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好眠。
次日天明,等在萧崎门外的,除了连夜赶回来的蓝刀,还有刚端了净面水过来的宋垚。
昨天已经劝过,她自己愿来萧崎也不再多说。这水温热适宜,倒是比蓝影准备得合适多了。
只是——
“这衣服是和衙门公厨的厨娘借的,昨日那身换洗了没干。”
见萧崎打量起自己,虽然没看出多少的厌恶,宋垚还是主动解释了一下。这身灰粗布的下人衣裳有些肥大,但比丫鬟的衣裙方便干活,系紧腰带就好。
“给她拿点银子。”
萧崎吩咐蓝刀。
“多谢大人!大人,我就买短褐行吗?”
宋垚赶忙道谢。身无分文的穷光蛋没资本假客气。
而且她是真觉着短褐方便,但现在自己是跟在萧崎身边的没名分丫鬟,穿得太寒酸怕被嫌弃。
“随意。”
……
“何县令骑术不错。”
蓝刀向萧崎简述了去安平的经过。见到令牌听他说了东山剿匪的事,县令何溟一点没耽搁,取了自己的马匹就来了,连随从都没带。一路疾驰,他俩是半夜到的元州城,用萧崎令牌叫开的城门。
“我过来时,何县令已经起了,正等着大人传唤。”
“叫他去昨日厅堂。”
“是。”
“大人不先用早饭吗?”
把水泼到院中,宋垚拎着面盆插话。
“嗯,要不,大人急着办事,四公子先用?”
见几人都没说话,她试着建议。
虽然剧情可能被她的出现搅乱了走向,但人物的嗜好总不会变吧?回忆过萧崎和四大护卫的习惯,宋垚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谋求老板和高管好感的笼络计划。
美食是第一招。
刀光剑影中喜好最明显的就是老四蓝影,只两样,练武和吃肉。被宋垚列到了巴结名单首位。
“同去吧,把何县令也叫来。”
萧崎看了眼四公子发话。
……
早饭是蒸饼、小菜和馄饨。衙门公厨的材料不算精贵,好在量大。蒸饼和小菜是厨娘做的,馄饨是宋垚准备的。她和做过大厨的姥爷学过几分真本事,自己也有点天赋,调馅料和吊鸡汤都是一绝。
尽管没人当场夸赞,但一百多个馄饨被几人吃得精光,汤底更是一滴没剩。萧崎吃了两碗,蓝影还主动和她说想明天继续吃。
“没问题,公厨鸡多,一会儿再宰两只,早点开始熬汤更鲜。”
宋垚干劲儿昂扬。
“大人,门外有人找一位宋垚姑娘。”
宋垚刚抱着碗筷准备离开,就听守门的皂隶进来通报。现下知州衙门内正是敏感时期,随便来个访客都得向萧崎上报。
不过,找她?
“什么人?”
“是位姓沈的小姐,说宋垚姑娘原是她家丫鬟,特来探望。”
宋垚看向萧崎。
“匪寨的事少提,沈家的事还未查清。”
“大人放心,我什么都不知道!”
宋垚挺胸保证。
“昨日沈家已经交出你的身契了。”
萧崎顿了一下说道。
那你不早说!!!宋垚咬牙!
尽管如此,身契到了萧崎手里就是喜讯。宋垚没敢有一丝抱怨,抱着六个盘子五个碗给萧大人鞠了个躬。
衙门外的沈婉音很不耐烦。
几个丫鬟中,她最不喜欢的就是宋垚,因为宋垚长得美。
当初买下宋垚也是她挑的,那时年纪小,觉着身边使唤个漂亮丫鬟有面子。如今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听多了貌美丫鬟爬床做姨娘的糟心事,她看宋垚就越发不顺眼了。
前日听说宋垚被劫去匪寨了,沈婉音被吓得不轻,倒不是心疼丫鬟,而是被劫持本身吓到了。歇了一晚缓过劲来又得知这丫头被抓去衙门当证人了。
白送了身契还不够,听了相熟捕快递来的消息,爹又让她来找宋垚,借探望的名义打探点消息。她一个被劫的人质能有什么消息!
等了近两刻,沈婉音才见到人。不是宋垚故意拖延,知州衙门太大,皂隶通报之后她还得先把碗筷送回厨房,在衙门里又不方便跑来跑去的,自然就慢了。
原书中提到宋垚的只有两处,一是她在破屋中带着愁苦遗憾离世,二是借沈婉音的嘴交代了已死的结局。
【“小兰本名宋垚,买口棺材,再打个碑吧”。说完,沈小姐让新丫鬟取来二两银子,递给办事的下人。】
就这么一句。
见到沈婉音,可能是受了残存的原主情绪影响,宋垚有种说不清的厌烦。
既然用了探望的名义,她还指着沈家人至少把自己的衣物带来,可惜眼前的小姐和丫鬟都是两手空空,只挂着满脸的不耐。
倒是能看出沈婉音是精心打扮过。身上绣了红梅的百褶裙是新做的,原是打算留着过年穿。
“不知,钦差大人断案,哪是我能知道的。”
果然被萧崎猜中了。沈婉音连个铺垫都没有,上来就问她知州和通判是不是真被关起来了,为了什么案子。
“不知?你在这府里怎会不知?”
“我在沈家的时候,老爷的买卖也不会告诉我啊。”
……
沈婉音被噎得想骂人,这要是还在沈家,绝对少不了宋垚一顿打。
“那个钦差大人真是玄听卫的?多大年纪?”
嗯?怎么转到八卦萧崎了?还多大年纪,难不成沈老爷还打算把闺女嫁给钦差?做人不咋样志向很牛逼啊!
……
沈家与匪寨定是有些勾连。书里也提过元州贪腐案里卷了不少富商,但没有详细交代始末,未来沈家是个什么下场宋垚也不清楚。就算和沈婉音有交情她都说不出什么,更何况死去的小丫鬟还经常被主人打骂。以德报怨是脑残,万幸她没有。
应付走了沈婉音,衙门口又来了人,是巡检使李通。攻打东山匪寨就是这位武官领的兵,宋垚认得他。
元州巡检使是正八品的官员,不用像沈婉音那样在门外候着,宋垚主动揽了引路的差事。
二堂内,萧崎正与县令何溟围着圆桌说话。
“这些都是你递上来的?”
萧崎点了点昨日挑出来的几份安平公文。
“是,东山匪患日久,我给知州大人上过几道呈状,想要联合剿匪,都被驳回了。说是州里会派兵,却一直未见成效。”
“你还建议组建护卫队?”
“是,安平已经有了。下官在县中招募了一些当过兵的青壮,加上选出的十几名捕快,组建了一支护卫队。费用由过路的百姓和商旅分摊。安平在府城东南,路过东山的这条官道往来府城最近,如果绕行至少多出五六天的路程,还有遭逢野兽的风险。”
“护卫队可曾遇上这伙贼人?”
“最初遇到过两次,还经过一番打斗,护卫队有人受伤,好在无人丧命。那伙贼人几乎日日把守在道边,遇到有钱的就绑人上山要赎金,寻常百姓就把财物都抢了。只有与他们有往来的富商能安全度过。后来他们也知道安平的护卫队了,不知是否忌惮护卫队中有捕快,倒是没再拦过。但此举只能护住安平一路,其他人还是躲不过。”
“你怎知被放过的富商与贼人有往来?”
“听那些富商提起的,他们最早也曾被劫掠勒索过,那伙贼人不仅劫了人要赎金,还定了个‘买平安’的规矩。只要每年向他们缴纳几百两银子,就能换得一个路牌,叫‘平安牌’,持牌就可以安全过了东山。”
“这还做起长久买卖了。”
陪坐的蓝光一脸不屑。
“不过,那为何贼人未强迫我们买‘平安牌’?”
“他们警醒得很,平安牌多是卖给周围县镇,听口音是远处的就只抢了完事。”
何溟解释。他已经听说了萧崎查案的经过,很是佩服钦差的胆量。
其实他也猜到元州衙门可能与贼人有勾结,但没有实证的情况下越级上告很可能受罚的是自己。他要是被罢官或是调离了,护卫队指定得解散,遭罪的还是县里的百姓。
“今年暴雨安平可有受灾?”
元州报的三个受灾县没有安平,但看这知州行事,萧崎还是多问了一句。
“受灾了。安平县内有五个村子受灾,且灾情严重。我把受灾详情都上报了,请求免了今年的赋税,但知州大人只同意减一成。无奈之下,下官只能开了县里的常平仓应对,只盼明年有个好收成,能补上一些。”
“私开常平仓大人不怕担责吗?”
蓝光有些诧异。
常平仓是依“常平法”设立的,里面的存粮虽是为救荒而备,却是不能随意调用。至少县令没有这个权力,就连知州都只能调用常平仓一成的存粮,且要上报到户部备案。何溟一个小小的县令居然敢私开常平仓?
看这何大人也就三十出头的年纪,与寻常官员的书生气质不同,皮肤有些黑红,更像个武夫,只是气质比武夫沉稳许多,胆量更是不小。
“自然是怕,但总不能真看着百姓饿死。那些粮食算是村民向县衙借的,下官都安排他们签了借条,只是能不能还上,却是不好说。”
何溟苦笑道。依着朝廷规定,被认定受灾严重的镇县不但可以免粮税,还能无偿领取第二年的粮种。偏偏知州衙门派去的官员认为安平农田受损的情况达不到免税的标准,就更别提发粮种了。实在别无他法,何溟才私开了常平仓,让受灾百姓打下欠条领取粮食,至少先把眼前的难关过了。
换个钦差来,何溟未必敢说实话,还得想办法尽快把常平仓的窟窿补上。但玄听卫和萧崎的名头他都听过,听蓝刀说萧崎端了匪寨还扣了知州和通判,他便决定来赌一把。
萧崎点头,让何溟无需为常平仓的事挂心,说会派人去各县调查,若灾情属实,自己会上折子为他澄清此事。
说话间,宋垚引着李通过来了。饶是早上已经见过,萧崎看宋垚这一身依旧不顺眼。这人自己倒是自在得很,甩着过肥还带着补丁的衣袖端端正正地行礼传话,面上没有一丝难堪。
让李通免礼坐下,没等萧崎吩咐,宋垚主动沏了茶水送来。只是那架势不像是学过规矩安静上茶的大户丫鬟,恭敬带笑的一句“李大人请喝茶”更像是有些历练的官场小吏。
送完水,宋垚便主动退到了门边,准备随时听候吩咐。昨天她就发现了,萧崎身边只有蓝影随时跟着。住到知州衙门也没安排个丫鬟小厮过来,倒是给了她表现的机会。
只要萧崎不轰,她打算就守在门口分担一下蓝影的工作。身契虽然拿来了,但奴籍还没改呢,她得接着上进!
李通来的原因也和贼匪有关。
攻寨之后,活着的贼人都被押入云州。但山寨里还有不少女人孩子。她们不是贼匪家眷,白天负责洗衣打扫,晚间就是贼人取乐的工具。其中有几人还在山寨生了孩子。
萧崎没让女人与贼匪同时进城,而是跟随巡检司先去了城外营房暂住。让李通安排人登记她们的姓名来处,讯问之后确认无罪的就可以直接释放,无家可归的再报上来统一安置。
“请问大人,这些女子中可有安平户籍的?”
听李通说三十多人中只有两人愿意归家,何溟赶忙问道。
“近几年安平上报过数起女子失踪案,也许有人就在其中。”
李通带了登记好的名录过来,确实有几人是安平县的,但何溟看名字都不眼熟,应该没有接报过的失踪人口。
“为何她们不愿归家?”
何溟放下名录问道。
“她们进山并非自愿,自觉匪寨的经历过于不堪,回去也是家中耻辱。就算爹娘同意,家里其他人也会斥责她们丢人,逼迫她们殉节,不如就直接死了,还能让家人留个好念想。昨夜就有人偷着上吊,幸亏被及时发现拦下了。”
李通叹了口气说明。
狗屁!
一直旁听的宋垚暗道。这不就是受害者有罪的自我PUA吗?凭什么家里不接受就只剩了死路,而且就算她们不想活了,那还有几个孩子呢?一同掐死吗?
“大人,我想去看看那些女人孩子。”
没等萧崎说话,蹭蹭冒火的宋垚先莽了一嗓子。
次日天明,等在萧崎门外的,除了连夜赶回来的蓝刀,还有刚端了净面水过来的宋垚。
昨天已经劝过,她自己愿来萧崎也不再多说。这水温热适宜,倒是比蓝影准备得合适多了。
只是——
“这衣服是和衙门公厨的厨娘借的,昨日那身换洗了没干。”
见萧崎打量起自己,虽然没看出多少的厌恶,宋垚还是主动解释了一下。这身灰粗布的下人衣裳有些肥大,但比丫鬟的衣裙方便干活,系紧腰带就好。
“给她拿点银子。”
萧崎吩咐蓝刀。
“多谢大人!大人,我就买短褐行吗?”
宋垚赶忙道谢。身无分文的穷光蛋没资本假客气。
而且她是真觉着短褐方便,但现在自己是跟在萧崎身边的没名分丫鬟,穿得太寒酸怕被嫌弃。
“随意。”
……
“何县令骑术不错。”
蓝刀向萧崎简述了去安平的经过。见到令牌听他说了东山剿匪的事,县令何溟一点没耽搁,取了自己的马匹就来了,连随从都没带。一路疾驰,他俩是半夜到的元州城,用萧崎令牌叫开的城门。
“我过来时,何县令已经起了,正等着大人传唤。”
“叫他去昨日厅堂。”
“是。”
“大人不先用早饭吗?”
把水泼到院中,宋垚拎着面盆插话。
“嗯,要不,大人急着办事,四公子先用?”
见几人都没说话,她试着建议。
虽然剧情可能被她的出现搅乱了走向,但人物的嗜好总不会变吧?回忆过萧崎和四大护卫的习惯,宋垚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谋求老板和高管好感的笼络计划。
美食是第一招。
刀光剑影中喜好最明显的就是老四蓝影,只两样,练武和吃肉。被宋垚列到了巴结名单首位。
“同去吧,把何县令也叫来。”
萧崎看了眼四公子发话。
……
早饭是蒸饼、小菜和馄饨。衙门公厨的材料不算精贵,好在量大。蒸饼和小菜是厨娘做的,馄饨是宋垚准备的。她和做过大厨的姥爷学过几分真本事,自己也有点天赋,调馅料和吊鸡汤都是一绝。
尽管没人当场夸赞,但一百多个馄饨被几人吃得精光,汤底更是一滴没剩。萧崎吃了两碗,蓝影还主动和她说想明天继续吃。
“没问题,公厨鸡多,一会儿再宰两只,早点开始熬汤更鲜。”
宋垚干劲儿昂扬。
“大人,门外有人找一位宋垚姑娘。”
宋垚刚抱着碗筷准备离开,就听守门的皂隶进来通报。现下知州衙门内正是敏感时期,随便来个访客都得向萧崎上报。
不过,找她?
“什么人?”
“是位姓沈的小姐,说宋垚姑娘原是她家丫鬟,特来探望。”
宋垚看向萧崎。
“匪寨的事少提,沈家的事还未查清。”
“大人放心,我什么都不知道!”
宋垚挺胸保证。
“昨日沈家已经交出你的身契了。”
萧崎顿了一下说道。
那你不早说!!!宋垚咬牙!
尽管如此,身契到了萧崎手里就是喜讯。宋垚没敢有一丝抱怨,抱着六个盘子五个碗给萧大人鞠了个躬。
衙门外的沈婉音很不耐烦。
几个丫鬟中,她最不喜欢的就是宋垚,因为宋垚长得美。
当初买下宋垚也是她挑的,那时年纪小,觉着身边使唤个漂亮丫鬟有面子。如今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听多了貌美丫鬟爬床做姨娘的糟心事,她看宋垚就越发不顺眼了。
前日听说宋垚被劫去匪寨了,沈婉音被吓得不轻,倒不是心疼丫鬟,而是被劫持本身吓到了。歇了一晚缓过劲来又得知这丫头被抓去衙门当证人了。
白送了身契还不够,听了相熟捕快递来的消息,爹又让她来找宋垚,借探望的名义打探点消息。她一个被劫的人质能有什么消息!
等了近两刻,沈婉音才见到人。不是宋垚故意拖延,知州衙门太大,皂隶通报之后她还得先把碗筷送回厨房,在衙门里又不方便跑来跑去的,自然就慢了。
原书中提到宋垚的只有两处,一是她在破屋中带着愁苦遗憾离世,二是借沈婉音的嘴交代了已死的结局。
【“小兰本名宋垚,买口棺材,再打个碑吧”。说完,沈小姐让新丫鬟取来二两银子,递给办事的下人。】
就这么一句。
见到沈婉音,可能是受了残存的原主情绪影响,宋垚有种说不清的厌烦。
既然用了探望的名义,她还指着沈家人至少把自己的衣物带来,可惜眼前的小姐和丫鬟都是两手空空,只挂着满脸的不耐。
倒是能看出沈婉音是精心打扮过。身上绣了红梅的百褶裙是新做的,原是打算留着过年穿。
“不知,钦差大人断案,哪是我能知道的。”
果然被萧崎猜中了。沈婉音连个铺垫都没有,上来就问她知州和通判是不是真被关起来了,为了什么案子。
“不知?你在这府里怎会不知?”
“我在沈家的时候,老爷的买卖也不会告诉我啊。”
……
沈婉音被噎得想骂人,这要是还在沈家,绝对少不了宋垚一顿打。
“那个钦差大人真是玄听卫的?多大年纪?”
嗯?怎么转到八卦萧崎了?还多大年纪,难不成沈老爷还打算把闺女嫁给钦差?做人不咋样志向很牛逼啊!
……
沈家与匪寨定是有些勾连。书里也提过元州贪腐案里卷了不少富商,但没有详细交代始末,未来沈家是个什么下场宋垚也不清楚。就算和沈婉音有交情她都说不出什么,更何况死去的小丫鬟还经常被主人打骂。以德报怨是脑残,万幸她没有。
应付走了沈婉音,衙门口又来了人,是巡检使李通。攻打东山匪寨就是这位武官领的兵,宋垚认得他。
元州巡检使是正八品的官员,不用像沈婉音那样在门外候着,宋垚主动揽了引路的差事。
二堂内,萧崎正与县令何溟围着圆桌说话。
“这些都是你递上来的?”
萧崎点了点昨日挑出来的几份安平公文。
“是,东山匪患日久,我给知州大人上过几道呈状,想要联合剿匪,都被驳回了。说是州里会派兵,却一直未见成效。”
“你还建议组建护卫队?”
“是,安平已经有了。下官在县中招募了一些当过兵的青壮,加上选出的十几名捕快,组建了一支护卫队。费用由过路的百姓和商旅分摊。安平在府城东南,路过东山的这条官道往来府城最近,如果绕行至少多出五六天的路程,还有遭逢野兽的风险。”
“护卫队可曾遇上这伙贼人?”
“最初遇到过两次,还经过一番打斗,护卫队有人受伤,好在无人丧命。那伙贼人几乎日日把守在道边,遇到有钱的就绑人上山要赎金,寻常百姓就把财物都抢了。只有与他们有往来的富商能安全度过。后来他们也知道安平的护卫队了,不知是否忌惮护卫队中有捕快,倒是没再拦过。但此举只能护住安平一路,其他人还是躲不过。”
“你怎知被放过的富商与贼人有往来?”
“听那些富商提起的,他们最早也曾被劫掠勒索过,那伙贼人不仅劫了人要赎金,还定了个‘买平安’的规矩。只要每年向他们缴纳几百两银子,就能换得一个路牌,叫‘平安牌’,持牌就可以安全过了东山。”
“这还做起长久买卖了。”
陪坐的蓝光一脸不屑。
“不过,那为何贼人未强迫我们买‘平安牌’?”
“他们警醒得很,平安牌多是卖给周围县镇,听口音是远处的就只抢了完事。”
何溟解释。他已经听说了萧崎查案的经过,很是佩服钦差的胆量。
其实他也猜到元州衙门可能与贼人有勾结,但没有实证的情况下越级上告很可能受罚的是自己。他要是被罢官或是调离了,护卫队指定得解散,遭罪的还是县里的百姓。
“今年暴雨安平可有受灾?”
元州报的三个受灾县没有安平,但看这知州行事,萧崎还是多问了一句。
“受灾了。安平县内有五个村子受灾,且灾情严重。我把受灾详情都上报了,请求免了今年的赋税,但知州大人只同意减一成。无奈之下,下官只能开了县里的常平仓应对,只盼明年有个好收成,能补上一些。”
“私开常平仓大人不怕担责吗?”
蓝光有些诧异。
常平仓是依“常平法”设立的,里面的存粮虽是为救荒而备,却是不能随意调用。至少县令没有这个权力,就连知州都只能调用常平仓一成的存粮,且要上报到户部备案。何溟一个小小的县令居然敢私开常平仓?
看这何大人也就三十出头的年纪,与寻常官员的书生气质不同,皮肤有些黑红,更像个武夫,只是气质比武夫沉稳许多,胆量更是不小。
“自然是怕,但总不能真看着百姓饿死。那些粮食算是村民向县衙借的,下官都安排他们签了借条,只是能不能还上,却是不好说。”
何溟苦笑道。依着朝廷规定,被认定受灾严重的镇县不但可以免粮税,还能无偿领取第二年的粮种。偏偏知州衙门派去的官员认为安平农田受损的情况达不到免税的标准,就更别提发粮种了。实在别无他法,何溟才私开了常平仓,让受灾百姓打下欠条领取粮食,至少先把眼前的难关过了。
换个钦差来,何溟未必敢说实话,还得想办法尽快把常平仓的窟窿补上。但玄听卫和萧崎的名头他都听过,听蓝刀说萧崎端了匪寨还扣了知州和通判,他便决定来赌一把。
萧崎点头,让何溟无需为常平仓的事挂心,说会派人去各县调查,若灾情属实,自己会上折子为他澄清此事。
说话间,宋垚引着李通过来了。饶是早上已经见过,萧崎看宋垚这一身依旧不顺眼。这人自己倒是自在得很,甩着过肥还带着补丁的衣袖端端正正地行礼传话,面上没有一丝难堪。
让李通免礼坐下,没等萧崎吩咐,宋垚主动沏了茶水送来。只是那架势不像是学过规矩安静上茶的大户丫鬟,恭敬带笑的一句“李大人请喝茶”更像是有些历练的官场小吏。
送完水,宋垚便主动退到了门边,准备随时听候吩咐。昨天她就发现了,萧崎身边只有蓝影随时跟着。住到知州衙门也没安排个丫鬟小厮过来,倒是给了她表现的机会。
只要萧崎不轰,她打算就守在门口分担一下蓝影的工作。身契虽然拿来了,但奴籍还没改呢,她得接着上进!
李通来的原因也和贼匪有关。
攻寨之后,活着的贼人都被押入云州。但山寨里还有不少女人孩子。她们不是贼匪家眷,白天负责洗衣打扫,晚间就是贼人取乐的工具。其中有几人还在山寨生了孩子。
萧崎没让女人与贼匪同时进城,而是跟随巡检司先去了城外营房暂住。让李通安排人登记她们的姓名来处,讯问之后确认无罪的就可以直接释放,无家可归的再报上来统一安置。
“请问大人,这些女子中可有安平户籍的?”
听李通说三十多人中只有两人愿意归家,何溟赶忙问道。
“近几年安平上报过数起女子失踪案,也许有人就在其中。”
李通带了登记好的名录过来,确实有几人是安平县的,但何溟看名字都不眼熟,应该没有接报过的失踪人口。
“为何她们不愿归家?”
何溟放下名录问道。
“她们进山并非自愿,自觉匪寨的经历过于不堪,回去也是家中耻辱。就算爹娘同意,家里其他人也会斥责她们丢人,逼迫她们殉节,不如就直接死了,还能让家人留个好念想。昨夜就有人偷着上吊,幸亏被及时发现拦下了。”
李通叹了口气说明。
狗屁!
一直旁听的宋垚暗道。这不就是受害者有罪的自我PUA吗?凭什么家里不接受就只剩了死路,而且就算她们不想活了,那还有几个孩子呢?一同掐死吗?
“大人,我想去看看那些女人孩子。”
没等萧崎说话,蹭蹭冒火的宋垚先莽了一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