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菡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模型,眉心拧成一道浅痕。

    跨国非遗知识产权保护项目推进到关键阶段,却在数据跨境传输条款上卡了壳——欧盟新出台的《数字市场法案》与她设计的框架产生了严重冲突。

    手机震动,林妙发来最新消息:

    【教授,刚问过周院长,他说这种案子得找专攻国际商法的律师……】

    消息还没读完,办公室门就被叩响。

    沈冥驰倚在门框上,手里转着车钥匙:“听说你缺个法律顾问?”

    阳光从他身后漫进来,将黑曜石耳钉映得发亮。

    黎菡合上笔记本:“你监听我办公室了?”

    “比这简单。”他笑着晃了晃手机。

    “你们学院公众号刚发的《非遗数字化保护遇法律瓶颈》。”

    突然正色道,“我在布鲁塞尔参与过DMA立法磋商。”

    三分钟后,黎菡的咖啡杯旁多了份标记密密麻麻的《欧盟数字法案解读》。

    沈冥驰的钢笔尖在某条款上画了个圈:“这里留了个口子——如果证明数据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可以申请特别通道。”

    他的袖口随着书写动作微微上滑,露出手腕内侧一行德文刺青:**Recht muss Recht bleiben**(法律必须仍是法律)。

    黎菡想起这是德国法学家耶林的名言,恰好印在她常用那本《为权利而斗争》的扉页上。

    两周后

    “沈律师又来了?”

    “这周第三次了吧?”

    法学院走廊上,几个研究生抱着书窃窃私语。

    透过半开的门缝,能看到沈冥驰正俯身在黎菡的办公桌上修改文件,两人发梢几乎相触。

    他今天没戴耳钉,但解开两颗纽扣的衬衫领口露出锁骨的弧度,惹得路过的女学生频频回头。

    林妙抱着材料站在门外,进退两难。

    她清楚地听见沈冥驰带着笑意的声音:“……所以只要在合同第17.3条加上'文化例外'条款……”

    突然压低嗓音,“你头发上有片樱花。”

    “我自己来。”黎菡的声音依旧冷静,但林妙发誓看见教授耳尖红了。

    校园论坛当晚炸了

    【热帖】那个开帕加尼的帅哥律师是不是在追黎教授??

    楼主:[照片].jpg

    楼主:今天拍到在文澜楼走廊!注意看他的手!!

    照片里,沈冥驰的右手虚扶在黎菡腰后,是个充满保护欲的姿势。

    3L:救命!他看黎教授的眼神和我男朋友一模一样!

    7L:听说他帮黎教授弟弟打了官司,现在天天来学校……

    15L:最新消息!有人拍到他们在荷塘月色吃饭!沈律师给黎教授挑鱼刺!!

    教师休息室里

    周教授把平板推到黎菡面前:“现在的学生啊……”

    屏幕上正显示着那个飘红的帖子。

    黎菡的钢笔尖啪地折断在纸上。

    她想起今早电梯里,两个女生见到她立刻噤声,却在楼层到达时忍不住问:“教授……沈律师真的会来给我们上课吗?”

    窗外忽然传来引擎轰鸣。

    那辆暗紫色帕加尼又停在了法学院楼下,沈冥驰拎着两个纸袋走向大门,途中被好几个学生拦住合影。

    他游刃有余地应付着,目光却一直往五楼窗口瞟。

    黎菡拉上百叶窗,却没能挡住周教授的调侃:“当年我老伴追我时,也这么天天往实验室送饭……”

    “周哥,您就别添乱了。”黎菡无奈的笑了笑。

    手机亮起,沈冥驰发来照片——纸袋里是她常买的那家甜品店的栗子蛋糕,盒子上还粘着便签:【第19条修改方案】。

    便签角落画了只气鼓鼓的荷花苞,和她现在的表情一模一样。

    第二天论坛依旧是炸的。

    黎菡将手机反扣在办公桌上,屏幕还亮着。

    校园论坛的最新热帖标题刺眼地浮在通知栏:【沈律师今早又送黎教授上班!两人疑似同居?!】

    配图是她在小区门口匆匆上车的模糊身影。

    钢笔尖在纸上洇开一大片墨迹,她盯着那份刚修改完的《非遗项目合作协议》,沈冥驰龙飞凤舞的批注还留在页边空白处。

    昨天他俯身指点条款时,身上淡淡的雪松香混着咖啡气息,惹得路过的助教倒吸冷气。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她拿起座机拨通内线:“林妙,之后的项目会议全部改线上。”

    “啊?可沈律师刚预约了明天下午的……”

    ”就说我在忙结项报告。”

    黎菡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还有,把他留在教研室的那些资料打包寄回明理律所。”

    窗外传来熟悉的引擎声。

    黎菡条件反射地往窗下瞥了一眼——沈冥驰正从帕加尼里抱出两盆绿植,法学院行政处的李老师热情地迎上去。

    那分明是她办公室窗台上快枯死的薄荷和绿萝,上周随口提了句"没空照料",没想到他竟真记在心上。

    她猛地拉上窗帘。

    三天后

    沈冥驰的第十七通未接来电在屏幕上熄灭时,黎菡正独自躲在古籍阅览室最角落的位置。

    这里没有插座,学生们嫌不方便,反倒成了校园八卦辐射不到的净土。

    “黎教授?”

    管理员轻声提醒,“闭馆时间到了。”

    她合上《罗马法精神》,发现书页间夹着张便签——上次沈冥驰来查资料时留下的德文批注,锋利字迹旁还画了个笑脸。

    黎菡下意识要撕,最终却对折塞进了口袋。

    夜雨初歇,石板路映着路灯的湿光。

    她特意绕开正门,却在小路转角被一束车灯罩住。

    沈冥驰靠在摩托车旁,没穿西装,黑色皮衣肩头还沾着雨珠。

    他手里捏着朵半凋的荷花,茎秆处缠着医用胶布——正是她上周扔进办公室垃圾桶的那支。

    “疏远我也该给个理由。”

    他声音沙哑,眼下带着青黑,“就算死刑犯也有申诉权。”

    黎菡攥紧公文包带:“我们本来就不该走太近。”

    “因为那些闲话?”

    沈冥驰突然上前一步,“还是因为你其实……”

    “因为我不相信巧合!”

    她声音骤然拔高,“从讲座到研讨会,从黎承的案子到科研项目……”

    雨水从树叶滴落,砸在她颤抖的睫毛上,“沈冥驰,你到底谋划了多久?”

    空气凝固了。

    沈冥驰抬手抹去她颊边水珠,指腹粗粝的触感让黎菡浑身一僵。

    “从三年前最高法那场闭门会议开始。”

    他声音轻得像叹息,“你为农民工据理力争的样子,让我记到现在。”

    黎菡瞳孔骤缩——那是她研究生时期参与的公益项目,连林妙都不知道。

    “所以校园贷案子……”

    “是我让助理盯着的。”

    他坦然承认,“但黎菡,我接近你的每个理由……”

    摩托车仪表盘突然亮起,照亮他锁骨上那道月牙疤,“都是真的。”

    远处传来学生嬉笑的声音。

    黎菡后退半步,看着他手里那支残荷:“花都枯了还修什么。”

    “因为是你扔的。”

    沈冥驰突然把花塞进她怀里,转身发动摩托,“下周非遗项目终审会,我会以律师身份出席。”

    引擎轰鸣中,他最后丢下一句:“你可以继续躲,但别否定自己的判断力。”

    黎菡站在路灯下,发现荷花茎秆的胶布下,藏着一枚小小的黑曜石耳钉。

    黑曜石耳钉硌在掌心,冰凉的触感让黎菡蓦地回过神。

    路灯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低头看着那朵被胶布缠好的残荷,花瓣边缘已经发蔫,却仍固执地维持着最后的形态。

    她到底在躲什么?

    校园绯闻?那不过是学生们的玩笑,解释清楚就好。

    沈冥驰的刻意接近?可他确实帮了黎承,也解决了非遗项目的法律难题。

    还是说……她真正害怕的,是自己越来越难以控制的心跳?

    黎菡深吸一口气,将耳钉小心地放进衬衫口袋,转身朝宿舍走去。

    经过垃圾桶时,她犹豫了一下,终究没把那朵荷花扔掉。

    一周后,非遗项目终审会现场

    黎菡抱着资料推开会议室的门时,屋内骤然一静。

    几个正在交谈的评审委员转头看她,眼神微妙。

    她不用猜也知道,最近校园论坛的八卦恐怕早已传到了学术圈。

    “黎教授来了?”

    项目组长笑着招呼,“正好,沈律师刚到,你们可以先对一下最终条款。”

    靠窗的位置,沈冥驰正低头翻阅文件。

    他今天穿了全套的深灰西装,连领带都系得一丝不苟,耳垂上空荡荡的——那里本该有一枚黑曜石耳钉。

    黎菡走过去,将文件夹放在桌上,声音很轻:“资料我整理好了。”

    沈冥驰抬眸,眼底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如常:“欧盟那边的豁免申请已经通过,这是批文。”

    他推来一份盖着公章的文件,指尖在纸面上轻轻一点,“第3页有你要的文化例外条款。”

    他的公事公办让黎菡莫名松了口气,却又隐隐有些失落。

    她低头翻看文件,忽然在页脚发现一行小字:

    “花还活着吗?”

    黎菡指尖微顿,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耳钉。

    终审汇报进行得很顺利。

    当黎菡讲解数据模型时,沈冥驰站在一旁补充法律依据,两人配合默契,连最苛刻的评审都频频点头。

    中场休息时,黎菡去茶水间倒咖啡,沈冥驰跟了进来。

    “我以为你不会来。”他靠在门边,声音很低。

    黎菡没回头,热水冲进杯子里,雾气氤氲:“欠你的人情总要还。”

    “只是人情?”

    她终于转身,正对上他的眼睛。

    沈冥驰的目光太直白,像是能看透她所有伪装。

    黎菡捏紧了杯子,忽然从口袋里掏出那枚耳钉,放在他面前的台面上。

    “你的东西,还你。”

    沈冥驰没动,只是垂眸看着那枚耳钉:“你知道在我们家,送耳钉代表什么吗?”

    黎菡一愣。

    “是认准一个人。”

    他伸手,却没拿耳钉,而是握住了她的手腕,“我母亲当年就是这样追到我父亲的。”

    黎菡心跳漏了一拍,茶水间的门却突然被推开——

    “黎教授!呃……”

    闯进来的研究生尴尬地僵在原地,“评审组……在找您……”

    沈冥驰自然地松开手,将耳钉推回她面前:“终审结束后,给我答案。”

    他转身离开,黎菡看着掌心的黑曜石,忽然想起那朵残荷。

    昨晚她鬼使神差地把它插进了水瓶,今早竟然真的冒出了新的嫩芽。

    终审会结束的掌声还未散去,黎菡已经收拾好材料快步离开了会议室。

    沈冥驰被评审组的几位专家围住讨论细节。

    等他脱身时,她的座位早已空空如也,只留下一本《欧盟数字法案实务解析》——他上周借给她的书。

    翻开扉页,那枚黑曜石耳钉静静躺在泛黄的纸页上,旁边是她工整的字迹:

    “谢谢,物归原主。”

    连个落款都没有。

    沈冥驰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突然低笑一声,合上书塞进公文包。

    他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于桉,老地方,半小时。”

    城郊赛车场

    引擎的轰鸣撕裂夜空,沈冥驰的布加迪黑夜只声一个漂移甩尾停进车位时,场边立刻响起口哨声。

    于桉搂着个穿亮片裙的姑娘靠在他的兰博基尼上,周围还围了七八个男男女女,香槟杯在霓虹灯下折射出浮夸的光。

    “哟,沈大律师终于有空出来玩了?”

    于桉笑嘻嘻地凑过来,满身香水味呛得沈冥驰皱眉,“听说你最近泡在法学院,怎么,改行当教授了?”

    沈冥驰没接话,从后备箱拿出头盔径直走向赛道。

    “喂!”

    于桉追上来,塞给他一杯酒,“哥们特意叫了这么多妞,你看看……”

    他指了指不远处正抛媚眼的几个女孩,“那个穿红裙的,模特,腰细腿长……”

    沈冥驰仰头灌完酒,把杯子扔进垃圾桶:“车钥匙。”

    于桉瞪大眼:“不是吧?你真要一个人飙?”

    引擎的咆哮代替了回答。

    布加迪如离弦之箭冲进赛道,沈冥驰将油门踩到底,仪表盘指针疯狂右摆。

    第一个急弯他几乎没减速,轮胎摩擦地面溅起刺目的火星,看台上响起一片惊呼。

    “操,玩命啊!”于桉搂着的姑娘吓得往他怀里钻。

    第二圈、第三圈……

    沈冥驰的速度越来越快。

    车窗大敞,夜风灌进来吹乱他的头发,黑曜石耳钉的缺失让左耳显得空落落的。

    最后一个S型弯道,他猛地打方向盘,车身几乎与地面平行——就像那天送黎菡回家时,甩开那群飙车族的动作。

    “砰!”

    布加迪撞上缓冲带的轮胎墙,安全气囊爆开的瞬间,沈冥驰眼前闪过黎菡转身离开的背影。

    “沈冥驰!”

    于桉带着人冲过来,脸色煞白,“你他妈疯了?!”

    车门被暴力拉开,沈冥驰解开安全带走出来,额头有一道浅浅的血痕。

    他甩开于桉搀扶的手,走到看台边缘点了支烟。

    “就为了个女人?”

    于桉不可置信地递过纱布,“哪个学院的?我明天就……”

    “你敢碰她一下试试。”

    沈冥驰吐出一口烟圈,声音冷得像刀。

    于桉噎住了。

    他认识沈冥驰二十年,从没见过他这种眼神——像头被触了逆鳞的狼。

    夜风裹着汽油味掠过赛道,远处传来救护车的鸣笛。

    沈冥驰掐灭烟,看了眼撞烂的车头,突然笑了:“再买一辆就是了。”

    于桉突然明白了什么:“你认真的?”

    沈冥驰没回答,掏出手机看了眼屏保——偷拍的黎菡在研讨会发言的照片,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初。

    他抹去额头的血迹,转身走向停车场另一辆备用跑车。

    “喂!医生马上来了!”

    “告诉她,”

    沈冥驰拉开车门,回头对于桉说,“我还会再来。”

    引擎再度咆哮起来,这次的速度却缓和许多。

    后视镜里,于桉搂着姑娘目瞪口呆的身影越来越远。

    沈冥驰单手拨通助理电话:“帮我查黎菡明天的行程……”

    “对,所有。”

    电话挂断时,他摸了摸左耳垂——那里本该有一枚传承了三代的黑曜石耳钉。

章节目录

辩护无效,心动成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地囚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地囚野并收藏辩护无效,心动成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