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筐里的东西给我!否则别怪我刀下无情!”
那人步步紧逼,举着的刀正一点点对准她的眉尖。慕谣从未遇见过歹徒,首次碰到,慌张得手脚发抖,节节后退,一不小心跌落在地。
可她却发现歹徒自己的手其实也在抖,语气急切,还时不时往身后看去,似乎是第一次劫持。
此时,系统的声音响起:“恭喜宿主,已成功找到大娘的儿子,完成任务。现为您领取奖励:加速的效率提高。请再接再厉。”
“啊?”慕谣反应过来,“这货居然是好大儿?”
她随手丢出一块墨条,正中好大儿怀中,“你要这个是吧?给你!”
墨条在他眼前滑落。几乎是同时,他丢掉小刀,飞扑去捡墨条,却被一道身影旋身而过踹开,滚落树下。
慕谣抬眼望去,赵忆霖与阿锦共同来到她身边,扶起她,为她拍去衣袂上的湿土。
阿锦押住好大儿,厉声道:“老实点!”
慕谣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听闻姑娘早已制好墨水,在下孤陋寡闻,也想拜见姑娘的手艺。不料姑娘进往山林,我担忧姑娘一人行山路不妥,便一同跟来,果然抓住这图谋不轨之徒。”
赵忆霖挡在慕谣身前,指着好大儿,厉声厉色道:“你今日所做之事,本官定会如实上报县令。”
可好大儿不顾自身束缚,目光一直在墨条上,向赵忆霖求饶道:“大人,小的知错了!小的只想要根墨条,绝无害人之心呀!大人,求您放我一马!”
“这话还是留给县令听吧。阿锦,把人带走。”阿锦快速绑好他,等候发落。
“且慢。”慕谣目不转睛盯着他,瘦瘦小小,弱不禁风,却特意多裹了几快布料,把白净的脸涂黑,扮起劫匪的模样,试图震慑住她。
虽很不想承认这就是孙大娘心心念念的好大儿,但慕谣觉得,得领回去见她一趟。
……
“大娘,我回来啦。”
“哎呀,姑娘回来啦。”
听到慕谣的声音,孙大娘即刻抬头,起身迎接她。而她的身后跟着昨夜那两位公子,甚至还押着一个人。
他越走近越熟悉。大娘定睛一看,这不是失踪了一夜的儿子吗!
她立刻奔上去抱住他,擦擦他身上的灰,反复查看,却发现他的脖颈上有道踢痕,连忙问道:“儿呀,你去哪了?你可知你这一走可吓死为娘了呀。还有这道痕,究竟是怎么回事?你都遇到了什么呀。”
她转身去拿布巾,为他擦去痕迹。可好大儿缄口不言,深深低着头,不敢直视她的双眼。其余三人同样闭口不谈,站在一旁看着他。
孙大娘在他心虚的神情中嗅到了一丝不对劲,连忙问发生了何事。
还是慕谣打破僵局:“实不相瞒,小女子托人买了墨条,本想前来赠予大娘。不料途中遭人劫持,是赵公子与阿锦救了我。正要押去官府的途中,有人认出了是令郎。我们这才将他带回来。”
孙大娘目瞪口呆,连忙问她说得究竟是不是事实。
好大儿不语,低头抿唇,反而证实了她的说辞。
孙大娘不敢置信,掩面哭泣,悲愤道:“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呀!”
她抄起一根木棍,对准好大儿的腿打,喝道:“孽子!我何时教你出去劫盗!你上的私塾全都喂给鸡了么!我含辛茹苦将你拉扯这么大,是为了看你半路出家当盗匪么!你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如何对得起你那死去的爹!”
她悲愤交加,含泪痛打,打得自己都快喘不上气来。好大儿一动不动跪在原地,心甘情愿挨打。
慕谣连忙扶起她,为她顺气,“好了大娘,何必大动肝火?令郎或许是有缘由的,再者我也没有受伤。若能迷途知返,改邪归正也是好事呀。”
孙大娘哭天喊地,引得好大儿爬到她跟前,拽着她的衣袂道:“娘,孩儿知错,孩儿再也不敢了。孩儿只是不愿成为您的负担,独自出门寻求机会而已。恰巧碰到有人说那位姑娘手里有墨条,一时鬼迷心窍,才出此下策。”
“孩儿知错,罪该万死,可孩儿真无害人之心呀,娘!”
“为了墨水就能忘本么?墨水难求你我心知肚明,可我不是也在筹钱么?你急于一时的功利,不曾想过会让自己前功尽弃么!”
两人抱头痛哭。
慕谣不忍再看,深深叹气,喊了好大儿一声,将原来那根墨条抛过去,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呐。你娘筹钱不易,为了你殚精竭虑。我再斥责你也是咄咄逼人,无济于事。你既已知错,只想拿到墨条,那如今该做的便是发奋图强,用功读书,不辜负你娘对你的期望。这样,你爹在天之灵也会欣慰。”
说罢,她向赵忆霖使了个眼色。
赵忆霖会意,道:“慕姑娘愿网开一面,本官便不予计较。只是下不为例!倘若再有此事发生,可不是跪着道歉这么简单了。”
好大儿向两人磕了好几个头,随即不断地安慰孙大娘。
临走前,慕谣将那块玉佩交与大娘,嘱咐道:“这是赵公子特意吩咐交给您的玉佩,切记要收好。还有大娘,多谢您这两天的收留,但有更重要的事情等待着我,我无法在此停留。但闲暇时刻我会回来看您的。”
“好。”大娘热泪盈眶,紧紧握住她的手,“姑娘,保重。”
……
回到赵府,慕谣把包好的墨条摊开,赵忆霖双眼放光,称赞道:“姑娘,制墨工序繁琐且冗长,你是如何在一天之内制成的?”
而慕谣摆摆手,道:“先别管这个了。赵公子,科考在即,墨水价格水涨船高,参差不齐。小女子想将这些墨以低价卖出,让更多人买得起墨水。还请公子能助我一臂之力。”
赵忆霖本对她的想法十分赞同。可定睛一看是徽墨,他面露惊恐之色,道:“姑娘大志,在下望尘莫及。可不曾想姑娘制的竟是徽墨。你可知这徽墨千金难求,只在皇室贵族之间流通。若要在市集上贱卖,在下恐怕是不能如姑娘所愿了。”
最后一句,他小声嘀咕道:“这女子高深莫测,我得赶快向父皇禀报才是。”
可慕谣耸耸肩,道:“我自知徽墨珍贵,因此才想让徽墨流传更广。再者,墨铺里的墨水良莠不齐,把劣质墨以高价卖出。镇上的百姓都难以招架,更何况是山村里的呢。”
“倘若我能将墨水价格调下来,让大家都能用上墨,甚至是上等的徽墨,岂不是既为百姓积福,又能挖掘更多才子吗?一举两得。”
听完,赵忆霖若有所思,道:“姑娘所言极是。不过这徽墨不可现卖,得伪装成一般墨水才可售出。否则,一旦被发现,你我都会有牢狱之灾。”
“放心吧。”慕谣朝他点头,“我自有分寸。”
点头答应完慕谣的请求,赵忆霖转身便叫来飞鸽传书,密切关注慕谣的动向。
第二天,慕谣搭起摊子,特地选在上次欺辱她的那家墨庄对角。她打算先在这里试点,如果效果好便进往山村。
她提前将在院内写好的字画摆在外头,并备上试用墨,明码标价,用大甩卖的方式吸引来往的路人。
很快,她的摊前就来人了。两位书生瞧见价格上低至三文钱的墨块,将信将疑地问她这墨是否真的如她所说,三文钱即可买下。
慕谣道:“两位公子若不信,这里有可供试用的墨水,一试便知。”
两人相视一眼,尝试在纸上写字。不料这墨顺滑流畅,光泽剔透,还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松香味,令人心旷神怡。
书生见慕谣所言不假,即刻买下了所需的墨块,心满意足地离开,还与同窗们分享了慕谣的摊子。
这一说传千里,她的摊前顿时围来一堆人,大家纷纷好奇这位卖墨的姑娘究竟是何方神圣,能把一两钱才能买到的墨条贬到三文钱。
而最先尝试的几人写完字后,拍手叫好,纷纷购下这上乘墨条。后面的人受其影响,蠢蠢欲动,忽而几下把摊子清空。没买到的百姓们垂头丧气,而慕谣表示明日定会拿出更多的墨条供大家购买。
翌日,慕谣准时出现在那个摊位上。而等待的人比她想得还要多,甚者已经有人蹲点了。
她哭笑不得,“在古代买东西也这么卷吗?”
这次的墨条更多也更为精美,前来购买的百姓大饱笔福,再次将摊子一扫而空,惹得慕谣心花怒放,回摊的路上一路高歌,对过路人都亲切问好。
唯独对面的墨庄掌柜对她恨之入骨,恨不得碎尸万段。她把客人都吸过来了,那边是门庭若市,自己这里却是门可罗雀。
一连几天皆如此,掌柜恶狠狠瞪着她,升起一个念头。
两日后,当官兵驱散开人群,长驱直入慕谣摊前,她还是懵懂的。忽然,为首的官兵收走墨条,踢翻摊子,连她本人都被带回官府。
“我靠,发生了啥呀?”慕谣召出系统,“统子,这是咋了?我被举报了?”
“是的,宿主,由于您过于高调,引来对面不悦,因此他举报了您的墨条来路不明,可能会引来风险。若要逃生,系统可加快您逃跑的速度。”
“不用,我倒要看看这奸商如何搞事。”
官兵闻了一番墨条。确定是徽墨后,县令一怒之下将墨条砸到慕谣身前,喝道:“大胆刁民,还不跪下!”
县令语气一出,慕谣吓得大气不敢出,乖乖跪下,小声道:“不是哥们,小声点嘛,吓死人了。”
说罢,他又道:“昨日,吾听闻有人在市集贱卖墨条,扰乱秩序。今日一看,果真有人从中作梗。不过倘若你卖的是普通墨条倒也罢了,可你卖的是徽墨!徽墨何等珍贵,岂容你一介民间女子可贱卖的!”
“你还有何话可说!”
慕谣快速转动眼珠,想到可以把赵忆霖搬出来挡枪,道:“臣女是依大理寺少卿之子赵忆霖赵大人之托为百姓排忧解难。科考在即,书生们因墨条发难。而墨条价格参差不齐,过于昂贵。因此,赵大人派我以另种方式为百姓们发放墨条,绝无扰乱之意!”
“哼,胡言乱语,好一个信口雌黄的丫头。五皇子的名讳也是你能直呼的!甚至为了圆谎,编造出他是大理寺少卿之子的说辞!你不仅私自研制徽墨,大张旗鼓贱卖,还对皇室不敬。来人,即刻押入大牢,等候听令!”
“诶!”慕遥慌了,“什么五皇子,他不是大理寺吗!”
正当他要发牌之际,门外传来中气十足的声音:“我看谁敢!”
慕谣抬眼望去,赵忆霖飒飒走向县令,径直走到位子上。身后的阿锦把县令挤到一旁,十分不悦。
县令退到一旁,悻悻道:“王……王爷,您大驾光临,吾有失远迎,请恕罪。”
赵忆霖摆手,道:“无妨。方才本王听闻你要将这位姑娘打进大牢。怎么,你如今如此胆大包天,连本王的人都敢动了?”
“我去,他还真是皇子啊。”慕谣悄悄抬眼瞅了一瞬,“我这什么运气,居然能抱上大腿。”
县令急得跪下磕头道:“臣绝无此心!臣有眼不识泰山,不知这位姑娘是您手下的人,误判了这位姑娘。还请王爷降罪!”
赵一霖道:“你是该好好擦亮双眼了。若本王不南下巡游,还不知该地的墨条坐地起价,被哄抬了不少。你身为县令,不去整治这不良之风,反而诬陷作为制墨奇才的慕谣姑娘。我朝良墨本就稀缺,而慕谣姑娘为百姓们送上宝贵之墨,竟被你如此颠倒黑白。你真是太令本王失望了。”
县令听得更为惶恐,一点大气不敢出。
随后,赵一霖道:“即日起,撤销你的县令职位。本王要好好正这不良之风!”
“谢王爷……”县令悔恨不已,跪地痛哭,久久不起。
解决完事件后,赵忆霖将慕谣送回王府。途中,两人一直沉默不语。
直到下了马车,慕谣才怀着紧张的心,道:“多谢王爷相救。小女子不知王爷身份,这段时日多有冒犯,还请王爷见谅。”
他轻笑,道:“无妨。”
“只是,小女子不明白,明是死罪,王爷为何要帮我?”
那人步步紧逼,举着的刀正一点点对准她的眉尖。慕谣从未遇见过歹徒,首次碰到,慌张得手脚发抖,节节后退,一不小心跌落在地。
可她却发现歹徒自己的手其实也在抖,语气急切,还时不时往身后看去,似乎是第一次劫持。
此时,系统的声音响起:“恭喜宿主,已成功找到大娘的儿子,完成任务。现为您领取奖励:加速的效率提高。请再接再厉。”
“啊?”慕谣反应过来,“这货居然是好大儿?”
她随手丢出一块墨条,正中好大儿怀中,“你要这个是吧?给你!”
墨条在他眼前滑落。几乎是同时,他丢掉小刀,飞扑去捡墨条,却被一道身影旋身而过踹开,滚落树下。
慕谣抬眼望去,赵忆霖与阿锦共同来到她身边,扶起她,为她拍去衣袂上的湿土。
阿锦押住好大儿,厉声道:“老实点!”
慕谣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听闻姑娘早已制好墨水,在下孤陋寡闻,也想拜见姑娘的手艺。不料姑娘进往山林,我担忧姑娘一人行山路不妥,便一同跟来,果然抓住这图谋不轨之徒。”
赵忆霖挡在慕谣身前,指着好大儿,厉声厉色道:“你今日所做之事,本官定会如实上报县令。”
可好大儿不顾自身束缚,目光一直在墨条上,向赵忆霖求饶道:“大人,小的知错了!小的只想要根墨条,绝无害人之心呀!大人,求您放我一马!”
“这话还是留给县令听吧。阿锦,把人带走。”阿锦快速绑好他,等候发落。
“且慢。”慕谣目不转睛盯着他,瘦瘦小小,弱不禁风,却特意多裹了几快布料,把白净的脸涂黑,扮起劫匪的模样,试图震慑住她。
虽很不想承认这就是孙大娘心心念念的好大儿,但慕谣觉得,得领回去见她一趟。
……
“大娘,我回来啦。”
“哎呀,姑娘回来啦。”
听到慕谣的声音,孙大娘即刻抬头,起身迎接她。而她的身后跟着昨夜那两位公子,甚至还押着一个人。
他越走近越熟悉。大娘定睛一看,这不是失踪了一夜的儿子吗!
她立刻奔上去抱住他,擦擦他身上的灰,反复查看,却发现他的脖颈上有道踢痕,连忙问道:“儿呀,你去哪了?你可知你这一走可吓死为娘了呀。还有这道痕,究竟是怎么回事?你都遇到了什么呀。”
她转身去拿布巾,为他擦去痕迹。可好大儿缄口不言,深深低着头,不敢直视她的双眼。其余三人同样闭口不谈,站在一旁看着他。
孙大娘在他心虚的神情中嗅到了一丝不对劲,连忙问发生了何事。
还是慕谣打破僵局:“实不相瞒,小女子托人买了墨条,本想前来赠予大娘。不料途中遭人劫持,是赵公子与阿锦救了我。正要押去官府的途中,有人认出了是令郎。我们这才将他带回来。”
孙大娘目瞪口呆,连忙问她说得究竟是不是事实。
好大儿不语,低头抿唇,反而证实了她的说辞。
孙大娘不敢置信,掩面哭泣,悲愤道:“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呀!”
她抄起一根木棍,对准好大儿的腿打,喝道:“孽子!我何时教你出去劫盗!你上的私塾全都喂给鸡了么!我含辛茹苦将你拉扯这么大,是为了看你半路出家当盗匪么!你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如何对得起你那死去的爹!”
她悲愤交加,含泪痛打,打得自己都快喘不上气来。好大儿一动不动跪在原地,心甘情愿挨打。
慕谣连忙扶起她,为她顺气,“好了大娘,何必大动肝火?令郎或许是有缘由的,再者我也没有受伤。若能迷途知返,改邪归正也是好事呀。”
孙大娘哭天喊地,引得好大儿爬到她跟前,拽着她的衣袂道:“娘,孩儿知错,孩儿再也不敢了。孩儿只是不愿成为您的负担,独自出门寻求机会而已。恰巧碰到有人说那位姑娘手里有墨条,一时鬼迷心窍,才出此下策。”
“孩儿知错,罪该万死,可孩儿真无害人之心呀,娘!”
“为了墨水就能忘本么?墨水难求你我心知肚明,可我不是也在筹钱么?你急于一时的功利,不曾想过会让自己前功尽弃么!”
两人抱头痛哭。
慕谣不忍再看,深深叹气,喊了好大儿一声,将原来那根墨条抛过去,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呐。你娘筹钱不易,为了你殚精竭虑。我再斥责你也是咄咄逼人,无济于事。你既已知错,只想拿到墨条,那如今该做的便是发奋图强,用功读书,不辜负你娘对你的期望。这样,你爹在天之灵也会欣慰。”
说罢,她向赵忆霖使了个眼色。
赵忆霖会意,道:“慕姑娘愿网开一面,本官便不予计较。只是下不为例!倘若再有此事发生,可不是跪着道歉这么简单了。”
好大儿向两人磕了好几个头,随即不断地安慰孙大娘。
临走前,慕谣将那块玉佩交与大娘,嘱咐道:“这是赵公子特意吩咐交给您的玉佩,切记要收好。还有大娘,多谢您这两天的收留,但有更重要的事情等待着我,我无法在此停留。但闲暇时刻我会回来看您的。”
“好。”大娘热泪盈眶,紧紧握住她的手,“姑娘,保重。”
……
回到赵府,慕谣把包好的墨条摊开,赵忆霖双眼放光,称赞道:“姑娘,制墨工序繁琐且冗长,你是如何在一天之内制成的?”
而慕谣摆摆手,道:“先别管这个了。赵公子,科考在即,墨水价格水涨船高,参差不齐。小女子想将这些墨以低价卖出,让更多人买得起墨水。还请公子能助我一臂之力。”
赵忆霖本对她的想法十分赞同。可定睛一看是徽墨,他面露惊恐之色,道:“姑娘大志,在下望尘莫及。可不曾想姑娘制的竟是徽墨。你可知这徽墨千金难求,只在皇室贵族之间流通。若要在市集上贱卖,在下恐怕是不能如姑娘所愿了。”
最后一句,他小声嘀咕道:“这女子高深莫测,我得赶快向父皇禀报才是。”
可慕谣耸耸肩,道:“我自知徽墨珍贵,因此才想让徽墨流传更广。再者,墨铺里的墨水良莠不齐,把劣质墨以高价卖出。镇上的百姓都难以招架,更何况是山村里的呢。”
“倘若我能将墨水价格调下来,让大家都能用上墨,甚至是上等的徽墨,岂不是既为百姓积福,又能挖掘更多才子吗?一举两得。”
听完,赵忆霖若有所思,道:“姑娘所言极是。不过这徽墨不可现卖,得伪装成一般墨水才可售出。否则,一旦被发现,你我都会有牢狱之灾。”
“放心吧。”慕谣朝他点头,“我自有分寸。”
点头答应完慕谣的请求,赵忆霖转身便叫来飞鸽传书,密切关注慕谣的动向。
第二天,慕谣搭起摊子,特地选在上次欺辱她的那家墨庄对角。她打算先在这里试点,如果效果好便进往山村。
她提前将在院内写好的字画摆在外头,并备上试用墨,明码标价,用大甩卖的方式吸引来往的路人。
很快,她的摊前就来人了。两位书生瞧见价格上低至三文钱的墨块,将信将疑地问她这墨是否真的如她所说,三文钱即可买下。
慕谣道:“两位公子若不信,这里有可供试用的墨水,一试便知。”
两人相视一眼,尝试在纸上写字。不料这墨顺滑流畅,光泽剔透,还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松香味,令人心旷神怡。
书生见慕谣所言不假,即刻买下了所需的墨块,心满意足地离开,还与同窗们分享了慕谣的摊子。
这一说传千里,她的摊前顿时围来一堆人,大家纷纷好奇这位卖墨的姑娘究竟是何方神圣,能把一两钱才能买到的墨条贬到三文钱。
而最先尝试的几人写完字后,拍手叫好,纷纷购下这上乘墨条。后面的人受其影响,蠢蠢欲动,忽而几下把摊子清空。没买到的百姓们垂头丧气,而慕谣表示明日定会拿出更多的墨条供大家购买。
翌日,慕谣准时出现在那个摊位上。而等待的人比她想得还要多,甚者已经有人蹲点了。
她哭笑不得,“在古代买东西也这么卷吗?”
这次的墨条更多也更为精美,前来购买的百姓大饱笔福,再次将摊子一扫而空,惹得慕谣心花怒放,回摊的路上一路高歌,对过路人都亲切问好。
唯独对面的墨庄掌柜对她恨之入骨,恨不得碎尸万段。她把客人都吸过来了,那边是门庭若市,自己这里却是门可罗雀。
一连几天皆如此,掌柜恶狠狠瞪着她,升起一个念头。
两日后,当官兵驱散开人群,长驱直入慕谣摊前,她还是懵懂的。忽然,为首的官兵收走墨条,踢翻摊子,连她本人都被带回官府。
“我靠,发生了啥呀?”慕谣召出系统,“统子,这是咋了?我被举报了?”
“是的,宿主,由于您过于高调,引来对面不悦,因此他举报了您的墨条来路不明,可能会引来风险。若要逃生,系统可加快您逃跑的速度。”
“不用,我倒要看看这奸商如何搞事。”
官兵闻了一番墨条。确定是徽墨后,县令一怒之下将墨条砸到慕谣身前,喝道:“大胆刁民,还不跪下!”
县令语气一出,慕谣吓得大气不敢出,乖乖跪下,小声道:“不是哥们,小声点嘛,吓死人了。”
说罢,他又道:“昨日,吾听闻有人在市集贱卖墨条,扰乱秩序。今日一看,果真有人从中作梗。不过倘若你卖的是普通墨条倒也罢了,可你卖的是徽墨!徽墨何等珍贵,岂容你一介民间女子可贱卖的!”
“你还有何话可说!”
慕谣快速转动眼珠,想到可以把赵忆霖搬出来挡枪,道:“臣女是依大理寺少卿之子赵忆霖赵大人之托为百姓排忧解难。科考在即,书生们因墨条发难。而墨条价格参差不齐,过于昂贵。因此,赵大人派我以另种方式为百姓们发放墨条,绝无扰乱之意!”
“哼,胡言乱语,好一个信口雌黄的丫头。五皇子的名讳也是你能直呼的!甚至为了圆谎,编造出他是大理寺少卿之子的说辞!你不仅私自研制徽墨,大张旗鼓贱卖,还对皇室不敬。来人,即刻押入大牢,等候听令!”
“诶!”慕遥慌了,“什么五皇子,他不是大理寺吗!”
正当他要发牌之际,门外传来中气十足的声音:“我看谁敢!”
慕谣抬眼望去,赵忆霖飒飒走向县令,径直走到位子上。身后的阿锦把县令挤到一旁,十分不悦。
县令退到一旁,悻悻道:“王……王爷,您大驾光临,吾有失远迎,请恕罪。”
赵忆霖摆手,道:“无妨。方才本王听闻你要将这位姑娘打进大牢。怎么,你如今如此胆大包天,连本王的人都敢动了?”
“我去,他还真是皇子啊。”慕谣悄悄抬眼瞅了一瞬,“我这什么运气,居然能抱上大腿。”
县令急得跪下磕头道:“臣绝无此心!臣有眼不识泰山,不知这位姑娘是您手下的人,误判了这位姑娘。还请王爷降罪!”
赵一霖道:“你是该好好擦亮双眼了。若本王不南下巡游,还不知该地的墨条坐地起价,被哄抬了不少。你身为县令,不去整治这不良之风,反而诬陷作为制墨奇才的慕谣姑娘。我朝良墨本就稀缺,而慕谣姑娘为百姓们送上宝贵之墨,竟被你如此颠倒黑白。你真是太令本王失望了。”
县令听得更为惶恐,一点大气不敢出。
随后,赵一霖道:“即日起,撤销你的县令职位。本王要好好正这不良之风!”
“谢王爷……”县令悔恨不已,跪地痛哭,久久不起。
解决完事件后,赵忆霖将慕谣送回王府。途中,两人一直沉默不语。
直到下了马车,慕谣才怀着紧张的心,道:“多谢王爷相救。小女子不知王爷身份,这段时日多有冒犯,还请王爷见谅。”
他轻笑,道:“无妨。”
“只是,小女子不明白,明是死罪,王爷为何要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