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的轮廓在不近不远的天际若隐若现。宋雁归伏在马背上,细嫩的手掌已被缰绳勒出血痕。
十岁孩童的身体实在太小,纵是她刚才勉强驯服了这匹千里驹,仍很难踩住马镫。她将脸埋进鬃毛,血腥气在喉间翻涌。
山林两旁树木不停倒退,锐利的叶片割破了她的脸颊。
她既希望时间再慢些,假冒武当六侠劫走俞岱岩的那伙人还不及下手,又希望时间再快些,好让她能更快到达武当求援。
马背颠簸难熬,日头又盛,她额汗细密,眼冒金星,眼前影影幢幢仿佛看见俞岱岩浑身是血气息断绝的模样。
她清楚俞岱岩的生死此刻就系在自己身上。
死死咬住下唇,用力一夹马腹,再次将龙门镖局的一众人等远远甩开了去。
山林落在身后,眼前豁然开朗!
前面就是武当!
她已经遥遥看到守在山门阶梯旁洒扫的道童。
山风呼啸着灌入鼻腔,宋雁归忽然感觉身下骏马重重一颤。
糟了!这马早已认主,刚才她勉力驾驭,却一时精神松懈,忘了它烈性难驯,此刻它顺势是要将她抖落下去!
电光火石间她咬牙蜷身抱头,顺着马匹跪下去的惯性朝侧边滚去。
碎石擦破额角,血腥气愈浓。她踉跄着爬起,正对上两双玄色布履。日光照得他们道袍上的太极纹分外清晰。
"俞三侠有难,我要见张真人,信物在此。"她一口气说完,同时掏出一块木牌,掌心粘稠的血渍在木纹上洇开:
两个小道童见她满脸是血,只原以为是受元兵迫害来避难的山下百姓,可她劈头盖脸的一番话却叫他们愣住,一时面面相觑,拿不定主意。
她说俞三侠遇险,可这怎么可能?她手中信物,他们也并不识得。
“还不快带路!晚一分,俞三侠就多一分危险!”她神情凝重不似玩笑,见二人一脸犹疑磨蹭忍不住大声道。
“好,你随我来。”其中一个道童率先反应过来朝前面引路,回头却见本该跟上来的女孩不见踪影。
——她朝钟楼去了。
“咚——”钟楼里忽然响起一声清越的晚钟。钟声荡开山林,惊起山雀,余音不绝。
“何人无故在此时撞钟?”话音尚传自半空,伴随衣袂破空之声,一名身着玄色衣衫的男子踏松枝翩然而下,手中持一把未出鞘的剑,年纪大约三四十岁。
在他身后,还跟着另一个衣着相仿,却要年轻许多的青年。
"二师伯!五师伯!"两名道童慌忙行礼。俞莲舟的目光看向塔楼里满身血污狼狈的十岁女童,施展梯云纵纵身向前,上前扶住她摇摇欲坠的身躯,喂她服下一粒清心丸。
“俞三侠中毒被假冒武当六侠的人劫走,一刻钟前往东北方向去了。快告知……张真人救人。”宋雁归举起手中之物,撑着说完,终于昏了过去。
俞莲舟托抱住她,在看到她手中染血的木牌时瞳孔骤缩。
“这木牌!是三哥去年生辰时我刻了送他的礼物!”那青年上前取过木牌低声惊呼。
“三弟一定出事了。”俞莲舟沉声,当机立断道:“五弟,你带这小姑娘上山休息,速去告知师父此事,我先下山去寻三弟。”
“好!我即刻去告诉师父,就过来和二哥汇合!”张翠山虽恨不得和俞莲舟同去,但也知师兄弟七人之中俞莲舟武功最高,若要有人先去,没有比他更稳妥的人选。
“等等二哥,”张翠山叫住俞莲舟,将一应伤药塞进对方手里:“这些药你都带上。万一……用得上。”
“好。”
——
山岚携松香飘进窗棂,伴着叶片簌簌作响,钟磬清越自云间垂落,还有清泠泠的鸟鸣,和晨露坠在青石板上发出的碎玉般的响声。
宋雁归恍惚以为回到了无净山。
她睁开眼,试图起身,耳边传来温和人声:“别动。”
一张没见过的眉目温和清淡的脸,看年纪二十七八。
“这里是武当。我叫张松溪,行四,你叫我……”
“张四侠?”宋雁归颇上道地道。
“你按你习惯来便可。”他微微点头,温声解释:“大嫂……就是我们大师兄的夫人,她替你刚上过药。虽多是擦伤,但不久前你还受了些内伤,需好好调养休息才是。”
他起身,顿了顿又道:“你安心在此休养。武当山上很少有女眷,你有觉得任何不方便的地方都可以和大嫂说,她这段时间就住在你隔壁的屋子。”
“俞三侠,”她问出了她醒来后最关心的问题:“他怎么样了?”
张松溪本没不打算隐瞒:“我们找到了三哥,师父正在替他疗伤。”
“我们到的还算及时,武当上下深谢你。”
张松溪长揖一礼,神情郑重,并未因眼前是个孩子便随意慢待。
“你应当饿了,我去着人送些吃食来。”
“多谢。”
张松溪推门而出,他前脚离开不久,后脚宋雁归就从屋子里溜了出来。
她半刻也坐不住。
俞岱岩,只有亲眼确认过他的情况,她才放心。
瞥眼看到两个端着伤药的道童往东南方向去,她凭着直觉当机立断跟了上去。
萧萧竹林掩映的院落,屋里站着几人,包括她刚才见过的张松溪。在山门前见过的两人俱不在,但另有几个服制相同但年龄不一的,这应当就是真正的武当七侠了,只少了几人不知去了何处。
在正中还有一位鹤发长须,目光炯然气息内蕴的道长,宋雁归便知:这就是张三丰。
他替俞岱岩把了脉,将他的手放回被中,掖好。起身叫诸人不用守在此处,各忙各的去。
弟子平日都极发自内心敬重张三丰,但这次他说完许久,罕见地无一人挪步。
“师父,三哥怎么还没醒?”年纪小的殷梨亭眼眶通红,他拽着师父张三丰的袖子问,声音还有几分哽咽。
张三丰捋须沉吟,没有开口,手掌落在殷梨亭肩上,安抚地拍了拍,接着看向窗外,温声道:
“好孩子,你有伤在身尚未痊愈,进来吧。”
“张真人好。诸位好。”她小跳着跨进门槛,全无半点被抓包的尴尬,声音清亮,大大方方施以一礼。
目光明亮坦荡,步伐坚定又轻快,只这初初正式照面,宋雁归就赢得了在座武当诸人欣赏的目光。
更何况,若不是这孩子不顾安危及时上武当报信,只怕更无力回天。是以更添几分好感。
张三丰起身,这位当今中原武林泰斗级的人物,郑重朝眼前的孩子长揖一礼。在场的其余弟子皆无人提出异议,一同向宋雁归行以一礼。
宋雁归这回总算明白了张松溪口中“武当深谢你”的份量。
她觉受之有愧,同时也忍不住感叹这难得醇厚真挚的师门情谊。
有些喜欢上武当了。
“我想来看看俞三侠。”她挠了挠头,直抒来意,目光落在床上的男子,仰头问张三丰:
“他伤在何处?伤可棘手?”
“他体内余毒未清,服了药下去,故而昏睡。性命无忧,你可放心。”张三丰耐心解释:“只是……”
宋雁归:“只是?”
“只是他左腿趾骨遭折,好好养上几年或可自如行走。右臂臂骨指骨尽断,却无法再续了。”张三丰声音低缓,心中虽伤怀,更多却是庆幸。
若是再迟一刻,但凡再迟一刻。
然而师兄弟情深,这番话一说完,在场其余人无不伤恸叹息。
殷梨亭在一旁默默听着,他向来善感多思,加之年纪又小,闻言不禁潸然:“三哥,可三哥他擅用的是右手。”
“那就改用左手,几年后等趾骨长好,行走也不会有大碍。”宋雁归拳抵掌心,目光灼然坚定:“重要的是他活着。”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众人闻之精神一振,胸中块垒渐消,恍觉自己还没孩子想得透彻,一时感到微微汗颜。
她笑,日光倒映在眼眸。眼下这结果已比她来的路上预想的好太多。手臂折了不要紧,只要心气没折,断处亦可逢生。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张三丰认真看向眼前这个看年纪不过十岁的孩子,捋着长须,眼底流露出浓浓的赞赏:
虽无武功在身,但心性坚韧,悟性之高,实乃他生平罕见。
她与岱岩有一段缘分,与武当亦有一段缘分。
“好孩子,还没问过你的名字?”
“我姓宋,我叫宋雁归。”
“雁归,你可有师承,可有去处?若还没有,可愿留在我武当?”
“师父!”宋远桥闻言一惊:“可我武当……从没收过女徒。”
张三丰笑呵呵地摇头:“远桥,你急什么。”他看向宋雁归,耐心等待她的回答。
“我有师承,但不在此间,我是无净山弟子。”宋雁归笑道:“只我师门并没什么讲究,师父也从不拘我做什么学什么,只要开心平安,不伤天道人和就好。”
“张真人的意思也并非要我拜入武当门下,这邀请于我如今全无坏处,雁归自然无有不应。”
她拱手作揖,笑着朝老人眨了眨眼,又冲明白自己会错了意此刻略显尴尬的宋远桥做了个鬼脸。
“好。”张三丰微微点头,眼底带笑。
宋远桥见状无奈一笑,不再多言语。几人转而说起下山营救俞岱岩途中遇到龙门镖局一行,还有向俞岱岩下手的人似与少林有关云云。
“出去说吧,别打扰岱岩休息。”张三丰一拂衣袖,转头和宋雁归商量道:“雁归你随我来,我带你去看武当山一处绝境可好?”他朝她眨了眨眼,露出一点慈祥外表下的天性顽皮。
“好。”她应得爽快,跟在张三丰身后,一路穿花拂叶。
张三丰的脚步渐快,步伐持重又轻盈,暗合八卦,几出重影,她下意识学起他脚下步法,闻萧萧叶落,观黄昏暮雨,心中久违地感到冲和平静。
她看到另一种道。
十岁孩童的身体实在太小,纵是她刚才勉强驯服了这匹千里驹,仍很难踩住马镫。她将脸埋进鬃毛,血腥气在喉间翻涌。
山林两旁树木不停倒退,锐利的叶片割破了她的脸颊。
她既希望时间再慢些,假冒武当六侠劫走俞岱岩的那伙人还不及下手,又希望时间再快些,好让她能更快到达武当求援。
马背颠簸难熬,日头又盛,她额汗细密,眼冒金星,眼前影影幢幢仿佛看见俞岱岩浑身是血气息断绝的模样。
她清楚俞岱岩的生死此刻就系在自己身上。
死死咬住下唇,用力一夹马腹,再次将龙门镖局的一众人等远远甩开了去。
山林落在身后,眼前豁然开朗!
前面就是武当!
她已经遥遥看到守在山门阶梯旁洒扫的道童。
山风呼啸着灌入鼻腔,宋雁归忽然感觉身下骏马重重一颤。
糟了!这马早已认主,刚才她勉力驾驭,却一时精神松懈,忘了它烈性难驯,此刻它顺势是要将她抖落下去!
电光火石间她咬牙蜷身抱头,顺着马匹跪下去的惯性朝侧边滚去。
碎石擦破额角,血腥气愈浓。她踉跄着爬起,正对上两双玄色布履。日光照得他们道袍上的太极纹分外清晰。
"俞三侠有难,我要见张真人,信物在此。"她一口气说完,同时掏出一块木牌,掌心粘稠的血渍在木纹上洇开:
两个小道童见她满脸是血,只原以为是受元兵迫害来避难的山下百姓,可她劈头盖脸的一番话却叫他们愣住,一时面面相觑,拿不定主意。
她说俞三侠遇险,可这怎么可能?她手中信物,他们也并不识得。
“还不快带路!晚一分,俞三侠就多一分危险!”她神情凝重不似玩笑,见二人一脸犹疑磨蹭忍不住大声道。
“好,你随我来。”其中一个道童率先反应过来朝前面引路,回头却见本该跟上来的女孩不见踪影。
——她朝钟楼去了。
“咚——”钟楼里忽然响起一声清越的晚钟。钟声荡开山林,惊起山雀,余音不绝。
“何人无故在此时撞钟?”话音尚传自半空,伴随衣袂破空之声,一名身着玄色衣衫的男子踏松枝翩然而下,手中持一把未出鞘的剑,年纪大约三四十岁。
在他身后,还跟着另一个衣着相仿,却要年轻许多的青年。
"二师伯!五师伯!"两名道童慌忙行礼。俞莲舟的目光看向塔楼里满身血污狼狈的十岁女童,施展梯云纵纵身向前,上前扶住她摇摇欲坠的身躯,喂她服下一粒清心丸。
“俞三侠中毒被假冒武当六侠的人劫走,一刻钟前往东北方向去了。快告知……张真人救人。”宋雁归举起手中之物,撑着说完,终于昏了过去。
俞莲舟托抱住她,在看到她手中染血的木牌时瞳孔骤缩。
“这木牌!是三哥去年生辰时我刻了送他的礼物!”那青年上前取过木牌低声惊呼。
“三弟一定出事了。”俞莲舟沉声,当机立断道:“五弟,你带这小姑娘上山休息,速去告知师父此事,我先下山去寻三弟。”
“好!我即刻去告诉师父,就过来和二哥汇合!”张翠山虽恨不得和俞莲舟同去,但也知师兄弟七人之中俞莲舟武功最高,若要有人先去,没有比他更稳妥的人选。
“等等二哥,”张翠山叫住俞莲舟,将一应伤药塞进对方手里:“这些药你都带上。万一……用得上。”
“好。”
——
山岚携松香飘进窗棂,伴着叶片簌簌作响,钟磬清越自云间垂落,还有清泠泠的鸟鸣,和晨露坠在青石板上发出的碎玉般的响声。
宋雁归恍惚以为回到了无净山。
她睁开眼,试图起身,耳边传来温和人声:“别动。”
一张没见过的眉目温和清淡的脸,看年纪二十七八。
“这里是武当。我叫张松溪,行四,你叫我……”
“张四侠?”宋雁归颇上道地道。
“你按你习惯来便可。”他微微点头,温声解释:“大嫂……就是我们大师兄的夫人,她替你刚上过药。虽多是擦伤,但不久前你还受了些内伤,需好好调养休息才是。”
他起身,顿了顿又道:“你安心在此休养。武当山上很少有女眷,你有觉得任何不方便的地方都可以和大嫂说,她这段时间就住在你隔壁的屋子。”
“俞三侠,”她问出了她醒来后最关心的问题:“他怎么样了?”
张松溪本没不打算隐瞒:“我们找到了三哥,师父正在替他疗伤。”
“我们到的还算及时,武当上下深谢你。”
张松溪长揖一礼,神情郑重,并未因眼前是个孩子便随意慢待。
“你应当饿了,我去着人送些吃食来。”
“多谢。”
张松溪推门而出,他前脚离开不久,后脚宋雁归就从屋子里溜了出来。
她半刻也坐不住。
俞岱岩,只有亲眼确认过他的情况,她才放心。
瞥眼看到两个端着伤药的道童往东南方向去,她凭着直觉当机立断跟了上去。
萧萧竹林掩映的院落,屋里站着几人,包括她刚才见过的张松溪。在山门前见过的两人俱不在,但另有几个服制相同但年龄不一的,这应当就是真正的武当七侠了,只少了几人不知去了何处。
在正中还有一位鹤发长须,目光炯然气息内蕴的道长,宋雁归便知:这就是张三丰。
他替俞岱岩把了脉,将他的手放回被中,掖好。起身叫诸人不用守在此处,各忙各的去。
弟子平日都极发自内心敬重张三丰,但这次他说完许久,罕见地无一人挪步。
“师父,三哥怎么还没醒?”年纪小的殷梨亭眼眶通红,他拽着师父张三丰的袖子问,声音还有几分哽咽。
张三丰捋须沉吟,没有开口,手掌落在殷梨亭肩上,安抚地拍了拍,接着看向窗外,温声道:
“好孩子,你有伤在身尚未痊愈,进来吧。”
“张真人好。诸位好。”她小跳着跨进门槛,全无半点被抓包的尴尬,声音清亮,大大方方施以一礼。
目光明亮坦荡,步伐坚定又轻快,只这初初正式照面,宋雁归就赢得了在座武当诸人欣赏的目光。
更何况,若不是这孩子不顾安危及时上武当报信,只怕更无力回天。是以更添几分好感。
张三丰起身,这位当今中原武林泰斗级的人物,郑重朝眼前的孩子长揖一礼。在场的其余弟子皆无人提出异议,一同向宋雁归行以一礼。
宋雁归这回总算明白了张松溪口中“武当深谢你”的份量。
她觉受之有愧,同时也忍不住感叹这难得醇厚真挚的师门情谊。
有些喜欢上武当了。
“我想来看看俞三侠。”她挠了挠头,直抒来意,目光落在床上的男子,仰头问张三丰:
“他伤在何处?伤可棘手?”
“他体内余毒未清,服了药下去,故而昏睡。性命无忧,你可放心。”张三丰耐心解释:“只是……”
宋雁归:“只是?”
“只是他左腿趾骨遭折,好好养上几年或可自如行走。右臂臂骨指骨尽断,却无法再续了。”张三丰声音低缓,心中虽伤怀,更多却是庆幸。
若是再迟一刻,但凡再迟一刻。
然而师兄弟情深,这番话一说完,在场其余人无不伤恸叹息。
殷梨亭在一旁默默听着,他向来善感多思,加之年纪又小,闻言不禁潸然:“三哥,可三哥他擅用的是右手。”
“那就改用左手,几年后等趾骨长好,行走也不会有大碍。”宋雁归拳抵掌心,目光灼然坚定:“重要的是他活着。”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众人闻之精神一振,胸中块垒渐消,恍觉自己还没孩子想得透彻,一时感到微微汗颜。
她笑,日光倒映在眼眸。眼下这结果已比她来的路上预想的好太多。手臂折了不要紧,只要心气没折,断处亦可逢生。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张三丰认真看向眼前这个看年纪不过十岁的孩子,捋着长须,眼底流露出浓浓的赞赏:
虽无武功在身,但心性坚韧,悟性之高,实乃他生平罕见。
她与岱岩有一段缘分,与武当亦有一段缘分。
“好孩子,还没问过你的名字?”
“我姓宋,我叫宋雁归。”
“雁归,你可有师承,可有去处?若还没有,可愿留在我武当?”
“师父!”宋远桥闻言一惊:“可我武当……从没收过女徒。”
张三丰笑呵呵地摇头:“远桥,你急什么。”他看向宋雁归,耐心等待她的回答。
“我有师承,但不在此间,我是无净山弟子。”宋雁归笑道:“只我师门并没什么讲究,师父也从不拘我做什么学什么,只要开心平安,不伤天道人和就好。”
“张真人的意思也并非要我拜入武当门下,这邀请于我如今全无坏处,雁归自然无有不应。”
她拱手作揖,笑着朝老人眨了眨眼,又冲明白自己会错了意此刻略显尴尬的宋远桥做了个鬼脸。
“好。”张三丰微微点头,眼底带笑。
宋远桥见状无奈一笑,不再多言语。几人转而说起下山营救俞岱岩途中遇到龙门镖局一行,还有向俞岱岩下手的人似与少林有关云云。
“出去说吧,别打扰岱岩休息。”张三丰一拂衣袖,转头和宋雁归商量道:“雁归你随我来,我带你去看武当山一处绝境可好?”他朝她眨了眨眼,露出一点慈祥外表下的天性顽皮。
“好。”她应得爽快,跟在张三丰身后,一路穿花拂叶。
张三丰的脚步渐快,步伐持重又轻盈,暗合八卦,几出重影,她下意识学起他脚下步法,闻萧萧叶落,观黄昏暮雨,心中久违地感到冲和平静。
她看到另一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