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希希笑问:“宋厂长是不是已经听说了?我要弄到外地去销的,也有面霜。”

    日化一厂产品品类丰富,但最赚钱的却还是檀香皂和雪花膏。

    它的雪花膏名字还取了巧,因为扬州香粉甲天下,它这嘉湖产的雪花膏竟取名叫了老扬州雪花膏……

    宋厂长听说孙希希的产品也是面霜,就有点愁。

    人家卖货肯定是紧着她自己的货卖啊,还能给他留什么订单?

    孙希希:“你也别泄气,只要你能帮我一个小忙,我保证一定给你拿个大单回来。”

    宋厂长忙道:“你说。”

    孙希希想带3000瓶面霜去港岛,可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只有日化一厂这种工厂流水线作业能够快速帮她生产、灌装面霜。

    宋厂长痛快答应。

    她又跟他商量起面霜的外包装问题。

    此去港岛,肯定不能明目张胆卖国货,“老扬州”这个名字只能舍了。而她自己也早给她的悦己设计好了外观与商标,她还给它设计了两款特供款。

    等宋厂长把这几款面霜的灌装瓷瓶和外包装定做出来,再把他自己厂的老扬州雪花膏新外观也搞出来,她就把前者当高端品牌做,后者则走平民化路线,当悦己的子品牌来做。

    先借它打响第一枪,后面等她的生产线起来了,路就好走了。

    “名字就改成‘朱颜’吧,比老扬州好听多了。”她对他说。

    宋厂长还有点迟疑:“犯不着吧……”

    她便对他说:“要不你去问问张书记,你不改名看他同不同意?”

    宋厂长还惊了一跳,以为孙希希在张书记面前有多大的面儿!

    忙不迭道:“不用不用,我回去改了就是。”

    把这边搞定,孙希希又借了县府的吉普车把那堆珍珠粉、玫瑰花和小麦胚芽给曼芙德蕾送过去。

    珍珠粉不够细,得在她那边加工到200目的细度;玫瑰花则用于提取玫瑰纯露;小麦胚芽是用来提炼天然维E原液的。

    只要这些东西弄出来了,其他的事日化一厂都能做。

    曼芙德蕾听她说要提取3000瓶面霜的原料,还颇为吃惊:“这可不是小数目,你这么快就找到销路了?”

    孙希希:“还没,只是先预备着。不过只要东西好,还能愁销路啊?到时候说不准3000瓶都还不够用。”

    她口风严,曼芙德蕾怎么套都没能套出她的话。

    想到能赚钱,对方也就没多说什么。

    三天后,宋厂长就把开模烧制好的悦己的灌装瓷瓶给她送过来了。

    这瓷瓶是跟日化一厂长期合作的窑口烧制的,所谓专业人做专业事,瓷瓶烧制得极有质感,大约是填加了高岭土和石英石的缘故,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玉化温润感。

    瓷瓶内还应她要求,加了内盖和挖取的小勺,看着就讲究。

    她拍板:“好,就是这样!”

    要命的是,等悦己的3000个瓶子和两种特供款的瓶子全都做好了,曼芙德蕾那边两种原液还没提取好。

    傅佑平却已经在催她了:“还没好吗?进出口公司那边等不了了。”

    她急得抓耳挠腮,人还跑去曼芙那边帮着提炼。

    熬了两个通宵,才把东西弄出来。

    又马不停蹄地把原料送去日化一厂,后者的工人也是加班加点又整了三天才整出来!

    接着又是一路兵荒马乱地追进出口公司的货运列车班次。

    也幸好是傅佑平能联系上卡车,帮她载货。要不,这趟算是白忙活了。

    当傅佑平带着她跟进出口公司的人接上头时,她感动得都快哭了:“可算追上你们了……”

    对方扫了一眼卡车里载的货,指间夹的香烟烟灰都给惊掉了:“要带这么多货吗……”

    她忙道:“有猪鬃!还有皮毛!”

    听到尽是些受外国人欢迎的紧俏货,对方顿时眉开眼笑:“那敢情好。”

    ***

    这时期西方的封锁禁运针对性极强,被抓到你往它们那儿出口货物,虽不至于把人给突突了,但没收货物,抓人坐牢是肯定没商量的。

    进出口公司的人不得不选择从南越绕道去港岛。

    副科级科员老熊跟他们说:“从现在开始,咱们就伪装成南越商人,你们俩伪装兄妹,你叫阮文成,她叫阮氏如意。”

    进出口公司把一切都打点好了,从这边中转去港岛倒是个极好的主意——这边的海关看你只是中转,都不出站,查都不大认真查。

    等到港岛,他们已经镀了层身份了,还怕个鬼!

    孙希希有点无语。

    她瞪了一眼傅佑平,凭啥他们男人名字就三个字,她这个女人就得加个“氏”?

    阮如意就比阮氏如意难听吗?

    呵,外国男权。

    他回她一个眼神:这不正说明“社会主义好”吗?

    她就乐了,他俩这也算是有默契了,她一个眼神不对,他都知道她在想什么。

    想来后世那些所谓“夫妻下班后带菜回家,竟在同样的摊子买了完全一样的菜”,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老熊怕他们露馅,还跟他们讲了不少南越的风土民情。

    间或教他们几句简单的南越语:“你们跟人打招呼,就说‘明革拉巴’。”

    旁边另一个科员老刘打断道:“那是缅语,越南语是说‘新桥’。”

    另另一个又说:“不是‘新桥’,是‘心照’!”

    三个男人为了一句“你好”怎么发音,掰扯了半天。

    之前还因为中转和假身份的事,觉得他们靠谱的孙希希:???

    怎么回事???

    最后还是她实在看不过去了,插话道:“都别吵了,咱们就不能伪装华国通吗?”

    说着,她用华语说了句“你好”,只是把声调全改了,就变成外国人说华语那种奇奇怪怪的感觉了。

    她跟他们说:“那些来港做生意的外国佬们,有不少为了迅速跟华人拉近关系,都自学成才学成华国通了,连咱们的功夫茶他们都泡得特别地道。可很多东西是天生的,你越是积极努力想融入,别人就越觉得你是外国人。你们懂我意思伐?”

    嘿,还真特么有道理!

    老熊几个都笑了起来。

    有了这么个捷径,他们顿时松懈下来。

    而孙希希则负起了时刻提醒他们讲外国腔调式华语,简称“外语”的责任。

    难得出游,她本来还想多赏赏海上风光。

    结果,她晕船了。

    又得提醒“外语”,又晕船,那船还是一直晕一直晕的,到后来,连黄胆水都呕得差不多了,这才遥遥看到港岛。

    据说60年代的港岛,还不如目下经济位居东南亚之首的南越繁华,但就这么遥遥望去,岸边也还是高楼林立的。

    码头上一排排整齐的黑篷渔船,间或有大排量吨位的轮渡和游船。

    孙希希忍着胃里的翻涌,数了数最高那幢楼的层数。

    18层。

    看来,她的悦己护肤霜卖个7、8块不成问题。

    海面上航行的船只也不少,有一艘离孙希希乘坐的轮船较近的,上面就有一整支的白人工作团队在忙着摄影。

    孙希希好奇地多望了几眼,却顿时倒了胃口。

    船上的船舱是被拆除了的。

    取而代之的是满布甲板,红木雕梁中式风格的卡座。座上铺着篷松软和,视觉冲击感极强的红白配软垫。

    一名白人女模特头戴斗笠,身穿明黄丝绸龙袍。那龙袍却是做成了束腰超短裙的款式?!

    就像清宫后妃总爱让太监搀着一般,那名白人女模特也把手搭在身侧梳着清朝辫的渔民手背上。

    看样子像是在拍摄某个时尚杂志。

    这种对中式文化明晃晃的不尊重,让孙希希心生不适,连胃里的黄胆水都多呕了几口。

    货物入关之类的是老熊他们去办的,孙希希和傅佑平就只管把自己给带入关就成了。

    孙希希缓了好一阵才去排队,那边的白人阿sir拿着他俩的护照看了又看,一副想找茬儿的架势。

    她被对方给看烦了,随手塞了张大面额南越盾过去——这是之前在南越口岸时,她特意换的。这不就派上用场了?

    阿sir看着南越盾,瞅着护照上的国籍南越,笑逐颜开地把钱收下,还用不太标准的南越语跟她说了句:“心照(你好)。”

    傅佑平诧异地拿眼神问她。

    她笑而不答。

    港岛电影特别是呈现回归前氛围的那些,有段时间火得不得了。

    她不过是看了不少电影罢了。

    老刘他们要处理货物问题,进了港口,就只剩老熊陪着他俩了。

    老熊本来还想替国家省钱,坐坐巴士就得了,却见孙希希熟练地走到街边招手,一辆顶着“TAXI”的红白配色小车就停靠过来。

    他急得去扯她袖子,这玩意可贵哩!

    孙希希立马操着一口流利“外语”,说:“我付钱。”

    你扮南越商人你还坐巴士?傻不傻!

    老熊也操着“外语”说:“哦,那没事了。”

    司机表情不屑地问了他们去哪儿后,就总透过后视镜瞅他们。

    孙希希立马表示不满:“你是不是把我们当小日子了?我们是南越人。”

    “哦你们不是啊!”司机顿时打开了话匣子,“母猴依稀(不好意思),认错了。你们华语说得不错啊。”

    她拍着胸脯:“我,华国通咯,你们这里的方言我也能讲两句,‘唔该’、‘你好靓仔’、‘你有冇啲common sense噶你’。像不像啊?”

    说得司机哈哈大笑:“像啊像啊。”

    她也笑,然后给老熊和傅佑平各抛了一个眼神:我就说嘛,你越是假装努力融入他们,他们越觉得你是外国人!

章节目录

穿进男主传记中的她[六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幺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幺宝并收藏穿进男主传记中的她[六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