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元楹急匆匆的回到了府上,直接把自己院中的侍女全部出去,把自己一个人锁在屋内。
她没有过多的行动,就是把自己锁在屋子内,然后坐在榻上,把自己整个人蒙在被子里大哭。据霜站在门外听着这哭声,心下是焦急不已,却又不敢贸然跑进去,只能在外面干着急。
曲元楹脑子里一片空白,她不知道自己如今在做什么,只是一味的躲在被子里哭,不知道哭了多久,直到眼泪都哭干了,她才缓过神,坐起身来用,直接用自己的衣袖擦干眼角的泪痕。她要冷静下来,一味的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她不断地深呼吸,走到桌边给自己倒了一杯凉茶,才缓过劲来。
虽然在长公主府和裴砚舟嘴硬说,她们曲家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是皇后全家的惨况依旧历历在目,她不得不多想。如若皇帝真的看她们家不顺眼,想要抄家灭族,她该如何?她心里隐隐有了一个想法,甚至这个想法她的父兄现如今可能正在施行,但她不敢继续深想,这推翻了她二十年来所有的观念。
她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一般,快步走到镜台前,在妆奁夹层中抽出了一封信。
这是前几日秦王邀她之时给她的,一封密信,关于她母亲的。
当时幽州之战,父兄失踪,母亲被曲元楹送回了娘家青河,假意回家探亲,实则是为避难。算算时日,母亲应该回到青河有些时日了。
信上说青河崔氏的老祖宗,英国公老夫人八十大寿在即,秦王将亲自前往贺寿。当时曲元楹还很不解,秦王为何要告诉她这件事。
英国公老夫人八十大寿,她作为晚辈本应就应前往,不必特地告知她。
为何要特地再提醒她一次?是有什么不妥之处吗?曲元楹在屋内来回踱步,细细思量。
忽然,她猛地停下脚步,把拒霜唤到屋内,“替我磨墨。”
拒霜没有多问,而是直接按照曲元楹到命令行事。曲元楹写完信之后递给了拒霜,“在天黑之前,不!尽快把这封信亲自送到秦王府,送信时一定不要让人发现端倪。”
见曲元楹这般着急,拒霜也不敢多问,拿好信就直接离开了。
拒霜离开之后,曲元楹坐在椅子上慢慢平复着自己的情绪。
卯正一刻,宣德门照例开门。
曲元楹早已在门口等着,皇后身边的姑姑为她引路到凤仪宫。
因为日头尚早,宫里的贵人还未起身,路上都是些宫人来来回回。
曲元楹本以为皇后还歇息着,自己会被带到偏殿等待,谁曾想皇后此时已经醒来,在自己宫内的院子里修剪着花木。
“臣女给皇后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郡主起身吧。”说这话时皇后仍专心在修建花木上,看都没看曲元楹一眼。
姑姑把曲元楹带到这里时便离开了,此地直留曲元楹和皇后两人。
“昨日复礼赶在宫门上锁前急匆匆的派人来,告知本宫说你今日有要事要亲自同本宫讲,就是不知是何等要事?”秦王的全名换作裴复礼。
曲元楹连忙陪笑道:“要事称不上,就是臣女自从从入都之后整日赋闲在家,总觉着这般下去荒废了光阴,特来求皇后娘娘能允许臣女在娘娘跟前侍奉,一方面臣女算是有事可做,另一方面也算臣女尽的孝心。”
“你有这份心便很不错。”说到这里,才扭头看着曲元楹,“本宫早些年就听闻,说镇北王家的郡主文武兼备,为人聪慧。本宫执掌后宫,身边确实缺一些你这样的人。”皇后顿了顿,好似在想些什么,“女官六局二十四司,尚宫局内司言司下仅有一位掌言,你便把另外一位补上吧。”
曲元楹连忙跪地谢恩。
—
樊楼。
秦王大大咧咧的靠在椅背上的“她今日一大早就进宫求我母后,还因此得了个正八品的掌言的官位。”
“掌言?看来娘娘是真的想要她参与到我们的事里了。”和秦王的随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裴砚舟正端坐在二楼窗边的藤椅上,一边喝酒,一边望着窗下小镜湖畔的热闹景象。
“母后封了她做掌言,想必不日之后还会派她去青河为英国公老夫人贺寿,这样一来,一边是老夫人的外孙女,一边是皇后身边的女官。双重身份之下做些什么事情也方便。”
就在这时,裴砚舟忽然说道:“要她做什么事?”
秦王直接被他这句噎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重重的吸了口气,说道:“你说她要做什么事?你最近是不是脑子不好使?”
裴砚舟听到这话,目光从楼下转到了秦王的身上,说道:“你好好想想你自己吧,刚才早朝上,皇帝可是把太府寺卿的位子换成了你那个好弟弟燕王那边的人。”
“太府寺啊,国家财政,钱谷、金帛、货币都归他管,的确让人眼红——”
“但是一旦有所疏漏,就会万劫不复。”裴砚舟打断了秦王的话。
秦王笑着点点头,她很认同裴砚舟的话。“话虽是这样说,但是本王还是眼睛他手里的钱,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本王怎么可能不心动……本王只是担心,我到底是个女子,万一身份败露,我们一切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秦王倒是没有很在乎她的女子身份,她就怕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经营和谋划到最后落的一场空。其实就算自己的身份不暴露,她最后还是会昭告天下自己的身份的,不管怎样,她身上都流着裴氏的正统血脉。
到最后尘埃落定,只剩下她之时,就算是女子也无人能奈何的了她。
“还是要小心一点,皇帝在金明池受到刺杀,我不是还迟迟未找到凶手吗,燕王这下不就凑到你眼前了。”
“你想要嫁祸给燕王?”
裴砚舟会心一笑,摇摇头说道:“什么叫嫁祸,这件事本来就是燕王做的,你说不是吗?”秦王闻言,点点头,两人会心一笑。
“你如今可是越发——”
“殿下,谭公子跟过来,非要见您。”秦王刚刚坐下和裴砚舟说正事没有一会儿,就被人打断,一时气结在心。蹙着眉对属下说道:“告诉他不许胡闹,本王有事在忙,无暇理他。”手下领命后便直接退下了。
裴砚舟看着眼前的景象,玩味着对秦王说道:“我前几日听秦王府的管家说,秦王殿下新得了一位佳人,这位佳人深得殿下宠爱,说的应该就是这位谭公子吧?”
秦王倒是一脸的不以为然,“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公子罢了,说来这位让本王难以割舍的公子唯一不同之处,还是你亲自从绮罗带回来的。看着你的面子,本王也应多给几分偏宠。”
裴砚舟没有回复秦王这句话,目光直直看向窗外的小镜湖,款款说道:“如今不管什么人,只要是宫里出来的人,个个尊贵的如同管家亲临一般。”
秦王顺着裴砚舟的目光向下看,一个太监做派的人端坐在河边,旁边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姑娘正不断的叩头,身旁还站着一个太监打扮的人大声喊道:“你也怪不了谁,要怪就你没有双目,在大庭广众之下冲撞了我干爹!瞧瞧你这身衣服,脏死了……大声点!我听不见!”
“贱民冲撞了大人,还望大人见谅。”她一遍又一遍的说着,额头已然是通红一片。周围围了一圈的百姓,但是无人敢上前。
秦王看见连忙起身,正打算下楼去。“复礼!不用了,事情已经解决了。
秦王又回到了刚才的位置,向下看去。迎喜已经从刚才的椅子上移到了地上,面色惶恐,若是细细看去,就能看见椅腿旁的一支玉钗。
方才跪在地上的小姑娘被曲元楹抱在怀中,在她的怀里放声痛哭。迎喜在地上不断的大喘气,看清是曲元楹后,用颤抖的双腿艰难
地站起了身,指着曲元楹说道:“郡主,咱家看在在幽州和你也算有几分交情的份上,回到京都后并没有向陛下回报你滥用职权之事,可谁曾想你竟恩将仇报,想要咱家的性命!”
曲元楹一声冷笑,对迎喜说到:“我也没有滥用职权,公公最清楚不过,是对我宽宏大量,还是事出无因不能上报,公公心里应该最清楚不过。”
“郡主到了京都就变得伶牙俐齿起来,之前在幽州之时还一副清高样,从不与咱家多言……也对,若无今日的伶牙俐齿,也不会蒙骗了皇后娘娘,竟然好赏了你一个官当,掌言大人还是小心些,可别冲撞了贵人,把还没捂热的官就给丢了。”说完重重地甩了一下自己的袖子,带着下人离去了。
周围的百姓见事情结束,没有热闹可以看了,便都散去了。
曲元楹低头看向自己怀里的姑娘,陪着他慢慢舒缓,才问道:“你爹娘在哪?我带你去找他们。”
听到这话,怀里的姑娘又放声大哭起来,说道:“我爹娘已经去世了……”
曲元楹看着她破败不堪的衣裳,才意识到自己疏忽了,想来是潭州来的难民,“你家中可还有亲人,爹娘在潭州可有安葬,姐姐可以出钱的,今后你便住在我府上。”
怀里的姑娘很聪明,明白曲元楹认为自己是潭州人,便说道:“姐姐我不是潭州人,是青河来的难民。”曲元楹一瞬间僵在原地。
青河的难民?青河怎么可能会有难民?
她没有过多的行动,就是把自己锁在屋子内,然后坐在榻上,把自己整个人蒙在被子里大哭。据霜站在门外听着这哭声,心下是焦急不已,却又不敢贸然跑进去,只能在外面干着急。
曲元楹脑子里一片空白,她不知道自己如今在做什么,只是一味的躲在被子里哭,不知道哭了多久,直到眼泪都哭干了,她才缓过神,坐起身来用,直接用自己的衣袖擦干眼角的泪痕。她要冷静下来,一味的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她不断地深呼吸,走到桌边给自己倒了一杯凉茶,才缓过劲来。
虽然在长公主府和裴砚舟嘴硬说,她们曲家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是皇后全家的惨况依旧历历在目,她不得不多想。如若皇帝真的看她们家不顺眼,想要抄家灭族,她该如何?她心里隐隐有了一个想法,甚至这个想法她的父兄现如今可能正在施行,但她不敢继续深想,这推翻了她二十年来所有的观念。
她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一般,快步走到镜台前,在妆奁夹层中抽出了一封信。
这是前几日秦王邀她之时给她的,一封密信,关于她母亲的。
当时幽州之战,父兄失踪,母亲被曲元楹送回了娘家青河,假意回家探亲,实则是为避难。算算时日,母亲应该回到青河有些时日了。
信上说青河崔氏的老祖宗,英国公老夫人八十大寿在即,秦王将亲自前往贺寿。当时曲元楹还很不解,秦王为何要告诉她这件事。
英国公老夫人八十大寿,她作为晚辈本应就应前往,不必特地告知她。
为何要特地再提醒她一次?是有什么不妥之处吗?曲元楹在屋内来回踱步,细细思量。
忽然,她猛地停下脚步,把拒霜唤到屋内,“替我磨墨。”
拒霜没有多问,而是直接按照曲元楹到命令行事。曲元楹写完信之后递给了拒霜,“在天黑之前,不!尽快把这封信亲自送到秦王府,送信时一定不要让人发现端倪。”
见曲元楹这般着急,拒霜也不敢多问,拿好信就直接离开了。
拒霜离开之后,曲元楹坐在椅子上慢慢平复着自己的情绪。
卯正一刻,宣德门照例开门。
曲元楹早已在门口等着,皇后身边的姑姑为她引路到凤仪宫。
因为日头尚早,宫里的贵人还未起身,路上都是些宫人来来回回。
曲元楹本以为皇后还歇息着,自己会被带到偏殿等待,谁曾想皇后此时已经醒来,在自己宫内的院子里修剪着花木。
“臣女给皇后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郡主起身吧。”说这话时皇后仍专心在修建花木上,看都没看曲元楹一眼。
姑姑把曲元楹带到这里时便离开了,此地直留曲元楹和皇后两人。
“昨日复礼赶在宫门上锁前急匆匆的派人来,告知本宫说你今日有要事要亲自同本宫讲,就是不知是何等要事?”秦王的全名换作裴复礼。
曲元楹连忙陪笑道:“要事称不上,就是臣女自从从入都之后整日赋闲在家,总觉着这般下去荒废了光阴,特来求皇后娘娘能允许臣女在娘娘跟前侍奉,一方面臣女算是有事可做,另一方面也算臣女尽的孝心。”
“你有这份心便很不错。”说到这里,才扭头看着曲元楹,“本宫早些年就听闻,说镇北王家的郡主文武兼备,为人聪慧。本宫执掌后宫,身边确实缺一些你这样的人。”皇后顿了顿,好似在想些什么,“女官六局二十四司,尚宫局内司言司下仅有一位掌言,你便把另外一位补上吧。”
曲元楹连忙跪地谢恩。
—
樊楼。
秦王大大咧咧的靠在椅背上的“她今日一大早就进宫求我母后,还因此得了个正八品的掌言的官位。”
“掌言?看来娘娘是真的想要她参与到我们的事里了。”和秦王的随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裴砚舟正端坐在二楼窗边的藤椅上,一边喝酒,一边望着窗下小镜湖畔的热闹景象。
“母后封了她做掌言,想必不日之后还会派她去青河为英国公老夫人贺寿,这样一来,一边是老夫人的外孙女,一边是皇后身边的女官。双重身份之下做些什么事情也方便。”
就在这时,裴砚舟忽然说道:“要她做什么事?”
秦王直接被他这句噎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重重的吸了口气,说道:“你说她要做什么事?你最近是不是脑子不好使?”
裴砚舟听到这话,目光从楼下转到了秦王的身上,说道:“你好好想想你自己吧,刚才早朝上,皇帝可是把太府寺卿的位子换成了你那个好弟弟燕王那边的人。”
“太府寺啊,国家财政,钱谷、金帛、货币都归他管,的确让人眼红——”
“但是一旦有所疏漏,就会万劫不复。”裴砚舟打断了秦王的话。
秦王笑着点点头,她很认同裴砚舟的话。“话虽是这样说,但是本王还是眼睛他手里的钱,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本王怎么可能不心动……本王只是担心,我到底是个女子,万一身份败露,我们一切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秦王倒是没有很在乎她的女子身份,她就怕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经营和谋划到最后落的一场空。其实就算自己的身份不暴露,她最后还是会昭告天下自己的身份的,不管怎样,她身上都流着裴氏的正统血脉。
到最后尘埃落定,只剩下她之时,就算是女子也无人能奈何的了她。
“还是要小心一点,皇帝在金明池受到刺杀,我不是还迟迟未找到凶手吗,燕王这下不就凑到你眼前了。”
“你想要嫁祸给燕王?”
裴砚舟会心一笑,摇摇头说道:“什么叫嫁祸,这件事本来就是燕王做的,你说不是吗?”秦王闻言,点点头,两人会心一笑。
“你如今可是越发——”
“殿下,谭公子跟过来,非要见您。”秦王刚刚坐下和裴砚舟说正事没有一会儿,就被人打断,一时气结在心。蹙着眉对属下说道:“告诉他不许胡闹,本王有事在忙,无暇理他。”手下领命后便直接退下了。
裴砚舟看着眼前的景象,玩味着对秦王说道:“我前几日听秦王府的管家说,秦王殿下新得了一位佳人,这位佳人深得殿下宠爱,说的应该就是这位谭公子吧?”
秦王倒是一脸的不以为然,“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公子罢了,说来这位让本王难以割舍的公子唯一不同之处,还是你亲自从绮罗带回来的。看着你的面子,本王也应多给几分偏宠。”
裴砚舟没有回复秦王这句话,目光直直看向窗外的小镜湖,款款说道:“如今不管什么人,只要是宫里出来的人,个个尊贵的如同管家亲临一般。”
秦王顺着裴砚舟的目光向下看,一个太监做派的人端坐在河边,旁边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姑娘正不断的叩头,身旁还站着一个太监打扮的人大声喊道:“你也怪不了谁,要怪就你没有双目,在大庭广众之下冲撞了我干爹!瞧瞧你这身衣服,脏死了……大声点!我听不见!”
“贱民冲撞了大人,还望大人见谅。”她一遍又一遍的说着,额头已然是通红一片。周围围了一圈的百姓,但是无人敢上前。
秦王看见连忙起身,正打算下楼去。“复礼!不用了,事情已经解决了。
秦王又回到了刚才的位置,向下看去。迎喜已经从刚才的椅子上移到了地上,面色惶恐,若是细细看去,就能看见椅腿旁的一支玉钗。
方才跪在地上的小姑娘被曲元楹抱在怀中,在她的怀里放声痛哭。迎喜在地上不断的大喘气,看清是曲元楹后,用颤抖的双腿艰难
地站起了身,指着曲元楹说道:“郡主,咱家看在在幽州和你也算有几分交情的份上,回到京都后并没有向陛下回报你滥用职权之事,可谁曾想你竟恩将仇报,想要咱家的性命!”
曲元楹一声冷笑,对迎喜说到:“我也没有滥用职权,公公最清楚不过,是对我宽宏大量,还是事出无因不能上报,公公心里应该最清楚不过。”
“郡主到了京都就变得伶牙俐齿起来,之前在幽州之时还一副清高样,从不与咱家多言……也对,若无今日的伶牙俐齿,也不会蒙骗了皇后娘娘,竟然好赏了你一个官当,掌言大人还是小心些,可别冲撞了贵人,把还没捂热的官就给丢了。”说完重重地甩了一下自己的袖子,带着下人离去了。
周围的百姓见事情结束,没有热闹可以看了,便都散去了。
曲元楹低头看向自己怀里的姑娘,陪着他慢慢舒缓,才问道:“你爹娘在哪?我带你去找他们。”
听到这话,怀里的姑娘又放声大哭起来,说道:“我爹娘已经去世了……”
曲元楹看着她破败不堪的衣裳,才意识到自己疏忽了,想来是潭州来的难民,“你家中可还有亲人,爹娘在潭州可有安葬,姐姐可以出钱的,今后你便住在我府上。”
怀里的姑娘很聪明,明白曲元楹认为自己是潭州人,便说道:“姐姐我不是潭州人,是青河来的难民。”曲元楹一瞬间僵在原地。
青河的难民?青河怎么可能会有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