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问雨迟迟未归,宋清仪放下手中最后一个包好的粽子,再将剩余的糯米和馅料用布仔细盖好,而后起身出门。

    还没走到前厅,便能听见周暇的大嗓门:“再加两道吧,艾叶鸡和小炒鳝丝,记得和厨房说多放点辣椒。”

    紧接着,是问雨略显无奈的声音:“暇公子,宋姑娘吃不了辛辣刺激的。”

    “她吃不了,我们不能吃吗?真是。”周暇撇撇嘴,“那就再给她单独加一道,清蒸鲈鱼,这总可以了吧。”

    问雨只好应了声是,一抬头,便见宋清仪从不远处走了过来,她急忙上前相迎:“姑娘怎么来了。”

    还没来得及等宋清仪开口,周暇先发制人:“我都坐了好半天了,宋姑娘也不出来迎接一下,好大的架子。”

    宋清仪已经学会自动屏蔽周暇阴阳怪气的话语,她眉眼未抬:“比不得周公子‘宾至如归’。”

    话音刚落,眼尖的周暇瞧见了她袖子上粘着的白色饭粒:“你吃过午饭了?”

    宋清仪顺着他的视线看向自己的袖摆,果真有几粒糯米,想来是刚刚包粽子时不小心沾上的。

    问雨替她仔细拂去,这才想起她们的粽子还在屋内:“是我今天请姑娘帮忙,一起包了些粽子,我现在送到厨房蒸上。暇公子,要不您先去客房歇一会,等午膳准备好了我再叫您。”

    “没想到宋姑娘竟然还会包粽子?真是难得。”周暇脸上露出几分意外的神色,随即他对问雨摆摆手道,“你去忙吧,我就坐这儿歇一会,这不,你们宋姑娘也在,不用担心会怠慢了我。”

    问雨一阵无语,她哪里是担心怠慢了对方,分明是害怕他又欺负宋清仪。

    不过见宋清仪朝她微微颔首示意,问雨行了一礼后便去忙活了。

    问雨走后,宋清仪轻飘飘地瞥了周暇一眼,留下一句“周公子请便”,竟也转身潇洒离去。

    徒留周暇一个人惊讶地呆在原地,他对着身后的侍从凌宇不可思议道:“她,居然就这样把我晾在这里了?”

    凌宇望着自家主子那副不敢置信的模样,拼命地抿紧嘴唇,终于把笑意憋了回去。

    ------------

    宋清仪已经许久没有这样热闹的吃一顿饭了。

    往常,餐桌前基本上只有她和问雨,而今日除了周暇主仆二人之外,周暇还把院中另外三名侍女也都喊了过来。

    起初大家都不怎么愿意,年纪最小的侍女唤做锦书,不过十一二岁的光景,她满脸拘谨的摇了摇头,小声道:“奴婢不打扰公子小姐用膳了,私下随便吃些就好。”

    问雨也觉得有些不妥:“厨房还有不少菜呢,我带她们几个去那边吃。”

    周暇一听顿时不乐意了:“大过节的,都给我坐这一起吃,热热闹闹的多好,你瞧你们霜清苑都冷清成什么样。”

    锦书低着头攥着自己的衣摆,说什么也不肯,其他两个侍女也在犹豫不决,几个人站在那里就是不愿落座。

    周暇气急:“我还使唤不动你们了?一个个的年纪不大,脾气怎么这么倔。”

    他又瞪了一眼旁边面露无辜的问雨:“还不赶紧劝劝。”

    问雨摊摊手,表示爱莫能助。

    宋清仪原本在桌前摆放碗筷,见状,她走到锦书面前,将筷子递给小姑娘,语气温柔:“这里哪有什么公子小姐,都辛苦了,快坐下来吃饭吧,不然等会菜都凉了。”

    锦书的脸微微红了,双手终是小心翼翼地接过筷子,轻声道:“奴婢谢过小姐。”

    其他人见此,自然也就听从安排的坐了下来。

    旁观了全过程的周暇似是不服气,嘴里嘟囔了一句:“都这么给她面子啊。”眼睛却是盯着宋清仪,若有所思。

    一开始众人还在拘谨的吃着碗里的食物,但架不住周暇这人没什么架子,又很会活络气氛。他跟随周启方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见识的世面可不少,很快就和几个小姑娘聊的热火朝天。要不是问雨在一旁拦着,差点都要整几杯酒喝上了。

    宋清仪静静的听他们聊天,偶有趣事也会忍不住莞尔一笑。

    她微微偏头,便看见一旁的锦书正在吭哧吭哧的往嘴里塞着肉丸,察觉到了宋清仪的视线,她急忙将食物吞了下去,随后腼腆地笑了笑:“奴婢,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宋清仪没有说什么,只是给她倒了杯酸梅汤,放在了她面前,又用公筷给她夹了一根鸡腿:“慢点吃。”

    锦书眨巴着眼睛,似乎想说一些什么,但最后还是低下头,专注地啃鸡腿去了。

    大家聊到兴起的时候,问雨去厨房将煮好的粽子端了过来。

    周暇忍不住挤眉弄眼:“这可是咱们宋姑娘亲手包的,今天在座的可是有福了。”

    宋清仪神色不改,倒是问雨直接朝他扔了两个粽子过去:“那暇公子您可得多吃点,别让嘴闲着。”

    其余人皆在那哈哈大笑。

    凌宇拆开了粽叶,望着里面白白净净的糯米,突然问道:“有醋吗?”

    有人好奇地问了一句:“你要醋做什么?”

    “蘸粽子吃啊。”凌宇理所当然的回答。

    众人面面相觑,皆是闻所未闻。

    周暇也拆开了一个粽子:“我倒是听说有的地方不仅蘸醋,还有蘸白糖、酱油的。”

    “那能吃吗?”锦书小声道,“不都是吃肉粽的吗?”

    “就是,咸肉粽的才好吃,再放些板栗火腿,那味道,鲜的不得了。”

    凌宇皱了皱眉:“胡说八道,放甜蜜饯和豆沙,那才是正宗的吃法。”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朴实无华的甜咸粽之争便展开了。

    周暇看向对面一言不发的宋清仪:“宋姑娘,你们家乡那边可有什么特别的吃法?”

    所有人顿时安静了下来,目光齐刷刷的看向宋清仪,脸上满是好奇。

    摄政王府里知道宋清仪存在的人并不多,她们院中几个丫鬟了解到的信息,无非是她以落魄官家之女的身份暂住于此,素日里大小事务都由问雨一个人操持,大家也很少和宋清仪产生交集。

    但这不代表,她们没有一颗八卦的心呀。

    宋清仪抿了一口冰凉的酸梅汁,缓缓开口:“我们家乡那边,主要是吃咸肉粽,还会吃些清甜的糕点,如尝春糕,定胜糕之类的。”

    有侍女忍不住好奇:“小姐,您的家乡不在京城吗?”

    “是,在……北方。”

    “北方?那不就是靠江辽了?”凌宇嘀咕道,“也没怎么听说那里有这么多糕点啊。”

    宋清仪微微敛眸,她浅浅笑了笑:“可能不是那么有名。”

    问雨适时出来打了圆场:“吃都堵不住你们的嘴,这粽子你们要不吃,我可端走了啊。”

    “吃吃吃!”

    大家赶忙应道,一时间屋内又恢复了热闹的氛围,众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

    ------------

    此时,宫中的氛围却没有那么愉快美妙。

    裴瑜看着宴席上的那些莺莺燕燕,忍不住眉头轻皱,他压着声音,向着坐在高处的太皇太后问道:“今日不是家宴吗,怎会有如此多不相干的人?”

    太皇太后神色自若,不紧不慢地说道:“倘若你今日瞧上了哪个姑娘,那她日后不就成了自家人?当然,你要是同时看上了好几个,哀家也是喜闻乐见的。”

    裴瑜无奈地摇摇头:“这齐人之福,儿臣实在是无福消受,母后您还是另选他人吧。”

    太皇太后端起茶盏的手微微一顿,她挑起眉梢,似笑非笑地看着裴瑜:“是吗?我可是听闻你金屋藏娇,早就心有所属了?”

    金屋藏娇?心有所属?

    这都是哪跟哪?几日不见,宫中的传闻都传到他头上来了?

    摄政王府里总共就没有几个女子,何来的藏娇一说?哦,貌似府里是新来了一个宋清仪。不过,这件事他们处理的极其隐秘,太皇太后按理来说是不知道的。

    裴瑜不动声色:“您可别拿儿臣打趣了,怎的,乱点鸳鸯谱不成,现在还开始凭空捏造了?”

    太皇太后闻言瞪了他一眼:“什么凭空捏造?哀家可是有实打实的证据。慈心前段时间出宫帮哀家采办,可是亲眼瞧见你们府中的人买了不少女子用的东西,首饰、胭脂、罗裙,可都是造价不菲。”

    裴瑜一听便知,这多半是问雨替宋清仪置办的。

    买便买了,王府也不差这些银子,只不过谁能料到如今却成了太皇太后口中的谈资。

    裴瑜自是不能认的。

    “竟然有此事,我怎么不知?”裴瑜脸上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惊讶之色,他回头看向身后的周启方,“周叔,府里当真有人买了这些东西吗?”

    周启方会意的笑了笑,语气恭敬:“回禀太皇太后,回禀王爷,是老奴那个不成器的养子,前些日子当街冲撞了尚书家的千金,特去买了这些东西赔礼谢罪。老奴管教无方,劳太皇太后费心,也让王爷跟着受累了。”

    裴瑜装出一副关切的模样:“人没事就好,不过一些身外之物,周叔无需挂怀。”

    随后他无辜的看向太皇太后:“您看,这事和儿臣无半点关系。”

    “哀家压根就没信和你有关。”太皇太后没好气的又瞪了他一眼,“就知道你不中用。”

    裴瑜笑了笑,这宫中乐声实属刺耳难听,他起身朝太皇太后行了一礼:“儿臣先出去透透气,宴会结束了再来和您请安。”

    太皇太后笑骂了句:“行了行了,快滚吧,别在这碍眼。”

章节目录

借东风(古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梅又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梅又晚并收藏借东风(古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