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记忆
消化完乍然出现的新记忆,宋垚直了直背脊,重新支棱起来。
萦绕在胸口的几缕不甘与恨意被暂时压下,她把左肩的衣领又往下拽了拽。
“大人认得这烙印?请大人看得仔细些,这是赦印。”
说完还往萧崎的方向转了转身子。
“衣服穿好。”
萧崎侧过目光。心头的怒火和失望愣是被这不知羞耻的举动浇灭了大半。
“不着急不着急,大人看清才行,我不是逃犯啊大人。”
“看清了,穿好!”
“欸!”
理好领口,宋垚轻捶着刚才挂在梁上的右腿,慢慢站了起来。虽然匪首被揍晕了,院外还有守卫的贼人,她只能凑到萧崎身边小声解释。
“大人明鉴。小女子并非有意隐瞒。这烙印是四年前打上的。刚刚情势危急,我只想着求大人救命,忘了这一茬。”
压着声调说话更是费力,见萧崎没制止,宋垚稍微清了下嗓子继续。
“我祖父原本也是做官的。十七年前祖父获罪,全家男丁都被问斩了,女眷判了流放为奴。我那时刚出生不久,记事起就在官办的绫锦院做工了,家中之事都是听母亲说的。”
“四年前皇帝下旨大赦,我才被打上这烙印放出绫锦院,后来被牙婆卖到沈家为奴。”
“当时母亲、姑母等人已相继去世,只剩我和两个堂姐一个堂妹。我们姐妹四人被卖去不同地方,此后再未见过。这烙印又在身后,若不是刚刚大人问起,我自己都要忘了。”
这番过往宋垚是依着记忆简述的。明明不是自己的经历,却在述说中体会到了难言的委屈和愁苦。
酷暑严寒,一个本该无忧成长的官家小姐,莫名成了官奴,连续十多年困在绫锦院络丝整经。咬牙熬过一场象征自由的烙烫酷刑,却只是迈入了新的主家,还成了小姐的替死冤魂。
M的,怎么这么憋屈!
那烙印确实是四年前皇帝大赦天下时制的。如果这丫鬟所言不虚,那她就只是个受家人牵累的可怜人。
萧崎听罢向前挪了两步,拉开与宋垚的距离。
“既在绫锦院长大,你从何处学的占卜?”
“就在绫锦院啊。大人莫要小看绫锦院,那里关了不少官家夫人小姐。每日除了干活儿,我们也无甚可做。不止占卜,我还学了不少本事呢,我识的字未必比沈家小姐少。”
这话半真半假。
绫锦院确实关着不少能人。除了用木枝在地上学写字,小宋垚还和母亲学过下棋,用废布边角料包了小石子做的棋子。可要说识字比沈家小姐多肯定是夸大了,但如今这身体里住的是有硕士学位的穿越宋垚,至少识字量可以随便吹。
“不过我学得最多的还是占卜,且天赋略高,大人也看到了。”
说着宋垚指了指萧崎左手的袖兜。
她的说辞是真是假回去一查便知。萧崎没再多问。懒得找绳捆绑,他掏出个小瓶在匪首鼻下晃了晃。
蒙汗药?宋垚眼睛一亮看向萧崎,这玩意儿不是反派坏蛋才用的吗?
萧崎收起小瓶没理她。很快,外面传来几下有人倒地的声响,紧接着蓝刀走了进来。
“大人,救灾银就在刚才着火的库房,巡检司的人已将山寨包围,等待大人差遣。”
“攻寨吧。”
“是。”
山门早被萧崎的手下控制了。寨子里三四百贼人大半还在睡梦中,巡检司近千兵士收拾他们用了不到一个时辰。萧崎还特意吩咐让戴罪的三百护卫军也参与了攻寨行动,算是给他们一个立功减刑的机会。
宋垚怕被漏网的贼人宰了,一直缀在萧崎身后。刚才找到的证据具体是什么她并不清楚。如果真能坐实官匪勾结,那惩治元州官员的情节就要提前了。
她的穿越开启了炮灰丫鬟的隐藏身世,再加上贪官提前落马,可能乱套的剧情直接威胁着她的半仙含金量。
回府城的路上,宋垚本打算好好谋划一下,却是思索了不到半刻就迷糊了。
都怪萧崎的马车,宽敞,豪华,好睡……
这个匪寨盘踞元州东山数年,百姓深受其苦,为了避开他们经常要绕远路。报官也无用,每次官府派兵剿匪都是无功而返。
今日看到巡检司的官兵押着数百贼人进了城,听说是东山匪寨被灭了,不少百姓都赶来衙门递状纸,诉说被劫的经历,想要讨回一些赔偿。
萧崎用得是钦差身份,调用巡检司的兵士,一进城就围了知州衙门拿人。
先把证据册子上的官员全部扣下,其它官员虽未羁押,但近期只能留在府衙办公,算是软禁,等案子全部查明厘清罪责再说。
无品级的吏员和捕快可以归家,但禁止出城,每日必须到衙门点卯,一日不出现,直接按逃犯论罪。
来的要是普通钦差这些地方官还能挣扎一下,甚至可能号令捕快对抗拒捕。但面对玄听卫的令牌,却是没人有胆量顽抗的。
按品级萧崎依次提审了知州、通判和判官,这三人都在那册子上。他们办公的厅堂内还摆着几样受贿的古玩,给搜查取证省了不少事。
面对证据,三人全都承认收受了东山贼匪的贿银、消极剿匪,却谁也不肯认下泄露救灾银消息的罪责,坚称自己并不知晓运送的具体安排,不可能泄露给匪寨。
救灾银是保密押运,被劫时刚刚进入云州地界,确实还没通报知州衙门,这也是萧崎最开始只把目标锁在山匪身上的原因。
另外受贿多是斩首,劫夺救灾银却是诛九族的重罪,他们不肯承认也在意料中。
萧崎吩咐把几人押入狱中,先写了折子把贼匪落网、救灾银已经找到的消息传回了京城。官匪勾结的事他另写了密折,却是没急着送出。
“大人,宋姑娘的身契取来了,沈家说车夫是回报了丫鬟被劫,但他们还没来得及筹措银子赎人,之前也未与山寨有过往来。”
沈家没来递状纸,萧崎派了蓝刀上门查问。以宋垚是涉案证人为由,要查验她的身契。
沈老爷很配合,说这丫鬟是四年前花了三两银子买来的,身契和人都送给大人了,也没要银子。
“那管家你可见到了?”
“见了,就是昨日宋姑娘指认的赶车人,明明与山寨有往来却不承认,这沈家确实有些古怪。”
萧崎点头,又扫了眼桌上按县域分类的几摞公文,吩咐:
“你再跑一趟安平县,拿我令牌,将县令何溟唤来。”
“是。”
“等一下,宋垚呢?”
“宋姑娘帮二弟查账呢。”
“查账?”
……
占卜前景告急,宋半仙正急着体现新价值。
蓝刀出去办事,蓝剑负责接收百姓的状纸,蓝影跟着萧崎随时听候差遣,只剩嘴碎的蓝光那里有活儿可干。
他们四人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护萧崎,其次是辅助查案。查账的活儿蓝光也不擅长,但当下还分不出哪些官吏值得信赖,一时又找不到其他可用之人,只能自己上了。
蓝光没指望宋垚真的帮忙。萧崎寻母的秘密除了他们四兄弟几乎没人知道详情,突然被一个丫鬟说出来本就可疑,现下这人又来主动帮忙查账,蓝光只想看看她到底要做什么。
这些账本是元州各县近几年的税收情况,算不得机密,只是古人的记账方式看得累眼。
宋垚削了炭笔,没敢制表,只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整理了一下。运气好,萧崎找来时,她已经发现了问题。
“白水是元州治下的大县,前些年纳的粮税都上万石,今年却只有不到两千石。”
宋垚手边摆着近三年的粮税账本,都是元州几个大县的。
“今年有多个地方遭了暴雨。粮食歉收,朝廷下令免了受灾严重村镇的粮税,还拨了救灾钱粮。白水也在其中,粮税少了有何可疑?”
同来的蓝剑搭话。他们来查的就是救灾银劫案,对于各个镇县的受灾程度很清楚。要不是查出官员涉案,今日就该把救灾银送走了。
“可是白水没受灾啊。”
“你怎知白水无灾?”
“沈家祖籍就是白水的。田地也都在白水,若是那里受灾,不可能家中一点动静没有。”
“主人家受灾无需和下人交代吧。”
蓝光也放下账册走了过来。
“今年夏收时,我随小姐回乡祭祖,亲眼见的村民交粮税,未见多大难色,也无人议论遭灾啊。”
“元州报了三个县受灾,明日你带人去白水查探,重点是与沈家相似的富户,把田庄管事和账册都带回来,另外两县等蓝刀回来。”
萧崎吩咐蓝剑。
十万两救灾银有一半要拨给元州,另一半要送去更靠西北的松州。如果连灾情都有假,救灾银劫案就又要升级了。
“白水县距州城四十里,我现在走,天黑前应该能到。”
蓝剑请命。
萧崎点头,虚报灾情要是查实,需要替换的官员就不止关起来的这几个,须要抓紧查。
“还有异常?”
蓝剑走后,宋垚没动,手里还拿着那张记录了粮税情况的纸张,睁圆的双眼似有期盼。
“大人,给我也派点儿差事吧。”
一个丫鬟能办什么差,要不是她自己跑来……
“继续看账吧。”
要不是宋垚,粮税的事至少不会这么快露馅,萧崎犹豫了一下还是改了主意,也信了她在绫锦院真学了东西。
“顺便把字练了。”
“哦。”
……
知州衙门的后院是为官员家眷准备的。但刚被扣押的知州在外面置了房产,这后院就空了。打扫干净后,萧崎让所有人暂居于此。
昨天扮了肉票,又一夜没睡,他正打算找人备水沐浴,宋垚却先找过来了。
“大人,浴桶备好了。”
“账查好了?”
“最近三年的看完了。”
元州治下就六个县,要不是阅读有障碍,宋垚能刨到十年前的老底儿。
“可有不妥?”
“暂未发现,大人快过去吧,一会儿水该凉了。”
“你不用做这些。”
窗外飘了细雪,宋垚脸上却是挂了层薄汗。
“大公子三公子出去办事,二公子还在看账,四公子要随侍大人左右。大人有令不让那些官员归家,但起居多少还要照顾,下人都不够用了,只有我闲着。我本就是丫鬟,做惯了这些,大人莫要嫌弃。”
她的身份从富家小姐的使唤丫鬟掉到了大赦释放的朝廷囚犯,已经没多少下行空间了。
要么争取工作表现,要么服侍好萧崎生活,宋垚打算两手一起抓,总有一条能够打动恩公。
“大公子二公子?”
“就是四位蓝大人啊,叫大人怕与您混了,他们又是同姓,这样喊能分清楚,大人要是不满,我再换一个。”
“……不用。”
“欸。”
“怎么不走?”
合上公文,萧崎拿了本册子走出厅堂,准备去后院,却没见宋垚跟上来。
“啊?我,我再去厨房烧些水来,给二公子和四公子也送过去。”
还有我自己。宋垚打好了盘算。
“不必,他们自己会烧。”
说完,萧崎看向身旁的蓝影。
“去给你和二公子备水。”
“……是。”
离开前,蓝影略显怪异地看了眼宋垚,顶着新鲜的四公子名头烧水去了。
浴桶旁放了常用的浴药包,有驱寒理气的功效。
“听府里杂役说,那些大人们虽然不住这,但衙门偶尔也会招待外来办差的官吏,常用的东西还是备着的。”
宋垚解释浴药包的来源,她倒是想给萧崎用点儿更好的,没钱。
“不过这浴桶是新的!我还刷了两遍,大人放心!”
“你就是这么伺候主人沐浴的?”
萧崎没用浴药,只泡了热水就足够解乏,心神也有了片刻放松,隔着一道屏风问宋垚。
“是啊,调配汤药、养发按摩都有别的丫鬟负责,我是后去的,只能做些备水打扫的粗活。”
还有采集花瓣,熏蒸衣物,话到嘴边宋垚忍住了没说。萧崎最差的身份也是亲王家庶子,说不准比富家小姐更讲究。
尽管书里没有他注重享乐的内容,但毕竟是个娇贵出身。宋垚怕说多了给自己找事。
“昨晚到现在,你又算到什么了?”
萧崎顿了顿,捏着巾帕问道。
“……呃,暂时没有。”
屋里蒸汽升腾,熏得人直犯困。宋垚已经偷偷打过两个哈欠,却被这一句话问精神了。
萧崎没明说,宋垚也猜到他问的是生母下落。如今自己的危机远没解决,她总要留些筹码。
“回去休息吧。”
萧崎的声音与刚才无异,宋垚判断不出他是不是失望了。
“不急,我等大人沐浴完收拾了再走。”
“不用,蓝影会安排。”
“哦。桌上的清茶是刚沏好的,加了润燥的桂花。大人安寝。”
……
沐浴完,茶水已经温了,萧崎却是没有多少困意。桌上摊着刚带回来的元州官员名册,取出夹在其中的纸张,萧崎对着上面的内容陷入沉思。
“宋牧,原工部郎中,天宁十三年犯通敌罪,处斩刑,秋后行刑。
……
宋垚,宋牧二子独女,年一岁……”
天宁十三年,是母亲离开京城失踪的年份。而宋牧通敌的西戎,正是母亲一直惦念的家乡。
萦绕在胸口的几缕不甘与恨意被暂时压下,她把左肩的衣领又往下拽了拽。
“大人认得这烙印?请大人看得仔细些,这是赦印。”
说完还往萧崎的方向转了转身子。
“衣服穿好。”
萧崎侧过目光。心头的怒火和失望愣是被这不知羞耻的举动浇灭了大半。
“不着急不着急,大人看清才行,我不是逃犯啊大人。”
“看清了,穿好!”
“欸!”
理好领口,宋垚轻捶着刚才挂在梁上的右腿,慢慢站了起来。虽然匪首被揍晕了,院外还有守卫的贼人,她只能凑到萧崎身边小声解释。
“大人明鉴。小女子并非有意隐瞒。这烙印是四年前打上的。刚刚情势危急,我只想着求大人救命,忘了这一茬。”
压着声调说话更是费力,见萧崎没制止,宋垚稍微清了下嗓子继续。
“我祖父原本也是做官的。十七年前祖父获罪,全家男丁都被问斩了,女眷判了流放为奴。我那时刚出生不久,记事起就在官办的绫锦院做工了,家中之事都是听母亲说的。”
“四年前皇帝下旨大赦,我才被打上这烙印放出绫锦院,后来被牙婆卖到沈家为奴。”
“当时母亲、姑母等人已相继去世,只剩我和两个堂姐一个堂妹。我们姐妹四人被卖去不同地方,此后再未见过。这烙印又在身后,若不是刚刚大人问起,我自己都要忘了。”
这番过往宋垚是依着记忆简述的。明明不是自己的经历,却在述说中体会到了难言的委屈和愁苦。
酷暑严寒,一个本该无忧成长的官家小姐,莫名成了官奴,连续十多年困在绫锦院络丝整经。咬牙熬过一场象征自由的烙烫酷刑,却只是迈入了新的主家,还成了小姐的替死冤魂。
M的,怎么这么憋屈!
那烙印确实是四年前皇帝大赦天下时制的。如果这丫鬟所言不虚,那她就只是个受家人牵累的可怜人。
萧崎听罢向前挪了两步,拉开与宋垚的距离。
“既在绫锦院长大,你从何处学的占卜?”
“就在绫锦院啊。大人莫要小看绫锦院,那里关了不少官家夫人小姐。每日除了干活儿,我们也无甚可做。不止占卜,我还学了不少本事呢,我识的字未必比沈家小姐少。”
这话半真半假。
绫锦院确实关着不少能人。除了用木枝在地上学写字,小宋垚还和母亲学过下棋,用废布边角料包了小石子做的棋子。可要说识字比沈家小姐多肯定是夸大了,但如今这身体里住的是有硕士学位的穿越宋垚,至少识字量可以随便吹。
“不过我学得最多的还是占卜,且天赋略高,大人也看到了。”
说着宋垚指了指萧崎左手的袖兜。
她的说辞是真是假回去一查便知。萧崎没再多问。懒得找绳捆绑,他掏出个小瓶在匪首鼻下晃了晃。
蒙汗药?宋垚眼睛一亮看向萧崎,这玩意儿不是反派坏蛋才用的吗?
萧崎收起小瓶没理她。很快,外面传来几下有人倒地的声响,紧接着蓝刀走了进来。
“大人,救灾银就在刚才着火的库房,巡检司的人已将山寨包围,等待大人差遣。”
“攻寨吧。”
“是。”
山门早被萧崎的手下控制了。寨子里三四百贼人大半还在睡梦中,巡检司近千兵士收拾他们用了不到一个时辰。萧崎还特意吩咐让戴罪的三百护卫军也参与了攻寨行动,算是给他们一个立功减刑的机会。
宋垚怕被漏网的贼人宰了,一直缀在萧崎身后。刚才找到的证据具体是什么她并不清楚。如果真能坐实官匪勾结,那惩治元州官员的情节就要提前了。
她的穿越开启了炮灰丫鬟的隐藏身世,再加上贪官提前落马,可能乱套的剧情直接威胁着她的半仙含金量。
回府城的路上,宋垚本打算好好谋划一下,却是思索了不到半刻就迷糊了。
都怪萧崎的马车,宽敞,豪华,好睡……
这个匪寨盘踞元州东山数年,百姓深受其苦,为了避开他们经常要绕远路。报官也无用,每次官府派兵剿匪都是无功而返。
今日看到巡检司的官兵押着数百贼人进了城,听说是东山匪寨被灭了,不少百姓都赶来衙门递状纸,诉说被劫的经历,想要讨回一些赔偿。
萧崎用得是钦差身份,调用巡检司的兵士,一进城就围了知州衙门拿人。
先把证据册子上的官员全部扣下,其它官员虽未羁押,但近期只能留在府衙办公,算是软禁,等案子全部查明厘清罪责再说。
无品级的吏员和捕快可以归家,但禁止出城,每日必须到衙门点卯,一日不出现,直接按逃犯论罪。
来的要是普通钦差这些地方官还能挣扎一下,甚至可能号令捕快对抗拒捕。但面对玄听卫的令牌,却是没人有胆量顽抗的。
按品级萧崎依次提审了知州、通判和判官,这三人都在那册子上。他们办公的厅堂内还摆着几样受贿的古玩,给搜查取证省了不少事。
面对证据,三人全都承认收受了东山贼匪的贿银、消极剿匪,却谁也不肯认下泄露救灾银消息的罪责,坚称自己并不知晓运送的具体安排,不可能泄露给匪寨。
救灾银是保密押运,被劫时刚刚进入云州地界,确实还没通报知州衙门,这也是萧崎最开始只把目标锁在山匪身上的原因。
另外受贿多是斩首,劫夺救灾银却是诛九族的重罪,他们不肯承认也在意料中。
萧崎吩咐把几人押入狱中,先写了折子把贼匪落网、救灾银已经找到的消息传回了京城。官匪勾结的事他另写了密折,却是没急着送出。
“大人,宋姑娘的身契取来了,沈家说车夫是回报了丫鬟被劫,但他们还没来得及筹措银子赎人,之前也未与山寨有过往来。”
沈家没来递状纸,萧崎派了蓝刀上门查问。以宋垚是涉案证人为由,要查验她的身契。
沈老爷很配合,说这丫鬟是四年前花了三两银子买来的,身契和人都送给大人了,也没要银子。
“那管家你可见到了?”
“见了,就是昨日宋姑娘指认的赶车人,明明与山寨有往来却不承认,这沈家确实有些古怪。”
萧崎点头,又扫了眼桌上按县域分类的几摞公文,吩咐:
“你再跑一趟安平县,拿我令牌,将县令何溟唤来。”
“是。”
“等一下,宋垚呢?”
“宋姑娘帮二弟查账呢。”
“查账?”
……
占卜前景告急,宋半仙正急着体现新价值。
蓝刀出去办事,蓝剑负责接收百姓的状纸,蓝影跟着萧崎随时听候差遣,只剩嘴碎的蓝光那里有活儿可干。
他们四人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护萧崎,其次是辅助查案。查账的活儿蓝光也不擅长,但当下还分不出哪些官吏值得信赖,一时又找不到其他可用之人,只能自己上了。
蓝光没指望宋垚真的帮忙。萧崎寻母的秘密除了他们四兄弟几乎没人知道详情,突然被一个丫鬟说出来本就可疑,现下这人又来主动帮忙查账,蓝光只想看看她到底要做什么。
这些账本是元州各县近几年的税收情况,算不得机密,只是古人的记账方式看得累眼。
宋垚削了炭笔,没敢制表,只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整理了一下。运气好,萧崎找来时,她已经发现了问题。
“白水是元州治下的大县,前些年纳的粮税都上万石,今年却只有不到两千石。”
宋垚手边摆着近三年的粮税账本,都是元州几个大县的。
“今年有多个地方遭了暴雨。粮食歉收,朝廷下令免了受灾严重村镇的粮税,还拨了救灾钱粮。白水也在其中,粮税少了有何可疑?”
同来的蓝剑搭话。他们来查的就是救灾银劫案,对于各个镇县的受灾程度很清楚。要不是查出官员涉案,今日就该把救灾银送走了。
“可是白水没受灾啊。”
“你怎知白水无灾?”
“沈家祖籍就是白水的。田地也都在白水,若是那里受灾,不可能家中一点动静没有。”
“主人家受灾无需和下人交代吧。”
蓝光也放下账册走了过来。
“今年夏收时,我随小姐回乡祭祖,亲眼见的村民交粮税,未见多大难色,也无人议论遭灾啊。”
“元州报了三个县受灾,明日你带人去白水查探,重点是与沈家相似的富户,把田庄管事和账册都带回来,另外两县等蓝刀回来。”
萧崎吩咐蓝剑。
十万两救灾银有一半要拨给元州,另一半要送去更靠西北的松州。如果连灾情都有假,救灾银劫案就又要升级了。
“白水县距州城四十里,我现在走,天黑前应该能到。”
蓝剑请命。
萧崎点头,虚报灾情要是查实,需要替换的官员就不止关起来的这几个,须要抓紧查。
“还有异常?”
蓝剑走后,宋垚没动,手里还拿着那张记录了粮税情况的纸张,睁圆的双眼似有期盼。
“大人,给我也派点儿差事吧。”
一个丫鬟能办什么差,要不是她自己跑来……
“继续看账吧。”
要不是宋垚,粮税的事至少不会这么快露馅,萧崎犹豫了一下还是改了主意,也信了她在绫锦院真学了东西。
“顺便把字练了。”
“哦。”
……
知州衙门的后院是为官员家眷准备的。但刚被扣押的知州在外面置了房产,这后院就空了。打扫干净后,萧崎让所有人暂居于此。
昨天扮了肉票,又一夜没睡,他正打算找人备水沐浴,宋垚却先找过来了。
“大人,浴桶备好了。”
“账查好了?”
“最近三年的看完了。”
元州治下就六个县,要不是阅读有障碍,宋垚能刨到十年前的老底儿。
“可有不妥?”
“暂未发现,大人快过去吧,一会儿水该凉了。”
“你不用做这些。”
窗外飘了细雪,宋垚脸上却是挂了层薄汗。
“大公子三公子出去办事,二公子还在看账,四公子要随侍大人左右。大人有令不让那些官员归家,但起居多少还要照顾,下人都不够用了,只有我闲着。我本就是丫鬟,做惯了这些,大人莫要嫌弃。”
她的身份从富家小姐的使唤丫鬟掉到了大赦释放的朝廷囚犯,已经没多少下行空间了。
要么争取工作表现,要么服侍好萧崎生活,宋垚打算两手一起抓,总有一条能够打动恩公。
“大公子二公子?”
“就是四位蓝大人啊,叫大人怕与您混了,他们又是同姓,这样喊能分清楚,大人要是不满,我再换一个。”
“……不用。”
“欸。”
“怎么不走?”
合上公文,萧崎拿了本册子走出厅堂,准备去后院,却没见宋垚跟上来。
“啊?我,我再去厨房烧些水来,给二公子和四公子也送过去。”
还有我自己。宋垚打好了盘算。
“不必,他们自己会烧。”
说完,萧崎看向身旁的蓝影。
“去给你和二公子备水。”
“……是。”
离开前,蓝影略显怪异地看了眼宋垚,顶着新鲜的四公子名头烧水去了。
浴桶旁放了常用的浴药包,有驱寒理气的功效。
“听府里杂役说,那些大人们虽然不住这,但衙门偶尔也会招待外来办差的官吏,常用的东西还是备着的。”
宋垚解释浴药包的来源,她倒是想给萧崎用点儿更好的,没钱。
“不过这浴桶是新的!我还刷了两遍,大人放心!”
“你就是这么伺候主人沐浴的?”
萧崎没用浴药,只泡了热水就足够解乏,心神也有了片刻放松,隔着一道屏风问宋垚。
“是啊,调配汤药、养发按摩都有别的丫鬟负责,我是后去的,只能做些备水打扫的粗活。”
还有采集花瓣,熏蒸衣物,话到嘴边宋垚忍住了没说。萧崎最差的身份也是亲王家庶子,说不准比富家小姐更讲究。
尽管书里没有他注重享乐的内容,但毕竟是个娇贵出身。宋垚怕说多了给自己找事。
“昨晚到现在,你又算到什么了?”
萧崎顿了顿,捏着巾帕问道。
“……呃,暂时没有。”
屋里蒸汽升腾,熏得人直犯困。宋垚已经偷偷打过两个哈欠,却被这一句话问精神了。
萧崎没明说,宋垚也猜到他问的是生母下落。如今自己的危机远没解决,她总要留些筹码。
“回去休息吧。”
萧崎的声音与刚才无异,宋垚判断不出他是不是失望了。
“不急,我等大人沐浴完收拾了再走。”
“不用,蓝影会安排。”
“哦。桌上的清茶是刚沏好的,加了润燥的桂花。大人安寝。”
……
沐浴完,茶水已经温了,萧崎却是没有多少困意。桌上摊着刚带回来的元州官员名册,取出夹在其中的纸张,萧崎对着上面的内容陷入沉思。
“宋牧,原工部郎中,天宁十三年犯通敌罪,处斩刑,秋后行刑。
……
宋垚,宋牧二子独女,年一岁……”
天宁十三年,是母亲离开京城失踪的年份。而宋牧通敌的西戎,正是母亲一直惦念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