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饱满的海蟹很快化作零散的碎壳,蟹肉下肚,裴叡意犹未尽,拿着一只蟹腿,细细的吮着鲜味儿。
只听得门外一阵嘈杂声传来。
哒哒哒哒哒哒。
轻快的脚步声中夹杂着丁铃当啷的清脆金属声,顺着殿前的十几道平滑的石阶而渐近。
“青天白日的,关着门做什么?”
门口王内官的声音愈发洪亮清晰:“哎哟,公主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圣人方才同好几位大臣商议政事呢,现下刚刚结束,等下准备见......”
“那正好,我去陪陪阿耶。”
殿内的老皇帝哪能不知道来人是谁,怔住片刻后,便很快反应过来。随即衣袖一挥,将桌上残余的蟹壳赶到瓷碟里,沾着蟹黄的手在身上胡乱蹭了蹭,将头发拢了两束到身前,才将衣袖放下,正襟危坐。
“公主来看您了,圣人!”王真的声音隔着门,却十分响亮,待到声音落地,才磨磨蹭蹭的推开了殿门。
裴定柔直直的迈过宫门槛,进了正殿,才瞧见自己的父亲。
双手搭在膝上,金冠笼发,腰背直立,威严的低头审视着面前的奏书。
好一派天子风范。
“阿耶!”
她又近了两步,裴叡并未抬头,目光停留在那封摊在书案中央的奏书上,盯着一处字不放,语气甚是平和:“这么早过来,可用了早膳?”
“还没呢,”裴定柔回答,眸子顺着将殿内的帘幕柜几扫了一遍,皆是一无所获,“阿耶吃过了吗?”
身后跟着的王真连忙道:“圣人早前已经用过了,按照此前拟定的菜馔,今日早膳是鸡丝粥配风味小菜。”
“公主放心,有老奴在,一定好好盯着圣人的饮食。”
裴叡点了点头:“菜蔬爽脆,粥米细腻,膳房的庖厨手艺愈发精进了。”
“阿耶喜欢就好,那明日还吃这几样,我陪阿耶一起吃。”裴定柔又往前了几步。
咦?
嗅嗅。
殿内虽然焚了暖香,在兽足香炉散出的阵阵幽香中,裴定柔仍然捕捉到了一股隐约的鲜味。
再嗅嗅。
?
裴叡看着女儿顺着书柜,一路嗅到旁边的半扇青纱帘幕,掀起青纱又闻了闻。
然后转过方向,朝着自己走了过来。
瞧着她满目狐疑,裴叡曲了曲盘起的腿,将案几下的瓷碟又往里推了推:“好孩子,你这是做什么?”
裴定柔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抬了抬下巴,一双杏眼圆睁,审视的目光明晃晃地落在了他身上,她故意拖长了声音:“阿~~耶?”
殿上端坐的老父亲,被她直愣愣的盯着,手心很快出了汗,抖了抖衣袖,很是不经意的盖住了手背,然后掌心偷偷在袖内蹭了蹭。
父女两人就这么你望着我,我瞧着你。
僵持了片刻。
微微蹙起的眉下是愈发不自然的眸色,裴叡想到了什么,望向一旁的王真,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询问道:“那孩子到了没有?”
王内官会意,连忙点头:“小将军早已在殿外恭候多时了,只待圣人传召呢。”
“阿~耶!你有没有......”
不待裴定柔说完,便被父亲无情打断:“那快让他进来,伤重未愈,久站可不好。”
王真摆了摆手,身后那两个年纪小的红衣内官便去请来人,而他则将裴定柔牵到一旁,照旧拿了个软垫子哄她靠着:“公主坐。”
裴定柔将垫子往自己怀里一塞,明澈的目光仍未从裴叡身上移开,但父亲似乎有意避开自己似的,手上那封奏书先是放到砚台旁,又拿起来摩挲了两下,然后放到了另一侧。
行为非常可疑。
思绪很快被门外而来的脚步声吸引,裴定柔顺着声音的方向看过去。
那脚步声虽然轻,却并不缓,隐隐透着凌厉的寒意。
抬眸间,只见一道颀长身影,三两步卷起一阵爽快的风,利落而至。
来人因背着光,面容一时看不清,身形轮廓却异常清晰。
如同被利刃劈出的线条般,被铁凿石刻雕出了这道挺拔的模子。
一件黛紫色的束腰劲装显得身形愈发纤长精瘦。
他腰间坠着一把很是特别的剑,剑鞘漆黑如夜,靠近剑锋的那颗暗红宝石如同黑夜中渐显的猩红兽眼,剑柄约莫三指宽,用灰红的兽皮缠了厚厚的一层。
行走动作间,莫不流露出一股肃杀之气。
裴定柔不由得将怀里的软垫又拢紧了些。
这人身量同她阿兄差不多,但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
直觉告诉她,这是一个久经厮杀的人。
搞不好就是话本子里写的那种,以杀人嗜血为乐的反派角色。
见他进殿却并未被卸兵刃,又见父亲神色如常,裴定柔不免开始猜测来人的身份。
待到来人又近了些,裴定柔这才将他面容瞧清楚。
男子神色虽冷,皮相却尤其出众。
流畅而肆意的线条勾勒出一双瑞凤眼,眼尾上挑。他虽垂着眸,却不难想象抬眼后、眸光流动时会迸发怎样的傲气。
从前读的话本子里,写的那些骑着高头大马的俊俏小郎君算是有了生动鲜活的模样。
只是眼前的这位,气质与书中所描绘的温润体贴、能言善辩的郎君形象相差甚远。
倒是有些像昨日读的那本霸道郎君俏娘子里,皮相绝美但行为非常恶劣、以折磨女主角为乐的大反派。
想到这里,裴定柔又抬头瞄了韩赴一眼,头上缀着的簪钗步摇碰撞间,发出丁零当啷的细碎声响。
嗯,确实像。
但见他神色虽冷,礼数却周全,朝着皇帝裴叡一拜:“圣人安。”
裴叡瞧见韩赴方才进来时,行动间并无阻滞异常,欣慰地点了点头:“看上去确实是好的差不多了。”
想数月前,这孩子还是躺在榻上,发着高热,浑身缠着带血的药布白纱,奄奄一息的模样,裴叡不由得心生些许长辈的关怀来。
“手上和肩上的筋骨恢复的如何了?”
韩赴淡然,抬了抬右手,又在空中摆了摆。
裴定柔见这人惜字如金,只用行动来向阿耶展示无恙,不免有些不快。
她阿耶可是天子!
任凭多大的官,谁见了阿耶不是问言即答的,哪有这样敢不发一言的。
裴叡却并未计较这些,只道:“还是伤得太重了……朕还记得你被抬回来的时候,跟个血人似的。如今要慢慢将养,身上的伤可不是一时就能痊愈的。”
原来是韩随将军独子,韩赴。
他父亲在边境为国捐躯,举国臣民敬重,即便是深居宫中的裴定柔,也知晓京都百姓有多崇敬这位老将军。按理说虎父无犬子,但眼前这人却像个锯了嘴的闷葫芦,瞧不出一点英雄之子的模样。
裴定柔仔细打量了一番,才把韩赴同大半年前那个躺在担架上、脸蛋灰里透白、肩上还有个血窟窿的人联系在一起。
嘶。
听闲云说,太医局几个医官连同军医扎在屋子里好几日,血水倒了一盆又一盆,才将人从阎王殿抢了回来。
真惨啊。
审视的目光迅速被韩赴捕捉,他微微侧脸,凌厉的眸色仅仅在裴定柔身上停留了一瞬,便刺得她浑身不自在。
如同有人将她的头发一根根攥在手里,随时要拔掉其中一根的感觉。
话本子里生得俊美的男子,都是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
如今看来,其实不然。
皮相好的人,不一定好相处。
裴定柔暗暗想道。
所幸韩赴很快又转了回去,朝着裴叡道:“几近愈合,圣人放心。”
“话虽如此,还是要好生将养。”
彼时一战,韩赴肩膀上的筋骨几近截断,又埋在尸堆里,被发现时早已神识不清。
回京之路,长途颠簸,他硬是凭借着军医放置在口中的几张薄薄的百年参片,吊着最后一丝气力,撑了几个月到达京都,然后奇迹般活了下来。
因此身上虽伤重,时日转移,倒也慢慢愈合了。
只是外伤确实还未好全。
裴定柔听着喋喋不休的关怀之词从父亲嘴中溢出,而那人似乎无甚回应的兴致。
要么点头,要么称是。
话也太少了。
没意思。
她听着听着,不由得打了个哈欠。
一番寒暄关怀后,裴叡才将话题引到了一年前,那场致使韩随部戍守将士折损殆尽的战役。
“苏其谷一战,氐漠野心已现。”裴叡提及那场吃了大亏的败仗,仍旧百感交集,“若非部落突发内乱,只怕奎满早已率部将我东晟西北五城收入囊中。”
“每每想到此处,朕便夜不安枕。”他继续道,“你父亲是忠臣良将……”
彼时,同重伤的韩赴一起运回京城的,还有他父亲韩随的遗体。
皇帝裴叡见少时的玩伴躺在自己面前,恸哭不已,命以国礼安葬,谥号辅国将军。
“意恣十数年前离京时与朕匆匆一见,不成想竟成了最后一面……”
韩赴默默地听着,未发一言。
“年少时我与你父亲以兄弟相称,如今他离去,你只管安心养在宫里,万事莫要担心。”
“兵部这些日子以来一一清查,阵亡将士的名单一出,朕便会下旨按户拨款抚恤家眷,”裴叡神色凝重,“还会命人著书,将每个名字记录在册,日日香烛供奉,东晟不会让任何一个为国牺牲的将士成为孤魂野鬼。”
纵然现在国库并不充裕,但唯有此举,才能安抚战死将士的亡魂,宽慰痛失丈夫和儿子的一众家眷。
韩赴听毕,沉默片刻后,终于忍不住开口,说了一长串话:“既然圣人知晓氐漠已为心腹之患,为何不早日整发兵马,以平外患?”
自他在京中养伤,已数月有余,苏其谷战后,未见朝廷任何动作。
氐漠部落内乱又能持续多久?待到奎满将反叛的弟弟收拾完,反身继续进犯,到时又要如何应对?
况且奎满此番来犯古怪,若非东晟军营中出了细作,事先又怎会毫无防范。而面前的这位金尊玉贵的皇帝,似乎并不急于弄清楚这一切,也没有整合军马出征的打算。
难道那葬送的近万将士性命就如同落入水中的一片尘埃,连一丝涟漪都无法激起?
“你要同我阿耶这样说话吗?”
冷淡的语气中些许按捺不住的质问直逼裴叡,裴定柔听了很是不舒心,立刻替父亲反驳:“你可知连年灾祸,国力损耗多少?”
韩赴扫了她一眼,没有继续说话。
裴定柔并不打算就此停下,振振有词道:“你又知晓我阿耶为农田岁岁无收,国库空虚财政吃紧,而殚精竭虑,夜夜忧虑吗?”
“在这个当口,又要出一大笔抚恤阵亡将士的妻儿,如今将军却说要出征氐漠,难道不是妄语?”
“年年!”裴叡呵止道。
韩赴眉心微蹙,侧眸打量她。
只听得门外一阵嘈杂声传来。
哒哒哒哒哒哒。
轻快的脚步声中夹杂着丁铃当啷的清脆金属声,顺着殿前的十几道平滑的石阶而渐近。
“青天白日的,关着门做什么?”
门口王内官的声音愈发洪亮清晰:“哎哟,公主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圣人方才同好几位大臣商议政事呢,现下刚刚结束,等下准备见......”
“那正好,我去陪陪阿耶。”
殿内的老皇帝哪能不知道来人是谁,怔住片刻后,便很快反应过来。随即衣袖一挥,将桌上残余的蟹壳赶到瓷碟里,沾着蟹黄的手在身上胡乱蹭了蹭,将头发拢了两束到身前,才将衣袖放下,正襟危坐。
“公主来看您了,圣人!”王真的声音隔着门,却十分响亮,待到声音落地,才磨磨蹭蹭的推开了殿门。
裴定柔直直的迈过宫门槛,进了正殿,才瞧见自己的父亲。
双手搭在膝上,金冠笼发,腰背直立,威严的低头审视着面前的奏书。
好一派天子风范。
“阿耶!”
她又近了两步,裴叡并未抬头,目光停留在那封摊在书案中央的奏书上,盯着一处字不放,语气甚是平和:“这么早过来,可用了早膳?”
“还没呢,”裴定柔回答,眸子顺着将殿内的帘幕柜几扫了一遍,皆是一无所获,“阿耶吃过了吗?”
身后跟着的王真连忙道:“圣人早前已经用过了,按照此前拟定的菜馔,今日早膳是鸡丝粥配风味小菜。”
“公主放心,有老奴在,一定好好盯着圣人的饮食。”
裴叡点了点头:“菜蔬爽脆,粥米细腻,膳房的庖厨手艺愈发精进了。”
“阿耶喜欢就好,那明日还吃这几样,我陪阿耶一起吃。”裴定柔又往前了几步。
咦?
嗅嗅。
殿内虽然焚了暖香,在兽足香炉散出的阵阵幽香中,裴定柔仍然捕捉到了一股隐约的鲜味。
再嗅嗅。
?
裴叡看着女儿顺着书柜,一路嗅到旁边的半扇青纱帘幕,掀起青纱又闻了闻。
然后转过方向,朝着自己走了过来。
瞧着她满目狐疑,裴叡曲了曲盘起的腿,将案几下的瓷碟又往里推了推:“好孩子,你这是做什么?”
裴定柔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抬了抬下巴,一双杏眼圆睁,审视的目光明晃晃地落在了他身上,她故意拖长了声音:“阿~~耶?”
殿上端坐的老父亲,被她直愣愣的盯着,手心很快出了汗,抖了抖衣袖,很是不经意的盖住了手背,然后掌心偷偷在袖内蹭了蹭。
父女两人就这么你望着我,我瞧着你。
僵持了片刻。
微微蹙起的眉下是愈发不自然的眸色,裴叡想到了什么,望向一旁的王真,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询问道:“那孩子到了没有?”
王内官会意,连忙点头:“小将军早已在殿外恭候多时了,只待圣人传召呢。”
“阿~耶!你有没有......”
不待裴定柔说完,便被父亲无情打断:“那快让他进来,伤重未愈,久站可不好。”
王真摆了摆手,身后那两个年纪小的红衣内官便去请来人,而他则将裴定柔牵到一旁,照旧拿了个软垫子哄她靠着:“公主坐。”
裴定柔将垫子往自己怀里一塞,明澈的目光仍未从裴叡身上移开,但父亲似乎有意避开自己似的,手上那封奏书先是放到砚台旁,又拿起来摩挲了两下,然后放到了另一侧。
行为非常可疑。
思绪很快被门外而来的脚步声吸引,裴定柔顺着声音的方向看过去。
那脚步声虽然轻,却并不缓,隐隐透着凌厉的寒意。
抬眸间,只见一道颀长身影,三两步卷起一阵爽快的风,利落而至。
来人因背着光,面容一时看不清,身形轮廓却异常清晰。
如同被利刃劈出的线条般,被铁凿石刻雕出了这道挺拔的模子。
一件黛紫色的束腰劲装显得身形愈发纤长精瘦。
他腰间坠着一把很是特别的剑,剑鞘漆黑如夜,靠近剑锋的那颗暗红宝石如同黑夜中渐显的猩红兽眼,剑柄约莫三指宽,用灰红的兽皮缠了厚厚的一层。
行走动作间,莫不流露出一股肃杀之气。
裴定柔不由得将怀里的软垫又拢紧了些。
这人身量同她阿兄差不多,但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
直觉告诉她,这是一个久经厮杀的人。
搞不好就是话本子里写的那种,以杀人嗜血为乐的反派角色。
见他进殿却并未被卸兵刃,又见父亲神色如常,裴定柔不免开始猜测来人的身份。
待到来人又近了些,裴定柔这才将他面容瞧清楚。
男子神色虽冷,皮相却尤其出众。
流畅而肆意的线条勾勒出一双瑞凤眼,眼尾上挑。他虽垂着眸,却不难想象抬眼后、眸光流动时会迸发怎样的傲气。
从前读的话本子里,写的那些骑着高头大马的俊俏小郎君算是有了生动鲜活的模样。
只是眼前的这位,气质与书中所描绘的温润体贴、能言善辩的郎君形象相差甚远。
倒是有些像昨日读的那本霸道郎君俏娘子里,皮相绝美但行为非常恶劣、以折磨女主角为乐的大反派。
想到这里,裴定柔又抬头瞄了韩赴一眼,头上缀着的簪钗步摇碰撞间,发出丁零当啷的细碎声响。
嗯,确实像。
但见他神色虽冷,礼数却周全,朝着皇帝裴叡一拜:“圣人安。”
裴叡瞧见韩赴方才进来时,行动间并无阻滞异常,欣慰地点了点头:“看上去确实是好的差不多了。”
想数月前,这孩子还是躺在榻上,发着高热,浑身缠着带血的药布白纱,奄奄一息的模样,裴叡不由得心生些许长辈的关怀来。
“手上和肩上的筋骨恢复的如何了?”
韩赴淡然,抬了抬右手,又在空中摆了摆。
裴定柔见这人惜字如金,只用行动来向阿耶展示无恙,不免有些不快。
她阿耶可是天子!
任凭多大的官,谁见了阿耶不是问言即答的,哪有这样敢不发一言的。
裴叡却并未计较这些,只道:“还是伤得太重了……朕还记得你被抬回来的时候,跟个血人似的。如今要慢慢将养,身上的伤可不是一时就能痊愈的。”
原来是韩随将军独子,韩赴。
他父亲在边境为国捐躯,举国臣民敬重,即便是深居宫中的裴定柔,也知晓京都百姓有多崇敬这位老将军。按理说虎父无犬子,但眼前这人却像个锯了嘴的闷葫芦,瞧不出一点英雄之子的模样。
裴定柔仔细打量了一番,才把韩赴同大半年前那个躺在担架上、脸蛋灰里透白、肩上还有个血窟窿的人联系在一起。
嘶。
听闲云说,太医局几个医官连同军医扎在屋子里好几日,血水倒了一盆又一盆,才将人从阎王殿抢了回来。
真惨啊。
审视的目光迅速被韩赴捕捉,他微微侧脸,凌厉的眸色仅仅在裴定柔身上停留了一瞬,便刺得她浑身不自在。
如同有人将她的头发一根根攥在手里,随时要拔掉其中一根的感觉。
话本子里生得俊美的男子,都是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
如今看来,其实不然。
皮相好的人,不一定好相处。
裴定柔暗暗想道。
所幸韩赴很快又转了回去,朝着裴叡道:“几近愈合,圣人放心。”
“话虽如此,还是要好生将养。”
彼时一战,韩赴肩膀上的筋骨几近截断,又埋在尸堆里,被发现时早已神识不清。
回京之路,长途颠簸,他硬是凭借着军医放置在口中的几张薄薄的百年参片,吊着最后一丝气力,撑了几个月到达京都,然后奇迹般活了下来。
因此身上虽伤重,时日转移,倒也慢慢愈合了。
只是外伤确实还未好全。
裴定柔听着喋喋不休的关怀之词从父亲嘴中溢出,而那人似乎无甚回应的兴致。
要么点头,要么称是。
话也太少了。
没意思。
她听着听着,不由得打了个哈欠。
一番寒暄关怀后,裴叡才将话题引到了一年前,那场致使韩随部戍守将士折损殆尽的战役。
“苏其谷一战,氐漠野心已现。”裴叡提及那场吃了大亏的败仗,仍旧百感交集,“若非部落突发内乱,只怕奎满早已率部将我东晟西北五城收入囊中。”
“每每想到此处,朕便夜不安枕。”他继续道,“你父亲是忠臣良将……”
彼时,同重伤的韩赴一起运回京城的,还有他父亲韩随的遗体。
皇帝裴叡见少时的玩伴躺在自己面前,恸哭不已,命以国礼安葬,谥号辅国将军。
“意恣十数年前离京时与朕匆匆一见,不成想竟成了最后一面……”
韩赴默默地听着,未发一言。
“年少时我与你父亲以兄弟相称,如今他离去,你只管安心养在宫里,万事莫要担心。”
“兵部这些日子以来一一清查,阵亡将士的名单一出,朕便会下旨按户拨款抚恤家眷,”裴叡神色凝重,“还会命人著书,将每个名字记录在册,日日香烛供奉,东晟不会让任何一个为国牺牲的将士成为孤魂野鬼。”
纵然现在国库并不充裕,但唯有此举,才能安抚战死将士的亡魂,宽慰痛失丈夫和儿子的一众家眷。
韩赴听毕,沉默片刻后,终于忍不住开口,说了一长串话:“既然圣人知晓氐漠已为心腹之患,为何不早日整发兵马,以平外患?”
自他在京中养伤,已数月有余,苏其谷战后,未见朝廷任何动作。
氐漠部落内乱又能持续多久?待到奎满将反叛的弟弟收拾完,反身继续进犯,到时又要如何应对?
况且奎满此番来犯古怪,若非东晟军营中出了细作,事先又怎会毫无防范。而面前的这位金尊玉贵的皇帝,似乎并不急于弄清楚这一切,也没有整合军马出征的打算。
难道那葬送的近万将士性命就如同落入水中的一片尘埃,连一丝涟漪都无法激起?
“你要同我阿耶这样说话吗?”
冷淡的语气中些许按捺不住的质问直逼裴叡,裴定柔听了很是不舒心,立刻替父亲反驳:“你可知连年灾祸,国力损耗多少?”
韩赴扫了她一眼,没有继续说话。
裴定柔并不打算就此停下,振振有词道:“你又知晓我阿耶为农田岁岁无收,国库空虚财政吃紧,而殚精竭虑,夜夜忧虑吗?”
“在这个当口,又要出一大笔抚恤阵亡将士的妻儿,如今将军却说要出征氐漠,难道不是妄语?”
“年年!”裴叡呵止道。
韩赴眉心微蹙,侧眸打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