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公公悄然退出屏风,水汽氤氲里,剩他一人静静地靠着浴桶养神。
敛眸听着窗外点点雨声,呼吸渐渐匀长起来,几滴水珠停留在起伏得愈加平缓胸口。
他睡着了。
落雨的日子倒是适宜睡觉。水雾散去,浴汤如秋风入境的天一般慢慢地凉了,冷月跪在屏风外,不知如何开口唤他。
殿下平日沐浴与公务时最厌人打扰,可陆伯之陆公子差人来告诉他满庭芳出事儿了。
彼时她正仔细地洗着手中的螃蟹,刷过盐水,蟹壳上隐隐有些斑点,有的呈絮状。这倒是有些奇怪,若说池中的螃蟹与昨日盆里挑出的是同批运来,倒不至于差别如此。
码头供往各正店的螃蟹多半是按箱数算,从江南涉水而来,约莫要一两月。长途运蟹本就损耗极大,若是某箱中还出现了病蟹,轻则传染一箱,重则是整船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着虽运蟹的数量大,但京城蟹价仍是居高不下,重金难求。
漕运时就务必注意瞧着螃蟹的情况。
既是同一批运到店里,怎会一边鲜活,一边染病呢。
昨日难不成是把所有的好蟹都烹来吃了,一个也没留下?手在腰裙上擦了擦,她起身准备到厨房去问三叔。恰巧碰到抬着水盆出来的阿福。
“阿福?”她试着叫了他一声,“这是昨日剩下的螃蟹?”
阿福面含歉意,道:“对不住啊贺小娘子,昨日是我眼拙,不知你手艺这般精巧。”他将水盆放在小院的桌上,“我原是专挑闹腾的蟹来欺负小娘子,偷藏了几只,都在这了。”
贺元棠正愁找不到昨日的蟹,这便送上门来了,喜乐还来不及呢,哪里忙着去怪罪他:“阿福,你真是太好了,我正为这事犯愁呢。”说着,她上手去抓盆里的蟹。
“啊?”阿福摸不着头脑,“贺小娘子,昨日我险些赶走了你,要是就这般放走一个做蟹的高手,掌柜合该饶不了我。”
“你大可放下心来,满庭芳这样好的地儿,我可不会轻易的离开。”她笑道,抓起一只螃蟹忽的放在他身前,阿福吓得跳起来。
“那、那日后若小娘子有差遣,定要告知我。”
收回螃蟹,她将水盆放在地上,坐在小凳上抓了带斑点的病蟹左右看,又抬眼看他道:“阿福兄几岁了?应是比我年长,叫我小棠就好了。”
这位看着与她年纪不相上下的少年皮肤有些黝黑,个头不高,也算不上强壮,此时是满眼的真诚。
“我该是十五六岁吧,家里人去得早,我不大记得了。”
哪知阿福比她还小一些,她微愣:“我、我只是无心问的......”
“是苏掌柜收留了我,掌柜她人可好了!”阿福摇摇头说不碍事,蹲下来和她一起看着两只螃蟹,岔开话题道:“这蟹可是有什么毛病?”
指着蟹壳处,她说:“你瞧这几个地方,生了黑斑,这蟹也如将死一般没有精气,若是敲开壳来,其中大抵也是无黄的。”
“那怎的这盆里的螃蟹就不同?”他记得起初是高厨子挑出来的螃蟹,只说这里的要新鲜一些。
她道自己也有此疑惑,阿福在楼中时日久,可有见过这批蟹刚来时的模样?
阿福想了半晌:“先前都是由高厨子负责此事,旁人该是都没插手,我们从前也没见过几次螃蟹,不知道有何区别。”
“那你可知高厨子是哪里人?又是何时被宫里请去的?”放下手中的螃蟹,她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大对劲,但说不上来。
“高厨子......应是与小...小棠你一样是从江南来吧,其他州府的厨子,还没见过螃蟹做得这样好的。”
看着她又拿起柳枝一缕缕掰着,阿福也拿起一根来,“进宫的话,好像也是在小娘子来的前几日。”
这些事桩桩件件接踵而至,都是巧合么?
前些月阿兰姐姐被选到满庭芳来,秋闱后兄长中举可到京城学宫念书,二人入京后她因做蟹的手艺进了满庭芳......
不过似乎都与旁人无甚干系,或许是巧合吧。
昨日下午从满庭芳离开,到做蟹的正店各处问过,蟹厨大多都是自江淮而来,定是自己昨夜没睡好,有这样多的猜测。
……昨夜?昨夜睡前似乎是撞见过一个黑衣之人,从墙上疾行而过。
稍不留神,险些被盆中躁动的螃蟹爬出来夹了手,她问阿福:“那你说满庭芳这般厉害,又住着这些贵客,会不会有传说中的什么高手保护他们?”
“啊?”阿福觉得眼前这位小娘子的想法就如同盆中的螃蟹一般活跃,方才不是还在问他高厨子吗?怎么又到了什么高手来。
“为何这样问?”
“哎呀,只是好奇嘛,我从前看话本经常有这样的情节,但从未见过,你在楼中的日子比我长多了,可有见过?就像在夜里飞檐走壁那样的高人。”
“这样的高人若是有,也应在北边的院子里,贵人们和花神姑娘们都住在那儿。”见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阿福问:“听说你姐姐是上月来的月兰姑娘?那你可以去问问她,或许她知道的比我更多呢。”
是假山后那条路通向的院子么?既然晚上要见到阿兰姐姐,那便晚上问问她好了。
“姐姐这样有名吗?掌柜怎么知道天下有这些才德女子,还能够把她们都请到楼里来?”
她原以为只有周围乡邻对姐姐的技艺有所耳闻,直到那日听说是京城十分有名的酒楼将她请去。
阿福道:“苏掌柜可不是一般女子,她曾经游历九州,见过不少奇闻轶事,我就是掌柜外出时捡回来的,哦三叔也是苏掌柜外出时带回来的。”
阿福一脸神气的模样,提起苏氏,眼里都有光。
“说到这个,我想起来,从掌柜定了明年要办百花宴后,月月都会选来一位花神姑娘,应该也就是这几天,会从扬州来一位琴奏得极好的小娘子。”
“你知道的这样多,”贺元棠戳了戳他,“那能不能和我说说这十二位姑娘都是谁啊?”
阿福抓起一只螃蟹,学着她的样子小心刷着;“现下不在楼中的除了奏琴的月桂姑娘,应该只有九月与十月的两位。”
话还没说完,天上已落了雨。
一人抬着一个水盆,他们忙到厨房檐下。
“这京城的雨怎的说下就下?”她看着天空,雨势渐盛。
“哪里是说下就下,我可是瞧着你俩在院子里聊了好久,”三叔盖上蒸笼的盖子走来,“叫你去帮忙,你反倒落得清闲,我在这忙得是热火朝天。”
二人嘿嘿一笑,低头去继续刷蟹,眼见这雨就下到了正午。
她该去找兄长了。
换了衣裙,带上三叔给的一些吃食,贺元棠一路打听着往学宫方向去。
京城的学宫,向来是世家子弟读书受教所在。昔年官家凭借着为寒门学子开辟做官之路,得了清流众臣支持。即位后改革,特许乡试中拔得头筹的寒门才俊可入学宫就读。
贺元毅看上去有些呆板,念书倒是一把好手,不至弱冠[1]便中了举人,放榜过后一路辗转来到了京城。
江南之人好蟹食,有说法是螃蟹的蟹甲便是三甲的甲,象征着科举及第、仕途通达。每逢科考之时,螃蟹就卖得极好,家家户户都会做螃蟹给赶考的学子讨个彩头。
偏偏贺元毅没这待遇,他一吃螃蟹便会身发红疹,舅舅说他是条呆鱼,鱼吃不了螃蟹。
到了约好的茶寮,贺元毅真像条鱼一般,围着她游了一圈:
“你竟有这本事到满庭芳去?真是小瞧你了。”
“你这呆鱼,平日只晓得读书,我若不跟来,嫂子跑了你都不知!”狠狠地指着他的肩,她道:“我会的东西可多了,你少轻视我。”
“什么嫂子啊,你说阿兰她怎样了?可是过得不好?”呆鱼脸涨得通红,自己一入京便到了学宫,未来得及出去,就听说满庭芳来了位美厨娘,一道江南蟹酿橙博得满堂喝彩。
自家妹子昨日才到那去,就有这样的能耐?他想着,妹妹幼时与舅舅四处游走,旁的不说,胆子和胡说八道的本事还是有几分。
阿兰被卖走后就不再与他联系,不知现在过得好不好,上午的课才罢,那些簪缨子弟都各自乘了马车回府,剩他们这些从各地来的白屋布衣,下午要在学宫做事,贴补一些食宿。
还未用午膳,他就来了昨日约定好的地方。
“我还没见到阿兰姐姐呢,她如今住在极好的院子里,还有丫鬟侍女,平日只是练箜篌便行,不用做别的活,也没有人再会打骂她。”贺元棠咬了口茶饼道:
“那满庭芳往来都是贵客,面上都是彬彬有礼的,该是没有人会为难姐姐。”
“那就好…那就好。”贺元毅点点头,待来年春闱,定要金榜题名,安身立命来求娶阿兰。既然眼下她过得正好,自己也该沉心念书才是。
兄妹二人在茶寮坐了半个时辰,又聊了些家长里短,贺元毅要回学宫去做事,贺元棠也便打道回府。
还未至楼中,远远地就听见前方喧嚣,不少人口耳交接,指着说要去看热闹。
什么热闹?贺元棠挤进人群,垫着脚也不大看得见,只好听旁人说着短长。
[1]弱冠:男子二十岁
敛眸听着窗外点点雨声,呼吸渐渐匀长起来,几滴水珠停留在起伏得愈加平缓胸口。
他睡着了。
落雨的日子倒是适宜睡觉。水雾散去,浴汤如秋风入境的天一般慢慢地凉了,冷月跪在屏风外,不知如何开口唤他。
殿下平日沐浴与公务时最厌人打扰,可陆伯之陆公子差人来告诉他满庭芳出事儿了。
彼时她正仔细地洗着手中的螃蟹,刷过盐水,蟹壳上隐隐有些斑点,有的呈絮状。这倒是有些奇怪,若说池中的螃蟹与昨日盆里挑出的是同批运来,倒不至于差别如此。
码头供往各正店的螃蟹多半是按箱数算,从江南涉水而来,约莫要一两月。长途运蟹本就损耗极大,若是某箱中还出现了病蟹,轻则传染一箱,重则是整船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着虽运蟹的数量大,但京城蟹价仍是居高不下,重金难求。
漕运时就务必注意瞧着螃蟹的情况。
既是同一批运到店里,怎会一边鲜活,一边染病呢。
昨日难不成是把所有的好蟹都烹来吃了,一个也没留下?手在腰裙上擦了擦,她起身准备到厨房去问三叔。恰巧碰到抬着水盆出来的阿福。
“阿福?”她试着叫了他一声,“这是昨日剩下的螃蟹?”
阿福面含歉意,道:“对不住啊贺小娘子,昨日是我眼拙,不知你手艺这般精巧。”他将水盆放在小院的桌上,“我原是专挑闹腾的蟹来欺负小娘子,偷藏了几只,都在这了。”
贺元棠正愁找不到昨日的蟹,这便送上门来了,喜乐还来不及呢,哪里忙着去怪罪他:“阿福,你真是太好了,我正为这事犯愁呢。”说着,她上手去抓盆里的蟹。
“啊?”阿福摸不着头脑,“贺小娘子,昨日我险些赶走了你,要是就这般放走一个做蟹的高手,掌柜合该饶不了我。”
“你大可放下心来,满庭芳这样好的地儿,我可不会轻易的离开。”她笑道,抓起一只螃蟹忽的放在他身前,阿福吓得跳起来。
“那、那日后若小娘子有差遣,定要告知我。”
收回螃蟹,她将水盆放在地上,坐在小凳上抓了带斑点的病蟹左右看,又抬眼看他道:“阿福兄几岁了?应是比我年长,叫我小棠就好了。”
这位看着与她年纪不相上下的少年皮肤有些黝黑,个头不高,也算不上强壮,此时是满眼的真诚。
“我该是十五六岁吧,家里人去得早,我不大记得了。”
哪知阿福比她还小一些,她微愣:“我、我只是无心问的......”
“是苏掌柜收留了我,掌柜她人可好了!”阿福摇摇头说不碍事,蹲下来和她一起看着两只螃蟹,岔开话题道:“这蟹可是有什么毛病?”
指着蟹壳处,她说:“你瞧这几个地方,生了黑斑,这蟹也如将死一般没有精气,若是敲开壳来,其中大抵也是无黄的。”
“那怎的这盆里的螃蟹就不同?”他记得起初是高厨子挑出来的螃蟹,只说这里的要新鲜一些。
她道自己也有此疑惑,阿福在楼中时日久,可有见过这批蟹刚来时的模样?
阿福想了半晌:“先前都是由高厨子负责此事,旁人该是都没插手,我们从前也没见过几次螃蟹,不知道有何区别。”
“那你可知高厨子是哪里人?又是何时被宫里请去的?”放下手中的螃蟹,她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大对劲,但说不上来。
“高厨子......应是与小...小棠你一样是从江南来吧,其他州府的厨子,还没见过螃蟹做得这样好的。”
看着她又拿起柳枝一缕缕掰着,阿福也拿起一根来,“进宫的话,好像也是在小娘子来的前几日。”
这些事桩桩件件接踵而至,都是巧合么?
前些月阿兰姐姐被选到满庭芳来,秋闱后兄长中举可到京城学宫念书,二人入京后她因做蟹的手艺进了满庭芳......
不过似乎都与旁人无甚干系,或许是巧合吧。
昨日下午从满庭芳离开,到做蟹的正店各处问过,蟹厨大多都是自江淮而来,定是自己昨夜没睡好,有这样多的猜测。
……昨夜?昨夜睡前似乎是撞见过一个黑衣之人,从墙上疾行而过。
稍不留神,险些被盆中躁动的螃蟹爬出来夹了手,她问阿福:“那你说满庭芳这般厉害,又住着这些贵客,会不会有传说中的什么高手保护他们?”
“啊?”阿福觉得眼前这位小娘子的想法就如同盆中的螃蟹一般活跃,方才不是还在问他高厨子吗?怎么又到了什么高手来。
“为何这样问?”
“哎呀,只是好奇嘛,我从前看话本经常有这样的情节,但从未见过,你在楼中的日子比我长多了,可有见过?就像在夜里飞檐走壁那样的高人。”
“这样的高人若是有,也应在北边的院子里,贵人们和花神姑娘们都住在那儿。”见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阿福问:“听说你姐姐是上月来的月兰姑娘?那你可以去问问她,或许她知道的比我更多呢。”
是假山后那条路通向的院子么?既然晚上要见到阿兰姐姐,那便晚上问问她好了。
“姐姐这样有名吗?掌柜怎么知道天下有这些才德女子,还能够把她们都请到楼里来?”
她原以为只有周围乡邻对姐姐的技艺有所耳闻,直到那日听说是京城十分有名的酒楼将她请去。
阿福道:“苏掌柜可不是一般女子,她曾经游历九州,见过不少奇闻轶事,我就是掌柜外出时捡回来的,哦三叔也是苏掌柜外出时带回来的。”
阿福一脸神气的模样,提起苏氏,眼里都有光。
“说到这个,我想起来,从掌柜定了明年要办百花宴后,月月都会选来一位花神姑娘,应该也就是这几天,会从扬州来一位琴奏得极好的小娘子。”
“你知道的这样多,”贺元棠戳了戳他,“那能不能和我说说这十二位姑娘都是谁啊?”
阿福抓起一只螃蟹,学着她的样子小心刷着;“现下不在楼中的除了奏琴的月桂姑娘,应该只有九月与十月的两位。”
话还没说完,天上已落了雨。
一人抬着一个水盆,他们忙到厨房檐下。
“这京城的雨怎的说下就下?”她看着天空,雨势渐盛。
“哪里是说下就下,我可是瞧着你俩在院子里聊了好久,”三叔盖上蒸笼的盖子走来,“叫你去帮忙,你反倒落得清闲,我在这忙得是热火朝天。”
二人嘿嘿一笑,低头去继续刷蟹,眼见这雨就下到了正午。
她该去找兄长了。
换了衣裙,带上三叔给的一些吃食,贺元棠一路打听着往学宫方向去。
京城的学宫,向来是世家子弟读书受教所在。昔年官家凭借着为寒门学子开辟做官之路,得了清流众臣支持。即位后改革,特许乡试中拔得头筹的寒门才俊可入学宫就读。
贺元毅看上去有些呆板,念书倒是一把好手,不至弱冠[1]便中了举人,放榜过后一路辗转来到了京城。
江南之人好蟹食,有说法是螃蟹的蟹甲便是三甲的甲,象征着科举及第、仕途通达。每逢科考之时,螃蟹就卖得极好,家家户户都会做螃蟹给赶考的学子讨个彩头。
偏偏贺元毅没这待遇,他一吃螃蟹便会身发红疹,舅舅说他是条呆鱼,鱼吃不了螃蟹。
到了约好的茶寮,贺元毅真像条鱼一般,围着她游了一圈:
“你竟有这本事到满庭芳去?真是小瞧你了。”
“你这呆鱼,平日只晓得读书,我若不跟来,嫂子跑了你都不知!”狠狠地指着他的肩,她道:“我会的东西可多了,你少轻视我。”
“什么嫂子啊,你说阿兰她怎样了?可是过得不好?”呆鱼脸涨得通红,自己一入京便到了学宫,未来得及出去,就听说满庭芳来了位美厨娘,一道江南蟹酿橙博得满堂喝彩。
自家妹子昨日才到那去,就有这样的能耐?他想着,妹妹幼时与舅舅四处游走,旁的不说,胆子和胡说八道的本事还是有几分。
阿兰被卖走后就不再与他联系,不知现在过得好不好,上午的课才罢,那些簪缨子弟都各自乘了马车回府,剩他们这些从各地来的白屋布衣,下午要在学宫做事,贴补一些食宿。
还未用午膳,他就来了昨日约定好的地方。
“我还没见到阿兰姐姐呢,她如今住在极好的院子里,还有丫鬟侍女,平日只是练箜篌便行,不用做别的活,也没有人再会打骂她。”贺元棠咬了口茶饼道:
“那满庭芳往来都是贵客,面上都是彬彬有礼的,该是没有人会为难姐姐。”
“那就好…那就好。”贺元毅点点头,待来年春闱,定要金榜题名,安身立命来求娶阿兰。既然眼下她过得正好,自己也该沉心念书才是。
兄妹二人在茶寮坐了半个时辰,又聊了些家长里短,贺元毅要回学宫去做事,贺元棠也便打道回府。
还未至楼中,远远地就听见前方喧嚣,不少人口耳交接,指着说要去看热闹。
什么热闹?贺元棠挤进人群,垫着脚也不大看得见,只好听旁人说着短长。
[1]弱冠:男子二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