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号四等于几?
“2024年八月,全国平均高考分数:26分。”
--
全国统考数学压轴题:
【√4 = ?请写出完整答案。】
苏乔盯着试卷整整三十秒,脑子嗡地一响,像炸了锅一样炸出了无数个感叹号。
她不是不会。
她可是高中卷王,竞赛金牌,数学国家队备选生,连四阶导数都写得比别人干净、求得比别人快。
可现在——她看着根号四等于后面那根线,脑袋一片空白,手心发冷。
她知道这是二。她百分之一万确定这是二。
但她写不出来。
脑中那条通往答案的路径像是断了网的搜索引擎,卡顿、死机、提示“404 Not Found”。
她甚至尝试着在草稿纸上描了一遍题,刚写到“√4=”,笔尖就像被什么东西熔断了一样,下一步怎么也写不出来。
“思路太复杂的话,可以画图理解。”监考老师在她身后温和提醒大家。
苏乔:“……”
这题画什么图啊你告诉我!!!
不是题目思路太复杂,是她脑子太清楚——这个世界出了bug。
而且是——“全人类做题能力下降一万倍”级别的大bug。
她迅速环顾四周。
没有人质疑题目,也没有人表示“怎么这么简单”。
每个人都认真思考,一副绞尽脑汁的模样,对根号四等于几这题表现出仿佛天启一般的虔诚。
她看见前桌男生还在打草稿,后桌女生咬笔杆子咬到哭。
这一刻,苏乔终于意识到:
这个世界,不是她疯了。
是大家一起疯了。
全考场唯有靠窗倒数第二排,一个身影还在自信地、流畅地奋笔疾书。
他座在窗边,迎着光。白色校服剪裁合身,领口扣到最上,袖子整齐地垂在手腕,像所有线条都提前被精算过,一毫米也不越界,一厘米也不浪费。
光落在他睫毛上,落在他低眉写字的侧脸上,轮廓利落得像用尺子划过,线条分明,冷白皮,眼型偏窄,眼尾微敛——
那是一种“连不屑都算好了”的长相。
他写字的姿势极其好看,左手按卷,右手控笔,有种为了做题而被训练出的仪式感。
他第一个收笔,又是第一个站起,提前交卷动作干脆利落,仿佛整场考试只是他例行的一次热身。
——谢聿,全省第一,全校的骄傲。
据说他能心算长加减法,能背九九乘法表,还能写出连老师都不懂的解题步骤。
在这个连“几乘几等于几”都要讨论半节课的时代,谢聿就是神迹。
当然,苏乔觉得很扯淡,她觉得这个世界疯完了。
卷子一交,全场震撼。
监考老师盯着他递过来的那张卷子,像是面对着某种古代文明的遗产,双手轻轻接过,生怕一个指印破坏了“神迹”本身。
“他真的……做完了。”老师低声道,眼圈都有点红,“而且他居然……居然写了根号四等于二……”
“这……这道几何题还附了证明过程……”隔壁考场的监考老师也跑了过来。
“他这是,还画了辅助线吗?”
“他太了不起了!不愧是超越老师的学生。”
考位上的同学们也停下了手中的笔,悄声说道,他们注视着谢聿的目光炽热得几乎能点燃空气。
“这就是谢聿啊……”
“谢哥永远滴神……”
“他就是我们南州一中最后的光……”
“呸呸呸,什么一中最后的光,明明是全市——哦不,全国最后的光!”
苏乔没有说话。
她在草稿纸上用铅笔画着圈圈,偷偷瞟着谢聿的试卷——监考老师们太过于激动以至于完全忘记就坐在旁边的她能一览无遗。
她发现那个几何题,只是要算一个圆的面积是多少,而他的公式列的都不对——但看上去很像是对的,可以唬住这个“考试水平下降一万倍”的世界里绝大多数人。
如果你不懂——你会觉得他是真的牛。如果你懂——你会发现他在装。
苏乔脑海中一阵清明。
只有他没被锁,他还能正常做题!!!
只有他还能顺畅写完一份卷子!!!!
老天爷啊!!!这是凭什么???
所以他还是正常人,就像她曾经也是。但他演得太好了,他藏在“众人都傻”之中,假装自己是奇迹。
话说回来,难道是因为她昨天输了一局植物大战僵尸,系统提示——“僵尸吃掉了你的脑子”。
今天脑子就真不见了……吗?
怎么可能啊!!!???
苏乔欲哭无泪,垂下眼,低声笑了笑。
她试着在草稿纸上写出原公式。
刚写了“πr”,下一笔就卡住了。脑子又被那种“404”卡顿感封住,像在写一串消失的字符。
天哪……谁能来把我的脑子还给我……
于是她换了方式——
她开始画图。
一条半径线、一个圆、一支铅笔轻轻绕着中点旋转。
手还没停下,大脑里的知识碎片就像被带动的齿轮,缓缓脱落又拼接,记忆像在某个角落苏醒:
π是什么?弧长怎么来?面积的意义……
——但只是一点点,像盲人触摸到象腿,远远不够完整。
她收起草稿纸,把那张画着错题的卷子交上去,特地留下那个未完成的圆。
老师扫了一眼,面露异色:“你画这个……是想图解出圆的面积?”
苏乔没说话,只低头点了一下。
老师目光定格在那张草稿图上许久,半天才像发现新大陆般惊呼一声:“你、你也是天才!?”
“……什么?”苏乔眨眼,一副“我只是随便画画”的样子。
虽然曾经也有不少老师夸过她是天才,但……这么荒诞的还是第一个…
“对数感知!你这是‘图感运算’的前兆!”老师兴奋得几乎要给她拉去做样本,“来、来、来,这种学生我们要重点培养,进实验班!”
啥?什么是对数感知?什么是图感运算?
天哪,好无语,感觉像是小学生胡编乱造的名词。
苏乔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广播响起:“高二一班苏乔,请于放学后前往教务处——你被纳入‘高潜学生识别试点计划’。”
她微微抬头,刚好看到谢聿站在讲台旁,目光若有若无地落在她身上。
她看着他。他也在看她。
他眸色清淡,站姿懒散,嘴角挑着一点漫不经心的弧度,像是看到同类一般,轻蔑里藏着惊讶。
他一定以为自己跟他一样,是有神助的幸运儿吧?
——但他猜错了。
苏乔垂下眼,重新坐回位置。
没有神仙帮助她,她是主动跳进去的。这个世界疯了,她要把它扳回正轨。
她在心里默默记下一句话,也记下了这唯一一个正常人:“要拆掉一个系统,就得从了解系统本身开始。”
--
“我们继续讲今天的核心题型——‘一加一’。”讲台上,数学老师声音稳重,神情庄严,语气如临大敌。
“题干为:1+1=?”
“注意,大家千万不要急着回答,这是一道融合逻辑、思辨、感应与结构推演的复合型题目。”
苏乔坐在“高潜实验班”的最后一排,拿着新发的教材,封面写着八个大字:
《现代基础逻辑感应训练·高阶版》
她翻到第一页,第一章标题是——《1+1的五种可能性》。
第一页:1+1=2
第二页:1+1=1
第三页:1+1=11
第四页:1+1=window
第五页:1+1=?
这是搞笑段子吧,她无语了。
讲台上,老师神情严肃:“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2,解答这道题的关键在于你如何感受到数字之间的融合意图。”
“比如,选择题中,如果你与数字2有足够的感应频率,它会回应你。”
说着,他打开幻灯片,投影出一张图表:
【思维波长调频与数字反应曲线图】
讲台下,学生们奋笔疾书,面露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我昨天全国统考选C是因为我当时和C同频了!”
“老师太牛了!!”
有同学当场举手发言:“我昨天做题前喝了奶茶,现在回想起来,数字2当时的确更甜一点。”
全班鼓掌。场面热烈
苏乔全程沉默。
她在笔记本纸上写了一排字:“该世界教育系统已出现全面降维性逻辑断层。”
她不笑,但嘴角在抽搐。
这节课下课时,老师布置了作业:“回家与你最有好感的数字共处十分钟,写一篇感应日记。”
苏乔抬头:“……”
她拿起笔,冷静地记下最后一行:“系统崩坏的结构逻辑还有待查证。”合上本子。
全国统考成绩出来时,苏乔正拿着三张打印出来的卷子看题。
她把“1+1=2”那题的选项全都看了一遍,把“数字4大还是数字37大?”那道简答题又翻过去回顾了一眼。
她的目光最后还是落在压轴题上:
【√4 = ?请写出完整答案。】
她没答出来。她写的是:√4= 空白。
而谢聿答的,是——√4=2。配了五段答题感悟和一张线描图。
“全国排名第一,满分。”
教室后墙贴着谢聿的成绩单。老师兴奋地把它贴上,还贴了两颗红星。
“这就是思维的高度,是系统性信任的验证。”老师转头看大家,“我们应该向谢同学学习,去理解数字背后的宇宙频率。”
全班掌声响起。
苏乔:“……”
不是,完全不相干吧!这到底鼓什么掌啊!
“接下来掌声有请,谢聿分享学习经验!”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谢聿在一片沸腾的掌声中站了起来,“我只不过是复习了一点《微积分》和《量子力学》,大家加油!”
苏乔:“……”
呃,所以说,考这种考试,为什么要复习微积分和量子力学?
这人以前真读过微积分和量子力学吗?怕不是只听过书名吧?!
她把试卷轻轻合上。
“谢聿同学。”她开口,声音不高,却很清晰。
谢聿坐在窗边没动,仿佛没听见。
她却继续道:“你这次解√4那题,用了几种方法?”
讲台上的老师一愣:“苏乔同学,谢聿的答案已经通过全国专家采信了,你是——有什么疑问?”
“有点小问题。”苏乔微笑,“比如他说用了‘双重嵌套认知线’,但根号4属于基本数理范畴。”
她话一出,全班安静了三秒。
有学生皱眉:“你……是在质疑谢聿?”
老师皱眉:“别开这种玩笑。那是全国第一的答案,全国数学专家都一致确认正确的。”
谢聿终于动了。他慢悠悠转头,看向苏乔。
那眼神带着几分讽刺,也有一丝玩味:“你不认可我那题的解法?”
苏乔歪头笑了笑:“我倒是挺好奇的。”
“比如你没有写任何草稿。你怎么做到写出一个‘有图有感应共鸣’的√4解法?”
她眼神清澈,话音平静,每个字都像在拔一根钉子,钉在他竖起来的神像上。
空气骤然凝滞。
没人说话。没人敢笑。连老师都开始露出些许尴尬的表情。
谢聿盯着她,慢慢站起身。脚步不紧不慢,一步步走到她桌前。
那双眼清冷、漠然、不带情绪。
直到他停在她身前,居高临下,低声问她:
“你也有系统?”
苏乔手指扣着书页,神色未变。
--
全国统考数学压轴题:
【√4 = ?请写出完整答案。】
苏乔盯着试卷整整三十秒,脑子嗡地一响,像炸了锅一样炸出了无数个感叹号。
她不是不会。
她可是高中卷王,竞赛金牌,数学国家队备选生,连四阶导数都写得比别人干净、求得比别人快。
可现在——她看着根号四等于后面那根线,脑袋一片空白,手心发冷。
她知道这是二。她百分之一万确定这是二。
但她写不出来。
脑中那条通往答案的路径像是断了网的搜索引擎,卡顿、死机、提示“404 Not Found”。
她甚至尝试着在草稿纸上描了一遍题,刚写到“√4=”,笔尖就像被什么东西熔断了一样,下一步怎么也写不出来。
“思路太复杂的话,可以画图理解。”监考老师在她身后温和提醒大家。
苏乔:“……”
这题画什么图啊你告诉我!!!
不是题目思路太复杂,是她脑子太清楚——这个世界出了bug。
而且是——“全人类做题能力下降一万倍”级别的大bug。
她迅速环顾四周。
没有人质疑题目,也没有人表示“怎么这么简单”。
每个人都认真思考,一副绞尽脑汁的模样,对根号四等于几这题表现出仿佛天启一般的虔诚。
她看见前桌男生还在打草稿,后桌女生咬笔杆子咬到哭。
这一刻,苏乔终于意识到:
这个世界,不是她疯了。
是大家一起疯了。
全考场唯有靠窗倒数第二排,一个身影还在自信地、流畅地奋笔疾书。
他座在窗边,迎着光。白色校服剪裁合身,领口扣到最上,袖子整齐地垂在手腕,像所有线条都提前被精算过,一毫米也不越界,一厘米也不浪费。
光落在他睫毛上,落在他低眉写字的侧脸上,轮廓利落得像用尺子划过,线条分明,冷白皮,眼型偏窄,眼尾微敛——
那是一种“连不屑都算好了”的长相。
他写字的姿势极其好看,左手按卷,右手控笔,有种为了做题而被训练出的仪式感。
他第一个收笔,又是第一个站起,提前交卷动作干脆利落,仿佛整场考试只是他例行的一次热身。
——谢聿,全省第一,全校的骄傲。
据说他能心算长加减法,能背九九乘法表,还能写出连老师都不懂的解题步骤。
在这个连“几乘几等于几”都要讨论半节课的时代,谢聿就是神迹。
当然,苏乔觉得很扯淡,她觉得这个世界疯完了。
卷子一交,全场震撼。
监考老师盯着他递过来的那张卷子,像是面对着某种古代文明的遗产,双手轻轻接过,生怕一个指印破坏了“神迹”本身。
“他真的……做完了。”老师低声道,眼圈都有点红,“而且他居然……居然写了根号四等于二……”
“这……这道几何题还附了证明过程……”隔壁考场的监考老师也跑了过来。
“他这是,还画了辅助线吗?”
“他太了不起了!不愧是超越老师的学生。”
考位上的同学们也停下了手中的笔,悄声说道,他们注视着谢聿的目光炽热得几乎能点燃空气。
“这就是谢聿啊……”
“谢哥永远滴神……”
“他就是我们南州一中最后的光……”
“呸呸呸,什么一中最后的光,明明是全市——哦不,全国最后的光!”
苏乔没有说话。
她在草稿纸上用铅笔画着圈圈,偷偷瞟着谢聿的试卷——监考老师们太过于激动以至于完全忘记就坐在旁边的她能一览无遗。
她发现那个几何题,只是要算一个圆的面积是多少,而他的公式列的都不对——但看上去很像是对的,可以唬住这个“考试水平下降一万倍”的世界里绝大多数人。
如果你不懂——你会觉得他是真的牛。如果你懂——你会发现他在装。
苏乔脑海中一阵清明。
只有他没被锁,他还能正常做题!!!
只有他还能顺畅写完一份卷子!!!!
老天爷啊!!!这是凭什么???
所以他还是正常人,就像她曾经也是。但他演得太好了,他藏在“众人都傻”之中,假装自己是奇迹。
话说回来,难道是因为她昨天输了一局植物大战僵尸,系统提示——“僵尸吃掉了你的脑子”。
今天脑子就真不见了……吗?
怎么可能啊!!!???
苏乔欲哭无泪,垂下眼,低声笑了笑。
她试着在草稿纸上写出原公式。
刚写了“πr”,下一笔就卡住了。脑子又被那种“404”卡顿感封住,像在写一串消失的字符。
天哪……谁能来把我的脑子还给我……
于是她换了方式——
她开始画图。
一条半径线、一个圆、一支铅笔轻轻绕着中点旋转。
手还没停下,大脑里的知识碎片就像被带动的齿轮,缓缓脱落又拼接,记忆像在某个角落苏醒:
π是什么?弧长怎么来?面积的意义……
——但只是一点点,像盲人触摸到象腿,远远不够完整。
她收起草稿纸,把那张画着错题的卷子交上去,特地留下那个未完成的圆。
老师扫了一眼,面露异色:“你画这个……是想图解出圆的面积?”
苏乔没说话,只低头点了一下。
老师目光定格在那张草稿图上许久,半天才像发现新大陆般惊呼一声:“你、你也是天才!?”
“……什么?”苏乔眨眼,一副“我只是随便画画”的样子。
虽然曾经也有不少老师夸过她是天才,但……这么荒诞的还是第一个…
“对数感知!你这是‘图感运算’的前兆!”老师兴奋得几乎要给她拉去做样本,“来、来、来,这种学生我们要重点培养,进实验班!”
啥?什么是对数感知?什么是图感运算?
天哪,好无语,感觉像是小学生胡编乱造的名词。
苏乔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广播响起:“高二一班苏乔,请于放学后前往教务处——你被纳入‘高潜学生识别试点计划’。”
她微微抬头,刚好看到谢聿站在讲台旁,目光若有若无地落在她身上。
她看着他。他也在看她。
他眸色清淡,站姿懒散,嘴角挑着一点漫不经心的弧度,像是看到同类一般,轻蔑里藏着惊讶。
他一定以为自己跟他一样,是有神助的幸运儿吧?
——但他猜错了。
苏乔垂下眼,重新坐回位置。
没有神仙帮助她,她是主动跳进去的。这个世界疯了,她要把它扳回正轨。
她在心里默默记下一句话,也记下了这唯一一个正常人:“要拆掉一个系统,就得从了解系统本身开始。”
--
“我们继续讲今天的核心题型——‘一加一’。”讲台上,数学老师声音稳重,神情庄严,语气如临大敌。
“题干为:1+1=?”
“注意,大家千万不要急着回答,这是一道融合逻辑、思辨、感应与结构推演的复合型题目。”
苏乔坐在“高潜实验班”的最后一排,拿着新发的教材,封面写着八个大字:
《现代基础逻辑感应训练·高阶版》
她翻到第一页,第一章标题是——《1+1的五种可能性》。
第一页:1+1=2
第二页:1+1=1
第三页:1+1=11
第四页:1+1=window
第五页:1+1=?
这是搞笑段子吧,她无语了。
讲台上,老师神情严肃:“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2,解答这道题的关键在于你如何感受到数字之间的融合意图。”
“比如,选择题中,如果你与数字2有足够的感应频率,它会回应你。”
说着,他打开幻灯片,投影出一张图表:
【思维波长调频与数字反应曲线图】
讲台下,学生们奋笔疾书,面露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我昨天全国统考选C是因为我当时和C同频了!”
“老师太牛了!!”
有同学当场举手发言:“我昨天做题前喝了奶茶,现在回想起来,数字2当时的确更甜一点。”
全班鼓掌。场面热烈
苏乔全程沉默。
她在笔记本纸上写了一排字:“该世界教育系统已出现全面降维性逻辑断层。”
她不笑,但嘴角在抽搐。
这节课下课时,老师布置了作业:“回家与你最有好感的数字共处十分钟,写一篇感应日记。”
苏乔抬头:“……”
她拿起笔,冷静地记下最后一行:“系统崩坏的结构逻辑还有待查证。”合上本子。
全国统考成绩出来时,苏乔正拿着三张打印出来的卷子看题。
她把“1+1=2”那题的选项全都看了一遍,把“数字4大还是数字37大?”那道简答题又翻过去回顾了一眼。
她的目光最后还是落在压轴题上:
【√4 = ?请写出完整答案。】
她没答出来。她写的是:√4= 空白。
而谢聿答的,是——√4=2。配了五段答题感悟和一张线描图。
“全国排名第一,满分。”
教室后墙贴着谢聿的成绩单。老师兴奋地把它贴上,还贴了两颗红星。
“这就是思维的高度,是系统性信任的验证。”老师转头看大家,“我们应该向谢同学学习,去理解数字背后的宇宙频率。”
全班掌声响起。
苏乔:“……”
不是,完全不相干吧!这到底鼓什么掌啊!
“接下来掌声有请,谢聿分享学习经验!”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谢聿在一片沸腾的掌声中站了起来,“我只不过是复习了一点《微积分》和《量子力学》,大家加油!”
苏乔:“……”
呃,所以说,考这种考试,为什么要复习微积分和量子力学?
这人以前真读过微积分和量子力学吗?怕不是只听过书名吧?!
她把试卷轻轻合上。
“谢聿同学。”她开口,声音不高,却很清晰。
谢聿坐在窗边没动,仿佛没听见。
她却继续道:“你这次解√4那题,用了几种方法?”
讲台上的老师一愣:“苏乔同学,谢聿的答案已经通过全国专家采信了,你是——有什么疑问?”
“有点小问题。”苏乔微笑,“比如他说用了‘双重嵌套认知线’,但根号4属于基本数理范畴。”
她话一出,全班安静了三秒。
有学生皱眉:“你……是在质疑谢聿?”
老师皱眉:“别开这种玩笑。那是全国第一的答案,全国数学专家都一致确认正确的。”
谢聿终于动了。他慢悠悠转头,看向苏乔。
那眼神带着几分讽刺,也有一丝玩味:“你不认可我那题的解法?”
苏乔歪头笑了笑:“我倒是挺好奇的。”
“比如你没有写任何草稿。你怎么做到写出一个‘有图有感应共鸣’的√4解法?”
她眼神清澈,话音平静,每个字都像在拔一根钉子,钉在他竖起来的神像上。
空气骤然凝滞。
没人说话。没人敢笑。连老师都开始露出些许尴尬的表情。
谢聿盯着她,慢慢站起身。脚步不紧不慢,一步步走到她桌前。
那双眼清冷、漠然、不带情绪。
直到他停在她身前,居高临下,低声问她:
“你也有系统?”
苏乔手指扣着书页,神色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