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
五年后,翠微山。
落日熔金,竹林掩映竹舍,皆罩了一层昏沉的金纱。
一黑袍身影在屋舍前耍刀,大开大合,招招迅猛,刀风荡得竹叶飞舞打旋,竹竿前仰后合,但无一根竹子有损,显然将功力控制得恰到好处。
那人收势站定,似有所觉,转过身来露出面容,眉目冷峻,轮廓深邃。
司展黎快步上前:“阿娘。”
司晔嘴角上扬,一点若有若无的笑意软化了长相的锐利,露出点和蔼可亲来。
“刀法如何?”
“世无其二。”司展黎半真半假地回。
司晔不轻不重地敲了一下她的额头:“认真点。”
随后微笑:“你且说说,刀比之剑如何,哪个更胜一筹?”
“世人都道‘刀剑’二字,要论哪个好,我说不准,术业有专攻,端看使刀和使剑的如何。”司展黎思索道,“刀剑总归是武器,唯有人可以论个高低。”
司晔暗暗点头,笑道:“你在松岭那学到了不少东西。”
司展黎听见师母尊号,有些恍惚。
“刀可以快速上手,而剑是兵器亦是礼器更难精通。”司晔揉了揉女儿的头,“小黎,你要知道,道无对错,端看人心。譬如你所说的要论使刀或使剑的人如何,道亦如此。能成事的路就是正路。”
司展黎顺了顺被揉乱的发顶,心下却想:如今的我灵脉有损连灵力都使不出,如何能成事?
远处的天际吞噬进最后一缕天光。
司展黎拉住母亲的手,“阿娘,我们何时启程去寻下一块碎片。”
她们确实在大衍秘境挖到了东西,却并非仙门传得那么玄乎,只是一块上古大阵阵盘的碎片,称之为法宝神器都十分勉强,却被别有用心之人以讹传讹,引来争抢。
司晔却道:“不急,先去找个人把你的伤治好。”
“真的?”司展黎闪过一丝惊喜,随即狐疑道,“不仅仅是治伤这么简单吧。”
司晔屈指刮了下司展黎的鼻梁:“你倒机灵,首要是治伤,顺便探得碎片的线索。”
“阿娘真是对我寄予厚望。”司展黎抬手挡住,“究竟是何人这般厉害,能医好我这十几年难愈的伤。”
*
玉华峰奇险陡峭,山下遍布绿意,山顶雪白,一条羊肠小道绕山而上,勉强通行,颇有隐士高人居于深山的意境。
凡世中,修者身怀灵根从凡人中脱颖而出,踏上修仙之途。修者只要未飞升仍和真仙云泥之别。
而传闻玉华峰是凡世中隐世仙人所居之所,有真仙。
上得峰顶,司晔为司展黎裹紧身上的氅衣。积雪的山道上留下两串长长的脚印。
视野逐渐开阔,碧瓦朱檐,错落有致。笼着一层薄雾,茫茫渺渺,恍若仙境。
山门前一蓝衣小姑娘,十岁上下,打扮似个道童,持着一条扫帚扫雪,像是察觉来人,停下动作,灵秀的小脸满是疑惑。
二人驻足。
司晔问:“你家主人可在?”
小童看了又看似乎觉得熟悉,但又未立即想起。
司晔笑道:“松子,才两百年你就认不出我了?”
司展黎听到此话从层叠的楼阁之上收回视线,心道:阿娘这么早便有了这位故友,竟从未听阿娘讲起过,若不是此次伤重,怕也是没机会见识这位高人。
名唤“松子”的小童这才恍然大悟,惊喜道:“司晔前辈。”
司晔颔首,不打算叙旧,开门见山:“我有要事见你家仙君。”
松子挠了挠头说:“仙君云游四海去了,并不在家。”
松子为她二人引路,琼楼玉宇,嶙峋怪石,曲径通幽。移步易景,尽被雪色裹着,意境萧索。
穿过游廊,映入眼帘的是一颗高大的玉兰树,在积雪寒风中亭亭玉立,枝头花团锦簇,染着冰霜仍开得尽兴,如一只只白鸽屹立枝头。
暖春未到,玉兰先雪。
司展黎转步走去,对松子道:“这挺好,不必进殿。”说着,在树下石桌旁落座。
司晔深知自家女儿的脾性,也不多说什么,亦去坐下。
松子自是以客人的意愿为准,先上了一壶茶,才道:“二位稍作片刻,我这就去启动传音阵联系仙君。”说罢,噔噔几步不见了人影,果真急迫。
司晔喝了杯热茶,“这灵茶不错。在雪地里坐着也就罢了,小黎,还是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吧。”
司展黎端详青瓷杯上的玉兰花纹,将杯中茶一饮而尽,起身走进枝繁花茂的玉兰树,抚摸枝干,竟是暖的,散发着源源不断的灵气。
她道:“果然是设有阵法,聚灵阵,将山中灵气拢聚于此,使之玉兰于雪中花开不败。”
司晔扶额:“松风剑派便有棵千年树龄的玉兰树,不过你看了花开花落几十年了,还没看尽兴吗?现下看到这树仍是走不动道,难不成睹物思物了?”
司展黎看着阿娘调侃的笑容,避而不答,只道:“除了聚灵阵之外,还套着一层大阵,层层嵌套,十分精妙。我初学阵法,还辨不出这是什么阵。”
司晔道:“这定是山中人的手笔。”
“他以阵入道,称得上阵修大能。”
司展黎认真几分,说句冒犯的,能让阿娘这么眼高于顶的人夸一句“大能”,可见不俗。
司晔把玩着青瓷杯:“说起来,这位与松风剑派颇有渊源。”
司展黎微勾嘴角:“怪不得这么喜欢玉兰,连茶杯都是玉兰花纹。”
司晔却点到为止,蔫坏道:“好奇心被我吊起来了吧?你若想知道,见了问他便是。”
司展黎反问:“阿娘怎知他定会回来?说不定人家脱不开身呢,怎得就任由你召之即来。”
“这山中仙人。”司晔讽笑一声,“他还欠我一条命呢,我予他有大恩情在,纵使他飞升为仙,对我也不敢不敬。莫若是召之即来,就算是更过分点又如何?”
司展黎添油加醋:“倘若让他去死呢?”
司晔笑容不变,不言而喻。她是狂妄,可是她有狂妄的资本。
又等了一盏茶的功夫,司展黎已在雪堆里塑起一个雪人,两个巴掌大,圆滚滚的,鹅软石做眼鼻口,头顶簪了一朵玉兰花。
“仙君,前辈就在玉兰树下。”是道童松子清脆的声音。
“好。”那回答简短有力,嗓音清润。
脚步声虽快但稳,刹那间便近了。
司展黎蹲在雪人前,青色鹤氅委顿于地,露出内里杏黄色的衣衫,融化的雪水浸湿了衣角。
那清润嗓音道:“前辈,何事劳驾您亲自前来。”
“小晏,久违了。”司晔掸了掸衣裳起身,与那人单刀直入几句话就道明了来因。
“小黎,还不快来见过仙君。”
司展黎扔了雪球,起身看去。
只见那仙君长眉星目,面如冠玉,俊秀已极,着实是一副顶好的相貌。
只不过他身着青衫道袍,长发以玉簪绾作道髻,如若再拖个浮尘,浑然是个道士模样,虽也是仙风道骨,却和她想象中的白发老人不大相符。
岂止不相符,简直令她惊诧。
她的目光与他扫来的视线交汇。
青衣仙君亦惊讶了一瞬,旋即一笑,笑如春风拂雪。
“别来无恙。”
轮到司晔震惊了:“你们竟然认识?”
“谈不上认识,只有一面之缘。”青衣仙君谈笑自若。
而司展黎却头皮发麻,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这不是抚松崖的傻小子吗?怎么摇身一变成了玉华峰的仙君了?
青衣仙君满面春风:“多年不见,道友风采依然。”
尽管他语气不见有异,但在司展黎耳中却是十分刺耳,她打起精神讪笑,“阁下倒是大变样了。”
初见时花枝招展,恨不得把“有钱”刻在脑门上,如今反而朴素了许多。
“是吗?”青衣仙君抱起手臂,“分明是道友判若两人,相较当日锋芒内敛。”
司展黎噎了一下,看着那人笑意盈盈的面孔,她真想转头就走,求什么医,还未被灵脉的伤折磨死,倒先被当初的狠话射来的箭给戳死了。
但她向来不是忍气吞声的性子,大不了换个人治,她不信除了他普天下就没有能治伤的好医者了。
思及此她心中一松。
“当年我确实鲁莽,也是他们命不好,换做今日我只会把他们手脚筋挑断,留他们狗命。”司展黎亦抱起手臂,“当然,只是玩笑而已。想必仙君是不会将玩笑话放在心上的。”
她放重了最后一句话。
青衣仙君忍俊不禁:“学聪明了。”
司晔目光幽幽地看着俩人:“你们俩在打什么哑谜?”
“既是哑谜自然不能挑明了。”司展黎耸肩。
青衣仙君附和点头:“小黎说的对。”
司展黎一个激灵,“这就叫上‘小黎’了?”
当初她不屑一顾,不愿告知姓名,眼下现世报这就来了。
“唐突。”青衣仙君含笑作揖,“今日正式结识,不才姓晏,单名一个诀。”
晏诀。
司展黎还施一礼,道出自己的姓名。“黎庶的黎。”
晏诀眉眼弯弯:“我晓得。”
玉兰花被猛然而至的寒风打得簌簌而落。
司展黎打了个寒颤。司晔拉过她冻红的手,用力搓了搓,嗔道:“冷了吧?刚才还玩雪呢,拦都拦不住。”
“是在下欠妥了。”晏诀从芥子中掏出圆盘状的物件,上刻有阵纹,“这是我研制的阵法,将整个山头笼罩其中,控制四时流转,天气变化。此阵名为:春花秋月。”
“先前赏雪,下山时忘了调制阵法,便一直是冬雪时分。”
“仙君一句忘了,累得我天天扫雪。”一旁的松子忍不住抱怨道。
晏诀笑道:“何必这么实诚,你便是偷几天懒,在我回来之前把雪扫了也就罢了。”
说着,他祭出阵盘,翻手结印,阵法符文于半空浮现,宛若一幅流动的山海图,更像是棋盘上的纹路,每一点都是一枚棋子,牵一发而动全身。
晏诀手指轻轻一点,刹那间,此方天地的时间开始流动,玉兰树是最先有动静的。
树枝、花苞上的雪缓缓融化,爬下树干,唯独略过了“雪人”,司展黎抬起一只脚,雪色如潮水一般从她身旁流过,迅速消散,整个院子活了过来。
还给琉璃碧瓦,假山怪石原本的面目。
冰雪退场,春意席卷而来。白玉兰傲然枝头,清甜的香如无形的藤蔓缠绕而下。
暖意融融,司展黎解开氅衣,卷了卷收进腰间的乾坤袋。她身着杏黄色箭袖轻袍,宛若春日里的第一抹暖色。
晏诀道:“春日更适合修养。”
符纹消散,阵盘落入他的手中。
司展黎兴致勃勃道:“玉兰树是阵眼。”
“不错。”晏诀眸光微转,“听说小友是剑修,没想到对阵法也感兴趣。”
忽略“小友”这个称呼,司展黎道:“初学,略通。”
司晔摸了摸展黎的头:“岂止呢,下足功夫看了十几本阵法书,可惜没有名师指点终究不知其深意。”
晏诀了然一笑:“天赋不错。我在阵法上有几分造诣,若小友遇到难解的阵法大可来问我,我定倾囊相授。”
司展黎看向母亲,与其意味深长的目光相交,她只好颔首。
落日熔金,竹林掩映竹舍,皆罩了一层昏沉的金纱。
一黑袍身影在屋舍前耍刀,大开大合,招招迅猛,刀风荡得竹叶飞舞打旋,竹竿前仰后合,但无一根竹子有损,显然将功力控制得恰到好处。
那人收势站定,似有所觉,转过身来露出面容,眉目冷峻,轮廓深邃。
司展黎快步上前:“阿娘。”
司晔嘴角上扬,一点若有若无的笑意软化了长相的锐利,露出点和蔼可亲来。
“刀法如何?”
“世无其二。”司展黎半真半假地回。
司晔不轻不重地敲了一下她的额头:“认真点。”
随后微笑:“你且说说,刀比之剑如何,哪个更胜一筹?”
“世人都道‘刀剑’二字,要论哪个好,我说不准,术业有专攻,端看使刀和使剑的如何。”司展黎思索道,“刀剑总归是武器,唯有人可以论个高低。”
司晔暗暗点头,笑道:“你在松岭那学到了不少东西。”
司展黎听见师母尊号,有些恍惚。
“刀可以快速上手,而剑是兵器亦是礼器更难精通。”司晔揉了揉女儿的头,“小黎,你要知道,道无对错,端看人心。譬如你所说的要论使刀或使剑的人如何,道亦如此。能成事的路就是正路。”
司展黎顺了顺被揉乱的发顶,心下却想:如今的我灵脉有损连灵力都使不出,如何能成事?
远处的天际吞噬进最后一缕天光。
司展黎拉住母亲的手,“阿娘,我们何时启程去寻下一块碎片。”
她们确实在大衍秘境挖到了东西,却并非仙门传得那么玄乎,只是一块上古大阵阵盘的碎片,称之为法宝神器都十分勉强,却被别有用心之人以讹传讹,引来争抢。
司晔却道:“不急,先去找个人把你的伤治好。”
“真的?”司展黎闪过一丝惊喜,随即狐疑道,“不仅仅是治伤这么简单吧。”
司晔屈指刮了下司展黎的鼻梁:“你倒机灵,首要是治伤,顺便探得碎片的线索。”
“阿娘真是对我寄予厚望。”司展黎抬手挡住,“究竟是何人这般厉害,能医好我这十几年难愈的伤。”
*
玉华峰奇险陡峭,山下遍布绿意,山顶雪白,一条羊肠小道绕山而上,勉强通行,颇有隐士高人居于深山的意境。
凡世中,修者身怀灵根从凡人中脱颖而出,踏上修仙之途。修者只要未飞升仍和真仙云泥之别。
而传闻玉华峰是凡世中隐世仙人所居之所,有真仙。
上得峰顶,司晔为司展黎裹紧身上的氅衣。积雪的山道上留下两串长长的脚印。
视野逐渐开阔,碧瓦朱檐,错落有致。笼着一层薄雾,茫茫渺渺,恍若仙境。
山门前一蓝衣小姑娘,十岁上下,打扮似个道童,持着一条扫帚扫雪,像是察觉来人,停下动作,灵秀的小脸满是疑惑。
二人驻足。
司晔问:“你家主人可在?”
小童看了又看似乎觉得熟悉,但又未立即想起。
司晔笑道:“松子,才两百年你就认不出我了?”
司展黎听到此话从层叠的楼阁之上收回视线,心道:阿娘这么早便有了这位故友,竟从未听阿娘讲起过,若不是此次伤重,怕也是没机会见识这位高人。
名唤“松子”的小童这才恍然大悟,惊喜道:“司晔前辈。”
司晔颔首,不打算叙旧,开门见山:“我有要事见你家仙君。”
松子挠了挠头说:“仙君云游四海去了,并不在家。”
松子为她二人引路,琼楼玉宇,嶙峋怪石,曲径通幽。移步易景,尽被雪色裹着,意境萧索。
穿过游廊,映入眼帘的是一颗高大的玉兰树,在积雪寒风中亭亭玉立,枝头花团锦簇,染着冰霜仍开得尽兴,如一只只白鸽屹立枝头。
暖春未到,玉兰先雪。
司展黎转步走去,对松子道:“这挺好,不必进殿。”说着,在树下石桌旁落座。
司晔深知自家女儿的脾性,也不多说什么,亦去坐下。
松子自是以客人的意愿为准,先上了一壶茶,才道:“二位稍作片刻,我这就去启动传音阵联系仙君。”说罢,噔噔几步不见了人影,果真急迫。
司晔喝了杯热茶,“这灵茶不错。在雪地里坐着也就罢了,小黎,还是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吧。”
司展黎端详青瓷杯上的玉兰花纹,将杯中茶一饮而尽,起身走进枝繁花茂的玉兰树,抚摸枝干,竟是暖的,散发着源源不断的灵气。
她道:“果然是设有阵法,聚灵阵,将山中灵气拢聚于此,使之玉兰于雪中花开不败。”
司晔扶额:“松风剑派便有棵千年树龄的玉兰树,不过你看了花开花落几十年了,还没看尽兴吗?现下看到这树仍是走不动道,难不成睹物思物了?”
司展黎看着阿娘调侃的笑容,避而不答,只道:“除了聚灵阵之外,还套着一层大阵,层层嵌套,十分精妙。我初学阵法,还辨不出这是什么阵。”
司晔道:“这定是山中人的手笔。”
“他以阵入道,称得上阵修大能。”
司展黎认真几分,说句冒犯的,能让阿娘这么眼高于顶的人夸一句“大能”,可见不俗。
司晔把玩着青瓷杯:“说起来,这位与松风剑派颇有渊源。”
司展黎微勾嘴角:“怪不得这么喜欢玉兰,连茶杯都是玉兰花纹。”
司晔却点到为止,蔫坏道:“好奇心被我吊起来了吧?你若想知道,见了问他便是。”
司展黎反问:“阿娘怎知他定会回来?说不定人家脱不开身呢,怎得就任由你召之即来。”
“这山中仙人。”司晔讽笑一声,“他还欠我一条命呢,我予他有大恩情在,纵使他飞升为仙,对我也不敢不敬。莫若是召之即来,就算是更过分点又如何?”
司展黎添油加醋:“倘若让他去死呢?”
司晔笑容不变,不言而喻。她是狂妄,可是她有狂妄的资本。
又等了一盏茶的功夫,司展黎已在雪堆里塑起一个雪人,两个巴掌大,圆滚滚的,鹅软石做眼鼻口,头顶簪了一朵玉兰花。
“仙君,前辈就在玉兰树下。”是道童松子清脆的声音。
“好。”那回答简短有力,嗓音清润。
脚步声虽快但稳,刹那间便近了。
司展黎蹲在雪人前,青色鹤氅委顿于地,露出内里杏黄色的衣衫,融化的雪水浸湿了衣角。
那清润嗓音道:“前辈,何事劳驾您亲自前来。”
“小晏,久违了。”司晔掸了掸衣裳起身,与那人单刀直入几句话就道明了来因。
“小黎,还不快来见过仙君。”
司展黎扔了雪球,起身看去。
只见那仙君长眉星目,面如冠玉,俊秀已极,着实是一副顶好的相貌。
只不过他身着青衫道袍,长发以玉簪绾作道髻,如若再拖个浮尘,浑然是个道士模样,虽也是仙风道骨,却和她想象中的白发老人不大相符。
岂止不相符,简直令她惊诧。
她的目光与他扫来的视线交汇。
青衣仙君亦惊讶了一瞬,旋即一笑,笑如春风拂雪。
“别来无恙。”
轮到司晔震惊了:“你们竟然认识?”
“谈不上认识,只有一面之缘。”青衣仙君谈笑自若。
而司展黎却头皮发麻,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这不是抚松崖的傻小子吗?怎么摇身一变成了玉华峰的仙君了?
青衣仙君满面春风:“多年不见,道友风采依然。”
尽管他语气不见有异,但在司展黎耳中却是十分刺耳,她打起精神讪笑,“阁下倒是大变样了。”
初见时花枝招展,恨不得把“有钱”刻在脑门上,如今反而朴素了许多。
“是吗?”青衣仙君抱起手臂,“分明是道友判若两人,相较当日锋芒内敛。”
司展黎噎了一下,看着那人笑意盈盈的面孔,她真想转头就走,求什么医,还未被灵脉的伤折磨死,倒先被当初的狠话射来的箭给戳死了。
但她向来不是忍气吞声的性子,大不了换个人治,她不信除了他普天下就没有能治伤的好医者了。
思及此她心中一松。
“当年我确实鲁莽,也是他们命不好,换做今日我只会把他们手脚筋挑断,留他们狗命。”司展黎亦抱起手臂,“当然,只是玩笑而已。想必仙君是不会将玩笑话放在心上的。”
她放重了最后一句话。
青衣仙君忍俊不禁:“学聪明了。”
司晔目光幽幽地看着俩人:“你们俩在打什么哑谜?”
“既是哑谜自然不能挑明了。”司展黎耸肩。
青衣仙君附和点头:“小黎说的对。”
司展黎一个激灵,“这就叫上‘小黎’了?”
当初她不屑一顾,不愿告知姓名,眼下现世报这就来了。
“唐突。”青衣仙君含笑作揖,“今日正式结识,不才姓晏,单名一个诀。”
晏诀。
司展黎还施一礼,道出自己的姓名。“黎庶的黎。”
晏诀眉眼弯弯:“我晓得。”
玉兰花被猛然而至的寒风打得簌簌而落。
司展黎打了个寒颤。司晔拉过她冻红的手,用力搓了搓,嗔道:“冷了吧?刚才还玩雪呢,拦都拦不住。”
“是在下欠妥了。”晏诀从芥子中掏出圆盘状的物件,上刻有阵纹,“这是我研制的阵法,将整个山头笼罩其中,控制四时流转,天气变化。此阵名为:春花秋月。”
“先前赏雪,下山时忘了调制阵法,便一直是冬雪时分。”
“仙君一句忘了,累得我天天扫雪。”一旁的松子忍不住抱怨道。
晏诀笑道:“何必这么实诚,你便是偷几天懒,在我回来之前把雪扫了也就罢了。”
说着,他祭出阵盘,翻手结印,阵法符文于半空浮现,宛若一幅流动的山海图,更像是棋盘上的纹路,每一点都是一枚棋子,牵一发而动全身。
晏诀手指轻轻一点,刹那间,此方天地的时间开始流动,玉兰树是最先有动静的。
树枝、花苞上的雪缓缓融化,爬下树干,唯独略过了“雪人”,司展黎抬起一只脚,雪色如潮水一般从她身旁流过,迅速消散,整个院子活了过来。
还给琉璃碧瓦,假山怪石原本的面目。
冰雪退场,春意席卷而来。白玉兰傲然枝头,清甜的香如无形的藤蔓缠绕而下。
暖意融融,司展黎解开氅衣,卷了卷收进腰间的乾坤袋。她身着杏黄色箭袖轻袍,宛若春日里的第一抹暖色。
晏诀道:“春日更适合修养。”
符纹消散,阵盘落入他的手中。
司展黎兴致勃勃道:“玉兰树是阵眼。”
“不错。”晏诀眸光微转,“听说小友是剑修,没想到对阵法也感兴趣。”
忽略“小友”这个称呼,司展黎道:“初学,略通。”
司晔摸了摸展黎的头:“岂止呢,下足功夫看了十几本阵法书,可惜没有名师指点终究不知其深意。”
晏诀了然一笑:“天赋不错。我在阵法上有几分造诣,若小友遇到难解的阵法大可来问我,我定倾囊相授。”
司展黎看向母亲,与其意味深长的目光相交,她只好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