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云兮指向自己:“我?”
刘元激动地点点头:“那日在先帝棺前,老奴给姑娘的物件,可还在姑娘手边吗?”
经他这么一提,她倒是记了起来,右手摸向腰间取下香囊,打开之后,倒出一个精铜物件:“公公说的可是这个?”
刘元双手接过,仔细端详了一番,满眼惊喜:“正是!百姓有救了,京城有救了!”随之抬头看向她:“请姑娘带上此物,即刻随老奴去天卫营。”
“天卫营?”
“是!有了这个兵符,我们便能去天卫营调集兵马,解京城之围!”
“兵符?”她再三确认:“你说这是兵符?”
“没错姑娘。”刘元此刻成竹在胸,嗓门儿也高了起来:“天卫营是皇家精锐之师,不归兵部管辖,哪怕是陛下要调兵,也得以此为信。”
她低头看向手心的兵符,只觉得这一枚小小的精铜物件,竟有千斤分量:“所以,你当初说的保命符,便是这个?”
“正是。”说起此事,不免又要提及先帝,刘元脸色顿时黯然:“说句僭越的话,当初先帝下旨封姑娘为后,也觉得于心有愧,所以把天卫营留给姑娘,以防不测……”
褚云兮听了,不免唏嘘,若是早知道自己手中还有这一张王牌,灏儿毒发之时早早筹谋,或许一切都来得及,陈王他们不会得逞,京城兴许也不会有今日之祸。
然而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她把兵符重新交给刘元:“公公,这个你拿去,天卫营,我就不去了。”
“这是为何?”刘元只看着她,并没有伸手去接。
“不管当时先帝把它留给我,是出于何种目的,这场闹剧都应该结束了,我如今与皇家并无关联,也不想有什么关联。天卫军既是皇家卫队,保卫京城是他们的职责,公公尽管拿着去……”
“姑娘!”刘元急得直跺脚:“我知道姑娘一直以来受了极大的委屈,可是眼下……唉……”他说着,不由叹了一口气:“眼下哪里是考虑你我得失的时候。”
“于戎围城半个月,破城就在旦夕之间,一旦城门被攻破,国将不国,遭殃的是城中的百姓啊!”
她低眉敛目:“京中有太皇太后在,有皇帝在,还有满朝的文武百官,百姓哪轮得到我操心?”
“姑娘何必说这些气话!”刘元苦苦相劝:“老奴也算看着姑娘长大,姑娘是什么样的人,老奴还能不清楚吗?”
“昔日先帝临终之时,国公一心钻营,孙耀世故,崔宏圆滑,魏王心存怨念,只有姑娘你能秉持一颗公心,又能对陛下存着一颗善心,姑娘以为先帝托孤是将陛下托给他们吗,是托给姑娘啊!”
“换句话说,姑娘以为他托的只有敬仁皇后的子嗣,你的侄子吗,他托的,还有大周江山!”
“姑娘虽然出自褚家,但姑娘启蒙的老师是先帝和敬仁皇后亲自选的,姑娘写的第一篇文章曾呈上他们二位的案头,姑娘看过的书背过的诗,他们都一清二楚,姑娘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不清楚吗?”
“国公是你生身之父,可真正将你养大的,是先帝和敬仁皇后啊!”
刘元说得哽咽,她听着,心里又何尝好受?过往的那些日子像走马灯一样,一幕接着一幕不停歇地在她脑中循环,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她,她曾受了怎样的恩惠。
可正是因为这样,当初接到那道旨意之后,她才心如刀割,年幼时的关心和爱护,仿佛转瞬之间变成蓄谋已久……
“公公可知,天下二字压在人身上,有多重?”
刘元长叹一口气,眼中隐隐露出心疼:“老奴虽在先帝身边十几年,又伺候了陛下两年,可实话实说,老奴不知道,也难以体会那些日子姑娘肩上的分量,但老奴知道,这个坎儿,姑娘必须得迈过去。”
“老奴今日苦苦相求,不是想搅扰姑娘的清静,一是老奴一介阉人,即使手握兵符,天卫军也不会认,二是……老奴不信,姑娘会就此沉沦,甘心一辈子窝在这座破庙里!”
她握着兵符的手骤然收紧,极力抑制住心里的波动:“世间烦扰,庙里清净,未尝不是一个好去处。”
“是姑娘的好去处吗?”刘元盯着她反问:“这样的机会如果错过,日后再谈什么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她的胸腔像被什么东西揪住一般,拧得人喘不过气来。这些日子她竭力控制自己不去想,可过往的那些事始终压在心头。
她不愿做什么劳什子太后,她想要自由,可她在那个位置上做的桩桩件件没有一件对不起百姓,但最终,她是被赶出京城的,背着一身的骂名!
有时夜深人静,陈年旧事涌上心头,她也会忍不住问自己一句,为什么!凭什么!
“姑娘,莫要再犹豫了!”
“我随你去。”她终于下定决心,然而刚迈出步子,陈嬷嬷不知从哪里扑过来,整个人拦在她面前。
“不能去啊姑娘!”陈嬷嬷紧紧攥着她的衣袖:“你好不容易从宫里出来,不能再往火坑里跳啊!况且什么天卫营,打仗的事哪里是女儿家可以掺和的!”
她望着陈嬷嬷担忧的眼神,不禁喉咙发酸:“嬷嬷,覆巢之下无完卵,褚家已经没了,若是京城再没了,咱们就真的无家可归了……”
定山寺外,陆垣眼见两匹快马从面前飞驰而过,定定地看着他们远去的方向。
“公子,可要派人把褚姑娘拦下?”随从见他明明想追上去,却犹犹豫豫不肯下令,心里干着急。
“不了。”陆垣伫立良久,然后缓缓转身:“叫大家伙儿都撤了,回县衙。”
天卫营在京城以西七十里处,褚云兮和刘元赶到时,天色已经全暗了,不等他们靠近,门口的哨兵便大声勒令他们下马。
刘元不敢声张,压低声音:“请速速通禀赵将军,就说宫里来人了。”
一听是宫里的,哨兵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眼,嘴里嘟嘟囔囔地走了。
褚云兮心下有些奇怪,天卫军是皇室精锐,按说听到宫里的人来,应该不敢怠慢才对,怎么是这副神情?不过此处是军机重地,以她如今的身份并不敢多言。
通禀之后,有人领着他们到了主帅的营帐,一掀帘便瞧见一人在主位上坐着,四十岁上下,蓄着短须,虎背熊腰,同是武将,与陵渊却大不同。
“赵将军。”刘元躬身行礼,赵槊抬起眼皮,面无表情,右手一伸:“拿来吧。”
二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对视了一眼,赵槊睨了他们一眼,不耐烦地摆摆手:“拖出去!”
“慢着!”眼看着两侧的士兵就要上手,刘元立马出言相拦:“尔等可知道眼前的是谁?”
“任凭你们是谁,我只认兵符。”
一听兵符二字,她赶忙从荷包中掏出来,远远地举着:“赵将军要的,可是这个?”
赵槊当即变了神色,几步跨下来,小心翼翼地接过辨认,片刻之后,脸上又惊又喜:“太好了,终于等来了!”说罢,单膝跪下:“请……”
他一开口,才惊觉不知眼前人是何身份,悄悄偏过头看向刘元。
“这是太后。”
见刘元依旧以“太后”称自己,褚云兮忙矢口否认,然而那厢赵槊已经对着她拜了下去:“臣赵槊请太后安,日后天卫军必定唯太后马首是瞻。”
她一边将人扶起,一边开口解释:“日前宫变之事,想必赵将军已经知道,眼下我并不是太后。”
“这不打紧。”赵槊将兵符归还:“还请太后收好,这是皇家与天卫军的唯一信物。”见她有所疑虑,他继续说道:“天卫军不参与皇家纷争,但只有名正言顺的大周皇帝才知道如何调动天卫军。”
“宫里前前后后遣了几拨人来,声色俱厉命臣出兵,却始终拿不出兵符,甚至压根儿不知道有这兵符的存在,臣便知道,他得位不正。”
“臣等了许久,终于等来了正主,请太后立即下令,臣好带着天卫军杀过去解京城之围!”
如果依赵槊所言,只有大周皇帝才知道如何调动天卫军的话,以她如今的身份,无论如何都名不正言不顺,可话既说到这个份上,再纠结下去也是徒劳。
“我正是为此事而来!”她收好兵符:“但有句话要提前和赵将军说清楚。”
“此次于戎号称十五万围我京城,今日一旦出兵,结果如何尚未可知,若是败,身首异处自是没有后话,可若是胜,我如今一介平民,不能保将军富贵不说……”
“将军此前屡屡拒绝宫里的旨意,届时宫里未必会论功行赏,要治罪也说不定。今日,只要将军的兵马出了军营,无论胜负,都不划算。”
“是,但臣不在乎。”赵槊握紧剑柄:“见符如见君,这是皇家与天卫军之间的承诺,我出兵,上对得起君父,下对得起供养天卫军的衣食父母,足矣!”
“好!”褚云兮被他身上的气度所感染,一时间豪气干云:“那我便以此符,请天卫军的将士们出兵!”
几人正在商议明日出兵的事,忽地一名哨兵来报:“将军,外面有一队人马求见。”
赵槊有些疑惑:“这么晚了,什么人?”
“为首的那人说,他叫陵渊。”
刘元激动地点点头:“那日在先帝棺前,老奴给姑娘的物件,可还在姑娘手边吗?”
经他这么一提,她倒是记了起来,右手摸向腰间取下香囊,打开之后,倒出一个精铜物件:“公公说的可是这个?”
刘元双手接过,仔细端详了一番,满眼惊喜:“正是!百姓有救了,京城有救了!”随之抬头看向她:“请姑娘带上此物,即刻随老奴去天卫营。”
“天卫营?”
“是!有了这个兵符,我们便能去天卫营调集兵马,解京城之围!”
“兵符?”她再三确认:“你说这是兵符?”
“没错姑娘。”刘元此刻成竹在胸,嗓门儿也高了起来:“天卫营是皇家精锐之师,不归兵部管辖,哪怕是陛下要调兵,也得以此为信。”
她低头看向手心的兵符,只觉得这一枚小小的精铜物件,竟有千斤分量:“所以,你当初说的保命符,便是这个?”
“正是。”说起此事,不免又要提及先帝,刘元脸色顿时黯然:“说句僭越的话,当初先帝下旨封姑娘为后,也觉得于心有愧,所以把天卫营留给姑娘,以防不测……”
褚云兮听了,不免唏嘘,若是早知道自己手中还有这一张王牌,灏儿毒发之时早早筹谋,或许一切都来得及,陈王他们不会得逞,京城兴许也不会有今日之祸。
然而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她把兵符重新交给刘元:“公公,这个你拿去,天卫营,我就不去了。”
“这是为何?”刘元只看着她,并没有伸手去接。
“不管当时先帝把它留给我,是出于何种目的,这场闹剧都应该结束了,我如今与皇家并无关联,也不想有什么关联。天卫军既是皇家卫队,保卫京城是他们的职责,公公尽管拿着去……”
“姑娘!”刘元急得直跺脚:“我知道姑娘一直以来受了极大的委屈,可是眼下……唉……”他说着,不由叹了一口气:“眼下哪里是考虑你我得失的时候。”
“于戎围城半个月,破城就在旦夕之间,一旦城门被攻破,国将不国,遭殃的是城中的百姓啊!”
她低眉敛目:“京中有太皇太后在,有皇帝在,还有满朝的文武百官,百姓哪轮得到我操心?”
“姑娘何必说这些气话!”刘元苦苦相劝:“老奴也算看着姑娘长大,姑娘是什么样的人,老奴还能不清楚吗?”
“昔日先帝临终之时,国公一心钻营,孙耀世故,崔宏圆滑,魏王心存怨念,只有姑娘你能秉持一颗公心,又能对陛下存着一颗善心,姑娘以为先帝托孤是将陛下托给他们吗,是托给姑娘啊!”
“换句话说,姑娘以为他托的只有敬仁皇后的子嗣,你的侄子吗,他托的,还有大周江山!”
“姑娘虽然出自褚家,但姑娘启蒙的老师是先帝和敬仁皇后亲自选的,姑娘写的第一篇文章曾呈上他们二位的案头,姑娘看过的书背过的诗,他们都一清二楚,姑娘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不清楚吗?”
“国公是你生身之父,可真正将你养大的,是先帝和敬仁皇后啊!”
刘元说得哽咽,她听着,心里又何尝好受?过往的那些日子像走马灯一样,一幕接着一幕不停歇地在她脑中循环,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她,她曾受了怎样的恩惠。
可正是因为这样,当初接到那道旨意之后,她才心如刀割,年幼时的关心和爱护,仿佛转瞬之间变成蓄谋已久……
“公公可知,天下二字压在人身上,有多重?”
刘元长叹一口气,眼中隐隐露出心疼:“老奴虽在先帝身边十几年,又伺候了陛下两年,可实话实说,老奴不知道,也难以体会那些日子姑娘肩上的分量,但老奴知道,这个坎儿,姑娘必须得迈过去。”
“老奴今日苦苦相求,不是想搅扰姑娘的清静,一是老奴一介阉人,即使手握兵符,天卫军也不会认,二是……老奴不信,姑娘会就此沉沦,甘心一辈子窝在这座破庙里!”
她握着兵符的手骤然收紧,极力抑制住心里的波动:“世间烦扰,庙里清净,未尝不是一个好去处。”
“是姑娘的好去处吗?”刘元盯着她反问:“这样的机会如果错过,日后再谈什么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她的胸腔像被什么东西揪住一般,拧得人喘不过气来。这些日子她竭力控制自己不去想,可过往的那些事始终压在心头。
她不愿做什么劳什子太后,她想要自由,可她在那个位置上做的桩桩件件没有一件对不起百姓,但最终,她是被赶出京城的,背着一身的骂名!
有时夜深人静,陈年旧事涌上心头,她也会忍不住问自己一句,为什么!凭什么!
“姑娘,莫要再犹豫了!”
“我随你去。”她终于下定决心,然而刚迈出步子,陈嬷嬷不知从哪里扑过来,整个人拦在她面前。
“不能去啊姑娘!”陈嬷嬷紧紧攥着她的衣袖:“你好不容易从宫里出来,不能再往火坑里跳啊!况且什么天卫营,打仗的事哪里是女儿家可以掺和的!”
她望着陈嬷嬷担忧的眼神,不禁喉咙发酸:“嬷嬷,覆巢之下无完卵,褚家已经没了,若是京城再没了,咱们就真的无家可归了……”
定山寺外,陆垣眼见两匹快马从面前飞驰而过,定定地看着他们远去的方向。
“公子,可要派人把褚姑娘拦下?”随从见他明明想追上去,却犹犹豫豫不肯下令,心里干着急。
“不了。”陆垣伫立良久,然后缓缓转身:“叫大家伙儿都撤了,回县衙。”
天卫营在京城以西七十里处,褚云兮和刘元赶到时,天色已经全暗了,不等他们靠近,门口的哨兵便大声勒令他们下马。
刘元不敢声张,压低声音:“请速速通禀赵将军,就说宫里来人了。”
一听是宫里的,哨兵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眼,嘴里嘟嘟囔囔地走了。
褚云兮心下有些奇怪,天卫军是皇室精锐,按说听到宫里的人来,应该不敢怠慢才对,怎么是这副神情?不过此处是军机重地,以她如今的身份并不敢多言。
通禀之后,有人领着他们到了主帅的营帐,一掀帘便瞧见一人在主位上坐着,四十岁上下,蓄着短须,虎背熊腰,同是武将,与陵渊却大不同。
“赵将军。”刘元躬身行礼,赵槊抬起眼皮,面无表情,右手一伸:“拿来吧。”
二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对视了一眼,赵槊睨了他们一眼,不耐烦地摆摆手:“拖出去!”
“慢着!”眼看着两侧的士兵就要上手,刘元立马出言相拦:“尔等可知道眼前的是谁?”
“任凭你们是谁,我只认兵符。”
一听兵符二字,她赶忙从荷包中掏出来,远远地举着:“赵将军要的,可是这个?”
赵槊当即变了神色,几步跨下来,小心翼翼地接过辨认,片刻之后,脸上又惊又喜:“太好了,终于等来了!”说罢,单膝跪下:“请……”
他一开口,才惊觉不知眼前人是何身份,悄悄偏过头看向刘元。
“这是太后。”
见刘元依旧以“太后”称自己,褚云兮忙矢口否认,然而那厢赵槊已经对着她拜了下去:“臣赵槊请太后安,日后天卫军必定唯太后马首是瞻。”
她一边将人扶起,一边开口解释:“日前宫变之事,想必赵将军已经知道,眼下我并不是太后。”
“这不打紧。”赵槊将兵符归还:“还请太后收好,这是皇家与天卫军的唯一信物。”见她有所疑虑,他继续说道:“天卫军不参与皇家纷争,但只有名正言顺的大周皇帝才知道如何调动天卫军。”
“宫里前前后后遣了几拨人来,声色俱厉命臣出兵,却始终拿不出兵符,甚至压根儿不知道有这兵符的存在,臣便知道,他得位不正。”
“臣等了许久,终于等来了正主,请太后立即下令,臣好带着天卫军杀过去解京城之围!”
如果依赵槊所言,只有大周皇帝才知道如何调动天卫军的话,以她如今的身份,无论如何都名不正言不顺,可话既说到这个份上,再纠结下去也是徒劳。
“我正是为此事而来!”她收好兵符:“但有句话要提前和赵将军说清楚。”
“此次于戎号称十五万围我京城,今日一旦出兵,结果如何尚未可知,若是败,身首异处自是没有后话,可若是胜,我如今一介平民,不能保将军富贵不说……”
“将军此前屡屡拒绝宫里的旨意,届时宫里未必会论功行赏,要治罪也说不定。今日,只要将军的兵马出了军营,无论胜负,都不划算。”
“是,但臣不在乎。”赵槊握紧剑柄:“见符如见君,这是皇家与天卫军之间的承诺,我出兵,上对得起君父,下对得起供养天卫军的衣食父母,足矣!”
“好!”褚云兮被他身上的气度所感染,一时间豪气干云:“那我便以此符,请天卫军的将士们出兵!”
几人正在商议明日出兵的事,忽地一名哨兵来报:“将军,外面有一队人马求见。”
赵槊有些疑惑:“这么晚了,什么人?”
“为首的那人说,他叫陵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