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萱穿戴好簇新的紫衣道袍,一头乌发用木制的莲花簪子挽成混元发髻,身体其地方都没有戴任何珠宝的首饰,连银饰和绒花点缀都没有。她左手拿一只金柄的拂尘,右手握着一只玉如意,这样的配饰,让她清丽脱俗,比花团锦簇的宫中贵女还要有气场,不会显一丝寒酸。
在铜镜前,义萱微微蹙眉,左右摇摆身体,看看自己的整体形象。今天她要去雍和宫拜见章嘉活佛,出门前,她看见墙角净瓶插着一株风干的黄菊花,义萱随手从案上取一把剪子,唰的剪下一枝簪耳旁的鬓边。她不是为了增加娇艳,而是为了辩佛时候用,准备用佛家的历史公案,拈花一笑,来和章嘉过招。
义萱的车马来到雍和宫门口,她很感意外,没有料到黄教的喇嘛们,队列在门口隆重迎接她的访问。车轿的门帘打开,亮心师兄扶着义萱下车。欢迎仪式队伍的喇嘛,一起吹响了几尺长的号角,呜!声音洪亮可以传到十里之外。
章嘉活佛带着弟子,手捧着哈达迎上来,双手合十的问好,章嘉活佛举手投足青春洋溢,红润脸膛微笑致意,将白色和黄色的哈达给义萱带上。
“欢迎,妙缘真人来访。”
第一次作为道教主持人身份,正式访问另一个教派的宫殿,义萱脱胎换骨一般,不再是一个小道姑。章嘉活佛热烈阵势搞得义萱猝不及防,局促间她赶忙将玉如意双手奉给章嘉。
“谢谢章嘉活佛,这是我对您的敬意。”
两个人礼毕,义萱跟着章嘉活佛一起朝雍和宫走去。义萱心中打鼓,偷眼瞄着身边的章嘉活佛,福厚耳垂上带着对金玉环,头上的黄色桃尖帽子崭新,似乎也是刚换的。
义萱微微低着头和章嘉说着客套话,眼睛目视四周。她的神识打开了风洞,闻到了空气中飘来,酥油花和香柏燃烧的特殊香味。
走进黄教说经的偏殿,地上的金砖,一块块拼贴无缝,砖面光亮如镜。在地面上放着几排的蒲垫,殿内空间挂满了各色的经幡。
宾主落座在蒲垫后,有喇嘛端来酥油奶茶敬献。义萱礼貌的接过如意云纹图案镶边的铜碗,大口的喝了几口加盐的奶茶。章嘉活佛身后,一众穿着红色喇嘛服的僧侣安静跪拜如仪,整个经堂只有轻微的僧服摩挲声音。
跟着义萱的道童们,安静好奇瞥打量着佛殿周边。他们是第一次作为道士,来访问佛教经堂,而且还是黄教活佛主持的大殿。有几名道童有些紧张得呼吸加重,刚才的喇嘛号角仪仗队,让他们不由心内肃穆。
义萱不知该说啥,自己作为主持年龄还是太小,好像气场弱了一些。义萱观望主座上的气定神闲章嘉活佛,想等着他先开口。但是他也没有急着说话,而是静静的喝着奶茶,目光同时望着义萱。
义萱努努嘴,躲避章嘉活佛的目光杀,眼睛回顾大殿的内外。这间挂满云样经幡的殿大而空阔,殿中墙壁栋梁与柱子皆是红色漆。众人坐着的浦垫,精美艳丽,都是红黄蓝彩花纹缎面。
虽然四周墙壁上的佛像意态多姿,但是和汉佛教佛像差别很大,在佛像周边是斑斓绚丽的酥油花。佛前用的酥油灯和各种贡物,全无龙凤等皇家常用的花饰。
义萱想着上一次和章嘉交锋,当时觉得他就有二十岁。一个中年的喇嘛来到章嘉耳边低语请示,章嘉将赤金宝莲金碗放下。
他对身边的喇嘛僧人俯首请安点头示意,没问什么话,挥了挥手说,“道门人来访,主要是我和妙缘主持聊聊宗教事宜,你们都退下去吧。”
众喇嘛听后,对着金丝蒲垫宝座上的章嘉活佛行礼后,鱼贯的而出。亮心师兄看到这个情况,也站起身来,对义宣说,“妙缘真人,我带师弟们到殿外等候。”
义萱点头,“你们不必拘束,可以去雍和宫的各个佛堂拜拜,也可以去这里关羽庙看看。”
人们都撤出后,屋内就剩下章嘉活佛和义萱两个人,义萱正式大胆的望向藏传佛教第三世活佛,章嘉.若必多吉。他手里拿着串珊瑚色佛珠,体态微斜,五官丰隆,眼睛有光。
“您好,章嘉活佛,我……”义萱用尊敬的语气开始聊天,她没有耐心再等下去。
“你可以直呼我的名字,若必多吉,我们两个是同年出生的。”章嘉打断义萱的客套,像一个老朋友一样的开始聊天。
“什么我们两个同岁?”义萱微微张大嘴巴,露出意外之色。和成年男子同样身高的章嘉,身材没有少年的单薄感,根本看不出来才十五岁。义萱腹诽,难道是藏族的男子,身体肌肉发育的比较丰满。要不就是自己,阅人太少,更是眼花。
章嘉看着耳鬓插着菊色干花的义萱,穿着紫色的道袍,像极后宫的皇后,虽没有珠冠凤裳,但是年过十四岁的她作为妙缘观主持快一年,眉目生出宝相庄严的气场。端庄秀丽的小脸上,气势上在和自己拉扯,不想输的心态显露无疑。
章嘉眉目和善的对着义萱一笑,“春山姑娘,最近你很显劳碌疲态啊?”
义萱听他这么说,更是挺直了腰背坐着,气势丝毫不减,没话找话的问。
“听说你是四贝勒弘历的伴读?”
“对,我七岁就来到紫禁城了。”
“那你和四贝勒很熟悉啊!”
“对,今天就是他让我好好的接待你。”
“谢谢,单独见你很突兀,见了你不知从何说起。”
“弘历说,你来请教佛法。”
“也是,也不是。”
“怎么讲?”
“我看到陛下修佛法的成员名单中,有三位佛教的高僧,但是却没有你的名字,是何缘故?”
“你觉得呢?”
“是你法力修为超过了所有的人,不用修了?”
“呵呵呵,你这样认为就偏了,我是藏传佛教的活佛。”
“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不都是佛教?”
“那你说,为啥陛下要开佛法课,还把朝廷的重臣,和大清儒释道的顶尖人都聚在一起修佛?”
“你的意思,陛下修佛是有深意?”
“对啊,儒释道,都是你们汉地的信仰,陛下给朝廷重臣,道教,佛教的首席们讲佛法,就是要让朝廷人们跟风,引导大清朝的子民,信仰儒释道,只有信仰一致,才能做到汉地民族大团结。”
“你们黄教是藏族地区,不用融合吗?”
“这叫因地制宜,藏族地区只认藏教,有我们这些活佛在,别的宗教不能渗透。藏地人们的信仰是一致的,陛下放心。”
“难道汉地的宗教现在遇到危机了?”
“有这个倾向,你在宫中不是看到有西洋的画师,他们真实身份都是西洋教的牧师。”
“啊,他们是西洋教的牧师?”
“对,他们来中原都上百年了,陛下好像把他们传教活动全部都禁止了。”
“为什么?”
“西洋教是要求信徒皈依他们的宗教习俗和宗教礼仪,中国的传统习俗和礼仪,他们认为属于是异端,是不允许信徒保持的。”
“啊,这样啊,外来的还这么霸道。”
“对啊,在康熙朝之前,他们就来中原传播西洋教,朝廷的宽容,西洋教大肆在华修教堂,很多皇族也开始信西洋教。”
“那后来呢?”
“对宗教的宽容,就会导致同个民众族因为信仰不同而分裂,最后导致宗教战争。”
“后果这么严重?”
“前些年,中原和朝廷暴发的内乱,都与西洋教有关。因此当今大清朝的皇帝陛下禁止西洋教,只留一些有才华的画师牧师,为朝廷服务。”章嘉说。
“我以前在庄亲王爷府上,见到会唱啸的西洋人和很多乐师。”义萱回应。
“那些都是西洋教传道者,最近他们被陛下给赶出京城。他们总想和皇族打交道,以便推广他们的西洋教。”
“哦,我就不懂了,今天来就是想请教佛法。”
“国家民众就像农地,你不播种子,外来的野草就会蔓延。”章嘉目光坚定的说。
义萱没有再吭声,她听到章嘉说到宗教和朝廷政治关系,她想起父亲的嘱咐开始装傻。章嘉活佛的犀利话语,简明扼要将雍正的讲佛法的国家战略说透了。义萱终于明白,当皇帝的人考虑问题,和百姓终究是不同。
皇帝修佛,修道,都是为了国家和朝廷的需要,统一人们的思想。而不是皇帝寂寞,或是抽风。现在为了迎合雍正帝儒释道的融合大计,父亲娄近垣现在日日捧着佛经在读,自己也不能给龙虎山拉后腿。
想到这,义萱忽然觉得,弘历让她来找章嘉问佛,是不是也有玄机?还没有等义萱问,章嘉活佛开门见山的问,“你看着气色不好,身体最近受了伤吧?”。
“没有,我就是受了风寒。”义萱掩饰。
“来,我给你摸顶加持一下吧。”章嘉犀利的眼睛看着义萱,仿佛看透了她身体有鬼青。
“不了,我不用。”义萱拒绝,她明白了,雍正通过弘历传话,让她专门找章嘉辅导佛法,其实是想让章嘉活佛救治她。
“真的?你确信?”章嘉再一次的问。
“还是说说佛法吧,到时候我在佛法课堂,答不出来就出丑了。”义萱转移话题。她不想接受章嘉的加持,她自信自己的法力是可以承受鬼门业力的负荷,这是她们修道的功课。
“你是想问拈花一笑的典故吧?”
章嘉看到义萱自尊心很强,也就顺着义萱的意思,从义萱鬓边插着的干花猜测。拈花一笑是佛教的老梗了,佛道的人看到花就会想到。
“佛法那么多,我不知从何突破,只好找了一个作为彩头问你。”义萱坦诚。
“呵呵,彩头,说的好,你刚才的话就回答了你问题。”章嘉一笑回答。
“真的?”
“嗯,其实你我法力差不多,你我同龄,我是佛,你是道,在上一个轮回时空,我们势均力敌。”
章嘉活佛实话实说说,想起上次几个反叛的藏族喇嘛想绑架义萱,反而被义萱用歌啸制服。小小年纪有这样的法力,一定是有仙圣附体。
章嘉觉得义萱就是灵宝天尊人间的化身之一,和他活佛转世轮回一样,这一世来到人间,都是有任务来。要不无巧不成书,他们俩千里之外,不同渠道来到京城皇帝身边,居然是同龄,又是一佛一道的修佛修真高人。
他在雍和宫守护紫禁城,天门地门的寅申线,义萱在妙缘观,守护紫禁城人门鬼门的巳亥线。雍正帝有心或是无心,因缘聚足的布局,如此秒合,也正说明了天道层面,儒道同源在人间的证据。
“你是活佛,法力高深。”义萱望着章嘉诚心的说。
“你是真人,道法精妙。”章嘉双眼也是目光对接义萱的道眼赞赏。
“那你说,为什么儒释道同源?”义萱眼睛朝远处一撩,找个话题,避开章嘉眼里的锋芒。
“儒释道是同一本源,只是目的不同、 运用不同、 越往下越不同、 越往上越相同。”
“是啊,明太祖朱元璋说过,三教是红莲白藕青荷叶,本来就是一家。”义萱深有共鸣。
“ 释者,禅者出世也、 道者游世也、 儒者入世也、而本质始终如一。”章嘉看着头顶的经幡说。
“确实大乘中,观之不生不灭与道家本源无异。”义萱又努力的用自己对佛教理解回答。
“小乘者、舍灭也,达上一层、舍灭下一层。大乘者、 中也、 达上一层不舍下一层、 乃至极限、 命完焚身时、 超脱万千无所谓命也。”章嘉活佛一锤定音。
“怪不得,性命无二途,仙佛无二道,儒家忠孝节义的关羽,是儒释道三教共尊的神灵。”义萱终于明白寺庙中立有关帝庙的缘由了。
佛道辨经两盏茶的工夫后,义萱告别章嘉活佛,坐着马车朝着妙缘观驶去。街上的车马零零星星没有几辆,义萱出神的望着马车前悬挂的铜铃,滴铃铃在风里摇晃。她手里拿着一本,离别时,章嘉活佛送的雍正帝编写的《破尘居士语录》。
义萱想着章嘉对雍正帝佛法修为水平的评价,他说雍正帝在治政、处世、人生诸方面,有着独到的玄空观。所以他建议义萱修雍正帝主持的佛法课时候,不必拘于佛教的经文,而是要有自己本性具足的想法。
亮心师兄架着马车,身体跟着车马不由自主晃动。在车上的几个小道童,看着义萱出神,也都没有打闹说话。
忽然马车后,远远的有一架豪华车马追着过来,看到挂着道幡车马执鞭人,亮心师兄一身道袍在身后,大声的喊,“道士,留步,请帮帮我们主家。”
亮心赶忙将马车停住,豪华马车上有个壮年男子穿着红披风跳下马车。还没有等亮心看清楚,一道身影闪过,男子已经站在亮心的身后。
从打扮上,此人一看就是富家公子,年纪二十出头,面目秀雅,目光炯炯。穿一袭上好褐色苏州丝缎暗云纹便服,头戴金珠瓜皮帽,油黑的大辫子甩在身后。
他一把抓住亮心的缰绳,“道士,快跟我走。”
亮心师兄跳下车马,扶住壮汉手臂,轻声问:“施主,你有什么诉求?”
丰神俊朗的男子将红锦缎披风脱下,撸起袖子展示给亮心胳膊,“道长,看,我们全家都被鬼青附身,需要请你们到我府上驱邪。”
“请问是何贵府?”
“吏部张侍郎府,我是他的儿子。”
在铜镜前,义萱微微蹙眉,左右摇摆身体,看看自己的整体形象。今天她要去雍和宫拜见章嘉活佛,出门前,她看见墙角净瓶插着一株风干的黄菊花,义萱随手从案上取一把剪子,唰的剪下一枝簪耳旁的鬓边。她不是为了增加娇艳,而是为了辩佛时候用,准备用佛家的历史公案,拈花一笑,来和章嘉过招。
义萱的车马来到雍和宫门口,她很感意外,没有料到黄教的喇嘛们,队列在门口隆重迎接她的访问。车轿的门帘打开,亮心师兄扶着义萱下车。欢迎仪式队伍的喇嘛,一起吹响了几尺长的号角,呜!声音洪亮可以传到十里之外。
章嘉活佛带着弟子,手捧着哈达迎上来,双手合十的问好,章嘉活佛举手投足青春洋溢,红润脸膛微笑致意,将白色和黄色的哈达给义萱带上。
“欢迎,妙缘真人来访。”
第一次作为道教主持人身份,正式访问另一个教派的宫殿,义萱脱胎换骨一般,不再是一个小道姑。章嘉活佛热烈阵势搞得义萱猝不及防,局促间她赶忙将玉如意双手奉给章嘉。
“谢谢章嘉活佛,这是我对您的敬意。”
两个人礼毕,义萱跟着章嘉活佛一起朝雍和宫走去。义萱心中打鼓,偷眼瞄着身边的章嘉活佛,福厚耳垂上带着对金玉环,头上的黄色桃尖帽子崭新,似乎也是刚换的。
义萱微微低着头和章嘉说着客套话,眼睛目视四周。她的神识打开了风洞,闻到了空气中飘来,酥油花和香柏燃烧的特殊香味。
走进黄教说经的偏殿,地上的金砖,一块块拼贴无缝,砖面光亮如镜。在地面上放着几排的蒲垫,殿内空间挂满了各色的经幡。
宾主落座在蒲垫后,有喇嘛端来酥油奶茶敬献。义萱礼貌的接过如意云纹图案镶边的铜碗,大口的喝了几口加盐的奶茶。章嘉活佛身后,一众穿着红色喇嘛服的僧侣安静跪拜如仪,整个经堂只有轻微的僧服摩挲声音。
跟着义萱的道童们,安静好奇瞥打量着佛殿周边。他们是第一次作为道士,来访问佛教经堂,而且还是黄教活佛主持的大殿。有几名道童有些紧张得呼吸加重,刚才的喇嘛号角仪仗队,让他们不由心内肃穆。
义萱不知该说啥,自己作为主持年龄还是太小,好像气场弱了一些。义萱观望主座上的气定神闲章嘉活佛,想等着他先开口。但是他也没有急着说话,而是静静的喝着奶茶,目光同时望着义萱。
义萱努努嘴,躲避章嘉活佛的目光杀,眼睛回顾大殿的内外。这间挂满云样经幡的殿大而空阔,殿中墙壁栋梁与柱子皆是红色漆。众人坐着的浦垫,精美艳丽,都是红黄蓝彩花纹缎面。
虽然四周墙壁上的佛像意态多姿,但是和汉佛教佛像差别很大,在佛像周边是斑斓绚丽的酥油花。佛前用的酥油灯和各种贡物,全无龙凤等皇家常用的花饰。
义萱想着上一次和章嘉交锋,当时觉得他就有二十岁。一个中年的喇嘛来到章嘉耳边低语请示,章嘉将赤金宝莲金碗放下。
他对身边的喇嘛僧人俯首请安点头示意,没问什么话,挥了挥手说,“道门人来访,主要是我和妙缘主持聊聊宗教事宜,你们都退下去吧。”
众喇嘛听后,对着金丝蒲垫宝座上的章嘉活佛行礼后,鱼贯的而出。亮心师兄看到这个情况,也站起身来,对义宣说,“妙缘真人,我带师弟们到殿外等候。”
义萱点头,“你们不必拘束,可以去雍和宫的各个佛堂拜拜,也可以去这里关羽庙看看。”
人们都撤出后,屋内就剩下章嘉活佛和义萱两个人,义萱正式大胆的望向藏传佛教第三世活佛,章嘉.若必多吉。他手里拿着串珊瑚色佛珠,体态微斜,五官丰隆,眼睛有光。
“您好,章嘉活佛,我……”义萱用尊敬的语气开始聊天,她没有耐心再等下去。
“你可以直呼我的名字,若必多吉,我们两个是同年出生的。”章嘉打断义萱的客套,像一个老朋友一样的开始聊天。
“什么我们两个同岁?”义萱微微张大嘴巴,露出意外之色。和成年男子同样身高的章嘉,身材没有少年的单薄感,根本看不出来才十五岁。义萱腹诽,难道是藏族的男子,身体肌肉发育的比较丰满。要不就是自己,阅人太少,更是眼花。
章嘉看着耳鬓插着菊色干花的义萱,穿着紫色的道袍,像极后宫的皇后,虽没有珠冠凤裳,但是年过十四岁的她作为妙缘观主持快一年,眉目生出宝相庄严的气场。端庄秀丽的小脸上,气势上在和自己拉扯,不想输的心态显露无疑。
章嘉眉目和善的对着义萱一笑,“春山姑娘,最近你很显劳碌疲态啊?”
义萱听他这么说,更是挺直了腰背坐着,气势丝毫不减,没话找话的问。
“听说你是四贝勒弘历的伴读?”
“对,我七岁就来到紫禁城了。”
“那你和四贝勒很熟悉啊!”
“对,今天就是他让我好好的接待你。”
“谢谢,单独见你很突兀,见了你不知从何说起。”
“弘历说,你来请教佛法。”
“也是,也不是。”
“怎么讲?”
“我看到陛下修佛法的成员名单中,有三位佛教的高僧,但是却没有你的名字,是何缘故?”
“你觉得呢?”
“是你法力修为超过了所有的人,不用修了?”
“呵呵呵,你这样认为就偏了,我是藏传佛教的活佛。”
“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不都是佛教?”
“那你说,为啥陛下要开佛法课,还把朝廷的重臣,和大清儒释道的顶尖人都聚在一起修佛?”
“你的意思,陛下修佛是有深意?”
“对啊,儒释道,都是你们汉地的信仰,陛下给朝廷重臣,道教,佛教的首席们讲佛法,就是要让朝廷人们跟风,引导大清朝的子民,信仰儒释道,只有信仰一致,才能做到汉地民族大团结。”
“你们黄教是藏族地区,不用融合吗?”
“这叫因地制宜,藏族地区只认藏教,有我们这些活佛在,别的宗教不能渗透。藏地人们的信仰是一致的,陛下放心。”
“难道汉地的宗教现在遇到危机了?”
“有这个倾向,你在宫中不是看到有西洋的画师,他们真实身份都是西洋教的牧师。”
“啊,他们是西洋教的牧师?”
“对,他们来中原都上百年了,陛下好像把他们传教活动全部都禁止了。”
“为什么?”
“西洋教是要求信徒皈依他们的宗教习俗和宗教礼仪,中国的传统习俗和礼仪,他们认为属于是异端,是不允许信徒保持的。”
“啊,这样啊,外来的还这么霸道。”
“对啊,在康熙朝之前,他们就来中原传播西洋教,朝廷的宽容,西洋教大肆在华修教堂,很多皇族也开始信西洋教。”
“那后来呢?”
“对宗教的宽容,就会导致同个民众族因为信仰不同而分裂,最后导致宗教战争。”
“后果这么严重?”
“前些年,中原和朝廷暴发的内乱,都与西洋教有关。因此当今大清朝的皇帝陛下禁止西洋教,只留一些有才华的画师牧师,为朝廷服务。”章嘉说。
“我以前在庄亲王爷府上,见到会唱啸的西洋人和很多乐师。”义萱回应。
“那些都是西洋教传道者,最近他们被陛下给赶出京城。他们总想和皇族打交道,以便推广他们的西洋教。”
“哦,我就不懂了,今天来就是想请教佛法。”
“国家民众就像农地,你不播种子,外来的野草就会蔓延。”章嘉目光坚定的说。
义萱没有再吭声,她听到章嘉说到宗教和朝廷政治关系,她想起父亲的嘱咐开始装傻。章嘉活佛的犀利话语,简明扼要将雍正的讲佛法的国家战略说透了。义萱终于明白,当皇帝的人考虑问题,和百姓终究是不同。
皇帝修佛,修道,都是为了国家和朝廷的需要,统一人们的思想。而不是皇帝寂寞,或是抽风。现在为了迎合雍正帝儒释道的融合大计,父亲娄近垣现在日日捧着佛经在读,自己也不能给龙虎山拉后腿。
想到这,义萱忽然觉得,弘历让她来找章嘉问佛,是不是也有玄机?还没有等义萱问,章嘉活佛开门见山的问,“你看着气色不好,身体最近受了伤吧?”。
“没有,我就是受了风寒。”义萱掩饰。
“来,我给你摸顶加持一下吧。”章嘉犀利的眼睛看着义萱,仿佛看透了她身体有鬼青。
“不了,我不用。”义萱拒绝,她明白了,雍正通过弘历传话,让她专门找章嘉辅导佛法,其实是想让章嘉活佛救治她。
“真的?你确信?”章嘉再一次的问。
“还是说说佛法吧,到时候我在佛法课堂,答不出来就出丑了。”义萱转移话题。她不想接受章嘉的加持,她自信自己的法力是可以承受鬼门业力的负荷,这是她们修道的功课。
“你是想问拈花一笑的典故吧?”
章嘉看到义萱自尊心很强,也就顺着义萱的意思,从义萱鬓边插着的干花猜测。拈花一笑是佛教的老梗了,佛道的人看到花就会想到。
“佛法那么多,我不知从何突破,只好找了一个作为彩头问你。”义萱坦诚。
“呵呵,彩头,说的好,你刚才的话就回答了你问题。”章嘉一笑回答。
“真的?”
“嗯,其实你我法力差不多,你我同龄,我是佛,你是道,在上一个轮回时空,我们势均力敌。”
章嘉活佛实话实说说,想起上次几个反叛的藏族喇嘛想绑架义萱,反而被义萱用歌啸制服。小小年纪有这样的法力,一定是有仙圣附体。
章嘉觉得义萱就是灵宝天尊人间的化身之一,和他活佛转世轮回一样,这一世来到人间,都是有任务来。要不无巧不成书,他们俩千里之外,不同渠道来到京城皇帝身边,居然是同龄,又是一佛一道的修佛修真高人。
他在雍和宫守护紫禁城,天门地门的寅申线,义萱在妙缘观,守护紫禁城人门鬼门的巳亥线。雍正帝有心或是无心,因缘聚足的布局,如此秒合,也正说明了天道层面,儒道同源在人间的证据。
“你是活佛,法力高深。”义萱望着章嘉诚心的说。
“你是真人,道法精妙。”章嘉双眼也是目光对接义萱的道眼赞赏。
“那你说,为什么儒释道同源?”义萱眼睛朝远处一撩,找个话题,避开章嘉眼里的锋芒。
“儒释道是同一本源,只是目的不同、 运用不同、 越往下越不同、 越往上越相同。”
“是啊,明太祖朱元璋说过,三教是红莲白藕青荷叶,本来就是一家。”义萱深有共鸣。
“ 释者,禅者出世也、 道者游世也、 儒者入世也、而本质始终如一。”章嘉看着头顶的经幡说。
“确实大乘中,观之不生不灭与道家本源无异。”义萱又努力的用自己对佛教理解回答。
“小乘者、舍灭也,达上一层、舍灭下一层。大乘者、 中也、 达上一层不舍下一层、 乃至极限、 命完焚身时、 超脱万千无所谓命也。”章嘉活佛一锤定音。
“怪不得,性命无二途,仙佛无二道,儒家忠孝节义的关羽,是儒释道三教共尊的神灵。”义萱终于明白寺庙中立有关帝庙的缘由了。
佛道辨经两盏茶的工夫后,义萱告别章嘉活佛,坐着马车朝着妙缘观驶去。街上的车马零零星星没有几辆,义萱出神的望着马车前悬挂的铜铃,滴铃铃在风里摇晃。她手里拿着一本,离别时,章嘉活佛送的雍正帝编写的《破尘居士语录》。
义萱想着章嘉对雍正帝佛法修为水平的评价,他说雍正帝在治政、处世、人生诸方面,有着独到的玄空观。所以他建议义萱修雍正帝主持的佛法课时候,不必拘于佛教的经文,而是要有自己本性具足的想法。
亮心师兄架着马车,身体跟着车马不由自主晃动。在车上的几个小道童,看着义萱出神,也都没有打闹说话。
忽然马车后,远远的有一架豪华车马追着过来,看到挂着道幡车马执鞭人,亮心师兄一身道袍在身后,大声的喊,“道士,留步,请帮帮我们主家。”
亮心赶忙将马车停住,豪华马车上有个壮年男子穿着红披风跳下马车。还没有等亮心看清楚,一道身影闪过,男子已经站在亮心的身后。
从打扮上,此人一看就是富家公子,年纪二十出头,面目秀雅,目光炯炯。穿一袭上好褐色苏州丝缎暗云纹便服,头戴金珠瓜皮帽,油黑的大辫子甩在身后。
他一把抓住亮心的缰绳,“道士,快跟我走。”
亮心师兄跳下车马,扶住壮汉手臂,轻声问:“施主,你有什么诉求?”
丰神俊朗的男子将红锦缎披风脱下,撸起袖子展示给亮心胳膊,“道长,看,我们全家都被鬼青附身,需要请你们到我府上驱邪。”
“请问是何贵府?”
“吏部张侍郎府,我是他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