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冷像一层无形的膜,将莉莉内心涌动的情绪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因为电影改回原名想一探究竟的冲动,此刻已经被吹散在凛冽的北风中。

    经过一天一夜绿皮火车的颠簸,久违的疲惫感从身体深处渗出。莉莉活动着略显僵硬的肩颈,听到关节发出轻微的咔嗒声。

    果然身体就像精密的仪器,长期闲置就会生锈。走进浴室,温热的水流冲刷着旅途的尘埃,当她站在镜前擦拭身体时,惊觉自己肩胛线的轮廓竟比刚来这个位面时模糊了几分。

    一直对体重没什么意识的莉莉,这才发现自己似乎胖了一些。

    初到这个世界时,她还能坚持在酒店运动,可随着咖啡馆的事务日渐繁忙,连晨跑这样的基本运动都因为冬日凛冽的寒风而搁置。

    这让她不禁怀念起训练室恒温的环境。如今缺乏运动,每日又吃吃喝喝,圆润些也是自然的事。

    休息到正午时分,李管家准时来敲门。

    新落成的全聚德和平门分店在灰蒙蒙的街景中格外醒目,门楣上悬挂的红绸缎带在寒风中摆动。

    “您请。”李管家掀起厚重的棉布门帘,霎时间,烤鸭特有的枣木香气混着暖意扑面而来。

    莉莉摘下毛绒手套时注意到,玻璃窗上的冰凌花已经融化,蜿蜒的水痕将窗外街景晕染成莫奈笔下的印象派画作。

    大厅里二十余张八仙桌错落有致,身着藏蓝制服的服务员姑娘们端着黄铜茶壶穿梭其间,壶嘴冒着袅袅白汽。

    “要说挂炉手艺,还是鲜鱼口老店讲究。不过这儿胜在环境敞亮。明早要是得空,带您尝尝豆汁焦圈?”

    莉莉点头应允,她对所有食物的味道都接受良好,在沪市这段时间,甜口的本帮菜吃习惯了,如今试试别的风味也不错。

    跑堂师傅推着锃亮的镀铬餐车过来,油光水滑的烤鸭在枣木托盘上冒着热气,油脂滴落时发出细碎的“滋滋”声。

    “现片现吃才地道。”服务员递来热毛巾时,刀工师傅已经摆开架势。只见他手腕轻抖,柳叶刀在鸭身上游走如飞,金褐色的鸭皮簌簌剥落。

    “您看这皮色,得是挂炉火候恰到好处。”李管家将薄如蝉翼的荷叶饼摊在掌心,抹上琥珀色的甜面酱,动作娴熟。

    莉莉的注意力却被邻桌的谈话吸引:“听说庐山恋里真有亲嘴儿的镜头?”两个穿呢子大衣的年轻人头碰着头,报纸下露出半截电影彩色宣传画。注意到莉莉的目光,他们对面戴前进帽的老者突然重重咳嗽,茶碗盖碰得叮当作响,吓得年轻人立刻噤声。

    莉莉咬下鸭肉卷时,温热的油脂在舌尖化开,葱丝的辛辣恰到好处中和了甜腻。跑堂姑娘端来的鸭架汤咕嘟冒着泡,汤面上浮着的油星在吊灯下泛着光晕。

    “这片子能过审不容易。”邻桌的议论声又飘了过来,年轻人耳根发红,“我表兄在电影厂说,就为那三秒镜头,厂领导开了三天会...”后半句话化作一阵含混的窃笑。。

    莉莉摩挲着蓝边粗瓷碗,想起原著里这部即将引发轰动的电影里——那个蜻蜓点水的吻,作为华国银幕初吻,此刻正化作市井闲谈里的星火,在烤鸭的油香中悄然蔓延。

    察觉到她的兴趣,李管家适时提议,“大观楼电影院就在街角,这可是建国以来第一家电影院。苏小姐若想解闷,不妨去瞧瞧。”

    莉莉却摇了摇头,她对《庐山恋》的兴趣并非源于电影本身,况且她对原版电影并不了解,所有信息都是从小说原著中陈默的视角得知的。

    即便现在看了电影,她也无法判断与原著描述是否有出入。

    “那您想去天安门故宫看看吗?”李管家顺势问道。毕竟这几个地方,是来京城的游客必去的景点。

    莉莉放下茶盏,犹豫了一下。比起人文景观,她现在更需要的是一个能刺破迷雾的锚点——一个能找到林念舒的具体线索。

    原本沸腾的冲动之所以平息,不仅是因为情绪沉淀,更因为她翻遍了四百万字的小说原著,也没找到林念舒家的地址,只有寥寥数笔“军区大院”,连个具体方位都没有。

    至于陈默早年的住所,更是隐没在京腔胡同的烟火气里,直到他飞黄腾达搬进什刹海四合院,作者才舍得用笔墨描摹门楣上的雕花。

    莉莉仔细寻摸昨夜在绿皮火车上重读的章节,终于找出一个可以利用的点。

    “李姐,”她状似随意地问道,“您知道大碗茶在哪卖吗?就是那种...集体办的茶摊。”

    李管家略感意外,随即笑道,“前门楼子底下就有啊,这两年返城青年多,街道办安排了不少这样的摊点。”她指了指正阳门方向,“说不准开春那排铁皮棚子就要拆了,不过年前应当还在。您也看了报纸上那些待业青年的报道?都是些不容易的孩子......”

    莉莉目光却顺着她指的方向飘远。原著里那个叫连莲的姑娘,就是在正阳门下的茶摊工作。如果按照剧情发展,除夕那天......

    寒风卷着细雪掠过前门大街的石板路,莉莉将羊绒围巾往上提了提。这条百年老街在冬日里显得格外萧索,灰扑扑的建筑沉默地立在两旁。

    “苏小姐,前面就是正阳门了。”李管家指了指不远处巍峨的城楼,“您要找的大碗茶摊,应该就在箭楼底下。”

    莉莉点点头,脑海中浮现出原著中的描写。她特意来踩点,就是想确认剧情是否还在按原著发展,毕竟《春风渡》已经......

    如果连莲还在茶摊,就意味着原著主线仍有继续的可能——包括林念舒和陈默的单方面相遇。

    虽然林念舒已经觉醒,就算陈默的剧情照旧,她也不确定林念舒是否会出现,但总要试一试。

    “李姐,您知道这附近有哪些军区大院吗?”莉莉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

    李管家思索道:“西城有空军大院,海淀那边有总参大院...不过最气派的要数景山后街的军委大院。”她压低声音,“听说那里住的都是...”

    莉莉皱眉,军区大院太多,又戒备森严,看来还是得等除夕那天。

    转过街角,三五个墨绿色铁皮棚突兀地闯入视线,棚顶积了一层薄薄的雪,棚前的雪则被行人踩成了黑褐色的冰壳。

    几个穿着臃肿棉袄的青年正在收拾茶具,其中那个扎麻花辫的漂亮姑娘格外显眼——她皮肤白皙,杏眼樱唇,正往炉子上放烧水壶,冻得通红的手指微微发抖。她身后贴着褪色的红纸,写着“为人民服务”。

    莉莉放缓脚步,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几个流里流气的路人经过时,目光像黏腻的蛛网般缠在姑娘身上。

    而在茶摊工作的青年,不管男女都有意无意地孤立她。他们有意无意避开,或投以轻蔑的眼神。一个戴眼镜的男青年甚至故意撞了她一下,让她手上的茶壶险些脱手。

    这与原著中连莲备受排挤的描写完全吻合。如果连莲的剧情线已经展开,那么除夕夜的关键相遇也可能如期上演,她可以尝试守株待兔。

    莉莉走近时,连莲正在低头擦拭着桌面,棉袄肘部露有磨出的棉絮,她发梢的冰碴随着动作簌簌掉落。

    “两分钱一碗。”

    硬币落入铁皮钱箱的脆响中,莉莉捧着烫手的茶碗暖手。廉价茶渣的苦涩混着蒸腾的热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

    她状似不经意地环顾四周:斜对角的国营饭店、刷着“安全生产”标语的工地、巷口那棵光秃秃的老树。原著中,陈默正是从那个方向拎着铝制饭盒出现的。

    “你们每天都出摊吗?”莉莉闲聊般问道,余光瞥见几个青年正朝这边挤眉弄眼。

    连莲往铁皮炉里添了块蜂窝煤,火星溅在她打了补丁的裤腿上:“除非刮白毛风。”连莲说话时呵出的白气与水雾交融,“等开了春便好了......”

    “这条件确实有些艰苦。”

    简短的交流结束在李管家递来刚买的糖葫芦中,晶莹的糖衣在阳光下闪着琥珀色的光。莉莉注意到连莲眼中一闪而过的渴望,突然拨下一颗山楂塞进嘴里,将剩下的塞到她手中。

    “天冷,补充点糖分。”她不容拒绝地说完便转身离开。

    咬开嘴里的山楂,酸甜滋味在舌尖炸开,冰糖在齿间碎裂的脆响中,莉莉在心里默默道歉——在利用完这个可怜姑娘之前,她暂时不能改变对方的处境。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转眼已是农历除夕。莉莉望着日历上“1980年2月15日”的日期微微出神——按农历算,今天仍是一九七九年的最后一天。

    窗外,勤杂工正踩着梯子贴窗花。李管家捧着刚煮好的饺子来敲门,蒸腾的热气模糊了她的笑容。“苏小姐若是不嫌弃,晚上来东厢房一起吃年夜饭吧?”

章节目录

NPC的位面经营指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dawnlie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dawnlie并收藏NPC的位面经营指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