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去,象征着寒假也就过去一大半了。剩下的十来天时间,基本在走亲戚拜年和赶作业中度过。
除夕夜的新年祝福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蒋知之和江嘉阳时不时会聊上两句,有时候说的是没有什么意义的闲话,有时候相互对个作业答案问个错题,气氛也算得融洽。
融洽到蒋母把蒋知之拉过去了解情况。
“我发现你最近老抱着手机跟别人聊天,还总是聊着聊着就笑了,你老实跟妈妈交代一下,你是不是早恋了?”
蒋知之一听,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她连忙矢口否认:“我哪笑了?你看错了吧。我跟江嘉阳聊天是在找他问题目,不是你让我多向他学习的吗。”
蒋母怀疑地看她一眼:“你这么大反应做什么,是被我说中了哪一点恼羞成怒啊?”
“我真没有,不信你自己看聊天记录。”蒋知之梗着脖子,直接把手机递给她。
心里的别扭多少还是有点,但是她和江嘉阳确实没聊什么,偶尔说一声早安晚安,剩下的除了作业还是作业。唯一一次有些营养的对话,也没什么营养,就是江嘉阳手滑不小心发给她了一张游戏连胜截图,她回了个问号,江嘉阳过了一会才跟她解释是手滑以及超过两分钟已经无法撤回了。
然后她自认为特别善解人意地发了个“哦”过去。手机那头的人也许是被她噎住了,没再回话,也没有再发生过这种情况。
就他俩这个聊天状态还搞早恋,这概率都没她跟张景瑜搞早恋的概率大。蒋知之撇撇嘴,看着蒋母在手机上划来划去,内心毫不慌张。
——好吧,还是有点小心虚的,毕竟她基本上没有跟其他的人聊过天。
但是蒋母显然没想到她的女儿社交会如此贫乏。在草草翻阅过一遍聊天记录后,蒋母将信将疑地把手机还给她,依旧面露警告:“你是大姑娘了,有心思也很正常,但是你首先要考虑的是有没有未来。你想谈恋爱我不拦你,但是你要保证你和他有大学上,而且分数相差不会太大,不会出现毕业即分手。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妈妈希望你考虑清楚。”
蒋知之被蒋母突然正色的语气吓了一跳。她知道蒋母说的未必全都是真话,她要是真的早恋第一个饶不了她的就是蒋母。但是她也清楚,一定是出于真心实意的爱和保护蒋母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她抿抿嘴:“谢谢妈妈,我知道了。”
蒋母说的其实都很对。她才十几岁,往后人生漫长,每一个瞬间都可以做出无数种选择。当下社会的人大部分人都接受了新兴的恋爱观,并不认为一段感情就可以决定一辈子。但是蒋知之骨子里还是守旧的,她向往浪漫,又有点理想主义,希望认定一个人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但是现实世界里哪里有那么多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童话?她一时头脑发热的冲动,并没有考虑过未来。蒋母的话像是一盆冷水,泼醒了她,让她认清了现实。
高中情侣要迈过的最难的坎也是最后一道坎是什么?当然是高考。这决定着他们究竟是分道扬镳还是并肩前行。而谁能肯定自己的高考绝不出错、没有意外?至少蒋知之不行。所以蒋母说的没错,在高中这个节骨眼谈恋爱,对她和对恋爱对象都是极不负责的。
但蒋知之实际上是个极为执拗的人。她看得清现实的残酷,也放不下内心的期冀。假如呢?假如真的会出现这样一个人呢,可以同她携手前行,见证她一天一天地长大,最后成为可以并肩一生的人。哪怕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概率实在很小。
她现在好像已经遇到一个很不错的男生了。她不知道自己对江嘉阳到底是什么想法,也许是友情以上爱情未满,朦朦胧胧的好感萦绕在心尖。赤诚的、像风一样的少年,席卷了她的心脏,渗透了她的生活,在她的记忆里闪闪发光。
她偷偷地,不知道怀着什么心思地,把社交平台上的个性签名改成了“遇良人”。
这是她的愿望。
这是她想说给江嘉阳听的愿望。
江嘉阳来找她对生物作业答案时,蒋知之刚刚准备上床睡觉。她秉持着“想不清楚的事情就不想”的态度,决定这天早点睡觉,睡一觉起来就什么都不想了。
江嘉阳这时候来找她聊天,无疑是给她本来就想不太清楚的脑子火上浇油。蒋知之从床上坐起来,草草地跟他把作业答案讨论了一下。
蒋知之的视线长久地停在最后一个对话框上:是江嘉阳发的,“第二十五题是我写错了”。要像往常一样结束对话吗?可是她内心总有些隐隐的不甘在叫嚣着,怂恿她问出口那个她想了一天也没想清楚的问题。
“你想过以后要考哪个大学吗?”蒋知之心一横,挑了个不太逾越的问题发了过去。
“怎么突然想到问这个了?”手机那边的人过了一会才回复她。
“我随便问问,你不告诉我就算了。”她搪塞着。
“谁说我不告诉你了。”这回江嘉阳倒是秒回。
“我想考温洲大学。”
蒋知之的心一沉。温洲大学,在隔壁莘市,是国内最好的大学。
也是蒋知之从来没有考虑过的大学。她的成绩只能勉强够上普通985的分数线,一流的名牌大学,她是真的想都没有想过。
她欣赏少年的野心,也相信凭江嘉阳的这股劲他一定能说到做到。也因此,差距就显得格外难以跨越。
难言的遗憾,像是梅雨季节连绵不绝的雨,凉意无孔不入地漫过来。江嘉阳不是她的那个“良人”,她不无失望地想。
“你呢?”江嘉阳的对话框突然又跳出来,把她从低迷情绪中强行拉出来,“你想上哪个大学?”
蒋知之的手指在键盘上悬空了很久。
“我没想好。大概率就在本地上大学吧。”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嘉新大学。”
嘉新大学是浣城的一所985,在国内也能排得上号,大学排行榜上名列第十名上下,但是跟排名第一的温州大学比还是差了不少。
蒋知之以为江嘉阳会嘲笑她没有志向,因为她向来是个没什么目标感的人,为此蒋母没少训斥她。
手机那头的人沉默了很久。
“你肯定能考上的。”他这样说。
在结束了这段不算愉快的对话后,蒋知之和江嘉阳默契地失联了一段时间。
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只是落差感时不时作祟,会让蒋知之有些郁闷。
熬夜自由的假期飞快地就过去了,蒋知之抱着一碗汤圆,一边吃一边清点着自己上学要带的东西。
其实她前些日子就已经清理过一遍,这次不过就是二次确认以防遗漏。
每次放假和开学最痛苦的就是搬书,那么一大堆书从教室搬回家又从家里搬回教室,每次搬动的时候都觉得自己的身高又被压矮了几厘米。
蒋知之叹了口气,咬开最后一个汤圆。浓郁的芝麻香飘向鼻尖,粘稠的芝麻馅从软糯的糯米外皮里溢出来,黑白交错的一片。她吸溜一口吞下,甜滋滋的味道在唇齿间化开,平息了内心的焦躁。
蒋父从房门外探出头来,催促她刷牙然后上床睡觉,迎接开学第一天。
开学有什么好迎接的。蒋知之幽怨地看了蒋父一眼,倒也听话地往洗漱台的方向去了。
明天的这个时候她才刚刚下晚自修准备回家呢,她分神想着。思绪随意发散着,蒋知之一面细细刷着牙一面天马行空地想,她最近吃得太好胖了好几斤,不知道会不会被熟人发现。
一想到熟人,蒋知之就不由自主地想到江嘉阳。她是真的觉得跟江嘉阳在上次“不欢而散”后再次见面会很尴尬,尴尬到她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毕竟两人还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前后桌关系。
她在这杞人忧天什么,蒋知之搓搓脸开解自己,指不定人家都没想着要搭理她了。
这句话很快被推翻。
当蒋知之临睡前拿起手机看了一眼,一个消息提醒突然弹了出来,高高挂在手机屏幕的顶端。
会在这个时间主动找她聊天的人除了江嘉阳不作他想。蒋知之有点紧张,不知道他是想跟自己说什么。她点开消息提醒。
等待软件跳转的功夫,蒋知之已经在心底演了三百场独角戏,想了无数条礼貌又不失尴尬的回复。
男生的消息却没让她想的东西派上用场。
很简单的两条消息,语气一如既往,没有特意亲近也没有特意疏远,就像他们之前聊天的每一次那样。他说,
“元宵节快乐。”
“记得带老刘放假前发的告家长书。”
“晚安,明天学校见。”
蒋知之有点语塞。好像一拳打在棉花上,内心五味杂陈,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感受。
“明天见。”她回复道。
神使鬼差地,蒋知之点开了男生的个人资料卡片看了一眼。他的个人信息干干净净的,只填写了生日和性别,连网名都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江”。
唯一不同寻常的是男生最新的一条朋友圈。
“我看起来不像是个好人吗?”
没头没脑的一句,发表时间正好是蒋知之和他聊完理想大学的那一天。
什么意思?蒋知之一头雾水。底下的评论也有不少人在问他这条朋友圈是什么意思,江嘉阳一条也没回复。
虽然不是很明白,但她也不好意思直接去问江嘉阳,毕竟江嘉阳摆明了不想谈。蒋知之只能暂时将其抛之脑后,逼迫自己上床睡觉。
无风无梦,一夜好眠。
除夕夜的新年祝福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蒋知之和江嘉阳时不时会聊上两句,有时候说的是没有什么意义的闲话,有时候相互对个作业答案问个错题,气氛也算得融洽。
融洽到蒋母把蒋知之拉过去了解情况。
“我发现你最近老抱着手机跟别人聊天,还总是聊着聊着就笑了,你老实跟妈妈交代一下,你是不是早恋了?”
蒋知之一听,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她连忙矢口否认:“我哪笑了?你看错了吧。我跟江嘉阳聊天是在找他问题目,不是你让我多向他学习的吗。”
蒋母怀疑地看她一眼:“你这么大反应做什么,是被我说中了哪一点恼羞成怒啊?”
“我真没有,不信你自己看聊天记录。”蒋知之梗着脖子,直接把手机递给她。
心里的别扭多少还是有点,但是她和江嘉阳确实没聊什么,偶尔说一声早安晚安,剩下的除了作业还是作业。唯一一次有些营养的对话,也没什么营养,就是江嘉阳手滑不小心发给她了一张游戏连胜截图,她回了个问号,江嘉阳过了一会才跟她解释是手滑以及超过两分钟已经无法撤回了。
然后她自认为特别善解人意地发了个“哦”过去。手机那头的人也许是被她噎住了,没再回话,也没有再发生过这种情况。
就他俩这个聊天状态还搞早恋,这概率都没她跟张景瑜搞早恋的概率大。蒋知之撇撇嘴,看着蒋母在手机上划来划去,内心毫不慌张。
——好吧,还是有点小心虚的,毕竟她基本上没有跟其他的人聊过天。
但是蒋母显然没想到她的女儿社交会如此贫乏。在草草翻阅过一遍聊天记录后,蒋母将信将疑地把手机还给她,依旧面露警告:“你是大姑娘了,有心思也很正常,但是你首先要考虑的是有没有未来。你想谈恋爱我不拦你,但是你要保证你和他有大学上,而且分数相差不会太大,不会出现毕业即分手。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妈妈希望你考虑清楚。”
蒋知之被蒋母突然正色的语气吓了一跳。她知道蒋母说的未必全都是真话,她要是真的早恋第一个饶不了她的就是蒋母。但是她也清楚,一定是出于真心实意的爱和保护蒋母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她抿抿嘴:“谢谢妈妈,我知道了。”
蒋母说的其实都很对。她才十几岁,往后人生漫长,每一个瞬间都可以做出无数种选择。当下社会的人大部分人都接受了新兴的恋爱观,并不认为一段感情就可以决定一辈子。但是蒋知之骨子里还是守旧的,她向往浪漫,又有点理想主义,希望认定一个人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但是现实世界里哪里有那么多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童话?她一时头脑发热的冲动,并没有考虑过未来。蒋母的话像是一盆冷水,泼醒了她,让她认清了现实。
高中情侣要迈过的最难的坎也是最后一道坎是什么?当然是高考。这决定着他们究竟是分道扬镳还是并肩前行。而谁能肯定自己的高考绝不出错、没有意外?至少蒋知之不行。所以蒋母说的没错,在高中这个节骨眼谈恋爱,对她和对恋爱对象都是极不负责的。
但蒋知之实际上是个极为执拗的人。她看得清现实的残酷,也放不下内心的期冀。假如呢?假如真的会出现这样一个人呢,可以同她携手前行,见证她一天一天地长大,最后成为可以并肩一生的人。哪怕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概率实在很小。
她现在好像已经遇到一个很不错的男生了。她不知道自己对江嘉阳到底是什么想法,也许是友情以上爱情未满,朦朦胧胧的好感萦绕在心尖。赤诚的、像风一样的少年,席卷了她的心脏,渗透了她的生活,在她的记忆里闪闪发光。
她偷偷地,不知道怀着什么心思地,把社交平台上的个性签名改成了“遇良人”。
这是她的愿望。
这是她想说给江嘉阳听的愿望。
江嘉阳来找她对生物作业答案时,蒋知之刚刚准备上床睡觉。她秉持着“想不清楚的事情就不想”的态度,决定这天早点睡觉,睡一觉起来就什么都不想了。
江嘉阳这时候来找她聊天,无疑是给她本来就想不太清楚的脑子火上浇油。蒋知之从床上坐起来,草草地跟他把作业答案讨论了一下。
蒋知之的视线长久地停在最后一个对话框上:是江嘉阳发的,“第二十五题是我写错了”。要像往常一样结束对话吗?可是她内心总有些隐隐的不甘在叫嚣着,怂恿她问出口那个她想了一天也没想清楚的问题。
“你想过以后要考哪个大学吗?”蒋知之心一横,挑了个不太逾越的问题发了过去。
“怎么突然想到问这个了?”手机那边的人过了一会才回复她。
“我随便问问,你不告诉我就算了。”她搪塞着。
“谁说我不告诉你了。”这回江嘉阳倒是秒回。
“我想考温洲大学。”
蒋知之的心一沉。温洲大学,在隔壁莘市,是国内最好的大学。
也是蒋知之从来没有考虑过的大学。她的成绩只能勉强够上普通985的分数线,一流的名牌大学,她是真的想都没有想过。
她欣赏少年的野心,也相信凭江嘉阳的这股劲他一定能说到做到。也因此,差距就显得格外难以跨越。
难言的遗憾,像是梅雨季节连绵不绝的雨,凉意无孔不入地漫过来。江嘉阳不是她的那个“良人”,她不无失望地想。
“你呢?”江嘉阳的对话框突然又跳出来,把她从低迷情绪中强行拉出来,“你想上哪个大学?”
蒋知之的手指在键盘上悬空了很久。
“我没想好。大概率就在本地上大学吧。”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嘉新大学。”
嘉新大学是浣城的一所985,在国内也能排得上号,大学排行榜上名列第十名上下,但是跟排名第一的温州大学比还是差了不少。
蒋知之以为江嘉阳会嘲笑她没有志向,因为她向来是个没什么目标感的人,为此蒋母没少训斥她。
手机那头的人沉默了很久。
“你肯定能考上的。”他这样说。
在结束了这段不算愉快的对话后,蒋知之和江嘉阳默契地失联了一段时间。
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只是落差感时不时作祟,会让蒋知之有些郁闷。
熬夜自由的假期飞快地就过去了,蒋知之抱着一碗汤圆,一边吃一边清点着自己上学要带的东西。
其实她前些日子就已经清理过一遍,这次不过就是二次确认以防遗漏。
每次放假和开学最痛苦的就是搬书,那么一大堆书从教室搬回家又从家里搬回教室,每次搬动的时候都觉得自己的身高又被压矮了几厘米。
蒋知之叹了口气,咬开最后一个汤圆。浓郁的芝麻香飘向鼻尖,粘稠的芝麻馅从软糯的糯米外皮里溢出来,黑白交错的一片。她吸溜一口吞下,甜滋滋的味道在唇齿间化开,平息了内心的焦躁。
蒋父从房门外探出头来,催促她刷牙然后上床睡觉,迎接开学第一天。
开学有什么好迎接的。蒋知之幽怨地看了蒋父一眼,倒也听话地往洗漱台的方向去了。
明天的这个时候她才刚刚下晚自修准备回家呢,她分神想着。思绪随意发散着,蒋知之一面细细刷着牙一面天马行空地想,她最近吃得太好胖了好几斤,不知道会不会被熟人发现。
一想到熟人,蒋知之就不由自主地想到江嘉阳。她是真的觉得跟江嘉阳在上次“不欢而散”后再次见面会很尴尬,尴尬到她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毕竟两人还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前后桌关系。
她在这杞人忧天什么,蒋知之搓搓脸开解自己,指不定人家都没想着要搭理她了。
这句话很快被推翻。
当蒋知之临睡前拿起手机看了一眼,一个消息提醒突然弹了出来,高高挂在手机屏幕的顶端。
会在这个时间主动找她聊天的人除了江嘉阳不作他想。蒋知之有点紧张,不知道他是想跟自己说什么。她点开消息提醒。
等待软件跳转的功夫,蒋知之已经在心底演了三百场独角戏,想了无数条礼貌又不失尴尬的回复。
男生的消息却没让她想的东西派上用场。
很简单的两条消息,语气一如既往,没有特意亲近也没有特意疏远,就像他们之前聊天的每一次那样。他说,
“元宵节快乐。”
“记得带老刘放假前发的告家长书。”
“晚安,明天学校见。”
蒋知之有点语塞。好像一拳打在棉花上,内心五味杂陈,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感受。
“明天见。”她回复道。
神使鬼差地,蒋知之点开了男生的个人资料卡片看了一眼。他的个人信息干干净净的,只填写了生日和性别,连网名都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江”。
唯一不同寻常的是男生最新的一条朋友圈。
“我看起来不像是个好人吗?”
没头没脑的一句,发表时间正好是蒋知之和他聊完理想大学的那一天。
什么意思?蒋知之一头雾水。底下的评论也有不少人在问他这条朋友圈是什么意思,江嘉阳一条也没回复。
虽然不是很明白,但她也不好意思直接去问江嘉阳,毕竟江嘉阳摆明了不想谈。蒋知之只能暂时将其抛之脑后,逼迫自己上床睡觉。
无风无梦,一夜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