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里的赏花宴已经热热闹闹地开了,前面朝堂上却是诡异地静默。
“皇上!镇国公已经带着五千轻骑到京郊了,最多一个时辰就要进京了,还请皇上言明到底是要给镇国公什么封赏。”丞相符平站在朝堂正中央已经很久了,但他苍老的身躯依旧像一株松树笔直。
皇上在珠帘后面,看不清表情,也没有说话。
“诶,谢侯,是你办的迎接事宜,要不要上前去说两句啊?”礼部左侍郎撞了撞谢父的手臂,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这差事不好当,他本来还怕落到自己头上,没想到到了谢父的身上,真是松了一口气。
谢父板着脸,完全不想跟一边的人说话,瞪了一眼脚下,就抱着笏板看天。他安排了两种规格,看皇帝的态度来用,再如何也不是他可以左右的了,尽人事听天命吧!
良久,皇帝终于清了嗓子开口,“萧殷其人为我朝立下不世之功,洗刷百年之耻,真是天佑我大周。”
庭下百位大臣都屏息以听。
“此功不赏,天理难容——”
符相浑浊的眼睛看着上面已经很久召见过自己的皇帝,想要看清,却不知是珠帘阻隔还是自己眼睛不好,只能隐隐看见金色的人影。
“擢加封为景翊王,赏黄金万两,于燕平敕造郡王府一座。”
皇帝话音刚落,符相便跪倒在地上,“皇上,这萧殷比寒门都不如,怎可为异姓王,如此要世家如何看待皇家?如此国将不国啊!请皇上三思!”
“诸位随我去城楼上迎接景翊王回朝,谢肃!”皇帝似乎没有看见符相的样子,也没有听见他说的话。
谢父大步走到了符相之后,“一切都已备下,相应的宫人仪仗正在侧殿待宣。”
“好,咱们一起去城楼上迎接景翊王回朝。”皇帝率先起身出了太平殿,余下大臣则有序得跟着,只有符相一个人还跪在朝堂上。
“呼啦啦——”
一丈多高的墨色旌旗在猎猎飘扬在风中,上面用绛色龙飞凤舞地写了一个“萧”字。
五千玄羽轻骑规整在站在萧殷身后,乌压压的一片,似乎远远地就能闻见铁甲锈味。
“开——”
厚重的城门在几十年后再一次迎进了真正的胜利之师,最前方的一人身披重甲长刀,骑着高大的墨色披甲战马,一步步带着身后的骑兵往皇城而去。
整齐划一的马蹄声响彻回荡在整座阳京城内,站在城楼上看着,好像是完全无法阻挡的黑色波涛在涌向皇城。这波涛虽来得不快,却直冲面上而来,极有威严,似乎可以吞下世间的一切。
皇帝带着一众大臣平静地看着萧殷为首的这队骑兵,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哒—哒—”
为首的萧殷停下了,他抬起手臂,身后的五千兵马稳稳地停了下来,整支军队好像一个整体,而能掌控这支强大军队的,也只有最前方的那位挺拔如剑的统帅。
萧殷翻身下马,身后的所有人也跟着下马,激起的尘埃弥漫在长街上。
“臣萧殷,领兵归来,参见吾皇万岁!”
皇帝垂眸看着下面恭敬地跪着的功臣,勾着唇角,按着城垛,向下喊道:“萧将军辛苦了,朕特意携百官在此等候。”
“多谢皇上!”
萧殷扬声喊道。
“开城门!”
“什么声音那么大?”谢霁坐起身来,走到朝正门城楼方向的窗户前,远远地看见城楼上人头攒动,似乎还有皇帝金黄的华盖在。
青檀正领着个小内侍,正在布菜,“是镇国公领兵回京领赏。”
“我听父兄说这位镇国公了不得。”谢霁随意地夹了一颗小果子放进嘴里。
青竹上前将谢霁最外面的大衫脱了下来,“等一会肯定还要拜见皇后娘娘,千万不能弄脏了。本来刚才就要脱下的,现在都有小褶皱了。”
“你跟着冉姑姑,也变得爱说教起来。”谢霁笑道。
青竹微微颔首,捧着大衫放到了一边的架子上。
菜布完了,小内侍就挎着食盒走了。
青檀歪着头想了想,“好像是的,我刚才跟夫人说小姐在这里的时候,正好有内侍来禀报,我听了一耳朵,说封什么王了,但是还没有正式下旨。这位什么镇国公能得封的话,那他得有多大的功劳啊?”
“不管,咱们先吃咱们的,那些都是朝堂上的事情,暂时跟咱们无关。”谢霁招呼这两个婢女吃完了东西,就又有点困了。
“小姐,你看外面的天好好看啊!”青檀将吃完的碗碟收了起来。
谢霁跟着看去,天是格外的蓝,白云团团聚在一起,随意地组成各种纹样,阳光也不烈,照在身上很舒服。
她不知不觉坐到了栏杆上,马上被青竹一把拉住了,谢霁把青竹的手轻轻拉下,“就是觉得这样的天好久没有见过了。”
“坐在这里实在是太危险了。”青竹蹙眉。
“没事。”谢霁摆了摆手,有些留恋地看了一眼天,进了室内坐到软榻上,心中一动,“把这榻搬到外面吧,我在外面小睡一会。”
“这......”青檀小心地看了青竹一眼。
谢霁打定的主意没人能改,“这里这么高,不会有人能看见的,此处的城楼在背面也没有什么人会来,还隔着栏杆呢,我躺平了肯定没有人能注意到我。”
“是。”青竹只好搭着青檀把软榻搬到外面。
谢霁一躺上去,就感受到了温和的阳光,舒服地晃了晃脚。
青竹无奈地让青檀去看住上来的门,自己则坐到了谢霁旁边,继续扇着扇子,驱赶可能飞上来的蚊虫。
太平殿里萧殷站在台下,“启禀皇上,臣先行带兵归来,还有五千重骑在后面押送北匈的那些俘虏,步率稍慢,还请皇上见谅。”
“无妨,此次最重要的还是奖赏萧将军你和你手下的那些将士,至于那些北匈人不重要。”皇帝拍着龙椅,有些浑浊的声音回荡在大殿内,“你和你手下的将士干得好啊!朕最近一直在思考到底该给你什么赏赐,才能配得上你这不世之功。”
萧殷闻言,立刻抱拳跪下,“臣之功全赖上天及皇上庇佑,不敢称功。”
“呵呵,不必如此谦虚,朕有眼睛,看得很清楚。”
此话一出,朝堂静默。
皇帝的话是什么意思,一般的大臣都不敢猜测,只觉得接下来不会太平,不是他们可以掺和的,只有极少数人敢抬头看向中间的萧殷。
符相看了眼身后那些默不作声的官员,衣摆一挥,又阔步到了朝堂中央,“皇上!镇国公功劳盖世,我请求陛下赏赐十万金并加赐称号为天翊将军。”
符相声音落下,朝堂又静了。
谢父看着在这偌大太平殿里显得格外小的符相,叹了一口气,却被旁边的左侍郎注意到了。左侍郎刚张开嘴,谢父就抿唇看前面,一副不想理他的样子,左侍郎翻了一个白眼,继续看戏似的看向朝堂中央的符相和萧殷。
“哈哈哈——”
皇上突然笑了起来,他掀开珠帘,缓缓走下台阶,走到了萧殷面前,弯腰将萧殷扶了起来。皇帝下阶亲自扶起,是少有的恩宠,萧殷重新思虑皇帝对于自己和北境的态度。
“萧殷,是我大周的好儿郎,立下了如此之功怎么能随便给了钱和称号就算呢?更何况他手下还有那一批好战士呢?”皇帝扫了一眼佝偻在地上的符相,继续说道:“当然钱要给,称号也要给,主要的是......”皇帝又坐回了珠帘后的龙椅,大手一挥,“宣旨!”
内侍首领拿出了一封很早就写好的圣旨,“萧殷何在?”
“臣在!”
“镇国公萧殷,尽灭北匈三十六部,收复宁祁二州,长我大周国威,功勋卓著,今加封为景翊王,赐黄金万两及郡王府一座。”
“臣领旨谢恩!”
符相瘫软在地,旨已经下了,萧殷成了盖棺定论的异姓王,他努力了那么久怎能让一个草莽为王立于朝堂呢!
萧殷接过圣旨,再次跪下,“此役之功只有臣一人是做不到的,臣请求皇上允许臣将赏赐的黄金分发手下并安抚阵亡将士的家眷。”
“只是这黄金是朕赏给你一人的,怎么能发给别人呢?这样吧,符相你不是说赏黄金十万吗?你既然如此说,那就证明你拿得出来,就由你拿这十万两黄金出来,再交给景翊王,让他军中所有人都有份赏赐!”
皇帝此话未说尽,符相就已晕厥在了朝堂之上。群臣心中都不免一怔,符相历经三朝,符家百年世家,虽不至于拿出十万两黄金,但是皇帝的做法还是伤了一些人的心。
“臣谢皇上,谢——符相。”
“好了,景翊王,朕为你准备了宴席,先随朕去赴宴吧。”
“是!”
宴席吃完皇帝就回去休息了,让内侍带了萧殷在皇城里随意走走,晚些时候再在永乾殿听军情汇报。
萧殷安排好了亲卫和几个副将,就换下了甲胄就跟着一个内侍在皇城的外城随意地走着,只是这皇城之景他实在是不喜欢,在他眼中都是金玉堆起来的,看久了就觉得晃眼,便对内侍道:“带我去城楼上转转吧。”
“是。”内侍就带着萧殷上了城楼。
这大周的皇城是在前朝皇宫的基础上建起来的,这城楼是大周建的,近七丈高,最上面宽约三丈三,走在上面不仅能感受到风的流动,还能看见远处连成片的人家,随便一户都比边疆的官府要好。
“我就自己在这城楼上走走,你在这里等着吧。”萧殷不喜欢被人领着走,背着手就要往前去。
内侍实在害怕这位杀神,就留在了原地,连句话也不敢说。
谢霁原本只是想躺一会,没想到直接睡了过去,都怪这阳光太舒服了。
青竹都已经依着软榻眯住眼了,青檀估计已经睡熟了,想着她们也是一大早起来陪自己折腾的,就不想吵她们了。
微微坐起后又侧身捡起落在地上的扇子,浮在胸口轻轻地扇着,不时往下看着清翠的小竹林。这里来的人少,连带着也没有什么热闹的花卉,最多的就是翠竹和松柏,不过倒是应了谢霁的心思。
她半攀着栏杆,轻摇着扇子,只觉得比应付那些除了母亲之外的命妇们舒心多了。正巧有一只白带灰色的鸟从眼前掠过,就直接盯着了那只,看见它划过了一片云,直接往远处飞了,脸上也不自觉地带上了笑。
大概不是这里的鸟,她暗想,刚要收回视线,却发现不远处的城楼上似乎有人正朝着自己。
他是在看我?
谢霁攀栏杆时袖子直接挽到了小臂上面,露出了一片白皙,马上将袖子放了下来,瞪看了回去。
这人的身量怕是比父亲还要高不少,穿着玄色窄袖的衣袍,看不太清纹样,只知道肯定不凡。虽然隔着不小的距离,更看不清脸,但是却能感受到一丝压迫来。
谢霁抬眼,一瞬间仿佛对视上了,下意识地就移了开来,却还能感觉有视线放到自己身上,这到底是什么人?垂眸见自己手中的扇子,立刻举起挡在了脸上,然后也不管吵醒青竹她们了,就踩着鞋回了室内。
青竹反应过来,也往远处看了一眼,城楼上空无一人,紧跟着进去了。
“小姐,怎么了?”青竹见谢霁的神色有些不对。
谢霁摆了摆手,“没事,就是睡得有些迷糊了,咱们在上面也有点久了,皇后娘娘和母亲肯定会担心的,还是去找她们吧。”
“是,那奴婢先帮小姐收拾梳妆。”
“嗯。”
青檀这时候也醒了,她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清醒过来不少,就帮着青竹放下了帘子,收拾得跟早上一样了,才一起准备下楼。
城楼上的内侍都要睡过去了,突然感觉有人靠近,一抬眼发现是萧殷,便立刻站了起来,“王爷。”
“回去吧。”萧殷微微颔首便带着内侍往下走,回到了皇帝的书房外面。
宫人给他端来了座椅,萧殷摆手让她们端走了,“不用这些,我在这书房外边等候就行。”
“是。”内侍就带着人回到了原位。
萧殷单手背着,一只手垂下有意无意地摩挲着腰上挂着的一块玉。
眼睛看着面前姹紫嫣红开得热烈的花,脑子里想得确实那高台上浅睡后醒来又瞪看着自己的姑娘。他眼神一向不错,可射中百丈外的目标,所以他能看清,看得有些迷了,忘记了这么看是不符合礼数的,尤其是在最重宗法礼制的京城。
他似有一丝懊恼,面上更加严肃,身子也板得更正了。
背后的那些宫人都不敢看那里站着景翊王,都盼着皇上赶紧把他宣进去的好。
“皇上!镇国公已经带着五千轻骑到京郊了,最多一个时辰就要进京了,还请皇上言明到底是要给镇国公什么封赏。”丞相符平站在朝堂正中央已经很久了,但他苍老的身躯依旧像一株松树笔直。
皇上在珠帘后面,看不清表情,也没有说话。
“诶,谢侯,是你办的迎接事宜,要不要上前去说两句啊?”礼部左侍郎撞了撞谢父的手臂,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这差事不好当,他本来还怕落到自己头上,没想到到了谢父的身上,真是松了一口气。
谢父板着脸,完全不想跟一边的人说话,瞪了一眼脚下,就抱着笏板看天。他安排了两种规格,看皇帝的态度来用,再如何也不是他可以左右的了,尽人事听天命吧!
良久,皇帝终于清了嗓子开口,“萧殷其人为我朝立下不世之功,洗刷百年之耻,真是天佑我大周。”
庭下百位大臣都屏息以听。
“此功不赏,天理难容——”
符相浑浊的眼睛看着上面已经很久召见过自己的皇帝,想要看清,却不知是珠帘阻隔还是自己眼睛不好,只能隐隐看见金色的人影。
“擢加封为景翊王,赏黄金万两,于燕平敕造郡王府一座。”
皇帝话音刚落,符相便跪倒在地上,“皇上,这萧殷比寒门都不如,怎可为异姓王,如此要世家如何看待皇家?如此国将不国啊!请皇上三思!”
“诸位随我去城楼上迎接景翊王回朝,谢肃!”皇帝似乎没有看见符相的样子,也没有听见他说的话。
谢父大步走到了符相之后,“一切都已备下,相应的宫人仪仗正在侧殿待宣。”
“好,咱们一起去城楼上迎接景翊王回朝。”皇帝率先起身出了太平殿,余下大臣则有序得跟着,只有符相一个人还跪在朝堂上。
“呼啦啦——”
一丈多高的墨色旌旗在猎猎飘扬在风中,上面用绛色龙飞凤舞地写了一个“萧”字。
五千玄羽轻骑规整在站在萧殷身后,乌压压的一片,似乎远远地就能闻见铁甲锈味。
“开——”
厚重的城门在几十年后再一次迎进了真正的胜利之师,最前方的一人身披重甲长刀,骑着高大的墨色披甲战马,一步步带着身后的骑兵往皇城而去。
整齐划一的马蹄声响彻回荡在整座阳京城内,站在城楼上看着,好像是完全无法阻挡的黑色波涛在涌向皇城。这波涛虽来得不快,却直冲面上而来,极有威严,似乎可以吞下世间的一切。
皇帝带着一众大臣平静地看着萧殷为首的这队骑兵,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哒—哒—”
为首的萧殷停下了,他抬起手臂,身后的五千兵马稳稳地停了下来,整支军队好像一个整体,而能掌控这支强大军队的,也只有最前方的那位挺拔如剑的统帅。
萧殷翻身下马,身后的所有人也跟着下马,激起的尘埃弥漫在长街上。
“臣萧殷,领兵归来,参见吾皇万岁!”
皇帝垂眸看着下面恭敬地跪着的功臣,勾着唇角,按着城垛,向下喊道:“萧将军辛苦了,朕特意携百官在此等候。”
“多谢皇上!”
萧殷扬声喊道。
“开城门!”
“什么声音那么大?”谢霁坐起身来,走到朝正门城楼方向的窗户前,远远地看见城楼上人头攒动,似乎还有皇帝金黄的华盖在。
青檀正领着个小内侍,正在布菜,“是镇国公领兵回京领赏。”
“我听父兄说这位镇国公了不得。”谢霁随意地夹了一颗小果子放进嘴里。
青竹上前将谢霁最外面的大衫脱了下来,“等一会肯定还要拜见皇后娘娘,千万不能弄脏了。本来刚才就要脱下的,现在都有小褶皱了。”
“你跟着冉姑姑,也变得爱说教起来。”谢霁笑道。
青竹微微颔首,捧着大衫放到了一边的架子上。
菜布完了,小内侍就挎着食盒走了。
青檀歪着头想了想,“好像是的,我刚才跟夫人说小姐在这里的时候,正好有内侍来禀报,我听了一耳朵,说封什么王了,但是还没有正式下旨。这位什么镇国公能得封的话,那他得有多大的功劳啊?”
“不管,咱们先吃咱们的,那些都是朝堂上的事情,暂时跟咱们无关。”谢霁招呼这两个婢女吃完了东西,就又有点困了。
“小姐,你看外面的天好好看啊!”青檀将吃完的碗碟收了起来。
谢霁跟着看去,天是格外的蓝,白云团团聚在一起,随意地组成各种纹样,阳光也不烈,照在身上很舒服。
她不知不觉坐到了栏杆上,马上被青竹一把拉住了,谢霁把青竹的手轻轻拉下,“就是觉得这样的天好久没有见过了。”
“坐在这里实在是太危险了。”青竹蹙眉。
“没事。”谢霁摆了摆手,有些留恋地看了一眼天,进了室内坐到软榻上,心中一动,“把这榻搬到外面吧,我在外面小睡一会。”
“这......”青檀小心地看了青竹一眼。
谢霁打定的主意没人能改,“这里这么高,不会有人能看见的,此处的城楼在背面也没有什么人会来,还隔着栏杆呢,我躺平了肯定没有人能注意到我。”
“是。”青竹只好搭着青檀把软榻搬到外面。
谢霁一躺上去,就感受到了温和的阳光,舒服地晃了晃脚。
青竹无奈地让青檀去看住上来的门,自己则坐到了谢霁旁边,继续扇着扇子,驱赶可能飞上来的蚊虫。
太平殿里萧殷站在台下,“启禀皇上,臣先行带兵归来,还有五千重骑在后面押送北匈的那些俘虏,步率稍慢,还请皇上见谅。”
“无妨,此次最重要的还是奖赏萧将军你和你手下的那些将士,至于那些北匈人不重要。”皇帝拍着龙椅,有些浑浊的声音回荡在大殿内,“你和你手下的将士干得好啊!朕最近一直在思考到底该给你什么赏赐,才能配得上你这不世之功。”
萧殷闻言,立刻抱拳跪下,“臣之功全赖上天及皇上庇佑,不敢称功。”
“呵呵,不必如此谦虚,朕有眼睛,看得很清楚。”
此话一出,朝堂静默。
皇帝的话是什么意思,一般的大臣都不敢猜测,只觉得接下来不会太平,不是他们可以掺和的,只有极少数人敢抬头看向中间的萧殷。
符相看了眼身后那些默不作声的官员,衣摆一挥,又阔步到了朝堂中央,“皇上!镇国公功劳盖世,我请求陛下赏赐十万金并加赐称号为天翊将军。”
符相声音落下,朝堂又静了。
谢父看着在这偌大太平殿里显得格外小的符相,叹了一口气,却被旁边的左侍郎注意到了。左侍郎刚张开嘴,谢父就抿唇看前面,一副不想理他的样子,左侍郎翻了一个白眼,继续看戏似的看向朝堂中央的符相和萧殷。
“哈哈哈——”
皇上突然笑了起来,他掀开珠帘,缓缓走下台阶,走到了萧殷面前,弯腰将萧殷扶了起来。皇帝下阶亲自扶起,是少有的恩宠,萧殷重新思虑皇帝对于自己和北境的态度。
“萧殷,是我大周的好儿郎,立下了如此之功怎么能随便给了钱和称号就算呢?更何况他手下还有那一批好战士呢?”皇帝扫了一眼佝偻在地上的符相,继续说道:“当然钱要给,称号也要给,主要的是......”皇帝又坐回了珠帘后的龙椅,大手一挥,“宣旨!”
内侍首领拿出了一封很早就写好的圣旨,“萧殷何在?”
“臣在!”
“镇国公萧殷,尽灭北匈三十六部,收复宁祁二州,长我大周国威,功勋卓著,今加封为景翊王,赐黄金万两及郡王府一座。”
“臣领旨谢恩!”
符相瘫软在地,旨已经下了,萧殷成了盖棺定论的异姓王,他努力了那么久怎能让一个草莽为王立于朝堂呢!
萧殷接过圣旨,再次跪下,“此役之功只有臣一人是做不到的,臣请求皇上允许臣将赏赐的黄金分发手下并安抚阵亡将士的家眷。”
“只是这黄金是朕赏给你一人的,怎么能发给别人呢?这样吧,符相你不是说赏黄金十万吗?你既然如此说,那就证明你拿得出来,就由你拿这十万两黄金出来,再交给景翊王,让他军中所有人都有份赏赐!”
皇帝此话未说尽,符相就已晕厥在了朝堂之上。群臣心中都不免一怔,符相历经三朝,符家百年世家,虽不至于拿出十万两黄金,但是皇帝的做法还是伤了一些人的心。
“臣谢皇上,谢——符相。”
“好了,景翊王,朕为你准备了宴席,先随朕去赴宴吧。”
“是!”
宴席吃完皇帝就回去休息了,让内侍带了萧殷在皇城里随意走走,晚些时候再在永乾殿听军情汇报。
萧殷安排好了亲卫和几个副将,就换下了甲胄就跟着一个内侍在皇城的外城随意地走着,只是这皇城之景他实在是不喜欢,在他眼中都是金玉堆起来的,看久了就觉得晃眼,便对内侍道:“带我去城楼上转转吧。”
“是。”内侍就带着萧殷上了城楼。
这大周的皇城是在前朝皇宫的基础上建起来的,这城楼是大周建的,近七丈高,最上面宽约三丈三,走在上面不仅能感受到风的流动,还能看见远处连成片的人家,随便一户都比边疆的官府要好。
“我就自己在这城楼上走走,你在这里等着吧。”萧殷不喜欢被人领着走,背着手就要往前去。
内侍实在害怕这位杀神,就留在了原地,连句话也不敢说。
谢霁原本只是想躺一会,没想到直接睡了过去,都怪这阳光太舒服了。
青竹都已经依着软榻眯住眼了,青檀估计已经睡熟了,想着她们也是一大早起来陪自己折腾的,就不想吵她们了。
微微坐起后又侧身捡起落在地上的扇子,浮在胸口轻轻地扇着,不时往下看着清翠的小竹林。这里来的人少,连带着也没有什么热闹的花卉,最多的就是翠竹和松柏,不过倒是应了谢霁的心思。
她半攀着栏杆,轻摇着扇子,只觉得比应付那些除了母亲之外的命妇们舒心多了。正巧有一只白带灰色的鸟从眼前掠过,就直接盯着了那只,看见它划过了一片云,直接往远处飞了,脸上也不自觉地带上了笑。
大概不是这里的鸟,她暗想,刚要收回视线,却发现不远处的城楼上似乎有人正朝着自己。
他是在看我?
谢霁攀栏杆时袖子直接挽到了小臂上面,露出了一片白皙,马上将袖子放了下来,瞪看了回去。
这人的身量怕是比父亲还要高不少,穿着玄色窄袖的衣袍,看不太清纹样,只知道肯定不凡。虽然隔着不小的距离,更看不清脸,但是却能感受到一丝压迫来。
谢霁抬眼,一瞬间仿佛对视上了,下意识地就移了开来,却还能感觉有视线放到自己身上,这到底是什么人?垂眸见自己手中的扇子,立刻举起挡在了脸上,然后也不管吵醒青竹她们了,就踩着鞋回了室内。
青竹反应过来,也往远处看了一眼,城楼上空无一人,紧跟着进去了。
“小姐,怎么了?”青竹见谢霁的神色有些不对。
谢霁摆了摆手,“没事,就是睡得有些迷糊了,咱们在上面也有点久了,皇后娘娘和母亲肯定会担心的,还是去找她们吧。”
“是,那奴婢先帮小姐收拾梳妆。”
“嗯。”
青檀这时候也醒了,她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清醒过来不少,就帮着青竹放下了帘子,收拾得跟早上一样了,才一起准备下楼。
城楼上的内侍都要睡过去了,突然感觉有人靠近,一抬眼发现是萧殷,便立刻站了起来,“王爷。”
“回去吧。”萧殷微微颔首便带着内侍往下走,回到了皇帝的书房外面。
宫人给他端来了座椅,萧殷摆手让她们端走了,“不用这些,我在这书房外边等候就行。”
“是。”内侍就带着人回到了原位。
萧殷单手背着,一只手垂下有意无意地摩挲着腰上挂着的一块玉。
眼睛看着面前姹紫嫣红开得热烈的花,脑子里想得确实那高台上浅睡后醒来又瞪看着自己的姑娘。他眼神一向不错,可射中百丈外的目标,所以他能看清,看得有些迷了,忘记了这么看是不符合礼数的,尤其是在最重宗法礼制的京城。
他似有一丝懊恼,面上更加严肃,身子也板得更正了。
背后的那些宫人都不敢看那里站着景翊王,都盼着皇上赶紧把他宣进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