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爷,昨晚因为受到了惊吓,是我太害怕了,所以说出那样的话,别介意。”陶夭夭嘴角挂着淡淡的笑,就这样仰着头看向燕逸之。
她今日穿了件茶白锦袄,粉绒脂腻的一张小脸,连嘴唇都是淡淡的樱色,仿佛比昨日又秾丽了些。
昨晚那样的陶夭夭,就像是一场梦里的幻影,随着日出东方而消散不见。
看不出过多情绪,燕逸之便也没再勉强,嗓音依旧平和道,“但是,既然母亲准了可以出府,你又解了茶楼的燃眉之急,不妨今日我带你出府转转,正好今日休沐,带你出去散散心。”
实则是为了今日送陶夭夭外出,昨晚连夜告了假,才得了今日半分闲。
陶夭夭本意不在这,听到出府之事,反倒愈加摇着头,好不容易舒展开的小脸又像风雨吹打的残花,眼眶又渐渐漫上一些湿意,
“我,我可能只是无处傍身罢了,以前在陶府,便是没人疼爱的,现在到了燕府,深知背后没有母家的庇护,所以,没有安全感。”
说到此处,她眼中湿意蔓延,泛起几分泪光,不似昨晚惊吓悲怆,却因笼罩了淡淡的忧思而楚楚可怜,
心跳就这样紧了半拍。
燕逸之藏在大氅里的手微动,只是,他没有即刻付诸于行动,而是温声而克制地问道,
“我可以抱抱你吗?”
眼底飘过一丝错愕,抬眼时,看见燕逸之清朗如昨日明月,与蓝天中的日光同辉,丝毫染不进半分人间尘土。陶夭夭微微点头,轻应了声“嗯”。
得了肯定和鼓励,燕逸之缓缓展开宽大的氅衣。
寒风被隔绝在外,氅衣内是他温热的体温,透过厚实的冬衣衣料,心跳声沉稳而有力地传来。
陶夭夭就这样静静地窝在他给予的片刻温暖里,这一刻,世界仿佛只剩下他们二人。燕逸之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只是这样静静地抱着,好像只是为了给她安慰和安全感。
淡淡的木质香入鼻,令人安心,恰在此时,陶夭夭开口道,
“二爷,我们成婚吧。”声音软糯糯的,似冬日里一盏暖呼呼的清茶,淡淡得听不真切。
燕逸之将她放开,又确定性地问了句,“你方才说什么!”
眼底带着难以置信的期待与欣喜,一下子就撞入了陶夭夭眼中。
她原本深水一般平静的眼角,却在仰起头的瞬间,化为意态婉转的娇羞,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句,“我想与二爷尽快皆为夫妻。”
在燕绥回府之前!
湖中池水轻漾,波光一圈一圈荡开,落入燕逸之眸中,他眸光微微晃动,仿佛这份坚定太过于令人惊讶。
诚然,经历了昨晚的恐惧后,燕逸之曾一度认为她昨晚受的惊吓,让陶夭夭和他先前两位夫人的事联想在一起,
所以才过度恐惧。
他早已做好了送她离开的所有打算,却不想等来的,仍是她毅然决然的奔赴。
“可考虑清楚了,我可以说服母亲,将婚期后延,再给你些时日……”
“不。”陶夭夭伸手挡在他的唇前,“提前婚期,越快越好,好吗?”
“嗯。”这次换燕逸之郑重其事点头。
——
此时的一条雪道上,燕绥正带着人马连夜兼程往回赶,却被大雪阻在了一处驿馆两日。
十五掸着身上的雪从屋外走进来,屋门只开了个小缝,整个屋子就被大雪强行占满,连坐在屋子最里侧的燕绥桌案上,都落了一粒雪。
“这雪真大啊!不知道还要下几日,听说各州路雪下得都极大,今年怕不是百年难遇的雪灾吧。”
十五话音刚落,就看见初一的神色凝重,朝他微微摇头,示意他闭嘴。
十五见主子正看着一封加急密信,眉间含着万里冰封,倒好似比这狂风骤雪的夜晚还要冷上几分。
他疑惑地问看向初一,初一好似又成了块无声无息的石头,看不出半分事由。
可他又是个多嘴好奇的性子,索性自己问,“主子,可是晋王那边又有什么任务?”
顿在那处的燕绥这才敛起神色,将密信烧了,未着半分言语,等到纸片化为灰烬,才起身吩咐,
“收拾行装,雪下得小点你先随我启程回汴京。”
“是。”两人得令后退出屋外,十五迫不及待拉住初一问,“怎么回事?这么大的雪,到底是什么十万火急的事非要现在启程,不怕在半道上让雪给埋了。”
初一阴着脸,只说了句,“夭夭姑娘要和二爷成婚了,婚期便定在三日后。”
——
饿了一日又跪了一晚上滴水未进的燕子荣,身子仍是直挺挺地跪在蒲团上,一动都不敢动,因为昨晚她只塌了个肩膀,就被不知哪个方向飞来的银针扎进了骨头上,痛得他胳膊生麻,她刚想拔针,又一个一模一样的针刺在她的手背上。
“有种你杀了我!”在悄无声息的夜里,对于一个被罚的人来说,是最脆弱无助的。
尤其这么长时间身体上的僵直和煎熬,已经差不多击垮了她。燕子荣从小骄纵惯了,是更容易崩溃的。
没有什么一剑封喉,只是上下嘴唇上,被两个银针牢牢盯住,发不出半分声响。
世界一下子变回死寂。
半响,不知道从哪里飘出一个声音,“请三姑娘不要动。”
燕子荣第一次觉得这样谦恭的语气竟说出了毛骨悚然的错觉。
脊背如有冷蛇滚过,燕子荣顾不上银针是不是还在身上,整个人呆立在那,眼中充满了惊吓后的发直。
就这样一直到了第三天早晨,那个声音才再次传来,“三姑娘不错,一晚上没有乱动。跟三姑娘回禀,我刚处理完你贴身丫鬟,呃,现在好像都不知道她的名字。也没什么,只是把她拖到京城十里外的乱葬岗上,胳膊腿剁了下来,连同意识清醒的她,一起扔到秃鹫嘴里。她身上涂了秃鹫最爱的腐肉味道,三姑娘倒是可惜了,没听见秃鹫抢食的盛状。”
但燕子荣耳边,却回荡着丫鬟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和秃鹫啄食撕碎皮肉的声音。
没有什么尖利的喊叫,燕子荣只是瞳孔骤然睁大,然后彻底晕厥在了地上。
——
婚期筹备得极快,就在腊月二十八举行,大奶奶田氏整日忙得脚不沾地,还买下了一个艺伎坊,茶楼的生意瞬间起死回生。
燕逸之每日都会过来院子里坐坐,今日却特意因为酒楼的事过来道谢。
陶夭夭轻轻地摇摇头,“二爷,您不必如此客气。”
她今日穿着海棠粉的锦袄,站在窗前的高脚几前收拾着什么,很是打眼。马上就要成亲了,陶夭夭自是要搬去燕逸之院子住,她带来的一应物品,正收拾着先搬过去一部分。
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这些对她而言,都终将被刻上“过去”的烙印,在离开燕府时付之一炬。
燕逸之抬步走过来,从怀间拿出一枝青玉簪,“这份贺礼可喜欢?”
“喜欢。”陶夭夭从善如流说道,她一眼便认出这样的款式,市面上并没有,应是他特意定制的,只是想找个由头送给她。
陶夭夭微微偏头,这是要让他为她簪发的意思。
有过两位夫人的燕逸之,竟硬生生尝试三五次,才终于簪进去。
陶夭夭倒是没催促他,鬓角的碎发随风轻轻撩动,拂过燕逸之停在耳畔的手,燕逸之掌心微紧,就这么收了回来。
“好看吗?”她问了几乎所有女子都会问的话。
燕逸之却不太满意,“好像有点歪。”
陶夭夭偏过头,看向一盏铜镜,“挺好。”
她弯起眼笑了,金色的午后阳光落入眸中,碎成波光粼粼的光,十分好看,她嗓音圆润,“二爷如果真想谢我,可否教我作画?”
她手里,正好整理出那天的小憩图,就这么展在燕逸之面前。
不知是否为错觉,陶夭夭好似从燕逸之眼底看到一闪而过的尴尬和绯红。
仅此而已吗?
眼中飞快转为疑问,视线就这么移到陶夭夭脸上,陶夭夭倒是大大方方,“虽说书画一体,但我实在对作画知之甚少,以前写字时,也想过要画一画。可眼中所见、心中所想总不能跃然纸上。”
说到此处时,陶夭夭微微低着眉,只带着几分羞惗,“见到昨日二爷留下的墨宝……笔法飘逸纯熟,神色并现,细致入微,很是喜欢,所以,也想学着画一画。”
说的是昨日午后燕逸之随手画的陶夭夭的小憩图。太多事情搅合在一起,他竟然忘了还有这样一遭。
燕逸之的视线落在陶夭夭身上,沉吟片刻,实在看不出什么异样,眉目淡笑,“好。”
陶夭夭确实会画几笔,但见过两次燕逸之的画作后,她愈发觉得燕逸之笔法纯熟老练,笔墨间流动的气韵,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她那些微末道行,就算是全部拿出来,在燕逸之面前,也不过是启蒙的孩童罢了。
因此,陶夭夭才用这样的事做回礼。
对燕逸之而言,作画总比出去游玩更容易些,盘活了酒楼那样的事,只用作画一事抵消,余下的恩情,便会一点点堆积在心底,化作婚后的相敬。
这便是她从母亲那里学到的夫妻之道。
于燕逸之而言,陶夭夭并没有多少恶意,只是将他当作一个可用的盾牌,哪日燕府覆灭之时,许是会被连累罢了。
到那时,也只是他生错在了燕府。
翠竹和九思进门研磨,尤其九思知道二爷颜料、笔墨的喜好。
“二爷,这里的笔墨不适合作画,陶娘子第一次作画,寻常的笔墨和纸张画出来恐伤了陶娘子的热情。”九思如实向燕逸之回禀。
陶夭夭眉尖轻轻一皱,似是有万般懊恼,“那可怎么办?我这里都是按写字准备的,其实我写字也没什么讲究,我只买了只用着顺手的笔,对墨和纸从来没什么要求。”
进燕府前,她的随行之物里,只有陶府给准备的一应物件,再无其他,刚到这里在梅园那晚,就遇见了燕逸之作画之事,是以,陶夭夭特意没再添置什么,只是这个屋里摆放的笔全是好看用的,写字实在不趁手,所以才找了个时间出去买了一支。
燕逸之也发觉了此事,只是默在那里没说话,眉目压得极,“去我院子里,将笔墨纸砚取来。”
九思挠着头,“二爷惯用的我摆整齐都要半个时辰,让我收起来搬来再摆一遍,陶娘子画完一幅画都要后晌了。”
此时的日头已堪堪偏西,确实难办呢!
正在屋子一处收拾妆匣的陈婆子倒是干脆,扭过头来道,“哪用得着那么麻烦,今日就趁着作画的功夫,让陶娘子认认门,再者,东西搬的差不多了,都堆在二爷澄心院的东偏殿里,陶娘子正好去看看如何归置。”
看似是给了自家姑娘一个台阶,实则陶夭夭今日踏进了澄心院,还出得来嘛!
陶夭夭耳根红了一块,长而卷眼睫轻轻阖下,手里的锦帕都要搅成了麻花,她咬了咬下唇,这样的事,她决计不会开口说的。
虽然提前进了燕府早就没了什么颜面,但她最后这点倔强还是有的。
“这。”陶夭夭不敢直视燕逸之的眼睛,目光落在窗外,阴压压的天又飘起了雪花,“外面下雪了。”
不宜出门。
燕逸之往前走了两步,堪堪与陶夭夭并肩而立,两人一个奇秀玉立,一个温婉清和,如水墨泼画里,相携而生的两人。
九思站在他们身后,胳膊肘戳戳翠竹,让她看两位主子,“这是不是就是戏台子唱的一对璧人。”
翠竹挪开一步避开了他,半句话没说,燕府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就算燕逸之现在这样,也有可能是表面上装出来的,指不定也不是什么好人。
燕府的人能有什么好心肠。
燕逸之转过身,眉目间平和地看向陶夭夭,“想不想出去赏雪?”
说这话时,他眼中好似飘落点点冰雪,清明得让人生不出半分杂念,可是陶夭夭知道,这是另外一种邀请。
又一个台阶。
他难不成也想今晚便让她住过去?!
她今日穿了件茶白锦袄,粉绒脂腻的一张小脸,连嘴唇都是淡淡的樱色,仿佛比昨日又秾丽了些。
昨晚那样的陶夭夭,就像是一场梦里的幻影,随着日出东方而消散不见。
看不出过多情绪,燕逸之便也没再勉强,嗓音依旧平和道,“但是,既然母亲准了可以出府,你又解了茶楼的燃眉之急,不妨今日我带你出府转转,正好今日休沐,带你出去散散心。”
实则是为了今日送陶夭夭外出,昨晚连夜告了假,才得了今日半分闲。
陶夭夭本意不在这,听到出府之事,反倒愈加摇着头,好不容易舒展开的小脸又像风雨吹打的残花,眼眶又渐渐漫上一些湿意,
“我,我可能只是无处傍身罢了,以前在陶府,便是没人疼爱的,现在到了燕府,深知背后没有母家的庇护,所以,没有安全感。”
说到此处,她眼中湿意蔓延,泛起几分泪光,不似昨晚惊吓悲怆,却因笼罩了淡淡的忧思而楚楚可怜,
心跳就这样紧了半拍。
燕逸之藏在大氅里的手微动,只是,他没有即刻付诸于行动,而是温声而克制地问道,
“我可以抱抱你吗?”
眼底飘过一丝错愕,抬眼时,看见燕逸之清朗如昨日明月,与蓝天中的日光同辉,丝毫染不进半分人间尘土。陶夭夭微微点头,轻应了声“嗯”。
得了肯定和鼓励,燕逸之缓缓展开宽大的氅衣。
寒风被隔绝在外,氅衣内是他温热的体温,透过厚实的冬衣衣料,心跳声沉稳而有力地传来。
陶夭夭就这样静静地窝在他给予的片刻温暖里,这一刻,世界仿佛只剩下他们二人。燕逸之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只是这样静静地抱着,好像只是为了给她安慰和安全感。
淡淡的木质香入鼻,令人安心,恰在此时,陶夭夭开口道,
“二爷,我们成婚吧。”声音软糯糯的,似冬日里一盏暖呼呼的清茶,淡淡得听不真切。
燕逸之将她放开,又确定性地问了句,“你方才说什么!”
眼底带着难以置信的期待与欣喜,一下子就撞入了陶夭夭眼中。
她原本深水一般平静的眼角,却在仰起头的瞬间,化为意态婉转的娇羞,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句,“我想与二爷尽快皆为夫妻。”
在燕绥回府之前!
湖中池水轻漾,波光一圈一圈荡开,落入燕逸之眸中,他眸光微微晃动,仿佛这份坚定太过于令人惊讶。
诚然,经历了昨晚的恐惧后,燕逸之曾一度认为她昨晚受的惊吓,让陶夭夭和他先前两位夫人的事联想在一起,
所以才过度恐惧。
他早已做好了送她离开的所有打算,却不想等来的,仍是她毅然决然的奔赴。
“可考虑清楚了,我可以说服母亲,将婚期后延,再给你些时日……”
“不。”陶夭夭伸手挡在他的唇前,“提前婚期,越快越好,好吗?”
“嗯。”这次换燕逸之郑重其事点头。
——
此时的一条雪道上,燕绥正带着人马连夜兼程往回赶,却被大雪阻在了一处驿馆两日。
十五掸着身上的雪从屋外走进来,屋门只开了个小缝,整个屋子就被大雪强行占满,连坐在屋子最里侧的燕绥桌案上,都落了一粒雪。
“这雪真大啊!不知道还要下几日,听说各州路雪下得都极大,今年怕不是百年难遇的雪灾吧。”
十五话音刚落,就看见初一的神色凝重,朝他微微摇头,示意他闭嘴。
十五见主子正看着一封加急密信,眉间含着万里冰封,倒好似比这狂风骤雪的夜晚还要冷上几分。
他疑惑地问看向初一,初一好似又成了块无声无息的石头,看不出半分事由。
可他又是个多嘴好奇的性子,索性自己问,“主子,可是晋王那边又有什么任务?”
顿在那处的燕绥这才敛起神色,将密信烧了,未着半分言语,等到纸片化为灰烬,才起身吩咐,
“收拾行装,雪下得小点你先随我启程回汴京。”
“是。”两人得令后退出屋外,十五迫不及待拉住初一问,“怎么回事?这么大的雪,到底是什么十万火急的事非要现在启程,不怕在半道上让雪给埋了。”
初一阴着脸,只说了句,“夭夭姑娘要和二爷成婚了,婚期便定在三日后。”
——
饿了一日又跪了一晚上滴水未进的燕子荣,身子仍是直挺挺地跪在蒲团上,一动都不敢动,因为昨晚她只塌了个肩膀,就被不知哪个方向飞来的银针扎进了骨头上,痛得他胳膊生麻,她刚想拔针,又一个一模一样的针刺在她的手背上。
“有种你杀了我!”在悄无声息的夜里,对于一个被罚的人来说,是最脆弱无助的。
尤其这么长时间身体上的僵直和煎熬,已经差不多击垮了她。燕子荣从小骄纵惯了,是更容易崩溃的。
没有什么一剑封喉,只是上下嘴唇上,被两个银针牢牢盯住,发不出半分声响。
世界一下子变回死寂。
半响,不知道从哪里飘出一个声音,“请三姑娘不要动。”
燕子荣第一次觉得这样谦恭的语气竟说出了毛骨悚然的错觉。
脊背如有冷蛇滚过,燕子荣顾不上银针是不是还在身上,整个人呆立在那,眼中充满了惊吓后的发直。
就这样一直到了第三天早晨,那个声音才再次传来,“三姑娘不错,一晚上没有乱动。跟三姑娘回禀,我刚处理完你贴身丫鬟,呃,现在好像都不知道她的名字。也没什么,只是把她拖到京城十里外的乱葬岗上,胳膊腿剁了下来,连同意识清醒的她,一起扔到秃鹫嘴里。她身上涂了秃鹫最爱的腐肉味道,三姑娘倒是可惜了,没听见秃鹫抢食的盛状。”
但燕子荣耳边,却回荡着丫鬟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和秃鹫啄食撕碎皮肉的声音。
没有什么尖利的喊叫,燕子荣只是瞳孔骤然睁大,然后彻底晕厥在了地上。
——
婚期筹备得极快,就在腊月二十八举行,大奶奶田氏整日忙得脚不沾地,还买下了一个艺伎坊,茶楼的生意瞬间起死回生。
燕逸之每日都会过来院子里坐坐,今日却特意因为酒楼的事过来道谢。
陶夭夭轻轻地摇摇头,“二爷,您不必如此客气。”
她今日穿着海棠粉的锦袄,站在窗前的高脚几前收拾着什么,很是打眼。马上就要成亲了,陶夭夭自是要搬去燕逸之院子住,她带来的一应物品,正收拾着先搬过去一部分。
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这些对她而言,都终将被刻上“过去”的烙印,在离开燕府时付之一炬。
燕逸之抬步走过来,从怀间拿出一枝青玉簪,“这份贺礼可喜欢?”
“喜欢。”陶夭夭从善如流说道,她一眼便认出这样的款式,市面上并没有,应是他特意定制的,只是想找个由头送给她。
陶夭夭微微偏头,这是要让他为她簪发的意思。
有过两位夫人的燕逸之,竟硬生生尝试三五次,才终于簪进去。
陶夭夭倒是没催促他,鬓角的碎发随风轻轻撩动,拂过燕逸之停在耳畔的手,燕逸之掌心微紧,就这么收了回来。
“好看吗?”她问了几乎所有女子都会问的话。
燕逸之却不太满意,“好像有点歪。”
陶夭夭偏过头,看向一盏铜镜,“挺好。”
她弯起眼笑了,金色的午后阳光落入眸中,碎成波光粼粼的光,十分好看,她嗓音圆润,“二爷如果真想谢我,可否教我作画?”
她手里,正好整理出那天的小憩图,就这么展在燕逸之面前。
不知是否为错觉,陶夭夭好似从燕逸之眼底看到一闪而过的尴尬和绯红。
仅此而已吗?
眼中飞快转为疑问,视线就这么移到陶夭夭脸上,陶夭夭倒是大大方方,“虽说书画一体,但我实在对作画知之甚少,以前写字时,也想过要画一画。可眼中所见、心中所想总不能跃然纸上。”
说到此处时,陶夭夭微微低着眉,只带着几分羞惗,“见到昨日二爷留下的墨宝……笔法飘逸纯熟,神色并现,细致入微,很是喜欢,所以,也想学着画一画。”
说的是昨日午后燕逸之随手画的陶夭夭的小憩图。太多事情搅合在一起,他竟然忘了还有这样一遭。
燕逸之的视线落在陶夭夭身上,沉吟片刻,实在看不出什么异样,眉目淡笑,“好。”
陶夭夭确实会画几笔,但见过两次燕逸之的画作后,她愈发觉得燕逸之笔法纯熟老练,笔墨间流动的气韵,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她那些微末道行,就算是全部拿出来,在燕逸之面前,也不过是启蒙的孩童罢了。
因此,陶夭夭才用这样的事做回礼。
对燕逸之而言,作画总比出去游玩更容易些,盘活了酒楼那样的事,只用作画一事抵消,余下的恩情,便会一点点堆积在心底,化作婚后的相敬。
这便是她从母亲那里学到的夫妻之道。
于燕逸之而言,陶夭夭并没有多少恶意,只是将他当作一个可用的盾牌,哪日燕府覆灭之时,许是会被连累罢了。
到那时,也只是他生错在了燕府。
翠竹和九思进门研磨,尤其九思知道二爷颜料、笔墨的喜好。
“二爷,这里的笔墨不适合作画,陶娘子第一次作画,寻常的笔墨和纸张画出来恐伤了陶娘子的热情。”九思如实向燕逸之回禀。
陶夭夭眉尖轻轻一皱,似是有万般懊恼,“那可怎么办?我这里都是按写字准备的,其实我写字也没什么讲究,我只买了只用着顺手的笔,对墨和纸从来没什么要求。”
进燕府前,她的随行之物里,只有陶府给准备的一应物件,再无其他,刚到这里在梅园那晚,就遇见了燕逸之作画之事,是以,陶夭夭特意没再添置什么,只是这个屋里摆放的笔全是好看用的,写字实在不趁手,所以才找了个时间出去买了一支。
燕逸之也发觉了此事,只是默在那里没说话,眉目压得极,“去我院子里,将笔墨纸砚取来。”
九思挠着头,“二爷惯用的我摆整齐都要半个时辰,让我收起来搬来再摆一遍,陶娘子画完一幅画都要后晌了。”
此时的日头已堪堪偏西,确实难办呢!
正在屋子一处收拾妆匣的陈婆子倒是干脆,扭过头来道,“哪用得着那么麻烦,今日就趁着作画的功夫,让陶娘子认认门,再者,东西搬的差不多了,都堆在二爷澄心院的东偏殿里,陶娘子正好去看看如何归置。”
看似是给了自家姑娘一个台阶,实则陶夭夭今日踏进了澄心院,还出得来嘛!
陶夭夭耳根红了一块,长而卷眼睫轻轻阖下,手里的锦帕都要搅成了麻花,她咬了咬下唇,这样的事,她决计不会开口说的。
虽然提前进了燕府早就没了什么颜面,但她最后这点倔强还是有的。
“这。”陶夭夭不敢直视燕逸之的眼睛,目光落在窗外,阴压压的天又飘起了雪花,“外面下雪了。”
不宜出门。
燕逸之往前走了两步,堪堪与陶夭夭并肩而立,两人一个奇秀玉立,一个温婉清和,如水墨泼画里,相携而生的两人。
九思站在他们身后,胳膊肘戳戳翠竹,让她看两位主子,“这是不是就是戏台子唱的一对璧人。”
翠竹挪开一步避开了他,半句话没说,燕府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就算燕逸之现在这样,也有可能是表面上装出来的,指不定也不是什么好人。
燕府的人能有什么好心肠。
燕逸之转过身,眉目间平和地看向陶夭夭,“想不想出去赏雪?”
说这话时,他眼中好似飘落点点冰雪,清明得让人生不出半分杂念,可是陶夭夭知道,这是另外一种邀请。
又一个台阶。
他难不成也想今晚便让她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