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府的灯火穿透秋夜寒雾,将庭院照得恍如白昼。初唤站在寝殿中央,看着锦帐内伸出的那只手——玉白的指尖点向矮榻,指甲盖上淡粉的月牙像新剥的菱角。
矮榻上的锦被还残留着侍女熏的安神香,初唤僵直地躺着,听见自己心跳震得耳膜生疼。暗卫的夜视能力让他看清帐顶绣的百蝶穿花纹——有只蝴蝶的翅膀缺了一针,正是他七年前在梁上守夜时数过的。
窗外更漏声传来,初唤突然睁眼。床帐内传来细碎的呜咽,像受伤的小兽。他赤足踩在冰凉的地砖上,看见杨懿蜷缩的身影投在纱帐上,薄汗浸透了寝衣。
"......母后......"
梦呓戛然而止。初唤收回差点碰到帐帘的手,却见杨懿自己掀开了纱帐。晨光里,她眼底的血丝像瓷器上的冰裂纹。
"头疼。"她哑着嗓子说。
初唤的指尖按上太阳穴时,想起暗阁教的穴位图。可教习没说,主子的皮肤会这么烫,像捧了块暖玉在掌心。
这时侍女叩门,应声而入,看着面前的二人,倒也不敢多想,将手上的请柬奉上道“殿下,皇后娘娘送来请柬,今日要在御花园设宴,请殿下前去。”
杨懿挑眉轻笑了声,“为本宫梳妆吧”
墨般的长发尽数盘起,发中带上一顶做工极佳的金丝牡丹冠,左右各带一只精雕蝴蝶钗配上软金红玉步摇。峨眉如远山,眉间一朵盛开的牡丹花钿,平日里疏离的杏眼如今上妆直显得妩媚。朱唇似血,肤白如雪,一身绯红色暗花细丝锦缎裙,衬的她面容妖艳,摇曳生姿。
乘马车入了宫,皇后宫内的仕女已在午门的东侧门等候,引杨懿往后宫走去。
“长公主到。”一声通传,御花园中的名门贵女皆向廊中注目,有的好奇张望,有的惊惧退后,还有几位秉持着自己贵女的身份,起身昂头,行为举止透露着世家礼仪。
杨懿一一掠过,到有几个熟悉的面孔。
“皇嫂好雅致。”杨懿到园中,看向皇后又打量了四下的高门小姐。
“好好来了。”皇后抬手刚想去牵杨懿,却被她躲开。皇后敛色笑了笑,对园中的贵女们道“还不快给长公主行礼。”
“长公主安。”众人齐声道。
杨懿旁若无人的走到一旁亭下,执起一只白玉盏,为自己斟了杯茶。
茶盏入手生温,她只在手中玩弄,睨着眼厉声道,“边疆战事四起,南地瘟疫肆虐。前几日,宁城的军报刚传入宫中,数万名流民如今无家可归,你们倒有闲情逸致,在此处喝茶品茗”
户部尚书之女付妍轻摇团扇上前半步,鬓边金步摇随着动作微微晃动:"边关战事,我等自然忧心。只是我们深闺女子,既不在朝为官,又不驰骋沙场。殿下这脾气又何必对我们发。”
她话音未落,一位身着墨蓝劲装的少女已大步出列。曹挽歌腰间护甲与禁步相撞,发出清脆的铮鸣,冷笑一声道,"是天下女子都弱,还是付小姐独弱?"她环视众人,"长公主殿下自不必说,顾家姐姐在锦衣卫任职,贺家妹妹协助刑部查案。就说在下都可在兵马司统领一队轻骑。”
付妍脸色骤变,手中团扇"啪"地扣在桌上:"曹挽歌!你——"
"边关告急,我恨不能即刻提剑北上。"曹挽歌打断她,“若是人人如付小姐一般惺惺作态,大厦将倾啊。”
付妍气到跺脚,“曹挽歌,你竟敢如此羞辱于我。”
曹挽歌不惧的走到付妍面前,“人人怕你那个尚书爹都捧着你哄着你,我可不惯着你。”
付妍身旁的黄衫少女突然插嘴道,“你曹小姐这般威风,不也仗着你爹是兵部尚书?”
"我父亲这个尚书,是提着脑袋在战场上挣来的!"曹挽歌猛地转身,直指对方鼻尖,"不像某些人,靠着祖上捐的虚衔和成箱的雪花银——"
付妍还欲争辩,一旁的女子上前拦住,淡蓝衣裙衬她眉目如画,腰间悬着刑部令牌,“今日是皇后娘娘的秋宴,诸位这般争执,成何体统?”
付妍冷笑:"贺淮夕,你这是要当青天判官?刑部的陈年旧案还不够你——”
随着一声瓷器碎裂声,杨懿手中那盏已经被摔在地上,满园贵女齐齐噤声,离得近的几位贵女竟吓的跌坐在地上。
御花园的秋宴变成了修罗场。
贵女们看着碎在地上的白玉盏,茶汤溅在裙裾上像一滩血。长公主指尖捻着片牡丹花瓣,绯红广袖垂落时露出腕间狰狞的疤痕。
"北疆战事宁城新添了三百孤儿。"杨懿突然掐碎花片,胭脂色的汁液顺着指尖滴落,"而诸位的胭脂,是用南海珍珠磨粉调的吧?"
方才插嘴的黄衫少女踉跄后退,发间金步摇撞得叮当响。她父亲是江南漕运使,去年刚用珍珠抵了税银。
“吃着皇粮,却每日贪图享乐,欺民敛财,各位的父兄就是这般教养你们的吗!这如今这朝堂上也都是些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之辈了!”
皇后适时地轻咳一声:"应家愿捐三千两。为北疆受难百姓。"应家正是皇后的母家,内阁阁老则是皇后的祖父。她执起杨懿染红的手,用帕子慢慢擦拭,"本宫再添一千两私银。"
帕子下,杨懿的食指在皇后掌心划了三道——这是她们幼时约定的暗号。皇后睫毛微颤,果然接着道:"只是南边赈灾银似乎......"
"银车在庐州府被劫了。"杨懿突然提高声量,满意地看着贵女们瞬间惨白的脸,"各位猜猜,是流寇还是家贼?"
“本宫不介意挨家挨户去搜查,看看这银子究竟进了谁的口袋”
亭外传来瓷器碰撞声。初唤的刀已经抵在偷听的小太监喉间,而杨懿正用染着丹蔻的指甲,慢条斯理地刮着名册上的鎏金封面。
——
这场秋宴不欢而散,待人都走尽后,御花园中只剩皇后与杨懿并坐在牡丹亭内。
“你这法子,着实好用”皇后调笑道。
“还要多谢皇嫂,开了个好头。”
“是你行事利落,叫他们怕。”皇后站起身,由宫女扶着向亭外走去“鞭子不抽到身上,人人都当自己是看戏的。”她招手叫杨懿与她并行。
“江南那边的事可有眉目了”
皇后伏首轻叹,“陛下已命哥哥离京去查,好好若是得空,也想想此事可有良策。”
杨懿应下。
在皇后宫中用过午膳,名册便送到了杨懿手边,杨懿接过,转身斜卧在窗边的矮榻上仔细看着,复述着册上的内容还逐一评价。
“辅国侯沈周锦,五千两”
‘刑部尚书贺言庭,五千两’
‘户部尚书付青珩,五千两’
‘吏部尚书郭纯,五百两’
五百两!堂堂尚书令啊!
‘礼部侍郎蒋文,五千两’
瞧瞧人家一个侍郎,还出五千两呢。
‘工部侍郎元玉春,三千两’
这位我有些印象,家境贫寒,妻母多病,幼子患有残疾。而且工部的俸禄本就不比其余几部。
……”
看完名册,杨懿接过宫女递来的茶,润了润喉道“备车,去吏部尚书府。”
——
吏部尚书府的门房看见公主车驾时,惊得打翻了铜盆。
"郭大人好大的官威。"杨懿踏着水渍进门,初唤的刀鞘扫过试图阻拦的管家,"五百两银子,是打发叫花子么?"
暖阁里炭火烧得正旺,郭纯捧着的手炉"咣当"砸在地上。他去年纳第五房妾室时,单是翡翠头面就花了八百两。
"殿下明鉴!"老尚书跪地时官帽歪了,露出里面缝着金叶的衬里,"实在是家母病重......"
杨懿突然俯身,金丝牡丹冠垂下的珍珠擦过对方冷汗淋漓的脸:"巧了,工部元侍郎的嫡子也卧病在床。"她从初唤手中接过卷轴,"要看看他捐了多少?"
卷轴展开的声音像毒蛇吐信。郭纯突然扑向多宝阁,却被初唤一脚踹在膝窝。暗卫的靴底碾着他后颈时,听见瓷器碎裂的脆响——杨懿摔碎了那只号称"传家宝"的霁蓝釉花瓶。
假瓶底滚出个油纸包,里面是扬州盐商的银票。
"本宫记得。"杨懿用银票拍打老尚书灰败的脸,"三年前你上书弹劾本宫在北疆奢靡无度?"她突然轻笑,"记上——郭大人追捐三万两。"
——
回府的马车上,杨懿摘了发冠。沉重的金丝牡丹搁在膝头,珍珠串簌簌晃动。
"工部元玉春。"她突然开口,"查查他儿子的病。"
初唤正在擦拭刀刃的手顿了顿。暗卫的直觉让他想起元侍郎府上那股药味——不是寻常的苦涩,而带着暗阁秘药的腥甜。
雨点突然砸在车顶。杨懿掀帘望去,看见暮色中有人跪在街心。那人高举的状纸上,"赈灾银"三个血字被雨水晕开,像道新鲜的伤口。
"是庐州口音。"初唤低声道。他耳力极好,听见那人的腹鸣声——至少饿了三天。
马车缓缓驶过时,杨懿的指尖在窗棂上敲了三下。当夜,锦衣卫地牢就多了个浑身湿透的账房先生,而公主府的暗格里,多了本浸过油的账册。
账册最后一页,画着朵五瓣梅花。
矮榻上的锦被还残留着侍女熏的安神香,初唤僵直地躺着,听见自己心跳震得耳膜生疼。暗卫的夜视能力让他看清帐顶绣的百蝶穿花纹——有只蝴蝶的翅膀缺了一针,正是他七年前在梁上守夜时数过的。
窗外更漏声传来,初唤突然睁眼。床帐内传来细碎的呜咽,像受伤的小兽。他赤足踩在冰凉的地砖上,看见杨懿蜷缩的身影投在纱帐上,薄汗浸透了寝衣。
"......母后......"
梦呓戛然而止。初唤收回差点碰到帐帘的手,却见杨懿自己掀开了纱帐。晨光里,她眼底的血丝像瓷器上的冰裂纹。
"头疼。"她哑着嗓子说。
初唤的指尖按上太阳穴时,想起暗阁教的穴位图。可教习没说,主子的皮肤会这么烫,像捧了块暖玉在掌心。
这时侍女叩门,应声而入,看着面前的二人,倒也不敢多想,将手上的请柬奉上道“殿下,皇后娘娘送来请柬,今日要在御花园设宴,请殿下前去。”
杨懿挑眉轻笑了声,“为本宫梳妆吧”
墨般的长发尽数盘起,发中带上一顶做工极佳的金丝牡丹冠,左右各带一只精雕蝴蝶钗配上软金红玉步摇。峨眉如远山,眉间一朵盛开的牡丹花钿,平日里疏离的杏眼如今上妆直显得妩媚。朱唇似血,肤白如雪,一身绯红色暗花细丝锦缎裙,衬的她面容妖艳,摇曳生姿。
乘马车入了宫,皇后宫内的仕女已在午门的东侧门等候,引杨懿往后宫走去。
“长公主到。”一声通传,御花园中的名门贵女皆向廊中注目,有的好奇张望,有的惊惧退后,还有几位秉持着自己贵女的身份,起身昂头,行为举止透露着世家礼仪。
杨懿一一掠过,到有几个熟悉的面孔。
“皇嫂好雅致。”杨懿到园中,看向皇后又打量了四下的高门小姐。
“好好来了。”皇后抬手刚想去牵杨懿,却被她躲开。皇后敛色笑了笑,对园中的贵女们道“还不快给长公主行礼。”
“长公主安。”众人齐声道。
杨懿旁若无人的走到一旁亭下,执起一只白玉盏,为自己斟了杯茶。
茶盏入手生温,她只在手中玩弄,睨着眼厉声道,“边疆战事四起,南地瘟疫肆虐。前几日,宁城的军报刚传入宫中,数万名流民如今无家可归,你们倒有闲情逸致,在此处喝茶品茗”
户部尚书之女付妍轻摇团扇上前半步,鬓边金步摇随着动作微微晃动:"边关战事,我等自然忧心。只是我们深闺女子,既不在朝为官,又不驰骋沙场。殿下这脾气又何必对我们发。”
她话音未落,一位身着墨蓝劲装的少女已大步出列。曹挽歌腰间护甲与禁步相撞,发出清脆的铮鸣,冷笑一声道,"是天下女子都弱,还是付小姐独弱?"她环视众人,"长公主殿下自不必说,顾家姐姐在锦衣卫任职,贺家妹妹协助刑部查案。就说在下都可在兵马司统领一队轻骑。”
付妍脸色骤变,手中团扇"啪"地扣在桌上:"曹挽歌!你——"
"边关告急,我恨不能即刻提剑北上。"曹挽歌打断她,“若是人人如付小姐一般惺惺作态,大厦将倾啊。”
付妍气到跺脚,“曹挽歌,你竟敢如此羞辱于我。”
曹挽歌不惧的走到付妍面前,“人人怕你那个尚书爹都捧着你哄着你,我可不惯着你。”
付妍身旁的黄衫少女突然插嘴道,“你曹小姐这般威风,不也仗着你爹是兵部尚书?”
"我父亲这个尚书,是提着脑袋在战场上挣来的!"曹挽歌猛地转身,直指对方鼻尖,"不像某些人,靠着祖上捐的虚衔和成箱的雪花银——"
付妍还欲争辩,一旁的女子上前拦住,淡蓝衣裙衬她眉目如画,腰间悬着刑部令牌,“今日是皇后娘娘的秋宴,诸位这般争执,成何体统?”
付妍冷笑:"贺淮夕,你这是要当青天判官?刑部的陈年旧案还不够你——”
随着一声瓷器碎裂声,杨懿手中那盏已经被摔在地上,满园贵女齐齐噤声,离得近的几位贵女竟吓的跌坐在地上。
御花园的秋宴变成了修罗场。
贵女们看着碎在地上的白玉盏,茶汤溅在裙裾上像一滩血。长公主指尖捻着片牡丹花瓣,绯红广袖垂落时露出腕间狰狞的疤痕。
"北疆战事宁城新添了三百孤儿。"杨懿突然掐碎花片,胭脂色的汁液顺着指尖滴落,"而诸位的胭脂,是用南海珍珠磨粉调的吧?"
方才插嘴的黄衫少女踉跄后退,发间金步摇撞得叮当响。她父亲是江南漕运使,去年刚用珍珠抵了税银。
“吃着皇粮,却每日贪图享乐,欺民敛财,各位的父兄就是这般教养你们的吗!这如今这朝堂上也都是些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之辈了!”
皇后适时地轻咳一声:"应家愿捐三千两。为北疆受难百姓。"应家正是皇后的母家,内阁阁老则是皇后的祖父。她执起杨懿染红的手,用帕子慢慢擦拭,"本宫再添一千两私银。"
帕子下,杨懿的食指在皇后掌心划了三道——这是她们幼时约定的暗号。皇后睫毛微颤,果然接着道:"只是南边赈灾银似乎......"
"银车在庐州府被劫了。"杨懿突然提高声量,满意地看着贵女们瞬间惨白的脸,"各位猜猜,是流寇还是家贼?"
“本宫不介意挨家挨户去搜查,看看这银子究竟进了谁的口袋”
亭外传来瓷器碰撞声。初唤的刀已经抵在偷听的小太监喉间,而杨懿正用染着丹蔻的指甲,慢条斯理地刮着名册上的鎏金封面。
——
这场秋宴不欢而散,待人都走尽后,御花园中只剩皇后与杨懿并坐在牡丹亭内。
“你这法子,着实好用”皇后调笑道。
“还要多谢皇嫂,开了个好头。”
“是你行事利落,叫他们怕。”皇后站起身,由宫女扶着向亭外走去“鞭子不抽到身上,人人都当自己是看戏的。”她招手叫杨懿与她并行。
“江南那边的事可有眉目了”
皇后伏首轻叹,“陛下已命哥哥离京去查,好好若是得空,也想想此事可有良策。”
杨懿应下。
在皇后宫中用过午膳,名册便送到了杨懿手边,杨懿接过,转身斜卧在窗边的矮榻上仔细看着,复述着册上的内容还逐一评价。
“辅国侯沈周锦,五千两”
‘刑部尚书贺言庭,五千两’
‘户部尚书付青珩,五千两’
‘吏部尚书郭纯,五百两’
五百两!堂堂尚书令啊!
‘礼部侍郎蒋文,五千两’
瞧瞧人家一个侍郎,还出五千两呢。
‘工部侍郎元玉春,三千两’
这位我有些印象,家境贫寒,妻母多病,幼子患有残疾。而且工部的俸禄本就不比其余几部。
……”
看完名册,杨懿接过宫女递来的茶,润了润喉道“备车,去吏部尚书府。”
——
吏部尚书府的门房看见公主车驾时,惊得打翻了铜盆。
"郭大人好大的官威。"杨懿踏着水渍进门,初唤的刀鞘扫过试图阻拦的管家,"五百两银子,是打发叫花子么?"
暖阁里炭火烧得正旺,郭纯捧着的手炉"咣当"砸在地上。他去年纳第五房妾室时,单是翡翠头面就花了八百两。
"殿下明鉴!"老尚书跪地时官帽歪了,露出里面缝着金叶的衬里,"实在是家母病重......"
杨懿突然俯身,金丝牡丹冠垂下的珍珠擦过对方冷汗淋漓的脸:"巧了,工部元侍郎的嫡子也卧病在床。"她从初唤手中接过卷轴,"要看看他捐了多少?"
卷轴展开的声音像毒蛇吐信。郭纯突然扑向多宝阁,却被初唤一脚踹在膝窝。暗卫的靴底碾着他后颈时,听见瓷器碎裂的脆响——杨懿摔碎了那只号称"传家宝"的霁蓝釉花瓶。
假瓶底滚出个油纸包,里面是扬州盐商的银票。
"本宫记得。"杨懿用银票拍打老尚书灰败的脸,"三年前你上书弹劾本宫在北疆奢靡无度?"她突然轻笑,"记上——郭大人追捐三万两。"
——
回府的马车上,杨懿摘了发冠。沉重的金丝牡丹搁在膝头,珍珠串簌簌晃动。
"工部元玉春。"她突然开口,"查查他儿子的病。"
初唤正在擦拭刀刃的手顿了顿。暗卫的直觉让他想起元侍郎府上那股药味——不是寻常的苦涩,而带着暗阁秘药的腥甜。
雨点突然砸在车顶。杨懿掀帘望去,看见暮色中有人跪在街心。那人高举的状纸上,"赈灾银"三个血字被雨水晕开,像道新鲜的伤口。
"是庐州口音。"初唤低声道。他耳力极好,听见那人的腹鸣声——至少饿了三天。
马车缓缓驶过时,杨懿的指尖在窗棂上敲了三下。当夜,锦衣卫地牢就多了个浑身湿透的账房先生,而公主府的暗格里,多了本浸过油的账册。
账册最后一页,画着朵五瓣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