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施亿的存在感太强,也可能是这几天状态好不卡文,秦闻请了一天假后就没再继续摆烂,老老实实地坐在电脑前敲敲打打。
秦闻没按施亿说的将凶手写死,反倒给了他更多笔墨和高光时刻。
施亿看得眼泪汪汪,却不理解,“可这个人的原型,不是坏人吗?为什么要这么写?”
施亿完全不喜欢现实中的张青,却有点同情小说里的反派。
“因为我写的是小说,不是新闻,虚构永远大于真实。作者提供的只是一点情绪价值,读者只需要享受跌宕起伏的故事就好。”
秦闻盯着施亿,特意强调:
“小说和现实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这种话用不着他说。
大部分人看小说不就图一消遣么?阅读界面一退,也就回归了自己正常的生活。
但秦闻早就怀疑施亿的【认知】来自于各种小说,为了减少她在现实生活中出现抽象言行的频率,他有必要帮她多做区分。
“嗯,我知道的!”施亿答应得飞快,也不知道她是真懂还是假懂。
她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另一个问题上,“话说大大,这个副本怎么没有我的戏份?”
施亿都没要求秦闻给她加戏,但这里面理应有她浓墨重彩的一笔!
秦闻微妙地挪开了视线,“戏份啊……有的。要不你再找找?”
“没有啊,我不可能看漏的……”施亿又仔仔细细地二刷了一遍,“这个副本里新出场的角色除了凶手、炮灰外,就只有主角刚领养的神犬了……主角的狗!”
后面几个字的声调都扬了起来,显然,即便施亿后知后觉,也明白了自己的角色定位。
有杀气!秦闻敏锐地意识这一点。
尽管施亿啥都没做,但他还是感觉到了那种磨刀霍霍的气氛。作为一个悬疑方向的作者,他也不难脑补出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
他立刻狡辩,“它不是狗,是神犬!而且还很可爱,读者反应很好!我说什么来着?小说,跟现实是不一样的!”
施亿一声不吭,幽幽地看着他。
“今天加更!”秦闻拿出了杀手锏。
施亿立刻丢掉了那点不悦。或者说,她其实没啥不悦,她也很喜欢刚出场的神犬!能用来换加更机会真的太棒了!血赚!
没过两天,陈叔那边就有消息传来:他们正准备追查一起器官买卖案件。
该案件的线头秦闻和施亿都知情,是由张青提供的暗网线索追索到的。
想要将非法网站中的罪恶一网打尽,单纯的关站显然不够。他们利用张青提供的信息,摸进了这个网站。
有些情节较轻、追责困难的小事可能留个标记就被忽略了,警方力量有限,关注的重点自然是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
比如陈力现在所说的非法器官买卖。
这种案子秦闻能发挥的作用很小,如果不是他之前特意请求过,陈力压根儿不会想起他来。
“就算你加入这个案子,也最多起到辅助、协作作用,期间必须服从安排,你确定要参与么?如果只是想了解案情,等结案后我可以给你讲讲。”
虽然感性上陈力时常遗憾秦闻的“不务正业”,但理性上他也清楚,秦闻就是更适合当编外顾问。秦闻总是更倾向于关注有他发挥余地的案件,可身为官方人员不该“挑案子”,团队协作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以陈力对秦闻的了解,他应该会放弃参与这种案件。
可出人意料的是,秦闻想了想,竟然选择了坚持,“我想试试。”
“行吧。”
警方已经找到了在暗网上购买过器官的两个买家。
被找上门后,他们倒是老老实实地将自己知道的所有信息都抖了个干干净净。
“他们在那个网站上发布了求助信息,带着价码的那种。百万以下理都不会被搭理一下。价码满意了,卖家才会主动私聊。卖方不仅提供各种活体器官,连手术都包了。”
秦闻一边听着陈力的案情描述,一边提问:
“能一口气拿出那么多钱的买家基本上非富即贵,事实上,这通常就是为富人提供服务的黑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愿意接受没有保障的黑手术?买家卖家存在信任关系?”
据秦闻所知,器官买卖中的卖方一般只负责提供活体器官,最多帮忙把非法来源合法化,较少出现这样的“一条龙服务”,买家更倾向于找医术可靠的医院和医生进行手术。
“信任关系?呵呵。”陈叔嗤笑了一声,不知道在嘲讽什么,“但怎么说呢,这个团伙在某些小圈子里还挺出名。”
买家怎么知道如何登录那个网站?如何求助?那肯定是有人传人的情况。
而按照买家打听到的消息就是:帮忙手术的医生比一般的专家实力更强。比如那个谁、那个谁……
“他们说,能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团队,才是真正有实力的。既能最大限度保障移植器官的活性,对双方也有更好的信息保护作用。”
这是买家坦白时说的话,同时也不忘强调自己的走投无路:
“我没有办法啊警官!你知道在我儿子前面,还有多少人在排队吗?走正规途径,他会死的!”
卖方团伙的这种模式肯定会劝退一些人,但永远不会缺有需求的买家。特定的门槛也可以限制信息泄露。
当然,买方与卖方本来就没有任何交情,全靠砸钱。就算移植手术成功了,也不可能建立起多正常的医患关系。
因此,他们很清楚:交代得越多,己方越有机会争取从轻处理。
可惜的是,卖方也对双方的真实关系心知肚明,知道买家被警方查到后,不可能帮他们保密,可不会将真正有价值的情报泄露给买家。
据两个买家的一致口供,临近手术之日,就会有一辆救护车到他们家中将患者接走,也像普通救护车那样,可以有一个家属陪同。
但具体去了哪里,谁都不知道。
上车后他们就得上交手机,还会进行严格的“安检”,确保家属不会携带任何录像、窃听乃至定位装备。
车子一开就是老半天,中间停过好几次。或许目的地很远,或许只是带他们瞎转悠,谁知道呢?
下车后,他们也没机会了解更多信息。
病患就不用说了,家属的行动区域也有限。
“一定要说的话,那里面……很符合我对黑诊所的想象。”有个买家是这么说的。
虽然里面的无菌布置齐全,灯火通明,但门窗紧闭,有种说不出的逼仄与压抑。说那是废弃工厂或地下室,他们都不意外。
做完手术,情况大体稳定,就会被送回家里。交易到此结束。有后续观察要求的,自己去找正规医院。
毫无疑问,这些情报里面,夹杂着不少干扰信息。像上下车后的通行时长、手术地点的判断都无法作为可靠的调查方向。
有些病患或家属自以为了解的信息,搞不好是卖方故意给出的烟雾弹。这种成熟的犯罪团伙很擅长这个。
目前警方正在追索的线索有两条:
查假救护车带走病患后的行车路径;
查买家的信息源头。人传人的“情报”,究竟从何而来?
“那两个病患都是在近一周进行的手术,监控没被覆盖掉,图侦那边正在查。情报源头的人或许知道得更多。这两条线,我都觉得挺有希望的。”陈力说道。
但秦闻却抱着悲观的态度,“你们的调查应该进入瓶颈了吧。”
让人顺着监控查到大本营去,这个犯罪团伙有这么傻吗?中间多次停车,是因为堵车、还是在反侦查?
图侦工作人员估计要像熬鹰一样红着眼睛查监控了。
买家说了那么多卖家的消息,却对情报来源只字不提,为什么?
那自然是因为他们跟卖家没有更多的纠葛,卖了也就卖了。但他们与情报来源有更多的利益关系,比如有生意往来、在一个圈子里混之类的,不好随便破坏这份关系。
这两条线,都没有陈叔说的那么简单。
秦闻没按施亿说的将凶手写死,反倒给了他更多笔墨和高光时刻。
施亿看得眼泪汪汪,却不理解,“可这个人的原型,不是坏人吗?为什么要这么写?”
施亿完全不喜欢现实中的张青,却有点同情小说里的反派。
“因为我写的是小说,不是新闻,虚构永远大于真实。作者提供的只是一点情绪价值,读者只需要享受跌宕起伏的故事就好。”
秦闻盯着施亿,特意强调:
“小说和现实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这种话用不着他说。
大部分人看小说不就图一消遣么?阅读界面一退,也就回归了自己正常的生活。
但秦闻早就怀疑施亿的【认知】来自于各种小说,为了减少她在现实生活中出现抽象言行的频率,他有必要帮她多做区分。
“嗯,我知道的!”施亿答应得飞快,也不知道她是真懂还是假懂。
她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另一个问题上,“话说大大,这个副本怎么没有我的戏份?”
施亿都没要求秦闻给她加戏,但这里面理应有她浓墨重彩的一笔!
秦闻微妙地挪开了视线,“戏份啊……有的。要不你再找找?”
“没有啊,我不可能看漏的……”施亿又仔仔细细地二刷了一遍,“这个副本里新出场的角色除了凶手、炮灰外,就只有主角刚领养的神犬了……主角的狗!”
后面几个字的声调都扬了起来,显然,即便施亿后知后觉,也明白了自己的角色定位。
有杀气!秦闻敏锐地意识这一点。
尽管施亿啥都没做,但他还是感觉到了那种磨刀霍霍的气氛。作为一个悬疑方向的作者,他也不难脑补出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
他立刻狡辩,“它不是狗,是神犬!而且还很可爱,读者反应很好!我说什么来着?小说,跟现实是不一样的!”
施亿一声不吭,幽幽地看着他。
“今天加更!”秦闻拿出了杀手锏。
施亿立刻丢掉了那点不悦。或者说,她其实没啥不悦,她也很喜欢刚出场的神犬!能用来换加更机会真的太棒了!血赚!
没过两天,陈叔那边就有消息传来:他们正准备追查一起器官买卖案件。
该案件的线头秦闻和施亿都知情,是由张青提供的暗网线索追索到的。
想要将非法网站中的罪恶一网打尽,单纯的关站显然不够。他们利用张青提供的信息,摸进了这个网站。
有些情节较轻、追责困难的小事可能留个标记就被忽略了,警方力量有限,关注的重点自然是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
比如陈力现在所说的非法器官买卖。
这种案子秦闻能发挥的作用很小,如果不是他之前特意请求过,陈力压根儿不会想起他来。
“就算你加入这个案子,也最多起到辅助、协作作用,期间必须服从安排,你确定要参与么?如果只是想了解案情,等结案后我可以给你讲讲。”
虽然感性上陈力时常遗憾秦闻的“不务正业”,但理性上他也清楚,秦闻就是更适合当编外顾问。秦闻总是更倾向于关注有他发挥余地的案件,可身为官方人员不该“挑案子”,团队协作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以陈力对秦闻的了解,他应该会放弃参与这种案件。
可出人意料的是,秦闻想了想,竟然选择了坚持,“我想试试。”
“行吧。”
警方已经找到了在暗网上购买过器官的两个买家。
被找上门后,他们倒是老老实实地将自己知道的所有信息都抖了个干干净净。
“他们在那个网站上发布了求助信息,带着价码的那种。百万以下理都不会被搭理一下。价码满意了,卖家才会主动私聊。卖方不仅提供各种活体器官,连手术都包了。”
秦闻一边听着陈力的案情描述,一边提问:
“能一口气拿出那么多钱的买家基本上非富即贵,事实上,这通常就是为富人提供服务的黑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愿意接受没有保障的黑手术?买家卖家存在信任关系?”
据秦闻所知,器官买卖中的卖方一般只负责提供活体器官,最多帮忙把非法来源合法化,较少出现这样的“一条龙服务”,买家更倾向于找医术可靠的医院和医生进行手术。
“信任关系?呵呵。”陈叔嗤笑了一声,不知道在嘲讽什么,“但怎么说呢,这个团伙在某些小圈子里还挺出名。”
买家怎么知道如何登录那个网站?如何求助?那肯定是有人传人的情况。
而按照买家打听到的消息就是:帮忙手术的医生比一般的专家实力更强。比如那个谁、那个谁……
“他们说,能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团队,才是真正有实力的。既能最大限度保障移植器官的活性,对双方也有更好的信息保护作用。”
这是买家坦白时说的话,同时也不忘强调自己的走投无路:
“我没有办法啊警官!你知道在我儿子前面,还有多少人在排队吗?走正规途径,他会死的!”
卖方团伙的这种模式肯定会劝退一些人,但永远不会缺有需求的买家。特定的门槛也可以限制信息泄露。
当然,买方与卖方本来就没有任何交情,全靠砸钱。就算移植手术成功了,也不可能建立起多正常的医患关系。
因此,他们很清楚:交代得越多,己方越有机会争取从轻处理。
可惜的是,卖方也对双方的真实关系心知肚明,知道买家被警方查到后,不可能帮他们保密,可不会将真正有价值的情报泄露给买家。
据两个买家的一致口供,临近手术之日,就会有一辆救护车到他们家中将患者接走,也像普通救护车那样,可以有一个家属陪同。
但具体去了哪里,谁都不知道。
上车后他们就得上交手机,还会进行严格的“安检”,确保家属不会携带任何录像、窃听乃至定位装备。
车子一开就是老半天,中间停过好几次。或许目的地很远,或许只是带他们瞎转悠,谁知道呢?
下车后,他们也没机会了解更多信息。
病患就不用说了,家属的行动区域也有限。
“一定要说的话,那里面……很符合我对黑诊所的想象。”有个买家是这么说的。
虽然里面的无菌布置齐全,灯火通明,但门窗紧闭,有种说不出的逼仄与压抑。说那是废弃工厂或地下室,他们都不意外。
做完手术,情况大体稳定,就会被送回家里。交易到此结束。有后续观察要求的,自己去找正规医院。
毫无疑问,这些情报里面,夹杂着不少干扰信息。像上下车后的通行时长、手术地点的判断都无法作为可靠的调查方向。
有些病患或家属自以为了解的信息,搞不好是卖方故意给出的烟雾弹。这种成熟的犯罪团伙很擅长这个。
目前警方正在追索的线索有两条:
查假救护车带走病患后的行车路径;
查买家的信息源头。人传人的“情报”,究竟从何而来?
“那两个病患都是在近一周进行的手术,监控没被覆盖掉,图侦那边正在查。情报源头的人或许知道得更多。这两条线,我都觉得挺有希望的。”陈力说道。
但秦闻却抱着悲观的态度,“你们的调查应该进入瓶颈了吧。”
让人顺着监控查到大本营去,这个犯罪团伙有这么傻吗?中间多次停车,是因为堵车、还是在反侦查?
图侦工作人员估计要像熬鹰一样红着眼睛查监控了。
买家说了那么多卖家的消息,却对情报来源只字不提,为什么?
那自然是因为他们跟卖家没有更多的纠葛,卖了也就卖了。但他们与情报来源有更多的利益关系,比如有生意往来、在一个圈子里混之类的,不好随便破坏这份关系。
这两条线,都没有陈叔说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