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杰
“大大小小的禁锢法阵不计可数,可要论上古时期的阵法,还真有一个。”
晏诀撑起额头思索。
“我曾在古籍发现一阵,名为‘枯木逢春’,古神所创,可囚一国,纳百川江海。”
司展黎喃喃:“枯木逢春。”像是被惊到了。
“我也奇怪,一个禁锢之阵,怎么起了一个这么蓬勃的名字。”晏诀看着怔然的她,语气惋惜,“无奈只有片言只语,不见阵法图,也不知这阵传没传下来。”
不仅传下来了,仍有万千生灵在其中受苦呢。
司展黎垂眸,敛去锋芒。
枯木逢春,便是“万木春”,多半是时日久了名字更迭,但阵法的本质总不会变。
司展黎悠悠道:“决明是在哪看到的古籍?”
晏诀双目微眯,宛若一池春水漾起波纹。“玉京的藏经阁。展黎也有兴趣?”
看来这藏经阁是非去不可了。司展黎若有所思,首先便是打通关系。
她状似期待:“有兴趣便能去吗?”
晏诀直起身:“这有何难,有我在何愁不能蒙混过关。”
“但要等待时机对吗?”司展黎接道,晏诀赞她聪慧,她心中冷嗤,果然有条件。
晏诀拿出四时阵的阵盘,“看完这几张阵法图,再研究‘春花秋月’。非我夸大,展黎若把这两者吃透,于阵法一道便是登堂入室了。”
司展黎接过阵盘,摸了摸上头漂亮的刻纹,下定决心。
隔日,日丽风清。玉兰树冠如华盖,遮住了半边天。
司展黎本在吐纳灵气,近日灵脉恢复如初,她修行比从前更加刻苦。
倏尔,她听见一丝剑鸣,睁开眼,透过轩窗,隐隐绰绰的花枝下,一个模糊的身影并几点寒光闪过。
司展黎来了兴致,抽出燕归剑,从窗口跃下,手中剑拂开花枝,卷起花瓣随剑锋一同刺向树下人。
她在那人缩小的瞳孔中看到了她的面孔,以及锋锐的寒芒。
晏诀横剑格挡,司展黎刺中剑身,旋身落地,二人会心一笑。
“锵锵”几声,二人对上了阵,剑影重重,互不相让。
数招过后,司展黎便摸清了对方的路数,对方以柔克刚,她便以柔对柔、刚柔并济。
司展黎将袭来的招数一一化解,随后迎头直上,招招凌厉。
剑气震得花雨簌簌而下。
晏诀显然招架不住,退了又退,司展黎攻其不备,手中剑缠绕而上,将他持剑的右手掣住,再也动弹不得。
飞花中,命门被拿捏住,晏诀身形僵直。
司展黎收剑,拱手道:“冒犯了。”
晏诀将剑敛于臂后,笑意堆上眼角,“在下输得心服口服。”嗓音有点哑,但端得一派真诚。
司展黎压住上扬的嘴角:“决明竟也会剑术。”
“你难道忘了,我也曾是松风剑派的门生。”晏诀摸了摸鼻梁,“我主修阵法,也学了些入门剑法。前日我瞧见你练剑,勾起了年少时的记忆,一时兴起耍几招,可惜技不如人。”
他话音一落,司展黎攒眉,原想着拉近关系,似乎弄巧成拙了。
她一使剑便会忘乎所以不留余地,但若让她佯装败北更是决计不可能的。
她思索如何挽救。
玉兰花瓣比一般的花要大些,飘在空中如洁白的鹅羽在打着旋儿。
有一片落在了晏诀发顶,宛若簪花,为他清俊的面容更添几分秀气。
司展黎眼神一动,伸手去够。
晏诀讶然,但并未回避,也并未阻止。
那只修长的手擒住一片花瓣递到他眼前,示意般挥了挥:“伸手。”
他仿佛被施了咒,只有听话摊开手。
花瓣落进了他的掌心,他像被一片羽毛挠了一下,痒得他猛得虚握住,感受到如丝绸般柔软的质地。
司展黎道:“你的了。”
晏诀摊手去看,他并未用力,花瓣安然无恙。
此时,传来一道戏谑的声音:“二位好兴致啊。”
正是云岫,她今日换了常服,星辰绣纹星蓝云锦袍,通体书卷气。
司展黎大步迎上前。
云岫是星宿殿的仙官,平时比凡间的文官还忙,自从与司展黎相识,一有空闲准来玉华峰寻她。
晏诀收敛心绪,将花瓣悄悄笼于袖中,调侃:“仙官一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如今转了性子来得比谁都勤。”
云岫双手揣袖:“怎么,真君不欢迎我?反正我不是来寻你的。”
司展黎笑道:“欢迎,你来了才有趣呢。”
云岫拉住她的手,双眼晶亮:“若要寻乐子当然得下山去。”
司展黎自是无不可。
晏诀常年在凡间游历,更是巴不得。
*
三人行云御剑翻过几座山,渐渐有了人烟,遥遥见一座城隍庙坐落于乡野间。
三人按下云头。
此庙并不富丽,年久失修,柱子上红漆斑驳,但胜在肃穆庄重。
匾额上只有“亭松”二字,檐下一对楹联。
上联:一点浩然气
下联:千里快哉风
字迹潇洒不羁,气势豪迈壮阔。
司展黎立于檐下,“是剑圣的庙。”
“传闻剑圣早已飞升仙界,云岫姐你可曾见过?”
“我等称剑圣为剑仙。”云岫神往,“剑仙神出鬼没,例会都甚少参加,我只有幸远远见过一回背影,确实风采非凡。”
司展黎看向晏诀,他轻轻摇头:“我甚少回玉京,更没机会了。”
楹联上的字有些斑驳掉漆,司展黎道一声:“叨扰了。”
便祭出长剑,以剑刻字,铁画银钩,矫若惊龙。
三人进得庙内,一座土塑神像映入眼帘,英姿勃发,手持长剑,浩气凛然。
暗淡的彩绘亦不损其威严。
庙内狭小,却纤尘不染,分明是有人用心打扫,供桌上多的是瓜果蔬菜之类的朴素贡品,香炉内仍有未烧完的香。
“有香没?”司展黎盯上了晏诀手指上的纳戒。
晏诀立刻掏出一把香来,“上好的降真香。”
云岫惊道:“要啥有啥,真君你这芥子里究竟装了多少东西,连香都有。”
晏诀莞尔:“我常年供奉我师尊,不知不觉攒了一堆。”
云岫讪讪,决明真君的师尊仙逝已久了。
展黎看了看二人,取了三炷香,道:“你俩也来拜一拜吧,有了剑仙保佑,诛邪退散。”
三人将香点燃,持香向神像拜了三拜,虔诚地插于香炉中。
三人中有两位是仙,仙拜仙,倒也有趣。
司展黎道:“我起初是想修阵法的,但自从风闻剑圣的事迹后,便对剑道心生向往,拜入松风剑派。于是只要遇到亭松庙,我就会奉上三炷香。”
剑圣纪亭松,乃剑修传奇,亦是松风剑派开派祖师。
她原是魔道出身改修剑道,起初正道修士都道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邪道变正道滑天下之大稽。
然而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以一己之力问鼎剑道,令天下人刮目相看。锄强扶弱行侠仗义的事迹更是不在话下,悠悠众口一改口径,对其歌功颂德。
之后她创立宗门,修行千年羽化飞升,松风剑派从此成为仙门中第一大派。
她飞升后,感念她的人纷纷为她立观塑像,至今仍香火鼎盛。
三人又向北行几十里,到了一处小镇。
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叫卖声此起彼伏,人声鼎沸。楼角飞檐、街道两旁皆挂着各色灯笼,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只有看客想不到的,没有小贩做不出的。
晏诀解释:“这几日凡间有灯市,晚上灯亮了更热闹,有打铁花、盒子灯、火龙游街各种各样的好玩意。”
司展黎兴致盎然:“烦请行家带路。”
三人进了茶楼,如潮的掌声迎面砸来,差点被掀翻个跟头。堂中说书人摆了台子,楼上楼下近乎座无虚席,大都是凡人,偶有两三个修士穿插其中。
三人找了个角落落座。
说书人道:“接下来便讲松风三杰之首司展黎的故事。”
司展黎刷地抬头,差点没绷住脸色。
晏诀轻笑,为她涮了涮茶杯,倒了一杯新茶。
云岫则是稀奇地拍了拍她的手:“没想到小黎儿在凡间这般出名。”
司展黎抽回手,无言扶额,今日真是时运不济。
众人议论纷纷。
“不得不说天才陨落的故事总会有人捧场。”
“那司展黎在灵山大比大放异彩,掩盖了多少人的风光,都等着她掉马呢。如今遂愿了,又不免令人怀念。”
“多的是忮忌她的人,说什么怀念,两面三刀笑掉大牙!”
此言一出,满堂皆静,众人看去,是一名金衣女子,坐在视野最好的首座,她扫视众人面露嘲讽。
司展黎饶有兴致,看出此人是一位筑基修士。
有人反以冷笑:“被逐出师门的叛徒自然不值得怀念。”
云岫微有愠色,重重放下茶杯:“这些人是非不明,都胡说八道些什么。”
晏诀亦敛容道,“不如给说书人一些银两,换个故事。”
司展黎拉住将要起身的他,展颜道:“不急,暂且听听。”
眼见黄衣女子与人争论,“啪”的一声响,说书人醒木一拍:“这故事名为‘千里飞丹’。”
黄衣女子冷哼,撩起袍子坐下。
有人道:“又是老生常谈!”话虽如此,却多的是有人爱听。
说书人娓娓道来:“寒梅绕血开,剑客斩春来。”
话说松风三杰游历天下时,少年意气何等潇洒,年轻一辈中的翘楚,惩恶扬善美名远播,像她们这个年纪的修士在门中虚度的大有人在,而她们走的路已经比一些修士挥的剑都多了。
据说有一次松风三杰行至北海,海兽作乱,三人合力将其斩杀,此兽体型惊人,兽血涌上了天空,漫天血雨飘洒,滋润土壤,山上梅花不合时宜尽数绽放,远远看去宛若粉雾。
花雨代替了血雨,蔓延千里,万人空巷。
山花烂漫,蔚为壮观。
更令人震惊的是司展黎竟在这场除祟中顿悟升境了,金丹期虽无雷劫,但会升起一道光芒,有好事者马不停蹄赶来就为一睹这金丹道友是何方神圣。
北海之滨,司展黎结丹,松风另外两杰,师姐师兄为她护法。一朝结丹,多年瓶颈消散,犹如拨云见日,心境澄明。
司展黎正值志得意满之际,祭出双剑,伴着漫天花雨起势,打的正是两仪四象剑法。
她仿佛融入了周遭山花草木,叶的震动是她的意动,花的缤纷是她的剑气。
她专注于一招一式,连天边一连串的流星都未注意。她打完一套剑法,浑身通畅神清气爽。
师姐师兄一左一右,如同守门神般,眼里满含欣慰。她正要开口,却发天上地上零零散散全是人。
司展黎:“……”什么情况?
松风三杰自此扬名。
说书人叹惋:“话说松风剑派在秘境中损失惨重,眼下能否称得上第一宗门还有待商榷。近来最出众的徒子莫过于松风三杰,可惜如今一逃一死,徒留一人留守山门,令人唏嘘。”
一逃一死。司展黎握紧拳头,心中一阵翻腾,“逃”字是指她,而死的是她师兄。
晏诀撑起额头思索。
“我曾在古籍发现一阵,名为‘枯木逢春’,古神所创,可囚一国,纳百川江海。”
司展黎喃喃:“枯木逢春。”像是被惊到了。
“我也奇怪,一个禁锢之阵,怎么起了一个这么蓬勃的名字。”晏诀看着怔然的她,语气惋惜,“无奈只有片言只语,不见阵法图,也不知这阵传没传下来。”
不仅传下来了,仍有万千生灵在其中受苦呢。
司展黎垂眸,敛去锋芒。
枯木逢春,便是“万木春”,多半是时日久了名字更迭,但阵法的本质总不会变。
司展黎悠悠道:“决明是在哪看到的古籍?”
晏诀双目微眯,宛若一池春水漾起波纹。“玉京的藏经阁。展黎也有兴趣?”
看来这藏经阁是非去不可了。司展黎若有所思,首先便是打通关系。
她状似期待:“有兴趣便能去吗?”
晏诀直起身:“这有何难,有我在何愁不能蒙混过关。”
“但要等待时机对吗?”司展黎接道,晏诀赞她聪慧,她心中冷嗤,果然有条件。
晏诀拿出四时阵的阵盘,“看完这几张阵法图,再研究‘春花秋月’。非我夸大,展黎若把这两者吃透,于阵法一道便是登堂入室了。”
司展黎接过阵盘,摸了摸上头漂亮的刻纹,下定决心。
隔日,日丽风清。玉兰树冠如华盖,遮住了半边天。
司展黎本在吐纳灵气,近日灵脉恢复如初,她修行比从前更加刻苦。
倏尔,她听见一丝剑鸣,睁开眼,透过轩窗,隐隐绰绰的花枝下,一个模糊的身影并几点寒光闪过。
司展黎来了兴致,抽出燕归剑,从窗口跃下,手中剑拂开花枝,卷起花瓣随剑锋一同刺向树下人。
她在那人缩小的瞳孔中看到了她的面孔,以及锋锐的寒芒。
晏诀横剑格挡,司展黎刺中剑身,旋身落地,二人会心一笑。
“锵锵”几声,二人对上了阵,剑影重重,互不相让。
数招过后,司展黎便摸清了对方的路数,对方以柔克刚,她便以柔对柔、刚柔并济。
司展黎将袭来的招数一一化解,随后迎头直上,招招凌厉。
剑气震得花雨簌簌而下。
晏诀显然招架不住,退了又退,司展黎攻其不备,手中剑缠绕而上,将他持剑的右手掣住,再也动弹不得。
飞花中,命门被拿捏住,晏诀身形僵直。
司展黎收剑,拱手道:“冒犯了。”
晏诀将剑敛于臂后,笑意堆上眼角,“在下输得心服口服。”嗓音有点哑,但端得一派真诚。
司展黎压住上扬的嘴角:“决明竟也会剑术。”
“你难道忘了,我也曾是松风剑派的门生。”晏诀摸了摸鼻梁,“我主修阵法,也学了些入门剑法。前日我瞧见你练剑,勾起了年少时的记忆,一时兴起耍几招,可惜技不如人。”
他话音一落,司展黎攒眉,原想着拉近关系,似乎弄巧成拙了。
她一使剑便会忘乎所以不留余地,但若让她佯装败北更是决计不可能的。
她思索如何挽救。
玉兰花瓣比一般的花要大些,飘在空中如洁白的鹅羽在打着旋儿。
有一片落在了晏诀发顶,宛若簪花,为他清俊的面容更添几分秀气。
司展黎眼神一动,伸手去够。
晏诀讶然,但并未回避,也并未阻止。
那只修长的手擒住一片花瓣递到他眼前,示意般挥了挥:“伸手。”
他仿佛被施了咒,只有听话摊开手。
花瓣落进了他的掌心,他像被一片羽毛挠了一下,痒得他猛得虚握住,感受到如丝绸般柔软的质地。
司展黎道:“你的了。”
晏诀摊手去看,他并未用力,花瓣安然无恙。
此时,传来一道戏谑的声音:“二位好兴致啊。”
正是云岫,她今日换了常服,星辰绣纹星蓝云锦袍,通体书卷气。
司展黎大步迎上前。
云岫是星宿殿的仙官,平时比凡间的文官还忙,自从与司展黎相识,一有空闲准来玉华峰寻她。
晏诀收敛心绪,将花瓣悄悄笼于袖中,调侃:“仙官一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如今转了性子来得比谁都勤。”
云岫双手揣袖:“怎么,真君不欢迎我?反正我不是来寻你的。”
司展黎笑道:“欢迎,你来了才有趣呢。”
云岫拉住她的手,双眼晶亮:“若要寻乐子当然得下山去。”
司展黎自是无不可。
晏诀常年在凡间游历,更是巴不得。
*
三人行云御剑翻过几座山,渐渐有了人烟,遥遥见一座城隍庙坐落于乡野间。
三人按下云头。
此庙并不富丽,年久失修,柱子上红漆斑驳,但胜在肃穆庄重。
匾额上只有“亭松”二字,檐下一对楹联。
上联:一点浩然气
下联:千里快哉风
字迹潇洒不羁,气势豪迈壮阔。
司展黎立于檐下,“是剑圣的庙。”
“传闻剑圣早已飞升仙界,云岫姐你可曾见过?”
“我等称剑圣为剑仙。”云岫神往,“剑仙神出鬼没,例会都甚少参加,我只有幸远远见过一回背影,确实风采非凡。”
司展黎看向晏诀,他轻轻摇头:“我甚少回玉京,更没机会了。”
楹联上的字有些斑驳掉漆,司展黎道一声:“叨扰了。”
便祭出长剑,以剑刻字,铁画银钩,矫若惊龙。
三人进得庙内,一座土塑神像映入眼帘,英姿勃发,手持长剑,浩气凛然。
暗淡的彩绘亦不损其威严。
庙内狭小,却纤尘不染,分明是有人用心打扫,供桌上多的是瓜果蔬菜之类的朴素贡品,香炉内仍有未烧完的香。
“有香没?”司展黎盯上了晏诀手指上的纳戒。
晏诀立刻掏出一把香来,“上好的降真香。”
云岫惊道:“要啥有啥,真君你这芥子里究竟装了多少东西,连香都有。”
晏诀莞尔:“我常年供奉我师尊,不知不觉攒了一堆。”
云岫讪讪,决明真君的师尊仙逝已久了。
展黎看了看二人,取了三炷香,道:“你俩也来拜一拜吧,有了剑仙保佑,诛邪退散。”
三人将香点燃,持香向神像拜了三拜,虔诚地插于香炉中。
三人中有两位是仙,仙拜仙,倒也有趣。
司展黎道:“我起初是想修阵法的,但自从风闻剑圣的事迹后,便对剑道心生向往,拜入松风剑派。于是只要遇到亭松庙,我就会奉上三炷香。”
剑圣纪亭松,乃剑修传奇,亦是松风剑派开派祖师。
她原是魔道出身改修剑道,起初正道修士都道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邪道变正道滑天下之大稽。
然而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以一己之力问鼎剑道,令天下人刮目相看。锄强扶弱行侠仗义的事迹更是不在话下,悠悠众口一改口径,对其歌功颂德。
之后她创立宗门,修行千年羽化飞升,松风剑派从此成为仙门中第一大派。
她飞升后,感念她的人纷纷为她立观塑像,至今仍香火鼎盛。
三人又向北行几十里,到了一处小镇。
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叫卖声此起彼伏,人声鼎沸。楼角飞檐、街道两旁皆挂着各色灯笼,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只有看客想不到的,没有小贩做不出的。
晏诀解释:“这几日凡间有灯市,晚上灯亮了更热闹,有打铁花、盒子灯、火龙游街各种各样的好玩意。”
司展黎兴致盎然:“烦请行家带路。”
三人进了茶楼,如潮的掌声迎面砸来,差点被掀翻个跟头。堂中说书人摆了台子,楼上楼下近乎座无虚席,大都是凡人,偶有两三个修士穿插其中。
三人找了个角落落座。
说书人道:“接下来便讲松风三杰之首司展黎的故事。”
司展黎刷地抬头,差点没绷住脸色。
晏诀轻笑,为她涮了涮茶杯,倒了一杯新茶。
云岫则是稀奇地拍了拍她的手:“没想到小黎儿在凡间这般出名。”
司展黎抽回手,无言扶额,今日真是时运不济。
众人议论纷纷。
“不得不说天才陨落的故事总会有人捧场。”
“那司展黎在灵山大比大放异彩,掩盖了多少人的风光,都等着她掉马呢。如今遂愿了,又不免令人怀念。”
“多的是忮忌她的人,说什么怀念,两面三刀笑掉大牙!”
此言一出,满堂皆静,众人看去,是一名金衣女子,坐在视野最好的首座,她扫视众人面露嘲讽。
司展黎饶有兴致,看出此人是一位筑基修士。
有人反以冷笑:“被逐出师门的叛徒自然不值得怀念。”
云岫微有愠色,重重放下茶杯:“这些人是非不明,都胡说八道些什么。”
晏诀亦敛容道,“不如给说书人一些银两,换个故事。”
司展黎拉住将要起身的他,展颜道:“不急,暂且听听。”
眼见黄衣女子与人争论,“啪”的一声响,说书人醒木一拍:“这故事名为‘千里飞丹’。”
黄衣女子冷哼,撩起袍子坐下。
有人道:“又是老生常谈!”话虽如此,却多的是有人爱听。
说书人娓娓道来:“寒梅绕血开,剑客斩春来。”
话说松风三杰游历天下时,少年意气何等潇洒,年轻一辈中的翘楚,惩恶扬善美名远播,像她们这个年纪的修士在门中虚度的大有人在,而她们走的路已经比一些修士挥的剑都多了。
据说有一次松风三杰行至北海,海兽作乱,三人合力将其斩杀,此兽体型惊人,兽血涌上了天空,漫天血雨飘洒,滋润土壤,山上梅花不合时宜尽数绽放,远远看去宛若粉雾。
花雨代替了血雨,蔓延千里,万人空巷。
山花烂漫,蔚为壮观。
更令人震惊的是司展黎竟在这场除祟中顿悟升境了,金丹期虽无雷劫,但会升起一道光芒,有好事者马不停蹄赶来就为一睹这金丹道友是何方神圣。
北海之滨,司展黎结丹,松风另外两杰,师姐师兄为她护法。一朝结丹,多年瓶颈消散,犹如拨云见日,心境澄明。
司展黎正值志得意满之际,祭出双剑,伴着漫天花雨起势,打的正是两仪四象剑法。
她仿佛融入了周遭山花草木,叶的震动是她的意动,花的缤纷是她的剑气。
她专注于一招一式,连天边一连串的流星都未注意。她打完一套剑法,浑身通畅神清气爽。
师姐师兄一左一右,如同守门神般,眼里满含欣慰。她正要开口,却发天上地上零零散散全是人。
司展黎:“……”什么情况?
松风三杰自此扬名。
说书人叹惋:“话说松风剑派在秘境中损失惨重,眼下能否称得上第一宗门还有待商榷。近来最出众的徒子莫过于松风三杰,可惜如今一逃一死,徒留一人留守山门,令人唏嘘。”
一逃一死。司展黎握紧拳头,心中一阵翻腾,“逃”字是指她,而死的是她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