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温轻声道:“雪竹姑娘莫要在意,我家小师妹初入江湖便得见了陈清绝与祈岚二位前辈的惊世之战,大开眼界后也难免对阳川江湖产生一些偏差错觉。先前所问,只是想借此去揣测我们宗主修为而已。”

    张雪竹替温柠蔓拢了拢鬓角杂乱的秀发,微笑道:“我倒是没什么好在意的,温姑娘心思纯净,说话自然坦率,与流采剑铭‘灵台清明,松间望月’正好相配。”

    “雪竹姐叫我柠蔓就好了。”温柠蔓说道。

    “说起来,后四个字还是师父见了你之后让李前辈所题的。那时流采出炉不久,李前辈便决定将剑予你。”

    “盛前辈见过我?我怎么没印象?”温柠蔓诧异。

    张雪竹淡笑:“那我不知道,不如你亲自问问师父?”

    “盛前辈现所在何处?”

    张雪竹螓首高抬,望向山巅:“摘雪阁。”

    “摘雪阁。”萧温不禁重复了一遍,赞叹道:“好名字。”

    落梅剑林,摘雪阁。

    独立山巅一侧,阁有四层,高十四米有余,登此阁可将山间十里梅花尽收眼底,览尽风光,朵朵梅花仿若随手可摘。

    此阁建成之日,正风雪纷飞,登阁而观,有“梅花似雪,雪似梅花,似不似都奇绝”之说,故名摘雪,实则梅雪二者皆可入眼入心。盛夷常年独居此阁静修,宗门内只有其弟子张雪竹及少数几人才能入阁。

    阁前,张雪竹就欲入阁,苏一川等人停下脚步等候消息。

    摘雪阁四楼阁顶,中年男子双手负于身后,交叠的手掌上握着一本翻开半卷的书简。静立俯瞰,目光顺着弯曲的山泉溪流一路观至梅林,视线一扫,终于瞧见了下边儿停留的众人。

    “来得倒挺快。”

    盛夷呵呵一笑,纵身一跃,飘然而下,身形灵逸衣袖飞舞,手上仍拿着那副竹简。

    张雪竹还没进阁内,就感觉有人抓住了自己的肩膀,回首一望。

    “师父?您怎么……”

    “不必上去了。”盛夷摇头,转身看向错愕的苏一川等人,笑而不语。

    盛夷目光一一扫过几人,在苏一川身上停顿片刻后最终停留在了温柠蔓身上,随即又盯着其背后的红鞘流采看了几眼。

    几人反应过来,连忙恭敬行礼,“见过盛前辈。”

    盛夷凝视温柠蔓,突然感慨道:“上次见你,还是十数年前,一晃眼昔日的小姑娘也已亭亭玉立了。”

    见温柠蔓一脸疑惑,盛夷解释道:“十年前我去过你们云青山,主要是见你们宗主,与你倒只是远远望过两眼,你自然不认得我。”

    这位面容普通气质却文雅不凡的中年人,想起自己与小妮子初次见面之时。那时温柠蔓年纪虽小,手脚却灵活无比,常攀爬到云青山的松林树上,挂坐树梢,自顾自地与飞禽走兽、古树花草对话。

    说来奇怪,山上不乏有猛兽凶物,李长风竟放任小妮子在山间撒野,从未出事。

    盛夷来时见她倚靠在松枝上,走时亦是如此,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天上玉盘。

    盛夷:“这小姑娘就这么坐着?”

    李长风:“看她心情,有时候她能坐一整天。”

    “作甚?”

    “看日出日落,观月圆月缺。”

    “顿悟一道?”

    “哪里,只是觉得好玩。”

    盛夷顿觉不可思议:“奇才!”

    之后李长风言语间要将新铸流采赠予温柠蔓,在题上“灵台清明”四字时,盛夷便要李长风再题“松间望月”四字。

    盛夷双眼微闭,细细感受。一行五人,仅剩温柠蔓没有入宗师境,单以此论,要远胜落梅剑林!不愧是长风兄,好一个小剑宗。

    盛夷望着温柠蔓哈哈大笑:“不坏不坏,虽慢却快!”

    众人连同张雪竹在内皆是不明所以。

    盛夷突然两指并拢作剑指,指尖有璨白流光缠绕,飞速袭向苏一川等人,嘴里喝道:“拔剑!”

    电光火石之间,几人呆滞,张雪竹焦急喊道:“师父!”

    徐昊欺身向前,剑鞘横挡。

    随着一声刺耳嗡鸣,徐昊长剑脱手而出,身形一震,脚尖擦拭着地面倒飞出数丈之远。

    苏一川脸色难看,却见徐昊站直身躯冲着自己点了点头,表示并无大碍。

    与此同时,盛夷笑道:“雪竹,你也一起。”

    几人这才反应过来,敢情盛前辈这是要指点一二?

    张雪竹悬着的一颗心这才放下,美目怒瞪,一声娇哼后才拔剑出鞘,不悦模样反而别有风情。() ()

    “前辈,得罪!”

    朱贺率先大步迈出,双手持剑怒劈,大开大合,厚重内力迅速流转。

    盛夷侧身一扭,避开这一剑。眼看着千仞巨剑就要砸在地上,这一剑下去,摘雪阁前的地面怕是要多一条显眼的裂痕。

    盛夷显然不愿如此,在朱贺的千仞与自己擦身而过之时,一掌印在千仞剑身侧面。

    这一掌与巨剑相距仅尺寸之隔,却陡然凝滞,有猛烈气机在其间激荡。

    朱贺只感觉本就沉重的巨剑更重了几分,几欲脱手,臂膀不受控制地抖动起来。气机炸裂,轰然一震,朱贺连人带剑往一旁踉跄颠倒。

    三道人影紧接大步而至,苏一川萧温张雪竹三人从三个不同的方向交错出剑,纵横往来,剑影绰绰,竟是互相配合将盛夷笼在剑式交叠之间。

    “嗯……”

    盛夷身姿挺立,一声鼻音拉长,徐徐点头,似是在品味三人剑招。

    左手微张,盛夷将手中竹简上下掂量,眼底映着渐近三人模样,笑道:“回去。”

    左手往前一掷,竹简脱手飞速旋转,眨眼间依次撞开苏一川三人长剑,旋即拖曳着淡白尾气飞旋直上,越过勾栏,稳稳落在摘雪阁四楼木桌之上。

    盛夷原地站立不动,神色不变,而苏一川三人的三剑皆以差之毫厘的姿态与其堪堪错开。

    苏一川接撞力拧动身体,催动内力灌注剑身,手中三尺青锋像是燎起了一缕一缕青黄色的焱炎,从剑尖如龙盘缠绕至剑柄。

    盛夷摊开右手,掌心之上正好是苏一川的长剑剑尖,看上去就像是一把“托”住了长剑。上下翻覆往后一带,长剑偏向一处,其上附着的由内力催生的青黄二气也消散无影。

    盛夷讶然道:“没有剑气剑罡,单凭剑术剑招最多再加上对此招剑意的几分理解,你小子就能将长风兄这招‘青黄’练出一二分形神?实在难得!”

    嘴上说着,盛夷在心里也暗呼苏一川好高的悟性。这招“青黄”剑招算得上是李长风绝技之一,其中气象怕是自在境高手都难窥全貌。

    朱贺拄着千仞站立,神色感慨,倒不是李长风偏心藏私,这招“青黄”原本只是李长风施展开来给他们几人开开眼界,没想到仅看了一遍的苏一川似有感悟,独自捣鼓几日之后小师弟便去找李长风解惑。

    不久之后,李长风将剑招与自己创立“青黄”时的所求之意和感悟写了下来扔给苏一川自己琢磨。

    “你们这些做师兄师姐的,若是想学也可以一起看看,有不解之处可来问我。”李长风曾打趣朱贺等人说。

    可惜几人看着内容是半分不懂,只感晦涩难明。如今想来,是愈发惊叹于苏一川的悟性了。

    朱贺双手持剑,玄黄内力再度涌起,较之先前更加浑厚,一阵一阵地顺着千仞剑身滚动,仿若猎猎震动的旗幡,看上去就像整个剑身都伸长了数尺。

    萧温手持长剑,一步一步越来越快地冲向盛夷,每踏出一步似乎都契合着某种神韵,剑上涌动的黑白内力一层一层地变得更加耀眼。

    不远处,徐昊手作剑指,从剑柄处缓缓抹至剑鞘尖端,剑鞘表面浮现亮金之色,随后徐昊指尖又在剑鞘身表上飞速勾画,几道金色铭文开始攀附其上。

    苏一川再起青黄,张雪竹手中长剑也泛着星星光点。

    五人长剑共指盛夷。

    一旁温柠蔓瞪大了溜圆双眼,生怕错过任何一幕。她哪里还能看不出来几位师兄都已经是宗师境的修为,就连小师弟苏一川都瞒着自己悄悄入了宗师境,但眼下显然一切都不是那么重要了。虽说自己二等武夫的境界也能运用生生不息的内力,但毕竟不是宗师境,手法威力和流畅运转上要欠缺不少。

    何况,在一旁观摩,也能受益匪浅。

    “长风兄的‘青黄’和‘断崖’,欧阳怡霖的‘叠势’,还有寒雨柔的‘符剑’,虽然都是只具雏形,仅仅一二分神采,可你们几人这个年纪这个境界就能用出来,了不得……”

    盛夷看着身前的几位年轻人竟微微失神,数年居于一隅,竟不知江湖后辈已初露峥嵘,他恍惚间好像已经看见了阳川未来江湖的半壁江山。

    盛夷一气含胸,手中无剑,仅作剑指

    “雪竹,这一剑,你仔细看。”

    疏风流云,树影婆娑摇曳,玄妙只在方寸之间。

    盛夷右脚缓缓向前踏出半步,就是这半步,让苏一川五人只觉深陷泥潭,浑身僵硬,五柄长剑散发的光彩瞬间黯淡下去。

    天地间有沙沙声响,伴有清风驰骋。

章节目录

我有一剑藏百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宫崎与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宫崎与骏并收藏我有一剑藏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