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养心殿门外,几十个宫女内监静穆的站立两旁,不远处还有成队的羽林侍卫,神情肃穆如雕像般执勤。他们看到穿着蓝色王爷朝服的四皇子,五皇子一起来见皇帝,齐刷刷屈膝请安。

    “和硕宝亲王安!”

    “和硕和亲王安!”

    大清朝立朝以来,最讲究君臣名分,现在弘历和弘昼都刚被雍正帝封王。这些宫女和内监,见了他们都要按照王爷的规矩行礼,特别是二人之中,有一个必定是大清的新主子,更加不敢怠慢了。

    二月的京城气候还严寒,刚刚过完了春节,雍正帝就张罗着开始佛法修行班,打造自己的佛法护城河,自己的命还要由自己把握。

    大殿里,红红的瑞兽麒麟炉散发出腾腾热气,弘历和弘昼拜过雍正帝后,分别左右站立,围在坐御案后的父皇两侧。今天雍正帝没有穿龙袍,而是一身明黄色的袈裟。他手里拿着一个玉如意的把件,脖子上带着一串珊瑚的佛珠。

    “你们看看这些茶具,景德镇的官窑茶具昨日都赶着日子送到了,工艺如何?”雍正帝兴致勃勃的介绍。

    弘历才看到殿内的十四张座位案几上,都放着一套崭新的麻姑献寿的茶具,雍正帝的案头,除了茶具外,还有一尊红色珊瑚雕制的麻姑献寿的摆件。

    “这些茶具不错,粉彩生动,堆染的釉色好像是新工艺。”弘历拿起茶碗仔细的端瞧。

    “这个雕像的麻姑,怎么看着眼熟?”弘昼盯着麻姑献寿的珊瑚摆件说。

    “老五说的没错,就是按照义萱的样子雕的。”雍正帝笑眯眯的说。

    “可是磁碟上的麻姑图像,看着年纪比义萱大不少啊?”

    “麻姑是女寿仙,不老怎么行?”雍正的笑眯眯的说,看着两个儿子不服气的神态,似乎是有种玩味的感觉。

    此时娄近垣走进大殿,行礼后汇报,“陛下,小女今日贵体有恙,告假休息,望陛下恩准。”

    雍正的点头,“准了,让她好好的修养,身体好了后再来御前伺候。”

    娄近垣给雍正帝行礼,“谢谢陛下,我这就去准备准备,等其他的学员到了,我再来。”

    “准了!”雍正帝说。

    看着娄近垣退出大殿,弘昼有些着急的询问,“义萱病了?要不要找御医给看看?”

    雍正帝摇摇头,“章嘉活佛看过了,她需要需要休养几日即可。”

    “章嘉活佛看过?他又不是御医。”弘昼诧异的问。

    “他们的事,他们知道解决。”雍正帝淡然的说。

    “好了,这些天机不能说透。”弘历及时阻止了弘昼的再次发问。

    细心的弘历对炼丹炉早就有疑问,还有父皇突然的开始要讲佛法,这次朝廷的官窑瓷器,大肆的用义萱的画像。今日父皇的案头还摆着义萱红珊瑚的雕像,这些绝对不是讨个好彩头的吉祥用意,而是在布阵,一个风水的大阵。

    “父皇,章嘉活佛说,义萱拒绝了他的摸顶。”弘历如实的汇报。

    “嗯,朕知道。”

    “为啥道教的人需要佛教的活佛加持?”弘昼在一旁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因为高人,神人都是神交,他们在上一个法界,已经过招了。”雍正帝泄露一些机密。

    “谢谢父皇解惑,”弘历一鞠躬致意。

    “什么神交?什么过招?还有上一个法界?”弘昼意外的三连问。

    “吏部张侍郎家人都安好吧?”雍正帝转身问弘历。

    “都安好,身上的鬼青都退却了。”弘历回答。

    “可是这些鬼青都吸附到义萱的身上,所以找出人界妖邪寄居人。娄近垣真人说,需要一些日子恢复。”雍正帝终于说出了他利用张侍郎家,试探义萱的功法存在的深意。

    弘昼听完后沉默了,看到桌上的茶具和摆件,才明白义萱的画像是风水布局的需要。他看着弘历清奇淡定的样子,想到章嘉活佛,一直是弘历的伴读。终于明白父皇对四哥的用心之深,用法力强大的活佛保护弘历周全。

    看着听课的大臣都还没有来,弘昼就开玩笑的问,“父皇,皇叔说,那些西洋的乐师和唱歌的人都被赶出了京师。他们也是教派的人,为什么不能留京都?以前皇爷爷在的时候,用西洋牧师的药还救过九王叔的命。”

    “注意影响,五弟不要胡说。”乾隆赶忙阻止,深怕雍正帝发火,弘昼竟然称呼,被雍正帝废除名号的胤禟九王叔。

    看到左右没有外人,现在自己就两个儿子。弘历心思几乎和自己同频,一些政策不细说,他也似乎明了,从不有任何意见和质疑。对于九子夺嫡的事,尘埃落定,五皇子的话,代表了一些人心中没有敢讲的思潮。

    大清朝在雍正帝治理下,天下太平国富力强。皇子们生活在百年强盛的皇家,御苑生活久了,认为富贵荣华一切来的自然,是命中注定。他们对西方的宗教势力,有任何防御之心。而是欣赏西洋教士的先进的科技,忘了华夏的文明积累的灿烂。

    要是以前他会斥责弘昼的无忌之谈,但是现在觉得要从釜底抽薪,打消掉皇族只看表面文化的美艳,忘记了文化被取代的危机。要不是现在,他作为皇帝,也不会辛辛苦苦的给大臣讲佛法,搞什么儒释道三者合一。

    雍正帝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望着儿子们说,“你们都坐到你们位子上,朕今天就好好的讲讲西洋教,为啥我要禁止。”

    弘历与弘昼都坐到御案对面不远,四张条几排成第一排平行的茶几后,在他们旁边的茶几是还没有到场的,皇十六弟庄亲王爱居士,及皇十七弟果亲王自得居士的座位。

    “西洋教最先来到华夏者,是西洋教士利窦玛。他很会变通,为了能在中国传教布道,他尊重中国信徒保持传统习俗和礼仪,允许中国信徒祭祀孔子和祭祀祖先,中国信徒也可以供奉天主。”雍正帝侃侃而谈。

    “利玛窦是明朝的西洋教士吧?”弘昼问。

    “对,他刚到华夏时,新奇的传教方式一时间吸引了很多中国信徒,明朝皇室都有很多开始信奉天主教。像南明末帝永历帝朱由榔的生母王太后、妻子王皇后、太子朱慈炫都信奉皈依了天主教,明末时期天主教在中国影响很大。”

    “那么我们立朝后,西洋教如何了?”

    “大清入关统一全国之后,先祖顺治帝对天主教也很感兴趣,西洋教士汤若望受顺治帝宠信。要不是顺治更崇信佛教,他一度差点皈依为天主教徒。”

    “啊,顺治爷也曾经想入教?”弘昼惊讶的难以置信。

    “那是西洋教保藏了内心,起初他们包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使得天主教能在中国得以传播落地生根。”

    “那后来呢?他们露出了真面目?”

    “对,康熙爷继位时,对天主教也是十分宠信。就如你说的,九皇子胤禟幼年时患痈病危,西洋教士卢依道用西医救了胤禟一命,所以康熙爷时期,西洋教在中国传播日渐兴盛。”

    “那为啥后面父皇您要禁止呢?”

    “西洋教在中华兴盛后,我才发觉他们西洋教派系林立,什么多明我会、法兰西会、耶稣会三大派系,而且他们之间的宗教战争非常激烈,为了争夺在中国的传教主权互相指责。”

    “啊,西洋教这么多派别?”

    “对啊,他们为了争夺在中国的话语权,居然联合罗马教廷,说中国人祭祀孔子和祖先是对天主的不敬,是异教徒的表现。”

    “原来西洋教居然要禁止□□祭祀孔子和祖先,去维护他们西洋教的信仰纯洁。”弘昼难以置信。

    “康熙爷为了平息争端,特意下圣旨,中国人祭祀孔子和祖先并不是宗教礼仪习俗,与宗教信仰无关。但是他们变本加厉,罗马教廷要求禁止中国天主教徒祭祀孔子和祖先。”雍正对两个儿子,坦诚相告过去的历史冲突。

    “这个简直是太可恨了。”弘昼愤愤不平的说。

    “康熙爷帝虽然对教皇的天真和猖狂很愤怒,但表现的还是比较有涵养,他当即表示罗马教皇无权干涉中国内政,下令驱逐了教皇特使。”

    “那时候,我们都没有出生,没有想到会只是这样。”

    “西洋教士被康熙爷驱逐之后,居然跑到江苏和福建,宣扬教皇指令,要求中国信徒摒弃祭祀孔子和祖先的礼仪,只能供奉天主,康熙爷帝得知后才彻底震怒。”

    “那嘉乐八条是怎么回事?”弘昼问。

    “在康熙六十年时,教皇又派遣使者到京城,教皇颁布的禁约中附加了八条变通办法。”

    “为什么皇爷爷,最后还是容忍接受了西洋教?”弘昼接着不解的问。

    “西洋教传教士都有一些才能,比如他们擅长绘画、懂天文、掌握我们没有的科技知识。”雍正帝无奈叹口气回答。

    “这些传教士特别善于与大清朝的王公贵族打交道,上次我去庄亲王府,他们就围着我转。”看着雍正帝欲言又止,弘历以自己的经历补充讲述。

    “嗯,弘历说到重点,他们不少传教士参与到大清皇子子争位,特别是葡萄牙传教士穆景远,与胤禟关系最为亲密。因为他们对胤禟有恩,西洋传教士大肆宣传,胤禟聪慧过人会继承皇位。”雍正帝厌恶的口气告诉儿子们真相。

    “不止这些,许多大清朝皇室成员王爷信奉了西洋教,西洋教士笼络了很多中国的天主教信徒支持胤禩。这样做的危机不仅动摇国本,而且让华夏千年来的信仰空心话。父皇才重拳清除了。”弘历说出了自己的认识,和对父皇的治国宗教的理解。

    “弘历的话说到朕心上了,果然我们父子连心。”雍正着实爽快的赞赏,这个儿子作为接班人没有看错。

    弘昼明白了,为啥雍正大力清除西洋教,将在西北大力推行西洋教的苏努全家押回京城监押。雍正削除了苏努家族皇室宗籍身份,其子孙后代全部被发配宁古塔。

    苏努案后,雍正对天主教更加警惕和憎恶,雍正下旨严禁任何百姓和官员信奉天主教,全国所有天主教教堂改为仓库或者书院,所有传教士只能在广州和澳门活动,永远不得进入内地传教。

    现在雍正禁教比康熙严厉的多,但是华夏大地西洋教的表面上看着清除,但面临传统信仰空心化危机。作为帝王,雍正帝必须要用本土的宗教,来填充人们空心化的头脑。所以被大清几位皇帝防备冷淡的道教,重新被雍正帝宠爱。龙虎山的法师,娄近垣走入京城,成了王公贵族争相交往的香饽饽。

    雍正帝让太监苏得正,将他写给教皇的信的留底拿出来,交给两个儿子读。弘历和弘昼读着雍正帝信,内心对父皇的眼界和格局有了了解。

    “中国有中国之教,西洋有西洋之教;西洋之教不必行于中国,亦如中国之教岂能行于西洋。如苏努之子勒锡亨、乌尔臣等,愚昧不法,背祖宗,违朝廷,甘蹈刑戮而不恤,岂不怪乎!”

    雍正这意思就是说中国有中国的宗教,西洋有西洋的宗教,西洋的宗教不必到中国来传教,中国的宗教也不会到西洋去传教。

    雍正帝看到两个儿子读完信后,语重心长的说,“宗教战争,必须警惕,人心如同疆土,控制不了人心,哪怕再厉害的王权,都会被消融取代。看看成吉思汗的子孙,西征后,看着是统治了一方民众土地。但是他们没有坚持推行信仰长生天,而是接受了当地的宗教教,现在不仅王权消融,民族和土地也都失去。”

    父子三人推心置腹聊天中,来上佛法的大臣们都一一给雍正帝行礼报道,最后进来的娄近垣,递上了一份折子。

    “陛下,这是小女妙缘真人交上来的作业,虽然她今日不能来上课,但是陛下上次留的作业,她不敢不做。”

    雍正帝打开义萱的折子,读着不由的眉梢喜扬扬,“不错,弘昼,你来给大家念念。”

    弘昼接过来,一看义萱写的是《拈花》,不由会心一笑的念道。

    “拈花一笑,佛也明心,我也明心

    万法归宗,道是天心,法是慧心。

    花开繁茂,是心香最美镜空。

    今生今世,是尘缘短暂花红。

    红尘滚滚,花花世界,

    年年秋风,洛阳牡丹富贵花谢落。

    缘起缘灭,人间漂泊,

    世世轮回,孟婆三生桥上别泪多。

    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世间里徘徊。

    爱恨离恨缠绵,六心天河畔洗涤。

    前世往生,今世妙缘有伏笔

    情爱不空,往事回头彩虹丽。

    满腹相思,残梦难留,

    一城风絮,挂月天心,

    法不空,性不空,渡劫金顶沐朝阳。

    缘不空,爱不空,轮回河畔浴仙光。

    一柱清香,点燃人间沧桑。

    三世轮回,不惧红尘洪荒。”

章节目录

君问归期未有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望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望沙并收藏君问归期未有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