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半真半假。她确实不介意埃尔莎的存在,但她介意的是文靖提起她时眼睛里那种隐约的期待,像是即将重逢一位老友,又像是即将开启一段新的冒险。
"刘姿!"指挥的喊声把她拉回现实,"第二乐章,钢琴进入慢了半拍!"
她深吸一口气,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乐上。可当排练结束,她收拾乐谱准备离开时,埃尔莎拦住了她。
"喝杯咖啡?"红发大提琴手歪着头问,"就当是老朋友叙旧。"
刘姿想说他们从来不是朋友,但某种奇怪的好胜心让她点了点头。
咖啡馆里,埃尔莎搅动着杯中的拿铁,突然从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给文靖的。"
刘姿没接:"你自己给他不就行了?"
"我怕他拒绝。"埃尔莎把信封推到桌子中央,"北欧音乐节邀请他做驻场艺术家,三个月,报酬丰厚。"
刘姿盯着那个信封,喉咙发紧:"他最近接了柏林艺术大学的教职。"
"大学可以请假,不是吗?"埃尔莎微笑,"这个机会很难得,评委主席是约翰·凯奇的学生,一直很欣赏文靖的实验风格。"
刘姿终于明白埃尔莎找她的真正目的了。这不是叙旧,这是一次试探——看看她会不会成为文靖事业的阻碍。
"你为什么不直接问他?"刘姿听见自己的声音冷静得可怕。
埃尔莎啜了一口咖啡:"因为我知道他会先问你的意见。"
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桌面上,那个牛皮纸信封像一块烫手的炭。刘姿忽然想起一年前在冰岛,她也做过类似的选择——为了自己的音乐离开文靖。现在角色对调,她才发现原来被留下的人会这么痛。
"我会转交给他。"她最终说,把信封塞进包里,"但决定权在他。"
埃尔莎露出胜利般的微笑:"我就知道你会理解。毕竟,艺术家最懂艺术家的需要。"
这句话像一根刺,精准地扎进刘姿心里。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从未真正面对过一个问题——当两个人的艺术追求指向不同方向时,爱情该如何自处?
那天晚上,文靖一进门就闻到了焦糊味。
"什么烧了?"他冲进厨房,发现刘姿正对着冒烟的平底锅发呆。
"牛排。"她头也不抬,"我忘了翻面。"
文靖关掉火,把锅子放进水槽,蒸汽瞬间腾起,模糊了刘姿的表情。他走过去想抱她,却被她轻轻避开。
"怎么了?"他皱眉。
刘姿从包里拿出那个信封:"埃尔莎给你的。"
文靖打开一看,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北欧音乐节?这——"他猛地刹住,小心地观察刘姿的表情,"你看起来不太高兴。"
"我没有不高兴。"刘姿转身打开冰箱,假装在找什么东西,"这是个好机会,你应该去。"
文靖把邀请函放在桌上:"我们可以谈谈吗?"
"锅里还有汤。"刘姿固执地背对着他。
"刘姿。"文靖走到她身后,双手轻轻搭在她肩上,"看着我。"
当她终于转过身时,文靖愣住了——她的眼眶发红,却倔强地抿着嘴唇,像个不肯认输的孩子。
"我以为......"他的声音软下来,"我以为我们已经过了互相猜疑的阶段。"
"我不是猜疑。"刘姿深吸一口气,"我只是在想......如果我们总是为了各自的音乐分开,那这段关系还有什么意义?"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重重砸在两人之间。文靖松开手,后退了半步:"所以你宁愿我放弃机会?"
"我没有这么说!"
"但你是这么想的。"文靖苦笑,"就像一年前在冰岛,你宁可一个人离开,也不愿让我跟着你。"
刘姿哑口无言。因为他说得对——她总是把音乐放在第一位,甚至高于爱情。而现在,当文靖面临同样的选择时,她才体会到这有多痛。
沉默在厨房里蔓延。窗外,柏林的夜空开始飘雨,雨滴轻轻敲打着玻璃,像一首没有旋律的练习曲。
最终是文靖先开口:"我不会去。"
刘姿猛地抬头:"什么?"
"我说,我拒绝这个邀请。"他把信封扔进垃圾桶,"满意了吗?"
这不是她想要的结局。文靖眼里的光芒消失了,那种让她爱上他的自由与热情,正在被某种妥协所取代。刘姿突然感到一阵恐慌——她不想成为束缚他的枷锁,可她也无法想象三个月没有他的日子。
"不。"她弯腰捡起信封,拍掉上面的咖啡渍,"你应该去。"
文靖皱眉:"你刚才还说——"
"我刚才在害怕。"刘姿直视他的眼睛,"但我更害怕你因为我而放弃自己想做的事。"
雨声渐大,填满了两人之间的寂静。文靖伸手接过信封,指尖轻轻擦过她的掌心:"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也许你可以请假?或者——"
"我不能走。"刘姿摇头,"下个月要录制新专辑,还有学生要带......"
他们再次陷入沉默。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当音乐与爱情碰撞时,总有人要做出选择。
最终,文靖轻轻拥抱了她:"我们会有办法的。"
刘姿把脸埋在他肩头,闻着他身上熟悉的松木香。她想起陈教授说过的话——"爱情不是放弃自我,而是在彼此的存在中找到更完整的自己。"
也许这就是答案。不是谁为谁牺牲,而是在分离与重逢之间,找到属于他们的节奏。
窗外,雨依然下着。但此刻,在这个充满焦糊味的厨房里,两颗心正在学着演奏一首新的曲子——一首关于距离、信任和回归的协奏曲。而每一个休止符,都只是为了下一个乐章更美的开始。
刘姿从没想过,自己会有一天在超市里和文靖为了一盒草莓吵架。
"这盒明显更新鲜。"文靖拿起一盒草莓,信誓旦旦地递给她,"你看,颜色更红,叶子也更绿。"
刘姿皱眉,拿起另一盒:"但这盒的个头更均匀,适合做甜点摆盘。"
"甜点?"文靖挑眉,"我们不是说好今晚吃火锅吗?"
"……我改主意了。"
"又改?"文靖夸张地叹气,"刘姿女士,你的善变程度堪比肖邦的转调。"
刘姿瞪他,却忍不住笑出来:"那也比你的即兴发挥强,上次说好煮意大利面,结果你往酱料里加老干妈。"
"那是创新!"文靖理直气壮,"而且你最后不是吃完了吗?"
"因为饿。"
"因为好吃。"
"刘姿!"指挥的喊声把她拉回现实,"第二乐章,钢琴进入慢了半拍!"
她深吸一口气,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乐上。可当排练结束,她收拾乐谱准备离开时,埃尔莎拦住了她。
"喝杯咖啡?"红发大提琴手歪着头问,"就当是老朋友叙旧。"
刘姿想说他们从来不是朋友,但某种奇怪的好胜心让她点了点头。
咖啡馆里,埃尔莎搅动着杯中的拿铁,突然从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给文靖的。"
刘姿没接:"你自己给他不就行了?"
"我怕他拒绝。"埃尔莎把信封推到桌子中央,"北欧音乐节邀请他做驻场艺术家,三个月,报酬丰厚。"
刘姿盯着那个信封,喉咙发紧:"他最近接了柏林艺术大学的教职。"
"大学可以请假,不是吗?"埃尔莎微笑,"这个机会很难得,评委主席是约翰·凯奇的学生,一直很欣赏文靖的实验风格。"
刘姿终于明白埃尔莎找她的真正目的了。这不是叙旧,这是一次试探——看看她会不会成为文靖事业的阻碍。
"你为什么不直接问他?"刘姿听见自己的声音冷静得可怕。
埃尔莎啜了一口咖啡:"因为我知道他会先问你的意见。"
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桌面上,那个牛皮纸信封像一块烫手的炭。刘姿忽然想起一年前在冰岛,她也做过类似的选择——为了自己的音乐离开文靖。现在角色对调,她才发现原来被留下的人会这么痛。
"我会转交给他。"她最终说,把信封塞进包里,"但决定权在他。"
埃尔莎露出胜利般的微笑:"我就知道你会理解。毕竟,艺术家最懂艺术家的需要。"
这句话像一根刺,精准地扎进刘姿心里。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从未真正面对过一个问题——当两个人的艺术追求指向不同方向时,爱情该如何自处?
那天晚上,文靖一进门就闻到了焦糊味。
"什么烧了?"他冲进厨房,发现刘姿正对着冒烟的平底锅发呆。
"牛排。"她头也不抬,"我忘了翻面。"
文靖关掉火,把锅子放进水槽,蒸汽瞬间腾起,模糊了刘姿的表情。他走过去想抱她,却被她轻轻避开。
"怎么了?"他皱眉。
刘姿从包里拿出那个信封:"埃尔莎给你的。"
文靖打开一看,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北欧音乐节?这——"他猛地刹住,小心地观察刘姿的表情,"你看起来不太高兴。"
"我没有不高兴。"刘姿转身打开冰箱,假装在找什么东西,"这是个好机会,你应该去。"
文靖把邀请函放在桌上:"我们可以谈谈吗?"
"锅里还有汤。"刘姿固执地背对着他。
"刘姿。"文靖走到她身后,双手轻轻搭在她肩上,"看着我。"
当她终于转过身时,文靖愣住了——她的眼眶发红,却倔强地抿着嘴唇,像个不肯认输的孩子。
"我以为......"他的声音软下来,"我以为我们已经过了互相猜疑的阶段。"
"我不是猜疑。"刘姿深吸一口气,"我只是在想......如果我们总是为了各自的音乐分开,那这段关系还有什么意义?"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重重砸在两人之间。文靖松开手,后退了半步:"所以你宁愿我放弃机会?"
"我没有这么说!"
"但你是这么想的。"文靖苦笑,"就像一年前在冰岛,你宁可一个人离开,也不愿让我跟着你。"
刘姿哑口无言。因为他说得对——她总是把音乐放在第一位,甚至高于爱情。而现在,当文靖面临同样的选择时,她才体会到这有多痛。
沉默在厨房里蔓延。窗外,柏林的夜空开始飘雨,雨滴轻轻敲打着玻璃,像一首没有旋律的练习曲。
最终是文靖先开口:"我不会去。"
刘姿猛地抬头:"什么?"
"我说,我拒绝这个邀请。"他把信封扔进垃圾桶,"满意了吗?"
这不是她想要的结局。文靖眼里的光芒消失了,那种让她爱上他的自由与热情,正在被某种妥协所取代。刘姿突然感到一阵恐慌——她不想成为束缚他的枷锁,可她也无法想象三个月没有他的日子。
"不。"她弯腰捡起信封,拍掉上面的咖啡渍,"你应该去。"
文靖皱眉:"你刚才还说——"
"我刚才在害怕。"刘姿直视他的眼睛,"但我更害怕你因为我而放弃自己想做的事。"
雨声渐大,填满了两人之间的寂静。文靖伸手接过信封,指尖轻轻擦过她的掌心:"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也许你可以请假?或者——"
"我不能走。"刘姿摇头,"下个月要录制新专辑,还有学生要带......"
他们再次陷入沉默。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当音乐与爱情碰撞时,总有人要做出选择。
最终,文靖轻轻拥抱了她:"我们会有办法的。"
刘姿把脸埋在他肩头,闻着他身上熟悉的松木香。她想起陈教授说过的话——"爱情不是放弃自我,而是在彼此的存在中找到更完整的自己。"
也许这就是答案。不是谁为谁牺牲,而是在分离与重逢之间,找到属于他们的节奏。
窗外,雨依然下着。但此刻,在这个充满焦糊味的厨房里,两颗心正在学着演奏一首新的曲子——一首关于距离、信任和回归的协奏曲。而每一个休止符,都只是为了下一个乐章更美的开始。
刘姿从没想过,自己会有一天在超市里和文靖为了一盒草莓吵架。
"这盒明显更新鲜。"文靖拿起一盒草莓,信誓旦旦地递给她,"你看,颜色更红,叶子也更绿。"
刘姿皱眉,拿起另一盒:"但这盒的个头更均匀,适合做甜点摆盘。"
"甜点?"文靖挑眉,"我们不是说好今晚吃火锅吗?"
"……我改主意了。"
"又改?"文靖夸张地叹气,"刘姿女士,你的善变程度堪比肖邦的转调。"
刘姿瞪他,却忍不住笑出来:"那也比你的即兴发挥强,上次说好煮意大利面,结果你往酱料里加老干妈。"
"那是创新!"文靖理直气壮,"而且你最后不是吃完了吗?"
"因为饿。"
"因为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