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添是常安县本地人,家里一直以种地为生。

    除了种地,家里人就带着她到处在各地市集奔波,所以孙添也自小就见过了些世面。

    前几年,她在县衙门这里找了活计,帮着库房管账。

    常安县识字的人都很少,孙添会记账,还识得字,所以还算容易的就得到了这份工作。

    后来县里财政愈发地不好,孙添也直接被放在户房帮工。

    前段时间的粮食收成是真的惨淡,孙添也不遗余力地找能够缓解本地土地“症结”的方法。

    期间,但凡有点儿空闲,就扛着锄头在圈好的土地忙活,户房有的热心伙计也会来帮忙。

    这两天新知县的到来对包括孙添在内的县衙“打工人”们并没有什么影响,所以她并没有过多关注,主簿让她在库房前等知县交代施粥所用的粮食,她也没细想。

    ......

    姜繁没想到这么快就看到主簿口中的孙添。

    抬头看着眼前比自己高一些的孙添,姜繁不免有些感慨。

    孙添话音刚落,姜晏清就已经和孙添交代起了工作事宜。

    而姜繁就默默在旁边打量着孙添。

    这是个看起来就十分利索的女人。

    听她和姜晏清汇报关于库房粮食的工作,条理清晰,她基本都知道县里的粮食方面的事,对一些粮食品种和种植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可以说她至少不是那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

    等姜晏清走后,姜繁就抓住机会上前和孙添说明了来意。

    孙添这才明白过来主簿让自己来,除了自己确实对库房粮食的事情最为了解,还因为她符合这位名叫姜繁的少女想要找的人的要求。

    她孙添虽然说不上是什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能人,也并没有什么才气,但她也是在各地见了世面的,可以说整个常安县里像她这样的人也不多。

    “姜姑娘,这常安县你也瞧见了,地里的庄稼是一年不如一年,这可难办着呢。”更何况她知道,全国上下的种植方法都大差不差,关乎着产粮的多少差异也就只有各地区土地的不同。

    很不巧,常安县的土地就是没有其他地方的土地肥沃,而且因为经济不好,县里的老百姓过的苦,耕地的牛也少。

    “可你也不像是会担心事情难办的人啊。”姜繁偏过头看了看刚才孙添刚在的小块儿土地,她刚才是在这儿忙活着,地上还落着一本打开着的手册,上面赫然是孙添写下种植相关的记录。

    “啊......”孙添脸一红,没想到自己竟然这么快就被这个小女生给看穿了。

    对于现状,她确实在努力改变,传统的种植并没有多少有益于常安县的土地,她也在寻求新的方法。

    姜繁也不含糊,看着这事儿有戏,就直接开门见山地问孙添现在县里的情况。

    孙添一一如实告答,并且给姜繁看了自己的手册,上面详细记录了自己的观察。

    姜繁翻看着手册,回想了一下自己在县衙书房看到的那些书,就决定要从化肥下手了。

    现在肥料用的是以动物粪便为主的有机肥料,而耕作用的还是直辕犁。

    现代用的合成化肥只能化学工业这些发展起来才可以行得通,目前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复合肥。

    下定决心后,姜繁就把自己要准备做的事情简单和孙添说了,交代了她要准备的东西,和她约好了明天就到这里来。

    姜繁说完,朝孙添点点头就走了,走回去时心里想的全是如何和姜晏清说要用县衙门里的这块儿土地,毕竟之前是孙添这个衙内的“工作人员”在试用,还算说得过去,但如今自己这个“外面”的人来,那也能行吗。

    略显愁闷姜繁并不知道在她离去后,孙添望了她的背影好一会儿才回神。

    之前孙添一直不忿于常安县的土地产粮现状,但就算是她也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而户房的同事们也劝她躺平,毕竟常安县就是这么个样子了,不要做没有结果的事情。

    这让孙添也是渐渐动摇,但是她也没想到如今能看到有和她一样想法的人,此女看似轻柔的外表下竟然藏着这么坚定的志向。

    孙添想着刚才少女面色如常的说出了那些要做的事,又想到了自己差点儿就要放弃了自己的想法,不由得惊叹少女的深不可测和不显露山水的高人姿态,孙添看着她背影的目光也夹杂了些许佩服。

    ......

    姜晏清答应的很快。

    旁边的主簿也一脸“果然如此”的神态。他倒是想看看这姜繁能不能再做出什么令人惊叹的事情。

    不过,师爷在听闻此事后,向姜晏清建议,姜繁可以去户房任职。

    户房主要是管理土地、户口这些事务,里面的人员也都并非是朝廷命官,都是写“编外人员”,薪资待遇低而且不稳定,也就是“活多钱少”。

    常安县识字的人本就不多,像孙添这样有些知识文化还愿意在这儿当牛马的更是没几个。

    师爷提出这个建议也是随口一说,并不觉得姜繁会同意。

    毕竟作为知县的妹妹,还有如此的本事,怎么可能会同意就此窝在一个小地方里。

    不过姜繁听到这建议后,就觉得不错,确实也是个方法,能让她更好的接触户房的事情。

    其他几人在知道姜繁接受了这个建议之后皆露出震惊的神色。

    姜晏清脸上先是有些许讶异之色,后又了然。

    毕竟姜姑娘都能放弃去京城了,连如此的繁华都可以放弃,更别说其他的了。

    这一刻他也十分相信姜繁,他等着看恩人能再给常安县带来多大的惊喜。

    在众人震惊之余,姜繁去户房的事情就这么定好了。

    这个时代的字和繁体字也差不多,姜繁基本能看懂,更别说她前几天也一直在熬夜看本地县志,所以接手起来户房的事务也算顺畅。

    ......

    姜繁第二天去找孙添的时候,孙添已经在那儿等着她了。

    她还带着两个户房里的人过来帮忙。

    准备好的东西也都装好放在了地上。

    动物粪便用桶装好了,还有一些稻草、落叶之类的植物残骸,石灰也备了些。

    按照姜繁给出的方法,将准备的肥料收集然后分层堆放,每一层都加入了适量的水分,又加入了木灰和骨粉。

    定期翻堆,等着发酵腐熟......

    等着做完姜繁交代的一切,天色还没晚,姜繁就主动请孙添几人去外面的面馆吃了饭。

    如今县衙财政吃紧,伙食也是日渐差劲,六房里待遇低,大家手里也基本没什么闲钱。

    这会儿一听姜繁要请他们去外面餐馆搓一顿,都赶紧放下手头的东西,跟着姜繁出去了。

    姜繁现在手里还有相当可观的一笔钱,这是当初救下姜晏清后,姜家人为报答她送给她的。

    而姜繁来到常安县后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就一直没怎么动。

    这会儿请她“团队”的人吃个饭,总不能让他们饿肚子给自己干活啊,这些钱财也算是物尽其用。

    吃完后,姜繁看着钱还多,就顺便多点了一些面点吃食递给孙添,让她带回家。

    孙添顿时一惊。

    她从昨天一别后,就回去问了姜繁这个人的来历。

    她才知道了姜繁有这么大的本事救了新知县,再加上她的博学多才,更是显的异于常人。

    而这么个看似高深莫测的人物竟然会请他们吃饭,还说些掏心窝子的话,知道她有家室,还专门给她准备带回家的吃食,真是让孙添感动的不行。

    姜繁不知道为什么孙添看起来一惊一乍的,她现在只等着制好的肥料发酵了。

    ......

    种地不仅需要更适用的肥料,还需要更利于耕地的工具。

    在等待发酵期间,姜繁特地研究了一下现在耕地用的直辕犁,很笨重,甚至要两头牛才能拉动,更别说还不容易掉头转弯。

    光是需要两头牛才能拉动这点儿就已经让很多人叫苦不堪了,更别说常安县这种经济如此不好的地方。

    她以前上学的时候学到过,曲辕犁的使用提高了耕地效率。

    可是曲辕犁她根本不知道怎么做的啊,只记得课本上那个曲辕犁的照片。

    对了!姜繁拿起笔,凭借着脑海中的记忆把曲辕犁的大概形状在纸上画了出来。

    嗯,大概轮廓是有了。

    她记得县衙里就有几个人擅长工匠活,她决定找他们来帮忙做。

    事不宜迟,她马上通过她刚在六房里认识的一些伙计找到了人。

    找到人,说明来意后,这几个人就接下了图纸,爽快地答应了姜繁的请求。

    而这会儿肥料已经翻堆后已经晾干,马上要制成可以储存的颗粒状。

    ......

    ‘肥料已经用上了,就是不知道能有多大的用处。’

    姜繁蹲在试验用的那一块儿土地,整个人可怜巴巴地盯着眼前的植物。

    楚峥刚进来的时候就是看到这样的画面。

    他顿时有些后悔这么多天没有来找她,毕竟在知道自己刚交的朋友喜欢自己后,难免会有些慌张。

    等他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又好不容易得了空闲,现在才来。

    本来他在平州府这边儿好不容易才认识了个同龄的朋友,还和自己相处的来,既然姜繁没主动和自己说,他一定要装作不知道的样子。

    姜繁这边儿感觉有人靠近后回头,发现竟然是楚峥,顿时有些惊讶,他已经好几天没来了,怎么又来了。

    还是这样一副不自在的样子,不过也没其他不对劲。

    姜繁打了个招呼,就看着楚峥已经毫无自觉的蹭在自己身边,简直像是把这里当自己家了。

    于是在这会儿忙碌时,姜繁也毫不客气地指使着楚峥搬这搬那,给自己的种田事业添砖加瓦。

章节目录

[基建]虐文女主觉醒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绘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绘柯并收藏[基建]虐文女主觉醒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