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青春期的无知是种未知的瘟疫,不知道怎么从心底冒出来,也不知道怎么扩散开,等察觉的时候,早就是尸横遍野,人人都是被群体操纵的行尸走肉。人多势众,病了的人要攻击没有生病的,因为他们不一样,太高了,太穷了,太漂亮了,太丑了。怎么样的特别都不行,必须也得生病,否则就总是那个少数派。
瘟疫遍布的校园生活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角色扮演play,有人要扮演小偷,娼妓,乞丐,有人要扮演法官,圣人和施舍的善人。学校这个小型社会不存在任何明确的规矩,游戏更不存在预判,只有进去游戏中,才会知道自己被分配了什么身份。当然,玩家的家境很大程度上,在开学的那天对一个人的扮演角色会起到决定性作用,钱财权势永远是硬性指标。
青井澄国中三年至少当了两年半的少数,当过小偷,差点被当作娼妓,在成为乞丐之她认识了闺蜜。那会儿她太高,进校比大多数男生都要高一截,依赖身高和性特征维持尊严的男性角色会因为要抬头看她而被冒犯。她不够丑,女性角色都太早意识到容貌有一个值得竞争的标尺,不能和她站在一起。她也不够有钱有势,家长日和运动会从来没有家长参与的身影,老师的电话打过去,监护人可能在美国或者在瑞典,或者是一个名字都听不懂的国家,反正没什么人可以帮一个便当盒不翼而飞,教科书被画得一塌糊涂的她说句话,于是很多事情就在老师这个主张息事宁人的私人法庭判决下不了了之。
她认识闺蜜后很久,闺蜜才知道她其实是有个妈妈,因为她很多时候都像个孤儿,学校里面根本没人会把电视频道里经常出现的那个和她一样都姓青井的女记者放在一起。早几年她还有个婆婆,带她长大,身体时好时坏,后来因为身体不好被舅舅接回回乡下养老。从那天开始,妈妈打来的钱要分一半给乡下的婆婆。一直到婆婆去世,她才知道这些钱都是舅舅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说起以前,阿澄总是会想起这些事情,脸已经记不太清楚。婆婆的脸只在照片里有个模糊的轮廓,舅舅和她闹翻了之后更是查无此人,国中毕业纪念册也被她丢掉了,大家过于投入自己扮演的角色,原本的脸反而面目全非。她回头看了很多次,渐渐对他们没多少感觉,不恨,不怀念,不讨厌,甚至相比起来这些人,她更恨岩泉一一点。
年轻的爱恨总是极端的,可以十分爱,也可以十分恨,但不能够喜爱里面夹杂了希望他死掉的那种恨,那太复杂,太粘稠,十几岁的人心里只分得清黑和白两种颜色。认识的绝大多数人在阿澄心里什么都不是,她被生活教育得麻木又敏感,过分的恶意让她麻木,不够的爱让她敏感。
她总是爱给她很多爱的人,恨给她不够多爱的人。
国中时候喜欢过一个男生,他们交换过几次笔记,因为他坐在她的隔壁。两个人后来偶尔会坐在一起吃便当,说不上亲密,更说不上有多好,她太孤独才有点来者不拒。这种心情一直到她偶然听见他和其他人解释说“因为她看起来很好骗上床啊”才彻底结束。后来认识岩泉一,阿澄总是会忍不住想他私底下怎么和朋友说起自己。她其实很清楚“很好骗上床”和“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认识她”这两个态度到底哪个更侮辱人,但最后还是全恨到了岩泉一一个人头上,带着以前失败的感情,被践踏的尊严,仿佛他真的十恶不赦,罪该万死。
这些过了十年再从头说起来,什么也不是。
阿澄挽着岩泉一往家走的时候只字不提他们以前的事情,只是说起来现在,谈她没有参与的部份,然后装作对他那些事情很感兴趣。她对他的感觉可能也就剩下了保留在汽水罐子里的那点,摇摇晃晃,过期的汽水现在只剩下了糖和水,喝一口有些腻味还有些怪。工作之后习惯了威士忌加冰的口味,连水都不加,练出来了好酒量,秃头水怪连着好几次企图灌酒最终都铩羽而归。不过似乎能明白为什么学生时期的同学聚会总是外遇高发场所,因为大家可能都这么想,用习惯喝酒的舌头偶尔啜一口糖水,也是新鲜的口感。
旧情复燃,其实烧不出什么新鲜东西,旧的烧干净了,大家再互相看看,会发现不论新旧都是一样的。
他问她:“现在定居在东京吗?”
她说:“定居还太早,以后的事情说不准。”宫城县那间老公寓已经出租,她帐户上还有一串数字,够一个单身女人过上一段相对平静的日子。那是妈妈留给她的钱,是妈妈生命的数字,少一点她都记得很清楚。
“那你最近还有什么别的安排吗?”
“打算休息两天吧,之后慢慢找工作,处理完剩下的交接手续,再准备一下资格考试,面试安排之类的,目前还不知道实习的经历对新工作影响有多大,所以可能短期内忙不起来。”她的鞋跟都不高,走在路上肩膀和他差不多齐平,说话时喜欢把脸靠过去一些,金亮的耳环像道钩子,挂在他卫衣领口。
“你的实习经历很差劲吗?”
“我前不久把部门课长打了。”
他嘶了一声,没有追问的打算,“那家伙肯定很蠢。”
“蠢透顶。”
“……不过面试的时候不能够实话实说吗,你毕竟不是过错方。”
“后辈没有定性的权力和反对的资格,行业潜规则,如果实话实说,那才是真的要完蛋了。反抗不公平不是我这种角色能玩的游戏啦,我也没有小岩的胆量。”
他忽然扭过脸看她,“其实真要比起来,你才是有胆量的那个吧。”
她眉头动了一下,似笑非笑地反问,“我?”
“没有几个人敢在那种情况下直接动手。”大多数都更愿意选择保守处理,将问题控制在一个恰到好处的范围,既不直接冒犯,也不让自己太忍气吞声。出国留学和出国训练的两个人都很清楚要在那种环境里适应下来,胆量不自觉中就被现实压了下来。
“那是因为我已经没什么好顾虑的了啊。”
“就业压力还是有的吧。”
她满不在乎地说:“其实打他的时候已经在考虑,要是混不下去了干脆直接去六本木找个有钱人好了,反正这张脸打扮一下看起来还算是年轻。”虽然是开玩笑的语气,但她好像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总是带着‘与其等谁来搞砸自己的生活,不如自己先毁掉’这样的心情对待所有的决定。
岩泉一不知道在想什么,神情严肃,像是思考了很久才用谨慎的语气说:“这种事,还是需要慎重考虑一下。”
“小岩变得好严肃哦。”
他没说话,在打量她放在自己臂弯里的手。指甲修成了椭圆形,上面涂着红色的指甲油,看起来像是樱桃红还是水红,他分不太清楚,没人给他科普过这种异性常识。大学读的几年里一直没谈过恋爱,只有过几次凑得上数的约会,约会对象的指甲也都涂上了颜色,还有亮晶的水钻和繁杂精致的绘图。手放在桌子上,餐厅或者咖啡厅顶部的灯光照下来,指尖上就像是亮起一簇簇白色火苗,在他眼前晃动。虽然约会大部分都没有下文,但她们的手都会放在他手腕上或者手里,他就这么看着,颤动的火苗没有一点温度。
说起来因为约会的接连失败,及川彻吐槽过他个人生活和球场上的作风完全相反,是慢热型,还很保守,这辈子如果不学着怎么跟女人大方相处,结婚会很难。他那会儿二十刚出头,压根没想过结婚——留学的日本群体里有一种脱离了保守的土壤,开始反抗早婚传统的精神,他也是反抗的那批,一直到今天都坚定地把婚姻放在三十岁内不考虑的计划内。生活在他眼里和比赛差不多,主攻手如果不拿每一次进攻都当关键球的态度参赛,这场比赛不仅会输得很惨,还会变成滑稽的闹剧,竞技体育失去意义,生活也是一样。
‘要跟你一样这辈子不停地换女人才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他记得自己当时这么讽刺过及川彻。
及川彻义正言辞地反驳了这个说法,他说自己是专一的男人。
对谁专一?岩泉一那瞬间几乎要把话彻底挑明。远隔一片汪洋的两个人,专一的感情只是季候风,这一季起来,那一阵落。他的感情可能不怎么拿得出手,但及川彻的感情也没有说的那么了不起。
这时天已经彻底暗了下去,路灯朦朦胧胧地照在他们的身上,还有她挽着他的那只手上,指尖跳动的颜色变成一簇簇红色的火焰。他隐约预料到了一阵令人不安的燥热,早知道应该喝一杯酒,这样可以归咎于酒精,不用费尽心思找借口。
等他回过神,青井澄的视线已经瞥了过来,“这种性格估计在工作的时候会很受欢迎,小岩的工作邀约很多吧。”
“其实没有很多,多少还是有点水土不服。”留学生背景虽然有加分,但因为对日本的就业市场不熟悉,投递报名资料的时候还是有些费劲。得益于高中时期的比赛背景,他在相关行业的简历筛选阶段过得很顺利,面试预约已经排满了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日程,不过对于刚失业的人,有些话他只能说一半。
她一眼看出来他藏了点话,但这种时候戳穿对方属于是绝对的煞风景,于是转而用百搭的回答,“对你来说一定没问题。”
“哪有。”
几乎是不假思索的,“一般人很难赢过你啊。”
“我不总是赢的,会碰到更厉害的对手。”
他看见她的笑容变得有一点不自然。
似乎是觉得他们有点靠得太近。
阿澄余光瞥见不远处的灰色公寓大楼后放开了手,装作在手袋里翻找门禁卡和钥匙。他们的脚步像是牵了同一根线,她慢下来,他也放慢,她低头翻找的时候,他的身体也微微凑过来,低声问她又忘记带钥匙了吗?
“哪有那么健忘。”她故作不满地抱怨。
“你之前就总是忘记啊。”
“……那是之前。”她只是还不习惯一个人住,觉得不论几点回家都会有人给她开门。一开始不知所措会去找妈妈帮忙,但因为时差总是要等天黑才能收到消息,后来她学会了联系公寓管理员,麻烦几次之后她把备用钥匙放在了岩泉一家里。之后只要她忘记带钥匙,她会坐上找他的巴士,有时候是排球馆,有时候是学校,有时候是他家里,不过不管是哪里,他都会陪着她慢吞吞地踩着黄昏的尾巴走回来。
他家到她家要走过河堤,走着走着天就黑了,倒映着盈盈灯光的河流变成了一条黑色的缎带,穿过他们的声音,他们的脚步,她总是忍不住盯着水面悠悠晃动的光影发呆,在想如果是白天,他们的影子在里面看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阿澄发现自己竟然还记得那些潮湿的风吹到脸上的夜晚,真没出息,她暗暗骂了一句。
电梯哐啷一声关上门,他们并排站在银色的密封金属盒子里,阿澄忍不住盯着他们再电梯门上投射的影子,灯光在他们身上照出水一般的流动感,她下意识留意起他们之间的距离,太近了,或者太远了,他转过来说话的时候她的表情也有点太刻意了。
很快她意识到自己了这种自讨没趣的行为,像极了以前,他们站在体育馆的玻璃窗两边,她下意识扭头看了一眼,在找他的影子,很巧,他也转过了头,隔着玻璃,她一边收拾自己的表情,一边体面地和这个“刚认识”的朋友打招呼,因为她等的是及川彻。
电梯到时,青井澄看着他们的影子被门分成两半,心里对岩泉一又产生了一点不可言说的恨。
瘟疫遍布的校园生活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角色扮演play,有人要扮演小偷,娼妓,乞丐,有人要扮演法官,圣人和施舍的善人。学校这个小型社会不存在任何明确的规矩,游戏更不存在预判,只有进去游戏中,才会知道自己被分配了什么身份。当然,玩家的家境很大程度上,在开学的那天对一个人的扮演角色会起到决定性作用,钱财权势永远是硬性指标。
青井澄国中三年至少当了两年半的少数,当过小偷,差点被当作娼妓,在成为乞丐之她认识了闺蜜。那会儿她太高,进校比大多数男生都要高一截,依赖身高和性特征维持尊严的男性角色会因为要抬头看她而被冒犯。她不够丑,女性角色都太早意识到容貌有一个值得竞争的标尺,不能和她站在一起。她也不够有钱有势,家长日和运动会从来没有家长参与的身影,老师的电话打过去,监护人可能在美国或者在瑞典,或者是一个名字都听不懂的国家,反正没什么人可以帮一个便当盒不翼而飞,教科书被画得一塌糊涂的她说句话,于是很多事情就在老师这个主张息事宁人的私人法庭判决下不了了之。
她认识闺蜜后很久,闺蜜才知道她其实是有个妈妈,因为她很多时候都像个孤儿,学校里面根本没人会把电视频道里经常出现的那个和她一样都姓青井的女记者放在一起。早几年她还有个婆婆,带她长大,身体时好时坏,后来因为身体不好被舅舅接回回乡下养老。从那天开始,妈妈打来的钱要分一半给乡下的婆婆。一直到婆婆去世,她才知道这些钱都是舅舅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说起以前,阿澄总是会想起这些事情,脸已经记不太清楚。婆婆的脸只在照片里有个模糊的轮廓,舅舅和她闹翻了之后更是查无此人,国中毕业纪念册也被她丢掉了,大家过于投入自己扮演的角色,原本的脸反而面目全非。她回头看了很多次,渐渐对他们没多少感觉,不恨,不怀念,不讨厌,甚至相比起来这些人,她更恨岩泉一一点。
年轻的爱恨总是极端的,可以十分爱,也可以十分恨,但不能够喜爱里面夹杂了希望他死掉的那种恨,那太复杂,太粘稠,十几岁的人心里只分得清黑和白两种颜色。认识的绝大多数人在阿澄心里什么都不是,她被生活教育得麻木又敏感,过分的恶意让她麻木,不够的爱让她敏感。
她总是爱给她很多爱的人,恨给她不够多爱的人。
国中时候喜欢过一个男生,他们交换过几次笔记,因为他坐在她的隔壁。两个人后来偶尔会坐在一起吃便当,说不上亲密,更说不上有多好,她太孤独才有点来者不拒。这种心情一直到她偶然听见他和其他人解释说“因为她看起来很好骗上床啊”才彻底结束。后来认识岩泉一,阿澄总是会忍不住想他私底下怎么和朋友说起自己。她其实很清楚“很好骗上床”和“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认识她”这两个态度到底哪个更侮辱人,但最后还是全恨到了岩泉一一个人头上,带着以前失败的感情,被践踏的尊严,仿佛他真的十恶不赦,罪该万死。
这些过了十年再从头说起来,什么也不是。
阿澄挽着岩泉一往家走的时候只字不提他们以前的事情,只是说起来现在,谈她没有参与的部份,然后装作对他那些事情很感兴趣。她对他的感觉可能也就剩下了保留在汽水罐子里的那点,摇摇晃晃,过期的汽水现在只剩下了糖和水,喝一口有些腻味还有些怪。工作之后习惯了威士忌加冰的口味,连水都不加,练出来了好酒量,秃头水怪连着好几次企图灌酒最终都铩羽而归。不过似乎能明白为什么学生时期的同学聚会总是外遇高发场所,因为大家可能都这么想,用习惯喝酒的舌头偶尔啜一口糖水,也是新鲜的口感。
旧情复燃,其实烧不出什么新鲜东西,旧的烧干净了,大家再互相看看,会发现不论新旧都是一样的。
他问她:“现在定居在东京吗?”
她说:“定居还太早,以后的事情说不准。”宫城县那间老公寓已经出租,她帐户上还有一串数字,够一个单身女人过上一段相对平静的日子。那是妈妈留给她的钱,是妈妈生命的数字,少一点她都记得很清楚。
“那你最近还有什么别的安排吗?”
“打算休息两天吧,之后慢慢找工作,处理完剩下的交接手续,再准备一下资格考试,面试安排之类的,目前还不知道实习的经历对新工作影响有多大,所以可能短期内忙不起来。”她的鞋跟都不高,走在路上肩膀和他差不多齐平,说话时喜欢把脸靠过去一些,金亮的耳环像道钩子,挂在他卫衣领口。
“你的实习经历很差劲吗?”
“我前不久把部门课长打了。”
他嘶了一声,没有追问的打算,“那家伙肯定很蠢。”
“蠢透顶。”
“……不过面试的时候不能够实话实说吗,你毕竟不是过错方。”
“后辈没有定性的权力和反对的资格,行业潜规则,如果实话实说,那才是真的要完蛋了。反抗不公平不是我这种角色能玩的游戏啦,我也没有小岩的胆量。”
他忽然扭过脸看她,“其实真要比起来,你才是有胆量的那个吧。”
她眉头动了一下,似笑非笑地反问,“我?”
“没有几个人敢在那种情况下直接动手。”大多数都更愿意选择保守处理,将问题控制在一个恰到好处的范围,既不直接冒犯,也不让自己太忍气吞声。出国留学和出国训练的两个人都很清楚要在那种环境里适应下来,胆量不自觉中就被现实压了下来。
“那是因为我已经没什么好顾虑的了啊。”
“就业压力还是有的吧。”
她满不在乎地说:“其实打他的时候已经在考虑,要是混不下去了干脆直接去六本木找个有钱人好了,反正这张脸打扮一下看起来还算是年轻。”虽然是开玩笑的语气,但她好像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总是带着‘与其等谁来搞砸自己的生活,不如自己先毁掉’这样的心情对待所有的决定。
岩泉一不知道在想什么,神情严肃,像是思考了很久才用谨慎的语气说:“这种事,还是需要慎重考虑一下。”
“小岩变得好严肃哦。”
他没说话,在打量她放在自己臂弯里的手。指甲修成了椭圆形,上面涂着红色的指甲油,看起来像是樱桃红还是水红,他分不太清楚,没人给他科普过这种异性常识。大学读的几年里一直没谈过恋爱,只有过几次凑得上数的约会,约会对象的指甲也都涂上了颜色,还有亮晶的水钻和繁杂精致的绘图。手放在桌子上,餐厅或者咖啡厅顶部的灯光照下来,指尖上就像是亮起一簇簇白色火苗,在他眼前晃动。虽然约会大部分都没有下文,但她们的手都会放在他手腕上或者手里,他就这么看着,颤动的火苗没有一点温度。
说起来因为约会的接连失败,及川彻吐槽过他个人生活和球场上的作风完全相反,是慢热型,还很保守,这辈子如果不学着怎么跟女人大方相处,结婚会很难。他那会儿二十刚出头,压根没想过结婚——留学的日本群体里有一种脱离了保守的土壤,开始反抗早婚传统的精神,他也是反抗的那批,一直到今天都坚定地把婚姻放在三十岁内不考虑的计划内。生活在他眼里和比赛差不多,主攻手如果不拿每一次进攻都当关键球的态度参赛,这场比赛不仅会输得很惨,还会变成滑稽的闹剧,竞技体育失去意义,生活也是一样。
‘要跟你一样这辈子不停地换女人才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他记得自己当时这么讽刺过及川彻。
及川彻义正言辞地反驳了这个说法,他说自己是专一的男人。
对谁专一?岩泉一那瞬间几乎要把话彻底挑明。远隔一片汪洋的两个人,专一的感情只是季候风,这一季起来,那一阵落。他的感情可能不怎么拿得出手,但及川彻的感情也没有说的那么了不起。
这时天已经彻底暗了下去,路灯朦朦胧胧地照在他们的身上,还有她挽着他的那只手上,指尖跳动的颜色变成一簇簇红色的火焰。他隐约预料到了一阵令人不安的燥热,早知道应该喝一杯酒,这样可以归咎于酒精,不用费尽心思找借口。
等他回过神,青井澄的视线已经瞥了过来,“这种性格估计在工作的时候会很受欢迎,小岩的工作邀约很多吧。”
“其实没有很多,多少还是有点水土不服。”留学生背景虽然有加分,但因为对日本的就业市场不熟悉,投递报名资料的时候还是有些费劲。得益于高中时期的比赛背景,他在相关行业的简历筛选阶段过得很顺利,面试预约已经排满了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日程,不过对于刚失业的人,有些话他只能说一半。
她一眼看出来他藏了点话,但这种时候戳穿对方属于是绝对的煞风景,于是转而用百搭的回答,“对你来说一定没问题。”
“哪有。”
几乎是不假思索的,“一般人很难赢过你啊。”
“我不总是赢的,会碰到更厉害的对手。”
他看见她的笑容变得有一点不自然。
似乎是觉得他们有点靠得太近。
阿澄余光瞥见不远处的灰色公寓大楼后放开了手,装作在手袋里翻找门禁卡和钥匙。他们的脚步像是牵了同一根线,她慢下来,他也放慢,她低头翻找的时候,他的身体也微微凑过来,低声问她又忘记带钥匙了吗?
“哪有那么健忘。”她故作不满地抱怨。
“你之前就总是忘记啊。”
“……那是之前。”她只是还不习惯一个人住,觉得不论几点回家都会有人给她开门。一开始不知所措会去找妈妈帮忙,但因为时差总是要等天黑才能收到消息,后来她学会了联系公寓管理员,麻烦几次之后她把备用钥匙放在了岩泉一家里。之后只要她忘记带钥匙,她会坐上找他的巴士,有时候是排球馆,有时候是学校,有时候是他家里,不过不管是哪里,他都会陪着她慢吞吞地踩着黄昏的尾巴走回来。
他家到她家要走过河堤,走着走着天就黑了,倒映着盈盈灯光的河流变成了一条黑色的缎带,穿过他们的声音,他们的脚步,她总是忍不住盯着水面悠悠晃动的光影发呆,在想如果是白天,他们的影子在里面看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阿澄发现自己竟然还记得那些潮湿的风吹到脸上的夜晚,真没出息,她暗暗骂了一句。
电梯哐啷一声关上门,他们并排站在银色的密封金属盒子里,阿澄忍不住盯着他们再电梯门上投射的影子,灯光在他们身上照出水一般的流动感,她下意识留意起他们之间的距离,太近了,或者太远了,他转过来说话的时候她的表情也有点太刻意了。
很快她意识到自己了这种自讨没趣的行为,像极了以前,他们站在体育馆的玻璃窗两边,她下意识扭头看了一眼,在找他的影子,很巧,他也转过了头,隔着玻璃,她一边收拾自己的表情,一边体面地和这个“刚认识”的朋友打招呼,因为她等的是及川彻。
电梯到时,青井澄看着他们的影子被门分成两半,心里对岩泉一又产生了一点不可言说的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