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萧的府邸是半年前新置办的。他本是司徒侯府庶出,在司徒府的时候,住在一个偏僻的小院落里,院子很小只有一间主卧,一间厢房,加两间供仆人休息的次房。
宁禾嫁过去之后,自然也住在那偏僻的小院落。
但是,自成婚第二日起,司徒萧就再也没有回过院子。司徒萧高中后,在翰林院就职,一直住在翰林别院的休憩处。
宁禾喜静,以前在宁府也是个不怎么爱出门的性子,对于朝廷上的事情自然是不会过问,所以之前在司徒侯府,住在那破落的小院子也不爱出门走动,反而怡然自得。
司徒萧在司徒家本来就没有什么地位,加上司徒萧对她的态度是怎样,府里人都知道,所以就连下人对宁禾都是不怎么好的。
好在宁禾不是娇奢的人,也不去计较。因为害怕祖母担心,她在府中情况也是让小翠绝口不向宁老夫人透露。
从成婚后,宁禾便如同一个隐形人一般的存在,她不想参与一些府内争斗,也更不想加入那些后宅妇人的七嘴八舌,她只想安安静静地等到祖父回京,再做打算。
半年前,司徒萧被提拔,便在外新置办了一处宅子,不大却也安静舒适。宁禾也随着司徒萧从司徒府搬了出来,
司徒萧之前只是翰林院学士,但他是个有能力也有野心的,年前隆冬时节,江南水患肆虐,皇上需命人南下赈灾。寒冬腊月救灾,这是一个苦差事,朝中无人愿往,唯他主动请缨。他抵达灾区后,并未急着开仓放粮,而是先微服走访,摸清了当地官吏勾结豪强、私吞赈灾粮款的勾当。这件事情他办得非常漂亮,不但救助了灾民,还给朝廷回笼了一大笔银子,皇上大喜。
随后他又被派去北疆押送粮草。在司徒萧在押送粮草的过程中,顺道又让身边的护送军队兵不血刃地拿下了一处匪头子的山头,又缴获了一大波金银财宝带回了充盈的国库。加上宁老将军上书在御前狠狠地夸赞了一番,他自然成为了朝中“国之栋梁”。
经此二事,司徒萧仕途平步青云。不出半年,便从翰林院调任户部侍郎,官居二品。又过几月,竟一跃成为当朝最年轻的首辅大臣,风头无两。
不知道司徒萧与祖父交谈了些什么,祖父居然给宁禾写信大大夸赞了他,说宁禾嫁了个好夫君。
宁禾有时候也有点气恼的,本想写信去给祖父,戳穿他虚伪的面皮,但之前她左思右想也找不出什么能登上大堂的罪名。细细想来司徒萧除了对她冷淡了一些,之前的其他事物一应俱全倒是做得十分妥帖。
除了自己夫妻之间的事,宁禾似乎也找不出什么能向祖父告状的,加上又害怕祖父担心在自己,最后思索半天也难以下笔倾诉。
现下,祖母去世了,宁禾劳累伤心了好月余,刚回到司徒萧府中稍作休憩便已经入夜,小翠忙着她铺床,想让她早点休息,她却心中悲痛,毫无睡意,思来想去,便让小翠给她磨墨,准备给祖父写一封家书。
她提笔,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人下笔。
她想告诉祖父,祖母去世的事情,但定然福伯早已经派人送去,她想跟祖父说司徒萧在祖母出殡的路上拦路为难自己,可是这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而且,祖母这件事,司徒萧滴水不漏,带军搜查犯人也有理有据,最终他也没有进行实际性的刁难,不过是让自己跪上两跪。
可是摆到明面上来讲,又并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把柄。
宁禾又害怕,自己若真把这些写在信中,祖父远在边关,风雪加身,刀剑无眼,若再因她的事忧心伤神,有了危险险。宁禾一下子心中苦楚,加上思念祖父祖母,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当初定下婚事时,她以为自己能忍,以为不过是一桩各取所需的交易。可如今才明白,这深宅大院里的冷落,比边关的风雪更刺骨。
没有人在意她的处境,司徒萧视她如无物,府中下人虽恭敬却疏远。萧家其他人更是对她心底里瞧不起,就连祖母去世都只随便派了个小厮上了柱香。
如今最疼爱自己的祖母去世,祖父未归,她心底的凄楚更甚。此时此刻,宁禾真正感受到,孤立无援,
宁禾握着笔,指尖微微发颤,最后叹了口气,最终只写下:“祖父安好,吾甚是思念,万望早日归京。” 宁禾写完,放下笔墨,把信慎重的装进信封里。
她正欲吹灭灯烛休息,却忽然听到院中小厮惊讶而又恭谨的声音:“大人。”
紧接着听到了推门的声音,宁禾和小翠一起扭过头,只见修长的身影从门外跨进来。
主仆两人皆是惊讶地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小翠倒是又惊又喜,连忙俯身低头唤道:“首辅大人。”
来人站在门口没有说话。
司徒萧惯穿玄色官袍,衣料是上好的云锦,暗纹在光下若隐若现,腰间束一条犀角玉带,悬一枚青玉令牌——那是天子亲赐的首辅信物。
他宽袖垂落时,隐约可见修长手指,骨节分明,指甲修剪得极短,干净利落,仿佛连一丝多余的尘埃都不愿沾染。肤色是久居京城的冷白,衬得唇色如丹,下颌线条利落如刀削,整个人透着一种不近人情的凌厉。
若是以前,宁禾都要称赞一句:“好样貌!”而此时,她内心只有无措。
见来人站在门口不动,宁禾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想起什么似的反应过来,对身边的小翠说:“小翠,你先出去。”
等到小翠走了出去,司徒萧才走到床边的榻上坐下。
宁禾见他坐在了她榻上,不自觉捏住了自己的衣角。
司徒萧瞟了一眼桌上的信封,斜斜的靠在榻上靠枕上,哪里还有平日里的那番清贵模样。他的语气里也尽是嘲讽:“如不是青戈禀报我你回了府,我倒是忘了,我还有个如此美貌的娇妻。”
青戈是司徒萧的随从,贴身护卫的那种。青戈是司徒萧去边关时从土匪窝里救下来的,据说武功不错,后为感谢司徒萧的救命之恩,成了他的护卫,也是拿上了一份公干的俸禄。
宁禾微微低着头,温顺恭敬回应道:“定然是妾身做得不好,才让夫君想不起妾身来!”
司徒萧已经料到她会是这个反应,更加蔑视道:“果然是高门贵府养出来的嫡长女,这时候还能如此温顺的在我面前说话。只是那日里那么多人面前,丢了颜面,现在全京城怕都知道了,你这首辅夫人当得十分狼狈。你现在心中早已骂了我千百遍,此刻却还要在我面前装什么三从四德!真是让人恶心!”
“让人恶心”这个词,这是第二次从司徒萧嘴里吐出来骂宁禾,第一次还是新婚之夜。
一年前的新婚之夜,红烛高燃,喜帐低垂。宁禾端坐在铺满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的喜床上,双手交叠放在膝上,大红盖头遮住了她的视线,只能看见自己一双缀着珍珠的绣鞋。
她虽是为宁家自保才嫁的司徒萧,但是作为女子,对未来夫君还是有着满满期许的,她希望能与夫君相互扶持,互助互爱,欢喜而安然的过完一生,这也是她离世的爹娘对她的期许。
从清晨起就戴着沉重的凤冠,此刻她的脖颈已经酸痛不已,但她不敢有丝毫懈怠,依旧挺直腰背,保持着大家闺秀应有的仪态,她不能被第一次见面的夫君看轻。
“嘎吱”的一声,房门被推开,宁禾捏紧了喜服的衣袖角,内心又是紧张又有些许期许。
“你们都出去吧。”清冷的男声带着几分微微的醉意,语气中却不容置疑。
丫鬟和喜婆们慌忙行礼退下,房门也被轻轻带上的声音。屋内顿时安静得可怕,宁禾能清晰地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和心跳声。
脚步声越来越近,最终停在她面前,她看见男子的鞋停在他的面前。
宁禾还来不及紧张,只觉得眼前一花,盖头被粗暴地掀开,突如其来的光亮让她眯起了眼睛。她还来不及反应,男人已经把她的喜帕扔在地上,抬脚踩了上去。
司徒萧一身大红喜袍,衬得他面如冠玉。他身形修长,眉目如画,本该是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此刻却面若寒霜。那双本该含情的桃花眼里盛满了讥诮与厌恶,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她。
他注视着眼前凤冠霞披的女人,言语中也尽是嘲讽:“宁国府嫡长女居然愿意下嫁我这旁系庶出,真是委屈了!”
宁禾强迫自己与他对视,缓缓起身,行了一个标准的万福礼:“妾身宁禾,见过夫君。”
司徒萧“嗤”笑一声,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忽然伸手捏住她的下巴,力道大得让宁禾轻轻“嘶”了一声。
司徒萧一把扯住她的衣襟,语气不屑:“还真是虚伪!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宁府打的什么注意。。”
宁禾没想到外表温和俊雅的司徒萧会如此行事,连忙用双手抓住他拉住自己衣襟的手,解释求饶道:“夫君说什么我不懂。夫君放开我。”
这两声夫君本是温柔娇媚,换个人怕是骨头都酥了,但听在司徒萧耳中却是火上浇油,他两手一用力,一把撕开宁禾的衣衫,露出了雪白的臂膀和大红肚兜的边缘。
司徒萧还要继续撕扯,宁禾怕了,抬起手去阻拦,却被司徒萧另一只手扣住,直接举过了头顶。
宁禾曾经在宫里组织三月三水边祈福活动中,瞧见过这位公子。依稀记得当时人众多,不免有些拥挤,一位十来岁的官家小姐不小心落了水,还是他救了上来。
当时众人都还不认识这位年轻有为的公子,相互打听才知道是司徒府庶出的二公子,众女眷们一听是司徒府的庶出,便都死了心思。
当时宁禾也在,远远瞧着,只觉得他应该是个温柔和善的人。哪晓得今日嫁了他,却是个这么个性子,心中气急,眼泪便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司徒萧俯下身,直接咬在了宁禾的嘴唇上。却尝到了一丝丝苦涩的咸味,司徒萧抬起头看到眼前的女子闭着双眼,泪水从眼角流下。
司徒萧莫名烦躁,嫌弃而轻佻道:“侯门嫡女,也不过如此!虚伪得让人恶心!”
宁禾嫁过去之后,自然也住在那偏僻的小院落。
但是,自成婚第二日起,司徒萧就再也没有回过院子。司徒萧高中后,在翰林院就职,一直住在翰林别院的休憩处。
宁禾喜静,以前在宁府也是个不怎么爱出门的性子,对于朝廷上的事情自然是不会过问,所以之前在司徒侯府,住在那破落的小院子也不爱出门走动,反而怡然自得。
司徒萧在司徒家本来就没有什么地位,加上司徒萧对她的态度是怎样,府里人都知道,所以就连下人对宁禾都是不怎么好的。
好在宁禾不是娇奢的人,也不去计较。因为害怕祖母担心,她在府中情况也是让小翠绝口不向宁老夫人透露。
从成婚后,宁禾便如同一个隐形人一般的存在,她不想参与一些府内争斗,也更不想加入那些后宅妇人的七嘴八舌,她只想安安静静地等到祖父回京,再做打算。
半年前,司徒萧被提拔,便在外新置办了一处宅子,不大却也安静舒适。宁禾也随着司徒萧从司徒府搬了出来,
司徒萧之前只是翰林院学士,但他是个有能力也有野心的,年前隆冬时节,江南水患肆虐,皇上需命人南下赈灾。寒冬腊月救灾,这是一个苦差事,朝中无人愿往,唯他主动请缨。他抵达灾区后,并未急着开仓放粮,而是先微服走访,摸清了当地官吏勾结豪强、私吞赈灾粮款的勾当。这件事情他办得非常漂亮,不但救助了灾民,还给朝廷回笼了一大笔银子,皇上大喜。
随后他又被派去北疆押送粮草。在司徒萧在押送粮草的过程中,顺道又让身边的护送军队兵不血刃地拿下了一处匪头子的山头,又缴获了一大波金银财宝带回了充盈的国库。加上宁老将军上书在御前狠狠地夸赞了一番,他自然成为了朝中“国之栋梁”。
经此二事,司徒萧仕途平步青云。不出半年,便从翰林院调任户部侍郎,官居二品。又过几月,竟一跃成为当朝最年轻的首辅大臣,风头无两。
不知道司徒萧与祖父交谈了些什么,祖父居然给宁禾写信大大夸赞了他,说宁禾嫁了个好夫君。
宁禾有时候也有点气恼的,本想写信去给祖父,戳穿他虚伪的面皮,但之前她左思右想也找不出什么能登上大堂的罪名。细细想来司徒萧除了对她冷淡了一些,之前的其他事物一应俱全倒是做得十分妥帖。
除了自己夫妻之间的事,宁禾似乎也找不出什么能向祖父告状的,加上又害怕祖父担心在自己,最后思索半天也难以下笔倾诉。
现下,祖母去世了,宁禾劳累伤心了好月余,刚回到司徒萧府中稍作休憩便已经入夜,小翠忙着她铺床,想让她早点休息,她却心中悲痛,毫无睡意,思来想去,便让小翠给她磨墨,准备给祖父写一封家书。
她提笔,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人下笔。
她想告诉祖父,祖母去世的事情,但定然福伯早已经派人送去,她想跟祖父说司徒萧在祖母出殡的路上拦路为难自己,可是这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而且,祖母这件事,司徒萧滴水不漏,带军搜查犯人也有理有据,最终他也没有进行实际性的刁难,不过是让自己跪上两跪。
可是摆到明面上来讲,又并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把柄。
宁禾又害怕,自己若真把这些写在信中,祖父远在边关,风雪加身,刀剑无眼,若再因她的事忧心伤神,有了危险险。宁禾一下子心中苦楚,加上思念祖父祖母,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当初定下婚事时,她以为自己能忍,以为不过是一桩各取所需的交易。可如今才明白,这深宅大院里的冷落,比边关的风雪更刺骨。
没有人在意她的处境,司徒萧视她如无物,府中下人虽恭敬却疏远。萧家其他人更是对她心底里瞧不起,就连祖母去世都只随便派了个小厮上了柱香。
如今最疼爱自己的祖母去世,祖父未归,她心底的凄楚更甚。此时此刻,宁禾真正感受到,孤立无援,
宁禾握着笔,指尖微微发颤,最后叹了口气,最终只写下:“祖父安好,吾甚是思念,万望早日归京。” 宁禾写完,放下笔墨,把信慎重的装进信封里。
她正欲吹灭灯烛休息,却忽然听到院中小厮惊讶而又恭谨的声音:“大人。”
紧接着听到了推门的声音,宁禾和小翠一起扭过头,只见修长的身影从门外跨进来。
主仆两人皆是惊讶地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小翠倒是又惊又喜,连忙俯身低头唤道:“首辅大人。”
来人站在门口没有说话。
司徒萧惯穿玄色官袍,衣料是上好的云锦,暗纹在光下若隐若现,腰间束一条犀角玉带,悬一枚青玉令牌——那是天子亲赐的首辅信物。
他宽袖垂落时,隐约可见修长手指,骨节分明,指甲修剪得极短,干净利落,仿佛连一丝多余的尘埃都不愿沾染。肤色是久居京城的冷白,衬得唇色如丹,下颌线条利落如刀削,整个人透着一种不近人情的凌厉。
若是以前,宁禾都要称赞一句:“好样貌!”而此时,她内心只有无措。
见来人站在门口不动,宁禾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想起什么似的反应过来,对身边的小翠说:“小翠,你先出去。”
等到小翠走了出去,司徒萧才走到床边的榻上坐下。
宁禾见他坐在了她榻上,不自觉捏住了自己的衣角。
司徒萧瞟了一眼桌上的信封,斜斜的靠在榻上靠枕上,哪里还有平日里的那番清贵模样。他的语气里也尽是嘲讽:“如不是青戈禀报我你回了府,我倒是忘了,我还有个如此美貌的娇妻。”
青戈是司徒萧的随从,贴身护卫的那种。青戈是司徒萧去边关时从土匪窝里救下来的,据说武功不错,后为感谢司徒萧的救命之恩,成了他的护卫,也是拿上了一份公干的俸禄。
宁禾微微低着头,温顺恭敬回应道:“定然是妾身做得不好,才让夫君想不起妾身来!”
司徒萧已经料到她会是这个反应,更加蔑视道:“果然是高门贵府养出来的嫡长女,这时候还能如此温顺的在我面前说话。只是那日里那么多人面前,丢了颜面,现在全京城怕都知道了,你这首辅夫人当得十分狼狈。你现在心中早已骂了我千百遍,此刻却还要在我面前装什么三从四德!真是让人恶心!”
“让人恶心”这个词,这是第二次从司徒萧嘴里吐出来骂宁禾,第一次还是新婚之夜。
一年前的新婚之夜,红烛高燃,喜帐低垂。宁禾端坐在铺满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的喜床上,双手交叠放在膝上,大红盖头遮住了她的视线,只能看见自己一双缀着珍珠的绣鞋。
她虽是为宁家自保才嫁的司徒萧,但是作为女子,对未来夫君还是有着满满期许的,她希望能与夫君相互扶持,互助互爱,欢喜而安然的过完一生,这也是她离世的爹娘对她的期许。
从清晨起就戴着沉重的凤冠,此刻她的脖颈已经酸痛不已,但她不敢有丝毫懈怠,依旧挺直腰背,保持着大家闺秀应有的仪态,她不能被第一次见面的夫君看轻。
“嘎吱”的一声,房门被推开,宁禾捏紧了喜服的衣袖角,内心又是紧张又有些许期许。
“你们都出去吧。”清冷的男声带着几分微微的醉意,语气中却不容置疑。
丫鬟和喜婆们慌忙行礼退下,房门也被轻轻带上的声音。屋内顿时安静得可怕,宁禾能清晰地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和心跳声。
脚步声越来越近,最终停在她面前,她看见男子的鞋停在他的面前。
宁禾还来不及紧张,只觉得眼前一花,盖头被粗暴地掀开,突如其来的光亮让她眯起了眼睛。她还来不及反应,男人已经把她的喜帕扔在地上,抬脚踩了上去。
司徒萧一身大红喜袍,衬得他面如冠玉。他身形修长,眉目如画,本该是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此刻却面若寒霜。那双本该含情的桃花眼里盛满了讥诮与厌恶,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她。
他注视着眼前凤冠霞披的女人,言语中也尽是嘲讽:“宁国府嫡长女居然愿意下嫁我这旁系庶出,真是委屈了!”
宁禾强迫自己与他对视,缓缓起身,行了一个标准的万福礼:“妾身宁禾,见过夫君。”
司徒萧“嗤”笑一声,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忽然伸手捏住她的下巴,力道大得让宁禾轻轻“嘶”了一声。
司徒萧一把扯住她的衣襟,语气不屑:“还真是虚伪!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宁府打的什么注意。。”
宁禾没想到外表温和俊雅的司徒萧会如此行事,连忙用双手抓住他拉住自己衣襟的手,解释求饶道:“夫君说什么我不懂。夫君放开我。”
这两声夫君本是温柔娇媚,换个人怕是骨头都酥了,但听在司徒萧耳中却是火上浇油,他两手一用力,一把撕开宁禾的衣衫,露出了雪白的臂膀和大红肚兜的边缘。
司徒萧还要继续撕扯,宁禾怕了,抬起手去阻拦,却被司徒萧另一只手扣住,直接举过了头顶。
宁禾曾经在宫里组织三月三水边祈福活动中,瞧见过这位公子。依稀记得当时人众多,不免有些拥挤,一位十来岁的官家小姐不小心落了水,还是他救了上来。
当时众人都还不认识这位年轻有为的公子,相互打听才知道是司徒府庶出的二公子,众女眷们一听是司徒府的庶出,便都死了心思。
当时宁禾也在,远远瞧着,只觉得他应该是个温柔和善的人。哪晓得今日嫁了他,却是个这么个性子,心中气急,眼泪便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司徒萧俯下身,直接咬在了宁禾的嘴唇上。却尝到了一丝丝苦涩的咸味,司徒萧抬起头看到眼前的女子闭着双眼,泪水从眼角流下。
司徒萧莫名烦躁,嫌弃而轻佻道:“侯门嫡女,也不过如此!虚伪得让人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