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圣诞节,岳城下雪了。
岳城在长江以南,不到春节很少下雪。因此这场雪是岳城2018年的初雪,但这场雪下得很大,一直到元旦都没有停止的迹象。
学校对圣诞节的态度总是讳莫如深,只说不宣扬过洋节。但早前二十天起,大街小巷就开始装扮起来,校门口大大小小的商店也嗅到学生们波动飘荡的心情,拉了各式各样的货进店。
平安夜的时候,第一中学的全体学生都要上晚自习。但对于高中时期的男孩女孩而言,节日和同学过或许才是最有意思的。
晚自习铃响,不再有人说话,每个人都低着头在桌上唰唰唰地写,于是教室被诡异的安静包围。坐在讲台上昏昏欲睡的监督老师觉得十分欣慰,但始终认为空气中漂浮着不安分的因子,于是每隔几分钟便抬头扫射一圈,发现没有异常后,才再次低头。
第一节晚自习最长,当铃声响起后,老师离开教室。教室被按下的兴奋突然成倍爆发,教室在几秒之内轰闹起来。男生女生站起来,在教室里游走,一张一张地递贺卡。
我意外地收到好几张贺卡,感动之余又觉得羞愧。我在一班的时候并不了解这个习俗,因此并没有购买贺卡,而现在的我应当入乡随俗。于是我朝每一位向我赠送贺卡的同学道谢,祝平安,并找补道,明天圣诞节的时候我再将贺卡送到。
平安夜,不知道会不会平安,但我很高兴。这是我进入高中以来,最幸福的一天。
九班的人都很有意思,我感觉每个人都和林筱桐一样,热情善良,一开口就是夸夸,即便并非内心所想,但至少从表面上看,同学之间的氛围很好。
因此我决定学习她们,将我的刻薄和冷硬收起来。
我翻看收到的贺卡,发现几乎每一个人都说起初以为我是一个很高冷的人,因为我没有表情,话也很少,相处久以后发现我是个笑点奇低的逗逼。果不其然,看到这句我便忍不住笑。同时开始怀疑我在他们面前到底是怎样一个形象。
晚自习放学的时候,我又习惯性盯着校门看。
岳城冬天的夜晚真的好冷。
我进入商店,商店内暖气充足,人也很多,大家都在挑选贺卡。我拿了两盒,接着回家。
我打算给九班熟起来的同学以及原一班的朋友们写贺卡。
而章玚,我不知道他算不算我的好朋友,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写。或许我的情感于他而言是一种负担。他只是好心帮助我,我却在他身上捆绑了太多的期待,而他并没有回应我的义务。我应当如他所愿,不再打扰,也应当及时止损,停止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
第二天便是圣诞节,天空开始飘雪。送贺卡的范围从班内扩展到楼层与楼层。午休时期更是从教学楼扩展到艺术楼。我站在艺术楼门口,等着一班的同学下课,突然荒谬地发觉自己像在步行街给人发鸡排传单的兼职生。遇到骞哥的时候,我将贺卡递给了他,他看起来很高兴,也很惊喜,说“原来我也有哇!”
我笑着说,那当然啦。和他道别后,我注意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艺术楼阴影中慢慢显现,姗姗来迟。身体保护机制强制上线,我很自然地转过身,过了几秒后再回头时,那个影子果然消失的干干净净。
将剩余几张贺卡递给一班其他人和谪到其他班的朋友后,我吹吹冻僵的手指,终于回到教室。
我这几周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正准备趴着午休,杨澍突然出现在我身后,他朝我做了一个“嘘”的动作,然后小心地递给我一张他写的贺卡。我做出谢谢的口型,收下他的贺卡。但他还没有离开,我疑惑地看向他。他半弯下腰,问我:“你可不可以对我说一句:下雪了。”
我更加疑惑,认为他或许是玩游戏输了,于是我小声对他说:“下雪了。”接着他便离开了。
杨澍是九班的原住民,在我来到这个班之前,这个班就存在着遗留多年的情感纠纷。而他算是这个故事里的男二号,女主角已经名花有主。因此我在某天扔垃圾时,偶然发现他在走廊黯然神伤。纠结是转身走掉还是前去察看,突然回忆起他们班级的氛围,想着,我应当也散发善意。于是我站在他的边上,问他没事吧,并且十分善解人意的开导他,但没有说太多,便又重新走进教室。
但我很快就将这件事抛之脑后,因为它实在是无心之举。
杨澍贺卡的最后一句提醒我不要让他的贺卡被别人看到,因为他只写了这一张,他不想再写五十多份。我大为感动,同时恍然大悟他为什么要悄悄将贺卡塞给我。于是我小心地将他的贺卡收进书包夹层。
午休醒后,桌面上又多了几张贺卡。
很多年之后回想,好像会这么隆重又正式地对待圣诞节,互送贺卡的也只有高中了。
十二月的时候万桂音从家里翻到小姨闲置的一台三星es60,很小,于是我可以将它放进冬季校服口袋,记录树枝缝隙中的月亮,雨后的玻璃窗,操场的乒乓球桌。
由于雪势太大,寒假被提前。我背起书包,回家了。
今天依旧没有见到。
回家后,我将拍的图片整理,发送到空间。配上一句很酸的话:初雪那天我看见你了,但我没说好久不见。
蔡康宁很快就评论:前排
Lissstening:回复蔡康宁 厉害了
还有初中同校车好友询问:咋啦宝!
Lissstening:回复没事噢!
过一会又觉得自己实在有病,于是将文案更改为:分享图片。
2019年2月5日,农历新年。堂哥堂姐拉着我去放孔明灯,放之前在灯上写愿望,我用左手挡住他们好奇的视线,右手用黑色签字笔一笔一划地写:希望章玚有一天可以回头看到我。
好笨,应该写成绩变好的。
笔尖太细,手太用力,灯罩被划破一个小口。打火机点燃蜡,灯如同幼孩习步,磕磕碰碰歪歪扭扭。我将手张开,准备在下面接住,随时毁尸灭迹。但它最终还是成功飘向天空。不知道会落在哪里,反正我和灯上那个名字的主人都不会知道。
我度过了高中经历的倒数第二长的寒假,回到学校时还是有些恍惚。
为了驱赶寒假的懒散,开学第一天,开学典礼,年级主任将年级前五叫上台,颁发特优学生奖杯,期望以此来激励广大学子。
章玚站在第一个,没有什么表情,但是手上的红色奖书剧烈抖动,我仿佛可以听到纸张唰唰的颤抖声。我低头憋笑。章玚从初中开始就不喜欢面对人很多的情景,因此年级主任从来没让他做过学生代表发言。
但我又忍不住难过起来。
差距好大。从高一到高二,我们在这个巨大舞台的站位没有变过,章玚始终在台上,我始终站在台下。茫茫黑灰色校服裹着,台下每个人都一模一样。只有台下的人才看得清台上站着的人。
解散回教室时,一班先离开。
总是这样,我总是注视他向前走的背影。
然后就这样看了三年。
冬去春来,紧跟着无数考试,一场又一场,大家都变成烤串。
三月底,小姨提议趁着樱花季,周末出去玩。于是我跟着他们上了绿皮火车,从岳城来到武汉。久违地将周日数学英语补习以及晚自习甩在脑后。
武汉天气不算太好,阴沉沉的,二号线很拥挤,有小孩在车厢里背英语单词。武汉很大,商场里人却不是很多。很多景点需要提前预约,比如W大。因此我们只能在夜晚进入。
步行了很久,才终于抵达樱花大道。武汉总是下雨,因此樱花掉了一半,剩下一半位置留给绿叶生长。夜晚灯光照在粉白的樱花和新绿上显得不伦不类。我兴致缺缺。
第二天在户部巷偶然经过一家占卜奶茶店(后来在武汉上学了,我才知道户部巷没有去的必要)。又走了几百米后,我甩开小姨,一个人回头去买了杯桂花米酿。杯上印刷着:写下你的困惑,茶来给你答案。
我只有一个困惑,只关乎幼稚又纯洁的少女心事,我写:他能和我有关吗?
几分钟后,茶被递给我,答案写的是:你们很般配。
文不对题,愤然感叹被坑了。
大火炙烤后稍微加些水,收汁,味道更鲜。我感觉我正在经历勾芡这个过程,回到学校后不敢想又是怎样的烤法。
回学校后不久,又是期中。果然是大火。
结果又不尽人意。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考试的时候总是会在很小的一些点上出错导致失分。
最可恨的是又听到章玚是第一的消息。
我开始有些嫉妒他了。他心无旁骛,一心读书。而我满是杂念,每天都像个小丑一样珍惜每一次经过校门的机会,又每天在心里默念,今天不要喜欢他了噢,也不要再想起这个人啦。
但晚自习的时候一切告诫和心理防线都会无效,我总是会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冒出骞哥和章玚都在就好了的念头。章玚,章玚,好像脑子里不想到这个人,我就会死一样。
嘴在这一天似乎开了光,四个多月没见过的人突然出现在我眼前,砸的我头晕眼花眼冒金星,怀疑自己是否因为长时间学习损坏了眼睛。可能是我看错了,我继续朝校门走,突然听到骞哥的声音,他笑声极大,手臂搭在章玚的肩膀,由于身高差一截,显得有些好笑。
是他。
今天看见他了。
四月底,学校几位语文老师要上公开课。我的语文老师是方厘的班主任。这位老师非常年轻,但语文课上得很有意思,除了有的时候脾气来的突然且莫名其妙。下课铃响,她摞起讲桌上散落的教案和书,夹在咯吱窝下,仰着头经过我的课桌时,轻飘飘通知我,让我记得在她的公开课上举手发言。我呆了几秒,而后点头。
公开课当天,我坐得离讲台有些距离。举手几次后,她终于点到我。但她对我发言内容似乎不太满意,我感觉她卡壳了好几秒,接着再摆手让我坐下,接着公布她将要细讲的答案。我感到窘迫,完美提供一个背道而驰的答案,也算是为她的公开课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的乱。
从高一分班开始,我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我现在认为我依旧处在其中,并且遗憾的是病情正在日复一日的加重。
午间下课,我没有心情再看向艺术楼,径直朝校门走去。迎面撞上两个人,左边一个笑着,手上捏着本书,镜框架在鼻子上,镜片后的那双眼睛弯着,是秦佳骞。右边那个,似乎没有什么表情。他们的对话突然停止,骞哥对我打招呼,我牵起嘴角,说哈喽哈喽,接着准备离开。但右边那个人动了,手臂又如同机器人一般,竖直举起,左右摆动。他的脸颊又陷下去,好久不见的酒窝,好久不见的机器人摆手,好久不见啊,章玚。
岳城在长江以南,不到春节很少下雪。因此这场雪是岳城2018年的初雪,但这场雪下得很大,一直到元旦都没有停止的迹象。
学校对圣诞节的态度总是讳莫如深,只说不宣扬过洋节。但早前二十天起,大街小巷就开始装扮起来,校门口大大小小的商店也嗅到学生们波动飘荡的心情,拉了各式各样的货进店。
平安夜的时候,第一中学的全体学生都要上晚自习。但对于高中时期的男孩女孩而言,节日和同学过或许才是最有意思的。
晚自习铃响,不再有人说话,每个人都低着头在桌上唰唰唰地写,于是教室被诡异的安静包围。坐在讲台上昏昏欲睡的监督老师觉得十分欣慰,但始终认为空气中漂浮着不安分的因子,于是每隔几分钟便抬头扫射一圈,发现没有异常后,才再次低头。
第一节晚自习最长,当铃声响起后,老师离开教室。教室被按下的兴奋突然成倍爆发,教室在几秒之内轰闹起来。男生女生站起来,在教室里游走,一张一张地递贺卡。
我意外地收到好几张贺卡,感动之余又觉得羞愧。我在一班的时候并不了解这个习俗,因此并没有购买贺卡,而现在的我应当入乡随俗。于是我朝每一位向我赠送贺卡的同学道谢,祝平安,并找补道,明天圣诞节的时候我再将贺卡送到。
平安夜,不知道会不会平安,但我很高兴。这是我进入高中以来,最幸福的一天。
九班的人都很有意思,我感觉每个人都和林筱桐一样,热情善良,一开口就是夸夸,即便并非内心所想,但至少从表面上看,同学之间的氛围很好。
因此我决定学习她们,将我的刻薄和冷硬收起来。
我翻看收到的贺卡,发现几乎每一个人都说起初以为我是一个很高冷的人,因为我没有表情,话也很少,相处久以后发现我是个笑点奇低的逗逼。果不其然,看到这句我便忍不住笑。同时开始怀疑我在他们面前到底是怎样一个形象。
晚自习放学的时候,我又习惯性盯着校门看。
岳城冬天的夜晚真的好冷。
我进入商店,商店内暖气充足,人也很多,大家都在挑选贺卡。我拿了两盒,接着回家。
我打算给九班熟起来的同学以及原一班的朋友们写贺卡。
而章玚,我不知道他算不算我的好朋友,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写。或许我的情感于他而言是一种负担。他只是好心帮助我,我却在他身上捆绑了太多的期待,而他并没有回应我的义务。我应当如他所愿,不再打扰,也应当及时止损,停止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
第二天便是圣诞节,天空开始飘雪。送贺卡的范围从班内扩展到楼层与楼层。午休时期更是从教学楼扩展到艺术楼。我站在艺术楼门口,等着一班的同学下课,突然荒谬地发觉自己像在步行街给人发鸡排传单的兼职生。遇到骞哥的时候,我将贺卡递给了他,他看起来很高兴,也很惊喜,说“原来我也有哇!”
我笑着说,那当然啦。和他道别后,我注意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艺术楼阴影中慢慢显现,姗姗来迟。身体保护机制强制上线,我很自然地转过身,过了几秒后再回头时,那个影子果然消失的干干净净。
将剩余几张贺卡递给一班其他人和谪到其他班的朋友后,我吹吹冻僵的手指,终于回到教室。
我这几周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正准备趴着午休,杨澍突然出现在我身后,他朝我做了一个“嘘”的动作,然后小心地递给我一张他写的贺卡。我做出谢谢的口型,收下他的贺卡。但他还没有离开,我疑惑地看向他。他半弯下腰,问我:“你可不可以对我说一句:下雪了。”
我更加疑惑,认为他或许是玩游戏输了,于是我小声对他说:“下雪了。”接着他便离开了。
杨澍是九班的原住民,在我来到这个班之前,这个班就存在着遗留多年的情感纠纷。而他算是这个故事里的男二号,女主角已经名花有主。因此我在某天扔垃圾时,偶然发现他在走廊黯然神伤。纠结是转身走掉还是前去察看,突然回忆起他们班级的氛围,想着,我应当也散发善意。于是我站在他的边上,问他没事吧,并且十分善解人意的开导他,但没有说太多,便又重新走进教室。
但我很快就将这件事抛之脑后,因为它实在是无心之举。
杨澍贺卡的最后一句提醒我不要让他的贺卡被别人看到,因为他只写了这一张,他不想再写五十多份。我大为感动,同时恍然大悟他为什么要悄悄将贺卡塞给我。于是我小心地将他的贺卡收进书包夹层。
午休醒后,桌面上又多了几张贺卡。
很多年之后回想,好像会这么隆重又正式地对待圣诞节,互送贺卡的也只有高中了。
十二月的时候万桂音从家里翻到小姨闲置的一台三星es60,很小,于是我可以将它放进冬季校服口袋,记录树枝缝隙中的月亮,雨后的玻璃窗,操场的乒乓球桌。
由于雪势太大,寒假被提前。我背起书包,回家了。
今天依旧没有见到。
回家后,我将拍的图片整理,发送到空间。配上一句很酸的话:初雪那天我看见你了,但我没说好久不见。
蔡康宁很快就评论:前排
Lissstening:回复蔡康宁 厉害了
还有初中同校车好友询问:咋啦宝!
Lissstening:回复没事噢!
过一会又觉得自己实在有病,于是将文案更改为:分享图片。
2019年2月5日,农历新年。堂哥堂姐拉着我去放孔明灯,放之前在灯上写愿望,我用左手挡住他们好奇的视线,右手用黑色签字笔一笔一划地写:希望章玚有一天可以回头看到我。
好笨,应该写成绩变好的。
笔尖太细,手太用力,灯罩被划破一个小口。打火机点燃蜡,灯如同幼孩习步,磕磕碰碰歪歪扭扭。我将手张开,准备在下面接住,随时毁尸灭迹。但它最终还是成功飘向天空。不知道会落在哪里,反正我和灯上那个名字的主人都不会知道。
我度过了高中经历的倒数第二长的寒假,回到学校时还是有些恍惚。
为了驱赶寒假的懒散,开学第一天,开学典礼,年级主任将年级前五叫上台,颁发特优学生奖杯,期望以此来激励广大学子。
章玚站在第一个,没有什么表情,但是手上的红色奖书剧烈抖动,我仿佛可以听到纸张唰唰的颤抖声。我低头憋笑。章玚从初中开始就不喜欢面对人很多的情景,因此年级主任从来没让他做过学生代表发言。
但我又忍不住难过起来。
差距好大。从高一到高二,我们在这个巨大舞台的站位没有变过,章玚始终在台上,我始终站在台下。茫茫黑灰色校服裹着,台下每个人都一模一样。只有台下的人才看得清台上站着的人。
解散回教室时,一班先离开。
总是这样,我总是注视他向前走的背影。
然后就这样看了三年。
冬去春来,紧跟着无数考试,一场又一场,大家都变成烤串。
三月底,小姨提议趁着樱花季,周末出去玩。于是我跟着他们上了绿皮火车,从岳城来到武汉。久违地将周日数学英语补习以及晚自习甩在脑后。
武汉天气不算太好,阴沉沉的,二号线很拥挤,有小孩在车厢里背英语单词。武汉很大,商场里人却不是很多。很多景点需要提前预约,比如W大。因此我们只能在夜晚进入。
步行了很久,才终于抵达樱花大道。武汉总是下雨,因此樱花掉了一半,剩下一半位置留给绿叶生长。夜晚灯光照在粉白的樱花和新绿上显得不伦不类。我兴致缺缺。
第二天在户部巷偶然经过一家占卜奶茶店(后来在武汉上学了,我才知道户部巷没有去的必要)。又走了几百米后,我甩开小姨,一个人回头去买了杯桂花米酿。杯上印刷着:写下你的困惑,茶来给你答案。
我只有一个困惑,只关乎幼稚又纯洁的少女心事,我写:他能和我有关吗?
几分钟后,茶被递给我,答案写的是:你们很般配。
文不对题,愤然感叹被坑了。
大火炙烤后稍微加些水,收汁,味道更鲜。我感觉我正在经历勾芡这个过程,回到学校后不敢想又是怎样的烤法。
回学校后不久,又是期中。果然是大火。
结果又不尽人意。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考试的时候总是会在很小的一些点上出错导致失分。
最可恨的是又听到章玚是第一的消息。
我开始有些嫉妒他了。他心无旁骛,一心读书。而我满是杂念,每天都像个小丑一样珍惜每一次经过校门的机会,又每天在心里默念,今天不要喜欢他了噢,也不要再想起这个人啦。
但晚自习的时候一切告诫和心理防线都会无效,我总是会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冒出骞哥和章玚都在就好了的念头。章玚,章玚,好像脑子里不想到这个人,我就会死一样。
嘴在这一天似乎开了光,四个多月没见过的人突然出现在我眼前,砸的我头晕眼花眼冒金星,怀疑自己是否因为长时间学习损坏了眼睛。可能是我看错了,我继续朝校门走,突然听到骞哥的声音,他笑声极大,手臂搭在章玚的肩膀,由于身高差一截,显得有些好笑。
是他。
今天看见他了。
四月底,学校几位语文老师要上公开课。我的语文老师是方厘的班主任。这位老师非常年轻,但语文课上得很有意思,除了有的时候脾气来的突然且莫名其妙。下课铃响,她摞起讲桌上散落的教案和书,夹在咯吱窝下,仰着头经过我的课桌时,轻飘飘通知我,让我记得在她的公开课上举手发言。我呆了几秒,而后点头。
公开课当天,我坐得离讲台有些距离。举手几次后,她终于点到我。但她对我发言内容似乎不太满意,我感觉她卡壳了好几秒,接着再摆手让我坐下,接着公布她将要细讲的答案。我感到窘迫,完美提供一个背道而驰的答案,也算是为她的公开课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的乱。
从高一分班开始,我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我现在认为我依旧处在其中,并且遗憾的是病情正在日复一日的加重。
午间下课,我没有心情再看向艺术楼,径直朝校门走去。迎面撞上两个人,左边一个笑着,手上捏着本书,镜框架在鼻子上,镜片后的那双眼睛弯着,是秦佳骞。右边那个,似乎没有什么表情。他们的对话突然停止,骞哥对我打招呼,我牵起嘴角,说哈喽哈喽,接着准备离开。但右边那个人动了,手臂又如同机器人一般,竖直举起,左右摆动。他的脸颊又陷下去,好久不见的酒窝,好久不见的机器人摆手,好久不见啊,章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