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长安的手开始发抖。十月初五,就是五天后!太后这是要主动放弃边境城池?为什么?
她正想细看,突然听到殿外传来脚步声。萧长安迅速将密函塞回原处,拿起一本《女则》假装阅读。
"萧女史,这么晚还在忙?"
萧长安抬头,看见太后身边的大宫女锦绣站在门口。锦绣是太后的心腹,三十出头,生得端庄秀丽,却有一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
"锦绣姐姐。"萧长安起身行礼,"太后娘娘命我整理这些奏折,明日一早就要呈上,不敢懈怠。"
锦绣走进来,目光在案几上扫视:"娘娘让我来看看你进展如何。"她的视线落在那摞关于北境军务的奏折上,眉头微蹙,"这些..."
萧长安心跳加速,但面上不显:"已经整理好了,正要送去给太后过目。"
"是吗?"锦绣伸手去拿那份密函,"我看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殿外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接着是宫女的尖叫声。锦绣的手顿在半空,转身向外看去。
"怎么回事?"
还没等她出去查看,一个黑影从窗外翻入,动作快如闪电。萧长安还没反应过来,就见那人一掌劈在锦绣后颈。锦绣闷哼一声,软倒在地。
"阿厌!"萧长安惊呼。
阿厌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迅速检查锦绣的情况:"只是晕过去了。"他抬头看向萧长安,"你在查什么?这么入神,连有人靠近都没察觉。"
萧长安指向那些奏折:"太后在秘密调离北境守军,似乎是要放弃几座边城。"
阿厌快速翻阅了一遍,面色越来越凝重:"这不是普通的军事调整...她是故意要把这几座城送给呼尔塔。"
"为什么?"萧长安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因为这些城的守将都是皇帝的人。"阿厌冷笑,"太后这是借刀杀人,既削弱了皇帝的势力,又能嫁祸给呼尔塔,一举两得。"
萧长安倒吸一口冷气。为了权力斗争,太后竟然不惜牺牲边境数万百姓?这已经超出了她对政治黑暗的想象。
"锦绣怎么办?"她看向昏迷中的宫女,"她醒来后一定会报告太后。"
阿厌沉思片刻:"只有一个办法。"他的声音冷了下来,"让她永远开不了口。"
萧长安浑身一颤:"你是说..."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阿厌盯着她,"若她告发你偷看密函,你觉得太后会怎么处置你和萧家?"
萧长安想起父亲被诬陷通敌的遭遇,想起太后那些狠辣的手段,不禁打了个寒战。但她还是摇头:"不能杀人...一定有别的办法。"
阿厌叹了口气:"那就只能制造意外了。"他指着窗外,"那边有个荷花池,水深足以淹死人。"
萧长安明白了他的意思,胃里一阵翻腾。这是要伪造锦绣失足落水的假象。虽然不用亲手杀人,但本质上并无不同。
"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一刻钟后会有侍卫巡逻到这里。"阿厌冷静地说,"要么现在决定,要么等着锦绣醒来告发你。"
萧长安咬紧下唇,直到尝到血腥味。最终,她艰难地点了点头。
阿厌立刻行动起来。他扛起锦绣,示意萧长安跟上。两人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来到荷花池边。秋风萧瑟,池水漆黑如墨,泛着冷光。
"转过身去。"阿厌低声说。
萧长安机械地转身,听见身后传来"扑通"一声水响。她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却感觉不到疼痛。片刻后,阿厌回到她身边。
"走吧,明天会有人发现她'意外'落水。"
回到紫宸殿偏殿,萧长安机械地整理好奏折,确保看不出被动过的痕迹。她的动作精准,眼神却空洞得可怕。
"第一次总是最难接受的。"阿厌递给她一杯热茶,"但在宫里,不是你算计别人,就是别人算计你。"
萧长安接过茶杯,双手却抖得几乎拿不稳:"她...真的死了?"
"嗯。"阿厌点头,"明天我会安排人'发现'尸体。太后也许会怀疑,但没有证据。"
萧长安闭上眼,两行泪水无声滑落。她手上沾染了鲜血,再也回不去了。那个在萧府后花园吟诗作对的少女,已经死在了这个秋夜里。
"为什么帮我?"她轻声问。
阿厌沉默片刻:"因为谢世子。"他顿了顿,"也因为...你和他们不一样。"
"他们?"
"宫里这些人。"阿厌的声音罕见地带着情绪,"为了权力可以牺牲一切,包括无辜百姓的生命。"
萧长安想起那些即将被抛弃的边城和守军,心头一紧:"我们必须阻止太后。"
"单凭我们做不到。"阿厌摇头,"需要皇帝的配合。"
"皇上知道太后的计划吗?"
"应该不知道。"阿厌思索道,"太后最近架空了皇帝的兵权,这些调令都是直接下达给边境将领的。"
萧长安下定决心:"我要见皇上。"
"太危险了。"阿厌反对,"太后现在对你半信半疑,若发现你私下见皇上..."
"那就通过长公主。"萧长安已经有了计划,"明日是长公主生辰,太后准许我去贺寿。你帮我安排,让皇上也'偶遇'我们。"
阿厌犹豫片刻,终于点头:"我会安排。但你要小心,太后不是那么好骗的。"
次日清晨,锦绣的尸体果然在荷花池中被发现。太后震怒,下令彻查,但所有证据都指向意外落水。萧长安被召去问话时,表现得震惊而悲伤,没有露出一丝破绽。
午后,萧长安带着准备好的贺礼前往长公主的寝宫。李如愿正在赏菊,见她来了,亲热地拉她入座。
"长安,你脸色很差,没睡好?"
萧长安刚要回答,宫女突然来报:"公主,皇上驾到。"
李如愿似乎并不意外:"快请。"
李昭一身常服,看上去心情不错。他赐免了众人的礼,说是来给妹妹贺寿的。寒暄过后,李如愿识趣地遣退了左右,只留下萧长安。
"皇上,萧女史有要事禀报。"李如愿直入主题。
萧长安将昨晚的发现一一道来。李昭听完,脸色阴沉得可怕。
"朕早该料到..."他咬牙切齿,"为了除掉朕的人,她不惜引狼入室!"
"皇上,必须立刻阻止。"萧长安急切地说,"凉州的调令五天后就要执行了。"
李昭沉思片刻:"直接撤销调令会打草惊蛇。朕需要想个办法,既能保住边城,又不让太后察觉。"
"或许...可以密令守将假意撤退,实则设伏?"萧长安提议,"既能保全兵力,又能重创呼尔塔。"
李昭惊讶地看了她一眼:"萧女史有将帅之才啊。"他转向李如愿,"你觉得呢?"
"可行。"李如愿点头,"但需要绝对可靠的将领来执行。"
"朕有人选。"李昭眼中闪过锐光,"问题是,如何将密令送到边关而不被太后察觉?"
萧长安想起墨韵斋的渠道:"臣女或许有办法。"
就在三人密议时,一名宫女匆匆跑来:"公主,太后娘娘驾到!"
三人脸色骤变。李如愿迅速反应过来:"皇兄,你和萧女史去后园赏菊,装作偶遇。我来应付母后。"
萧长安跟随李昭快步走向后园。她的心跳如鼓,手心沁出冷汗。若被太后发现他们密谈,后果不堪设想。
"镇定。"李昭低声道,"就当真是来赏菊的。"
萧长安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平静下来。当太后在李如愿的陪同下来到后园时,看到的是皇帝正与萧女史谈论菊花品种,气氛轻松自然。
"皇帝也来了?"太后似笑非笑。
李昭微笑:"儿臣来给如愿贺寿,正巧遇到萧女史在赏菊,便聊了几句。"
太后目光在萧长安脸上停留片刻:"萧女史对菊花也有研究?"
萧长安行礼:"臣女略知一二。家父爱菊,在府中种了百余品种。"
"是吗?"太后语气不明,"哀家还以为你更关心军国大事呢。"
这句话如同一盆冰水浇在萧长安头上。她强自镇定:"臣女愚钝,哪懂什么军国大事。不过是陪皇上闲聊罢了。"
太后又看了她一会儿,突然笑道:"哀家开玩笑的。走吧,一起去前厅用膳。"
这一关暂时过了,但萧长安知道,太后已经起了疑心。回紫宸殿的路上,她感觉背后仿佛有双眼睛在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北狄王庭。
谢回被绑在一根木桩上,浑身是伤。昨夜,他按计划准备逃跑,却在最后关头为救一名同囚的年轻士兵而暴露。呼尔塔亲自审问他,想挖出内应。
"说!谁给你传递的消息?"呼尔塔手持一根烧红的铁棍,在谢回面前晃悠。
谢回咬紧牙关,一言不发。铁棍贴上他的胸膛,皮肉烧焦的气味弥漫开来。他痛得眼前发黑,却仍不开口。
呼尔塔怒极反笑:"好,很好。我倒要看看,你身上还藏着什么秘密!"
他命人剥去谢回的上衣,仔细搜查。突然,一个侍卫从谢回的贴身衣物中摸出一张折叠得很小的画像。
"单于,您看这个。"
呼尔塔展开画像,脸色骤变。画中是位妙龄少女,眉目如画,正是他寻找多年的救命恩人!
"这是...萧家小姐?"呼尔塔的声音有些发抖,"你和她什么关系?"
谢回没想到画像会被发现,心中一沉:"与你无关。"
呼尔塔盯着画像看了许久,突然大笑:"天意!真是天意!"他转向谢回,态度竟缓和了几分,"十年前雁门关外,我重伤垂死,是这位萧小姐救了我。没想到十年后,她的画像会从你身上找到。"
她正想细看,突然听到殿外传来脚步声。萧长安迅速将密函塞回原处,拿起一本《女则》假装阅读。
"萧女史,这么晚还在忙?"
萧长安抬头,看见太后身边的大宫女锦绣站在门口。锦绣是太后的心腹,三十出头,生得端庄秀丽,却有一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
"锦绣姐姐。"萧长安起身行礼,"太后娘娘命我整理这些奏折,明日一早就要呈上,不敢懈怠。"
锦绣走进来,目光在案几上扫视:"娘娘让我来看看你进展如何。"她的视线落在那摞关于北境军务的奏折上,眉头微蹙,"这些..."
萧长安心跳加速,但面上不显:"已经整理好了,正要送去给太后过目。"
"是吗?"锦绣伸手去拿那份密函,"我看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殿外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接着是宫女的尖叫声。锦绣的手顿在半空,转身向外看去。
"怎么回事?"
还没等她出去查看,一个黑影从窗外翻入,动作快如闪电。萧长安还没反应过来,就见那人一掌劈在锦绣后颈。锦绣闷哼一声,软倒在地。
"阿厌!"萧长安惊呼。
阿厌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迅速检查锦绣的情况:"只是晕过去了。"他抬头看向萧长安,"你在查什么?这么入神,连有人靠近都没察觉。"
萧长安指向那些奏折:"太后在秘密调离北境守军,似乎是要放弃几座边城。"
阿厌快速翻阅了一遍,面色越来越凝重:"这不是普通的军事调整...她是故意要把这几座城送给呼尔塔。"
"为什么?"萧长安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因为这些城的守将都是皇帝的人。"阿厌冷笑,"太后这是借刀杀人,既削弱了皇帝的势力,又能嫁祸给呼尔塔,一举两得。"
萧长安倒吸一口冷气。为了权力斗争,太后竟然不惜牺牲边境数万百姓?这已经超出了她对政治黑暗的想象。
"锦绣怎么办?"她看向昏迷中的宫女,"她醒来后一定会报告太后。"
阿厌沉思片刻:"只有一个办法。"他的声音冷了下来,"让她永远开不了口。"
萧长安浑身一颤:"你是说..."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阿厌盯着她,"若她告发你偷看密函,你觉得太后会怎么处置你和萧家?"
萧长安想起父亲被诬陷通敌的遭遇,想起太后那些狠辣的手段,不禁打了个寒战。但她还是摇头:"不能杀人...一定有别的办法。"
阿厌叹了口气:"那就只能制造意外了。"他指着窗外,"那边有个荷花池,水深足以淹死人。"
萧长安明白了他的意思,胃里一阵翻腾。这是要伪造锦绣失足落水的假象。虽然不用亲手杀人,但本质上并无不同。
"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一刻钟后会有侍卫巡逻到这里。"阿厌冷静地说,"要么现在决定,要么等着锦绣醒来告发你。"
萧长安咬紧下唇,直到尝到血腥味。最终,她艰难地点了点头。
阿厌立刻行动起来。他扛起锦绣,示意萧长安跟上。两人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来到荷花池边。秋风萧瑟,池水漆黑如墨,泛着冷光。
"转过身去。"阿厌低声说。
萧长安机械地转身,听见身后传来"扑通"一声水响。她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却感觉不到疼痛。片刻后,阿厌回到她身边。
"走吧,明天会有人发现她'意外'落水。"
回到紫宸殿偏殿,萧长安机械地整理好奏折,确保看不出被动过的痕迹。她的动作精准,眼神却空洞得可怕。
"第一次总是最难接受的。"阿厌递给她一杯热茶,"但在宫里,不是你算计别人,就是别人算计你。"
萧长安接过茶杯,双手却抖得几乎拿不稳:"她...真的死了?"
"嗯。"阿厌点头,"明天我会安排人'发现'尸体。太后也许会怀疑,但没有证据。"
萧长安闭上眼,两行泪水无声滑落。她手上沾染了鲜血,再也回不去了。那个在萧府后花园吟诗作对的少女,已经死在了这个秋夜里。
"为什么帮我?"她轻声问。
阿厌沉默片刻:"因为谢世子。"他顿了顿,"也因为...你和他们不一样。"
"他们?"
"宫里这些人。"阿厌的声音罕见地带着情绪,"为了权力可以牺牲一切,包括无辜百姓的生命。"
萧长安想起那些即将被抛弃的边城和守军,心头一紧:"我们必须阻止太后。"
"单凭我们做不到。"阿厌摇头,"需要皇帝的配合。"
"皇上知道太后的计划吗?"
"应该不知道。"阿厌思索道,"太后最近架空了皇帝的兵权,这些调令都是直接下达给边境将领的。"
萧长安下定决心:"我要见皇上。"
"太危险了。"阿厌反对,"太后现在对你半信半疑,若发现你私下见皇上..."
"那就通过长公主。"萧长安已经有了计划,"明日是长公主生辰,太后准许我去贺寿。你帮我安排,让皇上也'偶遇'我们。"
阿厌犹豫片刻,终于点头:"我会安排。但你要小心,太后不是那么好骗的。"
次日清晨,锦绣的尸体果然在荷花池中被发现。太后震怒,下令彻查,但所有证据都指向意外落水。萧长安被召去问话时,表现得震惊而悲伤,没有露出一丝破绽。
午后,萧长安带着准备好的贺礼前往长公主的寝宫。李如愿正在赏菊,见她来了,亲热地拉她入座。
"长安,你脸色很差,没睡好?"
萧长安刚要回答,宫女突然来报:"公主,皇上驾到。"
李如愿似乎并不意外:"快请。"
李昭一身常服,看上去心情不错。他赐免了众人的礼,说是来给妹妹贺寿的。寒暄过后,李如愿识趣地遣退了左右,只留下萧长安。
"皇上,萧女史有要事禀报。"李如愿直入主题。
萧长安将昨晚的发现一一道来。李昭听完,脸色阴沉得可怕。
"朕早该料到..."他咬牙切齿,"为了除掉朕的人,她不惜引狼入室!"
"皇上,必须立刻阻止。"萧长安急切地说,"凉州的调令五天后就要执行了。"
李昭沉思片刻:"直接撤销调令会打草惊蛇。朕需要想个办法,既能保住边城,又不让太后察觉。"
"或许...可以密令守将假意撤退,实则设伏?"萧长安提议,"既能保全兵力,又能重创呼尔塔。"
李昭惊讶地看了她一眼:"萧女史有将帅之才啊。"他转向李如愿,"你觉得呢?"
"可行。"李如愿点头,"但需要绝对可靠的将领来执行。"
"朕有人选。"李昭眼中闪过锐光,"问题是,如何将密令送到边关而不被太后察觉?"
萧长安想起墨韵斋的渠道:"臣女或许有办法。"
就在三人密议时,一名宫女匆匆跑来:"公主,太后娘娘驾到!"
三人脸色骤变。李如愿迅速反应过来:"皇兄,你和萧女史去后园赏菊,装作偶遇。我来应付母后。"
萧长安跟随李昭快步走向后园。她的心跳如鼓,手心沁出冷汗。若被太后发现他们密谈,后果不堪设想。
"镇定。"李昭低声道,"就当真是来赏菊的。"
萧长安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平静下来。当太后在李如愿的陪同下来到后园时,看到的是皇帝正与萧女史谈论菊花品种,气氛轻松自然。
"皇帝也来了?"太后似笑非笑。
李昭微笑:"儿臣来给如愿贺寿,正巧遇到萧女史在赏菊,便聊了几句。"
太后目光在萧长安脸上停留片刻:"萧女史对菊花也有研究?"
萧长安行礼:"臣女略知一二。家父爱菊,在府中种了百余品种。"
"是吗?"太后语气不明,"哀家还以为你更关心军国大事呢。"
这句话如同一盆冰水浇在萧长安头上。她强自镇定:"臣女愚钝,哪懂什么军国大事。不过是陪皇上闲聊罢了。"
太后又看了她一会儿,突然笑道:"哀家开玩笑的。走吧,一起去前厅用膳。"
这一关暂时过了,但萧长安知道,太后已经起了疑心。回紫宸殿的路上,她感觉背后仿佛有双眼睛在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北狄王庭。
谢回被绑在一根木桩上,浑身是伤。昨夜,他按计划准备逃跑,却在最后关头为救一名同囚的年轻士兵而暴露。呼尔塔亲自审问他,想挖出内应。
"说!谁给你传递的消息?"呼尔塔手持一根烧红的铁棍,在谢回面前晃悠。
谢回咬紧牙关,一言不发。铁棍贴上他的胸膛,皮肉烧焦的气味弥漫开来。他痛得眼前发黑,却仍不开口。
呼尔塔怒极反笑:"好,很好。我倒要看看,你身上还藏着什么秘密!"
他命人剥去谢回的上衣,仔细搜查。突然,一个侍卫从谢回的贴身衣物中摸出一张折叠得很小的画像。
"单于,您看这个。"
呼尔塔展开画像,脸色骤变。画中是位妙龄少女,眉目如画,正是他寻找多年的救命恩人!
"这是...萧家小姐?"呼尔塔的声音有些发抖,"你和她什么关系?"
谢回没想到画像会被发现,心中一沉:"与你无关。"
呼尔塔盯着画像看了许久,突然大笑:"天意!真是天意!"他转向谢回,态度竟缓和了几分,"十年前雁门关外,我重伤垂死,是这位萧小姐救了我。没想到十年后,她的画像会从你身上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