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殓房的众人见着来势汹汹的甲兵,惊恐不止,皆瑟缩在角落,不敢言语。
王幕山见着孟则会一脸谄媚样,怒不可遏,快步上前厉声道:“县尉孟则会逢迎献媚,收受贿赂,手中冤假错案数不胜数,枉为人臣。三皇子有令,将其押入大理寺狱。”
而孟则会手上一松,文书散落一地。他的嘴唇止不住地颤抖,全身失去力气倾倒在王幕山的身上,奴颜婢膝地乞求着:“王统领,您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吧?”
王幕山嫌恶地侧身躲开他攀来的手,抬手一挥,甲胄铿锵脆响,斩钉截铁道:“拿下。”
两名精兵上前将镣铐锁在他手上,他疯狂求饶,垂死挣扎,但过分肥腻的身躯却将人显得过于狼狈不堪。
“冤枉啊!冤枉啊!”
徐东庭见着他癫狂样,神色淡漠地从怀中取出一封烧掉边角的文书,在他面前展开。
“孟则会,这你可认得?”
闻言,孟则会转头看着徐东庭手中的文书。上面是他本人的字迹,待看清出上面的内容后,他面如死灰,彻底放弃挣扎,跌坐在地上。
文书上记载了太常寺丞沈怀永赠银五百两给他,只为让他除去曾去过云京祭师请谶纬的记录一事。
沈怀永曾百般强调说他协理负责的本次端午祭祀一事,只怕圣人知道他在互殴一事前曾去过祭师,惹上是非,耽搁祭祀仪式,年末便得不到腊赐。
原本想着他是走科举出身,是出了名的清流之辈。而作为常年被人指着脊背说是出了买官费才得一小小县尉的孟则会顿时觉得这些自诩清流的官员也不过如此,一时得意洋洋,便应下这件小小的一桩事。
只是后来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却让他这小小一桩事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的简单。
三日前,孟则会曾偷偷到了沈府,质问沈怀永。沈怀永也当着他的面烧毁了文书。
只是,这本该是在三日前就该烧毁的文书怎么还会出现在这里?
“这不是……不,这定是有人冤枉我啊!我要见殿下!”他跪爬着扒着王幕山的大腿。
王幕山啐了一口,见他这令人欲呕的颟顸样,怒声道:“你可知道你犯下了什么,蠢然一物,竟还在此处胡搅蛮缠!”又面带怒色呵斥押住孟则会的精兵,“你们两个吃闲饭的吗?人都压不住!赶紧给我带下去!”
待人被押走后,殓房归于平静。陈留才见王幕山仍站在殓房外,不安地搓着手上前毕恭毕敬地问道:“不知大人,还有何公干?此处煞气重,待久了,怕是会脏污了大人。”
血腥味和腐臭味混杂着麝香弥漫在空气中,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恶心反胃的味道。王幕山眯眼盯着房内整齐摆放的尸首:“两旬前互殴致死的祭师的尸格文书在何处?”
陈留才低着头道:“此案已断案了,文书也交由刑部归档。”
“我问的不是归档的尸格文书,而是未经孟则会手的原档文书。”王幕山略显不耐烦地道。
闻言,陈留才一愣。
方才见孟则会的失态,他就猜到了很有可能是他在文书上做了手脚,但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一阵风吹过,在地上卷起沙尘打了个旋儿。
陈留才不知是被冷风激得背脊发凉,还是阴森煞气笼罩着他,一股寒意从心底冒出,牙齿打颤道:“劳烦大人稍等,我这就去取。”
等了一刻,陈留才手捧着着文书出来。徐东庭接过后翻看完,抬眸向王幕山使了眼色。
王幕山会意,不作解释便命两名仵作和陈留才带上验尸器具。几人快马疾驰到两座新坟前。
徐东庭道:“请仵作再验这两具尸首。”
陈留才一惊,见着周遭有点眼熟的面孔。为首的是云京祭师掌坛师张明庆,这才突觉面前的两座新坟是何人的。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一场遍及全城的搜查在日出时席卷而来。
*
五月十九,天刚擦亮。
“华儿!”
闻声,借着残烛微光在案前执笔的陆银华抬首,见到推门而入的来人,衣着甚是华美。
头戴金华胜、嵌绿松石凤鸟纹花形坠链金梳,发髻两侧对称簪着金连七式花筒簪、青金石攒珠钗及数个钿头嵌碧玺金钗,衣着豆青绣金白梅衫和郁金棱子裙,斜披蝉翼薄纱帔子,脚踏笏头履,面上缀了斜红、花钿,整个人宛若落入俗世的仙子,提着裙摆火急火燎地窜进寝殿。
就在她穿过珠帘时,撞得叮铃哐啷的珠子勾住发钗,发钗绞住头发,头皮扯得刺痛。
“哎呦!”乐昌连忙抬手护住繁复的发髻,举手投足间竟多了几分往日难得一见的小心谨慎。
陆银华见状连忙起身为她解开缠绕在发钗上的珠帘,疑惑地问道:“今日怎么如此盛装?等等……先别乱动,还没有解开。”
只见歪着头老实让她帮开结的乐昌神秘兮兮地从袖中拿出一份文书,将文书展开凑到她眼前,叽叽喳喳道:“先不说这个。你猜猜我拿到了什么?你快看,我刚刚趁五皇兄没注意,从他那儿偷拿的文书。”
陆银华猝不及防看着眼前无限放大的文书,上面信息毫无阻碍地铺面而来,待看清后,她瞬间吸了口凉气,一把拿过文书,再三确认后,琥珀般的眼珠忍不住惊颤,不可置信。
“真的吗?”
妆着晓月花钿的乐昌扒拉下文书,一脸严肃地重重地点头,动作幅度太大,发丝拉扯着头皮,痛得她朱唇轻启,“哎哎哎,好痛。”
而此时陆银华得到肯定回答,她已听不见外界任何声音,心中不停强调着文书是真的。
霎时间,琥珀色的眼珠淹没在晶莹的泪水中,她将文书视作珍宝贴着心口,小声抽泣,埋头靠在乐昌怀中,闷声重复道:“乐昌,太好了!乐昌……”
是啊,在没人可靠的宫廷里,还有乐昌,她一直都在的。
乐昌总算将发髻完好无损解下,拉着陆银华向里走,压低声音道:“应是今明两日可以结案了。如今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来吧?着实没想到,居然是太常寺卿陈伯庚!”
“竟然是他同外族勾结谋划了这次刺杀,实在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他居然为了一己私欲引得刺客入了宫廷,害得朝廷重臣、宫娥、内侍死伤众多,真是可恶可恨。还哄骗寺丞沈怀永,让他当那个替死鬼。三皇兄派人查抄他府邸时,发现他早已在家中自缢……你父亲也是因沈怀永称病后才接手了他所负责的礼乐职责,虽说没有失责,但看父皇的意思,怕是要降职……”
“李永祐。”
殿外一声不急不缓的男声响起,打断了她的话语。
乐昌向里走的脚步瞬间顿住,整个人僵住,屏息,小心翼翼地侧目,心虚地感受着身后威压靠近。
“怎么这么快就发现了。”她在身侧小声嘀咕。
“……华儿,我……我先走了。”说完,乐昌似脚底抹油地往殿内跑去,陆银华下意识地取抓她的袍角,然而柔软细腻的衣袍从指尖溜出,只抓住虚空。
转眼间,乐昌已轻巧地一脚踏上软凳,伴随着珠钗叮当声熟练地飞身跃过窗,留下一个带着些许愧疚的残影就消失不见了。
陆银华愣在原地傻眼,静静地看着“吱呀”乱晃的窗扉。
她就这么丢下她跑了。
门外脚步声渐近,李旌祐停在珠帘外,穗儿和桃桃畏畏缩缩地垂首跟在他身后。
隔着屏风,来人看的并不真切,但仍能隐约辨出他今日头戴银冠,衣着圆领银灰暗云纹宝相花纹织锦长袍,腰束金带十一銙,挂着一个金鱼袋和一个粉色的玉坠子。
服饰虽装束不及乐昌华贵,但整个人也比往常华贵了许多。
若说乐昌是广寒仙宫的仙子,那他便是凛霜的玉桂树。
陆银华看得有点痴了。
他很高,身姿修长挺拔。
他真的很好看,像极了一块温润的美玉。
他声音也很好听,如泉水叮咚,十分悦耳。
他救了她,她很感激他。
但……她害怕他,不知缘由。
她的身体比脑子先做出反应,汗毛耸立,手控制不住地颤抖。
只是不能让他发觉她在惧怕他——猎手最爱的便是享受猎物濒死时的恐惧。
她敛了色,紧了紧手让它不再颤抖,接着规矩地福礼:“臣女陆银华拜见殿下。”只是因方才哭过,她声音带着些嗡声和颤音。
随后是静默。
说实话,这是她第三次见李旌祐,不到二十日。
第一次是在端午大祭,第二次是十天前。今天是第三次。
想来也是,二人如今都在宫中,期间更有乐昌频频往来,相见几次也算得正常。
只不过……李旌祐早已及冠,按照大雍礼制,及冠的皇子皆会封王,移居宫外坊间府邸。但却因他在行冠礼立府前便随军出征,弘元帝既未封王与他,自然他也无府邸可住。因此这番,弘元帝只让他暂居在宫中供皇子公主读书的挨着西华门的崇文馆,待礼官们依礼制选好府邸后再行安排。
只是……负责这些的官员现在都待在大理寺狱,如此这般,他的住处也就无人管了。
好像一直,都是这样——他没人管。
换句话说:没人在意他。
记得在宫中做伴读那两年,陆银华就从未见过他去崇文馆,授课的太傅也不过问他的课业,其他皇子公主甚至是郡王郡主谁都懒得提起这么个人,除了乐昌总是会在她耳边提及他。
“……跑了?”李旌祐淡淡道。
“嗯。”
“看了?”
“嗯。”
……
李旌祐冷冷道:“陆姑娘,文书还来”
“好。”
陆银华从屏风后绕出,上前呈上文书。她尽量让自己表现得松弛自然些,不让他发现自己在怕他。
李旌祐接过文书,展开看了看,而后叠合,抬眸瞥了一眼眼前俏丽的人儿:“你怕我?”
王幕山见着孟则会一脸谄媚样,怒不可遏,快步上前厉声道:“县尉孟则会逢迎献媚,收受贿赂,手中冤假错案数不胜数,枉为人臣。三皇子有令,将其押入大理寺狱。”
而孟则会手上一松,文书散落一地。他的嘴唇止不住地颤抖,全身失去力气倾倒在王幕山的身上,奴颜婢膝地乞求着:“王统领,您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吧?”
王幕山嫌恶地侧身躲开他攀来的手,抬手一挥,甲胄铿锵脆响,斩钉截铁道:“拿下。”
两名精兵上前将镣铐锁在他手上,他疯狂求饶,垂死挣扎,但过分肥腻的身躯却将人显得过于狼狈不堪。
“冤枉啊!冤枉啊!”
徐东庭见着他癫狂样,神色淡漠地从怀中取出一封烧掉边角的文书,在他面前展开。
“孟则会,这你可认得?”
闻言,孟则会转头看着徐东庭手中的文书。上面是他本人的字迹,待看清出上面的内容后,他面如死灰,彻底放弃挣扎,跌坐在地上。
文书上记载了太常寺丞沈怀永赠银五百两给他,只为让他除去曾去过云京祭师请谶纬的记录一事。
沈怀永曾百般强调说他协理负责的本次端午祭祀一事,只怕圣人知道他在互殴一事前曾去过祭师,惹上是非,耽搁祭祀仪式,年末便得不到腊赐。
原本想着他是走科举出身,是出了名的清流之辈。而作为常年被人指着脊背说是出了买官费才得一小小县尉的孟则会顿时觉得这些自诩清流的官员也不过如此,一时得意洋洋,便应下这件小小的一桩事。
只是后来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却让他这小小一桩事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的简单。
三日前,孟则会曾偷偷到了沈府,质问沈怀永。沈怀永也当着他的面烧毁了文书。
只是,这本该是在三日前就该烧毁的文书怎么还会出现在这里?
“这不是……不,这定是有人冤枉我啊!我要见殿下!”他跪爬着扒着王幕山的大腿。
王幕山啐了一口,见他这令人欲呕的颟顸样,怒声道:“你可知道你犯下了什么,蠢然一物,竟还在此处胡搅蛮缠!”又面带怒色呵斥押住孟则会的精兵,“你们两个吃闲饭的吗?人都压不住!赶紧给我带下去!”
待人被押走后,殓房归于平静。陈留才见王幕山仍站在殓房外,不安地搓着手上前毕恭毕敬地问道:“不知大人,还有何公干?此处煞气重,待久了,怕是会脏污了大人。”
血腥味和腐臭味混杂着麝香弥漫在空气中,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恶心反胃的味道。王幕山眯眼盯着房内整齐摆放的尸首:“两旬前互殴致死的祭师的尸格文书在何处?”
陈留才低着头道:“此案已断案了,文书也交由刑部归档。”
“我问的不是归档的尸格文书,而是未经孟则会手的原档文书。”王幕山略显不耐烦地道。
闻言,陈留才一愣。
方才见孟则会的失态,他就猜到了很有可能是他在文书上做了手脚,但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一阵风吹过,在地上卷起沙尘打了个旋儿。
陈留才不知是被冷风激得背脊发凉,还是阴森煞气笼罩着他,一股寒意从心底冒出,牙齿打颤道:“劳烦大人稍等,我这就去取。”
等了一刻,陈留才手捧着着文书出来。徐东庭接过后翻看完,抬眸向王幕山使了眼色。
王幕山会意,不作解释便命两名仵作和陈留才带上验尸器具。几人快马疾驰到两座新坟前。
徐东庭道:“请仵作再验这两具尸首。”
陈留才一惊,见着周遭有点眼熟的面孔。为首的是云京祭师掌坛师张明庆,这才突觉面前的两座新坟是何人的。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一场遍及全城的搜查在日出时席卷而来。
*
五月十九,天刚擦亮。
“华儿!”
闻声,借着残烛微光在案前执笔的陆银华抬首,见到推门而入的来人,衣着甚是华美。
头戴金华胜、嵌绿松石凤鸟纹花形坠链金梳,发髻两侧对称簪着金连七式花筒簪、青金石攒珠钗及数个钿头嵌碧玺金钗,衣着豆青绣金白梅衫和郁金棱子裙,斜披蝉翼薄纱帔子,脚踏笏头履,面上缀了斜红、花钿,整个人宛若落入俗世的仙子,提着裙摆火急火燎地窜进寝殿。
就在她穿过珠帘时,撞得叮铃哐啷的珠子勾住发钗,发钗绞住头发,头皮扯得刺痛。
“哎呦!”乐昌连忙抬手护住繁复的发髻,举手投足间竟多了几分往日难得一见的小心谨慎。
陆银华见状连忙起身为她解开缠绕在发钗上的珠帘,疑惑地问道:“今日怎么如此盛装?等等……先别乱动,还没有解开。”
只见歪着头老实让她帮开结的乐昌神秘兮兮地从袖中拿出一份文书,将文书展开凑到她眼前,叽叽喳喳道:“先不说这个。你猜猜我拿到了什么?你快看,我刚刚趁五皇兄没注意,从他那儿偷拿的文书。”
陆银华猝不及防看着眼前无限放大的文书,上面信息毫无阻碍地铺面而来,待看清后,她瞬间吸了口凉气,一把拿过文书,再三确认后,琥珀般的眼珠忍不住惊颤,不可置信。
“真的吗?”
妆着晓月花钿的乐昌扒拉下文书,一脸严肃地重重地点头,动作幅度太大,发丝拉扯着头皮,痛得她朱唇轻启,“哎哎哎,好痛。”
而此时陆银华得到肯定回答,她已听不见外界任何声音,心中不停强调着文书是真的。
霎时间,琥珀色的眼珠淹没在晶莹的泪水中,她将文书视作珍宝贴着心口,小声抽泣,埋头靠在乐昌怀中,闷声重复道:“乐昌,太好了!乐昌……”
是啊,在没人可靠的宫廷里,还有乐昌,她一直都在的。
乐昌总算将发髻完好无损解下,拉着陆银华向里走,压低声音道:“应是今明两日可以结案了。如今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来吧?着实没想到,居然是太常寺卿陈伯庚!”
“竟然是他同外族勾结谋划了这次刺杀,实在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他居然为了一己私欲引得刺客入了宫廷,害得朝廷重臣、宫娥、内侍死伤众多,真是可恶可恨。还哄骗寺丞沈怀永,让他当那个替死鬼。三皇兄派人查抄他府邸时,发现他早已在家中自缢……你父亲也是因沈怀永称病后才接手了他所负责的礼乐职责,虽说没有失责,但看父皇的意思,怕是要降职……”
“李永祐。”
殿外一声不急不缓的男声响起,打断了她的话语。
乐昌向里走的脚步瞬间顿住,整个人僵住,屏息,小心翼翼地侧目,心虚地感受着身后威压靠近。
“怎么这么快就发现了。”她在身侧小声嘀咕。
“……华儿,我……我先走了。”说完,乐昌似脚底抹油地往殿内跑去,陆银华下意识地取抓她的袍角,然而柔软细腻的衣袍从指尖溜出,只抓住虚空。
转眼间,乐昌已轻巧地一脚踏上软凳,伴随着珠钗叮当声熟练地飞身跃过窗,留下一个带着些许愧疚的残影就消失不见了。
陆银华愣在原地傻眼,静静地看着“吱呀”乱晃的窗扉。
她就这么丢下她跑了。
门外脚步声渐近,李旌祐停在珠帘外,穗儿和桃桃畏畏缩缩地垂首跟在他身后。
隔着屏风,来人看的并不真切,但仍能隐约辨出他今日头戴银冠,衣着圆领银灰暗云纹宝相花纹织锦长袍,腰束金带十一銙,挂着一个金鱼袋和一个粉色的玉坠子。
服饰虽装束不及乐昌华贵,但整个人也比往常华贵了许多。
若说乐昌是广寒仙宫的仙子,那他便是凛霜的玉桂树。
陆银华看得有点痴了。
他很高,身姿修长挺拔。
他真的很好看,像极了一块温润的美玉。
他声音也很好听,如泉水叮咚,十分悦耳。
他救了她,她很感激他。
但……她害怕他,不知缘由。
她的身体比脑子先做出反应,汗毛耸立,手控制不住地颤抖。
只是不能让他发觉她在惧怕他——猎手最爱的便是享受猎物濒死时的恐惧。
她敛了色,紧了紧手让它不再颤抖,接着规矩地福礼:“臣女陆银华拜见殿下。”只是因方才哭过,她声音带着些嗡声和颤音。
随后是静默。
说实话,这是她第三次见李旌祐,不到二十日。
第一次是在端午大祭,第二次是十天前。今天是第三次。
想来也是,二人如今都在宫中,期间更有乐昌频频往来,相见几次也算得正常。
只不过……李旌祐早已及冠,按照大雍礼制,及冠的皇子皆会封王,移居宫外坊间府邸。但却因他在行冠礼立府前便随军出征,弘元帝既未封王与他,自然他也无府邸可住。因此这番,弘元帝只让他暂居在宫中供皇子公主读书的挨着西华门的崇文馆,待礼官们依礼制选好府邸后再行安排。
只是……负责这些的官员现在都待在大理寺狱,如此这般,他的住处也就无人管了。
好像一直,都是这样——他没人管。
换句话说:没人在意他。
记得在宫中做伴读那两年,陆银华就从未见过他去崇文馆,授课的太傅也不过问他的课业,其他皇子公主甚至是郡王郡主谁都懒得提起这么个人,除了乐昌总是会在她耳边提及他。
“……跑了?”李旌祐淡淡道。
“嗯。”
“看了?”
“嗯。”
……
李旌祐冷冷道:“陆姑娘,文书还来”
“好。”
陆银华从屏风后绕出,上前呈上文书。她尽量让自己表现得松弛自然些,不让他发现自己在怕他。
李旌祐接过文书,展开看了看,而后叠合,抬眸瞥了一眼眼前俏丽的人儿:“你怕我?”