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风徐徐,揉了揉有些微微泛肿的眼,沈知意莲步轻至膳堂。
“殿下,用完早膳,可有闲暇?”沈知意主动为对面的人舀了碗甜粥。
“嗯,王妃是有事相商?”王砚接过瓷碗,眼眸一弯,唇角牵起。
“那早膳过后在西厅候着殿下。”沈知意三下五除二扫净了碗,“殿下慢慢吃。”辞方脱口,人已经出了门。
饭桌上,王砚看着背影不觉地笑了出来。
这头。
“素儿,素儿。”沈知意在后院四处找着。
闻见呼声,素儿将手里的木盆搁到一旁:“小姐我在这儿。”
沈知意快步走到她身边,二人站在院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聊了起来。
沈知意低声说:“昨夜我想了小半宿,还是决定当面问一问。”
“小姐打算问什么?”素儿一时之间并未想到昨夜之事。
“就是......就是昨夜我猜测是王砚在背后帮我,但不知他为何帮我。”话音方落,耳尖已染桃色。
素儿捏了捏衣角,不知该说些什么,两人就此默言。
“若是王爷有心与小姐你呢?”素儿瞟了一眼面前的人儿。
“我......我也不知,我未有过男女之情,不知当如何处置。”沈知意支支吾吾的答道。
“那小姐对王爷可有半点心意?”素儿凑近问道。
沈知意静了下来,仔细回想着。
虽是名义夫妻,但论心而迹,这王砚待她不薄,除却夫妻之事,其他可谓关怀备至,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好丈夫。
但后宫厮杀之下存活的皇子会如此单纯?沈知意不敢妄下论断。
“没有,我心里唯有母亲之事,只有爬的更高才能在宰割之时,有所反击。”沈知意敛起方才的娇涩。
素儿轻叹,没再多言。
......
沈知意到西厅时,王砚已候在厅内。
看着坐在凳上之人悠闲品茗,沈知意愈发慌乱。
“殿下何时到的这西厅,等了许久吧。”沈知意磨磨蹭蹭的找了一个临近的椅子坐下。
“既是王妃,便不碍事。”王砚润泽的眼眸微微抬起,与沈知意对视。
这一看,沈知意更是慌张,原本坐定的身体也禁不住开始轻颤起来,膝上纤指不停的绞着衣裙。
“王妃不是有事相商?”王砚一句话把沈知意拉回了现实。
沈知意抬眼看了看面前的男人,内心纠结万分:“殿下,我想确定一件事。”
话出,王砚眼底几不可察地闪过一丝柔光,须臾,温声道:“王妃只管问便是。”
沈知意身体正了正,“那个卖花的姑娘和你有联系?”
王砚装的无辜:“我可没联系别的姑娘。”
沈知意见状又问:“你早知那杨氏铺子的少东家那夜会出现在聚宝坊,所以特意带我前去,是不是?”
王砚笑而不语。
沈知意站起身来:“我寻药无果后,与你提了半句,次日便引我去那热闹地界,遇见了卖花女郎,偏生那女郎箩筐里就有我觅的哑萝,末了又指引我去城外铺子。”
她步步靠近:“从城外铺子空手而归,当夜又诓我去那钱庄,偏又赶上钱庄东家家中急事,叫你替为代送,又偏巧那铺子掌柜的浪荡之子在此,正为赌债闹得凶,被我撞个正着,给我可乘之机。”
“就连在那铺子掌柜要还银钱时,你也不痛不痒的抢先半步作势,唱白脸,让那掌柜犯难,再由我唱红脸收场,掌柜的乘了我天大的恩情,自然愿意将名单告知与我。”
“之前我明面拒绝过你一次,所以你改换暗中协助,对吧。”
这一句,沈知意已然是肯定的语气。
辞方落,沈知意不觉间已经站至王砚面前。
面对戳穿询问,面前的男人倒是没有一丝无措,靠在椅背上,轻挑眉宇:
“若非王妃持恒守静,等到晌午怎会遇见卖花女,王妃蕙质兰心救了那赌徒,才有老掌柜的承恩。”
“这都是王妃的功劳,至于我......”
说着王砚站起身来,高大的身影拢住了面前的人,显得她格外娇小。
王砚那张俊俏的脸逐渐贴近,沈知意盯着他的眼睛,踉跄着后退几步:“我......我还有件私事要问。”
面前的男人闻言停了下来,站直了身子:“请讲。”
沈知意一溜烟逃离原地,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站定下来。
“你为何要帮我?”沈知意说出此问时,心脏不自觉重重跳了几下。
王砚顿了顿,脸上随即浮现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意:“夫妻之间何为帮?”
“你你你......你该不是对我抱有非分之想?”沈知意双手抱臂,试探性的轻声问着。
“既已过门,那王妃今夜......”王砚嘴角噙笑,抬眼看向沈知意。
刚平稳的心瞬间再次扑通跳起,“知道了,殿下,是妾身愚笨了,妾身先行告退。”
辞方脱口,沈知意就快步离开了。
王砚再次坐了回去,低头转着扳指。
一路小跑着回了厢房,素儿看着自家小姐脸上红白交叠,嘴里还喘着粗气。
“是王爷说什么了吗?”素儿上前关心道。
沈知意一屁股坐到木凳上,拿起盘中的糕点就往嘴里送:“幸好我跑得快。”
素儿在一旁听的云里雾里。
“他刚刚竟然想和我圆房!”
素儿瞪大了眼睛。
“他对着我说:‘既然已经过了门,那今夜就......’这是什么意思?不就是要同房共枕的意思吗。”说着说着沈知意就涨红了脸。
素儿递来一盏茶水:“先喝点水,既然明白王爷心思,小姐无意,当下先想想对策。”
听着素儿的话,沈知意缓和了许多,但心脏不知为何还是在砰砰乱撞,怎么控制都停不下来。
“我我......我自是无意,不论......不论他待我如何,我坚守本心方可。”沈知意喝完茶水将杯子放置一边。
暮色漾开,窗外的赤霞一寸寸染上墨迹,天边残阳敛尽最后一丝金辉,巷子远处传来打更人的提醒声。
素儿伺候着沈知意准备就寝,“小姐把这玉镯子褪下吧,歇息时难免会硌着手。”
沈知意低头望着腕上的玉镯,眸中闪烁着说不清的愁与悲:“不用,这镯子我带着安心。”
子时三刻,沈知意猛然惊醒,起身拿过衣桁上挂着的藕色披风,还未来得及披上就提着裙身往耳房奔。
“素儿,素儿。”沈知意将窗扇推开半掌宽,贴着缝隙,左右瞟着,压着嗓子朝里面轻唤。
靠着左侧的深色被褥动了动,还在睡着的素儿在梦里好像听见有人在唤自己的名字,声音还很像是自家小姐,于是忙不迭的回道:“小姐,我在。”
此话既出,陡然惊醒,三更天露重,小姐怎么会特意来下人住的地方寻自己,一定是出了什么事情,得赶快去看看。
刚还半梦半醒的素儿慌忙套上棉衣,绣鞋都未穿妥就急匆匆的跑了出来。
一出门见自家小姐穿着件雪白中衣,手里拿着披风,单薄无比的站在窗前,脸颊和鼻尖冻得如同抹了胭脂。
“小姐快些披上!”言语间素儿伸手拿过沈知意手里的披风,将沈知意裹的严实实的。
“没事,没事,你先进屋把衣服穿好,哝,鞋子也还穿的歪扭呢。”素儿听罢照做,不一会就从耳房里轻手轻脚的出来了。
沈知意四下瞅了瞅,确定隔墙无耳后拉着素儿一路回了自己的房间。
“小姐,发生什么事了?”素儿跟在身后小声问着。
吱呀一声,门扉被轻声阖上,窗户也被紧紧的关了起来。
“小姐,我们是要做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吗?”素儿喉间发紧,有些揣揣不安。
沈知意拉着她坐到床榻边:“你还记得翠儿吗?”
素儿点点头:“记得,是夫人的贴身丫鬟。”
沈知意闻言继续道:“出嫁之时,我曾同母亲言说,若是府中那母女对她仍有欺凌便叫翠儿来知会我,可是直至母亲亡故都未曾收到过翠儿的音信,这很奇怪。”
“那日去沈府,在母亲灵前跪拜时见的全是生面孔,离开时,我特意从西偏院子绕路出来,院子里空空如也,原本的下人在府中竟如同全部消失了一般,不见一人踪迹。”
“前些时日,我盯着沈府进进出出的丫鬟婆子,也始终不见翠儿身影。”
窗外狂风呼起,枝条狠狠地抽打着紧闭的窗,素儿觉着有些骇人,小心翼翼回着:“小姐莫不是觉着......”
沈知意摇了摇头,“生死尚且不知,翠儿是母亲的贴身丫鬟,定是瞧见了什么不该瞧见的东西,或许找到她,我们就能知道一些实情。”
素儿:“那小姐准备怎么找?”
沈知意起身往旁边的人这边靠了靠,“明天我们去一趟沈府,到时我支开杨氏母女二人,你趁机去府里搜罗一圈......”
更漏不知坠到几时,两团人影仍映在白墙之上,偶尔传出几声哈欠。
“殿下,用完早膳,可有闲暇?”沈知意主动为对面的人舀了碗甜粥。
“嗯,王妃是有事相商?”王砚接过瓷碗,眼眸一弯,唇角牵起。
“那早膳过后在西厅候着殿下。”沈知意三下五除二扫净了碗,“殿下慢慢吃。”辞方脱口,人已经出了门。
饭桌上,王砚看着背影不觉地笑了出来。
这头。
“素儿,素儿。”沈知意在后院四处找着。
闻见呼声,素儿将手里的木盆搁到一旁:“小姐我在这儿。”
沈知意快步走到她身边,二人站在院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聊了起来。
沈知意低声说:“昨夜我想了小半宿,还是决定当面问一问。”
“小姐打算问什么?”素儿一时之间并未想到昨夜之事。
“就是......就是昨夜我猜测是王砚在背后帮我,但不知他为何帮我。”话音方落,耳尖已染桃色。
素儿捏了捏衣角,不知该说些什么,两人就此默言。
“若是王爷有心与小姐你呢?”素儿瞟了一眼面前的人儿。
“我......我也不知,我未有过男女之情,不知当如何处置。”沈知意支支吾吾的答道。
“那小姐对王爷可有半点心意?”素儿凑近问道。
沈知意静了下来,仔细回想着。
虽是名义夫妻,但论心而迹,这王砚待她不薄,除却夫妻之事,其他可谓关怀备至,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好丈夫。
但后宫厮杀之下存活的皇子会如此单纯?沈知意不敢妄下论断。
“没有,我心里唯有母亲之事,只有爬的更高才能在宰割之时,有所反击。”沈知意敛起方才的娇涩。
素儿轻叹,没再多言。
......
沈知意到西厅时,王砚已候在厅内。
看着坐在凳上之人悠闲品茗,沈知意愈发慌乱。
“殿下何时到的这西厅,等了许久吧。”沈知意磨磨蹭蹭的找了一个临近的椅子坐下。
“既是王妃,便不碍事。”王砚润泽的眼眸微微抬起,与沈知意对视。
这一看,沈知意更是慌张,原本坐定的身体也禁不住开始轻颤起来,膝上纤指不停的绞着衣裙。
“王妃不是有事相商?”王砚一句话把沈知意拉回了现实。
沈知意抬眼看了看面前的男人,内心纠结万分:“殿下,我想确定一件事。”
话出,王砚眼底几不可察地闪过一丝柔光,须臾,温声道:“王妃只管问便是。”
沈知意身体正了正,“那个卖花的姑娘和你有联系?”
王砚装的无辜:“我可没联系别的姑娘。”
沈知意见状又问:“你早知那杨氏铺子的少东家那夜会出现在聚宝坊,所以特意带我前去,是不是?”
王砚笑而不语。
沈知意站起身来:“我寻药无果后,与你提了半句,次日便引我去那热闹地界,遇见了卖花女郎,偏生那女郎箩筐里就有我觅的哑萝,末了又指引我去城外铺子。”
她步步靠近:“从城外铺子空手而归,当夜又诓我去那钱庄,偏又赶上钱庄东家家中急事,叫你替为代送,又偏巧那铺子掌柜的浪荡之子在此,正为赌债闹得凶,被我撞个正着,给我可乘之机。”
“就连在那铺子掌柜要还银钱时,你也不痛不痒的抢先半步作势,唱白脸,让那掌柜犯难,再由我唱红脸收场,掌柜的乘了我天大的恩情,自然愿意将名单告知与我。”
“之前我明面拒绝过你一次,所以你改换暗中协助,对吧。”
这一句,沈知意已然是肯定的语气。
辞方落,沈知意不觉间已经站至王砚面前。
面对戳穿询问,面前的男人倒是没有一丝无措,靠在椅背上,轻挑眉宇:
“若非王妃持恒守静,等到晌午怎会遇见卖花女,王妃蕙质兰心救了那赌徒,才有老掌柜的承恩。”
“这都是王妃的功劳,至于我......”
说着王砚站起身来,高大的身影拢住了面前的人,显得她格外娇小。
王砚那张俊俏的脸逐渐贴近,沈知意盯着他的眼睛,踉跄着后退几步:“我......我还有件私事要问。”
面前的男人闻言停了下来,站直了身子:“请讲。”
沈知意一溜烟逃离原地,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站定下来。
“你为何要帮我?”沈知意说出此问时,心脏不自觉重重跳了几下。
王砚顿了顿,脸上随即浮现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意:“夫妻之间何为帮?”
“你你你......你该不是对我抱有非分之想?”沈知意双手抱臂,试探性的轻声问着。
“既已过门,那王妃今夜......”王砚嘴角噙笑,抬眼看向沈知意。
刚平稳的心瞬间再次扑通跳起,“知道了,殿下,是妾身愚笨了,妾身先行告退。”
辞方脱口,沈知意就快步离开了。
王砚再次坐了回去,低头转着扳指。
一路小跑着回了厢房,素儿看着自家小姐脸上红白交叠,嘴里还喘着粗气。
“是王爷说什么了吗?”素儿上前关心道。
沈知意一屁股坐到木凳上,拿起盘中的糕点就往嘴里送:“幸好我跑得快。”
素儿在一旁听的云里雾里。
“他刚刚竟然想和我圆房!”
素儿瞪大了眼睛。
“他对着我说:‘既然已经过了门,那今夜就......’这是什么意思?不就是要同房共枕的意思吗。”说着说着沈知意就涨红了脸。
素儿递来一盏茶水:“先喝点水,既然明白王爷心思,小姐无意,当下先想想对策。”
听着素儿的话,沈知意缓和了许多,但心脏不知为何还是在砰砰乱撞,怎么控制都停不下来。
“我我......我自是无意,不论......不论他待我如何,我坚守本心方可。”沈知意喝完茶水将杯子放置一边。
暮色漾开,窗外的赤霞一寸寸染上墨迹,天边残阳敛尽最后一丝金辉,巷子远处传来打更人的提醒声。
素儿伺候着沈知意准备就寝,“小姐把这玉镯子褪下吧,歇息时难免会硌着手。”
沈知意低头望着腕上的玉镯,眸中闪烁着说不清的愁与悲:“不用,这镯子我带着安心。”
子时三刻,沈知意猛然惊醒,起身拿过衣桁上挂着的藕色披风,还未来得及披上就提着裙身往耳房奔。
“素儿,素儿。”沈知意将窗扇推开半掌宽,贴着缝隙,左右瞟着,压着嗓子朝里面轻唤。
靠着左侧的深色被褥动了动,还在睡着的素儿在梦里好像听见有人在唤自己的名字,声音还很像是自家小姐,于是忙不迭的回道:“小姐,我在。”
此话既出,陡然惊醒,三更天露重,小姐怎么会特意来下人住的地方寻自己,一定是出了什么事情,得赶快去看看。
刚还半梦半醒的素儿慌忙套上棉衣,绣鞋都未穿妥就急匆匆的跑了出来。
一出门见自家小姐穿着件雪白中衣,手里拿着披风,单薄无比的站在窗前,脸颊和鼻尖冻得如同抹了胭脂。
“小姐快些披上!”言语间素儿伸手拿过沈知意手里的披风,将沈知意裹的严实实的。
“没事,没事,你先进屋把衣服穿好,哝,鞋子也还穿的歪扭呢。”素儿听罢照做,不一会就从耳房里轻手轻脚的出来了。
沈知意四下瞅了瞅,确定隔墙无耳后拉着素儿一路回了自己的房间。
“小姐,发生什么事了?”素儿跟在身后小声问着。
吱呀一声,门扉被轻声阖上,窗户也被紧紧的关了起来。
“小姐,我们是要做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吗?”素儿喉间发紧,有些揣揣不安。
沈知意拉着她坐到床榻边:“你还记得翠儿吗?”
素儿点点头:“记得,是夫人的贴身丫鬟。”
沈知意闻言继续道:“出嫁之时,我曾同母亲言说,若是府中那母女对她仍有欺凌便叫翠儿来知会我,可是直至母亲亡故都未曾收到过翠儿的音信,这很奇怪。”
“那日去沈府,在母亲灵前跪拜时见的全是生面孔,离开时,我特意从西偏院子绕路出来,院子里空空如也,原本的下人在府中竟如同全部消失了一般,不见一人踪迹。”
“前些时日,我盯着沈府进进出出的丫鬟婆子,也始终不见翠儿身影。”
窗外狂风呼起,枝条狠狠地抽打着紧闭的窗,素儿觉着有些骇人,小心翼翼回着:“小姐莫不是觉着......”
沈知意摇了摇头,“生死尚且不知,翠儿是母亲的贴身丫鬟,定是瞧见了什么不该瞧见的东西,或许找到她,我们就能知道一些实情。”
素儿:“那小姐准备怎么找?”
沈知意起身往旁边的人这边靠了靠,“明天我们去一趟沈府,到时我支开杨氏母女二人,你趁机去府里搜罗一圈......”
更漏不知坠到几时,两团人影仍映在白墙之上,偶尔传出几声哈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