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显然不是她的错觉,因为不远处两个人高马大的壮汉眼看着就起身朝这边走来。
墨云目光一凛正要迎上,边上深月却突然搀住林雪意的手臂,嗓音清脆,语气诚挚——
“大夫,您可是鼎鼎有名的千金圣手,一定要治好我家夫人!”
林雪意旋即明白深月的用意,立刻一脸高深莫测地环视周围。在她眼尾的余光中,那两个壮汉脚步一顿,似乎是听到了深月的话,一时有些纳闷。
“是啊,薛神医。”穿着招摇的晏返一收折扇,晃身到林雪意跟前,十分殷勤地握起她另一只手,直望进她眼里,“请您一定要治好内子的病。方某不远千里请您到此,自然是不吝钱财的。有什么需要,您尽管开口。”
晏返分明是趁机使坏,林雪意暗暗剜了他一眼,面有不屑地挥开他的手,冷声道:“我自当尽心竭力为尊夫人看诊,方员外拭目以待便是。”
“是是是,那就有劳薛神医了。”晏返一脸狗腿地挥袖,在墨云擦过的凳子上又扫了扫,对深月使眼色,“沈月,还不快扶大夫坐下。”
“是。”深月竭力忍着笑,装模作样地搀着林雪意坐下。
她眼珠一转,像是想起了什么,冲墨云道:“莫师傅,还愣着做什么?赶紧给薛大夫上茶呀。”
墨云神情一梗,在晏返的闷笑声中去向小二要茶水。
这情景虽然荒唐,却着实有效,周围原先面色不善的众人很快恢复如常,那两个壮汉也有些尴尬地折回去了。
这头“莫师傅”刚将茶水端过来,领桌便有一个大嗓门嚷道:“这狗官!根本就是草菅人命!”
林雪意不明所以地瞥过一眼,就见另一人叹道:“这如今都死了第四个了,别说是他知源县了,就是我们这儿,也没人敢嫁娶了。”
林雪意闻言眸光一沉,和晏返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
他们说的似乎正是知源县的新娘连环被杀案,但是文书上记录的遇害新娘原本只有三人,现在出现了第四个死者,岂不说明真凶还流窜在外,伺机作案?
“我听说,朝廷派了巡按御史来查案。”另一桌的人插嘴说,“那陈稀泥光是拘人却不追查,意思还不明显吗?就是打算把这个烫手山芋丢给人家呗。”
林雪意听到此处,眼波幽幽一转。
她只知道知源县的县令名叫陈和,并不清楚他的为人。听这些人的意思,似乎也是付世仁那般的尸位素餐之流。
“哼,天下乌鸦一般黑。”方才那两个起身的壮汉当中有一人骂道,“不是官官相护,就是狗咬狗。”
“可不是吗!”那个大嗓门又接话道,“当官的哪个不是这样?想当年我们遭灾的时候,官府哪里管过我们?要不是……”
林雪意正想听大嗓门说下去,旁边却有人打断了他,说是他们等的船来了。
于是这话题便戛然而止,那大嗓门骂骂咧咧地跟同伴离开了茶棚。
“我们也走吧。”林雪意放下茶杯叹道。
等到走出茶棚有些距离,晏返才望着她笑:“此地民风彪悍,林大人可是见识到了?”
林雪意知道他是打趣,心情却轻松不起来:“看来豫州的百姓,对官府的成见很深。”
“世子怎么不早说?”深月横了晏返一眼,埋怨道,“平白让我们姑娘受惊吓。”
“可是我见你反应很快呀。”晏返不痛不痒地摇着扇子,说着还瞅了在前探路的墨云一眼,“你说是吧,莫师傅?”
墨云闻言又是一梗,暗自叹了口气。
这里虽然只是知源县的邻县,但县城中似乎也因为那几个新娘接连被害而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林雪意挂心案件,因此几人在县城里的客栈宿了一晚后,隔天一早便又雇了车马,直奔知源县。
日暮时分,墨云驾着的马车在一处安静的地方停下了。
微风拂动车帘,连同车外的古怪气味也一起卷入了车厢中。
深月吸了吸鼻子,满脸纳闷:“姑娘,这是什么味儿啊?怎么跟东西馊了一样?”
“可不就是馊了?”车外传来晏返含着笑意的话,车帘也被他用折扇挑起一角。
“大人,县衙到了。”墨云在外道。
林雪意心中已有猜想,等到出了马车,还是被眼前所见吓了一跳。
只见县衙外头扔满了臭鸡蛋和烂菜叶,门廊处似乎被泼了泔水,几根柱子上皆是黏糊糊的一片,半开的大门上似乎被朱漆涂了什么字,潦草中透着显而易见的敌意。
此时门前正有一个上了年岁的衙役在洒扫,听了林雪意几人的来意,连忙放下手中扫帚进去通报。
“姑娘,这……”深月看着面前无处下脚的样子直皱眉,“我们该不会要住在这儿吧?”
“先问明情况再说。”林雪意说着尽量拣着干净处步上台阶。
她刚辨认出县衙大门上涂画的依稀有“狗、官、人”几个字,里头就有一个身着官服,面容精瘦的中年男人迎了出来。
“您就是巡按御史林大人吧?”那人连连拱手,笑容热切,眼角细纹都聚到了一处,“下官知源县县令陈和,见过林御史!”
“陈大人不必多礼。”林雪意拱手回礼,再次环视四周,疑惑问道,“不知这里发生了何事?”
陈县令却没有解释,只是稀松平常地笑了一阵:“不过是一些刁民,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啊。”
“可是因为新娘连环被杀的案子?”晏返问,“听说凶手的身份至今未有定论。”
陈县令看见一旁的晏返,语气更加热切:“想必这位就是明远侯世子了。世子您真是洞若观火,见微知著!”
“陈大人客气。”
晏返笑着摇摇扇子,也不多说什么,活脱脱一个胸无点墨,只会显摆的纨绔子弟。
大案当前,林雪意可没有他那样的闲情雅致,径直问道:“陈大人,百姓既是对官府所为不满,为何您不尽快给他们一个交代?”
“大人,您真是恤民疾苦,此乃百姓之福啊!”陈县令满脸敬佩,继而话锋一转,“不过,大人您舟车劳顿,还是先用晚膳,稍作休息。”
他说着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转身前头带路:“下官已命人在厅中布置好酒席,为大人接风洗尘。县衙简陋,大人若是住不惯,下官这就让人去外头为大人订几间上房。”
对方分明是有心回避,故意岔开话题,林雪意心有不忿,晏返却牵起她的手就往里面带。
林雪意不解地看了晏返一眼,就见他优哉游哉道:“陈县令说得有理,你不宜思虑太过,当从长计议。”
那陈县令一面带路,一面还不忘恭维晏返:“还是世子说得好,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走在后头的深月悄悄冲墨云使了个眼神,低声道:“我原来以为泤水县的马县令就够会拍马屁了,没想到这个陈县令更胜一筹。”
等到了膳馆,林雪意又吃了一惊。
只见厅中挤着一张足以坐下十二人的大圆桌,上面满满当当地摆着各色酒菜,根本就不是他们几人能够吃得完的菜量。
晏返笑道:“陈县令真是盛情,这一桌菜诸多花样,可见是费了不少心思。”
“此等小事,何足挂齿?”陈县令陪笑道,“下官听说林大人不日便到,担心准备不及,因此早早向宴宾楼定了酒席,这几日是顿顿换着花样,想必厨子做起来已是得心应手。”
林雪意听得眉心一跳:“陈大人,恕我直言,大人此举过于铺张。且不说这筵席过于奢侈,单说您每日如此准备数次,这隔顿的菜要如何处置?”
陈县令却不以为意:“大人,这有何难,隔顿的剩菜倒了便是。下官虽然俸禄微薄,但是这点开支还不在话下。大人吃好喝好便是,不必为下官心疼。”
看着对方这油盐不进的样子,林雪意不由心头火起:“陈大人,尔禄尔俸,民脂民膏。且我等食君俸禄,本该担君之忧。此地重案,当下乃君心民心之所系。您作为此地父母官,不但不彻查此案,还如此空耗时日,岂不是缘木求鱼,钻冰求火?”
这头林雪意一番斥问,那头陈县令终于稍敛了热情洋溢的势头,苦笑道:“大人您教训得是,下官铭记在心。大人关心民间疾苦,亦令下官十分钦佩。不如大人先行用膳,下官稍后便向您禀报案情。”
“不必了,我吃不下。”林雪意道,“新娘被害案眼下进展如何?县衙内可有记录?烦请陈大人叫人取来,容我一观。”
陈县令这回没有推脱,命人去将卷宗取来了。
林雪意打开卷宗只扫一眼,眉头便深深皱起。
已经出现四个死者的大案,卷宗上却只寥寥数语,疑犯口供颠三倒四,死者死状也语焉不详,甚至第四个死者连验尸记录都没有。
而陈县令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林雪意只觉得自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心中涌现一股无力感。
她一时连火也发不出了,只能先挑卷宗上明显的错漏来问:“陈大人,贵县的仵作究竟是如何验尸的?为何记录如此潦草?”
“哦,大人有所不知。此地少有百姓报案,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干验尸的行当,因此仵作一职一直空缺。那验尸记录乃是下官看过尸体后,随手记下的。”
林雪意按了按突突跳动的额角,问:“那第四名死者为何一点记录都没有?”
“死者为大,第四名死者的家人想让她早日入土为安,案发当天便将尸体带回去了。”
“陈大人,”饶是林雪意向来有条不紊,这下也有些绷不住了,怒道,“您糊涂啊!”
没想到陈县令脸不红心不跳,道:“古语有言,难得糊涂嘛。”
林雪意只觉得一股气梗在心头,不由喉头发痒,咳嗽起来。
边上适时地递来一盏茶,她抬眼一看,正是晏返。
“大人,冷静。”
她压下心头怒气,啜了一口茶,正要再问,外头却突然传来了隆隆鼓声。
“大人,大人!”此前在门口打扫的老衙役边叫边跑进来,“有人报案!”
“什么?”一直老神在在的陈县令立时眼睛一瞪,面上闪过一丝惊诧,“何处刁民,竟敢报案?”
墨云目光一凛正要迎上,边上深月却突然搀住林雪意的手臂,嗓音清脆,语气诚挚——
“大夫,您可是鼎鼎有名的千金圣手,一定要治好我家夫人!”
林雪意旋即明白深月的用意,立刻一脸高深莫测地环视周围。在她眼尾的余光中,那两个壮汉脚步一顿,似乎是听到了深月的话,一时有些纳闷。
“是啊,薛神医。”穿着招摇的晏返一收折扇,晃身到林雪意跟前,十分殷勤地握起她另一只手,直望进她眼里,“请您一定要治好内子的病。方某不远千里请您到此,自然是不吝钱财的。有什么需要,您尽管开口。”
晏返分明是趁机使坏,林雪意暗暗剜了他一眼,面有不屑地挥开他的手,冷声道:“我自当尽心竭力为尊夫人看诊,方员外拭目以待便是。”
“是是是,那就有劳薛神医了。”晏返一脸狗腿地挥袖,在墨云擦过的凳子上又扫了扫,对深月使眼色,“沈月,还不快扶大夫坐下。”
“是。”深月竭力忍着笑,装模作样地搀着林雪意坐下。
她眼珠一转,像是想起了什么,冲墨云道:“莫师傅,还愣着做什么?赶紧给薛大夫上茶呀。”
墨云神情一梗,在晏返的闷笑声中去向小二要茶水。
这情景虽然荒唐,却着实有效,周围原先面色不善的众人很快恢复如常,那两个壮汉也有些尴尬地折回去了。
这头“莫师傅”刚将茶水端过来,领桌便有一个大嗓门嚷道:“这狗官!根本就是草菅人命!”
林雪意不明所以地瞥过一眼,就见另一人叹道:“这如今都死了第四个了,别说是他知源县了,就是我们这儿,也没人敢嫁娶了。”
林雪意闻言眸光一沉,和晏返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
他们说的似乎正是知源县的新娘连环被杀案,但是文书上记录的遇害新娘原本只有三人,现在出现了第四个死者,岂不说明真凶还流窜在外,伺机作案?
“我听说,朝廷派了巡按御史来查案。”另一桌的人插嘴说,“那陈稀泥光是拘人却不追查,意思还不明显吗?就是打算把这个烫手山芋丢给人家呗。”
林雪意听到此处,眼波幽幽一转。
她只知道知源县的县令名叫陈和,并不清楚他的为人。听这些人的意思,似乎也是付世仁那般的尸位素餐之流。
“哼,天下乌鸦一般黑。”方才那两个起身的壮汉当中有一人骂道,“不是官官相护,就是狗咬狗。”
“可不是吗!”那个大嗓门又接话道,“当官的哪个不是这样?想当年我们遭灾的时候,官府哪里管过我们?要不是……”
林雪意正想听大嗓门说下去,旁边却有人打断了他,说是他们等的船来了。
于是这话题便戛然而止,那大嗓门骂骂咧咧地跟同伴离开了茶棚。
“我们也走吧。”林雪意放下茶杯叹道。
等到走出茶棚有些距离,晏返才望着她笑:“此地民风彪悍,林大人可是见识到了?”
林雪意知道他是打趣,心情却轻松不起来:“看来豫州的百姓,对官府的成见很深。”
“世子怎么不早说?”深月横了晏返一眼,埋怨道,“平白让我们姑娘受惊吓。”
“可是我见你反应很快呀。”晏返不痛不痒地摇着扇子,说着还瞅了在前探路的墨云一眼,“你说是吧,莫师傅?”
墨云闻言又是一梗,暗自叹了口气。
这里虽然只是知源县的邻县,但县城中似乎也因为那几个新娘接连被害而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林雪意挂心案件,因此几人在县城里的客栈宿了一晚后,隔天一早便又雇了车马,直奔知源县。
日暮时分,墨云驾着的马车在一处安静的地方停下了。
微风拂动车帘,连同车外的古怪气味也一起卷入了车厢中。
深月吸了吸鼻子,满脸纳闷:“姑娘,这是什么味儿啊?怎么跟东西馊了一样?”
“可不就是馊了?”车外传来晏返含着笑意的话,车帘也被他用折扇挑起一角。
“大人,县衙到了。”墨云在外道。
林雪意心中已有猜想,等到出了马车,还是被眼前所见吓了一跳。
只见县衙外头扔满了臭鸡蛋和烂菜叶,门廊处似乎被泼了泔水,几根柱子上皆是黏糊糊的一片,半开的大门上似乎被朱漆涂了什么字,潦草中透着显而易见的敌意。
此时门前正有一个上了年岁的衙役在洒扫,听了林雪意几人的来意,连忙放下手中扫帚进去通报。
“姑娘,这……”深月看着面前无处下脚的样子直皱眉,“我们该不会要住在这儿吧?”
“先问明情况再说。”林雪意说着尽量拣着干净处步上台阶。
她刚辨认出县衙大门上涂画的依稀有“狗、官、人”几个字,里头就有一个身着官服,面容精瘦的中年男人迎了出来。
“您就是巡按御史林大人吧?”那人连连拱手,笑容热切,眼角细纹都聚到了一处,“下官知源县县令陈和,见过林御史!”
“陈大人不必多礼。”林雪意拱手回礼,再次环视四周,疑惑问道,“不知这里发生了何事?”
陈县令却没有解释,只是稀松平常地笑了一阵:“不过是一些刁民,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啊。”
“可是因为新娘连环被杀的案子?”晏返问,“听说凶手的身份至今未有定论。”
陈县令看见一旁的晏返,语气更加热切:“想必这位就是明远侯世子了。世子您真是洞若观火,见微知著!”
“陈大人客气。”
晏返笑着摇摇扇子,也不多说什么,活脱脱一个胸无点墨,只会显摆的纨绔子弟。
大案当前,林雪意可没有他那样的闲情雅致,径直问道:“陈大人,百姓既是对官府所为不满,为何您不尽快给他们一个交代?”
“大人,您真是恤民疾苦,此乃百姓之福啊!”陈县令满脸敬佩,继而话锋一转,“不过,大人您舟车劳顿,还是先用晚膳,稍作休息。”
他说着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转身前头带路:“下官已命人在厅中布置好酒席,为大人接风洗尘。县衙简陋,大人若是住不惯,下官这就让人去外头为大人订几间上房。”
对方分明是有心回避,故意岔开话题,林雪意心有不忿,晏返却牵起她的手就往里面带。
林雪意不解地看了晏返一眼,就见他优哉游哉道:“陈县令说得有理,你不宜思虑太过,当从长计议。”
那陈县令一面带路,一面还不忘恭维晏返:“还是世子说得好,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走在后头的深月悄悄冲墨云使了个眼神,低声道:“我原来以为泤水县的马县令就够会拍马屁了,没想到这个陈县令更胜一筹。”
等到了膳馆,林雪意又吃了一惊。
只见厅中挤着一张足以坐下十二人的大圆桌,上面满满当当地摆着各色酒菜,根本就不是他们几人能够吃得完的菜量。
晏返笑道:“陈县令真是盛情,这一桌菜诸多花样,可见是费了不少心思。”
“此等小事,何足挂齿?”陈县令陪笑道,“下官听说林大人不日便到,担心准备不及,因此早早向宴宾楼定了酒席,这几日是顿顿换着花样,想必厨子做起来已是得心应手。”
林雪意听得眉心一跳:“陈大人,恕我直言,大人此举过于铺张。且不说这筵席过于奢侈,单说您每日如此准备数次,这隔顿的菜要如何处置?”
陈县令却不以为意:“大人,这有何难,隔顿的剩菜倒了便是。下官虽然俸禄微薄,但是这点开支还不在话下。大人吃好喝好便是,不必为下官心疼。”
看着对方这油盐不进的样子,林雪意不由心头火起:“陈大人,尔禄尔俸,民脂民膏。且我等食君俸禄,本该担君之忧。此地重案,当下乃君心民心之所系。您作为此地父母官,不但不彻查此案,还如此空耗时日,岂不是缘木求鱼,钻冰求火?”
这头林雪意一番斥问,那头陈县令终于稍敛了热情洋溢的势头,苦笑道:“大人您教训得是,下官铭记在心。大人关心民间疾苦,亦令下官十分钦佩。不如大人先行用膳,下官稍后便向您禀报案情。”
“不必了,我吃不下。”林雪意道,“新娘被害案眼下进展如何?县衙内可有记录?烦请陈大人叫人取来,容我一观。”
陈县令这回没有推脱,命人去将卷宗取来了。
林雪意打开卷宗只扫一眼,眉头便深深皱起。
已经出现四个死者的大案,卷宗上却只寥寥数语,疑犯口供颠三倒四,死者死状也语焉不详,甚至第四个死者连验尸记录都没有。
而陈县令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林雪意只觉得自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心中涌现一股无力感。
她一时连火也发不出了,只能先挑卷宗上明显的错漏来问:“陈大人,贵县的仵作究竟是如何验尸的?为何记录如此潦草?”
“哦,大人有所不知。此地少有百姓报案,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干验尸的行当,因此仵作一职一直空缺。那验尸记录乃是下官看过尸体后,随手记下的。”
林雪意按了按突突跳动的额角,问:“那第四名死者为何一点记录都没有?”
“死者为大,第四名死者的家人想让她早日入土为安,案发当天便将尸体带回去了。”
“陈大人,”饶是林雪意向来有条不紊,这下也有些绷不住了,怒道,“您糊涂啊!”
没想到陈县令脸不红心不跳,道:“古语有言,难得糊涂嘛。”
林雪意只觉得一股气梗在心头,不由喉头发痒,咳嗽起来。
边上适时地递来一盏茶,她抬眼一看,正是晏返。
“大人,冷静。”
她压下心头怒气,啜了一口茶,正要再问,外头却突然传来了隆隆鼓声。
“大人,大人!”此前在门口打扫的老衙役边叫边跑进来,“有人报案!”
“什么?”一直老神在在的陈县令立时眼睛一瞪,面上闪过一丝惊诧,“何处刁民,竟敢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