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关成功,保住命了!
轿外火光愈炽,暮色沉沉如墨,哭声四起,百姓惊惶失措,推挤而逃,欲奔关外求生。乱兵挥戈驱赶,将人群围堵,一时间人喊马嘶,狼奔豕突,天地颠倒。
轿中乍静,一阵金铁交鸣之声蓦然传入帘内。侍卫暗影翻身上马,于轿外疾声禀报:“世子爷,不妙了。贼寇首领执有诏令——今夜封关,凡人等一律不得出入。属下试以重金疏通,无奈守军早已顾不得恋财。”
裴砚舟闻言不语,神色幽深,目光缓缓移至轿角。只见沈云棠蜷身而坐,一手拢发,神情警觉如猫。
他唇角忽牵,冷冷一笑,猛然俯身逼近,气息似冰,寒意彻骨。
“听清楚了。”他声音低沉,字如敲铁,狠辣无比,“若本世子今夜不得出关,他日尸骨沉江之前,必先将你——抽筋剥骨,刮肉饲犬。”
帘外又起喧哗,似有铁骑奔来。沈云棠不惧其言,沉默不语,轻掀车帘窥探——只见那被重兵封锁的关口一隅,数辆高背长车整齐列队,旗帜猎猎,其上纹章异国无疑。前方有通文交接,护兵列阵严整,竟顺利放行而去。
她眸光一凝,心思电转。
——兵变乃内政事,诸国通商若遭波及,势必激起外患。若再拦异国商队,恐引诸国不满,此时便是乱臣亦不敢妄为。
“系统。”她垂眸低唤,神色镇定。
【在。】
“查今夜尚在中原通关之商队,凡三日内预出境者,无论水陆,一一罗列。要时间、路线、属国、通关口岸及相关朝贡恩例。”
光屏应声而现,唯她可见,一列列讯息浮于眼前。她神色凝定,目光飞掠如梭。
“否,路远;否,未至关前……这个,西蜀偏道,绕得太远……”
火光渐烈,周遭愈乱,她蹙眉筛选,终择三途:
【西楚皇商:明日辰时,自东川口北渡,陆路出境,船队后日启程。现距三百里。】
【北越郡遣使:今夜子时,自黄河渡口出境,乃朝贡正使,唯官员可通,随从寥寥。】
【南黎国第三皇商队:今夜寅时,自定海关水路出境,循海道归国。现距二十里,尚在清点货物。】
沈云棠屏息凝思。
“西楚太远,赶不及辰时封关;北越为朝使,戒备森严,贸然混入,极易引疑......”
她目光定在最后一行。
“漓水渡口,南黎皇商,三刻后起航,押船者为黎国君弟,文牒齐备。其与中原历有互市恩例,通海关隶于商部,素以宽绰著称。此行走水路,避陆军封锁,又不违诏令。”
系统提示:【通关概率:六成】
她唇角轻扬,淡然一笑:“就赌此一局。”
帘中男子仍坐如岳,沈云棠抬眸望他,语气郑然。
“世子若信我,即刻前往漓水渡口,今夜尚有一线生机。我知有异国商队停舟于彼,彼通水道,自持令牒,一旦入船,便属他国人马。关兵不敢阻拦,船一启航,便驶入海道,兵马难追。”
裴砚舟眼中寒光流转,唇边似笑非笑:“孤一身性命,就凭你一言,便可相托?”
“便试试看。”她声音不高,却沉稳如山,“你亦知诏令禁民不禁商,关兵顾忌的是毁我朝商信——若以军身强闯,反坏其名。你若坐困于此,便是枯鱼之肆;我亦无门可逃,今欲赴商队,需借你之力,自不会害你。你若不信,我等俱亡;若肯一试,尚可生机。”
轿外喧哗未歇,百姓啼哭,哀声动地,兵士高声喝骂,不时传来惨叫之音,火光映天,苍穹如血。
裴砚舟凝视良久,终展袖而起。
“孤便信你这一遭,但此轿如何突围?”
沈云棠略一凝思,忽解下肩上斗篷。此乃宫眷所着,式样华贵,极易识别。她揭帘一角,将锦袍举高,长风猎猎,衣袂翻飞,猛然抛掷轿外。
只听得一声惊呼:“那落逃的公主在此!”
乱兵哗然,纷纷扑来。
人流汹涌,争先恐后。原本死封的通路,因贼兵自乱阵脚,竟现一线生机。
“走!”裴砚舟厉声喝道。
轿撵如矢,破围而出,暗影飞身上前,与轿夫共操缰翻身。随行骑士踏风而去,马蹄如雨,奔腾如雷。夜色之中,轿撵狂驶,直向漓水口而去。
风如割面,刮得人面颊生疼。沈云棠坐于软轿之中,只觉衣衫单薄,寒意沁骨。
正欲曲膝避寒,忽地肩头一沉,一件乌锦斗篷掷入她怀中,尚余一缕清冷的男子气息。
她微怔,忙将斗篷裹紧,侧目一瞥,便见裴砚舟目光远眺,面无表情,冷声狠戾:
“莫死我轿内!”
沈云棠轻哼,垂眸掩帘,唇角勾起讥笑,心中却道:“这等狠话说得俐落,还当他已无人性可言。”
海风腥咸,岸边已近。晨曦未显,天光微曚,几道高大的影子浮现于海边码头。
栈道上停泊着七八艘大船,帆帐已扬,一面面异国旗帜猎猎作响。商人忙碌进出,押车之人催着卸货,一群穿异服之人正聚在一侧点算文牒。
系统在沈云棠耳边提示:【此为南黎国第三皇商船队,十里之内唯一通关船队,不足半刻即会启程。】
沈云棠急声:“就是他们。”
裴砚舟却面色一异,复杂的扫向身侧面色如纸的沈云棠。
暗影轻声低语,“南黎与本国素有嫌隙,欲求通行,恐难。”
果然,待其策马趋前,欲与对方言谈。未及三语,便被一声冷斥:
“北疆人?我南黎向来与贵国龃龉不断,岂肯引祸上身?”
暗影神色微变,只得返身禀报。
裴砚舟脸沉如水,冷冷瞥她一眼,语气愈发森然:“你莫非是在耍我?南黎素不与北疆相容,你还引我至此?若再耽搁片刻,我便当场剖你心脉,以血祭关魂。”
她懒懒一哂,生死时刻不欲与他争辩,只将裘衣一拢,翻身而下。
她身形纤弱,面白如雪,发鬟微斜,衣上血痕斑驳,又身披男子黑裘,突兀之中却透出几分从容镇定。
南黎商人原本面露冷色,对北疆护卫横眉冷对,见她一女子独自前来,不禁愕然,更讶于其狼狈之姿下仍有几分傲骨气度,一时竟无人出言阻拦。
沈云棠驻足三步之外,施礼启唇:
“小女子不属北疆一系,实乃中原人氏,今番因内乱波及,避祸至此。”
那领队冷眼一瞥,哼声未语。
她不疾不徐,再道:“我观尔等车船尚有空余,文牒已齐,只待封印。我等愿重金借道,并保证入海两日内不登岸、不妄言、不碍行踪。”
她顿了顿,清声再添一句:
“内乱不涉外交,尔等若拒之于门外,万一传出‘南黎国趁中原内乱拒绝人道之举’,怕是坏了贵国声誉。”
那人眉头一动,神色略缓,口气虽冷,终有一丝松动:“若仅是如此,天下难民岂不都来求我?”
沈云棠垂眸,低低一声:“……自然不止如此。”
她微微趋前,低声密语,只那领队听得分明。对方神情陡变,先是疑虑,后渐渐抚须沉思。
须臾,那南黎国领队沉声一呼,转头挥手道:
“备船!”
商队中人皆是一愣。只见那领队对沈云棠略一点头,抱拳道:“尔言在理,船下尚有空位,可借一程。”
沈云棠还礼一揖,不卑不亢:“多谢。”
遂回身招手,道:“可登船了。”
马队、侍卫、车撵随之而上,风中旌旗猎猎。浪拍船舷,海风扑面,日已东升。
待众人落座后,裴砚舟眸色森然,沉声问道:“你方才究竟与他言了什么?”
沈云棠轻靠船栏,正要启唇,忽觉脑中一震,气血翻涌,眼前一阵天旋地转。
原主本是体弱之躯又兼锦衣玉食养护,连日高热未歇,今宵奔逃动荡,又中寒入骨,方才心神稍安,自然天旋地转、气息不稳。
裴砚舟疾步上前,将她接住,眸光深沉如墨。
沈云棠喃喃低语:
“……你要信守诺言,带我……出关。”
话未说完,人已倦倦昏倒。
-
窗棂上嵌着层层冰花,风卷残雪,扑打着朱红雕栏,北疆世子府内,一室沉静如水。
苍白日光自高窗洒下,落在榻上一人身上,映得那女子面如霜雪,眉心紧蹙,恍若梦魇未醒。
榻畔坐一须发斑白的老医,正凝神把脉,神色略显凝重。
忽闻“咔哒”一声响,女子指尖微微颤动,继而睫羽轻颤,缓缓睁开双目。
“云姬醒了!”一旁身着白袄的婢女惊呼出声,衣袂翻飞间已奔出门外,声如穿林,“快去禀世子——云姬醒了!”
沈云棠自昏沉中悠悠转醒,只觉浑身酸软无力,胸臆间似有寒意游走,牵扯着脏腑之痛,呼吸皆滞。
入目是一顶素色帐幔垂垂而落,帐顶绣着回纹金线,四角缀着铜铃,随风轻响。屋中青灰胡毯铺地,墙上悬着几副北地皮毛与兽骨面具,凛然生寒。窗牖微启一线,遥见雪岭连绵,天地苍茫,万里无垠。
沈云棠轻吐一口气,心头微定:此地景象全非中原,想来已出关境。那裴砚舟竟未失信,如今她到底还是逃出那宫中腥风血雨,捡回一条命来。
“世子到——”
一声禀报方落,帘影微动,一阵寒气扑面而来。男人缓步而入,玄裘雪靴,身形挺拔,眉目冷峻,恍若雪原中走出的寒鸦。他目光淡淡地扫向榻上的沈云棠,唇角无波,随即开口:
“如何?”
老医垂首应道:“回世子,云姬自中原跋涉,水土不调,脉息浮弱,寒气入骨。若非世子途中救护,只怕人已魂归海上。此后尚需静养月余,方可稳固根本。”
男人颔首,转袖道:“都退下。”
众人低头应命,悄然退去。门扇轻掩,风声也随之止息,室中只余两人对坐,气息沉静。
沈云棠眨了眨眼,待看清来人面容,心头猛然一震:
“……裴砚舟?”
轿中乍静,一阵金铁交鸣之声蓦然传入帘内。侍卫暗影翻身上马,于轿外疾声禀报:“世子爷,不妙了。贼寇首领执有诏令——今夜封关,凡人等一律不得出入。属下试以重金疏通,无奈守军早已顾不得恋财。”
裴砚舟闻言不语,神色幽深,目光缓缓移至轿角。只见沈云棠蜷身而坐,一手拢发,神情警觉如猫。
他唇角忽牵,冷冷一笑,猛然俯身逼近,气息似冰,寒意彻骨。
“听清楚了。”他声音低沉,字如敲铁,狠辣无比,“若本世子今夜不得出关,他日尸骨沉江之前,必先将你——抽筋剥骨,刮肉饲犬。”
帘外又起喧哗,似有铁骑奔来。沈云棠不惧其言,沉默不语,轻掀车帘窥探——只见那被重兵封锁的关口一隅,数辆高背长车整齐列队,旗帜猎猎,其上纹章异国无疑。前方有通文交接,护兵列阵严整,竟顺利放行而去。
她眸光一凝,心思电转。
——兵变乃内政事,诸国通商若遭波及,势必激起外患。若再拦异国商队,恐引诸国不满,此时便是乱臣亦不敢妄为。
“系统。”她垂眸低唤,神色镇定。
【在。】
“查今夜尚在中原通关之商队,凡三日内预出境者,无论水陆,一一罗列。要时间、路线、属国、通关口岸及相关朝贡恩例。”
光屏应声而现,唯她可见,一列列讯息浮于眼前。她神色凝定,目光飞掠如梭。
“否,路远;否,未至关前……这个,西蜀偏道,绕得太远……”
火光渐烈,周遭愈乱,她蹙眉筛选,终择三途:
【西楚皇商:明日辰时,自东川口北渡,陆路出境,船队后日启程。现距三百里。】
【北越郡遣使:今夜子时,自黄河渡口出境,乃朝贡正使,唯官员可通,随从寥寥。】
【南黎国第三皇商队:今夜寅时,自定海关水路出境,循海道归国。现距二十里,尚在清点货物。】
沈云棠屏息凝思。
“西楚太远,赶不及辰时封关;北越为朝使,戒备森严,贸然混入,极易引疑......”
她目光定在最后一行。
“漓水渡口,南黎皇商,三刻后起航,押船者为黎国君弟,文牒齐备。其与中原历有互市恩例,通海关隶于商部,素以宽绰著称。此行走水路,避陆军封锁,又不违诏令。”
系统提示:【通关概率:六成】
她唇角轻扬,淡然一笑:“就赌此一局。”
帘中男子仍坐如岳,沈云棠抬眸望他,语气郑然。
“世子若信我,即刻前往漓水渡口,今夜尚有一线生机。我知有异国商队停舟于彼,彼通水道,自持令牒,一旦入船,便属他国人马。关兵不敢阻拦,船一启航,便驶入海道,兵马难追。”
裴砚舟眼中寒光流转,唇边似笑非笑:“孤一身性命,就凭你一言,便可相托?”
“便试试看。”她声音不高,却沉稳如山,“你亦知诏令禁民不禁商,关兵顾忌的是毁我朝商信——若以军身强闯,反坏其名。你若坐困于此,便是枯鱼之肆;我亦无门可逃,今欲赴商队,需借你之力,自不会害你。你若不信,我等俱亡;若肯一试,尚可生机。”
轿外喧哗未歇,百姓啼哭,哀声动地,兵士高声喝骂,不时传来惨叫之音,火光映天,苍穹如血。
裴砚舟凝视良久,终展袖而起。
“孤便信你这一遭,但此轿如何突围?”
沈云棠略一凝思,忽解下肩上斗篷。此乃宫眷所着,式样华贵,极易识别。她揭帘一角,将锦袍举高,长风猎猎,衣袂翻飞,猛然抛掷轿外。
只听得一声惊呼:“那落逃的公主在此!”
乱兵哗然,纷纷扑来。
人流汹涌,争先恐后。原本死封的通路,因贼兵自乱阵脚,竟现一线生机。
“走!”裴砚舟厉声喝道。
轿撵如矢,破围而出,暗影飞身上前,与轿夫共操缰翻身。随行骑士踏风而去,马蹄如雨,奔腾如雷。夜色之中,轿撵狂驶,直向漓水口而去。
风如割面,刮得人面颊生疼。沈云棠坐于软轿之中,只觉衣衫单薄,寒意沁骨。
正欲曲膝避寒,忽地肩头一沉,一件乌锦斗篷掷入她怀中,尚余一缕清冷的男子气息。
她微怔,忙将斗篷裹紧,侧目一瞥,便见裴砚舟目光远眺,面无表情,冷声狠戾:
“莫死我轿内!”
沈云棠轻哼,垂眸掩帘,唇角勾起讥笑,心中却道:“这等狠话说得俐落,还当他已无人性可言。”
海风腥咸,岸边已近。晨曦未显,天光微曚,几道高大的影子浮现于海边码头。
栈道上停泊着七八艘大船,帆帐已扬,一面面异国旗帜猎猎作响。商人忙碌进出,押车之人催着卸货,一群穿异服之人正聚在一侧点算文牒。
系统在沈云棠耳边提示:【此为南黎国第三皇商船队,十里之内唯一通关船队,不足半刻即会启程。】
沈云棠急声:“就是他们。”
裴砚舟却面色一异,复杂的扫向身侧面色如纸的沈云棠。
暗影轻声低语,“南黎与本国素有嫌隙,欲求通行,恐难。”
果然,待其策马趋前,欲与对方言谈。未及三语,便被一声冷斥:
“北疆人?我南黎向来与贵国龃龉不断,岂肯引祸上身?”
暗影神色微变,只得返身禀报。
裴砚舟脸沉如水,冷冷瞥她一眼,语气愈发森然:“你莫非是在耍我?南黎素不与北疆相容,你还引我至此?若再耽搁片刻,我便当场剖你心脉,以血祭关魂。”
她懒懒一哂,生死时刻不欲与他争辩,只将裘衣一拢,翻身而下。
她身形纤弱,面白如雪,发鬟微斜,衣上血痕斑驳,又身披男子黑裘,突兀之中却透出几分从容镇定。
南黎商人原本面露冷色,对北疆护卫横眉冷对,见她一女子独自前来,不禁愕然,更讶于其狼狈之姿下仍有几分傲骨气度,一时竟无人出言阻拦。
沈云棠驻足三步之外,施礼启唇:
“小女子不属北疆一系,实乃中原人氏,今番因内乱波及,避祸至此。”
那领队冷眼一瞥,哼声未语。
她不疾不徐,再道:“我观尔等车船尚有空余,文牒已齐,只待封印。我等愿重金借道,并保证入海两日内不登岸、不妄言、不碍行踪。”
她顿了顿,清声再添一句:
“内乱不涉外交,尔等若拒之于门外,万一传出‘南黎国趁中原内乱拒绝人道之举’,怕是坏了贵国声誉。”
那人眉头一动,神色略缓,口气虽冷,终有一丝松动:“若仅是如此,天下难民岂不都来求我?”
沈云棠垂眸,低低一声:“……自然不止如此。”
她微微趋前,低声密语,只那领队听得分明。对方神情陡变,先是疑虑,后渐渐抚须沉思。
须臾,那南黎国领队沉声一呼,转头挥手道:
“备船!”
商队中人皆是一愣。只见那领队对沈云棠略一点头,抱拳道:“尔言在理,船下尚有空位,可借一程。”
沈云棠还礼一揖,不卑不亢:“多谢。”
遂回身招手,道:“可登船了。”
马队、侍卫、车撵随之而上,风中旌旗猎猎。浪拍船舷,海风扑面,日已东升。
待众人落座后,裴砚舟眸色森然,沉声问道:“你方才究竟与他言了什么?”
沈云棠轻靠船栏,正要启唇,忽觉脑中一震,气血翻涌,眼前一阵天旋地转。
原主本是体弱之躯又兼锦衣玉食养护,连日高热未歇,今宵奔逃动荡,又中寒入骨,方才心神稍安,自然天旋地转、气息不稳。
裴砚舟疾步上前,将她接住,眸光深沉如墨。
沈云棠喃喃低语:
“……你要信守诺言,带我……出关。”
话未说完,人已倦倦昏倒。
-
窗棂上嵌着层层冰花,风卷残雪,扑打着朱红雕栏,北疆世子府内,一室沉静如水。
苍白日光自高窗洒下,落在榻上一人身上,映得那女子面如霜雪,眉心紧蹙,恍若梦魇未醒。
榻畔坐一须发斑白的老医,正凝神把脉,神色略显凝重。
忽闻“咔哒”一声响,女子指尖微微颤动,继而睫羽轻颤,缓缓睁开双目。
“云姬醒了!”一旁身着白袄的婢女惊呼出声,衣袂翻飞间已奔出门外,声如穿林,“快去禀世子——云姬醒了!”
沈云棠自昏沉中悠悠转醒,只觉浑身酸软无力,胸臆间似有寒意游走,牵扯着脏腑之痛,呼吸皆滞。
入目是一顶素色帐幔垂垂而落,帐顶绣着回纹金线,四角缀着铜铃,随风轻响。屋中青灰胡毯铺地,墙上悬着几副北地皮毛与兽骨面具,凛然生寒。窗牖微启一线,遥见雪岭连绵,天地苍茫,万里无垠。
沈云棠轻吐一口气,心头微定:此地景象全非中原,想来已出关境。那裴砚舟竟未失信,如今她到底还是逃出那宫中腥风血雨,捡回一条命来。
“世子到——”
一声禀报方落,帘影微动,一阵寒气扑面而来。男人缓步而入,玄裘雪靴,身形挺拔,眉目冷峻,恍若雪原中走出的寒鸦。他目光淡淡地扫向榻上的沈云棠,唇角无波,随即开口:
“如何?”
老医垂首应道:“回世子,云姬自中原跋涉,水土不调,脉息浮弱,寒气入骨。若非世子途中救护,只怕人已魂归海上。此后尚需静养月余,方可稳固根本。”
男人颔首,转袖道:“都退下。”
众人低头应命,悄然退去。门扇轻掩,风声也随之止息,室中只余两人对坐,气息沉静。
沈云棠眨了眨眼,待看清来人面容,心头猛然一震:
“……裴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