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袖
一座华丽的三层小楼里传来婉转的唱曲儿声,楼上挂满了各色各样的华丽绸缎,正中悬一牌匾,书曰:鸾袖坊。
撩起泛着光泽的珠帘玉幕,这座楼里别有洞天。开阔的大厅中央是一个高起的台子,上面的女子皆着红妆,或歌或舞,芙蓉面在烛光映衬下更显娇俏,一双双桃花眸含情脉脉,牵动台下众多男子心肠。
楼上是许多用香纱隔开的雅间,薄纱上朦胧映出拂动的柳腰,依稀可以听见些男女调笑、靡靡丝竹的声响。
而褚衡此时就在其中的一间雅间内,不过若是细瞧,便可以发现这间雅间的帘幔有些特别之处,既不透光也不露声。
不同于其他几间中莺歌燕舞,佳人相伴,褚衡对面坐着的既非歌姬也非琴师,而是一脸凝重的裴怀济。
此处便是千机阁在镇上的暗点,也是这绥州地界里最负盛名的秦楼楚馆——鸾袖坊,无论是权贵高官,还是富商巨贾,纷纷慕名前来,只为一睹鸣鸾佩玉、红袖翩跹的美人芙蓉面。
无视丝竹之乱耳,裴怀济此时的凝重与周遭的醉生梦死格格不入,他清清嗓子递来一只血迹斑斑的箭矢:“依我所见,对你动手的应当是太子的人。”
他这几日重返褚衡遇刺的地点又仔细勘察了一番,发现了几颗刺客遗落的箭矢,那工艺赫然是出自官造之手。
军械司的长官正是先皇后的同胞兄长,太子的亲舅父,而那身陷贪墨漩涡的绥州知府恰恰又是太子一手提拔的,其中关节不言而喻。
褚衡细长有力的手指在琉璃盏上有节奏的敲着,剑眉微蹙,凤眼低垂。
那日昏倒之前,他明明察觉到自己是被一柄软剑重创的,那人身法凌厉,出招极为灵活刁钻。
但遇刺地点留下的却是箭矢,这和那人的惯用武器明显是对不上的。
他捻起箭头细看,这箭头形状确实能和自己身上许多处伤口对上,大概他们和使软剑之人同属一伙,为了保险起见派出数个不同武功路数的刺客也是正常的,况且还是太子这种极为谨慎之人。
褚衡缓缓抿了一口手边的清茶,眉心缓缓舒展:“这样看来,他们的确是太子的人,只是不知太子对我的身份是否已经有所怀疑。”
看着裴怀济不解的神色,他接着道:“若我猜想的没错,那个女子应该也是太子派来的,他以为我失忆了,就临时改变了计划,想用美人计接近我。”
褚衡已经笃定,此事乃太子所为。只是自己此次来绥州查案用的是信王世子的身份,世人皆以为他只是来游山玩水,应当不会被认出千机阁首领与信王世子实为一人。
是以太子在派人刺杀时应当也不知晓他究竟是谁,那么他又为何要刺杀一个纨绔无用的王府世子呢?
难道信王府与此次的贪墨案也有牵扯?
“既然知晓那女子是个细作,你为何不直接除掉她?”裴怀济越来越摸不透他这兄弟的心思了。
褚衡轻轻挑眉一笑,这笑容中却藏得尽是冷意:“不急,正愁抓不住他们的把柄,这不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这女子天天待在自己身边,不愁她露不出马脚,只要盯紧她,自然能从她这里顺藤摸瓜。
裴怀济同情地拍了拍褚衡的肩膀,他知道自己这兄弟一向不喜与女子亲近,对于柔弱娇美的女子更是厌恶至极。
他那日在林中远远观望了片刻,已然看到这女细作身量娇小,四肢纤弱,这么一朵娇花正是褚衡最为厌恶的那类女子。
裴怀济在心中默默为他掬了一把辛酸泪,要与这女子虚与委蛇这么久,可真是苦了他这兄弟了。
“对了,信王殿下那边也一直在找你,你打算什么时候给家里报个平安?”裴怀济试探着观察他的脸色。
褚衡冷哼了一声:“先叫他找着吧,只要别让他察觉了千机阁之事就行。”
来绥州办案时,他敷衍信王说是出来游历山水,是以信王专门派了二十多个人保护。为了不让信王察觉自己的真实目的,这些人都被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支去了一旁,事发时只远远看到他遇刺失踪。
自从那件事之后,他们的父子情分就再也回不到过去了,他做的事情自然也无需信王知晓。
褚衡走到窗边望了望日薄西山之景,才发现自己已经在这里逗留许久,闻夏大概已经买完东西了。
他连忙辞别裴怀济就向外走去,可连楼梯都没来得及下时,就听到门外一阵吵闹声。
褚衡浑身一震,在裴怀济震惊的目光下,利落地纵身一跃,从二楼窗口翻身而下。
他快步从后面绕回鸾袖坊门前,正看到闻夏与坊里的小厮争吵。
那女子虽没小厮健壮,气势却丝毫不输,只见她双手叉腰,细软的声音此刻尖利起来:“你们开门迎客,凭什么不让我进去?况且我夫君还在里面呢。”
那小厮出手推搡她:“就是因为你夫君在里面才不能让你进去呢,若是每家夫人都这般上门寻夫,我们这生意还做不做了。”
一片混乱间,褚衡快步从闻夏背后冲过去,一把推开小厮拉住闻夏的手。
“夫君,你不是在里面吗,怎么会从那边过来?”闻夏狐疑地指着他过来的方向。
褚衡心虚地摸了摸鼻尖:“我一个有妇之夫,怎么会来这种地方,一定是娘子弄错了。”
“不会呀,茶铺掌柜亲眼看到你进去的。”闻夏不依不饶。
褚衡一边拉着她赶紧远离这个是非之地,一边解释:“茶铺这么多客人,一时认错也是正常的。”
闻夏想了想,觉得也挺有道理的,不过她也并不在意他是否进了鸾袖坊,毕竟他们又不是真夫妻,而且他纨绔之名满城皆知,本性难移也是正常。
她只是担心这种青楼楚馆里鱼龙混杂,褚衡如今又是个失忆之人,万一被其他居心叵测之人绑走可就坏了她的好事了,毕竟那日与她同时出手的还有另一伙来历不明之人。
这样想着,闻夏又不放心地嘱咐道:“这不是什么好地方,以后就算碰到了,夫君你也要绕着走。”
褚衡勾了勾嘴角,这女子不会是吃飞醋了吧。她可不能入戏太深,真对自己动了心,毕竟等揪出太子阴谋之后,他是不会因为这段插曲对她法外开恩的。
两人各怀心思,直到“咕噜,咕噜……”几声奇怪的声响打破两人之间尴尬的寂静,闻夏抬头一看,褚衡正满脸通红地捂着肚子。
赶了许久的路,又耽误了这么些功夫,闻夏都忘了褚衡还饿着呢,他本就虚弱,又耗费了这么些体力,此时更是禁不腹中空空。
闻夏赶忙引他去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摊,轻车熟路地坐下后喊道:“掌柜,还是老三样,都上双份的”。
很快,掌柜就摆上来满满一桌,有羊汤馎饦,有炙羊肉,还有风干鸡。
“闻姑娘,又来啦,我说怎么这么久不见你,原来是嫁人去了。”老板打趣地对着褚衡笑起来。
闻夏递给褚衡一双筷子:“快趁热吃,别看这摊子简陋,味道真的是这镇子上最好的。”
褚衡尝了一口热气腾腾的馎饦,入口软滑但不失嚼劲,配上羊汤的鲜美,味道确实不错。
“这地方你常来吗?”他一边啃着手中的风干鸡一边问道。
闻夏顿了顿:“害,那都是咱们成亲前的事了,只是这家味道出众,所以才一直记得。”
她平生爱好不多,唯有美食不可辜负,只要出任务时经过这里,她都会停下吃上一顿,毕竟她也不知这会不会是这辈子的最后一顿饭,因此一定要吃得畅快。
“刚刚那掌柜唤你闻姑娘,所以你姓闻?”褚衡接着试探道。
闻夏佯装生气地睨了他一眼,嗔怪道:“夫君,你竟连自己娘子姓闻都不记得了。”
“夫君你记好了,我姓闻名夏,处处闻啼鸟的闻,盛夏的夏。”闻夏如实相告,反正她的名字鲜有人知,也不怕暴露身份。
这名字和她甚是相配,褚衡心想,这女子人如其名,像盛夏的鸟鸣一般聒噪,令人生厌。
不过这闻姓在北地甚是常见,没有什么特殊,褚衡在脑中搜寻半天,也未想出什么线索。
等两人回到小院时,已经一更天了。
褚衡一沾床榻便沉沉睡去,浑身的疲累让他完全顾不上什么同寝的尴尬了。
闻夏轻轻推了他两下,看他睡得毫无反应,便蹑手蹑脚翻身下床,从包裹中掏出一本厚厚的书册。
她趁着卖人参的空当去了趟书肆,正好碰上这本《细作宝典》有货。
据说这书的作者乃是有着细作届祖师爷之称的忘川先生,这人极擅潜伏暗查之道,并将毕生所学集结成书。这宝典也是受众极广,不止是细作同仁趋之若鹜,就连不少官府衙门也将之作为断案参考,更有许多少爷小姐喜欢买来当话本子读的。
闻夏悄悄摸进院子里,在秋千上坐定,就着皎洁的月光仔细翻阅起来。
宝典第一句便赫然写着:做戏要真,需得入戏,此乃细作入门之法。
闻夏反思了一下这段时间的表现,觉得此言甚有道理。自己确实总是想着一切都是做戏,从心底里就觉得一切都是假的,因此也常常差点露馅。
她一口气将整本书翻完,不觉已至三更天,回到卧房中时,褚衡还在沉睡中。
闻夏蹑手蹑脚躺回他身侧,心满意足地合上双眼,脑海里回荡的都是书的结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嗯,待明日醒来,她就试试这书上的法子究竟如何。
撩起泛着光泽的珠帘玉幕,这座楼里别有洞天。开阔的大厅中央是一个高起的台子,上面的女子皆着红妆,或歌或舞,芙蓉面在烛光映衬下更显娇俏,一双双桃花眸含情脉脉,牵动台下众多男子心肠。
楼上是许多用香纱隔开的雅间,薄纱上朦胧映出拂动的柳腰,依稀可以听见些男女调笑、靡靡丝竹的声响。
而褚衡此时就在其中的一间雅间内,不过若是细瞧,便可以发现这间雅间的帘幔有些特别之处,既不透光也不露声。
不同于其他几间中莺歌燕舞,佳人相伴,褚衡对面坐着的既非歌姬也非琴师,而是一脸凝重的裴怀济。
此处便是千机阁在镇上的暗点,也是这绥州地界里最负盛名的秦楼楚馆——鸾袖坊,无论是权贵高官,还是富商巨贾,纷纷慕名前来,只为一睹鸣鸾佩玉、红袖翩跹的美人芙蓉面。
无视丝竹之乱耳,裴怀济此时的凝重与周遭的醉生梦死格格不入,他清清嗓子递来一只血迹斑斑的箭矢:“依我所见,对你动手的应当是太子的人。”
他这几日重返褚衡遇刺的地点又仔细勘察了一番,发现了几颗刺客遗落的箭矢,那工艺赫然是出自官造之手。
军械司的长官正是先皇后的同胞兄长,太子的亲舅父,而那身陷贪墨漩涡的绥州知府恰恰又是太子一手提拔的,其中关节不言而喻。
褚衡细长有力的手指在琉璃盏上有节奏的敲着,剑眉微蹙,凤眼低垂。
那日昏倒之前,他明明察觉到自己是被一柄软剑重创的,那人身法凌厉,出招极为灵活刁钻。
但遇刺地点留下的却是箭矢,这和那人的惯用武器明显是对不上的。
他捻起箭头细看,这箭头形状确实能和自己身上许多处伤口对上,大概他们和使软剑之人同属一伙,为了保险起见派出数个不同武功路数的刺客也是正常的,况且还是太子这种极为谨慎之人。
褚衡缓缓抿了一口手边的清茶,眉心缓缓舒展:“这样看来,他们的确是太子的人,只是不知太子对我的身份是否已经有所怀疑。”
看着裴怀济不解的神色,他接着道:“若我猜想的没错,那个女子应该也是太子派来的,他以为我失忆了,就临时改变了计划,想用美人计接近我。”
褚衡已经笃定,此事乃太子所为。只是自己此次来绥州查案用的是信王世子的身份,世人皆以为他只是来游山玩水,应当不会被认出千机阁首领与信王世子实为一人。
是以太子在派人刺杀时应当也不知晓他究竟是谁,那么他又为何要刺杀一个纨绔无用的王府世子呢?
难道信王府与此次的贪墨案也有牵扯?
“既然知晓那女子是个细作,你为何不直接除掉她?”裴怀济越来越摸不透他这兄弟的心思了。
褚衡轻轻挑眉一笑,这笑容中却藏得尽是冷意:“不急,正愁抓不住他们的把柄,这不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这女子天天待在自己身边,不愁她露不出马脚,只要盯紧她,自然能从她这里顺藤摸瓜。
裴怀济同情地拍了拍褚衡的肩膀,他知道自己这兄弟一向不喜与女子亲近,对于柔弱娇美的女子更是厌恶至极。
他那日在林中远远观望了片刻,已然看到这女细作身量娇小,四肢纤弱,这么一朵娇花正是褚衡最为厌恶的那类女子。
裴怀济在心中默默为他掬了一把辛酸泪,要与这女子虚与委蛇这么久,可真是苦了他这兄弟了。
“对了,信王殿下那边也一直在找你,你打算什么时候给家里报个平安?”裴怀济试探着观察他的脸色。
褚衡冷哼了一声:“先叫他找着吧,只要别让他察觉了千机阁之事就行。”
来绥州办案时,他敷衍信王说是出来游历山水,是以信王专门派了二十多个人保护。为了不让信王察觉自己的真实目的,这些人都被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支去了一旁,事发时只远远看到他遇刺失踪。
自从那件事之后,他们的父子情分就再也回不到过去了,他做的事情自然也无需信王知晓。
褚衡走到窗边望了望日薄西山之景,才发现自己已经在这里逗留许久,闻夏大概已经买完东西了。
他连忙辞别裴怀济就向外走去,可连楼梯都没来得及下时,就听到门外一阵吵闹声。
褚衡浑身一震,在裴怀济震惊的目光下,利落地纵身一跃,从二楼窗口翻身而下。
他快步从后面绕回鸾袖坊门前,正看到闻夏与坊里的小厮争吵。
那女子虽没小厮健壮,气势却丝毫不输,只见她双手叉腰,细软的声音此刻尖利起来:“你们开门迎客,凭什么不让我进去?况且我夫君还在里面呢。”
那小厮出手推搡她:“就是因为你夫君在里面才不能让你进去呢,若是每家夫人都这般上门寻夫,我们这生意还做不做了。”
一片混乱间,褚衡快步从闻夏背后冲过去,一把推开小厮拉住闻夏的手。
“夫君,你不是在里面吗,怎么会从那边过来?”闻夏狐疑地指着他过来的方向。
褚衡心虚地摸了摸鼻尖:“我一个有妇之夫,怎么会来这种地方,一定是娘子弄错了。”
“不会呀,茶铺掌柜亲眼看到你进去的。”闻夏不依不饶。
褚衡一边拉着她赶紧远离这个是非之地,一边解释:“茶铺这么多客人,一时认错也是正常的。”
闻夏想了想,觉得也挺有道理的,不过她也并不在意他是否进了鸾袖坊,毕竟他们又不是真夫妻,而且他纨绔之名满城皆知,本性难移也是正常。
她只是担心这种青楼楚馆里鱼龙混杂,褚衡如今又是个失忆之人,万一被其他居心叵测之人绑走可就坏了她的好事了,毕竟那日与她同时出手的还有另一伙来历不明之人。
这样想着,闻夏又不放心地嘱咐道:“这不是什么好地方,以后就算碰到了,夫君你也要绕着走。”
褚衡勾了勾嘴角,这女子不会是吃飞醋了吧。她可不能入戏太深,真对自己动了心,毕竟等揪出太子阴谋之后,他是不会因为这段插曲对她法外开恩的。
两人各怀心思,直到“咕噜,咕噜……”几声奇怪的声响打破两人之间尴尬的寂静,闻夏抬头一看,褚衡正满脸通红地捂着肚子。
赶了许久的路,又耽误了这么些功夫,闻夏都忘了褚衡还饿着呢,他本就虚弱,又耗费了这么些体力,此时更是禁不腹中空空。
闻夏赶忙引他去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摊,轻车熟路地坐下后喊道:“掌柜,还是老三样,都上双份的”。
很快,掌柜就摆上来满满一桌,有羊汤馎饦,有炙羊肉,还有风干鸡。
“闻姑娘,又来啦,我说怎么这么久不见你,原来是嫁人去了。”老板打趣地对着褚衡笑起来。
闻夏递给褚衡一双筷子:“快趁热吃,别看这摊子简陋,味道真的是这镇子上最好的。”
褚衡尝了一口热气腾腾的馎饦,入口软滑但不失嚼劲,配上羊汤的鲜美,味道确实不错。
“这地方你常来吗?”他一边啃着手中的风干鸡一边问道。
闻夏顿了顿:“害,那都是咱们成亲前的事了,只是这家味道出众,所以才一直记得。”
她平生爱好不多,唯有美食不可辜负,只要出任务时经过这里,她都会停下吃上一顿,毕竟她也不知这会不会是这辈子的最后一顿饭,因此一定要吃得畅快。
“刚刚那掌柜唤你闻姑娘,所以你姓闻?”褚衡接着试探道。
闻夏佯装生气地睨了他一眼,嗔怪道:“夫君,你竟连自己娘子姓闻都不记得了。”
“夫君你记好了,我姓闻名夏,处处闻啼鸟的闻,盛夏的夏。”闻夏如实相告,反正她的名字鲜有人知,也不怕暴露身份。
这名字和她甚是相配,褚衡心想,这女子人如其名,像盛夏的鸟鸣一般聒噪,令人生厌。
不过这闻姓在北地甚是常见,没有什么特殊,褚衡在脑中搜寻半天,也未想出什么线索。
等两人回到小院时,已经一更天了。
褚衡一沾床榻便沉沉睡去,浑身的疲累让他完全顾不上什么同寝的尴尬了。
闻夏轻轻推了他两下,看他睡得毫无反应,便蹑手蹑脚翻身下床,从包裹中掏出一本厚厚的书册。
她趁着卖人参的空当去了趟书肆,正好碰上这本《细作宝典》有货。
据说这书的作者乃是有着细作届祖师爷之称的忘川先生,这人极擅潜伏暗查之道,并将毕生所学集结成书。这宝典也是受众极广,不止是细作同仁趋之若鹜,就连不少官府衙门也将之作为断案参考,更有许多少爷小姐喜欢买来当话本子读的。
闻夏悄悄摸进院子里,在秋千上坐定,就着皎洁的月光仔细翻阅起来。
宝典第一句便赫然写着:做戏要真,需得入戏,此乃细作入门之法。
闻夏反思了一下这段时间的表现,觉得此言甚有道理。自己确实总是想着一切都是做戏,从心底里就觉得一切都是假的,因此也常常差点露馅。
她一口气将整本书翻完,不觉已至三更天,回到卧房中时,褚衡还在沉睡中。
闻夏蹑手蹑脚躺回他身侧,心满意足地合上双眼,脑海里回荡的都是书的结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嗯,待明日醒来,她就试试这书上的法子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