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井人话才说一半,大伯母的巴掌从天劈来。
大伯母有的是气力,挖井人没有防备,一下子被巴掌打得够呛,捂着火辣辣的半张脸傻愣愣看着大伯母,没弄明白究竟是怎么一会儿事儿。
大伯母在气头上,这小子装神弄鬼半天,本以为是有真本事的,没想到会的也是老一套的东西,她巴掌甩起来没完,边打边骂,“一个个看起来正经,还以为有通天的本事,谁知道竟是这些歪门邪道,只知道将别人好生养了几年的宝贝闺女当物件一样送给这些神仙!”
“谁家的正经神仙非得要孩子死了陪他?”
挖井人抱头乱窜,大伯母不依不饶,在后面追着打,芬妮爸爸和大伯父没一个拦的,一是知道大伯母的脾气,谁去了也得挨两巴掌,二是要真如大伯母想的那样,那挖井人挨几巴掌也不冤枉。
“大姐,大姐,你可饶了我!不是找童男童女献祭那个意思,真不是那个意思。”挖井人一转身,几乎跪在大伯母面前。
大伯母这才收手,冷着脸问他究竟是什么意思。
挖井人揉了揉脸上的红巴掌印,委屈得不行,“叫孩子来绝不是害她,而是跟她有缘份,仙人就是想见她一面,再多的也没了。”
“见芬妮做什么?”大伯母盘问。
挖井人老老实实回答:“她有仙缘儿。”
再三发誓,若是芬妮出了事,挖井人将自己的命赔给她之后,大伯母才点头应允让芬妮爸爸回家领芬妮来土地庙。
那会儿一个人在家的芬妮正学着挖井人的样子吃柳树叶,据芬妮回忆说,那柳叶是甜的,比嫩高粱杆儿甜上不少。
就这样,芬妮被领到了土地庙前。在大伯母的注视下,挖井人把火柴盒递给芬妮,“你去点火试试。”
四个大人一同见证芬妮划着的火柴顺顺利利丢进石头圈中。一瞬间,金银元宝贡香瓜果鸡鸭鱼肉全部着了起来,越烧越旺,竖着烧起两米多高,不管火焰怎么旺,都没出石头圈,任凭外面风把柳树吹斜,吹得人站不住,石圈里面的火焰不歪动一下。
火烧完,本以为都烧干净了,挖井人扒拉扒拉香灰,从里面翻出一只完整的鸡腿,他伸手取了递给芬妮。
“吹吹,直接拿烫!”看芬妮直接伸手去接,芬妮爸爸赶忙提醒。
挖井人吹了吹鸡腿上的香灰,对着大人说,“凉的。仙家专门给芬妮留的。”
芬妮拿到手里,果然不烫。
“这算是成了?”大伯父追着问挖井人。
“成了!放心挖吧,绝对没问题!”挖井人点点头。
得了土地庙里两位神仙的应允,井的事情有着落了。
回家的路上,挖井人拍了拍芬妮的脑袋,征得三位长辈的同意之后,他抓着芬妮的右手摸她的骨相。一会儿喜,一会儿愁,啧啧称奇。
这表现激起了长辈的好奇心,于是便问他芬妮以后会这么样,挖井人伸手指了指地下,又抬头看看天,带着一脸红巴掌印抿嘴摇头。
大伯母最是讨厌卖关子的人,看挖井人的样子,气得手发痒,头一扭嚷着要回去做饭。
这一嗓子盖住了挖井人小声对芬妮说一句话,他说,“等你十七岁的时候,肯定会再来找我一次。”
芬妮恰好吃完左手拿着的鸡腿,仰着小脸,也不知是听懂了还是没有听懂,一味点头。
两家人正商量着晚上要做什么饭犒劳挖井人,等回过神儿发现人不见了,于是忙问芬妮怎么回事,“有没有看见挖井人去了哪里?”
芬妮揉了揉眼睛,摇摇头说自己也不知道,只是眨巴眨巴眼睛的功夫,挖井人怎么就消失了呢?
有了地仙儿的应允,替他们向地下龙沟通,挖井再没有什么阻碍。个把月的时间一口井就挖好了。
说来也是神,挖井人定的位置一点没错,从地下涌出来的井水又清又甜,除了芬妮一大家子外,临近的几户也沾了光,都在这里挑水。
一转眼秋天到了,到了农忙的季节,镇子上好多人家里有地,秋收就赶那几天,一下雨,粮食受了潮就卖不上价格了。家里大人们一天到晚都在地里忙,剩下的小孩子们凑在一起。
那个时候小孩子们的玩具少,爱逮些昆虫之类的放进竹编的小盒中,当宠物养。镇子只有一条主干道铺了砖,其他地方都是土路,房前屋后墙根下生草,草里藏着好多好多小虫子。孩子们会用一根小棍压草,一动草里的油亮的蛐蛐、翠色的大蚂蚱全部蹿出来,然后孩子们放轻了脚步猫起身子,悄悄地,悄悄地靠近,伸出双手猛地一扑,将虫子扣在自己手掌心中。
越大越漂亮的虫子越机灵,就意味着难抓。
芬妮看堂哥们都有自己的蚂蚱,又大又翠绿,心说自己也要逮上一个,不然每次只能站在最外面看他们显摆,心里不服气。
早上爸妈一出门,芬妮就从厨房的柴火垛中抽出一根棉花杆,用脚把干掉的旁枝儿踩掉,悄么声儿地绕着几家院子外的杂草开始寻找。
还真叫她遇到一个!
她随便用棉花杆在草丛中一挥,一只有她手那么大,鲜翠,肥硕的绿蚂蚱从草丛中钻出来,它轻轻一蹦,便到了一米远外的狗尾巴草上,把草秆都压弯。
要是抓到这只大蚂蚱,一准儿叫别人都羡慕。芬妮心里美滋滋想着,蹑手蹑脚跟过去,俯下身。
这蚂蚱后腿上生着倒刺,一使劲准能将手上的皮肤蹬破,芬妮有些怕,又禁不住诱惑,她在裤子上擦了擦手心生出的汗,猫着腰,手刚伸到试探的边缘,蚂蚱一下子飞了出去,落在一米远外。
这蚂蚱不朝远处飞,总是恰好停在能让芬妮一眼看见的最显眼的地方,如此反复几次,蚂蚱最终停在了水井旁柳树最高的叶子上。
那是挖井人留下用来定点的柳树枝,见它在地里生根,芬妮妈妈心软,舍不得拔。早先镇子上的人与土地与植物的链接深厚,对它们有天然的珍视与怜悯,树不会说话不会走,能在地里扎针活下来不容易,芬妮妈妈便叫他们挖井的时候稍微错开一点,把树留了下来。
一个夏天过去,柳树抽条,有一成人高,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蚂蚱落在树尖上,芬妮就是跳起来也抓不到这只大蚂蚱,转转脑筋,便踩着井沿儿去够。
水井新建成没多久,石头砖还带着凹凸的纹理,踩上去倒是很稳。
大堂哥吃完早饭准备去地里帮忙收麦子,一出门看见芬妮踮着脚站在井边,心里紧张,边喊边朝芬妮跑。
眼瞅着蚂蚱就要被攥在自己手里了,身后传来堂哥训斥声,怕他拦着自己,芬妮脚下不由得再一使劲,身子不稳。裤腰又被堂哥用力扯住。
人晃了两下,一屁股坐进井里。
一阵天旋地砖,芬妮以为自己要掉进井水里,可在空中连翻个十几个跟头,迟迟没挨着井水,反倒是像掉进了无底洞。
大伯母有的是气力,挖井人没有防备,一下子被巴掌打得够呛,捂着火辣辣的半张脸傻愣愣看着大伯母,没弄明白究竟是怎么一会儿事儿。
大伯母在气头上,这小子装神弄鬼半天,本以为是有真本事的,没想到会的也是老一套的东西,她巴掌甩起来没完,边打边骂,“一个个看起来正经,还以为有通天的本事,谁知道竟是这些歪门邪道,只知道将别人好生养了几年的宝贝闺女当物件一样送给这些神仙!”
“谁家的正经神仙非得要孩子死了陪他?”
挖井人抱头乱窜,大伯母不依不饶,在后面追着打,芬妮爸爸和大伯父没一个拦的,一是知道大伯母的脾气,谁去了也得挨两巴掌,二是要真如大伯母想的那样,那挖井人挨几巴掌也不冤枉。
“大姐,大姐,你可饶了我!不是找童男童女献祭那个意思,真不是那个意思。”挖井人一转身,几乎跪在大伯母面前。
大伯母这才收手,冷着脸问他究竟是什么意思。
挖井人揉了揉脸上的红巴掌印,委屈得不行,“叫孩子来绝不是害她,而是跟她有缘份,仙人就是想见她一面,再多的也没了。”
“见芬妮做什么?”大伯母盘问。
挖井人老老实实回答:“她有仙缘儿。”
再三发誓,若是芬妮出了事,挖井人将自己的命赔给她之后,大伯母才点头应允让芬妮爸爸回家领芬妮来土地庙。
那会儿一个人在家的芬妮正学着挖井人的样子吃柳树叶,据芬妮回忆说,那柳叶是甜的,比嫩高粱杆儿甜上不少。
就这样,芬妮被领到了土地庙前。在大伯母的注视下,挖井人把火柴盒递给芬妮,“你去点火试试。”
四个大人一同见证芬妮划着的火柴顺顺利利丢进石头圈中。一瞬间,金银元宝贡香瓜果鸡鸭鱼肉全部着了起来,越烧越旺,竖着烧起两米多高,不管火焰怎么旺,都没出石头圈,任凭外面风把柳树吹斜,吹得人站不住,石圈里面的火焰不歪动一下。
火烧完,本以为都烧干净了,挖井人扒拉扒拉香灰,从里面翻出一只完整的鸡腿,他伸手取了递给芬妮。
“吹吹,直接拿烫!”看芬妮直接伸手去接,芬妮爸爸赶忙提醒。
挖井人吹了吹鸡腿上的香灰,对着大人说,“凉的。仙家专门给芬妮留的。”
芬妮拿到手里,果然不烫。
“这算是成了?”大伯父追着问挖井人。
“成了!放心挖吧,绝对没问题!”挖井人点点头。
得了土地庙里两位神仙的应允,井的事情有着落了。
回家的路上,挖井人拍了拍芬妮的脑袋,征得三位长辈的同意之后,他抓着芬妮的右手摸她的骨相。一会儿喜,一会儿愁,啧啧称奇。
这表现激起了长辈的好奇心,于是便问他芬妮以后会这么样,挖井人伸手指了指地下,又抬头看看天,带着一脸红巴掌印抿嘴摇头。
大伯母最是讨厌卖关子的人,看挖井人的样子,气得手发痒,头一扭嚷着要回去做饭。
这一嗓子盖住了挖井人小声对芬妮说一句话,他说,“等你十七岁的时候,肯定会再来找我一次。”
芬妮恰好吃完左手拿着的鸡腿,仰着小脸,也不知是听懂了还是没有听懂,一味点头。
两家人正商量着晚上要做什么饭犒劳挖井人,等回过神儿发现人不见了,于是忙问芬妮怎么回事,“有没有看见挖井人去了哪里?”
芬妮揉了揉眼睛,摇摇头说自己也不知道,只是眨巴眨巴眼睛的功夫,挖井人怎么就消失了呢?
有了地仙儿的应允,替他们向地下龙沟通,挖井再没有什么阻碍。个把月的时间一口井就挖好了。
说来也是神,挖井人定的位置一点没错,从地下涌出来的井水又清又甜,除了芬妮一大家子外,临近的几户也沾了光,都在这里挑水。
一转眼秋天到了,到了农忙的季节,镇子上好多人家里有地,秋收就赶那几天,一下雨,粮食受了潮就卖不上价格了。家里大人们一天到晚都在地里忙,剩下的小孩子们凑在一起。
那个时候小孩子们的玩具少,爱逮些昆虫之类的放进竹编的小盒中,当宠物养。镇子只有一条主干道铺了砖,其他地方都是土路,房前屋后墙根下生草,草里藏着好多好多小虫子。孩子们会用一根小棍压草,一动草里的油亮的蛐蛐、翠色的大蚂蚱全部蹿出来,然后孩子们放轻了脚步猫起身子,悄悄地,悄悄地靠近,伸出双手猛地一扑,将虫子扣在自己手掌心中。
越大越漂亮的虫子越机灵,就意味着难抓。
芬妮看堂哥们都有自己的蚂蚱,又大又翠绿,心说自己也要逮上一个,不然每次只能站在最外面看他们显摆,心里不服气。
早上爸妈一出门,芬妮就从厨房的柴火垛中抽出一根棉花杆,用脚把干掉的旁枝儿踩掉,悄么声儿地绕着几家院子外的杂草开始寻找。
还真叫她遇到一个!
她随便用棉花杆在草丛中一挥,一只有她手那么大,鲜翠,肥硕的绿蚂蚱从草丛中钻出来,它轻轻一蹦,便到了一米远外的狗尾巴草上,把草秆都压弯。
要是抓到这只大蚂蚱,一准儿叫别人都羡慕。芬妮心里美滋滋想着,蹑手蹑脚跟过去,俯下身。
这蚂蚱后腿上生着倒刺,一使劲准能将手上的皮肤蹬破,芬妮有些怕,又禁不住诱惑,她在裤子上擦了擦手心生出的汗,猫着腰,手刚伸到试探的边缘,蚂蚱一下子飞了出去,落在一米远外。
这蚂蚱不朝远处飞,总是恰好停在能让芬妮一眼看见的最显眼的地方,如此反复几次,蚂蚱最终停在了水井旁柳树最高的叶子上。
那是挖井人留下用来定点的柳树枝,见它在地里生根,芬妮妈妈心软,舍不得拔。早先镇子上的人与土地与植物的链接深厚,对它们有天然的珍视与怜悯,树不会说话不会走,能在地里扎针活下来不容易,芬妮妈妈便叫他们挖井的时候稍微错开一点,把树留了下来。
一个夏天过去,柳树抽条,有一成人高,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蚂蚱落在树尖上,芬妮就是跳起来也抓不到这只大蚂蚱,转转脑筋,便踩着井沿儿去够。
水井新建成没多久,石头砖还带着凹凸的纹理,踩上去倒是很稳。
大堂哥吃完早饭准备去地里帮忙收麦子,一出门看见芬妮踮着脚站在井边,心里紧张,边喊边朝芬妮跑。
眼瞅着蚂蚱就要被攥在自己手里了,身后传来堂哥训斥声,怕他拦着自己,芬妮脚下不由得再一使劲,身子不稳。裤腰又被堂哥用力扯住。
人晃了两下,一屁股坐进井里。
一阵天旋地砖,芬妮以为自己要掉进井水里,可在空中连翻个十几个跟头,迟迟没挨着井水,反倒是像掉进了无底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