道:“明日午时,布五雷镇邪阵。”
此话一出,高遥好奇地问:“五雷镇邪阵是?”
“此阵法可召唤天雷,至阳至刚、驱尽阴寒,任何邪祟都无所遁形。”朱晏解释道,若是怨灵的本体潜伏在这座宅子里,那么通过五雷镇邪阵就可以将其找出。
长风似乎想到了什么,有些担忧地对朱晏说:“布此阵需要找到煞眼,万一出错会反噬施咒者。”
朱晏闻之探究似的暼了长风一眼,笑道:“不必担心。”她懂得这些想必不是普通的修道者,那又会是谁对她痛下杀手?
谢渊从怀中掏出一个罗盘,露出得意的笑容:“八卦罗盘会帮助我们找到煞眼。”
高遥看了罗盘一眼,扬起嘴角对谢渊微微一笑:“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吗?”
谢渊思索一番,一拍脑袋:“哎呀,朱砂忘记带了。”说着笑呵呵地对高遥说:“就劳烦你为我们准备些朱砂吧。”
“好。”高遥笑着应下。
*
深夜,月立中天、万籁俱寂。
有一人身着黑色长袍,小心谨慎地从高家后门走了出去。那人身姿高挑、步伐轻快而敏捷,很快便走到了附近的巷子中。
明月缓缓地移动着,穿过一片又一片厚重的云层,朝这世间洒落清辉。
红衣女子早已在巷子中静静等候,听到脚步声便转过身来,音色清越:“阿遥,你来了。”
来人伸手拉下宽大的帽檐,月光打亮了她的脸庞,露出一双沉静的眼——此人竟是高遥。
“梵音堂的道士问我讨要朱砂,明日将布五雷镇邪阵。”高遥的语气中透着担忧与不安,“我担心她……”
红衣女子轻笑出声,递过一个小盒子:“把这个掺进朱砂里就行。”
高遥接过,心中仍是迟疑:“这是什么?”
“当然是助你之物。”红衣女子挑了挑眉,一双桃花眼亮的出奇。
“好。”高遥将小盒子放进怀中,戴上帽子正欲离开。
红衣女子的声音便传入耳中,细听之下带了一丝警告的意味——“阿遥,若我能助你报仇雪恨,答应我的事,你可莫要忘记。”
高遥的动作顿了几秒,哂笑道:“我这条命都是你的,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蓦的,有风吹进巷子,呜呜作响、如泣如诉。
to be continued
长风端坐在大堂中,双手乖觉地放在膝盖上,静静地等待着孟昶开口。
孟昶呷了口茶,和善地问道:“你想跟着一起去?”
长风点点头,解释道:“我一直想知道自己是谁、来自何方,可是什么都想不起来。今日我瞧见那信封上火漆印章的图案,与我腰间的玉佩出奇的相似。”说着,她拿出玉佩递了过去。
孟昶接过放在掌心仔细端详——这玉佩质地晶莹剔透,颜色纯正浓郁,上面镌刻着白虎图案,栩栩如生、巧夺天工。
“孟堂主,我想去高家看看,万一有什么线索呢?”长风言辞恳切。
孟昶又拿起信封,两厢对比下来,确实极为相似,只是这玉佩上的图案更为精致细腻,沉吟片刻后,他才缓缓道:“我只是担心你的身体禁不起这路途颠簸。”
“多亏了程舟,这些日子以来,我已好了大半,请您放心。”长风眼神坚定,好似心意已决。
孟昶自知劝不住她,便叹了口气从袖口中拿出一串紫檀佛珠,递给长风:“既是如此,那明日你就同谢渊、朱晏一起去吧。此物赠你,可助你驱邪避凶,且收好。”
长风心头一暖,感激地看着孟昶:“多谢。”
*
翌日清晨,朱晏驾着马车等在门口,谢渊和长风随后而至,就在三人将要出发之际,陆晚匆匆赶来、额间渗出一层薄汗,喘着气道:“等等!”
谢渊不解地问:“师姐你怎么来了?可是出了什么事?”
陆晚摆摆手,略过谢渊径直走向长风:“你被人重伤、又失去记忆。我为你准备了面纱,稳妥起见出门在外还是戴上它吧。”
长风笑着接过,轻轻握了下陆晚的手:“谢谢。”
三人出发后,考虑到长风伤势还未痊愈,朱晏特地选了路线,避开了颠簸的山路。
途中,长风百无聊赖地拉起帘子,只见遥远的天际,险峻的山峰矗立着,高耸入云、雾霭重重,问道:“那是?”
谢渊顺着长风的目光望去,笑着解释道:“那是岚山,神明和神官的居所。”
长风遥望远方,睫毛轻颤如扑翅的蝶,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不禁喃喃自语:“岚山?”下一秒,她脱口而出,“在任神官是谁?”
谢渊一愣:“神官名讳霍临夜,你不记得了吗?”
长风收回目光,放下帘子,摇了摇头:“没有印象。”
谢渊双手抱胸,突然间感慨万分:“当年,他独自一人渡过碧落湖、历经重重艰险登上岚山,被授为神官后又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建立人间秩序、实现人妖和平……想来也十分不易。”
长风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些模糊的画面,她试图顺着记忆的脉络去拨开迷雾,然而针刺般的疼痛从眉心迸发,朝着太阳穴蔓延开来,不禁低吟一声:“唔……”
“你怎么了?”谢渊关切地问道。
长风用左手抵住额间,面色不佳、冷汗涔涔:“我没事。”
注意到马车内的动静,朱晏停了下来,拉开车帘:“怎么了?”
谢渊大大咧咧如实相告,也没多想一层:“提到岚山就这样了。”
长风忍着疼痛,对朱晏露出笑容:“我没事,不要耽搁时间,快走吧。”
朱晏顿了几秒后放下车帘,扬起马鞭重新出发——只悄悄将速度放缓,更为平稳地驾驶。
*
三人抵达高家时已黄昏时分,日暮四色,绚烂的霞光将天空染上艳丽的色彩,天幕上凝固着黄色、橙色与玫瑰色。
长风跟在谢渊身后下了马车,薄纱覆面、随风摇曳,露出一双秋水剪瞳。
朱晏见之一怔、瞳孔紧缩,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
自他有意识起,数不清多少夜晚都置身于同一个梦境。那是在无边无际的大海深处,大厦倾塌、一地废墟,地上皆是被屠戮殆尽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浓重血腥味、哀嚎声不绝于耳。突然间,光倾泻而下,将深沉的海底洇染得犹如白昼,一女子乘龙而来,她头戴面纱、眼神坚定,绛红色的勾玉吊坠挂在胸前,熠熠生辉。
——太像了、实在是太像了。
朱晏的反常连谢渊都看了出来,他推了推朱晏的胳膊,神色怪异:“你怎么了?”这小子怎么回事,盯着人家姑娘看了这么久,以前也不这样啊。
朱晏回了神,轻描淡写地揭过:“长风带了面纱,我一时没反应过来。时辰不早了,快些进去罢。”
侍从正站在门口石狮子雕像旁,对着来人作揖:“我家主人已恭候多时,请随我来——”语毕,绛红色的大门缓缓开启,有清风徐来,裹挟着夏日的热气。
穿过厅堂,走在曲折蜿蜒的青石道板上,一路上树木葱茏、百花争艳,细嗅之下,香气清幽。
谢渊和朱晏却相视一眼,心中了然——太安静了,明明是盛夏,蛙声与蝉鸣却如此细微,一派生意盎然之下,有什么正在暗中腐坏。
“——请进。”侍从将三人引入正堂。
高政含笑走来:“谢渊,好久不见。”
“高老爷。”谢渊笑道,“师父昨日收到信函后,便派我三人前来。”
高政目光掠过朱晏,落在一旁的长风身上,他抚了抚长长的胡须,“这位姑娘我好似不曾见过?”
谢渊哈哈一笑,打了个圆场:“她叫长风,主要钻研医学,平日经常在炼药房呆着。”
高政了然一笑:“快请坐罢。上茶!”
侍女提着银壶走了进来,往三人的盖碗里斟水,沸水沿着杯壁缓缓流淌而下,纤细翠绿的茶叶打着圈儿慢慢浮起。
三人落座后,高政挥了挥手屏退左右,脸色蓦的凝重。
谢渊问道:“怎么了?”
还未等高政开口,有脚步声渐渐清晰——一女子款步走来,她身着绯色绣花锦缎百褶裙,头上戴着素净高雅的珍珠银簪,面容寡淡却透着端庄。
谢渊不作他想,立马作揖问好:“想必这位就是高家小姐吧。”
高政神色略显尴尬,他摸了摸鼻子,笑着介绍道:“这位是我的二女儿高遥。”说罢,目光一凌,嗔道:“你怎么出来了?不是让你陪着盈盈么?”
谢渊愕然,他可从未听说这高家有两个女儿?这又是怎么回事?
朱晏暗中触碰了一下谢渊的手臂,让他尽快冷静。
高遥轻声细语,柳眉微蹙:“长姐实在害怕,托我来看看梵音堂的道士们到了没。”
高政挥挥手示意高遥坐下,转头对着谢渊解释道:“阿遥体弱多病,自小在庄子里静养。前几年才被我接回府上,她平日也不爱出门。”
“那这次您写信……到底是为了——?”谢渊问道。
高政道:“信中我并未披露所有,事实上,小女盈盈好似被什么东西缠上了,近日她每每深夜从梦里惊醒,说听到窗外有人在喊她。可侍女出去看了好几次,都没有发现异常。不仅如此,她的院子里还频频出现血脚印,实在令人害怕。”
高遥坐在一旁静静听着,神色憔悴,眼眶下有着淡淡的乌青。
谢渊刚想宽慰,高政却话锋一转:“盈盈马上就要出嫁了,我生怕此事节外生枝……”
谢渊顺着问下去:“不知是和哪家结亲?”
“王家。”提及王家,高政嘴角抑制不住地扬起,连心中的阴霾都散了几分。
王家是宣城中赫赫有名的医药世家,历代行医,妙手人心。更何况,王老夫人曾受神官何熹垂怜,在旁人看来是有神缘的,自然会更加敬仰几分。
“父亲您放心,长姐一定会顺利出嫁的。”闻声,高遥语气笃定,脸上带着三分笑意。
此刻,天已经暗了下去。
缕缕幽风吹来,长风汗毛竖起,有一种正在被窥视的不祥之感。她猛地转头望向窗外,除了树枝摇曳外空空如也。
*
在高政的授意下,高遥带着谢渊三人先一步去了高盈盈的居所。
天色完全暗了下来,那是浓稠的、望不到尽头的黑暗,纵有皎洁月光,也显得微弱。
悠长的回廊上错落有致地亮着红色灯笼,为众人指引道路。
高盈盈的院子地处中心位置,院中的溪流发出泠泠淙淙之声,参差假山巧夺天工,树木茂密葱茏。
朱晏问道:“最近一个月有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吗?”
高遥一愣,思考了一番后才摇了摇头:“并无异样。”
朱晏沉默,一个月前才为高家进行了除秽,照理说府里不该有如此强烈的邪气,他转过头,看了眼跟在身后的长风:“你有无不适?”
长风双眸弯起:“我没事。”
高遥轻声打开门扉,请三人入内:“长姐,梵音堂的道士来了。”
高盈盈正蜷缩在卧榻上,神色如惊弓之鸟,裹着被子的手不停地颤抖着。
高遥走上去握住高盈盈的手:“长姐别怕。”
高盈盈如枯井般的眼中突然闪出一丝光亮,她对着谢渊高声喊道:“有鬼!这里有鬼!”
高遥轻轻抚摸着高盈盈的后背,声音低缓:“长姐,你冷静点。”
半晌后,高盈盈才恢复理性,她抚了抚散乱的长发,缓缓说道:“从大半个月前开始,我总会在睡梦中被一个女人的声音唤醒。她喊着我的名字让我出去,我害怕极了。”说到这里,高盈盈痛苦地闭上了眼,心口仿佛被紧紧揪起。
“你都呆在屋子里,没有出去罢?”谢渊问道。
高盈盈摇了摇头:“我没有。可是——”她的眼睛骤然亮起,对着谢渊伸出食指,瞪大了双眼,指了指门外压低了声音:“那边地上,每天早上都会有鲜红的脚印……”
众人侧目,柔和的月光擦过窗檐、透过薄纱落在地面上,好似结起薄薄的霜。
忽然间,有黑影一闪而过!
高盈盈大骇!她死死抓住高遥的手臂,关节处甚至泛出了青白:“鬼!”
谢渊和朱晏立刻冲出屋外,扫视四周——树影摇曳婆娑,传来淅淅索索的声响,突然间有道黑影一窜而过、又隐匿消失。
长风和高遥跟着走了出来。
朱晏冷峻的脸庞含混在月色中,眼眸明亮且凌厉,他伸出双手、连结成印,朗声念诵咒语,只见庭中地面形成一个六芒星光阵,那道黑影在阵中不断反复横跳,发出渗人的呜咽声。
“是怨灵?”谢渊惊道。
长风抬眸望着朱晏的背影,这是束缚之术?
倏地,黑影化作数道黑线朝四面八方散去,邪气在顷刻间消失殆尽。
谢渊一惊,转头对朱晏说:“看来这不是她的本体,阵法困不住她。”
朱晏思索片刻后道:“明日午时,布五雷镇邪阵。”
此话一出,高遥好奇地问:“五雷镇邪阵是?”
“此阵法可召唤天雷,至阳至刚、驱尽阴寒,任何邪祟都无所遁形。”朱晏解释道,若是怨灵的本体潜伏在这座宅子里,那么通过五雷镇邪阵就可以将其找出。
长风似乎想到了什么,有些担忧地对朱晏说:“布此阵需要找到煞眼,万一出错会反噬施咒者。”
朱晏闻之探究似的暼了长风一眼,笑道:“不必担心。”她懂得这些想必不是普通的修道者,那又会是谁对她痛下杀手?
谢渊从怀中掏出一个罗盘,露出得意的笑容:“八卦罗盘会帮助我们找到煞眼。”
高遥看了罗盘一眼,扬起嘴角对谢渊微微一笑:“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吗?”
谢渊思索一番,一拍脑袋:“哎呀,朱砂忘记带了。”说着笑呵呵地对高遥说:“就劳烦你为我们准备些朱砂吧。”
“好。”高遥笑着应下。
*
深夜,月立中天、万籁俱寂。
有一人身着黑色长袍,小心谨慎地从高家后门走了出去。那人身姿高挑、步伐轻快而敏捷,很快便走到了附近的巷子中。
明月缓缓地移动着,穿过一片又一片厚重的云层,朝这世间洒落清辉。
红衣女子早已在巷子中静静等候,听到脚步声便转过身来,音色清越:“阿遥,你来了。”
来人伸手拉下宽大的帽檐,月光打亮了她的脸庞,露出一双沉静的眼——此人竟是高遥。
“梵音堂的道士问我讨要朱砂,明日将布五雷镇邪阵。”高遥的语气中透着担忧与不安,“我担心她……”
红衣女子轻笑出声,递过一个小盒子:“把这个掺进朱砂里就行。”
高遥接过,心中仍是迟疑:“这是什么?”
“当然是助你之物。”红衣女子挑了挑眉,一双桃花眼亮的出奇。
“好。”高遥将小盒子放进怀中,戴上帽子正欲离开。
红衣女子的声音便传入耳中,细听之下带了一丝警告的意味——“阿遥,若我能助你报仇雪恨,答应我的事,你可莫要忘记。”
高遥的动作顿了几秒,哂笑道:“我这条命都是你的,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蓦的,有风吹进巷子,呜呜作响、如泣如诉。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