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儿纤手取过那支白玉梅花步摇,小心翼翼簪入沈星鸾叠瀑般的青丝间。几瓣莹白玉梅,依偎乌发,愈发衬得她肌肤欺霜赛雪,一对眸子流转间,自带诗画难描的清韵。
待妆奁收拾妥帖,沈星鸾方扶了扶帷帽的纱缘,莲步轻移,身姿若风拂弱柳,款款行至前厅。厅中,沈氏与沈星月早已安坐,晨曦透过窗格斜斜洒落,伴着淡淡茶香。
沈星月瞧见她来,眸中漾起喜色,连忙起身迎上,绕着她转了半圈,笑语似银铃撞碎:“阿姐身子可大安了?好端端的,作甚还戴着帷帽,将这倾城容貌遮得严严实实。”
“月儿又来取笑阿姐。”沈星鸾语声温和,唇角勾起一抹浅笑,如春水初生微澜,“将养了两日,已无甚大碍。只是昨日大夫来瞧过,嘱咐说病根未清,不宜见风,这才戴上了。倒是此番病一场,反劳月儿挂念了。”
沈星月眼波盈盈,笑意更深,上前亲昵地挽住她的手臂:“自家姐妹,说什么劳烦挂念!月儿是想着,今日这梅园赏花宴,听闻来的才俊郎君不少,阿姐正该仔细看看。若能觅得一位意中人,岂非一段佳话?”
坐于上首的沈氏闻言,亦目光慈爱地望过来,温声笑道:“月儿所言甚是。鸾儿,今日赴宴,不妨多留心些。若真有瞧得上眼的公子,只管回来同娘讲,自有我和你父亲替你周全。”言罢,她又转向沈星月,含笑叮嘱,“月儿也是一般,若遇着真心喜欢的,母亲一样为你们做主。”
“娘又拿我们姐妹打趣。”沈星鸾轻嗔一声,目光若有似无地拂过沈星月。见她闻言已是低眉垂首,双颊透出淡淡红晕,一副不胜娇羞的模样,沈星鸾便也顺势抬袖掩唇,作出几分羞赧之态,眼波顾盼间,一派姐妹融洽景象。
恰在此时,府中老管家王伯脚步匆匆自外间进来,趋至近前,躬身回禀:“夫人,大姑娘,二姑娘,车马俱已备好,在外候着了。”
一行人遂起身,由丫鬟仆妇簇拥着登车。马车启动,车轮辚辚,碾过青石板路,缓缓驶离沈府。沈星鸾拣了车厢一角倚靠,指尖微挑薄纱车帘,静静看着窗外流动的街景。
时辰尚早,京都市井已是一片喧腾景象。沿街叫卖的小贩声调各异,行人往来如织,喧闹之声不绝于耳。
马车行出繁华街市,渐离京都城郭,径直往城郊凤熹山的梅园方向而去。一路行来,道旁已有梅树渐次开放,疏影横斜,暗香浮动,那清冽馥郁的气息随风潜入车厢,沁人心脾。沈星鸾撩起帘角,遥遥望见梅园入口处已是车马络绎不绝,锦衣华服往来穿梭,显是京中世家贵胄、公子名媛皆已汇聚于此。晨光之下,但见珠围翠绕,裙裾生辉,恍若一幅流动的盛世绘卷铺陈开来。
“听人说,今日连北齐那位长平公主也来了梅园,想来这场赏花宴,必定热闹非凡。”沈星月凝望着那方盛景,眸底跳跃着期盼的光彩,语气也轻快起来,“亦不知那位盛传的傅将军,今日是否也会露面。”
沈星鸾闻言,不动声色地侧眸睨了她一眼。忆起前世沈星月一颗心都扑在卫子安身上,今生竟会对一个素未谋面的傅将军这般念兹在兹,其中况味,委实引人寻思。
说话间,马车已至梅园正门外,缓缓停稳。丫鬟们上前,小心搀扶主子们下车,裙摆拂过车辕,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响。
眼前朱漆重门巍峨矗立,门前车水马龙,人声嘈杂。然这喧嚣之中,却又夹杂着禁卫军甲胄碰撞的清冷声响。一队队甲胄鲜明的皇家侍卫,身姿笔挺如松,肃立于门庭内外,目光锐利如电,无声地散发出一股凛然威压,令周遭空气都似凝重了几分。
沈氏奉上烫金拜帖,由侍卫验过,一行人遂穿过重门,踏入了梅园深处。
园内鹅卵石小径蜿蜒,如玉带缠绕。沈星鸾莲步轻移,步态沉静。行不多时,一阵清朗笑语随风飘至,遥遥望去,梅林掩映间,一座敞轩凉亭内,正围聚着一群衣饰华贵的世家子弟,他们品评诗文,言笑晏晏,一派喧然景象。
沈星月眸光闪动,伸手扯住沈星鸾的衣袖,语带娇憨:“阿姐,那边瞧着好生热闹,咱们也过去看看?”
沈星鸾隔着薄纱帷帽,视线淡然扫过那喧闹的人群。前世此番景象,她早已司空见惯,如今重历,只余聒噪之感,再无半分兴致。她声音不高不低:“月儿,你同母亲去吧。赏花宴还未正式开席,我有些乏了,想寻个僻静处歇歇脚。”
沈星月眼底的笑意几乎要满溢出来,却又被她匆匆敛去。她反手亲昵挽住沈星鸾的臂弯,声音愈发柔婉:“阿姐身子不适?那还是月儿陪着阿姐吧。”
沈星鸾摇了摇头,眉宇间透着一丝倦怠:“不必。不过是车马劳顿罢了,阿姐想独个儿静一静。悦儿同母亲去玩吧,莫负了这园中景致。”
沈氏见沈星鸾确实面色恹恹,不似作伪,便不再勉强,只温言嘱咐了几句,便携了沈星月往那热闹处去了。
待她们身影远去,沈星鸾方避开人群,沿着一条岔路独行,欲觅一清净地小憩。未行几步,却听得前方似有隐约的啜泣之声。她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的梅树下,蜷着一个身影,是个衣衫褴褛的小姑娘。
那女孩看去不过十三四岁年纪,身上的衣物虽已破旧,沾染尘泥,却难掩其眉宇间的清灵秀气。
“姑娘缘何在此独自垂泪?”沈星鸾走近,温声问道。
女孩闻声似欲站起,脚下却不稳,身形一晃险些栽倒。沈星鸾眼疾手快,上前一步伸手扶稳了她。这一扶之下,才瞥见女孩裸露的脚踝上,一道殷红的划痕,血迹未干,瞧着颇有些怵目。
“本…呜…我今日是随表兄来园子里赏玩的,”女孩带着哭腔,断断续续地解释,“听人说…说这株老梅树是神树,若将写了心愿的红绸系上去,心愿就能成真…我便想来试试……谁知…谁知刚爬上去就摔了下来,崴了脚不说,裙裳也被树枝给刮破了……”
沈星鸾听她言语,心中微动,抬首望向那株老梅。果然见古梅虬枝盘结,姿态苍劲,宛若卧龙,枝头红梅怒放,繁花似锦,艳若朝霞,灼灼其华。
此树确有来历,相传乃一千六百年前某位高僧手植,饱经岁月,至今仍是这片梅林的镇园之宝。只是梅园占地甚广,路径复杂,能准确寻到此树所在之人,并不算多。
“姑娘莫要惊慌,我这里有金疮药。”沈星鸾说着,从腰间荷包里取出一个小巧的白瓷瓶,顺势摘下了帷帽,露出清丽的面容。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为女孩处理伤口,指尖轻柔地将药膏敷上,复又缓缓揉开。
“还疼得厉害么?”她低声询问。
“不…不疼了。”女孩泪眼婆娑地抬起头,目光里满是感激,直直望着沈星鸾,那眼神清澈得如同山间溪泉,“姐姐…你生得真好看,心肠也好。意儿…意儿求姐姐一事,能不能…能不能帮意儿将这红绸挂到那边的枝桠上?”言语间,她素手指向不远处一截梅枝,眼神怯怯,带着央求,令人实难推拒。
沈星鸾原是想婉谢的,然对上那双泪光盈盈的眸子,心终究是软了下来。她接过红绸,提裙敛裾,小心翼翼地攀上了梅树。玉指轻拈,将红绸系于女孩所指的那处枝桠。系稳之后,正待扶着粗砺的树干徐徐而下,哪知恰在此时,一道黑影毫无征兆地自树下疾掠而过,迅捷仿若鬼魅,带起一阵森然冷风。
她心头猛地一跳,脚下霎时失了凭依,整个人猝不及防地向下跌去。一瞬间,只觉天旋地转,梅枝剧颤,簌簌落英。
电光石火间,一双坚实有力的臂膀已稳稳接住了她下坠的身躯。沈星鸾惊魂未定,下意识攥紧了那人胸前的衣襟,而后缓缓抬眸,目光甫一触及那张俊美无俦的面容,心神骤然一滞。
眼前的男子剑眉斜飞入鬓,目若朗星,鼻梁高挺如玉琢,薄唇微抿,透着几分疏离的冷峻。一双墨色深眸正沉静地凝视着她,深邃似不见底的寒潭,仿佛能将人的心魂都吸进去。他身后,殷红的梅瓣正纷纷扬扬,如雨飘落,愈发衬得他那张清冷的脸庞宛若月下谪仙,俊美得令人心惊,不敢逼视。
那一刹那,沈星鸾只觉心跳仿佛漏跳了一拍,竟忘了挣脱,亦忘了言语。近在咫尺的容颜,与这漫天飞舞的红梅交织成景,恰似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卷,让她一时意夺神摇,久久未能回过神来。
“姑娘可曾受伤?”男子低沉的嗓音在她耳畔响起,清冽中带着一丝难察的温润,如同泉水击石。沈星鸾这才猛然惊觉自己竟仍被他抱在怀中,脸上霎时飞起红霞,连忙挣扎着落了地。
她刚一站稳,那名唤意儿的女孩便急急扑了上来,泪眼汪汪地抱住她:“姐姐,你没事罢!方才可吓死意儿了!幸得表兄及时赶到接住了姐姐,不然……不然意儿定要愧疚死了。”
沈星鸾定了定神,轻拍女孩纤弱的背脊,柔声安慰道:“我无事,莫怕。多谢这位公子出手相救。”语毕,她转向那男子,敛衽微福,以示谢意。
“举手之劳,姑娘不必挂怀。”男子声音依旧淡然,却似乎比方才又添了一分暖意,“既姑娘安好,舍妹还需回去更衣,我等便先行告退了。今日援手之情,在下亦铭感于心。”话落,他便牵起女孩的手,转身欲走。那女孩临行前,还不忘回眸朝着沈星鸾甜甜一笑,嗓音清脆如银铃,隔着疏落的梅林唤道:“神仙姐姐,咱们赏花宴上再见呀!”
沈星鸾怔了怔,方轻声应了个“好”字。待那二人身影消失在梅林深处,她才缓缓戴上轻纱帷帽,将眼底尚未平复的波澜尽数遮掩。深深吸了几口带着梅香的冷气,待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方才挪动脚步,朝着赏花宴的主场地方向行去。
一路行至沈氏与沈星月休憩之处,她悄然走近。
沈氏见她回来,立时压低了声音,关切地问道:“鸾儿,身子可好些了?怎去了这许久?”
沈星鸾唇边漾开一抹浅淡的笑意,柔声回道:“娘亲放心,女儿无碍,方才只是略感有些倦怠,歇了片刻,如今已好多了。”帷帽的轻纱之下,她脸庞白皙依旧,只是那笑意轻浅,如风中梅瓣,难掩眉宇间一丝若有若无的疲色与恍惚。
阿姐,你方才不在,可错过了好景致!”沈星月压低嗓音,凑到沈星鸾耳畔,眼瞳里闪烁着按捺不住的兴奋光芒,“梅林那边方才诸位公子斗诗,当真精彩!尤其那位拔得头筹的公子,不过寥寥数语,便引得满堂喝彩,那份从容气度,啧啧……”她意犹未尽地咂了咂嘴,仿佛那风采仍在眼前。
沈星鸾闻言,微不可察地按了按隐隐作痛的额角,面上却扬起一抹浅笑,透过轻纱,语声带着几分戏谑:“哦?瞧这模样,月儿的心怕是已被那公子偷去了。”嗓音依旧温和,只是那笑意未达眼底,眸中一闪而逝的落寞,恰被垂落的纱幔遮掩。
沈星月脸颊飞上一抹红霞,正待娇嗔着分辩几句,却听得不远处人群渐起骚动,隐隐有衣袂摩挲与低声传语之音传来,盖过了园中的丝竹之乐。
不过片刻,随着内侍一声恭报,一位气度雍容的华服妇人便在侍女簇拥下,自疏影横斜的梅林深处缓缓步出。她鬓角虽染微霜,然眉宇间自有岁月沉淀的威仪与风华,正是当今圣上的胞姐,大梁的长公主殿下。
园中宾客纷纷起身,敛衽垂首,恭敬行礼。长公主含笑抬手,示意众人免礼落座。赏花宴随之正式启幕,一时之间,乐声悠扬,舞袖翩跹,暗香浮动于觥筹交错间。只是歌舞虽则赏心悦目,上座的长公主却似乎兴致不高,指尖轻点着扶手,眸光略显几分倦怠。
这细微的神色变化,却被一直留意着的沈星月捕捉个正着。她不动声色地瞥了眼身旁安静端坐、以帏帽遮面的沈星鸾,唇边极快地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轻哂。随即,她理了理衣袖,莲步轻移,自席间袅袅而出,行至场中,盈盈一拜,嗓音清亮婉转:“恭请长公主殿下金安。今日梅英疏淡,春意正浓,方才园中已有才子即景抒怀,想来席间定亦不乏锦心绣口之士。臣女斗胆,窃以为与其只赏歌舞,何不趁此良辰,请殿下主持,邀众宾客一同拈题赋诗,以文会友,岂不更添雅趣?”
长公主原本微垂的眼睫倏然抬起,倦意顿消,眸中漾起兴味的光泽,她轻轻抚掌,笑道:“此议甚好!本宫亦觉此宴少了些笔墨之趣。”目光落在沈星月身上,细细打量,语带赞赏:“瞧这伶俐可人的模样,言语也颇为得体。你是哪家的小姐?”
沈星月维持着完美的浅笑,再次欠身,柔声回道:“多谢殿下谬赞。臣女丞相府沈自山之次女,闺名星月。”
长公主微微颔首,目露赞许:“原是沈相家的二小姐,果然是教养得宜,气度不凡。既然是你这般兰心蕙质,提出此议,不如便由你先来一首,为今日诗会启篇如何?”
沈星月敛衽一礼,姿态谦恭,言辞恳切:“殿下谬赞。臣女这点浅陋文墨,怎敢在诸位名士之前献丑。还请殿下容臣女稍作思量,先请席间才俊一展风华,臣女再勉力跟从,或可不致太过粗鄙,污了殿下清听。”
长公主听她应对得体,更添几分欣赏,朗声笑道:“嗯,知礼懂度,沈相好福气!说得也有理。那诸位青年才俊,哪位愿为本宫、为这满园春色,先献佳作啊?”
此言方落,便听得一清越之声响起,温雅谦和,如玉石轻叩:“皇姑母既有此雅兴,那便让臣侄来起个头吧。”
那说话之人声音一如往昔那般温润如玉,在沈星鸾耳中却宛如魔音灌脑,每一个字都似刀剜在心上。
她猛地抬头,隔着帏帽的轻纱,死死凝视那起身之人。
待妆奁收拾妥帖,沈星鸾方扶了扶帷帽的纱缘,莲步轻移,身姿若风拂弱柳,款款行至前厅。厅中,沈氏与沈星月早已安坐,晨曦透过窗格斜斜洒落,伴着淡淡茶香。
沈星月瞧见她来,眸中漾起喜色,连忙起身迎上,绕着她转了半圈,笑语似银铃撞碎:“阿姐身子可大安了?好端端的,作甚还戴着帷帽,将这倾城容貌遮得严严实实。”
“月儿又来取笑阿姐。”沈星鸾语声温和,唇角勾起一抹浅笑,如春水初生微澜,“将养了两日,已无甚大碍。只是昨日大夫来瞧过,嘱咐说病根未清,不宜见风,这才戴上了。倒是此番病一场,反劳月儿挂念了。”
沈星月眼波盈盈,笑意更深,上前亲昵地挽住她的手臂:“自家姐妹,说什么劳烦挂念!月儿是想着,今日这梅园赏花宴,听闻来的才俊郎君不少,阿姐正该仔细看看。若能觅得一位意中人,岂非一段佳话?”
坐于上首的沈氏闻言,亦目光慈爱地望过来,温声笑道:“月儿所言甚是。鸾儿,今日赴宴,不妨多留心些。若真有瞧得上眼的公子,只管回来同娘讲,自有我和你父亲替你周全。”言罢,她又转向沈星月,含笑叮嘱,“月儿也是一般,若遇着真心喜欢的,母亲一样为你们做主。”
“娘又拿我们姐妹打趣。”沈星鸾轻嗔一声,目光若有似无地拂过沈星月。见她闻言已是低眉垂首,双颊透出淡淡红晕,一副不胜娇羞的模样,沈星鸾便也顺势抬袖掩唇,作出几分羞赧之态,眼波顾盼间,一派姐妹融洽景象。
恰在此时,府中老管家王伯脚步匆匆自外间进来,趋至近前,躬身回禀:“夫人,大姑娘,二姑娘,车马俱已备好,在外候着了。”
一行人遂起身,由丫鬟仆妇簇拥着登车。马车启动,车轮辚辚,碾过青石板路,缓缓驶离沈府。沈星鸾拣了车厢一角倚靠,指尖微挑薄纱车帘,静静看着窗外流动的街景。
时辰尚早,京都市井已是一片喧腾景象。沿街叫卖的小贩声调各异,行人往来如织,喧闹之声不绝于耳。
马车行出繁华街市,渐离京都城郭,径直往城郊凤熹山的梅园方向而去。一路行来,道旁已有梅树渐次开放,疏影横斜,暗香浮动,那清冽馥郁的气息随风潜入车厢,沁人心脾。沈星鸾撩起帘角,遥遥望见梅园入口处已是车马络绎不绝,锦衣华服往来穿梭,显是京中世家贵胄、公子名媛皆已汇聚于此。晨光之下,但见珠围翠绕,裙裾生辉,恍若一幅流动的盛世绘卷铺陈开来。
“听人说,今日连北齐那位长平公主也来了梅园,想来这场赏花宴,必定热闹非凡。”沈星月凝望着那方盛景,眸底跳跃着期盼的光彩,语气也轻快起来,“亦不知那位盛传的傅将军,今日是否也会露面。”
沈星鸾闻言,不动声色地侧眸睨了她一眼。忆起前世沈星月一颗心都扑在卫子安身上,今生竟会对一个素未谋面的傅将军这般念兹在兹,其中况味,委实引人寻思。
说话间,马车已至梅园正门外,缓缓停稳。丫鬟们上前,小心搀扶主子们下车,裙摆拂过车辕,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响。
眼前朱漆重门巍峨矗立,门前车水马龙,人声嘈杂。然这喧嚣之中,却又夹杂着禁卫军甲胄碰撞的清冷声响。一队队甲胄鲜明的皇家侍卫,身姿笔挺如松,肃立于门庭内外,目光锐利如电,无声地散发出一股凛然威压,令周遭空气都似凝重了几分。
沈氏奉上烫金拜帖,由侍卫验过,一行人遂穿过重门,踏入了梅园深处。
园内鹅卵石小径蜿蜒,如玉带缠绕。沈星鸾莲步轻移,步态沉静。行不多时,一阵清朗笑语随风飘至,遥遥望去,梅林掩映间,一座敞轩凉亭内,正围聚着一群衣饰华贵的世家子弟,他们品评诗文,言笑晏晏,一派喧然景象。
沈星月眸光闪动,伸手扯住沈星鸾的衣袖,语带娇憨:“阿姐,那边瞧着好生热闹,咱们也过去看看?”
沈星鸾隔着薄纱帷帽,视线淡然扫过那喧闹的人群。前世此番景象,她早已司空见惯,如今重历,只余聒噪之感,再无半分兴致。她声音不高不低:“月儿,你同母亲去吧。赏花宴还未正式开席,我有些乏了,想寻个僻静处歇歇脚。”
沈星月眼底的笑意几乎要满溢出来,却又被她匆匆敛去。她反手亲昵挽住沈星鸾的臂弯,声音愈发柔婉:“阿姐身子不适?那还是月儿陪着阿姐吧。”
沈星鸾摇了摇头,眉宇间透着一丝倦怠:“不必。不过是车马劳顿罢了,阿姐想独个儿静一静。悦儿同母亲去玩吧,莫负了这园中景致。”
沈氏见沈星鸾确实面色恹恹,不似作伪,便不再勉强,只温言嘱咐了几句,便携了沈星月往那热闹处去了。
待她们身影远去,沈星鸾方避开人群,沿着一条岔路独行,欲觅一清净地小憩。未行几步,却听得前方似有隐约的啜泣之声。她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的梅树下,蜷着一个身影,是个衣衫褴褛的小姑娘。
那女孩看去不过十三四岁年纪,身上的衣物虽已破旧,沾染尘泥,却难掩其眉宇间的清灵秀气。
“姑娘缘何在此独自垂泪?”沈星鸾走近,温声问道。
女孩闻声似欲站起,脚下却不稳,身形一晃险些栽倒。沈星鸾眼疾手快,上前一步伸手扶稳了她。这一扶之下,才瞥见女孩裸露的脚踝上,一道殷红的划痕,血迹未干,瞧着颇有些怵目。
“本…呜…我今日是随表兄来园子里赏玩的,”女孩带着哭腔,断断续续地解释,“听人说…说这株老梅树是神树,若将写了心愿的红绸系上去,心愿就能成真…我便想来试试……谁知…谁知刚爬上去就摔了下来,崴了脚不说,裙裳也被树枝给刮破了……”
沈星鸾听她言语,心中微动,抬首望向那株老梅。果然见古梅虬枝盘结,姿态苍劲,宛若卧龙,枝头红梅怒放,繁花似锦,艳若朝霞,灼灼其华。
此树确有来历,相传乃一千六百年前某位高僧手植,饱经岁月,至今仍是这片梅林的镇园之宝。只是梅园占地甚广,路径复杂,能准确寻到此树所在之人,并不算多。
“姑娘莫要惊慌,我这里有金疮药。”沈星鸾说着,从腰间荷包里取出一个小巧的白瓷瓶,顺势摘下了帷帽,露出清丽的面容。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为女孩处理伤口,指尖轻柔地将药膏敷上,复又缓缓揉开。
“还疼得厉害么?”她低声询问。
“不…不疼了。”女孩泪眼婆娑地抬起头,目光里满是感激,直直望着沈星鸾,那眼神清澈得如同山间溪泉,“姐姐…你生得真好看,心肠也好。意儿…意儿求姐姐一事,能不能…能不能帮意儿将这红绸挂到那边的枝桠上?”言语间,她素手指向不远处一截梅枝,眼神怯怯,带着央求,令人实难推拒。
沈星鸾原是想婉谢的,然对上那双泪光盈盈的眸子,心终究是软了下来。她接过红绸,提裙敛裾,小心翼翼地攀上了梅树。玉指轻拈,将红绸系于女孩所指的那处枝桠。系稳之后,正待扶着粗砺的树干徐徐而下,哪知恰在此时,一道黑影毫无征兆地自树下疾掠而过,迅捷仿若鬼魅,带起一阵森然冷风。
她心头猛地一跳,脚下霎时失了凭依,整个人猝不及防地向下跌去。一瞬间,只觉天旋地转,梅枝剧颤,簌簌落英。
电光石火间,一双坚实有力的臂膀已稳稳接住了她下坠的身躯。沈星鸾惊魂未定,下意识攥紧了那人胸前的衣襟,而后缓缓抬眸,目光甫一触及那张俊美无俦的面容,心神骤然一滞。
眼前的男子剑眉斜飞入鬓,目若朗星,鼻梁高挺如玉琢,薄唇微抿,透着几分疏离的冷峻。一双墨色深眸正沉静地凝视着她,深邃似不见底的寒潭,仿佛能将人的心魂都吸进去。他身后,殷红的梅瓣正纷纷扬扬,如雨飘落,愈发衬得他那张清冷的脸庞宛若月下谪仙,俊美得令人心惊,不敢逼视。
那一刹那,沈星鸾只觉心跳仿佛漏跳了一拍,竟忘了挣脱,亦忘了言语。近在咫尺的容颜,与这漫天飞舞的红梅交织成景,恰似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卷,让她一时意夺神摇,久久未能回过神来。
“姑娘可曾受伤?”男子低沉的嗓音在她耳畔响起,清冽中带着一丝难察的温润,如同泉水击石。沈星鸾这才猛然惊觉自己竟仍被他抱在怀中,脸上霎时飞起红霞,连忙挣扎着落了地。
她刚一站稳,那名唤意儿的女孩便急急扑了上来,泪眼汪汪地抱住她:“姐姐,你没事罢!方才可吓死意儿了!幸得表兄及时赶到接住了姐姐,不然……不然意儿定要愧疚死了。”
沈星鸾定了定神,轻拍女孩纤弱的背脊,柔声安慰道:“我无事,莫怕。多谢这位公子出手相救。”语毕,她转向那男子,敛衽微福,以示谢意。
“举手之劳,姑娘不必挂怀。”男子声音依旧淡然,却似乎比方才又添了一分暖意,“既姑娘安好,舍妹还需回去更衣,我等便先行告退了。今日援手之情,在下亦铭感于心。”话落,他便牵起女孩的手,转身欲走。那女孩临行前,还不忘回眸朝着沈星鸾甜甜一笑,嗓音清脆如银铃,隔着疏落的梅林唤道:“神仙姐姐,咱们赏花宴上再见呀!”
沈星鸾怔了怔,方轻声应了个“好”字。待那二人身影消失在梅林深处,她才缓缓戴上轻纱帷帽,将眼底尚未平复的波澜尽数遮掩。深深吸了几口带着梅香的冷气,待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方才挪动脚步,朝着赏花宴的主场地方向行去。
一路行至沈氏与沈星月休憩之处,她悄然走近。
沈氏见她回来,立时压低了声音,关切地问道:“鸾儿,身子可好些了?怎去了这许久?”
沈星鸾唇边漾开一抹浅淡的笑意,柔声回道:“娘亲放心,女儿无碍,方才只是略感有些倦怠,歇了片刻,如今已好多了。”帷帽的轻纱之下,她脸庞白皙依旧,只是那笑意轻浅,如风中梅瓣,难掩眉宇间一丝若有若无的疲色与恍惚。
阿姐,你方才不在,可错过了好景致!”沈星月压低嗓音,凑到沈星鸾耳畔,眼瞳里闪烁着按捺不住的兴奋光芒,“梅林那边方才诸位公子斗诗,当真精彩!尤其那位拔得头筹的公子,不过寥寥数语,便引得满堂喝彩,那份从容气度,啧啧……”她意犹未尽地咂了咂嘴,仿佛那风采仍在眼前。
沈星鸾闻言,微不可察地按了按隐隐作痛的额角,面上却扬起一抹浅笑,透过轻纱,语声带着几分戏谑:“哦?瞧这模样,月儿的心怕是已被那公子偷去了。”嗓音依旧温和,只是那笑意未达眼底,眸中一闪而逝的落寞,恰被垂落的纱幔遮掩。
沈星月脸颊飞上一抹红霞,正待娇嗔着分辩几句,却听得不远处人群渐起骚动,隐隐有衣袂摩挲与低声传语之音传来,盖过了园中的丝竹之乐。
不过片刻,随着内侍一声恭报,一位气度雍容的华服妇人便在侍女簇拥下,自疏影横斜的梅林深处缓缓步出。她鬓角虽染微霜,然眉宇间自有岁月沉淀的威仪与风华,正是当今圣上的胞姐,大梁的长公主殿下。
园中宾客纷纷起身,敛衽垂首,恭敬行礼。长公主含笑抬手,示意众人免礼落座。赏花宴随之正式启幕,一时之间,乐声悠扬,舞袖翩跹,暗香浮动于觥筹交错间。只是歌舞虽则赏心悦目,上座的长公主却似乎兴致不高,指尖轻点着扶手,眸光略显几分倦怠。
这细微的神色变化,却被一直留意着的沈星月捕捉个正着。她不动声色地瞥了眼身旁安静端坐、以帏帽遮面的沈星鸾,唇边极快地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轻哂。随即,她理了理衣袖,莲步轻移,自席间袅袅而出,行至场中,盈盈一拜,嗓音清亮婉转:“恭请长公主殿下金安。今日梅英疏淡,春意正浓,方才园中已有才子即景抒怀,想来席间定亦不乏锦心绣口之士。臣女斗胆,窃以为与其只赏歌舞,何不趁此良辰,请殿下主持,邀众宾客一同拈题赋诗,以文会友,岂不更添雅趣?”
长公主原本微垂的眼睫倏然抬起,倦意顿消,眸中漾起兴味的光泽,她轻轻抚掌,笑道:“此议甚好!本宫亦觉此宴少了些笔墨之趣。”目光落在沈星月身上,细细打量,语带赞赏:“瞧这伶俐可人的模样,言语也颇为得体。你是哪家的小姐?”
沈星月维持着完美的浅笑,再次欠身,柔声回道:“多谢殿下谬赞。臣女丞相府沈自山之次女,闺名星月。”
长公主微微颔首,目露赞许:“原是沈相家的二小姐,果然是教养得宜,气度不凡。既然是你这般兰心蕙质,提出此议,不如便由你先来一首,为今日诗会启篇如何?”
沈星月敛衽一礼,姿态谦恭,言辞恳切:“殿下谬赞。臣女这点浅陋文墨,怎敢在诸位名士之前献丑。还请殿下容臣女稍作思量,先请席间才俊一展风华,臣女再勉力跟从,或可不致太过粗鄙,污了殿下清听。”
长公主听她应对得体,更添几分欣赏,朗声笑道:“嗯,知礼懂度,沈相好福气!说得也有理。那诸位青年才俊,哪位愿为本宫、为这满园春色,先献佳作啊?”
此言方落,便听得一清越之声响起,温雅谦和,如玉石轻叩:“皇姑母既有此雅兴,那便让臣侄来起个头吧。”
那说话之人声音一如往昔那般温润如玉,在沈星鸾耳中却宛如魔音灌脑,每一个字都似刀剜在心上。
她猛地抬头,隔着帏帽的轻纱,死死凝视那起身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