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里脊
江陵自问是有点清高的人,却还是抵抗不住巨大的金钱诱惑。
她锁上房门,下楼梯时还在想:1小时1000元,2小时就是2000元。只要2小时就能买一台空调,卧室会变得清凉,宛若洛川春天时的美好气温。
只是想想而已。
哪怕预期薪水丰厚,骑上山地车后,她还是第一时间去了西门日杂店,扫了一眼那台标价65元的落地式风扇。
有点贵。
比母亲售出的八碗牛肉汤总价还要贵上1元。
她攥紧车把,双脚狠狠登了几下脚踏板,山地车飞速向前,冲向黄昏时分的王城大道。
王城大道是洛川这座千年古城的中轴线,两侧既有拔地而起的新世纪写字楼,又有上世纪钢铁工业建设残留。
当然,这一切都比不上偶尔在江陵眼中闪过的东周、汉魏遗存。
她踩着山地车,一路飞过千年历史遗音,骑进陈国庆家所在的新小区。
这小区全部都是电梯房,私家汽车数量是自行车三倍,处处彰显着新世纪的美好生活。
这里的一切,与江陵家所在的上世纪老旧家属院形成鲜明对比。但它外面的周边世界却与江陵家无异,皆是简陋的、陈旧的。
与之一条马路之隔便是江陵初中母校的集资房,也是陈国庆曾经住处。
三年前,江陵总去对面老房子找陈国庆,任他利用周末时间免费为自己补习语文。
三年后,江陵停好自行车,按着短信上的地址,走进电梯,按下17楼数字,准备迎接2000元到来。
她设想,那人一定是问题学生。
大概还是一个染着黄毛,刘海淹没眼睛,穿着破洞牛仔裤,踩着涂鸦鞋,嚼着口香糖,吹着口哨,时不时再彪上几句脏话的小男生。
当她敲响1701号房门,随之房门拉开,撞进那双如小鹿般清澈的眼眸,跌入如初春般温柔和煦的笑意,平生首次有了悔之不及的感觉,向来平稳的小心脏也噗通噗通地跳了起来。
他生的干净又美丽,还让人心情愉悦,有点像是柳斯斯那些漫画书里走出的阳光美少年。
不对。
柳斯斯看的书是日本漫画。
眼前这少年虽美,却像是从中式山水画中走出之人,似是从和煦春日中走出之少年,俊朗温润,又似从粼粼湖面游来之少年,清爽甘甜。唇角的小梨涡宛若稀世珍珠,散发着耀眼温雅之光。
少年名叫韩四海,成绩不算差,也不算好。
陈国庆还在叭叭叭讲着,核心意思就是他脑子有点笨,属于勤能补拙那类,哪怕昼夜苦读,笔耕不缀,也只能在全班排个十名左右。
江陵点了点头,挥退喋喋不休的陈国庆,与韩四海走进书房,“你想学什么?高一数学,物理,还是化学?”
韩四海摇头,继而为江陵拉开椅子,又从书包中取出一张试卷放到书桌上。
江陵讶异。
为免眼花,她又瞥了一眼试卷,的确是中考数学试卷。
可是——“中考已经结束五天,分数早已确定,你学它干吗?”
“……我知道”,韩四海咬着红润下唇,哆嗦道:“可我还是想把前面两道选择题以及最后两道大题学会,数学老师只给了答案。我去问他,他还不给我讲,让我去擦窗户!”
有点可怜。
可江陵不会同情他。
在江陵眼里,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何必纠结?现在和未来才值得付出精力。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无论他想学什么,她都会认真教授。
江陵安静坐下,瘦削的双手举着试卷,撇着最后两道大题:“带笔了吗?”
“恩!”,韩四海从书包中取出一只米老鼠造型、毛茸茸的笔袋,修长白皙的手指拉开锁链,露出里面琳琅满目的笔笔大军。
江陵眼前一花。
韩四海还跟献宝似的,“小江师姐,你想用哪一只?”
江陵眉心微蹙,认真打量着花花绿绿世界,终于在万花丛中瞥到一支常用的、造型简朴的水性笔,“黑色那只,再拿一只红笔。”
韩四海双手捧出两只笔,虔诚地仿若上香一般。
江陵接过笔,摘下两只笔帽,往平行四边形内画了两条辅助线,“能看懂吗?”
“我能看懂黑色那条,意思是两个相似图形”,韩四海嗓音弱弱的,眼神怯怯的。
江陵满意,“不错。”
韩四海羞涩,“真的吗?”
江陵郑重点头。
她原以为他跟柳斯斯一样笨,啥都不懂,没想到竟然能看懂一条,还算孺子可教。
接下来的授课过程异常顺利,江陵先在试卷边缘画出四个三角形,传授他10种辅助线的精华画法,接着再升级为平行四边形的辅助线画法。
等到韩四海彻底弄明白,并按着新学方法,解出最后一道大题时,已过去四十分钟。
“咚咚咚”,陈国庆推门而入,双手各拿着一罐冰可乐,“怎么样?我就说他笨吧?!”
韩四海垂头盯着数学试卷,白皙的脖颈泛起一丝红晕。
江陵接过可乐,拧开易拉罐,喝了一口,挑眉,“还行,没那么笨,比你强一点。”
“……”,陈国庆满眼愤怒。
江陵拧开第二瓶可乐,递到韩四海身前,“喝吧。”
韩四海唇角一弯,眼眸亮亮,白皙干净的手指握起易拉罐,圆润粉嫩的指腹轻轻磨磋着红色铁皮,感受她遗留的温度。
江陵瞥着陈国庆,“还不走?我们还要上课。”
我们?韩四海乌黑水润的眼珠转来转去,瞧着试卷上的残留试题,想着若再多几道题不会做就好了。
时间过得很快,当江陵把方程组知识点讲透彻,距离下课也就只有半小时,韩四海飞速解开倒数第二道大题,再同江陵火热探讨试卷正面那两道选择题。
终于,墙上时针走向数字8。
江陵毅然决然地起身,拉开书房门,走到客厅沙发前,朝陈国庆伸出双手,“付钱。”
陈国庆放下遥控器,从茶几里取出20张崭新的百元大钞。
韩四海三个箭步冲到二人身前,双眸急切又羞涩,“小江师姐,下次课什么时间?我还有四道物理题不会。”
江陵蹙了蹙眉,“明天要返校,后天吧。”
韩四海乖巧点头,想要说些什么时,江陵已然换下拖鞋,踩上运动鞋。
韩四海焦急万分,想喊我送你回家。
可他不敢,且还被陈国庆抓住手腕,一路拖回书房。
陈国庆瞥了眼试卷,掏出手机:“来,跟你大哥汇报下学习情况!名师出高徒,怎么样,我这位高徒厉害吧。”
“我也是您学生”,韩四海低声呢喃。
陈国庆愣住,随即张牙舞爪:“你个呆瓜,不许逢人说是我学生。”
“嘭”的一声,关门声传来,想必江陵已经离开。
韩四海再顾不得礼貌,火速将试卷、笔袋装进书包,又一把推开陈国庆,追了出去。等电梯时,他无声乞求:请让江陵别走远,请让我看看她背影。
许是上天垂怜,江陵当真没有走远。
她站在榕树下,一手推着山地车,另一手接着电话。
月光透过树叶缝隙照亮她清冷侧脸,燥热晚风穿越树梢吹动她齐耳短发。她表情有些不耐,又有些生气,像是在跟电话那头的人吵架。
突然,她挂断电话,眉心一拧,将手机踹进裤兜里,再单腿跨上山地车准备出发。
她个子很高,绝对有170以上,纤细修长的双腿耷在车架两侧,双脚有节奏地点着地面。
她眉头愈发紧锁,似是心事重重。
有什么事能令她心烦?韩四海蹙起那向来不知人间忧愁的眉心,脑海里尽是满城飘扬的大红色横幅——热烈祝贺我市江陵同学斩获全省高考状元桂冠。
日光下的横幅热烈与鲜艳。
月光下的她,却与之相反,白衣黑裤,清冷孤傲,凛冽冷淡。
突得,她攥紧车把,双脚踩上踏板,骑了出去。
江陵骑车速度不快,清冷坚毅的瞳仁瞄准不远处的徐家炸货铺。
因着急赚钱,她并未吃晚饭,力气本就不足,方才又接到大哥江河从上海打来的电话,好一顿掰扯,更觉没力气。
现下,她已饥肠辘辘,只好秉持就近原则,来此处吃晚饭。
她上初中时,常与同班同学柳斯斯、魏鸣远来这家店。
旧地重游,她先点了一盘火腿肠炒方便面,后买了三只炸里脊。
吃得半饱时,她对着再咽不下的炸里脊犯难。
若是打包回家,必遭母亲黄芹闲语:“又吃垃圾食品?让你好好吃饭,不吃?!”
若是就此扔掉,便是浪费金钱与食物。
早知如此,便不应买三只,而是买一只。
可买一只真的很贵呀!一只炸里脊4元钱,两只7元钱,三只10元钱,任谁都会买三只,对吧?这能赖她没有先见之明吗?
她有些怀念从前三人结伴而来,一人吃一只炸里脊的时光。
今夜她形单影只,必要独自炫光炸里脊。可她不是大胃王,如何能咽下它们?
一筹莫展间,她眼眸一亮,朝视线中突然出现、在马路上乱晃的美少年招手,“来。”
韩四海扬起笑脸,双眸亮得吓人。他像一只寻到主人的哈巴狗,飞速冲到江陵面前,高大的身子向下弯去,垂头问:“小江师姐,你找我啊。”
“恩”,江陵将铁盘推到餐桌另一端,“请你吃。”
她锁上房门,下楼梯时还在想:1小时1000元,2小时就是2000元。只要2小时就能买一台空调,卧室会变得清凉,宛若洛川春天时的美好气温。
只是想想而已。
哪怕预期薪水丰厚,骑上山地车后,她还是第一时间去了西门日杂店,扫了一眼那台标价65元的落地式风扇。
有点贵。
比母亲售出的八碗牛肉汤总价还要贵上1元。
她攥紧车把,双脚狠狠登了几下脚踏板,山地车飞速向前,冲向黄昏时分的王城大道。
王城大道是洛川这座千年古城的中轴线,两侧既有拔地而起的新世纪写字楼,又有上世纪钢铁工业建设残留。
当然,这一切都比不上偶尔在江陵眼中闪过的东周、汉魏遗存。
她踩着山地车,一路飞过千年历史遗音,骑进陈国庆家所在的新小区。
这小区全部都是电梯房,私家汽车数量是自行车三倍,处处彰显着新世纪的美好生活。
这里的一切,与江陵家所在的上世纪老旧家属院形成鲜明对比。但它外面的周边世界却与江陵家无异,皆是简陋的、陈旧的。
与之一条马路之隔便是江陵初中母校的集资房,也是陈国庆曾经住处。
三年前,江陵总去对面老房子找陈国庆,任他利用周末时间免费为自己补习语文。
三年后,江陵停好自行车,按着短信上的地址,走进电梯,按下17楼数字,准备迎接2000元到来。
她设想,那人一定是问题学生。
大概还是一个染着黄毛,刘海淹没眼睛,穿着破洞牛仔裤,踩着涂鸦鞋,嚼着口香糖,吹着口哨,时不时再彪上几句脏话的小男生。
当她敲响1701号房门,随之房门拉开,撞进那双如小鹿般清澈的眼眸,跌入如初春般温柔和煦的笑意,平生首次有了悔之不及的感觉,向来平稳的小心脏也噗通噗通地跳了起来。
他生的干净又美丽,还让人心情愉悦,有点像是柳斯斯那些漫画书里走出的阳光美少年。
不对。
柳斯斯看的书是日本漫画。
眼前这少年虽美,却像是从中式山水画中走出之人,似是从和煦春日中走出之少年,俊朗温润,又似从粼粼湖面游来之少年,清爽甘甜。唇角的小梨涡宛若稀世珍珠,散发着耀眼温雅之光。
少年名叫韩四海,成绩不算差,也不算好。
陈国庆还在叭叭叭讲着,核心意思就是他脑子有点笨,属于勤能补拙那类,哪怕昼夜苦读,笔耕不缀,也只能在全班排个十名左右。
江陵点了点头,挥退喋喋不休的陈国庆,与韩四海走进书房,“你想学什么?高一数学,物理,还是化学?”
韩四海摇头,继而为江陵拉开椅子,又从书包中取出一张试卷放到书桌上。
江陵讶异。
为免眼花,她又瞥了一眼试卷,的确是中考数学试卷。
可是——“中考已经结束五天,分数早已确定,你学它干吗?”
“……我知道”,韩四海咬着红润下唇,哆嗦道:“可我还是想把前面两道选择题以及最后两道大题学会,数学老师只给了答案。我去问他,他还不给我讲,让我去擦窗户!”
有点可怜。
可江陵不会同情他。
在江陵眼里,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何必纠结?现在和未来才值得付出精力。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无论他想学什么,她都会认真教授。
江陵安静坐下,瘦削的双手举着试卷,撇着最后两道大题:“带笔了吗?”
“恩!”,韩四海从书包中取出一只米老鼠造型、毛茸茸的笔袋,修长白皙的手指拉开锁链,露出里面琳琅满目的笔笔大军。
江陵眼前一花。
韩四海还跟献宝似的,“小江师姐,你想用哪一只?”
江陵眉心微蹙,认真打量着花花绿绿世界,终于在万花丛中瞥到一支常用的、造型简朴的水性笔,“黑色那只,再拿一只红笔。”
韩四海双手捧出两只笔,虔诚地仿若上香一般。
江陵接过笔,摘下两只笔帽,往平行四边形内画了两条辅助线,“能看懂吗?”
“我能看懂黑色那条,意思是两个相似图形”,韩四海嗓音弱弱的,眼神怯怯的。
江陵满意,“不错。”
韩四海羞涩,“真的吗?”
江陵郑重点头。
她原以为他跟柳斯斯一样笨,啥都不懂,没想到竟然能看懂一条,还算孺子可教。
接下来的授课过程异常顺利,江陵先在试卷边缘画出四个三角形,传授他10种辅助线的精华画法,接着再升级为平行四边形的辅助线画法。
等到韩四海彻底弄明白,并按着新学方法,解出最后一道大题时,已过去四十分钟。
“咚咚咚”,陈国庆推门而入,双手各拿着一罐冰可乐,“怎么样?我就说他笨吧?!”
韩四海垂头盯着数学试卷,白皙的脖颈泛起一丝红晕。
江陵接过可乐,拧开易拉罐,喝了一口,挑眉,“还行,没那么笨,比你强一点。”
“……”,陈国庆满眼愤怒。
江陵拧开第二瓶可乐,递到韩四海身前,“喝吧。”
韩四海唇角一弯,眼眸亮亮,白皙干净的手指握起易拉罐,圆润粉嫩的指腹轻轻磨磋着红色铁皮,感受她遗留的温度。
江陵瞥着陈国庆,“还不走?我们还要上课。”
我们?韩四海乌黑水润的眼珠转来转去,瞧着试卷上的残留试题,想着若再多几道题不会做就好了。
时间过得很快,当江陵把方程组知识点讲透彻,距离下课也就只有半小时,韩四海飞速解开倒数第二道大题,再同江陵火热探讨试卷正面那两道选择题。
终于,墙上时针走向数字8。
江陵毅然决然地起身,拉开书房门,走到客厅沙发前,朝陈国庆伸出双手,“付钱。”
陈国庆放下遥控器,从茶几里取出20张崭新的百元大钞。
韩四海三个箭步冲到二人身前,双眸急切又羞涩,“小江师姐,下次课什么时间?我还有四道物理题不会。”
江陵蹙了蹙眉,“明天要返校,后天吧。”
韩四海乖巧点头,想要说些什么时,江陵已然换下拖鞋,踩上运动鞋。
韩四海焦急万分,想喊我送你回家。
可他不敢,且还被陈国庆抓住手腕,一路拖回书房。
陈国庆瞥了眼试卷,掏出手机:“来,跟你大哥汇报下学习情况!名师出高徒,怎么样,我这位高徒厉害吧。”
“我也是您学生”,韩四海低声呢喃。
陈国庆愣住,随即张牙舞爪:“你个呆瓜,不许逢人说是我学生。”
“嘭”的一声,关门声传来,想必江陵已经离开。
韩四海再顾不得礼貌,火速将试卷、笔袋装进书包,又一把推开陈国庆,追了出去。等电梯时,他无声乞求:请让江陵别走远,请让我看看她背影。
许是上天垂怜,江陵当真没有走远。
她站在榕树下,一手推着山地车,另一手接着电话。
月光透过树叶缝隙照亮她清冷侧脸,燥热晚风穿越树梢吹动她齐耳短发。她表情有些不耐,又有些生气,像是在跟电话那头的人吵架。
突然,她挂断电话,眉心一拧,将手机踹进裤兜里,再单腿跨上山地车准备出发。
她个子很高,绝对有170以上,纤细修长的双腿耷在车架两侧,双脚有节奏地点着地面。
她眉头愈发紧锁,似是心事重重。
有什么事能令她心烦?韩四海蹙起那向来不知人间忧愁的眉心,脑海里尽是满城飘扬的大红色横幅——热烈祝贺我市江陵同学斩获全省高考状元桂冠。
日光下的横幅热烈与鲜艳。
月光下的她,却与之相反,白衣黑裤,清冷孤傲,凛冽冷淡。
突得,她攥紧车把,双脚踩上踏板,骑了出去。
江陵骑车速度不快,清冷坚毅的瞳仁瞄准不远处的徐家炸货铺。
因着急赚钱,她并未吃晚饭,力气本就不足,方才又接到大哥江河从上海打来的电话,好一顿掰扯,更觉没力气。
现下,她已饥肠辘辘,只好秉持就近原则,来此处吃晚饭。
她上初中时,常与同班同学柳斯斯、魏鸣远来这家店。
旧地重游,她先点了一盘火腿肠炒方便面,后买了三只炸里脊。
吃得半饱时,她对着再咽不下的炸里脊犯难。
若是打包回家,必遭母亲黄芹闲语:“又吃垃圾食品?让你好好吃饭,不吃?!”
若是就此扔掉,便是浪费金钱与食物。
早知如此,便不应买三只,而是买一只。
可买一只真的很贵呀!一只炸里脊4元钱,两只7元钱,三只10元钱,任谁都会买三只,对吧?这能赖她没有先见之明吗?
她有些怀念从前三人结伴而来,一人吃一只炸里脊的时光。
今夜她形单影只,必要独自炫光炸里脊。可她不是大胃王,如何能咽下它们?
一筹莫展间,她眼眸一亮,朝视线中突然出现、在马路上乱晃的美少年招手,“来。”
韩四海扬起笑脸,双眸亮得吓人。他像一只寻到主人的哈巴狗,飞速冲到江陵面前,高大的身子向下弯去,垂头问:“小江师姐,你找我啊。”
“恩”,江陵将铁盘推到餐桌另一端,“请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