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婚(二)
虽是初次驾车,但好在马儿听话,没出什么岔子。陆云蔚一路攥紧缰绳不敢放松,总算在晡时城门关闭之前赶到。
此番回城,她仍选择走正阳门。
一则白日里走过一遭,算是熟门熟路,二来,她想试试没了车夫的马车,还能顺利通行吗。
可到近处才发觉城门换防,换了一批守卫。早上那群颐指气使的老油条不见人影,换了些面嫩的新丁,正挨个查路引。陆云蔚暗道失算,竟忘了这茬。
轮到她们时,那守卫上下打量了陆云蔚几眼“哟,还是小娘子驾车,路引呢?从哪处来,进京城作甚?”
见他小鬼充阎王那股装腔作势的派头,陆云蔚觉得颇为好笑。她跳下车,福了福身“军爷容禀,婢子在铁狮子胡同甄家当差,并非外乡人。”
“甄家?”那守卫愣了一瞬,怪叫道“放屁,铁狮子胡同在东城,出城合该走朝阳门,怎的过我们这腌臜地界。”
“宰相门前七品官,铁狮子胡同里住的都是金贵人,便是条看门狗,寻常也嫌这儿的商贾酸臭,脏了爪子咧。”守卫狐疑地盯着她,又往后看了看,伸手就想掀车帘。
甄二小姐还在车厢里躺着,陆云蔚自然不能让他看见,顺势抬手拦住,又悄悄塞了二两碎银过去。“实不相瞒,今日是替我家小姐去南顶娘娘庙进香,因吉时耽误不得,这才抄近路走正阳门。”
“便是紧赶慢赶,上午撞见用假引子的混人,好一通吵闹,险些误了时辰,今日实在耽搁太久,婢子赶着回去交差,烦请军爷通融通融。”
那守卫捏着银子,半信半疑,眼神在陆云蔚和车上来回打量,终是摆摆手“去去去,今日算你走运”陆云蔚假意福了福身,趁势扬鞭,一溜烟混进车流里。
-----------------
铁狮子胡同的甄府,今日里已闹得人仰马翻。
说起这甄家,想当年也有过从龙之功,祖上跟着太祖爷征战沙场,一刀一枪挣下个世袭罔替的郑国公,好不风光。
谁承想站错了队,卷入党争之中。好在太祖爷念着旧情只夺了爵位,又说冠带闲住,子孙不究,到底给甄家留了条活路。后来虽查清旧案恢复了虚衔,但爵位已丢,元气大伤。
有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甄家虽官运不畅,却在姻亲一事上独具慧眼,原先看着门第平平的亲家,后来竟都成了气候。
仰仗着姻亲的拉拔,甄家虽不复当年的煊赫,日子倒也还算体面。到了甄老爷这辈,娶了国子监李学士家的次女,又借着连襟的关系,谋了个太常寺少卿的官职。
甄老爷是个不中用的,终日只晓得吟风弄月,亏得李夫人不嫌弃他官场失意,夫妻二人你吟诗来我煮茶,日子过得倒也逍遥。
然年岁愈大,烦恼渐生。
甄老爷夫妇膝下有一子二女,长子甄守业是个败家星君托生的,学问一事无成,成日里没个正形,偏爱些奇技淫巧,旁人背地里都嘲他“甄无业”。
见长子立不住,甄老爷愁得辗转难眠,一日,忽然就想起自家“姻亲兴家”的传统。看来这家里的体面,终究要落在两个女儿身上。
若能觅得佳婿,少不得再保甄家数十年富贵。
自此,夫妇俩便一心钻营儿女姻缘,长女妙仪不负所望,嫁入当朝首辅裴阁老府中,成为其嫡长孙之妻。这裴阁老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宫中裴贵妃更是圣眷不衰。
如此姻亲,端的是显赫之极,也惹了京中不少人眼红,背地里嚼舌根说甄家祖坟冒了青烟,攀上这等高枝。
可轮到二小姐甄昭昭时,夫妻俩却犯了难。
小女儿容貌昳丽,偏性情天真烂漫,不似姐姐妙仪那般伶俐。若嫁入高门大户,少不得受磋磨,被人生吞活剥了都不知道。但若许给寒门新贵,甄老爷又觉得门第太低,恐辱没了甄家门楣。
挑来挑去,不是嫌这家规矩大,就是嫌那家根基浅。
正发愁时,甄大小姐从婆家捎来一段好姻缘。此人姓封名砚,虽出身寒门却极得裴阁老青眼,在圣人面前也是挂了号的,未及而立便掌了户部钱粮大权。
瞌睡来了枕头,这般前程似锦的人物,夫妻俩自然满意。两府一拍即合,没半个月就过了小定。待甄昭昭陪甄老夫人礼佛回来,此事已成定局。
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甄昭昭又是哭闹又是绝食,连带着气上了姐姐妙仪,把妙仪年初送的一沓销金帕子剪了个稀碎。这几日更是不许丫鬟们服侍,今日早膳又赌气说不吃,见屋内一直毫无动静,众人以为她又在耍小性子,不想进去触霉头。
哪知中午传膳时发现人去屋空,只留下一封信,言明自此与甄老爷夫妇断绝关系。李夫人看完,登时气血翻涌,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
甄老爷见状慌了手脚,忙派人持名帖去请太医。太医诊脉后道是“气急攻心”,开了方子,所幸不多时,李夫人便悠悠转醒。
夫妻俩不敢大张旗鼓地寻人,只得吩咐家丁分头行动,一拨去就近的几处城门蹲守,一拨往相熟人家打探消息。又不好明说,只推说“夫人旧疾复发,急着找二小姐回府照料”,暗暗打听今日可曾见过二小姐的踪影。
眼见天色渐暗,各处寻人的家丁陆续回报,皆称未见到二小姐的踪影。急得李夫人倚在榻上哭个不停“都是为娘的不好,昭昭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也......”
“老爷夫人,二小姐回来了!”门外丫鬟高声喊道。
什么?夫妻俩闻言对视一眼,眼中皆闪过惊喜之色。“真该教训这丫头,一声不吭地跑出去,想要翻天不成”见女儿回来,甄老爷一腔担心全变成怒火。
甄夫人却只顾着心疼女儿:“既然昭昭这么不情愿,嫁过去定然也是要闹的,咱们是结亲不是结仇,闹成这样何苦来哉。”
话说了半晌,却迟迟不见甄昭昭身影,夫妻俩正疑惑着,却听管家匆匆来禀报:“老爷夫人,二小姐的车马受惊,不慎撞到头部,现下昏迷不醒。奴才已着人送二小姐回房,另差人往回春阁延请大夫了。”
“怎么回事?”甄老爷厉声打断夫人的惊呼“速去取我的名帖,请白日里那位刘太医再来一趟。”
这惊马撞到头的说辞,自然是陆云蔚设计好的。
毕竟是自己亲手将甄二小姐打晕,虽说收着力道断不会伤及性命,但陆云蔚并不打算说出实情。
无论如何,以奴伤主是重罪,她不想让人抓住把柄。
见甄老爷夫妻俩踏进房门,陆云蔚迅速平复心绪,突然双膝跪地,将头重重叩在地上:“请老爷夫人屏退左右,奴婢有要事禀报。”
甄老爷拂袖示意:“都下去吧。”夫妻俩自是不愿让下人听闻内情,待房中只剩三人,陆云蔚这才缓缓开口,道出今日原委。
听得车夫失踪,甄二小姐气急攻心昏厥过去。甄老爷后怕不已,心道好在这丫头机灵,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请老爷夫人责罚”陆云蔚声音里带着几分惶恐。“奴婢见那马儿温顺,一时托大,便自作主张驾车回来,如今想来实在危险。”
李夫人闻言上前虚虚扶了她一下“你这傻孩子!今日若不是你,昭昭怎会平安归来?我和老爷还不知道要急成什么样子,多亏你聪明。”
陆云蔚却并未顺势起身,竟是伏地又叩了三个响头。
甄老爷夫妻俩面面相觑,不懂她这是何意。
“回老爷夫人,奴婢自小入府,蒙小姐错爱,情同姐妹,近日见小姐郁郁寡欢,奴婢心如刀绞,原想着随行路上再好生相劝,谁承想竟出了这档子事。”
陆云蔚说到此处,声音哽咽“虽将小姐平安带回,但此事实在折损了主仆情分,只怕小姐心中已有芥蒂。奴婢这番作为辜负了小姐的信任,实在无颜见她,更愧对甄府恩情,求老爷夫人准奴婢出府自省。”
甄老爷皱眉道:“你想离府?”
“一来可全奴婢歉疚之心,二来让也好让小姐醒来后消气,若奴婢仍在甄府,小姐见之始终不能释怀,更是郁结于心。如此奴婢便是万死难辞其咎,还望老爷夫人恩准。”
回来的路上,陆云蔚一直在想用什么理由脱离甄家。自赎这条路显然是行不通的,原主虽说有着副小姐般的待遇,可每月月银并不算多,平日里各种花销也不少,并没有太多积蓄。况且,即便有些积蓄,自赎也要主家点头同意才行。
思来想去,唯一可行的法子便是“放良”。
她心里清楚,甄老爷若不想把事情闹大,定会安抚自己这个贴身丫鬟,届时她便以退为进,顺势提出离府的请求。原主在甄府多年,向来兢兢业业,这次也算是“救主有功”,甄家对于一个小丫头的身契,想来不会过于在意。
陆云蔚也并不担心甄老爷翻脸想要发卖她,须知官宦人家最忌家丑外扬,她若真被发卖,老爷夫人反倒担心她会将二小姐逃婚之事传扬出去。
如此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彻底将此事掩盖过去。
不过,这套计划唯一变量就是甄二小姐,她必须赶在甄二小姐醒来之前,迅速把此事了结。
陆云蔚心中笃定,甄老爷定会被自己说动,果不其然,待她讲完,甄老爷沉吟片刻,随即命管家写了放良书,并写上永放为良,永不反悔,恐后无凭,立此存照。又即刻派人拿给保人,迅速办妥了放良手续。
一旁的李夫人心道,人情要做便要做到底。
于是吩咐下人取来二十两银子,递至陆云蔚面前,温声道“好孩子,我也算看着你长大的,这次昭昭不懂事,带累了你。如今没了主仆缘分,我心里着实不忍,这二十两银子你且收下,往后也好有个依靠”说着,将银子塞进她手里“还有你的体己物件,也一并带走吧”
不过个把时辰,陆云蔚背着包袱,缓缓迈出甄府。
此番回城,她仍选择走正阳门。
一则白日里走过一遭,算是熟门熟路,二来,她想试试没了车夫的马车,还能顺利通行吗。
可到近处才发觉城门换防,换了一批守卫。早上那群颐指气使的老油条不见人影,换了些面嫩的新丁,正挨个查路引。陆云蔚暗道失算,竟忘了这茬。
轮到她们时,那守卫上下打量了陆云蔚几眼“哟,还是小娘子驾车,路引呢?从哪处来,进京城作甚?”
见他小鬼充阎王那股装腔作势的派头,陆云蔚觉得颇为好笑。她跳下车,福了福身“军爷容禀,婢子在铁狮子胡同甄家当差,并非外乡人。”
“甄家?”那守卫愣了一瞬,怪叫道“放屁,铁狮子胡同在东城,出城合该走朝阳门,怎的过我们这腌臜地界。”
“宰相门前七品官,铁狮子胡同里住的都是金贵人,便是条看门狗,寻常也嫌这儿的商贾酸臭,脏了爪子咧。”守卫狐疑地盯着她,又往后看了看,伸手就想掀车帘。
甄二小姐还在车厢里躺着,陆云蔚自然不能让他看见,顺势抬手拦住,又悄悄塞了二两碎银过去。“实不相瞒,今日是替我家小姐去南顶娘娘庙进香,因吉时耽误不得,这才抄近路走正阳门。”
“便是紧赶慢赶,上午撞见用假引子的混人,好一通吵闹,险些误了时辰,今日实在耽搁太久,婢子赶着回去交差,烦请军爷通融通融。”
那守卫捏着银子,半信半疑,眼神在陆云蔚和车上来回打量,终是摆摆手“去去去,今日算你走运”陆云蔚假意福了福身,趁势扬鞭,一溜烟混进车流里。
-----------------
铁狮子胡同的甄府,今日里已闹得人仰马翻。
说起这甄家,想当年也有过从龙之功,祖上跟着太祖爷征战沙场,一刀一枪挣下个世袭罔替的郑国公,好不风光。
谁承想站错了队,卷入党争之中。好在太祖爷念着旧情只夺了爵位,又说冠带闲住,子孙不究,到底给甄家留了条活路。后来虽查清旧案恢复了虚衔,但爵位已丢,元气大伤。
有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甄家虽官运不畅,却在姻亲一事上独具慧眼,原先看着门第平平的亲家,后来竟都成了气候。
仰仗着姻亲的拉拔,甄家虽不复当年的煊赫,日子倒也还算体面。到了甄老爷这辈,娶了国子监李学士家的次女,又借着连襟的关系,谋了个太常寺少卿的官职。
甄老爷是个不中用的,终日只晓得吟风弄月,亏得李夫人不嫌弃他官场失意,夫妻二人你吟诗来我煮茶,日子过得倒也逍遥。
然年岁愈大,烦恼渐生。
甄老爷夫妇膝下有一子二女,长子甄守业是个败家星君托生的,学问一事无成,成日里没个正形,偏爱些奇技淫巧,旁人背地里都嘲他“甄无业”。
见长子立不住,甄老爷愁得辗转难眠,一日,忽然就想起自家“姻亲兴家”的传统。看来这家里的体面,终究要落在两个女儿身上。
若能觅得佳婿,少不得再保甄家数十年富贵。
自此,夫妇俩便一心钻营儿女姻缘,长女妙仪不负所望,嫁入当朝首辅裴阁老府中,成为其嫡长孙之妻。这裴阁老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宫中裴贵妃更是圣眷不衰。
如此姻亲,端的是显赫之极,也惹了京中不少人眼红,背地里嚼舌根说甄家祖坟冒了青烟,攀上这等高枝。
可轮到二小姐甄昭昭时,夫妻俩却犯了难。
小女儿容貌昳丽,偏性情天真烂漫,不似姐姐妙仪那般伶俐。若嫁入高门大户,少不得受磋磨,被人生吞活剥了都不知道。但若许给寒门新贵,甄老爷又觉得门第太低,恐辱没了甄家门楣。
挑来挑去,不是嫌这家规矩大,就是嫌那家根基浅。
正发愁时,甄大小姐从婆家捎来一段好姻缘。此人姓封名砚,虽出身寒门却极得裴阁老青眼,在圣人面前也是挂了号的,未及而立便掌了户部钱粮大权。
瞌睡来了枕头,这般前程似锦的人物,夫妻俩自然满意。两府一拍即合,没半个月就过了小定。待甄昭昭陪甄老夫人礼佛回来,此事已成定局。
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甄昭昭又是哭闹又是绝食,连带着气上了姐姐妙仪,把妙仪年初送的一沓销金帕子剪了个稀碎。这几日更是不许丫鬟们服侍,今日早膳又赌气说不吃,见屋内一直毫无动静,众人以为她又在耍小性子,不想进去触霉头。
哪知中午传膳时发现人去屋空,只留下一封信,言明自此与甄老爷夫妇断绝关系。李夫人看完,登时气血翻涌,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
甄老爷见状慌了手脚,忙派人持名帖去请太医。太医诊脉后道是“气急攻心”,开了方子,所幸不多时,李夫人便悠悠转醒。
夫妻俩不敢大张旗鼓地寻人,只得吩咐家丁分头行动,一拨去就近的几处城门蹲守,一拨往相熟人家打探消息。又不好明说,只推说“夫人旧疾复发,急着找二小姐回府照料”,暗暗打听今日可曾见过二小姐的踪影。
眼见天色渐暗,各处寻人的家丁陆续回报,皆称未见到二小姐的踪影。急得李夫人倚在榻上哭个不停“都是为娘的不好,昭昭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也......”
“老爷夫人,二小姐回来了!”门外丫鬟高声喊道。
什么?夫妻俩闻言对视一眼,眼中皆闪过惊喜之色。“真该教训这丫头,一声不吭地跑出去,想要翻天不成”见女儿回来,甄老爷一腔担心全变成怒火。
甄夫人却只顾着心疼女儿:“既然昭昭这么不情愿,嫁过去定然也是要闹的,咱们是结亲不是结仇,闹成这样何苦来哉。”
话说了半晌,却迟迟不见甄昭昭身影,夫妻俩正疑惑着,却听管家匆匆来禀报:“老爷夫人,二小姐的车马受惊,不慎撞到头部,现下昏迷不醒。奴才已着人送二小姐回房,另差人往回春阁延请大夫了。”
“怎么回事?”甄老爷厉声打断夫人的惊呼“速去取我的名帖,请白日里那位刘太医再来一趟。”
这惊马撞到头的说辞,自然是陆云蔚设计好的。
毕竟是自己亲手将甄二小姐打晕,虽说收着力道断不会伤及性命,但陆云蔚并不打算说出实情。
无论如何,以奴伤主是重罪,她不想让人抓住把柄。
见甄老爷夫妻俩踏进房门,陆云蔚迅速平复心绪,突然双膝跪地,将头重重叩在地上:“请老爷夫人屏退左右,奴婢有要事禀报。”
甄老爷拂袖示意:“都下去吧。”夫妻俩自是不愿让下人听闻内情,待房中只剩三人,陆云蔚这才缓缓开口,道出今日原委。
听得车夫失踪,甄二小姐气急攻心昏厥过去。甄老爷后怕不已,心道好在这丫头机灵,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请老爷夫人责罚”陆云蔚声音里带着几分惶恐。“奴婢见那马儿温顺,一时托大,便自作主张驾车回来,如今想来实在危险。”
李夫人闻言上前虚虚扶了她一下“你这傻孩子!今日若不是你,昭昭怎会平安归来?我和老爷还不知道要急成什么样子,多亏你聪明。”
陆云蔚却并未顺势起身,竟是伏地又叩了三个响头。
甄老爷夫妻俩面面相觑,不懂她这是何意。
“回老爷夫人,奴婢自小入府,蒙小姐错爱,情同姐妹,近日见小姐郁郁寡欢,奴婢心如刀绞,原想着随行路上再好生相劝,谁承想竟出了这档子事。”
陆云蔚说到此处,声音哽咽“虽将小姐平安带回,但此事实在折损了主仆情分,只怕小姐心中已有芥蒂。奴婢这番作为辜负了小姐的信任,实在无颜见她,更愧对甄府恩情,求老爷夫人准奴婢出府自省。”
甄老爷皱眉道:“你想离府?”
“一来可全奴婢歉疚之心,二来让也好让小姐醒来后消气,若奴婢仍在甄府,小姐见之始终不能释怀,更是郁结于心。如此奴婢便是万死难辞其咎,还望老爷夫人恩准。”
回来的路上,陆云蔚一直在想用什么理由脱离甄家。自赎这条路显然是行不通的,原主虽说有着副小姐般的待遇,可每月月银并不算多,平日里各种花销也不少,并没有太多积蓄。况且,即便有些积蓄,自赎也要主家点头同意才行。
思来想去,唯一可行的法子便是“放良”。
她心里清楚,甄老爷若不想把事情闹大,定会安抚自己这个贴身丫鬟,届时她便以退为进,顺势提出离府的请求。原主在甄府多年,向来兢兢业业,这次也算是“救主有功”,甄家对于一个小丫头的身契,想来不会过于在意。
陆云蔚也并不担心甄老爷翻脸想要发卖她,须知官宦人家最忌家丑外扬,她若真被发卖,老爷夫人反倒担心她会将二小姐逃婚之事传扬出去。
如此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彻底将此事掩盖过去。
不过,这套计划唯一变量就是甄二小姐,她必须赶在甄二小姐醒来之前,迅速把此事了结。
陆云蔚心中笃定,甄老爷定会被自己说动,果不其然,待她讲完,甄老爷沉吟片刻,随即命管家写了放良书,并写上永放为良,永不反悔,恐后无凭,立此存照。又即刻派人拿给保人,迅速办妥了放良手续。
一旁的李夫人心道,人情要做便要做到底。
于是吩咐下人取来二十两银子,递至陆云蔚面前,温声道“好孩子,我也算看着你长大的,这次昭昭不懂事,带累了你。如今没了主仆缘分,我心里着实不忍,这二十两银子你且收下,往后也好有个依靠”说着,将银子塞进她手里“还有你的体己物件,也一并带走吧”
不过个把时辰,陆云蔚背着包袱,缓缓迈出甄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